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分清楚爱和喜欢吗?
喜歡和愛咫尺千里。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你想和他在一起,因為他會帶給你快樂;
離開後,你會想念,想著想著就會笑,然後繼續你平靜的生活,並期待著與他再一次重逢。
當你愛一個人時,你想和他在一起,那是一種牽腸掛肚的捨不得,怕他受委屈,怕他不能好好照顧自己;
離開後,你也會想念,想著想著歎一口氣,'不知他現在過的怎樣?'
然後你繼續你平靜的生活,希望他早日回到你身邊。
你喜歡的人在你眼中是天使,無所不能,他總會滿足你的任性的要求。
你愛的人在你眼中是孩子,傻傻的,你不期望他做出什麼'好事'來,只一味縱容他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動。
你會希望你喜歡的人陪著你,然而你心中想的可能是你愛的人;
你會希望陪在你愛的人身邊,看他在你面前睡得如此安逸甜美毫不設防的樣子,你會微笑,會覺得好幸福。
你喜歡的人傷害了你,你會生氣,並且一定要讓他哄著騙著逗你笑你才原諒他;
你愛的人傷害了你,你只會獨自傷心,因為你怕對他大吼大叫會嚇著他,你憂傷地微笑著,看著他的眼睛,
一旦發現他的眼裡流露出歉意和悔恨,你會立即心疼地摟他在懷裡,那一刻,你也是幸福的。
你可以同時喜歡很多人,你會希望和很多人在一起,
但也許很多年後你才發現,原來你愛的就只有那麼一個,
就那麼一個,怎麼都不會變,你以為把他忘記了,其實只是忙的沒空想起而已,
對於你喜歡的人,你關注的是他的優點;
對於你愛的人,你關注的是他的缺點,並且,那些缺點如果無關原則的話,它們在你眼裡是可愛的,獨一無二的。
喜歡和愛其實只有一紙之隔,任何愛都從喜歡開始,當有天你突然發現,你喜歡的那個人在你眼中不再完美,
而他的瑕疵正如月中的桂影一般讓你更加依依不捨,你會覺得與他光彩照人的一面相比,
你更願意看他在你面前無助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祝賀你,總之,你的感情昇華了
——
仰慕不是愛,甚至不是喜歡,當你對一個人只有仰慕之情時,你們在一起便失去了和諧。
有人說愛一個人很累,的確是,因為你想為他承擔,可是愛與喜歡相比最大的魅力就在於,
當你和愛的人在一起時,你的感覺就像回家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英文A~Z學習友誼的真諦
Accepts you as you are﹝接受原本的你﹞
Believes in you﹝相信你這個人﹞
Calls you just to say "HI"﹝打電話給你,就是想說聲嗨!﹞
Doesn't give up on you﹝從不放棄對你的信心﹞
Envisions the whole of you (even the unfinished parts)
預期你總是盡全力(即使有未達成的部份)
Forgives your mistakes﹝原諒你的過錯﹞
Gives unconditionally﹝無條件地給予﹞
Helps you﹝幫助你﹞
Invites you over﹝邀請你﹞
Just "be" with you﹝靜靜地在你身旁﹞
Keeps you close at heart﹝靠近你的心﹞
Loves you for who you are﹝因你原來的樣子而愛你﹞
Makes a difference in your life﹝使你的生活與以往不同﹞
Never Judges﹝不論斷﹞
Offers support﹝支持你﹞
Picks you up﹝扶你一把﹞
Quiets your fears﹝止息你的懼怕﹞
Raises your spirits﹝鼓舞你的心靈﹞
Says nice things about you﹝跟別人述說你好的那一面﹞
Tells you the truth when you need to hear it
﹝當需要時,會告訴你實情﹞
Understands you﹝懂你﹞
Values you﹝看重你﹞
Walks beside you﹝與你同行﹞
X-plain things you don't understand﹝解你的惑﹞
Yells when you won't listen ﹝在你聽不下時,會大吼你一下﹞
Zaps you back to reality﹝把你拉回現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於處理衝突
有一次在演講的會場,一位聽眾告訴我,他最近心情糟透了,真想換個工作。
原來在一次會議中,他告訴同做一個案子的同事工作成果不佳。沒料到對方火冒三丈:「你憑什麼認為你的想法一定對?別以你學歷高就有什麼了不起,你這麼能幹的話,那你就自己做啊!」他聽了覺得真是莫名其妙,於是兩人大吵起來。
碰到出言不遜的對方,該如何處理,發揮最佳的EQ功力呢?此時最該做的,就是冷靜下來,開始想想,進行「自我覺察」的步驟。
想些什麼呢?
