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onely_wolf

【螳螂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4-2007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0 我武维扬 的帖子

我没有真的玩过堂郎
都不知道怎么去找

你们是怎么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4-2007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1 coffee-ping 的帖子

那也难怪的,你毕竟是大城市的孩子
我住的地方,到处都有树林,当然有捉过来玩呀!
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发了,要找也没那么容易了。
但,还是会尽量帮你找一只的

在打螳螂拳套路时,每一个“过渡式”都很重要,绝对不能马马虎虎,因为,每一个“过渡式”都有它的作用,绝无虚招。这一点必须注意,千万别忽略了。传统套路注重的不是美感,而是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07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2 我武维扬 的帖子

哦,这点我知道
我老师很注重招式有没有打得对的

过渡式那些有修正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7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ping,如果你没玩过真正的螳螂,这个你必须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oAVTyKEP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7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4 我武维扬 的帖子

谢谢了
我真怕它被压扁哦~
看了它的身法, 真的很有意思
和我常用的闭门腿和采手身法很象
被动之余还会转为主动
王郎真是有眼光
身法和PRINCE NASEEM的相似(可是他的就摆得太夸张了,是又摆不是又摆。。。)

最近看了KALI的木棍对打
觉得和我们的"漏手"很相象
觉得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4-2007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聚会的时候
班竹叫我示范/介绍一些堂郎的技术

我打算:
-讲解堂郎的由来与传承
-步法,身法和手法
-基本招式介绍(滚漏手,补捶,圈捶。。。)
-堂郎拳的特色-封手&刁手
-同个招式主动和被动用法(连环出手)
-打上取下,声动击西

双练(这个需要和我武维扬配合,希望大大可以帮手下)
-采手双练
-黑虎偷心
-套路的演练
-套路的意思与实际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4-2007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6-4-2007 11:18 PM 发表
最近在脑里思考什么是螳螂拳?
螳螂拳和别派有什么分别?
螳螂拳的特质是什么?

螳螂拳虽然没有要求象空手道那样的破坏力(比如说破砖衬荆?br /> 也没要求象抬拳道的灵活性(比如说一字马和腾空跳跃)

可是 ...


我想很多螳螂门的同门、很多对于螳螂拳一知半解的同门对于螳螂拳,只当是一门外家拳在练,其实很多并不懂其实螳螂拳是内外兼修的。很多动作都是运用气与意的原理来完成才能列为标准,而发劲方面也需用意牵内而发。我发现很多练螳螂拳的,都只一昧的练它的击技巧用,并不会细爵它的含义,而后就加练或改练其他内家拳。

在者,螳螂门派系多,也就是因为每一门创派者都会加练一些其它拳种,并加与混合自成一格,可以说当今全部的螳螂门并不是所谓的王郎嫡传,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正不正宗的话语了。总结是大家都为自己所喜好去练,和一起互相发扬螳螂门这体系才是对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7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6 coffee-ping 的帖子

你们在哪表演?几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4-2007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7 ahpin_2000 的帖子

同意!
要内外兼修

今天练习时候
发觉头脑要有个念头,意才可以打好来
我在脑海里头的念头很简单,是:"我要攻你!"
这样,才能勇猛的对手对拆

至于聚会的时间地点还没有决定
我希望能找一个公共假期大家一起来交流
详情请来这里谈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 ... &extra=page%3D1

前辈说的招式含义是什么?
一招多用之类的吗?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28-4-2007 08: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07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9 coffee-ping 的帖子

不是,一招多用只是技巧上的含义,我说的是内在的含义。劲路、内气、身法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07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30-4-2007 01:37 PM 发表
劲路、内气、身法的运用。
这些不都是基本咯
有学过
老师都会有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07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1 coffee-ping 的帖子

你错了!这并不是基本。。。单单一个囫囵劲就够你练了。。。内气的运作你老师教你了?是太极的?还是螳螂的?回去问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07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2 ahpin_2000 的帖子

我老师提过呼吸的重点要什么
没有教内气&囫囵劲

我们是七星派的啊

劲路的话,也有说过如何把速度,爆发力和破坏力运用在出拳上

身法也有讲过全身的部位的变化
身法也运用在闪躲,打击和其他情况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30-4-2007 11: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07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3 coffee-ping 的帖子

中国七星螳螂门也讲究囫囵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07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4 ahpin_2000 的帖子

囫囵劲是全身发劲的意思吧?

