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无名23

我的步伐赶不上物价屋价攀升的脚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10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横眉冷对


混日子罢了。。。
无名23 发表于 6-8-2010 04:41 PM


要惜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8-2010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外汇,股票,产业等等。。。
但他只有这600块。你觉得可行?


在本地,车是必需品。没有 ...
无名23 发表于 6-8-2010 04:51 PM


600快为何不行??杠杆交易够你操作。
交通虽然是必须品,但是可以选便宜方法。
为何二手车会修死你??机车也是其中一种选择。
相信维修保养不会贵过车子吧。

送你一句"有赌未为输,不赌不知时运高"
在此不是鼓励你去赌博,是要你用自己的青春去努力耕耘,用自己的劳动去博取明天的辉煌。拿自己青春赌明天。
年轻损失又怎样??
什么事都要去试试,不试怎么知道结果?
有的事虽然很难但是毕竟还是有成功的几率的。所以不坊试下。没付出何来干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8-2010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naughty-boy

请问你哪里人?
我想如果大家方便可以出来聊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0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aughty-boy

请问你哪里人?
我想如果大家方便可以出来聊聊。
无名23 发表于 9-8-2010 01:14 PM


这里聊也行。。大家来交流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0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naughty-boy


那么你有什么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0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拿自己青春赌明天 ...
naughty-boy 发表于 7-8-2010 02:01 PM


这句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8-2010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aughty-boy


那么你有什么建议?
无名23 发表于 11-8-2010 12:04 AM

那你想要什么那一方面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0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naughty-boy


投资。
我对创业生意比较有兴趣。
谢绝基金、储蓄保险、股票、外汇,专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8-2010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无名23


    创业生意是另外一种投资形式。
那你有什么思路/概念??
你的强项是什么?那你的弱项呢?
如果你要我帮你出主意。那真的对不起。
我对这板块较差。不过你可以提议一下,
我们来交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买屋的人找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买屋的人找我
sunwar03 发表于 16-8-2010 10:59 AM

你有房子要卖吗?新的?2手的?在什么地点呢?pm我吧。我和LG正在找自己的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 在诗巫。有兴趣可以 pm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 在诗巫。有兴趣可以 pm我。
sunwar03 发表于 16-8-2010 06:43 PM

我在45已经有自己的屋子了。我想找Kuching的。我和LG都在Kuching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8-2010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濟每年一度的清寒學生助學金評估工作已開跑,炎進入志工親自家訪的階段,申請者多來自沒有明確地址的非法木屋區。

盡管表格內設有電纜柱號碼空格供填寫,惟每份表格皆放空,因為非法木屋區根本沒有電流供應,這些住址都是靠志工不斷問路才找到的。

有些木屋是深藏在高尚房屋后方或左右兩旁,,隔鄰卻是經濟巨臂(石油工業區),形成強烈的對比。

離開家訪的木屋區數小時後,隔岸的非法木屋區卻遭火魔吞噬,數十戶共數百人家,連最簡陋的木屋也沒了。

衣、食、住是人類三大基本需求,在這人類存亡的需求上,政府除了給予糧食貼津外,在住的方面也費思量,推出一系列如廉價房屋及親善房屋等概念,希望居者有其屋。

比較起十至廿余年前,如今銀行房屋貸款條件確實放寬許多,就像汽車貸款,只須繳付少數的頭期款就能購買房屋。

然而,隨著房價的飆漲,又有多少人能負擔得起?十餘萬令吉的房屋僅能算是“中價屋”,對低收入者來說,他們與居者有其屋的夢想,已漸行漸遠。

當人民的收入已追不上通膨,又有多少人有能力買房子? 而背後又隱藏著購屋者是否真有能力償貸的危機?

