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lse.8k

舉債來投資 MEGAN 值得嗎 ? (九)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5-2007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趣! 看来这CTOS search显示出那brahmal很大可能在megan有大动作了,只是不懂会不会牺牲掉小股东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07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时候胖不是胖 于 21-5-2007 07:21 PM 发表
争执的事就不说了,我mix一些讲。就事论事,过去和现在,你想法一致吗?危险啊,两头不到岸你就后悔了~。
别把你不熟悉不知道出处的圣经读完,看到一半发觉是邪教不算晚还可以救,看到最后才发觉是邪教就太可 ...


多谢。。。多谢。。。。

因为人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防不胜防。。。。

‘化身’已经多次出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7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ulhong 于 21-5-2007 09:24 PM 发表
1.5%   SO   ->(0206501-P)             SJ SEC NOMINEES (TEMPATAN) SDN BHD
2.2%   SO    ->(0258939-H)             MAYBAN NOMINEES (TEMPATAN) SDN BHD               
2.2%   SO  ->(267011-M)              CITICORP NOMINEES (TEMPATAN) SDN BHD  


这两光亮是什么意思? 我还没参透, 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7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21-5-2007 11:04 PM 发表


这两光亮是什么意思? 我还没参透, 请指教。。。

做一点功课就知道那一条水通过这两间nominees 持有megan
1。8 % 的 CITICORP NOMINEES (ASING) SDN BHD 也很有趣,会不会是那条水的老婆?
5/3 就借200万,当天就宣布拥有超过5%的股份?有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7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21-5-2007 11:39 PM 发表


Company Name: PACIFIC STRAITS REALTY SDN BHD  0669476-D=(267011-M),(0206501-P)      

对吗? 如果是的话BRAMAL AND COMPANY 大概有 9% Megan 股权.

再加RM2MIL 的话。。。= 2mil / RM0.36=5 ...

不对,你误解了。
pacific straits reality是吉拎佬的公司,却不是megan的direct shareholder。我的意思是他可能用这公司去通过xx nominees间接持有megan而已。。
那2million,你更不要误会呀。。。 那只是很有却趣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ulhong 于 21-5-2007 11:46 PM 发表

不对,你误解了。
pacific straits reality是吉拎佬的公司,却不是megan的direct shareholder。我的意思是他可能用这公司去通过xx nominees间接持有megan而已。。
那2million,你更不要误会呀。。。 那 ...



谢谢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5-2007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图。。。没什么improved...唯一improved的是rsi站稳了,下跌的“势”(momentum)止跌回杨。终于稳住了。chaikin money flow index显示没有“热钱”进来煤岸。呜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CTOS Search是以各个nominees account所拥有的股份计算,意思是说HSBC NOMINEES (TEMPATAN) SDN BHD所拥有的4.1%未必是一个人所拥有,可能有很多人用HSBC NOMINEES (TEMPATAN) SDN BHD来买股票。你们觉得呢?

原帖由 amdfan 于 21-5-2007 07:59 PM 发表
Mr. Business,
谢谢你了, 烂Bursa%^&** double standard.
这就是Boleh Land 的Stock Exchange!!!!


amdfan兄,
不用客气,我不是叫你买或卖,只是想让你有更清楚的picture。

董事未必没有股份,有可能股份不是直接在他们的名下,有网友可以确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7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了解光碟产业,你就得来这些网站。

http://mmislueck.com/WhatsNews.htm

http://wesleytech.com/


回顾历史:
JUNE 23, 2006
Every company dreams of creating a product or products that are essentially exclusive, in high demand, and can be sold at high margins. In the recording media field, there have been very few such "cash cow" products. The general course of events has seen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product which soon becomes very popular. This popularity then attracts additional manufacturers, and this causes a downward pressure on prices as the producers vie for market share. If the product is very popular, volumes can eventually soar into the billions of units annually, but ex-factory margins will fall to such low levels that only the very largest producers can manufacture and sell the product profitably, and even they are often forced to do so at zero profit or even a loss.

It is instructive to review a couple of examples of such "cash cow" products. The micro-floppy disk ("MFD"), introduced first by Sony in 1980, and standardized in 1983, is a typical example. These standardized 1MB MFDs initially sold ex-factory for well over $4.00. Once the "HD" version (2MB unformatted) was introduced, demands soared. By 1990, worldwide output reached 1.36 billion units, but the average ex-factory price (1MB and 2MB MFDs together) had fallen to less than $0.60. By 1995, annual production had soared to 4.5 billion units, and the average ex-factory price had collapsed to under $0.25. By 1999, as CD-Rs and other competitive media began to eat into demands for MFDs, desperate diskette producers in some cases reduced prices to less than $0.15, in the hope that they could remain in production. Most had failed by the very early years of the current decade.