步伐,腰马,肩膀和手都有发劲啊~~
最近我也有修改自己这些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n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5-2007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7-4-2007 03:43 PM 发表
我想很多螳螂门的同门、很多对于螳螂拳一知半解的同门对于螳螂拳,只当是一门外家拳在练,其实很多并不懂其实螳螂拳是内外兼修的。很多动作都是运用气与意的原理来完成才能列为标准,而发劲方面也需用意牵内而发。我发现很多练螳螂拳的,都只一昧的练它的击技巧用,并不会细爵它的含义,而后就加练或改练其他内家拳。

在者,螳螂门派系多,也就是因为每一门创派者都会加练一些其它拳种,并加与混合自成一格,可以说当今全部的螳螂门并不是所谓的王郎嫡传,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正不正宗的话语了。总结是大家都为自己所喜好去练,和一起互相发扬螳螂门这体系才是对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



同意。
我有个问题,螳螂拳的动作极快,时常会意念慢过其动作,其劲路的走向也时常会慢过其形体动作造成图具其形而没有应该的整劲,可是如果太过注意整劲又会变慢,请问在锻炼时,意念如何走在超快的动作前面以达到以意领形?如何兼顾力量与速度?不知啊兵对此有何解决方法?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3-5-2007 05:01 PM 发表
中国七星螳螂门也讲究囫囵劲。。。



囫囵劲是周身一体的整劲巴,由腿而腰至手,节节贯串,听说七星比较倡导局部的爆发,寸劲,比如手部的发劲有些是没关系到腰部或腿部的,是直接的在手部局部爆发,听说是因为比较快,不知啊兵有何看法?

[ 本帖最后由 lenz 于 4-5-2007 09:4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5-2007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nz 于 3-5-2007 08:39 PM 发表
囫囵劲是周身一体的整劲巴,由腿而腰至手,节节贯串,听说七星比较倡导局部的爆发,寸劲,比如手部的发劲有些是没关系到腰部或腿部的,是直接的在手部局部爆发,听说是因为比较快,不知啊兵有何看法?
听说?请问你听谁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n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4-5-2007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7 coffee-ping 的帖子

听朋友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07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6 lenz 的帖子

螳螂拳是必须练到意与劲一致,手和脚一致,内蓄气与意一致,才称得上高手。其实螳螂拳不只速度快,其意更快,才能得到迅速反应,当然劲也就同时酝酿出来了。螳螂拳不只练快,她还有练慢的方式,来提升内劲和气的运作。

囫囵劲片面之上每个人都知道是整体发劲,但是又有哪个人去真正了解?我的学生每个都知道整体发力,但却有哪个练到了?如何的整体呢?由哪去推动呢?这些字面上是体会不到的。而且是有口诀的存在。

七星螳螂拳,南传的一般都没练到螳螂拳的劲路,再加上融合了南方拳种的练法,就有了不一样于山东七星螳螂拳的打法,现今很多南传七星螳螂拳师傅们都有在中国交流,把身法、螳螂腰跨、劲路慢慢的矫正了,实在是一大喜讯。

以上纯属我个人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07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8 lenz 的帖子

局部发力啊~~

"堂郎出手,必连其步"
出击会配合步伐和腰马

如果单单依赖双手的力量是很吃力的

我不认同依赖局部发力的说法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4-5-2007 11: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5:38 AM , Processed in 0.06464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