雖然購屋者只需繳付少許錢就可擁有房屋,但屋價偏高,房貸攤還期可延長至30年,高昂的屋價加上利息不少的貸款費用,最終恐成兩代人的負擔。



转贴;

(星洲日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10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濟每年一度的清寒學生助學金評估工作已開跑,炎進入志工親自家訪的階段,申請者多來自沒有明確地址的非法 ...
无名23 发表于 19-8-2010 03:40 PM



  其实政府要负起很大的责任,信贷泛滥,贪污亏空。不透明化。都是造就今天的局面。
要转型要牺牲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10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漲幅過高恐引起泡沫現象


由於通膨及投資者反應好的關係,許多業者在掌握市場走勢與近況後,都會將售價調高一個百分比。

根據行內人士的看法,調高售價是合理的,這才符合投資法則,關鍵在於調高的幅度是否可以比較合理反映市場的走勢,有些時候,調高的漲幅可能過高了一些,長此下去,擔心會造成泡沫的產生,對後面加入投資行列的人士比較不利。

一個產業計劃,如果在不到5年的時間,漲幅近100%,甚至更高漲幅,對那些擁有多個單位的業主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他們都欣喜不已,對於本身居住在有關單位的業主,因為無法套現,也只是賬面上的收益。

坦白說,我們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一些,產業價格如果不斷上漲,假設我們的人均收入步伐跟不上價格的漲幅,最後,受益的只是少數幾個百分比的富有人士。

試想想,再過10年、15年,當大家的侄、甥輩、孩子們加入職場,準備組織家庭,購買房屋的時候,他們可能需有5位數的收入,才購買得起一個房產單位,也許到了那個時候,一個足夠小家庭居住的單位,可能是50萬、60萬令吉、或更高的價格起跳。

今天,有能力購買幾個單位的投資者或業主,他們年輕的一代,也許少了需有一磚半瓦的煩惱,但對於廣大的受薪階級者,屆時會是怎樣的情況,相信大家都很難想像,他們恐怕只能加入租屋一族的行列。




转贴;
星洲日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9-2010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問題:為何薪資老追不上物價?

有人說,現代的人特別懶惰,沒有動力與熱情,但從社會學角度來說,當一個族群出現普遍問題,往往結構因素大幅凌駕於個人因素。

大馬通貨膨脹顯然屬成本型,生產成本提高促使物價水平上升,若工資上漲必然也使生產成本提高。工商界也普遍擔心最低工資削減企業利潤,不願制定最低工資,令國人薪資水平難進步。

市場競爭不完全開放,企業提高產品價格也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工資增長緩慢,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大馬出現高儲蓄現象,導致宏觀經濟內部失衡。



百物上漲“吃掉”薪水

◆心情寫照:“財富原地踏步,物價節節上升,是大馬人長期以來的‘悲歌’,有人更因此大嘆‘百物上漲,唯獨薪水50年不變’,這說法雖有點誇張,但商品價格‘高高在上’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望著柴、米、油、鹽價一點一滴增,財富一點一滴流走,民眾心中也許在盤算:究竟何時才能擺脫“錢不夠用”的窘境?

上半年經濟恢復成長,但是財富顯然“無動於衷”,60.12%直言,上半年財富“沒有”增加!另16.16%不諱言,還有“反而減少”的跡象。

45%“收入不變”

財富沒有增加的原因中,“收入不變”是最大控訴,逾44.99%認為這是導致財富沒有進步的原因。所以,別以為在大馬,只有你一個人做得像“牛”一樣,卻沒有合理的工資回報!

上半年,職場在裁員減薪氣氛籠罩下,動搖了部份民眾的收入,慨歎薪水不增反減的人中,跌幅以介於11至30%為主,達46.15%;29.49%減少幅度在10或10%以下。

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有15.38%的跌幅達31至50%,還有5.13%介於51至80%,3.85%受創程度在81至100%之間,反映就職市場在上半年確實受到經濟“烏雲密佈”的打擊。

“開銷增加”致財富縮水

至於財富減少原因, 大部份人歸咎到“ 開銷增加” ( 11.45% ),其次為“收入減少”與“儲蓄減少”,各佔7.98與6.75%。2.04%表示因“投資減少”,另有2.25%直指“意外失財”所致。

人力資源部調查指大馬工人有34%或相等於130萬名員工,每月賺取少於700令吉的工資、世界銀行研究透露,大馬過去10年的工資成長平均每年2.6%(低於通膨!)、大馬近40%的工薪人士和家庭處於貧困邊緣……看到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難怪,政府也意識到經濟轉型以邁向高收入國的必要,否則,大馬將來可能被通膨“怪獸”大力甩到後頭。

屋價狂飆 誰受得了?

