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_sy85 发表于 19-3-2013 08:36 AM 
这是送给你看的。
这也是送回给你看的。
德利少怀大志,早年留學英倫,獲法律系學士位,為族人榮增一位專業人才.學成回沙巴後,成為執業律師,並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時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的執政党是國陣,而沙巴州的執政党亦是國陣的成員党,即人民党. 國陣人民党主政沙巴時,忽畧沙 巴的發展,使沙巴的貧窮率高居不下.原因是中央國陣政府撥給沙巴的發展基金不合理,因此影响沙巴的基礎設施落後,經濟不振.引起州民不滿;而中央政府每年從沙巴州所犾得的收入,如所得稅丶関稅丶出口稅丶尤其是沙巴產的原油利潤等(沙巴只分得5%),取得可觀的數目.因〔取〕與〔與〕的距離太大,因為〔國陣忽畧沙巴的發展,對沙巴人民不公平〕,因此,〔重新檢討沙巴州在大馬的地位〕的思潮,成為當時沙巴的主流民意.1984年拿督百林順應此主流民意創立多元種族的团結党,宗旨是維護沙巴人民合法權益,因此獲得各族人民的蜂擁支持,並在1985年的兩度州大选中擊敗國陣人民党而獲得沙巴州執政權.人民党的失敗,乃反映州民對國陣的不滿. 德利於此時加入团結党,熱衷支持當時的主流民意而受到華社的好感,被奉為對抗國陣的青年領袖.在1985年的兩次州議會选舉中,皆擊敗國陣人民党的候选人;並在1989年第三度擊敗對手,受首席部長拿督百林的器重,委任為副首席部長兼正部長聀,甚受寵信.一出道則成名,時尚不足三十歲,可謂少年得志.所有雅寄楊氏族人亦有榮焉! 团結党在1985年第二度獲得压倒性的勝利後,為了避免州的發展不受到國陣的制肘,因而加入了國陣.但是當時的國陣首相拿督馬哈迪医生對团結党政府怀有極深的成見,所以雙方對發展沙巴的意見矛盾甚深:如增加沙巴原油利潤的問題,增加州發展基金問題,納閩回歸沙巴問題,在沙巴聨邦部門的公聀人員沙巴化問題,非法移民問題……等,皆無共識. 德利因為〔國陣忽畧沙巴的發展,對沙巴人民不公平〕,視國陣為沙巴的〔敵人〕.當時,他的對國陣的鷹派作風受到沙巴人(尤其是華人)的喝采.1990 年國會大选提名前夕,他成功地影响团結党退出國陣而受到英雄式的崇敬. 但是,當時有識者皆認為:退出國陣的決定雖獲得沙巴人的掌声,但是只能逞一時之快,實則是不理智的情緒行動.因為州的許多發展(尤其是外國投資)都須得到中央國陣政府的撥款和批准;其最大的後遺症是使巫統有藉口〔維護沙巴的安定〕而申入沙巴州,成為沙巴的最大政党,從此改變了沙巴的政治板塊和生態;因此州的經濟更加不振.民生經濟的下跌,導使主流民意轉而埋怨團結党處. *背叛团結党,投入敵人懷抱,英雄光環息滅: 畤國陣用盡各种方法誘惑團結党要員跳槽國陣,目的是奪取团結党的州政權.而德利是國陣所看中的〔最有價值的對象〕.當時,原視國陣為敵人的〔英雄〕丶並且強烈主張退出國陣的德利,在事前極端的保密和國陣的協助下,組成了〔進步党〕,突然背 離了一手栽培他的团結党而投入敵人(國陣)的怀抱. 事件發生在1994年的州議會大选的提名前夕,德利頂著反國陣英雄的光環宣佈投入了敵營,並掉回鎗口轟擊团結党和贈送他英雄光環的主流民意. 因為1994年大选前夕受到德利投入國陣怌抱的影响,团結党在該年的州大选舉中雖贏得选舉,因為受利誘的团結党議員跳槽至國陣,因此而失去了政權,沙巴因此由巫統為主的國陣執政.論功行賞,德利居功至偉,所以國陣重酬以沙巴州首席部長聀位.德利夢寐以求的夙願得償,因此死心塌地地效忠國陣.由1994年至2008年308大結束,至首相拿督百達威宣佈新中央內閣成員前,德利在國陣渡過了甜蜜的十四年 的歲月,對國陣崇拜和歌頌,並把他的〔背叛团結党投入敵人怀抱〕的行為解釋為〔把沙巴帶回國陣的發展軌道上〕以自嘲. 有一得必有一失,德利雖然得到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的為人原則丶政治理念丶誠信操守等皆受到重創,族人亦不再以他為榮.自古以來,不義的結合都不能善終:他與敵人(國陣)相處了十四年後,到了首相組閣不久後,德利突然發現國陣又〔忽畧沙巴的發展,對沙巴人民不公平〕的罪行,並以此為理由猛烈炮轟國陣;声言要在國會與以拿督安華的首的民联合作,發動〔916政變〕倒國陣. 