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自在心

生命真苦!平常心是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7-2010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佛教最大问题就是增上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7-2010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佛教最大问题就是增上慢。
素还真 发表于 28-7-2010 02:21 PM

全场最搞笑的就是你了!
典型的英式幽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场最搞笑的就是你了!
典型的英式幽默!
我又又来啦 发表于 29-7-2010 10:31 AM


增上慢,很好笑吗?

练成螳螂拳就以为自己练成九阳神功,这就叫增上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素还真

素网友对佛法有些研究。
阻碍佛教发展的就是三类强敌:

(一)邪恶之俗人,又称俗众增上慢。
(二)邪智之比丘,又称道门增上慢。
(三)戴圣者假面具之比丘,又称僭圣增上慢。

其中以僭圣增上慢的祸害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螳螂拳、九阳神功傻傻分不清楚

增上慢、慢过慢傻傻分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9-7-2010 01:27 PM 编辑

练成太极气功十八式,对众人表演却称说练成降龙十八掌,然后假假自己不是好练。
现代人天资最高了,靠个“悟“,可以一天里面练成如来神掌,然后来论坛为人师表吹水。被人识破了内心就不爽,之前又吹嘘到自己无我境界,天人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7-2010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素还真

素网友的这个比喻很有趣,但是也不无道理,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被污垢遮盖的镜子,如果能抹掉污垢,就会有如明镜一样的闪烁。

“只今一念無明之迷心,是未磨之鏡也;磨之,必成法性真如之明鏡。”

今天大家都有很多烦恼,但是只有被点破,大家就会发现原来一切只不过如此。
就好像素网友说的,突然”悟“得绝世武功一样。

法华经里面有一个故事,大概就是说一个穷人寻寻觅觅,潦倒一生,却发现原来自己的衣领里面有一颗价值不菲的明珠。
当知道了这点,他的烦恼马上就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素网友的这个比喻很有趣,但是也不无道理,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被污垢遮盖的镜子,如果能抹 ...
szs8027 发表于 29-7-2010 04:48 PM


哈哈哈。。。有趣~!
你把素还兄的意思形容的那么有意思,真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7-2010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peggy_str


    素网友是很不错,可惜他的心就像被污垢遮盖的镜子,如果可以抹掉,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只今一念無明之迷心,是未磨之鏡也;磨之,必成法性真如之明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尽力和执著有什么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7-2010 07:17 PM 编辑

请问尽力和执著有什么分别?


那是靠个人的生命境涯

如果只靠个人的凡夫巧思,那是用只凡夫无明的妄心去做事,当然是顛倒不会圆满。
如果发挥显现佛-菩萨界的生命境涯,那是用佛智慧和菩提心去做事,当然会圆满。

凡夫智慧的执著,当然不好,是顽固不全。
但佛智慧和菩提心的执著,当然是好的,是大愿力, 是成佛的条件。


平常心就是做到八风不动的生命境涯, 不管个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要成佛-菩萨的勇气和决心是不会动摇的。

日莲御書:
[ 賢人不犯八風;所謂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也‧大旨是謂不為利喜,不為衰嘆等者,方稱得是賢人‧此八風不犯之人,必受天守護 ]
-日莲御書選集3-199頁「四條金吾殿御返事」

佛家所谓“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佛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0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月渾子 于 29-7-2010 08:51 PM 编辑
回复  阿月渾子
覺知就是这样而已。只可以experience。
你当下体验到的。。。那样的感觉。。。就是了。你体验到。。。会知道任何问题都不再存在了,因为没有意义了。
感觉。。。不是用逻辑思维去找的。
覺知根本就不是什么,“动不动”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自在心 发表于 27-7-2010 10:11 PM


你是如何分辨覺知與受蘊?

當下體驗到的,可以是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是覺受、也可以是感受、更加可以是念頭帶來的覺受,我想問的是你怎麼在當下體驗中認定這個就是佛法中的覺受?

說到那樣的感覺,就是了,有點禪宗的味道,不過,體驗到了覺知,任何問題怎麼會不存在呢?落入斷滅裡面去了?
【會知道任何問題都不再存在,因為沒有意義】?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當你肚子餓的時候,你可以運用你說的覺知,然後肚子餓的問題就會不存在了?我這樣理解,對嗎?

感覺與邏輯應該算是西方哲學的東西吧,好像the mind and the brain 那樣。但是,如果是佛學,佛法就不會出現一些相互抵觸或是相互解釋不到的狀況了,如果真的有這麼一件事情在佛法裡面是解說不了的,那麼就是世間學說了,你認為呢?因明學在某一個方面上會幫助修行人檢驗自己的見地有沒有偏掉,所以是蠻重要的,對我而言。

覺知或許不是什麼,但是什麼意外就是覺知呢?有覺知到這個層面的事情嗎?