因儲蓄不變而感受不到財富上升的人有13.09%;投資不變佔11.66%;開銷不變為14.11%。同時,開銷變大、百物上漲、屋價飆升……也是受訪者認為薪水無增長的“罪魁禍首”。

近期,屋價狂飆成為城中熱門話題,一些高檔產業如坐雲霄飛車,飆升到百萬令吉,令市場譁然。

恐怕,大馬未來可能也要上演《蝸居》的情節: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吃穿用要……綜觀上述結果,市場在上半年大唱“復甦歌”,並未對老百姓的收入、投資與儲蓄注入活水,反而,開銷的壓力有增無減,讓民眾口袋與生活費用在“龜兔賽跑”。

23%財富提昇

當然也有人逆流而上,22.9%在上半年感受到財富增加,惟增長幅度主要在10或10%以下(46.43%),也有38.39%取得11至30%升幅。

另11.6%表示,財富增長介於31至50%;51%以上漲幅者只有微不足道的4%。看來,大馬人的“聚寶”能力確實尚待加強。

財富增長原因,包括收入增加 (13.91% )、儲蓄增加 (6.34% )、投資增加 (8.18% )、開銷減少(3.68%)、意外之財 (2.66%)。

“外國月亮比較圓”,有些受訪者坦言,靠“海外工作”來加強財富!該趨勢也導致大馬一直陷入人才往外跑的困頓。另外,有些人則以工作量提高來增加財富。


備註:本文調查受訪者達487人,其中男女生比例各為33與67%,其中,21至30歲與31至40歲者居多,各達37%,另24%為40歲以上者,20歲以下的受訪者不到1%。

受訪者也以單身與已婚有小孩者為主,各佔43%,其餘為已婚無小孩。此外,高達68%的人為大學/學院或以上學歷者。

每月收入方面,RM 2001至3000(24.13%)、RM 3001至4000(21.47%)與RM 5001以上者(25.77%)佔大多數,RM 2000以下與RM 4001至5000者,各佔15.13與12.88%。

                               

转贴;星洲日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0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10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儘管屋價已近天高,房屋發展商和“專家”告訴大家,大馬房屋市場沒有泡沫,健全得很。

言下之意,屋價還會上漲,直衝太空;想要買的人,要趕快衝進去買,不想買的,也是時候買了。

要不然,就會“來不及”了。

就好像告訴你,蘇州過後無艇搭,這是最後一個機會。

再不買的話,準備以後買一座骨灰塔吧!

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前,美國、英國、歐洲各地的“專家”也說,市場沒有泡沫,只有讓美夢成真,趕快買吧!

