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握住快樂的鑰匙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鑰匙,他不期待特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週末全家快樂的去速食店吃早餐,我負責排隊點餐,先生和孩子則上樓找位子。我前面 只站了一個人,心想五分鐘之內一定就可買到。沒想到服務生是位新手,頻頻出錯,眼看旁邊的幾排隊伍都移動得很快,比我晚到很久的客人都端著食物走了,而我前面的顧客卻一直不動 。我開始不耐煩,等到終於輪到我時,我所要的其中幾樣東西又需等六分鐘。先生跑下來看個究,順便把一些點好的食物端上樓。我繼續站在櫃台前等候,看看錶,從進門到現在,己等了二十五分鐘,太離譜了吧!
我感到心跳有一點加速,對,是生氣的前兆。想想今天是和家人享受輕鬆假期的日子,怎可讓一位沒有經驗的服務生破壞心情呢?當下我做了個明確的決定,就是拒絕讓任何人或環境左右我的情緒,自己握住「快樂的鑰匙」。等服務生把漢堡遞給我時,我對他燦爛一笑說:「謝謝!」然後轉身以愉快的心情迎向家人。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裡。
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這把快樂鑰匙又被塞在
老闆手裡。
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那位老闆服務態度惡劣,把我氣炸了!」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的心情。
當我們容忍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或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訊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此時我們就把一重大的責任托給週圍的人,即要求他們使我們快樂。我們似乎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憐的任人宰割。這樣的人使別人不喜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但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他在一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證嚴法師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你的鑰匙在那裡?在別人手中嗎?快去把它拿回來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你走後
自從你的聲息不再出現我的山谷裡,我反而花更多時間閉眼傾聽一草一木的動靜。我怕你悄悄地回來了,所以在夜裡也點著月亮。而你果然回來了,夢裡輕扣我的門,笑著說最近又看了些什麼書,聽了什麼歌,遇見什麼人。我恍惚地聽著,像從前一樣。我從沒想到,從前我們一起度過的「普通日子」,夢裡看來竟如此甜美而遙不可及。
我親愛的朋友,你說我們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再難溝通交心,相見只是折磨,不如各走各的路。我黯然,卻只能點頭答應。
你說相識這麼久,沒想到我依然沒有改變,依然沒有主見。我像變形記裡的角色,遇到誰就變成誰,記不清自己的原形。我苦笑,只好承認。
你說你一直以為我是個溫柔的人,沒想到我會貪圖一己享受,罔顧他人感覺,追尋一段不負責任的感情,錯愕的你,發現原來你並不了解我。而我只能說,我也不了解自己。
你心痛是當然的,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把彼此看到順眼看到不可或缺看到不可取代,沒想到仍有無法擁抱,無法分享的部分,只好,俯首道別。
我竟然也沒有留你。也許是因為我知道留不住你。
從你走後,我一直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也一直想讓你知道,我努力地在過得好。你所不了解的看不清楚的我,我也在尋找。英文有兩句話,曾經被拿來當大學聯考作文題目,說是:You gain some and you lose some. This is life.如今我才明白,失去的和獲得的,永遠不能放在同一個天秤上來量。失去你,那個原本有你的園子,就只有荒廢一途,我不可能在上面撒下其他種子,栽種出其他花草。我可能會有另一個園子,但卻無法掩飾我曾經無力維持一幅美好景致的事實。
你最喜歡的詩人曾說,遺失東西是門不難精通的藝術,每個人都會丟三落四小自一把鑰匙,大到一座城市,都可以輕易地失去,沒什麼大不了。而失去你(她說得真好,只好照抄),沒想到,竟像一場災難。對,面對這場災難,我只能憑弔,我不知所措,面對天旋地轉的改變,不敢相信那是自己造成的,只好說,是天災。
如果你讀到這篇文章,一定會笑我又在咬文嚼字。但是,如果你還相信比喻的力量,就再容忍一下吧!容我將你比成一面鏡子(雖然這比喻有唐朝這麼老),你總能照見我看不見的自己。對我來說你永遠是清亮的。儘管你已移開視線,我仍然把你掛在牆上,日夜探照,常常思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的守候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我在奧地利一座叫 RANKEIL 的小城,等著一班開往維也納的火車,火車誤點,我在小城火車站裏枕著沉重的背包,看著車站裏人來人往,沉默地抽著一枝菸。
長形的候車木椅的另一端,來了一對男女,就坐在離我三公尺外的地方。我打量著這一對男女,彷彿看著世間兩幅最強烈對比的鉛筆素描。男孩年紀約莫二十五、六歲模樣,有著歐洲人慣有的深棕黑髮,眼眸深遂而藍,英俊而挺拔,秀氣的肌膚上透著一層健康。屬於陽光的紅暈。
女孩在他臂膀的扶持下,更顯得萎縮而不起眼,她的臉上五官有些扭曲痙攣,所以看不出年紀。這是一般我們對殘障人的慣有印象,沒有性別。沒有年齡。沒有顏色和光亮。。是的,她是一位四肢萎縮扭曲。胸骨突出。口流唾延,必須靠兩支鐵柺杖才能行走的殘障女孩,但是她的眼睛是美麗的,那是一雙多麼令人迷眩。澄淨而堅決的眼,智慧就浮現在那表層上。
我心想:這是一對手足情深的兄妹或姊弟,男孩在長木椅上安頓了女孩之後,便慌忙跑開去,然後從販賣部帶回來一瓶牛奶和一塊奶油蛋糕,是正午,午餐時分,男孩溫柔地餵食女孩。我凝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只是對他人異樣的眼光視若無睹,他們只是很認真地共享一份簡單的午餐,男孩細心地用手指剝下一小塊蛋糕,小心翼翼地送到女孩口中,不讓奶油沾染她的一絲嘴角。
我凝視著,內心微微悸動。
他們的火車來了,我仍坐在木椅上,男孩低聲用德文在女孩耳畔輕語了幾句,女孩笑了起來,嘴角歪斜地,但是那笑容燦如午夜乍開的曇花。男孩擁她入懷,深吻著她,在那張扭曲的臉上,突顯女孩特有的陰柔嬌羞,女孩的手指溫柔深情地撫著男孩寬闊的胸膛。原來他們是一對情侶!我凝視著,內心澎湃紛沓,淚漸漸泛上了眼.….。
多少世間男女問過自己,問過別人「情是何物?」而我在一座奧地利小城的火車站裏,得到了一生的答案,雖然我只是個旁觀者。是的,我只是個旁觀者,而多少熱戀中的男女,在他們的情愛裏,他們究竟在對方眼中看見了什麼?或是,他們本身也只是名旁觀者?