一、心中想法:先檢視一下「我現在怎麼想」。例如「我根本沒這個意思,你不應該誣賴我嘛!」
二、情緒狀態:我有什麼感覺呢?例如「所以我很生氣。」
三、對方行為動機:對方為什麼這麼做?請發揮同理心去了對方的動機。例如「他大概是因為我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前糾正他,所以感到很沒面子,才情緒失控地怪罪我...」
四、當下目標: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例如「不論如何,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如期完成工作進度。」
五、決定合宜的反應:我該如何反應,才能達到目標呢?例如「對不起,我沒別的意思,只是提供建議供你做參考...」
低EQ者會自我防衛。引爆情緒;高EQ者會自我覺察、解決問題。只要能照著上述自我覺察的步驟反應,你一定會是個善於處理衝突的EQ高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調整生活壓力
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表示壓力是無時無刻的存在我們的四周。每一個年齡層都有其特殊壓力:例如青少年時,以課業壓力為主;到成年人時,有家庭和工作的壓力;邁入老年期,以退休、孤單、面臨死亡為壓力。
角色的扮演不同,壓力也不盡相同,當老師和當學生的壓力不同;做主管和做員工的壓力不同;身為父母和身為孩子的壓力不同,而一個人往往是身兼數種角色,集數種壓力於一身。
如何應付生活壓力?是現代人所關心的重要課題,這裡提供一些小偏方,讓大家參考:
一、別為小事抓狂:我們經常為一些小事抓狂,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些都不是真的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只是專注在一些小問題上,把問題過度放大了,浪費寶貴的力氣為小事抓狂,當然就無故憑添了許多壓力。
二、小心你的想法滾出雪球效應:越是全神貫注在令你心煩的細節上,你就覺的越糟糕,思緒一個接著一個,直到你變得焦慮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即時打住,防患未然,並且要察覺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低潮所愚弄,完全以負面來看待周圍的人事物,如此一來,小小的壓力,可能瞬間就變成巨大的壓力。
三、練習放鬆數到十:當你感到生氣時,長長深深的吸一口氣,同時大聲對自己數一,然後在吐氣時放鬆全身,數二至十重複這個步驟。當你數完時,氣也全消了,這個方法幫助我們把大事化小,壓力也就消失於無形。
四、你會變成你最常練習的樣子:如果我們常在生活中表現出生氣、憤怒、焦慮不安,我們的人生可能就會反映出這類練習的結果,「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相反的,若是我們平常練習有耐心、放輕鬆、肯學習、積極樂觀的態度,即使面臨壓力,也能以所練習的結果,從容應付,化解壓力。
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壓力,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承受那一種壓力,但是我們可以決定,用那一種方式去面對壓力,解決壓力,聰明的你會怎麼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樂
據說,「快樂」是人類字典的第一個字。之後,「更快樂」、「最快樂」、「不快樂」、「恐懼快樂」都出籠了。人類隨著文明的步伐,變得越來越聰明的時候,就越來越不快樂了。
「快樂」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但是,快樂的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體會到「快樂」的存在。要獲得「快樂」其實非常簡單,但是,許多人卻用過於複雜的方法去追尋它,卻發覺尋也尋不著。
擁有一顆單純的心,便是開啟快樂之門的鑰匙。單純不是愚蠢,愚蠢的人不懂得分辨是非,「單純」是明白事理,卻仍可以保持心境的清明;「單純」也不是逃避,逃避的人畏懼面對現實,單純的人懂得向上支取能力來面對現實,所以他能夠也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
世界沒有變,但是,一個快樂的人能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改變。人生的難處沒有減少,但是,一個快樂的人手裡卻握著比別人更多的籌碼足以得勝。
快樂,雖然是稍縱即逝,卻留下永遠的回憶,它給人愉快的感覺,所以可以輕看那些來自外在的艱辛與困苦,快樂的人永遠是一個跨越生命險阻的人。
自己就是快樂的源頭。這個世界已經太苦了,讓我們的心成為單純,常常快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靈眼睛
從前從前,有一對夫妻,容貌都長得非常的美,氣質與風度,也都遠遠超過一般人,他們有很好的性情,因此非常相愛相敬。
由於他們的外表這麼不凡,他們常常整天對坐,互望著對方,經過了很多年,都不感到厭倦。
有一天,不幸降臨在他們身上,夫妻兩人相繼的得了眼病,很快就失明了。
丈夫再也看不到妻子,妻子再也看不到丈夫,這使兩人都深感痛苦和恐慌,
丈夫就想:「我的妻子容貌如此嬌美,我又看不見,很可能被別的男人奪去,
我要好好守著她才行。」
妻子的想法也和丈夫一樣,她心想:「我的丈夫如此俊秀,雖然眼睛瞎了,
一定會有很多女人迷戀他,我又看不見,要好好守著他才好。」
兩個人都害怕失去對方,於是互相緊緊跟隨,一刻也不敢離開,但是因為看不見,心中生起愈來愈多的懷疑。
這樣,整整過了二十年。
有一位遠方的名醫路過這個城鎮,碰巧遇到這對夫妻,名醫為他們施藥診治,
使他們的眼睛都復明了。
夫妻倆見到對方時,同時驚叫起來,丈夫說:「妳是誰?妳並不是我美麗的妻子。」
妻子說:「你不是我的丈夫,我丈夫多麼俊秀,並不是像你這種糟老頭。」
由於他們的心中都保留著美好的記憶,反而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任旁邊的人如何勸說,他們都不肯再做夫妻了。
眼睛不只是用來看美麗的人和美麗的景物因為美麗的人會變老,美麗的景物會變化眼睛,要用來看更真實,更深入的內在眼睛,應該看見互相的愛與了解,這樣就不怕看見醜和老眼睛,應該看見信任和體貼,這樣就不怕看見表面的改變。心靈有好眼睛的人,才能看見人間的本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感恩
亨利馬太(Mathew Henry)是一位著名的解經家。
有一天他被搶劫,當晚他在日記本上寫著:
讓我心存感激--
首先,我從未被搶;
其次,他們雖然搶了我的皮包,卻未曾搶走我的生命;
第三,他們縱然搶了皮包,裡面卻沒有很多錢;
還有第四,是我被搶,不是我搶別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獨留事蹟,不逐虛名
中世紀哥德式大教堂的聖母院,是巴黎數一數二的地標,也是每年無數外國觀光客必遊的勝地。這些年來,多次因公出入法國,行色匆匆之間,對聖母院只能驚鴻一瞥遠眺它的宏偉,始終未能登門近觀。
日前,我隨團前往巴黎考察歷史建築物的維修。二月下旬的花都,正逢春寒料峭,間歇而至的細雨,伴隨著塞納河上的寒風,襲面濕冷交加,但卻壓不住我心頭一償宿願的興奮。
我們一行,在聖母院現任總修護建築師馮格禮(Bernard Fonquernie)的導覽下,深入了解十二世紀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聖母院奠基後建造的歷史,建物歷經數百年的風霜,不得不於十九世紀重修的經過,以及其「立面」(外表結構)最近十年的清洗與內部整修過程。
我們以「探險」的心情,亦步亦趨地跟隨著馮氏穿越教堂第二層上廊,經過兩個平台,小心翼翼地通過重重飛扶垛,再穿過層層木造屋架,在寬度僅可容身、必須靠手電筒照明的旋轉式石梯上摸索登高,終於攀達離地六十幾公尺高的教堂尖塔禁地,將雨霧蒼茫中的巴黎美景盡收眼底。
馮氏的解說相當詳盡,而最讓我動容的,是他提到,聖母院的正面中段雕塑有二十多座人像,一般人皆以為那些全都是法國歷代的君王,但是幾年前,他在動手修復其中破損的部分時,發現有三座雕像的腳牌名字被石灰所遮蓋。刷洗後他才看出,原來這三座人像竟是十九世紀的聖母院修護師懷勒度(Violet-le-Duc)和他兩位助手。
身為古蹟修護師,不甘做「幕後英雄」,把自己的雕像跟歷代君王齊頭並列,供後人瞻仰,好大喜功一至如斯,如何不令人嘖嘖稱奇?
我們半開玩笑地問現今聖母院這位修護大師,怎麼不「有樣學樣」,把自己的雕像也想辦法做上去?
