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upatissa

试论万法唯识,唯识无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7-2009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7-2009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peggy_str 的帖子

UPA兄是说我在有意无意地加以诬蔑?

是的话,我现在给你机会向我道歉~!


UPA不才,岂敢受姐姐如此大礼。。。

只是如果UPA是姐姐(南传佛教徒),如果我真的要了解大乘佛教,我一定会放弃自己过去从南传所知道对于大乘佛教的观点,而以开放的态度,客观,合理,认真去理解大乘佛教(修证)。。。。要越过界,不是不可以,不过必须先考取一张执照 。。就像UPA近期想认真了解藏传密教,我必须放弃自己过去对于藏传密教的观点,包括我所尊敬的导师看法,以近乎零开始去认识藏传佛教(修证)。。。。

再不然的话,就单纯做个南传佛教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7-2009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upatissa 的帖子

開眼說瞎話,

你把自己講到像個處女一般的沒腦.

如果你已經懂得講印度話了,

就不要告訴人家甚麼叫''思考歸零''

講到做不到,和素先生一樣的皮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28-7-2009 02:58 PM 发表
UPA不才,岂敢受姐姐如此大礼。。。

只是如果UPA是姐姐(南传佛教徒),如果我真的要了解大乘佛教,我一定会放弃自己过去从南传所知道对于大乘佛教的观点,而以开放的态度,客观,合理,认真去理解大乘佛教(修证)。。。。要越过界,不是不可以,不过必须先考取一张执照 。。就像UPA近期想认真了解藏传密教,我必须放弃自己过去对于藏传密教的观点,包括我所尊敬的导师看法,以近乎零开始去认识藏传佛教(修证)。。。。


再不然的话,就单纯做个南传佛教徒

要真正理解佛法的精髓,并不是这里理解一点大乘理论,那里理解一点南传理论,就可以把它们贯通,然后成为UPA流理论。

至于您学的大乘佛教及藏传佛教,我不予置评。
这里精通大乘和藏传的人多的是,还轮不到我越界。

谁是谁非,旁观者清,清者自清。

多谢指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guilimen 的帖子

回复 33# guilimen 的帖子

老人家的问题主要出现在10年前,验证你思想的人,那次经历让你和深刻的佛法擦肩而过,乌巴不才,本来想在自己的能范围,让你看到佛法深刻的一面,无奈老人家选择“缩沙“,也只能说是你的造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upatissa 的帖子

請問,

要如何才叫''不缩沙''?

事實上,你們佛教所用的''術語''和規律門所用的幾乎一模一樣,

只是規律門的解釋角度比較大膽,赤裸,不管個人的得失損益,

敢敢吃大虧,不怕門徒跑掉 ,直接碰觸真理,掏出真相來趕人走.

有頭腦的,就留下,沒緣的,管它擦身而過.

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摸乳而過'',的驕傲施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guilimen 的帖子

你只敢对于一些佛教/佛法体系表面的现象进行批判,面对真正有深度的佛法时,你往往都是溜之大吉,临阵退缩,这不是缩沙不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guilimen 的帖子

敢敢吃大虧,不怕門徒跑掉 ,直接碰觸真理,掏出真相來趕人走。。。

坏就坏在于,你不敢面对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upatissa 的帖子

好啦,寫文章我沒有能力,

總有一天,我會把''不可說''的部份''給你看.


你upatissa,我guilimen還有一位翻譯人員''大被同眠''一個星期過後,

我才有能力表達你們所不能接受的部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乌巴兄的分析实在精辟独到,只是“搞分类”的目的很奇怪。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形容那种把某某“客体”“分类”成八千四百种,然后还一一说出八千四百个不同角度的形容和描述。

这种学习态度看似很严谨,但事实上应该只是受到“罐头文学”的熏陶所演变而来的习性。简单的说...是用文学来证明主观经验,比如说一大堆的....大爱,小爱,私爱,博爱,友爱,爱爱爱爱........但一旦触及主观经验的“爱是什么”?的问题时,这种“罐头文学”就只能故作神秘,含糊带过,不敢坦诚承认自己对于“爱”的认知很贫乏。

相对“生命真相”而言,“我”就只是客体,客体很难了解主体虽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真理一定很复杂,有很多分类,有很多细节,有很多学问,我觉得佛友们应该要相信一则“真理”,那就是“化繁为简”,看山是山,看海是海。

比如说...当某人说“某某某很歹毒”,“某某某很善良”,不要去思考什么是歹毒,什么是善良,因为这只是文字,他们的心理状况才勉强算是实相,其他的可以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法唯识.什么识?

我们的身体六根及和外在的山河大地,
皆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出来的.
种子就是我们过去所作的业.

而我们内心的世界是经六识(眼,鼻,耳.舌,身,意)
分辩明暸而形来的.

外在世界是由第八识中种子所变现.
内心世界是由六识所分辨了知而形成.

没有识(第八和六识)就没有一切,所以说万法唯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赖耶识非佛说?

阿赖耶识(第八识)能贮藏我们所作过的业力,
当因缘成熟时,这些业力就变作我们的根身和器世间.

早期的经典没有提到到阿赖耶识.到底阿赖耶识是不是佛所说?

十二因缘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行缘识的识是果报识,我们所作的一切业都贮藏这个果报识,
之后再由这个果报识产生新的名色(色-色, 名-受想行识)和六入(眼鼻耳舌身意).

这个果报识也是所谓的阿赖耶识.

所以阿赖耶识乃佛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7-2009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尋夢人 的帖子

果报识也是所谓的阿赖耶识是你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8-7-2009 11:15 PM 发表
果报识也是所谓的阿赖耶识是你说的?


阿赖耶识是果报识.能貯藏业力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09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28-7-2009 02:58 PM 发表
就像UPA近期想认真了解藏传密教,我必须放弃自己过去对于藏传密教的观点,包括我所尊敬的导师看法,以近乎零开始去认识藏传佛教(修证)。。。。


善哉善哉,大寶哥哥「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Om Mani Padme H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7-2025 08:09 PM , Processed in 0.1863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