Much the same thing has happened with both the CD-R and the DVD-R optical formats. In 1995, when the popularity of the CD-R first began to grow, the average ex-factory price was around $7.00. Like the MFD, as demand soared, prices fell. Today, CD-Rs have average ex-factory prices of just above $0.10, so low that not even the largest providers can make a useful profit from them. DVD-Rs likewise have become commodities, with paper-thin margins. Any profit that optical disc media producers can generate today must come from special grades of CD-Rs and DVD-Recordable media. Resourceful manufacturers have developed and offer a variety of special grades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While these special grades are quite profitable, demand for them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ir sale produces comparatively little improvement in overall optical disc profitabilit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lue-laser recordable discs, which will sell at retail initially for between $15 and $20 for one-sided media, manufacturers hope that they can recover their developmental costs and make a bit of profit before prices fall to commodity levels once again! And as sure as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each morning, prices for blue-laser discs will fall until they too are commodities, assuming of course that they are broadly accepted and manufactured in very large quantities annually.

XXXXXXXXXXXXXXXXXXX

The best way to create a cash cow is to develop a product or products with a good market potential, but not one that will soar into the billions of units annually, and a product who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requires extremely high initial investments, thus making it very difficult for other would-be providers to compete. An example of such a cash-cow in the recording media field today is the DVC video cassette. These cassettes are used in both consumer and professional video camcorders, and have become very well accepted over the past three or four years. The tape employed is called "ME" (metal-evaporated), and it is produced by a completely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one tha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master technically and requires a very high front-end investment. Although Matsushita developed the first ME tapes, it was Sony that saw opportunities in the video and data recording fields, and has by now become by far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er of ME and AME (Advanced ME) media. It essentially has no competition.

It took Sony a very long time to master all of the intricacies of producing ME and AME video and data tape products. Many other companies in the magnetic tape business thought it ridiculous for Sony to spend such large amounts of mon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 technology, despite its several technical advantages.

Despite these difficulties, Sony and Matsushita have both mastered the M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ed several product lines using this kind of tape. These ME products include Mini-DVC cassettes, HDV cassettes, and Sony’s AIT and SAIT data-tape storage products. Demand for consumer-grade Mini-DVC cassettes in 2006 will probably reach about 200 million units, and assuming an average ex-factory price of about $2.00 per cassette, this alone is a $400 million business, a business which is dominated by Sony and can rightly be called its "cash cow". The ap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grades of ME tape include video cassettes of several types and the data-tape products mentioned above. These probably add another $350-$400 million to the total. While Sony does not disclose public ally how profitable these ME products are, they openly admit they are "cash cows", producing very large margins and excellent profits. Moreover, there is no real competition!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success that has returned the producer’s investment and made a very satisfactory profit as well. It is quite rare for such a success to occur in the recording media industry.

Unfortunately, this happy state of affairs is not going to continue for much longer. The future of consumer-level camcorders lies not with tape of any kind, but with optical discs and other non-tape recording media. Already, Matsushita, Sony and other major camcorder producers offer complete lines of consumer camcorders using 80mm diameter DVD-R or DVD-RAM discs, and these camcorders have proven to be extremely popular, mostly because they offer instant replay of the sequence just recorded, while tape must first be rewound. We are told that these optical disc units accounted for half of all camcorders sold in Japan in 2005.

XXXXXXXXXXXXXXXXXXX

How long will tape-based camcorders and media remain available, given the growing movement to tapeless systems for both professional and consumer use. The answer is "quite a while", because there is a huge number of existing tape-based recorders that will continue to need tape for some time to come. However, most of the effort in new-model camcorder introductions, both for professional and consumer applications, is in tapeless units, and the Japan Recording Media Industry Trade Association, in its growth projections for DVC cassettes, has suggested that the peak in demand for these media will probably occur this year.

Most of the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video camcorder business believe that demand for tape-based camcorders will approach zero by the end of this decade, with demand for tape cassettes of any kind by then at niche levels. We should point out here that the majority of professional camcorders currently in use require half-inch-wide metal pigment ("MP") tape-based media. These professional particulate tape products will all be subject to the same movement away from tape to optical disc and solid-state devices that will affect demands for DVC ME-type media.