那名男孩本可以有足夠資格去挑選其它體健貌美的女孩的,不是嗎?可是他選擇了眼前麻痺痙攣的女孩,從他眼中流露出一生的守候這樣的愛情,換成你我,是否也有同樣的勇氣去愛。去守?
我常常這麼問我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名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
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後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
還是剛才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
(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捆綁、多少人的心結?我們被教育要爭氣、要出頭,
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是多數。
想一想,有那麼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興奮的一件事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
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
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
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
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
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竟然跑來
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了。
在你面對衝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
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
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口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
「你才是豬!」才剛罵完,
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
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
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
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麼?」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
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 ! 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
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還是無法將它撬開。
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
那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
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
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
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麼看你自己
她站在台上,不時不規律的揮舞著她的雙手;仰著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條直線;她的嘴張著,眼睛瞇成一條線,詭譎的看著台下的學生;偶然她口中也會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說些什麼。基本上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她的聽力很好,只要對方猜中或說出她的意見,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的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製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黃美廉,一位自小就染患腦性麻痺的病人。腦性麻痺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諸多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中,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
然而她沒有讓這些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在奮鬥的精神,她昂然面對,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寰宇之力與美」,並且燦爛的「活出生命的色彩」。
全場的學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體動作震攝住了。這是一場傾倒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演講會。
「請問黃博士」,一個學生小聲的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
我的心頭一緊,真是太不成熟了,怎麼可以當著面,在大庭廣眾之前問這個問題,太刺人了,很擔心黃美廉會受不了。
「我怎麼看自己?」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的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有力透紙背的氣勢,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問的同學,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的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掌聲由學生群中響起,看看美廉傾斜著身子站在台上,滿足的笑容,從她的嘴角盪漾開來,眼睛瞇得更小了,有一種永遠也不被擊敗的傲然,寫在她臉上。我坐在位子上看著她,不覺兩眼濕潤起來。走出教室,美廉寫在黑板上的結論,一直在我眼前跳躍: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待生活的方式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戲落幕了,為阿甘帶來的震撼哭了一場!看待生活的方式是否也該重新省思?!