馮氏聞後不以為忤,謙虛地說:「我只希望我的事蹟能留在巴黎人的心中!」
一代修護大師的志節如此,試問,我們的政治人物是否也都願意讓自己的政績留存在人民的心中,而不去譁眾取寵,競逐一時的虛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愛,要「有方法、有知慧」!
有摸摸他的腳,也摸摸他的手;他,竟是那麼冰冷,始終動也不動地躺著。我最親愛的孩子啊,你怎麼不看老師一眼,也不回答老師一句話呀…
在教學中,有時會教到一些長得很俊帥、很可愛、或很漂亮的小朋友,而我也會有些偏心地喜歡他們。李凱,就是這樣的小孩,他很帥,大大的眼睛、雙眼皮,天真又可愛;可是他卻也很頑皮,喜歡「騎快車」──上學時,故意快騎腳踏車,並從後面抓班上同學玉梅的頭髮!
每次玉梅被李凱欺負時,總是氣得跺腳,並大罵「幹×娘」的髒話。玉梅,很髒,常不洗臉、不洗頭,也長頭蝨,脖子上的污垢像是「一條黑蛇」,每次經過她身旁,都會聞到「很難聞的異味」;而她的功課經常沒寫完,臉上也從不帶笑容。
一般來說,很少有小女生會罵「粗魯低俗的髒話」,偏偏玉梅一被李凱譏笑、欺負,就會尖叫、大罵髒話,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她好,甚至常在同學面前指責她。相反的,每當李凱「騎快車」或「欺負玉梅」時,我只是輕聲細語、笑笑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不要欺負女生哦!」真的,我總是不忍心大聲地斥責可愛、俊美的李凱,也常對他網開一面。
一天,同學們都在操場上體育課,我懷孕、大著肚子,坐在教室裡批改作業;玉梅則因身體不舒服,也坐在教室裡。當我不經意抬頭時,與玉梅四目相接,她突然說:「老師,等妳生了小寶寶,我媽說她要幫妳帶小孩!」
「你媽媽在做什麼?」我問。「我媽媽在幫很多人家裡打掃房間,也在大樓洗樓梯,她說她可以幫妳帶小孩!」一臉髒兮兮、頭髮油膩膩的玉梅回答我。「那妳爸爸呢?」「我爸爸整天都在喝酒,因為我媽生了六個小孩都是女生,我爸爸每天都罵我媽『只會生些賠錢貨』!所以他每天都喝酒、罵人,也打我媽、打我們小孩子!」
玉梅又說,她是老大,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必須幫忙照顧妹妹們,也要洗米、煮飯、處理家事;她,總是忙得很累,也沒時間洗臉、洗頭、寫功課……
我一聽,一陣難過湧上心頭,也突然覺得──「每個老師眼中的『壞孩子』,他們背後,可能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與心酸!」
後來,我放下批改作業的筆,帶著玉梅到洗手台,幫她洗頭、洗臉,也教 她刷牙!不久,她的牙齒變白了,臉變乾淨了,用吹風機吹乾頭髮後,頭髮也不再油膩惡臭了。梳完頭髮,我又拿了鏡子給她看,她突然──笑了!真的,在我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笑!以前我只記得玉梅常「板著臉、罵髒話」,可是,現在她笑了,而且笑得是那麼燦爛、漂亮,尤其是她那「深深的酒渦」,笑起來真的很美!
從那天開始,玉梅開始「喜歡自己」,每天也都洗完臉才來上學。兩三星期後,課外活動,我叫小朋友 練習跳繩,玉梅興高采烈、自告奮勇地說:「我會、我會、我會!」於是她當著同學的面、拿起跳繩,大方地表演!天哪,她居然「前跳、後跳、交叉跳、花式跳……」都跳得那麼棒!一跳完,全班小朋友也都不吝嗇地給她如雷的掌聲!
我想,那是玉梅小學生涯中,第一次接受「如此豐盛的喝采」,因她的學業成績始終都是「最後一名」;然而,當她跳完繩,抬起頭,甩了一下頭髮,她的眼睛竟變得好亮、好美,好有自信!
就這樣,我發現了玉梅在體育方面的長處,也鼓勵她加入了「田徑校隊」。而在升學國中時,更是大爆冷門,全班只有玉梅一人進入「資優班」──考上高雄一國中的「體育資優班」。
十多年後,我與孩子們有機會於同學會中,再次相遇。那天,我搭車到高雄,亭亭玉立的玉梅到火車站來接我。一見面,玉梅就說:「倪老師,今天同學會,來了十多位同學,大家都在高醫的加護病房!」「為什麼?」我大吃了一驚。「因為李凱出了車禍,他去跟人家飆車,撞成重傷,現在正躺在醫院裡,一直昏迷不醒,我們大家都到醫院去看他。」玉梅心情沉重地告訴我。
到了高雄醫學院的加護病房,我穿上「消毒衣」進入,看到同學們都已經站在裡面。而李凱,他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頭與臉部已經嚴重扭曲、變形、浮腫……全身也佈滿插管;一旁的心電圖則顯示,他的生命跡象十分微弱。
醫生說,李凱已經快不行了!他被撞後到現在,都沒有醒來過;不過,我們可以多跟他講講話。這時,我摸摸李凱的腳,也摸摸他的手……他,竟是那麼冰冷!我和同學們不斷地叫他:「李凱、李凱、李凱……」可是,他始終動也不動地躺著。我的眼淚不聽話地流了下來!李凱、李凱……小時候,我那最可愛、最漂亮的李凱到哪裡去了?……你知道嗎,老師一直記得你小時候俊帥的臉龐呀!可是,你現在……怎麼動都不動,不看老師一眼,也不回答老師一句話呀!此時,玉梅站在我身旁,拉拉我的手,對我說:「老師,妳跟他說嘛,妳跟他說『妳以前常對他說的那句話嘛』!」
我怔了幾秒,知道了。我握住李凱的手,彎著身,靠近他的耳朵,清晰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要慢慢騎哦!」話一講完,李凱的眼眶頓時溼紅了起來,心電圖的曲線也起了變化。雖然,他仍舊戴著氧氣罩,一動也不動,但是,他的眼淚,竟從眼角流了下來……
那天夜裡,李凱走了,動也不動地走了。而他俊帥的臉龐、頑皮地騎著快車、以及扭曲浮腫的眼角滴下淚水的情景……卻是我心中「永遠的悲痛與回憶」!