【動不動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這句我個人覺得有爭議,如果動不動的問題根本不存在,那麼【覺知】也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都不存在了,當下即是了?如果是當下即是,那麼當下也可以是動,也可以是不動,也可以是存在,也可以是不存在,不是嗎?

你要叫它什么??(覺知根本就不是什么)要嘛,方便明白,就这样说,解脱的心就是覺知。心是可以解脱的,可以不用跟痛粘在一起的。
不用反思啦。用求证好了。。。别人这样体验了,告诉你如此,你就去试试看,体验一下,看是不是如此简单。

解脫的心應該不止覺知吧?心不與痛是可以不黏在一起,問題來了,是靠【覺知】?牙疼時,你【覺知】牙在疼,然後牙還會疼還是不會疼?如果牙不疼,那麼【覺知】就失去了;如果牙還疼,【覺知】就存在著。沒有了牙疼,因牙疼而起的【覺知】就不在了,接下來【覺知】牙不疼的【覺知】生起了,在兩種不同因緣下生起的【覺知】與念起有什麼差別呢?

在某一個狀況下體驗某一定的事情是不難,難就是難在離開了那個preset的狀況,先前的體驗是否還能那麼熟練呢?

五蕴无常,就是有生灭。五蕴无我,又何必去管它生灭。五蕴是因缘法。
(觉知的修習--不是入禅定,只要因缘和合,就可以体验到五蕴灭去。像Cittanupasana的修習。)
觉知的修習中,觉知五蕴是五蕴。五蕴无我。
外缘是说会随因缘改变的人事物(包括五蕴)。
智慧不能衡量的,是一种无我的心胸,即使踩到牛粪,也可以一笑。

踩到牛屎,你是笑牛(亂拉屎)、笑屎(被你踩到)、還是笑自己(踩到牛屎還在笑)?

體驗五蘊的滅去應該不是停留在滅去那裡吧?

請多多指教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我今天看回这个帖
还是要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阿月渾子

是你在指教别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月渾子

是你在指教别人吧?
peggy_str 发表于 30-7-2010 11:34 AM



我把自己豁出去,看看樓主有什麼指教,這樣做有什麼錯的地方嗎?

這個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的法門很好,我很喜歡,我也喜歡別人會喜歡:
第一条教诫: Anupavādo——不责难。不要去找对方的错。换句话说,不要讲他人的坏话、不误传他人、不说离间的话。不讲谗言、不鼓励谗言。不相互诅咒、叫骂。与其相互找错,我们每个人应当找自己的错。那就是不找错的意思。这个教诫任何时候都可以应用,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
http://cforum1.cari.com.m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03000&pid=76728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自己豁出去,看看樓主有什麼指教,這樣做有什麼錯的地方嗎?

這個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的法門很 ...
阿月渾子 发表于 30-7-2010 11:44 AM


自己啃着骨头在别人的鸡蛋里挑骨头,各人喜好,没有对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7-2010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覺知。。為什么人可以搞的如此復雜。。看看你自己的妄念,,
你看過一個死人吧。。為什么一個死人的親人哭的如此傷心。。因為有個東西不見了。。走了。。親人知道他或她再也不能起來跟他說話了。。其實那親人真正為那死人而在哭的是那份知覺或覺知已不在那死人身上。。但大家哭的只是肉體不在活動了!
就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啃着骨头在别人的鸡蛋里挑骨头,各人喜好,没有对错。
peggy_str 发表于 30-7-2010 12:05 PM


那你就錯了,我是在看自己對於覺知的認識有沒有哪裡錯的,就是這樣而已。在討論當中,提出意見、看法那是正常的,這與你說的那種比較負面的雞蛋裡面挑骨頭差很遠。如果你自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就別干擾別人討論,給一條活路想要討論的人走吧,不需要趕盡殺絕認為別人都是錯的,自己所學的才是對的。謝謝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就錯了,我是在看自己對於覺知的認識有沒有哪裡錯的,就是這樣而已。在討論當中,提出意見、看法那 ...
阿月渾子 发表于 30-7-2010 12:15 PM


建议你调整好你的学习心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0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调整好你的学习心态吧~
peggy_str 发表于 30-7-2010 12:35 PM



    我也建議你調整好你的心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2025 12:22 AM , Processed in 0.2379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