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死神!^

[询问]有人玩口琴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2005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校正创办着口琴学会咧
我是会员之一
但是现在也是在筹备着而已
大概下半年才开始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005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你是来自哪儿的啊?真羡慕。以前我学校都没有口琴学会。要创办又找不到人教。
好好学啦~!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05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outh 于 2-5-05 06:33 PM  说 :
哦。。你是来自哪儿的啊?真羡慕。以前我学校都没有口琴学会。要创办又找不到人教。
好好学啦~!加油~!

我来自KL啊~
现在只是筹备
都不知道学校批不批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05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别怕~!有志者事竟成~!

KL好象没有学校有口琴学会哦~!!你学校是第一间啊??那就更得加油咯~!!

有老师有学生校方大多数会批的啦~!等你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05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outh 于 2-5-05 06:51 PM  说 :
哦。。。别怕~!有志者事竟成~!

KL好象没有学校有口琴学会哦~!!你学校是第一间啊??那就更得加油咯~!!

有老师有学生校方大多数会批的啦~!等你好消息。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间O
因为学校里实在有太多学会了
联课处对学会的申请很严厉
我们都怕搞不成
有好消息会告诉你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05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你能成功,多多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5-2005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给予祝福,因为很少人有这一份心~~~祝福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05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大晓得 what is zer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5-2005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那一个高手能教我看音付?please 帮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5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乐理

先从简单的开始:

在4/4拍里   | 1 1 1 1 | 2 2 2 2 | 3 3 3 3|
没有底线的音符各代表一拍-第一小节的do各一拍,

如果是 | 22 2 22 22 |
有一条底线的音符是半拍,与另一个结合总共是一拍。

| 1 - - - | 2 - - 2 | 3 - 3 3|
第一小节占四拍每一条横线是一拍,所以第一小节的do是四拍。依此类推。

| 1 1 1 0 | 02 2 2 2 |
零代表的是休止符,一个零休止一拍,有底线的是休止半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5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半拍how to dra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5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拍就比一拍快了一倍,两个半拍加起来变一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05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問一下,如何數拍子呢?你們都是一面吹,一面用腳打拍子嗎?還是心裡面數的??我試過用腳打拍子,但都不serentak 的..很亂...因為要一面看樂簿,一面打腳和吹…好像很難做到哦!!!怎麼是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5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拍子当然是心里数啦,不过有些事情是习惯成自然,不用刻意去做,比如说打拍子。时间长了心里自己就会算拍子。
拍子要掌握好,除了能吹好歌曲之外,也对日后奏法运用有利哦!
alexsee,请问你是初学者吗?如果是,非常高兴有人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了。
你也是姓“施”吗?我也是哦...毕竟姓“施”的人好象很少.......(题外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5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一瞬間menglee就變成了口琴帖里的老師...

alex,跟著menglee的指示練准沒錯啦~!!給點耐心,口琴吹久了拍子自然就會掌握得好...
學任何樂器開始時都是較難的...加油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05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lee 于 17-5-2005 16:18  说 :
数拍子当然是心里数啦,不过有些事情是习惯成自然,不用刻意去做,比如说打拍子。时间长了心里自己就会算拍子。
拍子要掌握好,除了能吹好歌曲之外,也对日后奏法运用有利哦!
alexsee,请问你是初学者吗?如果 ...


哦...原來是這樣的...不過我不是吹口琴的(不過也有喜歡,有機會會學...呵呵),而是吹笛的...剛開始數拍子真的不容易哦....

對,我是姓施的...請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5-2005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outh 于 17-5-2005 19:15  说 :
哇,一瞬間menglee就變成了口琴帖里的老師...

alex,跟著menglee的指示練准沒錯啦~!!給點耐心,口琴吹久了拍子自然就會掌握得好...
學任何樂器開始時都是較難的...加油啦~!!


我會努力的...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05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口琴奏法

看大家这么努力,我今天就教一教大家口琴奏法吧!
我今天要教大家的是-手震音奏法。基本上大家都应该会了,但方式要正确哦!
(以下内容转载自台湾黄石口琴网)

一首樂曲如果適時的運用一點振音的效果,那麼聽起來的感覺一定會相當
的優美悅耳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許多樂器上看到他們的振音,雖然方法
不盡然相同, 但振音所給予我們的感動卻是一致的。口琴的振音方法有很
多種,每一種效果都不同,現在我將為諸位介紹的是最簡單、好聽的一種
稱為「手振音」,以下便是它的步驟:  

要領:
1.以左手的虎口挾緊琴身,由拇指及食指扣住,其餘三指自然併攏於後。  
2.右手的根部緊貼住左手掌的根部,兩手拇指相疊,其餘四指靠攏並微微翹
   起然後整個向左手掌包住,兩手掌外緣也互相貼合,盡量不要有太多的空
   隙出現。這時吹出來的音色便有一種包住、暗暗的感覺。  
3.左手固定不動,以掌根為中心,右手向外張開,但兩掌根卻不可分離,張
   開角度不需很大,以免太費力,這時吹出來的音色又會變成很明亮的感覺  
4.做手振音時,不斷的反覆第2及第3的步驟,我們就可以聽到明暗交替的振音  
   效果。  
5.H.C代表兩手掌合起來﹐H.O代表兩手掌打開﹐而手振音就是H.C與H.O兩者
   同時連續動作。  

注意事項:  
1. 手振音的振動頻率不宜過慢,否則效果不彰。  
2. 五指如果無法併攏﹐也會影響到振音的效果。  
3. 初學者在練習時,可能會發生手腦不能並用的問題;例如:運用手振音時
    就忘記了吹奏,想要認真吹奏時卻又不能將手振音用的很順;另外還有一
   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手振音常會跟著旋律忽快忽慢,這些都是要盡量避免的,
   只要初學者多加練習即可克服。   






H:Hand 手;V:Vibrate振動
(备注:或....手震.....)

常見錯誤的手法:
常犯的錯誤手振音:只動上半部手指﹐但對於實際造成振音效果的手掌﹐卻
無任何開合動作;所以不論我們花多大的力氣﹐也只是徒具其形﹐而未見其
義﹐改進的方法就是把兩手掌接合處當作中心點﹐然後整個右手掌作開合動
作﹐但左手掌要緊握住口琴﹐並製造一個共鳴的音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05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爽爽是会吹一吹口琴。。。以前我在 balcony 那儿吹。。。哇。。。感觉好棒。。。想到什么就吹什么。。。但有些只会吹一半罢了。。。

有谁会吹两层的口琴吗?是不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05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我想请问一下你所谓的两层口琴是什么?你指的是两只口琴并排在一起?还是和弦口琴及贝司口器啊?

如果是两只口琴并排在一起,形式多数会是上面是C#调,下面是C调,以方便吹奏有#的曲子。或第二种是上面可能是任何调子的口琴(比方说F调),而下面多数是C调,这种形式方便在乐曲中间快速转调。

还有和弦口琴,和弦口琴扮演的角色是伴奏,也是节奏。


贝司口琴也是伴奏的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8-2025 04:33 AM , Processed in 0.1060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