XXXXXXXXXXXXXXXXXXX

Unlike the video tape field, data-tape products will not have become niche products by 2010, and could conceivably still be in some demand even in 2015. The reason for this longevity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se tape cartridges are the lowest cost way of archiving data of all kinds, and archiv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most larger companies’ business requirements. Legal requirements require certain documents and records to be kept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these requirements are likely to become more, rather than less, stringent as time passes. Also, original video master recordings and other video programming will be archived on data-tape cartridges, being simply another type of digital recording. Quantum has already introduced storage systems using DLT cartridges for video editing and archiving applications, and this too is a field that will grow rapidly as time passes. What Sony intends to do in both the data and video fields for archiving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but as the acknowledged leader in professional video, including NLE (non-linear-editing) applications, it is already a major player. Sony will most-likely use both AME metal tapes and high-performance MP or BaFe particulate tap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video and data-tape markets as they evolve in the digital era.

Incidentally, there is also such a thing as a "sunset demand" for certain recording media. The MFD is a good example. Although relatively few people continue to use MFDs in their daily work, sufficient demand remains in each market to allow the two or three producers still manufacturing them to make quite a nice business from their sale. Moreover, this business is nicely profitable!

http://mmislueck.com/WhatsNews.htm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22-5-2007 05: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064 于 21-5-2007 10:36 PM 发表


多谢。。。多谢。。。。

因为人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防不胜防。。。。

‘化身’已经多次出现了。。。


《风云》有个帝释天,演义搬上佳礼。3D片果然不一样,震撼,真实,临场感强,音响一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最新一期的The Edge关于Megan的新闻,债主们要求派Ferrier Hodgson进入Megan调查。

ABOUT FERRIER HODGSON
Established in 1976, Ferrier Hodgson is Asia Pacific’s most widely recognised and highly respected provider of turnaround, reconstruction and forensics services. The Ferrier Hodgson Group has over 40 partners and 300 staff and offices in all major Australian capital cities, Hong Kong, Singapore, Malaysia, Indonesia, Japan and New Zealand.

更多资料:
http://www.ferrierhodgson.com.a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錸德藍光碟片產品通過認證 早盤股價放量走揚
2007/05/22 10:03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2007年 5月22日電)光碟大廠錸德科技(2349)宣布通過可重覆讀寫藍光碟片HD DVDRW的 A級實驗室認證,今天早盤股價放量走揚,同為光碟族群的多檔個股同步上漲。

錸德宣布通過可重覆讀寫藍光碟片HD DVD RW的A級實驗室認證,為台灣廠商中唯一同時取得一次紀錄與可重覆讀寫HD DVD R/RW藍光碟片認證的生產製造商。

錸德表示,錸德認為高畫質數位電視轉播可望為光儲存媒體帶來龐大商機,因此投入光碟新產品研發,發展進入高容量第三代記錄型光碟DVD DL與第四代的藍光光碟。

錸德今天早盤股價走高,光碟族群的中環(2323)、國碩(2406)、鈺德(3050)等多檔個股表現也不弱。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0522/1/fhvm.html



中環Q1 EPS 0.07元 歸功利基型產品 獲Blu-Ray認證同報喜
2007/04/30 12:35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王雅慧/台北‧ 4月30日】 今(30)日中環 2323(TW)公布2007年第一季財報,稅前淨利2.4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07元,較去年同期 和第四季小幅成長,毛利率也維持在 15%左右,此外,同時宣佈通過Blu-Ray(BD-R SL)藍光光碟片認證,成為 目前台灣第一家獲認證通過的廠商。

中環剛公佈第一季財務報告,營收總計 64.52億元 ,營業利益3.62億元,稅前淨利2.43億元,稅後淨利 2.1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07元,較2006年同期及第四季單季均小幅成長。

中環指出,去年開始透過接單方式改變,提高利基 型產品銷售比重,達成毛利率的提升,將去年毛利率從 第 1季的9%,提升到第 4季的 15.9%,使全年毛利率達 12.4%,今年第一季的毛利率也大致維持在15%左右。

此外,中環今天發佈「1-2倍速 BD-R SL(單面單層)藍光碟片」順利通過國際大廠A級實驗室認證的消息, 是繼日系與歐系大廠之後,成為台灣第一家獲准 A級認 證許可的台灣廠商。

中環去(2007)年每股稅後純益 0.1元,正式轉虧為盈,近年來光碟片廠為了控制成本,幾乎都未擴充設備,且不少同業紛紛轉型,市場供給逐漸受限,經過今年第二季的休養生息後,中環在今年第三季的傳統旺季,業績可望大幅躍升,光碟片價格也有機會攀升,預料今 (2007)年第三季將有爆發性的成長。