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 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真的,如果老師或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任、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事實上,人都有情感式的「月暈作用」,也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就像本文中的倪老師,因太過於偏愛李凱,在他騎快車時,未曾嚴厲地管教他、約束他,以致最後李凱因飆車而喪失生命!因此,「愛孩子」是對的,但是必須是「有智慧的愛」,不能是「縱容的愛」;若太過溺愛孩子,就如同在孩子的成長性格上「下了毒藥」,將會使孩子嚐到苦果!
所以,古人說:「愛是好的,姑息卻是絕對的惡!」不過,在文中另一主角玉梅,卻是個令人欽佩的女孩;她在一直「被欺負、被瞧不起、始終是最後一名」的低潮中,因著老師「不嫌棄的愛」,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因而考進了體育資優班,也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光明的出路」!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最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他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一輩子感受其愛和恩澤;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任與溺愛,亦可能使孩子誤入歧途、遺憾終身啊!
捨不得管教孩子、捨不得讓孩子挨罵吃苦,則他將來會更苦!愛,要「有方法、有智慧」,要讓孩子「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也捨得讓他跌倒,則他才會勇敢爬起來,而且走得更英挺、更有自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別再騙自己
有一個人晚上開著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這時黃燈已轉成紅燈,他心想反正沒車,於是加速衝了過去,結果不巧被警察攔了下來,警察問他:「你沒看到紅燈嗎?」
「有啊!」他答。
「那你怎麼還闖紅燈啊?」警察又問。
他說:「因為我沒有看到你呀!」
我們常想在生活中取巧,以為人不知鬼不覺,殊不知我們所做的事是天地皆知,無所隱暪。思想一下:近日的生活,是否每件事都可以不再找藉口及理由來欺騙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角色
丈夫
有時,他是妳最大的孩子,脫下西裝後,容許他換一張臉,容許他老是關不住牙膏蓋子,容許他老是要努力暗示後,才記得妳的生日。
其實,在堅強的外表下,他的內心也需要妳小小的縱容和溺愛。
●妻子
換個角色做做看,是否你要求她的,總是和要求媽媽的一樣理所當然。
偶爾,換你拿起奶瓶,偶爾,換你穿上圍裙,柴米油鹽之外,多給她一點關懷、體諒和甜言蜜語吧!
●孩子
你牽的小手將來是怎樣的大手?要求他成績單上的數字,也教他欣賞大自然的法則,鼓勵他必須堅強,也要他有一顆柔軟的心,和他說話,不只用到嘴,也用了耳;在他長大之前,和他站的一樣高來看世界。
●父母
珍惜,在來得及的時候。孩子的哭聲總比父母的嘆息得到更多的疼惜,你不會忘記孩子放學時間,卻忽略父母盼你回家的殷切,物質彌補不了精神的寂莫,最重要的是:多一點時間給父母。
●手足
站在我這邊,以為爸爸對哥哥偏心一點,媽媽對妹妹疼愛一些。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血濃於水的親情,總在最需要的時候,他們就站在我這邊。
●情人
愛有多少,付出也要有多少,愛情不是單行道,她的好更不是理所當然,生氣時,想想她的可愛,抱怨時,想想她的委屈,冷戰時,想想她的溫暖,兩人都懂得付出,愛就會久遠。畢竟,真心相愛並不容易,不要輕言別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靈傷口
攻擊──受傷後的反應
最近我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位先生養了一隻吉娃娃狗,溫馴乖巧,但有天這隻小狗被鄰居的大狗咬傷了,鄰居立刻將牠抱來歸還主人,當主人心疼的伸出雙手要將小狗接過來的時候,沒想到牠竟突然攻擊主人,緊緊的一口咬住主人的手。
主人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鄰居說:「牠咬我是因為牠受傷了。」這是小狗在受傷時的本能反,不是因為牠恨主人,而是為了自我防衛,以免再次受傷,此時主人若誤以為小狗是蓄意攻擊他,必會生氣,而使事情越弄越糟。
遷怒──餘怒未消的跡象
有位父親下班回家,一進門就看到十多歲的女兒正在用他的工具修理東西,而工具散落一地,使客廳凌亂不堪,他便不禁開始破口大罵,聰明的女兒在收拾乾淨後跑過來擁抱他,然後問:「爸爸,你今天在辦公室裡一定遇到不愉快的事,是嗎?」
這位懂事的女孩瞭解老爸的怒氣不完全是針對她,而是他心裡面可能因為別的事受傷了,因此她沒有情緒反應,反而能安慰爸爸,這是極大的智慧。
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例如:孩子放學回來重重的把書包一摔,問他發生了甚麼事,他卻不禮貌的說:「你好煩喔!」太太問先生晚餐想吃甚麼,先生竟不客氣的說:「跟妳結婚這麼久了,我愛吃甚麼妳還不知道嗎?」
先生下班回來看到太太抱著孩子沮喪的坐在客廳裡,便過去關心的問:「心情不好嗎?」沒想到太太卻生氣的說:「你怎麼到現在才回來?」
關懷──療傷的最佳良藥
在這些情況中,若當事人都認為對方針對你在發脾氣,一定也會開始生氣,不是罵回一句難聽的話,就是用冷漠與迴避來拒絕對方。因為我們也受傷了,需要自我防衛。
但如果我們能看到:他對我兇,是因為他受傷了,事情就能比較正確的解決。
我們怎麼去面對一個心靈受傷的人呢?首先,他需要被瞭解、被接納。
媽媽可以對孩子說:「你今天在學校受委屈了!來,告訴我發生了甚麼事。」
太太可以對發脾氣的先生說:「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還有誰惹你生氣啊?」
而另外那位先生可以對沮喪的太太說:「一整天在家帶孩子真辛苦,妳希望我現在為妳做甚麼嗎?」
如此對方的情緒一定很快的能穩定下來,在感受到被瞭解與接納後,他甚至可能因剛才失禮的表現覺得內疚。
省思──突破的開始
羅馬書十二章廿節說:「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何況我們的親人,絕非仇敵,我們豈不更應如此善待他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自己成為那個敏感、易怒、無理、情緒失控的人的時候,我們也應意識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們曾經受傷,而傷口尚未復原。
就像有次我的腳趾受傷,家人從我身邊經過碰到了它,我痛得本能的大叫:「你為甚麼踩我?很痛唉!」把對方嚇了一跳,他是故意踩我嗎?絕不是。其實他只是碰了一下,也不是故意要傷害我。但若沒有傷口,就算他踩到了,我都不會生氣。我又痛又叫是因為有個未復原的傷口存在,每當別人去碰它一下,或自己不小心踢到,就痛得生氣,也使對方不敢接近我。
心靈的傷口也是一樣,有位朋友在電話中啜泣著對我說:「我覺得我快把我的孩子毀了,他們一點小小的錯誤,就會讓我氣得對他們怒吼,我知道我不該說那些難聽的話,但就是沒辦法控制....」我對她說:「那是因為妳自己曾經受過很深的傷害,沒有完全被醫治,而他們碰到了妳的傷口。」這位朋友的傷口是自卑感,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以致於當孩子表現不佳,她就覺得被否定了,憤怒只是被否定之後的本能反應。
若我們能瞭解自己心裡面尚待醫治或解決的問題,再正確的對症下藥,必能成為情緒穩定、別人喜歡接近的人。我們也更能看清其實許多不快樂不是別人造成的,乃是自己心裡面的問題。而這也是為甚麼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上帝,因為只有祂能用無止境與無條件的愛,來完全醫治我們心靈的創傷,使我們脫離自卑與不安,成為健康又有安全感的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日當作一生
有一場演講中,教授問現場觀眾三個非常好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活到幾歲?」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第二個問題是:「你現在幾歲?」,也把答案寫下來。
然後把第一個答案減去第二個答案,這個數字就是你還有幾歲可以活。
這雖是一個簡單的數學,但是重點是他的問法。
接著教授問,「還有六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現場有不少人舉手,「還有五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我心裡暗暗吃驚,因為照這種算法我只剩三十五年可活,跟現場的人比起來求生意志是最低的了。
教授就這樣一路問下來,一直問到 ”只剩”十年可活時,現場只剩下一位先生了,教授笑笑的恭喜他:「你是第一名喔!」
哇,這重點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你如果”想要 ”活到一百歲,你該怎麼做?