的確,要往前就必須忘記過去,忘記過去的挫敗、不堪。背負著包袱如何能迎接新生呢!
人在困境並不表示心也必須受困!即使在越南戰場連月陰雨的低靡,也有雨勢驟歇繁星閃爍的平靜!一個簡單的場景,卻把「希望」表現的淋漓盡致!
惡劣的環境不是失敗墮落的原因,不想爭取、認命的想法才會使人一蹶不振!不管路上有多少曲折,只要記著「往前跑」,腳步不停就有希望!或許我們該像阿甘一樣的思考,別當聰明人,別讓太多考量猶疑你的決定,只要單純的為該做的事盡力!
人們經常會思考活著的理由、尋找人生的目標,如果對於這些你還沒有把握,何不先努力的活在當下!接受眼前的擁有!
如同劇中殘廢的中尉,由英雄的舞台退到殘疾的陰暗角落,咀咒上帝、藉酒澆愁。我們或許沒有外在的殘疾,但也有過相同的陷落啊!
什麼時候願意接受已成定局的結果了,才有機會面對自我,另起爐灶、重新出發,往適合的天空發展!
受虐家庭出走的珍妮,家庭生活的陰影讓她想要成名、想要擁有掌聲。對她來說,外在的成就能彌補成長的缺憾!生命中有了不完美的階段,追求更圓滿的未來彷彿才能掩藏有過傷痕的缺口!但當一切不是令人滿意的答案時,只好往更深的淵藪墮落!靈魂掏空以後,路該怎麼走、生活怎麼過?走上絕路通常是最容易的選擇!?或許當心陷在絕望的漩渦時只有能力想著解脫吧!而珍妮最後選擇回到阿甘的陪伴!當偶然經過童年受虐的屋子時,所有壓抑的傷口開始淌血,她撿起石塊砸向屋子的激動,叫人好心痛啊!
墮落的人有多少墮落的理由!?當用燈紅酒綠的荒唐包紮起來的傷口潰決時,我們可曾想過這些心靈迷失的理由?可曾想過他們需要關心的企求?或者只是以看社會新聞的漠然,搖頭嘆息道德的淪喪呢?
有堅強的心才能掙脫找出方向吧!
把荒唐收拾了才能空出心靈思考!才有機會擺脫困境創造新生!
全劇用幽默又稍為誇張的故事把人生百態為生命學習奮鬥的故事道盡!在以前我可能看不完這部電影,但現在,我想為生活重新定義的此刻,阿甘給我的啟迪卻如此深刻!生活不必介意成敗,期盼收獲!只要凡事盡力!向前看,別讓昨日的挫折延緩你踏出的步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臉譜
雖然我有駕照在台北,可是我並沒有交通工具,所以我一直是以公車為交通工具。在那麼長長的搭車歲月中,我看遍了公車上的人,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中,我看到了真正的人生臉譜。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母親節的晚上,我的目的地是終點的前一站,在公車上只剩下四個乘客,其中一個是坐在司機先生後方的小男孩,我一直納悶是誰家的小孩?公車行過一家麥當勞時,司機 先生突然停下,向我們三人道歉說要去買一下東西,他回過頭頻頻叮囑小男孩:「爸爸去買東西回來,你不要亂跑,留在車上喔。」原來是司機先生的小孩,那瘦瘦小小的小男孩好乖,一直安靜地望向車窗外,他的母親呢 ?在這個母親節的夜晚,為什麼辛勞的父親要帶著他的小孩在台北的夜空下奔忙呢?
