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5-5-2007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實說,平凡真是福,但要在平凡中快樂。。。。不易為啊!。。。。。。。 |
|
|
|
|
|
|
|
发表于 6-5-2007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谁不想快乐?渔夫选择提早,富翁选择后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富翁的儿子,他有两个选择,一,风平浪静,或经过无数风浪,而渔夫的儿子,就肯定要经过无数风浪,才能象富翁的儿子有钱,渔夫的儿子比较务实还是富翁的儿子?看人们怎样想而已,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
|
|
|
|
|
|
|
发表于 31-5-2007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5-2007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6-2007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嘘。。。佛与佛在交谈,请静一静听听。。。
[ 本帖最后由 alwayson 于 14-6-2007 08:5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天渔夫的船沉了,不能捕鱼……
如果有天渔夫意外受伤了,不能工作……
如果有天暴风雨摧毁了他的一切……
如果有天他的家人遇上罪案,警察不愿意多理你……
如果有天他孩子在学校受到种族歧视,政府偏帮某族……
如果有天政府禁止他出海捕鱼……
直到一切不幸发生,他才会醒悟自己缺少了什么……
没有远见的哲学,只是一种消极主义,
谁说富翁就不能知足?谁又更有能力应付危机?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句子Sentence 的帖子
渔夫能做的,或许只是联署签名,向政府呈交备忘录,上街游行示威……政府可以转头忽略。
但,富翁却是能直接和政府交涉,或者只要他愿意,随时就能化身成政治家,就如泰国前首相塔信。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07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钱能使鬼推磨,很了不起。。。
百万渔夫不如一个富翁?只有渔夫会沉船,富翁永存福禄?
半斤八两。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AnM 的帖子
富翁答﹕那是你要打魚不就打魚﹐不愛打魚不就不打魚。
漁夫答﹕現在不就是這樣。
用现实比较好, 你现在是打工的, 每一天受气, 每一天给人骂到狗血淋头。。。。你可以说出喜欢做就做这样吗。。。。。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v2000 于 16-6-2007 01:09 AM 发表
富翁答﹕那是你要打魚不就打魚﹐不愛打魚不就不打魚。
漁夫答﹕現在不就是這樣。
用现实比较好, 你现在是打工的, 每一天受气, 每一天给人骂到狗血淋头。。。。你可以说出喜欢做就做这样吗。。。。。 原帖由 hoov2000 于 16-6-2007 01:09 AM 发表
富翁答﹕那是你要打魚不就打魚﹐不愛打魚不就不打魚。
漁夫答﹕現在不就是這樣。
用现实比较好, 你现在是打工的, 每一天受气, 每一天给人骂到狗血淋头。。。。你可以说出喜欢做就做这样吗。。。。。
正确来说应该如下:
打工:如果那渔夫帮人打工,他就是靠薪水过活。
自雇:爱打则打,不打则休,靠收获过活,但不亲自去打鱼就没收获。(本故事中的渔夫)
企业家:如果渔夫按照富翁所教,他将建立企业,雇用人来打鱼,纵然不亲自打鱼也能有收获。
投资者:如果渔夫收租金或股息就能过活,他完全不必工作也能过活,能从早到晚陪家人,完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轻松自在,不必为工作烦恼。这也就是所谓的富翁境界。
自己享受怎样的生活,则见仁见智。 |
|
|
|
|
|
|
|
发表于 17-6-2007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就长乐
人是一种永远不会满足的动物,无论他得到了多么大的财富,他还想要更多,永无止尽。请问人何时才会满足呢?所谓:“无中无尽藏”,只要我们能好好地体会“无”的真谛,那么我们就会知足了。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
|
|
|
|
|
|
|
发表于 17-6-2007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愚 于 17-6-2007 11:23 AM 发表
人是一种永远不会满足的动物,无论他得到了多么大的财富,他还想要更多,永无止尽。请问人何时才会满足呢?所谓:“无中无尽藏”,只要我们能好好地体会“无”的真谛,那么我们就会知足了。
“菩提本无树, ...
要知足,就需体会“知足”的真谛,而不是“无”的真谛。
无本无,何来足;足为足,一可足。 |
|
|
|
|
|
|
|
发表于 23-6-2007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句子Sentence 的帖子
这里的“无”是道我们出生到这世上本来就不带一物,何必强求那么多呢?只要有着一颗回归“本无”的心,那么就不会过于沉溺于名与利。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无欲无求了,这就是“无”之道。看似易,做却难。 |
|
|
|
|
|
|
|
发表于 24-6-2007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愚 于 23-6-2007 09:14 AM 发表
这里的“无”是道我们出生到这世上本来就不带一物,何必强求那么多呢?只要有着一颗回归“本无”的心,那么就不会过于沉溺于名与利。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无欲无求了,这就是“无”之道。看似易,做却难。
要知足与要无欲无求是两回事。
另外,要做到无,是很容易,只看那人要否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24-6-2007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句子Sentence 的帖子
无欲无求,就是不强求;至于知足呢,就是不可以去苛求,这是本人的一些愚见,嘻嘻
至于“无”呢,可不是任何人说要做就做到哦
试问谁可轻易地脱离名与利呢?又有谁可保证做到四大皆空呢? |
|
|
|
|
|
|
|
发表于 26-6-2007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6-2007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冒昧。。。两人都有放不下现在有的东西,只会强求自己的最好,放下身段试往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世界。。。 |
|
|
|
|
|
|
|
发表于 1-7-2007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句子Sentence 的帖子
当一个人一天还在经商或行政时,绝无可能达到“无”,因为诱惑太多了。若他可在行商或行政时,化璞归真,那么那就是一位超凡的人,毕竟人非圣贤,试问谁又能如此?也许这些经商或行政的人,在一天年迈后,他们宁愿当个凡人。。。
其实,“无”之道,是因不同的年龄层而异。年轻时,我们的“无”是指不要过于强求某种东西,而迷失自己;年迈时,我们的“无”才称得上无欲无求,别在沉迷于纸迷金醉的世界里。
这是小人的愚见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