中環去 (2006)年財報營收 281.59億元,稅前淨利 8.01億元,稅後淨利3.0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1元, 順利轉虧為盈,擺脫連續2年虧損,也是去年光碟片廠中唯一獲利者。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0430/2/efh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的差距 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2007年05月17日 07:23


作者:吴愧

第1页
    1991年当时我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最常使用的就是录音机,听着里面放出动人的音乐,让我觉得是多么的神奇。特别是可以录音的功能,让小小个的我乐此不彼。以前的所有零花钱都投资在买录音磁带上,刚开始是买十多二十元的磁带,买一盘让我心疼好久,毕竟是好几个星期的零花钱。后来慢慢的有两三元的磁带出现,当时还小看到便宜当然买啊,现在才知道那是盗版。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机已经很少使用,多样化存储设备慢慢取代磁带的地位。

    你知道吗,现在一张DVD的容量,相当于6000张软盘,或者4500盘录音磁带--如果拿来播放,这些磁带可以连续放280天不带重复的。以前上吨重的硬盘,现在已经变成以克来做单位的产品。下面小编收集了数据存储的主要历史,希望能唤起以前人们的回忆。

● 最早期的存储媒介——打孔纸卡

    这个是最早的数据存储媒介了,在1725年由Basile Bouchon发明出来,用来保存印染布上的图案。但是关于它的第一个真正的专利权,是Herman Hollerith在1884年9月23日申请的,这个发明用了将近100年,一直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打孔纸卡

    上图是打孔纸卡的典型例子--它制成于1972年,上面可以打90列孔。显然你可以看出,这张卡片上能存储的数据少的可怜,事实上几乎没有人真的用它来存数据。一般它是用来保存不同计算机的设置参数的。

【文章导航】

● 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最早期的存储媒介——打孔纸卡』
    『容量比打孔纸卡大——穿孔纸带』
    『电子应用——计数电子管』
    『大型磁带记录——盘式磁带』
    『最珍贵的回忆——盒式录音磁带』
    『超长的存储产品——磁鼓』
    『早期盛行的移动存储——软磁盘』
    『“重”大突破——世界上第一台硬盘机』
    『现在最重要的存储设备——硬盘』
    『第一张视频光盘——LD光盘』
    『体积更小、容量更大——5寸光盘』
    『采用红外激光——DVD光盘』
    『最先进的存储——蓝光DVD、HD-DVD』

第2页
● 容量比打孔纸卡大——穿孔纸带

穿孔纸带

    Alexander Bain(传真机和电传电报机的发明人)在1846年最早使用了穿孔纸带。纸带上每一行代表一个字符,显然穿孔纸带的容量比打孔纸卡大多了。

    小知识:传真通信的基本思想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于1843年提出的,但是直到1925年才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利用电子管和光电管制造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使传真技术进入到实用阶段。不过当时由于传真机的造价昂贵,又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而且传真通信还需要架设专门的通信线路,所以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应用也只限于新闻,气象等少数领域。

● 电子应用——计数电子管


计数电子管

    1946年RCA公司启动了对计数电子管的研究,这是用在早期巨大的电子管计算机中的,一个管子长达10英寸(25厘米),能够保存4096bits的数据。糟糕的是,它极其昂贵,所以在市场上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设计者——艾克特J. Presper Eckert

    同年,缩写为ENIAC“爱尼亚克”的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这部计算机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系统。“爱尼亚克”计算机体积庞大。它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座建筑里占据了差不多170平方米的面积。“爱尼亚克”和以往的任何计算机都不一样。至少和老式计算机相比,它的数字处理过程是闪电般的迅速快捷。

第3页
● 大型磁带记录——盘式磁带


盘式磁带

  在1950年代,IBM最早把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因为一卷磁带可以代替1万张打孔纸卡,于是它马上获得了成功,成为直到80年代之前最为普及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在80年代末的时候,大家都聚在一起看老电影,当时看待巨大的圆盘来回转,这就是盘式磁带。

● 最珍贵的回忆——盒式录音磁带



    盒式录音磁带应该是80年代人,小时候珍贵的记忆之一。它显然也是磁带的一种,可是它实在是太普及了,所以要专门说一下。这是飞利浦公司在1963年发明的,可是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流行开来。

    一些计算机,如ZX Spectrum,Commodore 64和Amstrad CPC使用它来存储数据。一盘90分钟的录音磁带,在每一面(记得录音磁带是可以翻面的吗)可以存储700KB到1M的数据。现在的一张DVD9光盘,可以保存4500张这样磁带的数据,如果现在要把这些数据全部读出来,那要整整播放281天。