車上一位時髦的小姐,她投幣先下車了,只不過是二分鐘的路程,她決定用走的,另一位中年的太太,她臭著一張臉不悅的問著:「小弟,你爸爸去那裏?多久才回來?到底還要多久?」小男孩怯怯的搖搖頭。
那個中年女人居然當著那小男孩的面前數落他父親的不是。我突然好難過,在車箱中昏暗的燈光下,我看見一個無措的小孩,頻頻的搖著他小小的腦袋。
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回來,手上提著一袋麥當勞的袋子, 一面上車一面拼命道歉著,小男孩露出一抹安心的笑容,那一幕令我心中感動不巳。
在短短的十分鐘內,我看到一位慈愛的父親,一個乖巧的兒子,一個只想到自己冷漠的女人。
為什麼不能體諒一個父親辛苦工作兼母職慈愛的無奈?人生不是要互相體諒幫助嗎?就算那父親沒有多高的學歷;沒有多好的社會地位;沒有多高尚的工作,但無損於他對子女的愛更無損於我對他的敬佩,下車時,我真心的向司機先生說:「您好辛苦啊!」他愣了一下子才回過神來,靦腆的頻說:「 沒法子,謝謝你!」
再回想起這個故事,我依然感動不巳。我更相信人們不該再冷漠了,該打開自己的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個感動,因為那是最真實的人生啊呀!
令人感動的事情,無時無刻都存在著,也許是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表情,也許當時自己並不覺得,但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卻能深深地感動別人。我想,如果每個人時常保持著一顆容易受感動的心,時時感恩,處處感恩;時時利他,處處利他,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與大家共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戲如人生
一位臺灣老人遊東京,攜介紹函到新宿公寓找我。我見他鶴髮童顏,氣宇不凡,不免對他蕭然起敬。他說明來意,要我介紹一家東京歌劇院,由他購票入場,惟請特准他在散場時到後臺參觀一下。剎時間,他的影像在我眼裏縮小了。原來他是個老不修,初到東京,什麼正經的不看,只圖親近日本女戲子。但我受人之託,不得不掛個電話給我最熟的一家劇院,替他訂了當晚票位,並拜託票房經理指定一位服務生,在散場時弔帶這位老者進入後臺。
第二天早上,這老人特來致謝辭行。他很得意地說,此次遊日,過境簽證只限兩天,他考察三項標,雖很細微,卻能由微而見大;尤其最後一項,得我之助,混入後臺,所見所聞,極有心得。這時,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一些。我問道:「是那三項?」
「察人觀耳後;穿堂過戶,樂看人家廚房的抹布;考察一個國家也是如此,這次我來東京,千街萬廈,不在眼裏,但看:一、菜籃,二、公廁,三、後臺。我首先站在東京舊式菜市場門口,看一個個日本主婦提著菜籃出來,房中食相當豐富,尤其種類分配均勻,這是木本最足以自豪的一點;其次,我到新宿高架電車道下面,走進行人的通道裏,參觀日本人隨地小便集密區,通道兩側尿水汩汩,形成兩條川流,往來婦女,視若無睹,臭氣沖天,噁心之至!這是日本最丟臉的一面;最後承你安排我到戲院後臺觀,使我非常感動,深深地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
在我眼前,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問道:「你在後臺看到了什麼?」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劇,散場時,我被帶到後臺去,這時,女主角正由一個老婦扶著下臺來,她仍不停地唏噓、嗚咽著,表情非常悲愴,似乎戲還在上演。那老婦一邊替她拭淚,一邊安慰道:『姑娘啊!別再傷心,現在是一九八○年,我們不在巴黎,在東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運的姑娘,妳慢慢回來吧!乖!好姑娘,回過來吧!…。』後臺這一幕使我大開眼界,我活在中社會,慣看『人生如戲』,昨夜得見『戲如人生』,非常過癮,也感慨萬千!」
這時,那老人的形象大大膨脹起來,形同巨人。我再三請他留下長談,卻留不住,他才走到門口,又折回來道:「差一點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經過你的儲藏室旁邊,偷看一眼,發現有一條抹布不夠乾淨。再見!」
他的形象終於消失在人海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讓人心疼的孩子
孩子的天真無邪是無法用科學研究的,在中部有一所小學分班,這所小學只有十五個學生,該分班位於距都市遙遠的山上,有幸與一位老師談起此事:這些小學生中有一位二年級的學生,平時常遲到,功課又不好,學校只有一位師範學院畢業後自願分發到此來實行遠大理想的老師。很快的,老師發現這孩子的問題,於是用平時所學來耐心教導他,這孩子在短短兩個月裏頗有進步,唯獨遲到依舊,讓老師頭痛,於是有一天老師來一次家庭訪問,當孩子父親知道後就痛打了孩子一頓,當然老師不知其父會如此反應激烈。
老師安慰孩子,要孩子準時上課,“我可不可以晚一點到,我不會太晚好嗎?”你到底為何會晚到?你爸爸說你早上六點半就出門,你卻八點半才到校,足足晚一個小時喔!
