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天使 发表于 5-11-2016 02:19 AM 干嘛?你在观察期啊?
使用道具 举报
藤原佐为 发表于 4-11-2016 07:44 PM 你这种是要被拖出去斩,不是打
cellowei 发表于 4-11-2016 04:52 PM 如果那么便宜有没有特殊条件的话,其实真的蛮值得的。 低价的房产在什么时候都有市场的,重要够便宜。。。
cellowei 发表于 4-11-2016 04:55 PM 学费而已就快要我的小命了。 我记得一年好像是3个学期的,两个长一个短,然后看我弟弟拿多少个subject。 3年下来好像不过30k, 我弟弟是念精算学
ran_area 发表于 4-11-2016 06:49 PM 小小声说,我是那个被录取 matrix 结果放弃掉的 不要打我。。。
藤原佐为 发表于 4-11-2016 07:42 PM 还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录取准绳到底是什么。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几年前是以11A被Matrikulasi录取。
@cariinternet
当猫爱上狗 发表于 4-11-2016 07:05 PM 以前我们选大学时有一本华人看的书。里面有列明每个大学华人学生被录取的分数,就看看自己的分数可以申请哪一间哪一系啰。我的成绩不是最好的,同样的科系去马大是不够的,所以选了国大。
金灵小筑 发表于 7-11-2016 08:55 AM 有那么一本书? 我们只能去寻求学校counsellor的advise。。
cellowei 发表于 4-11-2016 04:09 PM 可以透露一下哪一个区域吗? 有没有限定购买的权利?
藤原佐为 发表于 7-11-2016 09:09 AM 有,我以前看过买过的那本还是很厚百多两百页,A4size,忘了是哪个大专生(华裔)组织/团体收集资料然后交由出版商出版,那时候他们每一年都有更新出版这指南。中五中六毕业前学校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一本书的存在 ...
金灵小筑 发表于 7-11-2016 09:16 AM 是FSI升学情报刊吗? 如果是那本我也有看过, 可是比较多是偏向国内外私立大专学府。。。
cellowei 发表于 4-11-2016 04:07 PM 不是很少,可能是根本没有事情。因为不是不屑申请, 是根本不知道。 拿我的学校来做例子, 我的中学是所谓的双轨独中(有UEC和SPM) 从我哥和我姐的年代开始一直到我的年代,学校从来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本地大学 ...
金灵小筑 发表于 4-11-2016 03:55 PM 我也是~ 本身没有大志去争那些热门科系, 其实一半也是成绩普通, 要争也难 而且没有什么必读科系, 派我去什么学校就去, 读什么科就读咯~ 哈哈!
藤原佐为 发表于 7-11-2016 09:24 AM 看你这么一提,不知道我以前看过的是不是和你说的这一本相,但以前看过的那本确实很多私立的。 积分的那部分,我确实看过,但不记得是不是在同一本还是另外的。那时候哪些大学哪些科系的积分录取在哪个range里 ...
mossy333 发表于 4-11-2016 03:52 PM 问题就是他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才惨。
查看全部评分
金灵小筑 发表于 4-11-2016 03:45 PM 这我赞成, 想进政府大学的风险就是会被派到离家远的大学, 像我就去到了鸟不生蛋的森林大学。。 而且有可能不是你心里所想的1st choice科系。。 但我想澄清的是, 其实政府派的科系都是在我们自己选择的 ...
金灵小筑 发表于 7-11-2016 08:48 AM Rahman没得借PTPTN?
summerocean 发表于 7-11-2016 09:10 AM 我知道的是PJ和Kota Damansara, Bukit Beruntung, Sri Damansara。近几年的事情。 条件是同样廉价屋的条件,收入门槛,还没有有其他property等。详情要查网站了
summerocean 发表于 7-11-2016 10:16 AM 国中情况不一样。因为留下来读中六的都是想进国立大学的。老师都会给很多这方面的资讯。我也忘了是哪个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去中华大会堂华资研究社买一本书来参考每间国立大学各科系的录取平均分数。所以我是根据自己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佳礼网 面子书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8-2025 07:39 AM , Processed in 0.11479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