第4页
●超长的存储设备——磁鼓


磁鼓

    一支磁鼓有12英寸长,一分钟可以转1万2千5百转。它在IBM 650系列计算机中被当成主存储器,每支可以保存1万个字符(不到10K)。

● 早期盛行的移动存储——软磁盘


软磁盘

    第一张软盘,发明于1969年,当时是一张8英寸的大家伙,可以保存80K的只读数据。4年以后的1973年一种小一号但是容量为256K的软盘诞生了:它的特点是可以反复读写。从此一个趋势开始了磁盘直径越来越小,而容量却越来越大。到了1990年代后期,我们可以找到容量为250MB的3.5英寸软盘。

第5页
● “重”大突破——世界上第一台硬盘机


世界第一款硬盘机

    1956年9月13日,IBM发布了305 RAMAC硬盘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平平无奇,可是在存储容量方面有着革命性的变化--它可以存储“海量”的数据,“高达”4.4MB(5百万个字符),这些数据保存在50个24英寸的硬磁盘上。直到1961年,IBM生产了1000台305计算机,IBM出租这些计算机的价格是每个月3千5百美元。


上吨重的硬盘机,需要飞机托运

    上图可以看到,世界第一款硬盘机重量达到1吨以上,而现在的硬盘最小仅有0.85英寸,重量10克都不到。



东芝0.85英寸硬盘——世界最小硬盘
    该硬盘的工作电压为+3.0V。读写时的标准耗电量为0.65W。外形尺寸为3.3×32.0×24.0mm3,重量不足10g。对于耐冲击性,硬盘工作时在2ms的时间里能够承受1000G的加速度。


第6页
● 现在最重要的存储设备——硬盘


    硬盘是现在还在发展中的一种技术,图中的日立Deskstar 7K500,是第一个达到500G容量的硬盘--是最早的IBM 305 RAMAC的12万倍。我们面对的硬盘发展趋势很明显:越来越便宜的硬盘,有着越来越巨大的容量。

    2000年2月23日,希捷发布了转速高达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盘,其平均寻道时间只有3.9ms,这可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硬盘。同时它也是到目前为止转速最高的硬盘,其性能相当于阅读一整部 Shakespeare只花.15秒。此系列产品的内部数据传输率高达48MB/s,数据缓存为4~16MB,支持Ultra160/m SCSI及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 ,这将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160MB~200MB/s。总得来说,希捷的此款("捷豹")Cheetah X15系列将硬盘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希捷硬盘

    2001年下半年Seagate在发布了Barracuda IV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采用了Seagate独有的FDB液态轴承马达,工作噪音非常小,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安静的硬盘之一。也正是Barracuda IV的出现,逐步确立了Seagate在硬盘业界的领袖地位。


SATA接口

    2003年,Seagate率先推出了Barracuda 7200.7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采用原生SATA控制芯片,结束了桥接SATA硬盘的历史。从这一系列硬盘开始,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开始支持SATA特有的技术—NCQ(原生命令队列)。

    现在,Seagate已经率先推出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产品Momentus 5400.3以及同样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Barracuda 7200.10系列产品。7200.10系列产品再次刷新了硬盘单碟容量的纪录,单碟容量达到180GB,这一系列的旗舰产品容量为750GB。硬盘容量正在向TB级逼近,日立前不久也推出了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产品。上面的硬盘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硬盘总是朝着容量更大、速度更多、运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得,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第7页
● 第一张视频光盘——LD光盘

图中大的是LD盘,小的是普通5寸光盘

    1958年就发明光盘技术了,可是直到1972年,第一张视频光盘才问世,6年后的1978年它开始在市场上卖。那个时候的光盘是只读的,虽然不能写,但是能够保存达到VHS录像机水准的视频,使得它很有吸引力。

● 体积更小、容量更大——小光盘

5寸光盘

    我们常见的5寸光盘,是从LD光盘发展来的,可是它更小、容量更大。它是SONY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在1979年联合发布的,在1982年上市。一张典型的5寸光盘,可以保存700MB数据。

第8页
● 采用红外激光——DVD光盘

DVD光盘

    DVD是使用了不同激光技术的CD,它采用了780纳米的红外激光(标准CD则采用625-650纳米的红色激光),这种激光技术使得DVD可以在同样的面积中保存更多的数据。一张双层DVD容量可达8.5GB

