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anfo

想知道你们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吗?愿意去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011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hunKaew


    那阿弥陀经是不是佛陀所宣说的?
他不准我哭 发表于 14-5-2011 10:43 PM



佛陀所说的,已经完全记载于巴利文三藏之内。所以你说那本经书是不是佛陀宣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5-2011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KhunKaew


    巴利文没记载,就代表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1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hunKaew


    巴利文没记载,就代表没有?
他不准我哭 发表于 14-5-2011 10:56 PM



佛陀入灭数百年后才出现的经文,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1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承认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 其实就等于间接中否定所有的大乘经典了。

我们中国汉传的那些高僧大德们, 都应该当了好几千年的大傻瓜了, 被人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1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4-5-2011 11:42 PM 编辑

回复 84# weisely

不要忘了, 当鱼目混珠, 还是有珠的, 只是找珠的人少而已,  所以中国古来很少出家人証果解脱成圣人阿罗汉.. 不过长年持戒坐禅, 修行, 德性和神通高宛如神人的很多, 禅宗六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出家人...

中国高僧大德还好, 你觉得基督教从古到今多少人被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入灭数百年后才出现的经文,你说呢?
KhunKaew 发表于 14-5-2011 11:03 PM


   这时,世尊,手里拿着一树叶,而告诉诸比丘们说:「我手中的树叶多呢?还是大林中的树叶为多呢?」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您手中的树叶,为非常的少,此大林中的树叶,乃为无量的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都不能相比较之多哩!」
   佛陀说:「像如是的,诸比丘们!我成就等正觉后,自己所见之法,为人宣说的,乃如手中的树叶。为甚么呢?因为我所说的法,乃以真义而饶益,以法而饶益,以梵行而饶益,以明慧而正觉,而向于涅盘之故。如大林里的树叶那么多的法,是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后,所不说出之法,正有如是之多。为甚么呢?因为那些法,乃不是以义饶益,不是以法饶益,不是以梵行饶益,不是以明慧而正觉,不是正向于涅盘之故,因此之故,诸比丘们!如果对于四圣谛还未无间等的话,应当要勤于方便,起增上之欲,学习无间等!」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第404经 (第15卷)   
-------------------------------------------------------------------------------------------------
佛陀为了适应古印度的修行人,厌世苦于寻求解脱的根基上,而说声闻法.
佛陀的言行属于声闻乘;身行举止上,为了众生说法四十余年就是悲心深切,不忍众生长在生死流转不得解脱.

现今某些法门虽说是大乘所发展出的...可是却完全违背了佛陀的教义,所以应好好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5-2011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世尊,手里拿着一树叶,而告诉诸比丘们说:「我手中的树叶多呢?还是大林中的树叶为多呢?」比 ...
傻瓜VIP 发表于 15-5-2011 12:54 AM



所以佛陀教导的,就是解脱之道。佛陀也没有说宇宙某处有个修行的地方,只须诵念佛号就能到达。在法句经里,佛陀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只有自身努力修行才能得到解脱,而不是需要到外界或依靠外在力量来达到。

ONESELF, indeed, is one’s saviour, for what other saviour
would there be? With oneself well controlled the problem
of looking for an external saviour is solved.
(DHAMMAPADA 1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1 01:20 AM 编辑

末世善知识。多多均主张净土。以净土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故也。每有聪明人。稍明教义。或稍知禅理。便以通家自居。藐视念佛。谓念佛为愚夫愚妇之所为者。此皆不知自反。以知文义为实证之狂徒。定规说空行有。以身谤法。将来必堕三恶道。为愚夫愚妇念佛往生所怜悯。而莫能救济也。《印光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5-2011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1 02:10 AM 编辑

净土一法。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总持法门。余诸法门。虽则高深玄妙。而博地凡夫。谁能现生亲证。而得其实益。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既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最下者。便与小乘四果阿罗汉。圆教七信位菩萨齐。是知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所说诸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与一切法门之修证相比而论。现在许多大聪明人。视净土为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驳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圣同修之法。将堕地狱之业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将成佛道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大矣哉。净土法门也。可怜哉。不唯不修持。而复辟驳之大聪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妇。信愿持名。得与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同为伴侣。《印光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1 02:08 AM 编辑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纲。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印光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三法印


   
所以中国古来很少出家人証果解脱成圣人阿罗汉..