於是,大家著魔似的,一股腦兒投入房屋市場;連許多退休領養老金的,以及失業領救濟金的,也把最後一點身家丟了進去。

接下來,房屋市場崩盤;屋子成為負資產,供不起,賣不出;屋子被銀行拍賣,屋主流落街頭。

兩年後的今天,大量房屋依然空置,再便宜也沒有人要。

近期的《時代》雜誌,用照片呈現克里夫蘭市的慘狀。昔日美麗的住宅區,已經滿目瘡痍,淪為吸毒者和乞丐的棲身之鬼域。

不,我沒有說大馬的房屋市場已經泡沫化了,就快崩盤了;不是的,我不是“專家”,不能做這種預測,更負不起責任。

我甚至不是潛在的購屋者,沒有切身利害關係。

但是,這不能阻止我生氣,這是小老百姓式的生氣。

發展商只有興趣蓋百萬豪宅,炒屋者投機地節節炒高屋價,政府置身度外,沒有對策。

於是,幾年前價值15萬令吉的公寓,如今要賣30萬令吉;原來30萬令吉的排屋,現在開口要60萬令吉。

新推出的共管公寓,隨便都可以叫價百萬令吉;噢,這不是指吉隆坡城中城的豪華共管公寓,而是外圍地區的一般行情了。

對不起,這不叫經濟起飛,也不是經濟成長所帶動,這叫經濟扭曲,也是市場貪婪。

幾年來,大馬經濟成長數字很可憐,從負成長到區區的5%或6%;人民的收入,扣掉通膨,沒甚麼增加。至少在2020年之前,注定還是中低收入國家。

但是,房價是幾十巴仙的漲,三兩年就要翻倍;這種漲價不合邏輯,也沒有實質基礎。

發展商和“專家”們還說,快買啊,否則來不及了,還要漲的。

問題是,買得起嗎?值得買嗎?

馬來西亞不是地小人多的香港和日本,不是經濟飛騰的中國和新加坡,不是爛船也有幾噸釘的美英歐。

小老百姓有甚麼能力購買超高價房屋?發展商和炒屋客憑甚麼抬高屋價?政府有甚麼條件無動於衷,拿不出政策?

過去,大馬人民能夠引以為榮,或是自我安慰的理由,就是買得起房子。解決了房事,其它方面不行,還是勉強過得下去。

今後,中等收入家庭都買不起房子,年輕一代連頭上一片瓦的問題都應付不了,這不只是個人和家庭事,而是社會和經濟問題,也會成為政治難題。

               
转贴;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10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你一覺醒來,家附近冒出一座新都市......

有一天,你翻開報紙,家旁邊的房子標了天價......

薪水原地踏步,房價節節攀升,無殼蝸牛猶如正要上演中國電視劇《蝸居》的情節,買不起一個窩,很痛,卻不知該向誰發怒。

房價狂飆,真是一句“供給與需求”就能解釋的嗎?究竟誰是高房價的幕後黑手?

天還未亮,阿錢爬起床,清晨5時抵達市郊已人潮洶湧,轎車一輛接一輛,人一個接一個,一眼望不到盡頭。

樓盤開售,每平方尺平均叫價650令吉,有些買家出手就好幾戶,抽到200多號的阿錢苦等老半天,號碼才喊到100出,工作人員就說:“已全面售空!”。

阿錢抱著一線希望,繼續等下去,希望一些人的交易臨時凸搥,讓他能夠“趁虛而入”,惟左盼右盼,沒人放棄。他不甘心,特向工作人員交待,如有人有意轉售單位,麻煩通知。

阿錢三不五時拜訪工作人員,果真盼到一通電話,買家因貸款出問題被迫轉手,只是,工作人員聯絡了好幾名潛在買家,遲了一步,注定空手而歸。

之後工作人員又來電,指一名拿汀當初以280萬令吉購入房子,現要以300萬令吉轉售,阿錢終順利買下那位於山頂上的房子。

阿錢說,無意長期持有此房子,但相信此產業的投資前景,3年後有望衝破380萬令吉,而計算員工“台底錢”9萬令吉、貸款利率成本後,前後只花340萬令吉,還是有利可圖。

回憶當天,高達99%的華人在排隊,有人還請外勞來排,之後再來補名……這排隊搶屋的熱潮令他非常驚訝。

金融危機餘波盪漾的此時,大馬房地產最近突然從南到北,從一線到二線、三線城市,正上演瘋狂的房價追趕熱潮。

房價衝上歷史高峰,“無瓦遮頭”、平均月薪不到3千令吉的小市民,望著高高在上的產業價,心中難免充滿疑問:“誰讓我們買不起房子?”