● 最先进的存储——蓝光DVD、HD-DVD

蓝光DVD与HD-DVD

    现在最引人瞩目的,是蓝光DVD和HD-DVD这两种竞争的光盘技术。蓝色激光使得存储的容量进一步增长,目前看起来,好像蓝光DVD更流行一些。不过如果我们目光放更长远一些,也许一种被称为“Holographic Versatile Disc”的光盘,可以提供比蓝光DVD大160倍的容量--高达3.9TB,相当于保存4600到11900小时的MPEG4格式的电影。

    因为人们的生活,信息开始越来越膨胀,使得信息存储犹为重要。致使数据存储得到快速的发展。


DVD与以前的存储相比较

    最后,我们用现在流行的DVD存储与以前的存储产品相比较,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数据存储的发展。现在的DVD相当于9千万张打孔纸卡、6千张软磁盘、四千五百合磁带。


http://tech.sina.com.cn/h/2007-05-17/0723312253.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VD还停留在第二阶段
2007年05月16日16:40


对话嘉宾:陆达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本刊记者 廖中华

问:从VCD开始,整个碟机市场经历了几个阶段,EVD属于第几个阶段的产品?

陆达:DVD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是以容量的大突破作为起点的,以单面容量为例。第一阶段,VCD单面只有0.6G;第二阶段,DVD为4.7G;第三阶段,以蓝光为标准的HD-DVD容量达到了15G。对于EVD,实际上还停留在第二阶段,加了一些新花样而已。

问:DVD格式下,能否装下一部高清电影?

陆达:不能。

每一张光盘,都有两种格式,一是物理格式,一是应用格式。EVD只是在应用格式上作了一些改进,在物理格式上并没有任何改进,是和DVD是一样的。EVD采用的是普通DVD物理格式,这样一个单面单层的DVD光盘容量为4.7GB,单面双层为 8.5GB容量,无法装在一部真正的高清电影。如果一定说能装得下,那就是打了折扣的高清电影,图像质量就难以保证。

问:一部高清电影需要多少容量?

陆达:按照国际惯例,一部电影是以135分钟计算,采用MPEG2压缩格式的要求光盘容量必须达到20GB的容量,才能使播放的图像质量达到高清要求;MPEG4压缩格式的要达到15GB。在电影播放时间不变的前提下,EVD容量有限,那只能靠降低图像质量,减少数据率才能实现,这样播放的电影图像就不是高清电影。

问:双重标准的专利费又是如何解释呢?

陆达:目前国内碟机厂家向洋巨头所交纳的专利费,70%来自物理格式。EVD在应用格式上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部分可以少交纳专利费,但在物理格式上需交纳的专利费和DVD是一样多的。

问:基于HD-DVD标准的调制解调码推出后,会与EVD形成两强相争的局面吗?

陆达:现在还不好下结论,关键要看企业的眼光。目前EVD产业联盟已汇聚了十多家产业链企业,但这个产业链是松散的,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利益的分配与均衡等是未来EVD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问:EVD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陆达:现在,来自的日本HD-DVD标准和蓝光DVD标准中国区产业化在即,中国本土高清标准如果再继续内耗下去,肯定没有前途,所以,只有充分联合彼此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才能够形成产业优势。但是,分散在各个企业里的专利如何有效地汇总起来,这对于EVD联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http://finance.qq.com/a/20070516/00053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宝全 迷失在欲望的海里 (1)

张宝全 迷失在欲望的海里

2007年05月16日16:32  

文/本刊记者 廖中华

作家、书法家、地产商人、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今典集团董事长、EVD影碟机旗手、中国五星级豪华影院发起人、北京工商联住宅房地产商会会长等等,这一顶顶令人炫目的头街,都落在了一个名叫张宝全的人头上。

然而,作为作家,其出的书并不怎么畅销;作为书法家,在书法界的名气似乎也不响;作为地产商人,也就开发了那么几个楼盘,卖得好与不好只有他自己知道;作为EVD影碟机的旗手,在最后的关头,还是将手到擒来的EVD联盟主席一职拱手让给了黄光裕,张氏倒是挣得了联盟秘书长一职。每一次,这个精力十足的男人都想成就一番伟业,但总是在最后的关头没能把握住火候,让煮熟的鸭子一再飞掉,在海南炒房时如此,做海运企业也是如此,现在做EVD还是如此。

这一次,张宝全又抛出了一个“宏伟大计”,要在全国建立一个超豪华的影院帝国,据说总数最终可达10万家的规模。但是,业界普遍认为,这个计划将与张氏以往许许多多的“宏图大略”一样,又是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表演秀。

这个挂着北京今典集团董事长头衔的男人,这一次能否从欲望的海里脱颖而出呢?