一大早五點不到老師前往小孩上學的路上一路跟蹤小孩,只見小孩一直跑到山腰的一個湖邊,看看四週無人將便當內的飯倒在湖裏然後跑去上學〝我問你你為何把飯倒湖裏?〞中午只買麵包吃,這是多浪費多不應該,如果你不說你就到教室外罰站,老師一定要問你父母喔!小孩嚇的發抖,哭著說:『老師不要說,爸爸會生氣,媽媽知道會更難過。』『好那你下課到辦公室告訴老師,我就不告訴你父母。』
『我阿爸天天喝好多酒天天打媽媽,媽媽說她不能照顧我,她要到湖裏躲起來休息,叫我要用功不可貪玩,媽媽一直躲在湖裏不出來,我怕媽媽餓嘛,我每天早上給媽媽送飯才來上學耶,老師別告訴爸爸,爸爸會打媽媽喔!』
一位老太太說:『那孩子的媽?去年的某天半夜投湖自盡了,好可憐嫁錯人天天被打,哎!孩子更可憐,一天到晚等媽媽,說什麼將來長大後要去湖裏接媽媽,唉!小小年紀都快成了神經病了。』
這位述說此事的老師紅著眼說:兩個月後我調離該校,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我因為孩子遲到及倒便當到湖裏時,我處罰他,他流著淚罰站的事,我心真如刀割一般,孩子的天真無邪不是科學可以研究出來的。
天下的孩子都一樣,他們的天真無邪才是人類最有價值的資產。
【感覺 】
你對他人的認知,其實就是自我反省的測量器。你對別人的感覺,真正反應出的是你對自己的感覺,跟那個人本身的關係其實並不大。你不可能真正愛一個人或恨一個人,除非那個人的行為,正好反射出你對自己的愛與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為自己的錯誤做任何辯解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ㄧ個人再聰明、再能幹,也總有失敗犯錯的時候。
人犯了錯往往可能有兩種態度:一是拒不認錯,找藉口辯解推託;另一是坦然承認錯誤、勇於改正,並找到解決的途徑。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關鍵在於你面對錯誤的態度。
只要你勇於承擔責任,並盡力去設法補救,仍可在錯誤後立於不敗之地。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永不向人講『因為』」。
這是一種做人的美德,也是表現出一個人做人處事、辦事做事的學問。
若你以為找藉口為自己辯護,就能夠把錯誤掩蓋掉、把責任推個乾乾淨淨,那你就錯了。
你可能讓長官原諒你依次,但他心中一定會多少感到不滿,對你產生怕負責任的負面印象。
你為自己辯護、開脫,不但不能改善現狀,所生的負面影響還可能會讓情況變的更糟糕。
有一個畢業於知名學府的工程師,有學士、有經驗,但犯錯後總是自我辯解。
工程師應聘到一家工廠工作時,廠長對他很信賴,給他很大的權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結果,卻發生了多次的失敗,而每次的失敗都很可能是工程師的,但他都有一條或數條理由為自己脫罪,並說的頭頭是道。
因為廠長不懂技術,長工程師反駁的一句話也皆不上。
廠長看到工程師不肯承認自己的錯,反而推卸責任,心裡很不高興,只好讓工程師捲舖蓋走人。
能坦承的面對自己的弱點,再拿出足夠的勇氣去承認它、面對它,不僅能彌補因錯誤所帶來的後果,且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謹慎行事,而且別人也會因你的態度而很快的原諒你的錯誤。
補救才是最好的辦法,有些人認為承認錯誤有失尊嚴,面子掛不住,害怕承擔責任、害怕懲罰。