該不該一大早起來做運動?該不該注重養生保健?
如果只剩十年可活你想怎麼活?
還會這麼執著於這些身外之事嗎?
還會亂發脾氣看不開心嗎?
如果早知自己的死期,是否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大家都不願意老,但是歲月不饒人,時間還是無情的消逝。
教授接著說,一般人的一生不外乎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工作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退休後享受人生階段。
他問現場的人想不想趕快退休?
現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趕快退休。
教授又問,退休之後要做甚麼?
有人回答去旅行,環遊世界;也有人答說做義工、志工。
教授提到,有很多人拼命賺錢,以為等到賺到幾千萬後退休後再來好好享受人生,結果一朝檢查出來得到不治之症,甚麼都沒有享受就不甘心的離開了。
也有人退休後天天出國旅行,玩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人生失去了目標,好像一直玩樂也欠缺一點甚麼。
那麼應該要怎樣來面對人生呢?
他提出了 「一日一生」的觀念。
也就是每天都要學習,保持學習的動力;每天都要工作,維持生活的目標;每天都要享受人生,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後才來享受人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識字的老師
那年代的留美學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續求學的方式。仗著身強體壯,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羅拉多州,工頭替我安排了個夥伴-一個碩壯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歲了,大夥兒叫他「路瑟」。他從不叫我名字,整個夏天在他那厚唇間,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開始我有些怕他,在無奈下接近了他,卻發現在那黝黑皮膚下,有著一顆溫柔而包容的心。我開始欣賞他,繼而在那個夏日的結束,他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長者,帶領著年輕無知的靈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額頭被卡車頂桿撞了個大包,中午時,大拇指又被工具砸傷了,然而在午後的烈陽下,仍要揮汗砍伐樹枝。他走近我身邊,我搖頭抱怨:「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他溫柔地指了指太陽:「別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兒,總有下山的一刻。在回憶裡,是不會有倒楣與痛苦的。」
我倆在珍惜中,又開始揮汗工作,不久太陽依約下山了。 一次,兩個工人不知為什麼爭吵,眼看捲起袖子就要揮拳了,他走過去,在每人耳邊喃喃地輕聲說了句話,倆人便分開了,不久便握了手。我問他施了什麼「咒語」,他說:「我只是告訴他倆:你們正好都站在地獄的邊緣,快退後一步。」
午餐時,他總愛夾條長長的麵包走過來,叫我掰一段。有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謝,他聳聳肩笑道:「他們把麵包做成長長的一條,我想應該是方便與人分享,才好吃吧。從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長長的麵包,填飽了肚子,也溫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沒事時總愛滿嘴粗話,刻薄地叫罵著同事以取樂,然而他說話總是柔順而甜美。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人們能學會把白天說的話,夜深人靜時,再咀嚼一遍,那麼他們一定會選些柔軟而甜蜜的話說。」這習慣到今天我仍承襲著。
有一天他拿了封文件,叫我替他讀一讀,他咧著嘴對我笑了笑:「我不識字。」我仔細替他讀完了文件,順口問他,不識字的他,怎麼能懂那麼些深奧的道理。那黝黑粗壯的老人,仰望著天說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識字,除了聖經,祂也把真理寫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讀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 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
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
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妳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 」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淖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
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 祥的預感。
女兒扭開門把時嚇了一跳。
「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 」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
在母親懷裡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妳怎麼沒有鎖 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妳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裡的擺設一如當年。
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大自然的謙卑與感恩
我由於工作關係,長年住在合歡山農場。有一個冬天早晨起來,突感一種與往昔不同的光亮,清新而柔和,開門一看-下雪了!
雪光雖然刺眼,但心中的驚異喜悅,使整個人興奮起來。大地一片潔白寂靜,昨日的一切景觀都改變了,這一切非人所能作為或掌控的事實就呈現在眼前。
平時我們常強調「人定勝天」,這只證明了人類的驕傲,及自以為是、井底之蛙的看法。老天在一夜之間無聲無息默默地將幾千萬頓的水堆在你面前,不用引擎、不用電力,就這樣一片一片輕似鵝毛的雪花成就了祂的傑作。偉哉!自然的力量何其大!從這連想到921大地震不也在幾秒鐘瞬間摧毀了幾萬戶家園嗎?
這兩者給我的啟示是:人不可以一天忙到晚將自己的寶貴生命在混沌中與分秒間流失,要有一些時間靜下來回到心靈中尋求一些答案。試想,上天都要藉著下雪,強迫大地沈寂而得著養息,等待來春萬象更新,何況我們人呢?冬雪融化滋潤孕育大地能量以供養萬物生長,當然這恩典給好人也給壞人,這是老天爺的公義。我們人為萬物之靈不亦應向老天學習?