一个男人,两根钢丝

文/本刊记者 廖中华

一直以来,张宝全就在EVD与电影这两根钢丝上旋转。

早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著名导演谢飞,并于1992年毕业。据说,张在毕业之后即失业,既没有人来投资他拍电影也没有找到他合适的剧本,一怒之下,张宝全就抛弃了导演这个行当,南下海南,成了一名炒房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张氏日后进入北京地产界积累了宝贵而难得的经验。

蓝光之争

无论是作家也好,还是书法家也罢,真正让张宝全着实在媒体面前“火”了一把的是关于中国EVD产业的利益与标准之争。

相比于与其他标准,中国的EVD产业可谓命运多舛,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先说外患,日本两大巨头索尼和东芝各率领一个DVD阵营,并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具体是:索尼为龙头的企业代表蓝光DVD,东芝则代表HD-DVD,在两强争执不下时,中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自己的DVD标准即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EVD。

凭心而论,三个标准各有优劣。蓝光DVD售价昂贵,每台约8000-10000人民币,优点是容量大,可储4部高清DVD影片;HD-DVD次之,可储2部,价格在4000-6000之间;EVD只能储1部,价格700元。三种标准可谓各有短长,但对于这个“标准主导产业”的时代来说,掌握了标准就意味着谁将控制巨大的财富。

所以,无论是索尼的蓝光DVD,还是东芝主导的HD-DVD,以及中国推出的EVD,都想成为未来的标准,正是因为背后蕴藏了巨大的利益所在。

作为索尼与东芝来说,两个标准都有自己巨大的财力作为后盾,反观中国的EVD标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如一团雾水。最初拥有该标准的是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国数字),其总裁是郝杰,但由于财力所限,阜国数字无法将EVD推上与索尼、东芝同台竞技的历史舞台,这就是业界一直渲染的“蓝光之争”。

这个时候,轮到张宝全上场了。

结盟与反目  

2004年7月的某一天,在一位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张宝全与EVD标准拥有者和研发者——阜国数字总裁郝杰会面了。

据说,这个会面只用了短短的10分钟,郝杰就将张宝全说服。

很快,两方同意合作,并签署了相关文件。接着,双方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前期运作,计划投资2亿元注册并成立今典环球数字技术公司(简称今典环球),张宝全拥有新公司80%股份,阜国数字拥有剩余的20%股份。合约还注明了张氏获得EVD格式在光盘内容制作方面和数字影院、VCD点播“惟一的不可撤销的授权”。

这样,张宝全就被郝杰拉入了EVD阵营,也成了日后两人反目的起点。

其实,张宝全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EVD有自己的三重加密方式,在防盗版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从理论上计算,用计算机解开密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时间会在100年以上,甚至更长。正是这种完美的加密防盗优势,让张宝全觉得“把我2000年想基于网络技术来做数字电影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了”。

张氏仿佛看到了无穷的商机正向自己扑面而来。

就在今典环球成立后不久,张宝全发现阜国数字将EVD又授权给了盛世龙田,从而导致可以从网上下载EVD电影,这对想独自占有EVD的张宝全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双方从此交恶。

一边是企业利益的博弈,一边是国家标准的博弈。

2005年2月23日,经过努力与斡旋,中国信息产业部终于颁布了《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即EVD),并宣布它将成为中国电子行业推荐标准,张宝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此时,EVD的前途也似乎一片光明。

标准的颁布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同时,也加深了两人潜在的矛盾与利益博弈。

摊牌的时候终于到了。

郝杰携EVD标准与英国NME公司合作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张宝全毫不示弱,并借助自己与媒体的良好关系立即炮轰阜国数字,甚至宣称“阜国数字作为EVD标准和商标的所有者,如此作为无疑是将国家标准卖给了英国人。”

先声夺人,这是张宝全一贯的作风。

张氏随即派人调查英国NME公司,甚至向媒体发了一封“关于NME公司真相”的电子邮件,以此来打击郝杰和阜国数字,双方由此矛盾进一步公开化。接着,盛怒之下的张宝全又抛出了撒手锏,向媒体公布了自己与阜国数字进行合作的合同细节。对此,郝杰则回应说“张宝全没有权利过问阜国数字和EVD的事情”。

http://finance.qq.com/a/20070516/00053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7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宝全 迷失在欲望的海里 (2)

最后,张宝全停发了郝杰等人的工资,并且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查封清点阜国数字的账目。一个月之后,张宝全赴美参展,郝杰则被刑事拘留。

