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我的脚很酸

【馬華文學論壇】R.I.P.——方修逝世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1-2009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就是要把他们认为马华文学永远悠久的历史甚至从五四作为启蒙那种说法推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1-2009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无邪幽魂 的帖子

确实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文学作品
这是无法否认的
只是,文学史的起源问题
究竟是否应当如你所说,这样的处理?

新加坡离开马来西亚后,
华人的意识有出现什么不同吗?
他的书写意识有多大改变吗?
马华文学当然持续变化
但新加坡的离开,
掀起多大的变化?
这一点,我不清楚
希望可以请教你。


另外,我也期待你的博论
至少很多问题是无法在此清楚说明的
希望可以在你的论文中
说服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9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關系的看法是否還是一樣?

馬華文學不是受到中國54運動影響的產物
所以它和中國沒有文化影響上的關系
但,它作為漢字書寫的文學系統
無可避免的,屬于中國文學底下的區域文學?
(抱歉,我始終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矛盾;前者具有強烈的馬華主體意識【影響焦慮】,后者竟然甘心屈就于大中國底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1-2009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从分析新马华文学作品不同特点着手。确定新马文学作品各有各的特点过后。尤其语言词汇方面,肯定各有各显著的特点。意识形态上肯定难免掀起很大的波涛。哎,我曾经写论文写到跑到厕所马桶呕吐。恶心的东西。还是给想研究新马文学的人做吧。这个领域还是一个处女地。开发的人不多哦。呵呵。最好能有个结论:马华文学史应该延后至新马分家之后。新马分家之前的马华文学史,准确来说应该是马华文学的史前史。 (我下班了,BY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9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无邪幽魂 的帖子

羨慕ing,有得上班

新馬文學比較目前沒人做過
比照就有,拉曼的許文榮
我看過他的論文
比較不像是博士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話說回來
怎么這里那么冷冷清清
一連幾天才有兩三人討論
太悶了吧
文化人都死去哪里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11-2009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5-11-2009 05:41 PM 发表
話說回來
怎么這里那么冷冷清清
一連幾天才有兩三人討論
太悶了吧
文化人都死去哪里啦?


文化人怎么会操作电脑啊。当然是当书虫去啦。或者戴着厚厚的眼镜,埋头做学术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1-2009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過就是書寫載體一樣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Baphomot 的帖子

單單一樣的書寫題材
它就涉及到中國、馬來西亞等等的復雜問題了

Tee Kim Tong說過
在這個國家,一切都被政治化
書寫語言的選擇
已經不是作家個人的問題
而是民族的問題
是徹底地政治問題

要解決掉這些政治問題
并不容易啊

殊不見歷來本地意識和中國意識的相消長
不曾消除

從19世紀末開始,
左秉隆就提出將南洋色彩
寫進詩詞中
到了30年代,
張金燕也提出南洋色彩的口號
直到1947、48年的
馬華文藝獨特性和僑民文藝的大論戰
問題都還沒解決
90年代旅臺學者再度掀起討論
即所謂的“斷奶論”
這足以說明,這問題真的沒有解決

近日馬大辦了個研討會
主題是研究中國文學的傳播與接受
試問,馬華文學的自我意識去哪里了?
如果斷奶論的問題解決了
為何還會有Pan Pik Wah那樣的學者出現?
徹底的中國情意結

說到底
這一切都是身份的問題
華人身份是中國呢?
還是馬國?
究竟“馬”和“華”是否可以完美地融合?
還是互相排斥?
我們的身份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個朋友告訴我
中國文學和馬華文學的關系
是冷飯再炒
他說得沒錯
這確實是冷飯再炒
但,我們要問
為何冷飯還值得再炒?
是問題未解決?
還是什么?

談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系
它涉及到馬華意識、馬華文學史的問題

馬華意識這個問題,請問具體的內容是什么?
有馬華文化的存在嗎?
還是,我們只是中華文化的附庸?