德利突然又發現了國陣的罪行的時間点甚為詭異,所以不能使沙巴人心服.在他投誠國陣的十四年中,為了報答國陣給他的重酬,不惜大力歌頌國陣,宣揚和表彰〔國陣文化〕,從未揭發和埋怨過國陣的罪行.為何到了首發表了新內閣名單後,才突然向國陣發飊?單單從這發難的時間点已經足夠使人民對他的一反(团結党)再反(國陣)的政治行為的正當性提出高度的質疑. 其實,十四年來,國陣的這些罪行都存在著,尤其在德利出任首席部長任期仍然全封未動.當時,如果他能夠利用首長的職權,把他所抨擊的國陣罪行去弊除廢,振興沙巴,沙巴人民必會將功贖罪,原諒他的不光彩的〔投敵〕行為.但是,他雖一度手握首席部長的大權,卻未為沙巴人爭取得半個巴仙(0.5%)的原油利潤(但是今天卻誇稱可以取得20%)丶更遑論取回納閩丶維護沙巴自主權丶取消不公平的联邦法律及機構丶公共服務沙巴化丶解決非法移民丶改916為國慶日丶經濟及社會問題…….他甚至還做了一椿極對不起沙巴人的劣政:即 動用了 由人民請州政府託管的〔沙巴人民信託基金〕近四億元的血汗鉅款,在1987-88東南亞股票全面崩盤時期,竟完全不顧資股投資的基本常理:高价收購入毫無業績的股票,雖然使抛售形同廢紙的股票原持有人(大老闆)笑得開心,可是四億元的人民的血汗錢卻全部虧損 ,其負面的後遺症至今還在蔓延中.但是德利至今天並沒有對沙巴人民作出交代丶解釋或認錯,當著完全沒有發生過這一回事.當受到讉責時,則囑現任州政府發表白皮書代他解釋.當然,任何政府都不會廳命於他而為他服務. *為何也背叛國陣?動机是甚麼? 今天德利已經背離了國陣,沒有人會相信他是為了〔國陣忽略發展沙巴丶對沙巴不公平〕的罪行而背離國陣.如果是為了國陣的這些罪行,十四年前他就不應該投身國陣;更不應在這十四年中與國陣沆瀣一氣,甘心為國陣的〔同犯〕. 使沙巴提出高度質疑的一件事實是:在2008年國會大选提名前夕,德利還專程到首都謁見首相拿督百達威,回亞庇後,立刻招開新聞發佈會,向媒体自豪地宣佈:他去吉隆坡的目的是要求首相允許他取代团結党亞庇國會选區;這是一种公開挖國陣友党墻的行為,在國陣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可是他卻沾沾自喜地告訴記者:他獲得首相賜與特殊礼遇:首相特用五十多分鐘的時間和他會晤,其他人不超過三十分钟,所以當時他在現示首相和國陣是他的“最愛”丶他是國陣和首相的〔寵兒〕.當然,他的態度是明顯地在告訴沙巴人:他由1994年投誠國陣至他主持新聞發佈會那一刻的十四年間,他從不認為〔國陣“又犯了”忽略發展沙巴丶對沙巴人民不公平〕的罪行.否則,他便不會天天歌頌國陣,也不會在國陣的旗幟下爭著要挖团結党的亞庇國會选區的墻腳,堅持要參加2008大选. 可是,當首公佈了新的中央內閣名單後,他突然在這個敏感的時間点上變成了〔維護沙巴權益的斗士〕,向國陣和首相發飊:公開大罵國陣“又犯了”〔忽略發展沙巴丶對沙巴人不公平〕的罪行 ;並公開宣佈要在國會對首相投不信票,倒國陣的台.無可置疑的,發飊的原因是出在內閣的名單上:後來查實,因為這名單上並沒有他的名字. 想盡方法搭上〔安華車〕 德利公開指責國陣的罪行時,曾公開宣稱:他掌握了東馬的三十位背叛國陣的國陣議員,足夠助反對党〔民联〕的領袖拿督安華實現916政變計劃,並助安華成功地坐上首相宝座.實則,德利的真正目的是想搭上〔安華車〕,借重〔民联〕和國陣對抗,這行與1994年投入國陣,借重國陣對抗团結党同出一轍. 可是916 政變卻胎死腹中,因為德利所宣佈的〔三十位背叛國陣的議員〕,只是政治人物慣用的吹噓的宣傳手法.但是,曾誇下〔916政變必成〕的海口的安華卻很難下台階.因此,德利不得不悻悻然離開〔安華車〕;民联的成員党如火箭丶公正党等,也私下表示不會歡迎像德利這种棄原則丶輕誠信的政客作為伙伴. 所以德利今天和他的進步党已經深陷於孤立和四面楚歌的悲情中.因為他的進步党在1994年組成的動機,只是配合國陣斗倒团結党的一種工具,所以根本就沒什麼宗旨丶原則丶理念丶方向和目标,只是在政海中漫無目的地隨功利漂流浮沉.因此,党內所有的知識份子無一能容忍德利的領導而退党. 在政海中,德利還萛是年青的一員,希望他能深省檢討過往的棄原則丶輕誠信的政治行為,或許還可以在政途上繼續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