事實上,與這些想像恰好相反,勇於承認錯誤,你給人的形象不但不會受損,反而會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更加值得信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開笑門福自來
我一直以為外婆天生好命,是個有福氣的人。
或者,是優雅的氣質吧,外婆有著「富裕人家」的感覺;外婆卻說,她是苦過來的人,但福氣和苦不苦沒有關係。
將近九十歲的高齡,外婆偶爾還到國外度假,平時喜歡獨居在苗栗,興致來彈琴,或畫畫自娛。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幼年到中年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艱困的日子,然而,外婆總說:我是有福氣的人。
外曾祖父過世那年,外婆大概是五、六歲,家裡雖有一些田產,然家無壯丁,家計由兩個稍年長的姊姊輟學負責,外婆有機會入學讀書;民國初年,女子能讀書就是福氣。小學畢業,外婆到離家不近的台南烏山頭一戶日本人家幫忙帶小孩,讓她見識到什麼是乾淨。後來回到家裡,外婆把家裡徹底的打掃乾淨,因為貧窮不是髒亂的藉口。同時為了讓自己的日語更流利優雅,外婆開始訂閱『主婦之友』雜誌,即能獲得新知,又可練習語文。
兩個姊姊負責生計,一切家務及農作事情全由外婆一人擔當。外婆說是天性吧,十分愛美的她絕不允許有蓬頭垢面的事,然而挑水肥澆菜、除草等不是喝茶聊天,勢必會弄髒衣衫。可是鄰居不管什麼時候見到的外婆總是衣衫光鮮,而田裡的肥也澆了,草也除了,難不成是神仙幫忙?外婆很得意的說:我總是比別人早起兩個小時左右,摸黑在田裡做事。除了將落的月亮和殘盡的星光,誰也沒見過沾滿了污泥的外婆。白日在家灑掃做飯,外婆還是穿戴整齊,乾淨俐落。外婆總是說,誰規定主婦就一定是油頭垢面的?
和外公結婚,外婆也說是福氣。由於必須招贅,貌美的外婆還是蹉跎到二十歲才因外公願意入贅結婚。外婆真的好福氣,公務員的外公不但是個好丈夫,也是好父親、好爺爺,六十年的婚姻,兩人相敬如賓,儘管生活中總有些不如意,卻未見他們臉紅脖子粗。因為,外婆認為爭吵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前些年,外婆動了眼睛手術外,近九十高齡還能耳聰目明,我說外婆好福氣,外婆也總說你們都好福氣。問起外婆的人生哲學,外婆畫了一幅開口笑的圓臉,寫上「笑門福來」。這是一句日本諺語,外婆年輕時在雜誌上讀到,便一直做為人生的信念;她堅信,生活與其哭著過,不如笑著過。
俗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想外婆的「打開笑門福自來」,這樣的人生哲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中第一個燈籠
假想自己仍是一個任性且不懂事的孩子,可以在月光瑩瑩的夜裡,小心翼翼地提著生命中第一個燈籠,然後竟在鄰家玩伴的揶揄下,憤憤地親手摧毀它,那般毅然無悔地,只求能獲得一個更新穎、更耀眼的燈籠。
設想人長久,可以哭哭鬧鬧地拖著昔日熟稔的,但如今已遠去的手,往街角的攤子走去,再從琳琅滿目的燈籠中挑出最奪目的一個,以取代被玩伴揶揄的怨懟。
也不過是一番空想。想尖刺刺的一彎新月也有盈圓時;想自己當年讓老人家為難的無理取鬧;想日漸傴僂的身影最終也會撒手而去……。
竟只遺留下記憶的殘骸麼?除了或許可以在家中尋獲的泛黃舊照及可自我體內追溯的遺傳基因,我費盡心思搜尋有關外婆的種種回憶,卻僅佔我腦袋瓜裡那往事收藏閣的小小一方空間。也許,唯有那年的中秋,才是外婆留給我的最真切的回憶,縱然當初的影像已隨年月的遞增而日趨模糊。