馬華文學史,究竟是華人文學呢,還是華文文學?
翻譯文學算不算在文學史內?
進一步問
馬華文學與國家的關系?
馬華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關系?

這些問題都難以解答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毫無關系的時候
要如何解釋馬華文學的起源?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有關系
那,它的關系是怎樣的?
影響與接受嗎?
還是平等的待遇?
我們還有主體意識嗎?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有非常復雜的關系
那請問,要如何解決呢?
如何看待中國文學?
又如何看待自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难以回答啊。给我时间让我想想。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馬大辦了個研討會
主題是研究中國文學的傳播與接受
試問,馬華文學的自我意識去哪里了?(马华文学有自我意识咩?应该是有“自我意识”的口号吧?)
如果斷奶論的問題解決了(断奶论根本就是谬论。不值得再讨论了。)
為何還會有Pan Pik Wah那樣的學者出現?(Pan Pik Wah北大毕业,难道要她做叛徒,顶中国是理所当然的嘛。呵呵。)
徹底的中國情意結(中国情结?我觉得应该是中文情结吧。若你去过中国,中国情结会彻底消灭。中文情节可以来自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陶醉。呵呵。)

說到底
這一切都是身份的問題
華人身份是中國呢?
還是馬國?(马来西亚成立后,与新加坡分家后,才有“马”“华”,即马来西亚华人,并且持有马来西亚国籍的身份证。之前的,都不算。之前的华人,称谓不明确,可以是dionggok lang,可以是华侨,可以是漂泊离散的中国人,呵呵。至于文化身份证,根本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身份证明。)
究竟“馬”和“華”是否可以完美地融合還是互相排斥?(我觉得你问错问题了。如果互相排斥,那意味着所有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华人,都得移民到中国,或台湾,或者海外咯。可事实上不肯能。所以,只能勉强地融合。)
我們的身份是什么?????(现今,我们主要的身份证明是马来西亚人。你若是学生,你还有学生的身份,你若是老师,你就有老师的身份咯。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无邪幽魂 于 6-11-2009 01: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個朋友告訴我
中國文學和馬華文學的關系
是冷飯再炒
他說得沒錯
這確實是冷飯再炒
但,我們要問
為何冷飯還值得再炒?
是問題未解決?
還是什么?(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有问题咩?没问题啊。呵呵)

談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系
它涉及到馬華意識、馬華文學史的問題(也不是问题啊)

馬華意識這個問題,請問具體的內容是什么?
有馬華文化的存在嗎?(“马华”成立才几十年,你说有本身文化咩?)
還是,我們只是中華文化的附庸?(中华文化意义广泛,而且博大精深。应该缩小为,福建文华,或者广东文化,毕竟南下的华人,没有文化,只有垃圾文化,是吗?只有南下的文人才有文化。有文化,也只是地方上面的文化而已。所以目前还是你所谓的附庸咯。)

馬華文學史,究竟是華人文學呢,還是華文文學?(这个也不是什么问题咯。很多相关论文都在谈。最后结果将会是马来西亚华人华文文学。虽然,跟文学理论不符,不过,中国台湾还不是这样分的?)
翻譯文學算不算在文學史內?(应该放在文学史内。难道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没有古文观止?这本书?况且翻译者,翻译的同时,也进行再创造。呵呵)
進一步問
馬華文學與國家的關系?(马华文学当然under马来西亚啦。还需要问的咩?如果跟国家没关系,那就将“马华文学”的“马”抽掉咯,变成“华文学”,呵呵。)
馬華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關系?(马华文学接受西方文学技巧还有哲学思想等方面。)