中價公寓也出現炒作投機

此時,很多發展商以“進步”與“供需”來搪塞民眾,但也有人不諱言,今天,連中低收入者熱購的中價公寓,近月也出現炒作投機的活動。

以炒股方式炒產業!市場傳言,一些發展商試圖塑造熱購錯覺,把部份單位交由“炒家”處理,製造“僧多粥少”的假像,順水推舟把房價炒高5萬至10萬令吉。

隨這些房屋單位由“炒家”控制,真正購屋者若欲購得有關單位,反而被迫付出額外“款項”,以高價購得房屋單位,造成相關產業價比市價高。

一名產業估價師坦承,有時候,確實是發展商製造出來的假像,叫職員、家人來排隊買氣氛,誰知道?

他也不否認,最近很多新產業出現炒作現象,以100萬令吉買下房子後,再以120至130萬令吉轉手,儘管如此,一些對經濟有信心的投資者,若認為再過半年,產業會上探到150萬令吉,也會不惜一切買下來。

最佳投資
低風險高賺幅

外國炒家?本地炒家?發展商?

供應不及需求?究竟誰才是房價突然涼不下來的“罪魁禍首”?

金融風暴時期,多國為鼓勵貸款,從“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演變成“極度寬鬆”政策,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

從中國到新加坡,再從香港到台灣,產業不斷延燒,房價被推向歷史高峰,促使當地政府急忙祭出打房政策,壓制炒房活動。

最近,市場普遍有個說法,指中國暴發戶轉移炒房陣地至大馬,因大馬房市是具有投機價值,較熱門的地區是孟沙、白沙羅、武吉加拉、八打靈再也和甲洞城市園等。

然而根據房地產同業,房屋“炒家”其實不止外資,不少本地人也加入“炒房”行列,使特定地區的房屋價格飆升。

前身為大馬產業經紀公會(MIEA)總裁的Reapfield產業計劃行銷主管蘇瑪表示,產業的投機問題其實長期存在,只是最近較明顯,數量也節節上升,尤其新產業領域。

少數買屋自住

他認為,“投機”可能不適用於產業領域,若將投機分為長短期來看,短期投機者希望在產業完成之際轉手獲利,長期投資者期望享有資本增值,並在一段時期後出售,只是最後買屋自住者為投機成份最低的人。

“產業投資被視為國內最佳投資品、產業市場成長穩健、低利率與高融資賺幅、發展商促銷配套創新、產業投資教育與訓練日益成風,自然增添產業投機者進軍產業市場的動力。”

他指出,當產業標價超過150萬令吉,發展商的目標對象一般是外國人,事實上,外國人在產業市場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他們始終是“高水平”投資者,尋求迅速收益或可觀的租金,只要市場成長蓬勃,這些投資者都會存在,一般集中在城中城與中心商業區。

供應需求關係相互

“當然以個人銷售而言,大馬人依然不少,但外資團體可能購買整棟產業作為投資。”

他強調,供應與需求必定具相互關係,否則產業價不會莫名其妙走高。

Pakatan Juruharta產業估價師鄭元偉也認為,產業價在過去一年已飆升,通常不視之為投機交易,反而是因經濟情況好轉,加上海外投資資金流入,不同層次與更高水平的供需因素所致。

本地產業顧問公司Zerin產業首席執行員辛赫則表示,大馬的產業投機情況不嚴重,主要是大部份產業投資者仍視產業為中長期投資,進而支撐產業價值。確實產業市場出現一些投機份子,但不足以影響整體市場。

“融資容易與進入門檻低促進產業需求,為投機份子出現的主要因素,不認為發展商是幕後人士,畢竟這是公開市場,投資者須自己留意市場走勢。”

精彩情節1:《蝸居》說出了一個房地產的真相,原來正是丈母娘推高了房價……

合理價?
產業價值需時衡量

房價,真的是“供需”兩個字就能解釋嗎?當產業價受到種種假像吹捧的“自我膨脹”後,究竟對消費者而言,甚麼價格才叫“公平”或“合理”?

