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vvazn

音响DIY交流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8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ji 于 26-5-2008 09:51 AM 发表


之前的cat5以100码计算传输signal, 比如100%的signal在一定的时间到了100m后,可能只收到95%的signal
而cat6就可以100%的signal完全输送到100m里。

这证明这线材应该用料不错。
(个人意见而已)


这是根据Digital讯号传输... 跟Anolog算法不同。
因为digital的接收端有纠错算法,因此能在一定耗损下还原讯号。而100%传送是不可能的,一定有所损失,剩下的是纠错系统“救"回来的。
Anolog方面则永远办不到100%  只会损失越大..... 或多或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DIY Cat5 Speaker Cables
[size=+1]by Chris VenHaus


http://www.venhaus1.com/diycatfivecables.html



要有很大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27-5-2008 08:45 AM 发表
DIY Cat5 Speaker Cables
by Chris VenHaus


http://www.venhaus1.com/diycatfivecables.html



要有很大耐性http://i208.photobucket.com/albums/bb61/vvazn/BQ ...


瓦赛。。。。wazn大大果然厉害,这样都给你找到
那cat6的找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ji 于 27-5-2008 08:53 AM 发表


瓦赛。。。。wazn大大果然厉害,这样都给你找到
那cat6的找到吗?


差不多整天都再捞网络...很容易撞到

用CAT 6也是一样编织的    区别只是CAT 6里面的料更好也更贵,频宽能上得更高,传输的数据也就跟着上升咯。当然选用CAT 6效果也更好  
(好多个“更”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27-5-2008 09:03 AM 发表


差不多整天都再捞网络...很容易撞到

用CAT 6也是一样编织的    区别只是CAT 6里面的料更好也更贵,频宽能上得更高,传输的数据也就跟着上升咯。当然选用CAT 6效果也更好  
(好多个“更”和:r ...


那照你看cat6做RCA会怎麽样?行得通吗?
想了很久,料都还没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ji 于 27-5-2008 09:13 AM 发表


那照你看cat6做RCA会怎麽样?行得通吗?
想了很久,料都还没买。


当然行啊....
但是RCA只用两条绞起来的一对,,,,好像没有用到什么调声手法....有点不够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5-2008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27-5-2008 09:33 AM 发表


当然行啊....
但是RCA只用两条绞起来的一对,,,,好像没有用到什么调声手法....有点不够好玩


难道你要好像图里的那个用那么多来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ji 于 27-5-2008 06:24 PM 发表


难道你要好像图里的那个用那么多来接?


讯号线也不需要那么多条。太多铜(金属)会吃掉一些微小讯号(细节)。 大概只剩下调线材谐振(damp或落地)可以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5-2008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无事,发神经把小时候构思的大喇叭画出来。



很明显有Genesis one风格...我不否认是从它那边得到的概念啦,只是把设计更理想化.... 这样说来,是指Genesis one还有什么不够理想吗?答案是:是的。  世上的喇叭无一不妥协,或多或少而已。
Genesis one最大缺点:前障板不够阔……… 尽管它已经是世上最大HIEND喇叭之一,但是为了有理想延伸到80HZ的低频,根据180度的波长,前障板必须有7公尺阔
然而Genesis只有一公尺多一点点
所以并不是理想的开放式前障板设计。以及其中音位置也不是正中,导致两边波形不对称啦~
因此,这对三路分音六件式的中音部分是在前障板前正中间。阔度加宽了1/4。若作为开放式前障板也不是理想的,因此假想设计是封闭式,但也可以拆除后声箱变成开放式(我懒就不画了- -)。若是封闭式的话,这样直接下沉到20HZ都没问题但我决心想做(发梦)大型三路,非要加超低音不可,超低音柱最好是陷进墙壁。高音柱可以放在中音前面或旁边,根据皇帝位对准就OK了,多亏线列式单元排列,可以容易排位。而大型障板的负责了很理想的中音以上波形,对摆位要求很轻松XD。多单元更能大幅度减低失真。但是需要的AMP就很离谱,每只中音屏起码要两部后级分开应付4只并联后下降到2ohm的负载。高音柱也是要两部。低音部分最好每只12寸给一部AMP控制疯了疯了,总共需要20部后级啊!!加上电子分音,时间控制。相信我,很容易达到HIGEST-END境界
笑,折中一下,分别用三部后级推高中低也可以的。 玩这个只需要钱多跟用料多,制作上却不需要复杂的声箱。玩起来还是很爽的。
发完梦liao~ 吃饭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vvazn。。。请来这里。

有没有DIY平衡线的教学资料。。。最好有图。

先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6-2008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edforsleep 于 5-6-2008 09:49 AM 发表
vvazn。。。请来这里。

有没有DIY平衡线的教学资料。。。最好有图。

先谢了。


DIY是怎样DIY法?若是给我动手,我会拆掉你半部AMP再量身订做怎样的平衡线...