九二一大地震暴露了國人對土地缺乏真正護惜敬重之心的事實,然天下事有其正亦必有其反,今天存活下來的人要努力反省修正,在災難中罹難的同胞才不致白白犧牲。
人在做,天在看,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但無論如何都欺騙不了老天爺。自然的能量非人所能及,除應敬畏天地外,尚要珍惜自然資源,不要再迷信人定可以勝天,肆無忌憚去破壞自然。
老農如我,那日站在這雪窗下遙望天地蒼茫,內心更加充滿對大自然的謙卑與感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信,就是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文 / 黑幼龍
我曾被教育體系打敗,以為自己是個處處不如人的孩子, 多年後,經過各種歷練與波折,我才知道,「自信」,其實只是「別跟自己過不去」。
卡內基最近針對台灣一千四百多位中學生作調查,其中有一個 問題是:你認為自己最缺乏什麼?最高的一項是「缺乏自信」 ,約有七○%的人,對自己沒信心。
如果今天的調查結果是如此,那麼當我還是青少年時,情況更嚴重。
我曾被教育體系打敗,以為自己一生從此完了,然而意外地因為英文能力好,被送到美國念書受訓,我的自信心才漸漸回升。
在自信和自卑的交纏中受折磨 記得在一九六五年,我剛從美國受訓回來,有機會參加一個冬 令營,參加的成員都是大學生。
在淡水的山上,大家圍在營火 旁聊天,我發現自己的見識、觀察和表達能力,都不比其他學 生差,這是不是頗有自信之故?但是,當有人問我念哪個學校 時,我講不出口,還故做神祕地說:「你猜!」沒想到他說: 「不是念台大就是成大!」就這樣? 當別的年輕人正在盡情享受青春年華時,我卻在自信和自卑的交纏中受折磨。
一直到中年以後,我到美國進修碩士課程,跟教授、同學們討 論各式各樣的問題,我更確定自己的程度不比他們差,甚至有 些地方更好。
有次教育學考試後,美國同學問我的成績,我說 是A。
問他,他不好意思地說是B。
其實,那次考試全是申論 題,學生必須洋洋灑灑寫出深刻的論點,才能得高分,我是個 外國人,使用陌生的文字與語言作答,本來應該是很吃虧的, 但是成績卻比美國學生更好,難怪同學會覺得不好意思。
從那一刻開始,分數對我再也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的自信恢復了。
回憶過去,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多半忙著準備升學,自信與否也 建立在分數高低上面。
於是,成績平平的人,自信要從哪裡來 ?就算成績再好,畢業了十年、二十年之後,不會再有人關心 你念什麼學校,那麼,你的自信又從何而來? 自信是什麼?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明,不過,卡內基有一位 學員說得很好: 「自信,就是別跟自己過不去。
」這句話形 容得很貼切,沒自信的人常覺得別人看不起他。
有些公司的高 階主管,如果知道員工把公文先送給別人看再呈給他,就會拒 絕批示,理由是:「這太看不起我了,應該先送來給我批示。
」 這是很可惜的事,特別是對主管或領導人來說,缺乏自信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可能因而用不到最好的人才。
辜濂淞曾說:「領導人不見得比別人聰明,可是他會用比他 聰明的人。
」 這句話背後所展現的,就是自信。
為什麼呢?因為,領導人若能聽從旁人的建議,就不怕大權旁落或被別人騎到頭上,當然會有很多人才願意幫他工作。
如果領導人自信心 不夠,只敢用跟他一樣能幹甚至能力差一點的人,那麼這家公司一定越來越糟糕。
你了解自己、愛自己嗎? 自信很強的人,有四種特質 第一、了解自己 一位美國紐約州的眾議員接受卡內基訓練後,記者問他感覺 如何。
這個議員低頭想了幾秒鐘,說道:「我比以前更了解 自己。
」每個人都認為很了解自己,但是自信心比較強的時 候,你會清楚看見以前疏忽的一面,怎麼說呢?以前多半只 注意自己的缺點,一旦多了自信,自己的毛病似乎不見了, 其實毛病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因為你開始了解自己的優點何 在。
第二、喜歡自己 聖經說的「愛人如己」,真是深富哲理。
如果你喜歡自己三 分,你也可以愛人三分,如果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你看別人 也會一無是處。
怪不得缺乏自信的人這麼難纏,他們一天到 晚找別人麻煩,認為每個人都是負數。
第三、尊重自己 如果我們不喜歡自己,寶貴的自尊從何而來?每個人都是世 界上獨一無二的。
我總是對自己說,世上沒有第二個黑幼龍 ,的確,世界上也沒有第二個你,所以你要有自尊,不要把 自己看扁了。
第四、為自己作主 自信的人為自己作決定、負責任、有擔當,預先規劃未來, 不必等別人告訴他怎麼做。
有自信就不必討好別人 大約二十年前,有一次我到嘉義演講,演講結束,有人從背 後重重拍我的肩膀,我正納悶這個人怎麼如此粗手粗腳,回 頭一看,是我當兵時的舊識。
於是,兩人高興地去吃宵夜, 聊起往事。
數年前,他有一次帶女朋友參加舞會,有個流氓硬要跟這位 女孩跳舞,他想展現英雄本色,兩個人就打了起來。
他被打 倒在地,那流氓用皮鞋踢他,踢到他的臉變形,牙齒也掉了 。
他覺得此仇不報非君子,於是天天練空手道,終於成為黑 帶高手,甚至有很多人找他學功夫,後來他乾脆開了家武術 館。
講到這裡他停下來。
我正覺得奇怪,他才接著說,他每次講 到這裡,別人都會問:「你現在空手道練得這麼強了,有沒 有去報仇?」他說,他現在去揍那個人,八成只用一隻手就 夠了,但是聽了我的演講,他反過來要問我:「我現在已經 是師父了,還開了武術館,你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卻 不想去打他了?」 當時我還沒接觸卡內基訓練,也不知道答案,只不過聽得很 過癮就是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是因為,他武術功夫這 麼棒,自信已經很強,不需要回去打那個人來證明自己的強 壯,不必討好別人,也不必意氣用事。
的確,當人的自信心 強到某個程度後,一定會帶來類似我這位朋友的改變。
人生最美好的事 奇妙的是,自信不會因為你看相關的書或聽了演講而增強。
想增強自信,一定要克服恐懼。
卡內基訓練並不是演講訓練 ,但是在課程中,會要求每一個人上台說話,克服對聽眾的 恐懼。