鄭元偉直言,所謂的“公平”或“合理”價其實難以定奪,即使認為發展商的定價有問題,估價師與銀行一般會保持緘默,因為這可能是彼此考量的主客觀因素不一。

他解釋,產業估價一般依之前買賣過的產業價而定,發展商通常會參考周圍產業的買賣價或其他發展商的標價,並讓估價師為產業標價。

他坦言,本身曾因覺得某發展商產業價格離譜,拒絕估價。

“所以,價格是否合理?其實根本沒人能給予答案,因為,產業價值始終需時間衡量,即使找來估價師,也不可能掌握100%的公平性!”

儘管如此,他認為,投資者若對欲購買的產業價格持疑,不妨自己找估價師來衡量,再作決策。

他強調,當買方認為目前價格不公平,當然可以先抱持觀望態度,只是必須清楚,價格往往不由自主,而是依整體市場的需求與供應來決定與調整。

問題是,按照正常市場供需法則,價格高、買主少,消費者此時應有較大的議價空間,矛盾的是,議價空間卻降至低點,會否又代表了發展商確定房價不可能跌,寧可養著,也不降價求售?到頭來,不過是肥了發展商的口袋。

精彩情節2:為實現購屋夢,籌足首期付款,《蝸居》裡的主人公不惜借錢,甚至走進地下錢莊。

目標對象
打工族買屋難

一套普普通通的住房,甚至可掏空全家三代人的積蓄,讓原本充滿激情的年輕人不敢離職,用一生的謹小慎微去還貸。

以目前國人收入而言,一般大學生月薪只介於2千至3千令吉之間,最多只能買20萬令吉的產業,而且還非常吃力,再說,物價步步高升,究竟有多少人買得起過百萬令吉以上的有地產業呢?

若保守估計,一名購買者若要買100萬令吉的產業,以銀行現提供的一般房貸配套,4.5%利率、攤還期長達30年和借貸90萬令吉來看,每月需供4千560令吉,月薪最少要1萬2千令吉才能應付。

言下之意,想要買得起百萬令吉有地豪宅,月薪至少要超過1萬2千令吉,連一般產業經理也負擔不起,何況打工一族!

對象放眼投資者

對此,蘇瑪直言,大馬人的薪水高低其實與發展的目標對象是兩回事,當相關產業計劃放眼的對象是商人或外國投資者,國人薪水已不在他們考量範圍內,“薪水是首次購屋者的問題,但他們一般上不是投機者或產業投資者,也不是百萬令吉產業放眼的對象。”

辛赫表示,大馬確實出現薪資無法趕上產業價節節上升的趨勢,所以,這意味國人更應視產業為投資品,尤其產業可作為通貨膨脹的“護盤”。

大馬現象
房地產泡沫不足慮

房價是市場,有人認為,沒能力也不該打壓,因為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現在好不容易有點火苗,要是打下去,經濟心情恐怕會受壓。然而,也有產業界人士提醒,若控制不當將形成房產業的泡沫化,重演上世紀90年代的房產業泡沫破滅,重創房產業的歷史。

辛赫直言,大馬不太可能出現產業泡沫現象,但2011年次季可能出現“小漲潮”;蘇瑪則表示,產業泡沫化未來可能發生,但只要經濟在成長,這不是問題,民眾目前無須為此擔憂。

鄭元偉坦言,若經濟低迷再現,產業過度膨脹難免帶來負面的漣漪效應,但不同產業市場的表現不同,不同地點與價格的產業也因情況而異。

投機為市場注入活水

他說,有時候,“投機”反而有助於為市場注入活水,否則產業市場變得死氣沉沉,自住的產業十年如一日,價值裹足不前。

他也強調,大馬產業市場比中國更受控制,市場無須過份擔憂產業泡沫化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0-2025 07:32 PM , Processed in 0.14822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