一直很忧郁都没人顶这帖~搞到我很没动力去写=_=  
配合我准备搞的电子分音系统,我搞了套理论上可以打趴MIT线的喇叭线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8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5-6-2008 10:56 AM 发表


DIY是怎样DIY法?若是给我动手,我会拆掉你半部AMP再量身订做怎样的平衡线...

一直很忧郁都没人顶这帖~搞到我很没动力去写=_=  
配合我准备搞的电子分音系统,我搞了套理论上可以打趴MIT线的喇叭线设计


我只想做平衡线。。。不是修改amp。

我的amp和cd机原装都支援平衡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6-2008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edforsleep 于 5-6-2008 04:56 PM 发表


我只想做平衡线。。。不是修改amp。

我的amp和cd机原装都支援平衡线。


怎么没看到已经有了回复呢=_=  
下次见面我帮你做吧(先买定料)~ 几分钟搞定的事懒得讲(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8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CM v.s. PWM

PCM 44.1KHZ取样率
100HZ方波


方波包含其周波以上的高频


1KHZ方波  已经很难看了


10KHZ方波  惨不忍睹...


20KHZ方波...


取样率不足的先天限制,只能是这样了...

能直接刻录CD的Wav档   每段十秒
http://www.mediafire.com/?lld2rymvnxm






我的软件只能制作PCM编码… 不过还是能手调来模拟其波形...但实在不能输出音频了[s:11]


这是SACD  PWM方波 脉冲编码


由于PWM之后会有低通滤波,我还是能用软件来模拟(格子部分实际是用PCM来重现 但波形是一样的)


PWM的方波不会有像PCM编码的铃震问题,是由于高多的取样率以及比较缓的低通滤波得取,PWM的方波距离取样率越大波形越接近完美。


PWM(下)跟PCM(上)模拟对比



这已经是PCM 192KHZ取样率之下  8KHZ的方波   

PCM解码也可以做成SACD那样波形,不过就要牺牲频宽。8KHZ方波 却在96KHZ做30db滚降(大致是64KHZ-18db的三阶低通) 这大概要称为奈奎斯的悲哀吧?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08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看STEREOPHILE的时间相位图

感觉就像捞分数的帖子XD


上行锯齿波

经过高频分音器后



经过中频分音器后


若反相的(很常见)


经过低频分音器后


(中频正相)总输出


(中频反相)总输出


(中频反相)若中低频延时


(中频正相)若中低频延时


来看市面上的例子

Magico V3  (高中音正相 低音反相)


Wilson Audio WATT/Puppy 8 (中音反相)


Dynaudio Confidence C4 (同上)

        
EgglestonWorks Andra II  (高中音反相)


B&W Signature 800 (都正相 延时严重 最后的是来自地面的低频反射干扰)


Thiel CS7.2  (都正相  高中低同步无延时 )


Vandersteen 3A  (都正相  高中低同步无延时 但最后低频反动力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7-2008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一个月没有补资料了>_<

原来这帖还没提到电容电感电阻等被动元件呢。>_<

好吧。目前最好的电容是...? Mundorf MCap SUPREME SILVER/GOLD OIL?OK,没错是最好之一,可还有更好的呢。AUDIO NOTE油浸纯银电容?快到顶了,听感好却不够全面?
还有更好的? 没错 没有最好。一直都会有更好的。
至于电感?SOLEN空芯电感就算有用在Dynaudio Evidence也不能证实什么(很像打Dynaudio无论什么级数的喇叭都用一样的线一样种的电容电感×…%&)。Odio铜箔电感就比它好很多(多到不知道怎算= =),可是空气芯电感在做大数值时线耗太大,严重拉低功放的阻尼。理想的铁芯电感还是比较推荐的(Wilson Audio,Genesis到Proac都用铁芯线圈)。铁芯电感那不是很低级的东西吗?可其实只要解决铁芯磁饱和问题也可以做得很好的。如果电感值不要太大,空芯还是最好的。
目前最好的电容,电感,电阻。
而且居然还很低调没被大部分发烧友知道?!
它就是 Duelund Coherent Audio
用天然无害的材料,全人手制作,丹麦出品,当然很贵很贵

照片中的自然就是Duelund的主事。六十五岁的数学家,音响高人。Steen Duelund  (起立行礼)
呃,谁啊?不认识吧?
他太低调了。难道高人就是低调的吗?实际他有牵涉到不少音响名器设计。以下拷贝一段网络上的文字。
80年代末期,貴豐創辦人Flemming E. Rasmussen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一位畢生致力揚聲器理論的丹麥當代數學怪傑Steen Duelund相遇.二人惺惺相識,互相交流設計心得.