這些問題都難以解答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毫無關系的時候
要如何解釋馬華文學的起源?(如果马华文学要与中国文学没有关系,那就要将马华文学的起源延后至新马分家后。如果马华文学一直跟中国纠缠不清,其实,新华文学跟马华文学的问题不也是如此?所以要快刀斩乱麻。跟新马华文学划清界限。再跟中国文学划清界限。不过这样的做法,就只好延后马华文学的起源了。新马分家前的马华文学史就该化作马华文学史前史啦,那时候没有马华文学,只有中马新共和文学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有關系(都说要断奶咯。怎么马华文学还要与中国文学有关系啊。如果你认同有关系,那你也支持断奶论是一个谬论。)
那,它的關系是怎樣的?
影響與接受嗎?
還是平等的待遇?
我們還有主體意識嗎?(主体意识建立在1malaysia的基础上咯。呵呵。

當我們說,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有非常復雜的關系(没有复杂的关系啊!!!只是某些文人专喜欢搞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暧昧)
那請問,要如何解決呢?
如何看待中國文學?
又如何看待自身?

[ 本帖最后由 无邪幽魂 于 6-11-2009 01: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的看法
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主要在馬華、MCA、文學的課題,還有馬華文學起源的看法)
以國家文學為例
我們直接的理解
馬華文學當然under國家啊
但實際上不是
我們不是國家文學
只是族群文學
無法享有國家文學的津貼

還有很多問題都是如此
誰不知道快刀斬亂麻是好的?
但必須要很好的梳理其中的關系

談著說著
我不禁對馬華文學感到悲觀
悲觀的理由是
許多問題可以以理論解決
卻在實際操作上碰壁連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邪兄是否可以呼朋喚友到此磨劍?
畢竟越多人參與討論
越多不同的想法
如此才可激發更好的id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6-11-2009 04:04 PM 发表
無邪兄是否可以呼朋喚友到此磨劍?
畢竟越多人參與討論
越多不同的想法
如此才可激發更好的idea


好的 我称你兄才是。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无邪幽魂 的帖子

我有去馬大中文系板塊那邊貼英雄帖了
不懂有沒有人來
馬大滑落了
這是不爭的事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回馬華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系(它的另一面是馬華文學和國家的關系)
黃錦樹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討論
在面對中國和馬來西亞時
他夾在這兩個問題中(加上他離散臺灣,必須面對臺灣本省人的壓力,以及馬華本土派的壓力)
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他先提出民族-非國家文學的概念
借此擺脫國家對馬華文學的壓制
之后,他進一步地
把臺灣文學和馬華文學作比較
得出結論是:兩者都是“無國籍”的華文文學
他就如此地
把馬華文學(順帶也包括臺灣文學)解救出來

無國籍,是因為:
臺灣在國際上尷尬的地位,
本省人和外省人;中國意識(國民黨)和本土意識——延伸到文學中,就有不同的史觀
而馬來西亞,
土著和非土著;中國意識和本土意識的糾葛;華人不斷被國家壓制,排除在國家邊緣,
馬華文學不是國家文學
華人永遠是移民者、移民后裔
“不可能的本土性”、“無土可本”


雖然他的論述看來很“妙想天開”
無國籍,如何無國籍?
國家對文學的影響,是一定的了
怎可能完全解脫于國家的影響呢?

但回想起來,
是否有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當我們面對中國和馬來西亞(馬來人)的時候?

[ 本帖最后由 我的脚很酸 于 6-11-2009 04: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國家文學為例
我們直接的理解
馬華文學當然under國家啊
但實際上不是
我們不是國家文學
只是族群文學
無法享有國家文學的津貼

既然实际上不是,那“马华文学”就要易名咯,以免让外国人误解是under国家的,既然不属于国家的,就抽掉“马”字,你觉得有问题么?

[ 本帖最后由 无邪幽魂 于 6-11-2009 08: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马来西亚最有权威最出名的文学奖是花踪文学奖,也有很多文人作家,都靠去那边,而且华踪文学奖历史也有几十年,要不这样,”马华文学“,易名去”花踪文学“,我个人觉得更妥贴,更美丽,更有意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09:42 PM , Processed in 0.1506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