只要能克服台前、台上的恐懼,你的自信就會增強, 更會蔓延、影響到其他層面。
有懼高症的人,可以藉由跳傘 克服這個恐懼,於是建立了自信。
這種自信也會正面影響到 你對人、對事情的信心。
下面這個故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在新竹有個卡內基訓練 的學員,是一家書店老闆的弟弟。
他很喜歡吃檳榔,在書香 氣息濃厚的書店中嚼檳榔,實在有點不得體,不過他一直戒 不掉,據說檳榔價格高的時候,他大部分薪水都用來買檳榔 。
參加卡內基訓練後,他開始戒檳榔,過程非常痛苦。
他說 ,早上起來想要刷牙,但是嘴巴、舌頭都黏在一起了,扳開 一吐滿口都是血。
即使如此,他還是奮力戒掉了。
這是為什麼呢?卡內基訓練根本不知道如何教學員戒檳榔, 但是,因為自信心增強了,學員更喜歡自己、更了解人生的 目標,也就生出極大的毅力來改掉多年的壞習慣。
原來,有了自信,會帶來這樣的效果。
大部份人都喜歡跟有自信的人在一起。
像我這樣的年紀,當 過老闆、職員、朋友、同事、父親、兒子、丈夫,經驗過各 種人生角色,我最喜歡的老闆、最喜歡的朋友、同事或顧客 ,都是有自信的人。
有自信的老闆不喜歡唯唯諾諾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能 提供不同的想法;他也不會喜歡傲慢的部屬,因為他們常惹 是生非。
員工最喜歡的老闆,也是有自信的老闆,因為他不 需要用兇狠來維持權威;談戀愛時,我們也都喜歡有自信的 伴侶,不會裝作很酷、不理人,也不會像哈巴狗一樣黏著你。
擁有自信,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因為,自信能幫助我們活出 自己、實現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到水窮處
老姊竟然跑去學西班牙舞。
擱在十年前,我會大吃一驚;若在三十年前,我恐怕會嚇得連眼珠子都掉出來。太不可思議了。老姊是我們兄弟姊妹中遺傳母親個性最多的一個。冷靜、理性、內斂。做事的能力和魄力絕對是一流的,唯一的缺點就是沒啥情趣。
從小我就覺得這位老姊實在很「悶」。她不愛講話,不會玩,不喜歡出門。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念書之外,她好像什麼都不會。老姊是學理工的,大學一畢業就赴美深造,隨後進入一家石油公司任職。 工作二十餘年,她在開發石油的研究方面頗有成就。除了得到五項美 國及歐洲專利,並且尚有不少論文發表,她的波形處理軟體系統還曾 獲得斯朗伯傑「工業技術創新獎」。
但學業、事業上的一帆風順使她相當自負。對自己的要求高,相對的對別人的要求也高。看不順眼的人或事,往往是「不假辭色」、「拂袖而去」。不擅人際關係,個性又倔強內向,很少把心裡的話告訴別人。你很難了解她,她也不需要別人的了解。
多少年來,我看著她如此的矜持自若,想到她的孤單寂寞,就不免心酸黯然,卻無從幫助。她不肯打開她的心,無人能走進去。我也一直以為她這一生恐怕要孤老以終。不想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本安東尼‧羅賓所著的《激發心靈潛能》,她豁然領悟人類心智的重要性,也引發她濃厚的興趣。
她以研究科學的精神展開對神經語言課程、心理學、人際溝通、量子療癒與意識的探索。這些研究與學習大大改變了她的人生觀,讓她懂得如何放鬆自己,敢於敞開自己,並且發現生命無限延伸的可能。原本是那樣一個孤獨寡言、鬱鬱寡歡的人,如今變得開朗親和、樂觀自在,讓每一個接近她的人,都能感染到那份流自生命深處的喜悅!
她辭去工作,放棄美國安穩舒適的生活,回國定居,成立心靈諮商工作室。希望藉著她的親身經驗,幫助更多的人從生命的困境中走出來,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與健康!
我為老姊的改變欣喜不已。正好這幾天看到報上的一則小新聞。 一位女性檢察官在服務多年後,突然辭職,自願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當 一名解說員。並非她工作上有什麼不如意,也不是受到長官打壓或同事排擠。事實上剛好相反,在事業,她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前途無量。朋友都不解,她怎麼捨得放棄已有的成就呢?無論在收入或世俗社會所謂的身分地位上,都無法相比擬。
她說,她的工作讓她看到太多人心的醜陋,許多不公不義的事,雖然她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職分,卻仍有力不從心的無奈感,加以工作忙碌,使她身心俱疲。她知道,她的生命已經走到一個關卡,如果不想讓自己窒息,就必須設法突破。
如今,她職位不高,薪水不多,可是她擁有世界級的青山綠水,更重要的是她找回人與人之間那種互信和尊重。她也同時找回迷失在案牘之間的自己。
我也想到我的同事何。五年前,伊甸基金會參加世貿中心舉辦的展覽。第一天開幕時,我在伊甸的攤位前,看到一位西裝筆挺、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的男士,笑容可掬的跟我打招呼。
我深怕失禮,暗問身旁的公關說:「這是哪家的總經理,還是董事長啊?」
公關好笑地說:「不是啦!他是我們業務部門新來的何哥!」
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初來乍到的新手。
問起他的經歷,果不其然,他曾擔任台灣最大一家房屋仲介公司的副總經理。這樣的經歷深深引起我的好奇心,是什麼原因吸引他到伊甸這間「小廟」來?
忍不住找他聊天,才知道他職場經驗豐富。跑過船、賣過化妝品、學過電腦、開過工廠在生意失敗、欠下一大筆債務後,不得不從基層的業務員做起。
他加入的時機很好,當時正是房地產狂飆的年代。憑著他的勤奮努力,以及豪爽熱情的個性,很快的就月入近百萬元。錢有了,地位也有了,只不過商業來往,免不了交際應酬、醇酒美人;職場競爭,也免不了鉤心鬥角、爾虞我詐。對從小生長在單純公務人員家庭的他,內心總隱隱有種心虛的感覺。
他越來越厭煩這樣的日子。終於,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人生除了追求金錢之外,還剩下什麼?他決定見好就收。把手上的業務全部結束,把賺來的錢存入銀行,作為日後的生活費,瀟瀟灑灑的加入社會服務的行列。還有個有趣的插曲。原本人事室通知他四月一日正式上班,他三月中就跑了來。說,我先當義工可以吧!