不必特别强调中国(北传),佛陀已经说了

【五堅固】 見五五百年條。        
                 
          【五五百年】         
          謂佛滅後之五個五百年,在每一個五百年中,各有一堅固,以示佛法的興廢。        
          一、解脫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一個五百年間,因為正法興盛,得到解脫的人很多。        
          二、禪定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二個五百年間,雖然無人獲得解脫,但是修學禪定的人很多。        
          三、多聞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三個五百年間,真正修行佛法的人雖然稀少,但是喜歡聽聞佛法的人很多。        
          四、塔寺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四個五百年間,世人很喜歡建立佛塔和寺院。        
          五、鬥諍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五個五百年間,戒定慧三學已被世人遺忘,唯以鬥諍為能事,是增長邪見的時期。


佛陀没说错啊~
这个最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没有极乐世界, 也不会想去

当你放下一切, 无求无欲, 你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 何必苦苦追求着去呢
人生在世, 必有酸甜苦辣, 有苦才有乐, 无苦和来得乐?

一世人每天吃山珍海味是不会觉得幸福的, 所以极乐世界的"永乐"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要说那个永乐是凡人所理解不到的境界, 那么与其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真相的地方, 倒不如继续轮回在人世间享乐. 人如果已看破一切红尘, 体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其实就是一种享受...

(纯属个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没有极乐世界, 也不会想去

当你放下一切, 无求无欲, 你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 何必苦苦追求着去呢
...
阿白 发表于 15-5-2011 05:34 PM



    你认为没有极乐世界,那无量寿经说的一切不就假的?? 哪里可能?佛是不妄语的。。。。

你说放下一切, 无求无欲, 你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那你错了啊,到极乐世界是要相信,发愿和行得。。
你没发愿求往生净土,那里能去啊??

人总是要有个目标和方向的,不然死的时候最后一个念头就很模糊不清。。这就惨了。会堕畜生道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阿白


        极乐世界只不过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力而创造的一个“修行所”,提升自己的修行而再回来娑婆世界度众生。
娑婆世界是好修行,但也是诱惑太大,容易堕落,所以阿弥陀佛创造一个容易修行的净土,因此极乐世界不是一个享乐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在世, 必有酸甜苦辣, 有苦才有乐, 无苦和来得乐?
阿白 发表于 15-5-2011 05:34 PM

讲点题外话,所以开悟者就是不得苦,也不得乐
这就破了你的相对论,是解脱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他不准我哭


    赞同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5-2011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严经》 里的最后一章 “普贤行愿品” 里的最后一行 :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这上面这句话, 相信也不必做太多的解释了, 说的就是净土法门 。华严经, 为大乘佛法的经中王中王。 如果华严经都能够被否认的话,对于大乘佛法,  那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11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没有极乐世界,那无量寿经说的一切不就假的?? 哪里可能?佛是不妄语的。。。。

你说放 ...
nianfo 发表于 15-5-2011 05:46 PM



    因为你是站在佛教徒的立场来看待佛教,当然会认为佛经的话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是客观来看待的话,佛经是经历千百年的流传才到我们这一代,当中就有分歧变成汉传藏传南传,教义都有点不一样,不排除有加料的嫌疑...
南传佛教也没有提及极乐世界....
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佛理可能已经不是最初的原始佛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11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國家比較有錢, 聽說在那邊生活的人都蠻會享受的, 應該不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11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分别呢?那你过世后要去哪里哦。。。。?

除了极乐世界你还会去哪里呢?? 天道吗? ...
nianfo 发表于 27-4-2011 07:25 AM



    100%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01:26 AM , Processed in 0.29664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