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12341234 于 24-6-2009 12:23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有時候,文言留下來的誤讀情況也非常多。
比如説“一次性服務”這種問題,到現在都還是不好解決。
通常沒有標點符號,古人們會做什麽呢?
就是空格和分段了~~~~
同時要兼顧聲調的問題,一個聲調也可以決定句子的斷續。
文言是有很大的學問的~
高家莺(1994)指出,“方块汉字比拼音文字信息密度大,视 觉分辨率高,字形占空间小,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虽然方块 汉字感知单位与语言单位的一致程度比拼音文字差,影响了阅 读速度,但就总体来说,方块汉字的阅读速度还是比拼音文字 快”。这里指出了汉字感知单位与语言单位的一致程度比拼音 文字差,是影响汉语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
所谓感知单位和语言单位的一致,在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中, 除了通过标点符号来表达外,主要是通过分词排版来实现的。 现行标点符号的主要功能是断句,只能传达句子界限、句子类 型等粗线条的语法信息,标示句子间的大停顿、大节奏,基本 不管句子内的小停顿、小节奏,无法表示词语界限等更细致的 语法信息。而分词文本中空格的功能则是进一步“断词”,所 以可看作标点符号功能的深化和延伸,即空格可看作一个分词 的标点。
我想补充一点。original古书确实没有什么标点符号。可能就有你所谓的空格分段吧。之乎者也等等虚词也可当作古书古文里的标点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