另一位相熟的朋友,則是婚姻觸礁擱淺。她從小沒有父親,為錢所困的母親脾氣暴躁,喜怒無常。早熟的她時時生活在恐懼中,恐懼三餐不繼、恐懼無錢念書、恐懼母親會遺棄他們,那樣的不安定感迫使她學校一畢業就早早的嫁了。與其說早早的嫁,不如說是草草的嫁。儘管她十分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家,也盡量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但沒有深厚感情基礎的婚姻,仍然不可避免的亮起紅燈,她的丈夫有了外遇。
她完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就像所有的女人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只是丈夫的心非但沒有回轉,反而越離越遠。她恨,她不甘心,甚至想到許多報復的方法,整日陷在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朋友都勸她,既然婚姻品質如此不堪,不如就離了吧!何苦折磨自己?
她不肯,因為她不要便宜丈夫和那個女人。另一方面,她也很怕兒女重蹈覆轍,同樣成為單親家庭的受害者。這一拖就是十年。十年的煎熬,她不但成了棄婦,也成了怨婦。四處訴苦埋怨的結果,不要說親朋好友受不了,連子女都不同情她。
有一天,她無意中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臉。暗暗吃了一驚。頭髮蓬鬆,臉色焦黃,加上兩眼黯然無光,以及鬆垮的嘴角,連她都覺得自己面目可憎。她怔怔的看著鏡子,鏡子中的映像彷彿透視著她的內心,逐漸清明。她終於憬悟,原來,從小到大,她一直渴望從別人的愛裡肯定自己,此刻,她才發現,在愛別人之前,要先懂得怎麼愛自己。婚姻已然無法挽回,那麼就放手吧!重新出發,重新給自己定位。
我非常喜歡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不同的風景,有時我們誤以為走到了絕境,豈不知那正是另一段人生的轉折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樂在一念之間
不知道大家看過「搖錢樹」這部電影嗎?裏面有一個片段一直讓我印象深刻,就是G先生(艾迪墨菲飾)剛出場的那個時候,像個朝聖者似的走在大馬路中央的分隔島上,每走幾步路就會跪下來親著草地,有一輛敞篷車從一旁呼嘯過,而在車上的年輕人用一杯飲料向他丟去,G看著開走的敞蓬車大聲的喊著:「謝謝你不是用鋁罐丟我!」之後看著淋在身上的飲料,又說:「是我喜歡的櫻桃口味!」
原本因為看到這麼惡劣的行為心裏有些生氣,可是看到了G的反
應後,自己就笑了起來,G不但不受那些人的影響,還可以維持著愉快的心情,反倒是我這個局外人受了影響,只因為我們對這杯飲料的看法不同,心情卻有著這麼大的差距,而在看了G的反應後,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我也能有煥然一新的心情。
快樂與不快樂真的只在一念之間而已,懂得用好的角度去看事情真的很重要,那往往就會決定了一件事的好與壞,凡事換個角度來看,人也能常常擁有好心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愛情是下輩子還能在一起
愛是嚴重的事,但不是慣常理解的那種嚴重。
「發抖抽筋」那種症狀消失後,愛情並不是消失,而是重新來臨了。
作為老婆的你知道,最難捉摸的並非是他的心,而是他的食性,南方人的他愛吃的是北方飯食,做蔥油餅的時候,要格外細心,做好了,用西式的玻璃盤子裝著,好像那是不一樣的蔥油餅。
他也習慣了你的玻璃盤子,每天你們二人對面看著,漸漸的統一了表情,吃一樣的東西,臉上的脂肪聚集在同樣的地方,下次你們上街,不用說,人家也知道是夫妻了。
人說夫妻之間要糾纏個九世,然後姻緣散盡成為陌路。
你我之間,是這九世裡的第幾世呢?有了今生的糾纏不已,怎麼忍心來世不認識你?這會兒你吃了我做的東西,但願你生生世世跟我好。
還記得《紅樓夢》和《金瓶梅》裡面那些熱鬧的食譜,飲食和愛情夾纏在一起,人間繁華和燈火闌珊分別出現在一本書的開頭和結尾。
姓潘的女人會做豬蹄子,用一根柴火就能燉得稀爛,讓男人吃下去,曾經毒殺過人的壞女人,也想要「喂養」她所愛的男人嗎?犯有再大的過錯,也會在她男人那裡留下天使的一面吧。
過去她們說,「我的爺」,現在則說,「我的豬」,但其實他們都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精心照料,該有多可憐呢?
張愛玲是精明的女人,更兼以細緻,我們看她的《談吃》,似乎會百樣吃法,從螃蟹面上面的澆頭,到叫做拿破侖的小點心,跟閨蜜一起坐在咖啡店,叫一杯咖啡,加兩份奶油。
可是,我想,她人生的遺憾也許就是不曾餵養過一個男人,沒有一個男人在半夜期待著明天的滑雪,催促她去看看「天亮了沒有」,並在回來時握住她的手。
在風中吮吸菊花的味道是雅趣,在大寒之夜的屋中饕餮羊肉火鍋是否就惡俗?「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這是夫妻生活的情趣。
民歌中說的好,「百花繡做紅堆被,都將春色,藏頭裹面,不怕睡多時。」
記得小時候聽大鼓書,駱玉笙唱道,「恩愛的夫妻世世同」,大概真是這樣吧。
現在很多人談什麼戀愛的生意經,找什麼樣的人最合適,怎樣的人跟你過日子最划算等等,但其實,我們的情形大概都是,「顧不得那許多了」。
結婚後,跟肯德基的菜名類似,叫做「骨肉相連」,你頭髮濕了,我就覺得熱了,你眼睛紅了,我的天灰了。
飲食男女,活色生香,俗也有趣,半夜看到他紅紅的睡皺的臉,而窗外則是大雪鋪地,有多溫暖?
淡定的事物最難捨,電光石火反而容易消退。
比如一粥一飯的恩情,纏纏綿綿,就是所謂的夫妻魚水之情了。
別人懂得他的心,你不只懂得他的心,還懂得他的胃,曉得它曾經為小小的胃痛纏繞,並一點點用溫粥蓮子醫好它。
他的胃成為了你的一部分,他的目光不小心的時候會電到別人,他的胃卻實實在在只屬於你。
此時,「我愛你」說一千遍可以,一遍不說也可以;買一朵玫瑰可以,兩朵也可以;兩個人都說生命太短,如果可以,下輩子還在一起。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