Steen Duelund的 [恒定相位分音網路] 理論可以歸納為一個原則,就是揚聲體系裏所有驅動單元在任何頻率、任何時間內必須同相.在現實世界中設計和製造相位恒定準確的揚聲體系,必先找尋完美的單元.由於他們接納了世上並無完美的喇叭單元這個殘酷的事實,貴豐遂推出龐大的[計劃30],開始著手研製完美無瑕的單元,期間廣泛並客觀地探討每一個單元設計參數.利用人手製造多夾層錐形音盆、不會導致振膜壓縮的金屬框架、自創特殊塗料、具流線形橡膠邊的平衡懸掛系統、精工車磨的相位導軸等,至於音盆與框架連接的導線也是兩面對稱裝置,確保音盆運動全面對稱.成果是極低Q值、高承載功率、全無動態壓縮、線性的運動,正如理想活塞的驅動單元.

要臻達相位恒定準確的最高目標,除了具備理想的喇叭單元以外,箱體需呈弧形的正面,從側面看時前障板中間凹入,頂部與底部突出,各單元作垂直啞鈴式排列安裝,高音單元置中,低音單元在外緣,以確保發音正軸與聽者距離一致.

Gryphon谁都知道吧?Flemming其实只有设计器材外观的本事,他只是老板,代言人,形象顾问,负责监听给意见,跟Mark Levinson一样,并不会创造音响器材。(杂志不敢写的这些话XD)
Gryphon Poseidon和Cantata的功劳大部分都是Duelund老先生的功劳,谁知道呢?
在分音器里就用上部分Duelund铁芯线圈,Duelund电阻,而为何电容不用Duelund?“成本”啊


好的,进入主题。
一见就让人留下印象的电容....就是像巧克力的那两块

中间的是顶级空芯线圈,比较便宜的三块铁芯线圈。(铜线或银线都有)
长形的是石墨电阻。
电容有分铝膜,铜膜,银膜。上面显示的是偏平的VSF系列(当然价格都不一样)
而顶级CAST电容长得更奇怪。


Duelund电容怎样好法?好到怎样?我不知道...转别人的文章好了  
http://www.humblehomemadehifi.com/Cap.html
电容大比拼。Duelund的只是一般的VST系列铜膜的,就在里面得分最高, 12.5分。次之的是出名很多的Mundorf最顶级的油浸金银膜,11.5分。
别忘记Duelund还有银膜版,以及更高级的CAST系列 Mundorf根本不是手脚。

也许由于太贵了(1uf的VST系列铝膜 兑换马币340 铜膜480 CAST铜膜700 银膜价格不确定但起码贵两倍),品牌厂大都不舍得用(只有寥寥几家,官网有列出名单) 累坏老人家于心何忍呢?||||咳咳(还有其他员工的啦)


目前还是DIY还比较多
像这样摩改分音器.....

还是用在DIY分音器(汗 这还是车用音响 真舍得)








铁芯线圈

顶级空气芯线圈


Duelund还有出线材 比起其他天价线材还不算贵。一米半四,五千。




看得我沒力... 好想赚钱入手这些东西啊

神奇的是我国居然有代理
http://www.duelundaudio.com/Distributors.asp
而且是名单上唯一一家没有网站的    Audio Creations你好意思吗?哦..不,我可以去你们店打工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6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7-2008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络上看到  http://www.trygve.com/stereo.html
很独特的DIY架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0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on之前停产的4寸中音终于有接班了

http://www.madisound.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manufacturers_id=128&products_id=8481
一看就起痰。Plate比上代大多了。虽然不是under-hung设计,也多少改善线性表现。
唯三比较不如想象中的理想是
1.铝制的音圈筒 (又增加电感值啦TT而且我想更少金属味..><)
2.防尘罩不像以前的四寸中音,凹的。现在是普通样子的凸型 样子没那么帅...
3.磁力系统还是没有改善涡流的措施..类似Audio technology和Scanspeak的SD那种(跟不上时代啦TT)

连同七,八寸的版本更新....不过没什么兴趣 - - 以前的皱皮纹七寸还留在我心中..(哭)
http://www.madisound.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manufacturers_id=128&products_id=8483

http://www.madisound.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manufacturers_id=128&products_id=8482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0-2008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enesis用的丝带中音Bohlender Graebener
http://www.bgcorp.com/
Genesis 1.1用的RD75
http://www.partsexpress.com/pe/s ... ;Partnumber=264-700
只是数据看起来= =|||100 watts RMS/400 watts max ...
怎么承载功效才那么低啊?灵敏度88db 6ohm负载...相等于一般8ohm的86.5db/1watt
虽然条状发声可以让声音直线传输更有效率...比较起传统喇叭,在较远距离聆听还是可省下不少功率...

....价格可不便宜
还是先做个记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8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azn 于 16-7-2008 07:50 PM 发表
  


好像很危險 ﹐石頭隨時都會倒的樣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10:39 PM , Processed in 0.14867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