同樣是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時刻,形形色色的燈籠早已霸佔了各雜貨店前寬闊的位置。那時候,一雙小腳總愛悄悄地跑到店舖前,然後踮起腳尖,想要伸手觸摸那驕傲的大公雞、悠閒的鯉魚、昂首展翅的天鵝、神氣活現的祥龍……是一個怎麼樣的神話樂園呀?可否容我在其間暢遊一番呢?隨後總是在店主兇神惡煞般的怒視下,不得不從遐想中抽離出來,怯懦懦地逃回家去。
於是,擁有一隻鮮艷的大公雞便是我當時的期盼。也許是窺見了我的飄浮思緒,外婆在中秋節當天遞給我一個紅色塑膠袋。袋裡確實裝有一個燈籠,扁平平的,上下一拉便將一幅嫦娥奔月圖施展開來,不使用時又可將它摺疊回去,儼如一個彈性疲乏的彈弓。
但這不是神氣的大公雞。
我要一隻好看的大公雞,漂亮的大公雞,用彩色透明塑料紙紮的那一種。我跺著腳對外婆大吼,但外婆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任性的我。雜貨店老闆已休業過節去了,我卻要外婆像魔術師一樣變個我夢寐以求的燈籠給我。
竟這般不懂事啊,我將彈弓燈籠撕成碎片,接著坐在地上大哭一場。
後來,我得到了那隻斑斕的大公雞。我以為這才是我生命中第一個燈籠。
那年初度中秋,一切都是朦朦朧朧;今夕又見中秋,外婆已不在人世;待來日再見中秋,哎,人事又會有什麼變遷呢?真是但願人長久了。
其實我失去的,不只是生命中那第一個燈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離家成長路
我的家鄉在離島,高職求學時便離家在外,半工半讀租房子。生活的一切都
要自己張羅,又因工讀,工作無法固定,住也無定所,家當隨時都可以打包,
有時自己看了也心酸。
就這樣過了幾年,有天夜裡醒來,黑暗中竟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當時真的慌了
心想我到底住在那裡?寂靜的夜,突然傳來表妹打呼聲,一顆心才定了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夢裡不知身是客」的滋味。在現實生活中,又要工作、
又要讀書,面對生活種種壓力,未滿二十歲的小女孩,多麼希望在家人呵護下
成長。突然想起遠方的父母,眼淚在不知覺中流了下來
。
在遇到挫折時,總希望家人能在身旁為我鼓勵打氣;然而,父母親在鄉下,姊弟
各居四處,遇到不盡人意之事,幸而感謝有朋友的安慰。
在外居住這幾年,一直惦記父母交代的話:「對自己行為負責。」我了解沒有
人會跟在身後幫我打理一切,因此我也果真學會了自我負責。
成長的路上有風有兩,跌倒後才明白下一步該如何走。也因此深深體會,像我
這樣平凡人家出身的孩子,必須腳踏實地
、真誠待人、充實進修,才能在自己的領城中得到掌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美麗的嫁妝
最近,在電視上看見.一支喜餅廣告,片中待嫁的女兒嬌羞又甜蜜地說:
「過不多久,就要訂婚了。不過,我感覺最美的嫁妝,是媽媽的交代(台語發音)。」看著螢幕上母女相伴的畫面,不禁令我想起病逝多年的母親。
記得十幾年前,隻身在台北工作,每當假日返鄉探望時,爸媽總會掛念起我的婚事。尤其是媽媽,當時身患重病的她,仍要時時掛心女兒的歸宿,至今想起猶覺不忍。
有一次,母女倆獨處時,媽媽握著我的手說:「最可憐是我的小女兒了,以後結婚沒有媽媽可以替妳作主...........」說著眼睛便泛起了淚光。我強忍住悲傷,默默地把這句話擺在心裡,這是一位重病母親的真情告白。
後來,在媽媽病逝後的第四年,我披上了白紗,在爸爸的祝福聲中走進禮堂。雖然媽媽已不在身邊,但就如同這支廣告上所說的,我也擁有最美麗的嫁妝﹍那是擺在我心裡的,媽媽的愛的告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