一段美好的合作以悲情的方式结束,令业界唏嘘不已。

作为郝杰来说,因为EVD一事,联盟未成,最终险些让自己深陷囚笼,的确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颠来倒去

2006年10月底,对于新任EVD产业联盟筹委会秘书长张宝全来说,是他荣膺新职后最忙乎的几天。

用张宝全自己的话说:“这两天我先后走访了创维、TCL等15家碟机企业,到12月6日我们的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时,创维等企业都将推出自己的EVD2代产品。”

无论如何,在EVD一战中,张宝全还是取得了预期的胜利。

据资料显示,张宝全的今典集团以5220万元的代价,拿下了阜国数字87%的股权。EVD专利所有权虽然归阜国数字,但是使用权却落在了今典集团,如今的今典既是内容集成商,也是技术提供商。媒体资深人士许岱威对此评论说:“无论是巧取还是豪夺,有些人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不仅消耗了张宝全的大量精力,也一度让整个EVD产业陷入了困顿和迷茫,虽然张宝全最终拿下了阜国数字并拥有了EVD的使用权,但整个过程被业界看得一清二楚,加上张氏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许多人对EVD产业甚至产生了怀疑。

在这期间,由于市场方向不明,以及EVD本身诸如内容提供商、碟机企业、中间渠道商等都在观望之中,无奈之下的张宝全,只好回过头,将主要精力回归到EVD数字影院上来。一段时期之后,张氏又发现,EVD数字影院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来支撑他的“数字影院”梦想,一番折腾之后,张宝全再一次调头,重新拣起了沉寂了许多日子的EVD产业。

这一次,促使张宝全调头的力量来自日本。

重磅炸弹

2006年10月9日,日本东京DVD论坛发布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HD-DVD初步格式规范。

随后,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表示,基于HD-DVD标准研究的调制解调码也将完成,所有的技术指标测试均已达标,中国企业可以按此标准生产中国版的HD-DVD高清影碟机。在此之前,长虹、夏新等企业均明确表示,将在2007年正式推出自己的HD-DVD高清影碟机。

一石激起千重浪。

长虹、夏新的表态,无异于让张宝全的EVD如意算盘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HD-DVD标准真的被中国所有碟机生产企业所采纳,那么,张宝全多年来的明争暗斗就如一场闹剧,新的HD-DVD标准一经面市,就会挟诸多优势将EVD挤出市场,这一点,张宝全比谁都明白。在此背景下,张宝全只有火线招兵,寻找更强有力的支持者。

这样,2006年10月15日的EVD产业联盟会议应运而出,国美黄光裕一跃而登上联盟主席宝座,在张宝全看来,这实在是一个无奈之举。谁让自己人微言轻,没有黄光裕的影响力大呢?

还好,鉴于张宝全前期的奔走与努力,筹委会给了他一顶“秘书长”佳冠。

但是,对于这场暗藏诸多利益博弈的E盟,从一开始就不被人们所看好,甚至有人说,这只是有关EVD的又一场表演秀。

不管怎样,该走的过场还得要走下去。

2006年10月31日,张宝全与EV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晶晨董事长钟培峰一起来到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游说当地企业。

上午,张氏与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会晤;下午,会同钟培峰在深航大厦召开推介会,据说参会的有创维、TCL、万利达、海尔、奇声、清华同方等13家碟机企业均对EVD2代表示支持。

11月1日,张宝全与TCL集团(行情 资讯)高层就EVD2代上市细节一一研讨。此外,此前投靠HD-DVD阵营的长虹、夏新又开始回心转意——均表态支持EVD2代产品。

情况似乎又在向张宝全以及E盟方面倾斜。

然而,好景不久,12月5日苏宁电器(行情 资讯)黑电事业部总经理李斌就抛出了重磅炸弹:“EVD2代是一个标准的假高清产品。”

答案

尽管张宝全没有正面回答EVD2代的真假问题,但从此可以看出,多灾多难的EVD现在只是麻烦的真正开始。

记者随即对李斌进行了采访,李斌明确表示,他们(苏宁)不会支持这种假高清产品,但会支持真正拥有1920×1080 高清影碟机。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在EVD真假问题上得不到统一,有可能在国内就会产生两个DVD阵营,一个是支持EVD2代的假高清联盟,一个真正的高清影碟联盟。如果国美主导前者,有可能苏宁主导后者,但是,关于此李斌没有正面回答。

撇开真假之争不说,目前EVD最大的盈利困扰还在于内容。这些内容商主要包括CCTV电视制作总公司、中影、中凯等,为了让这些内容商加入E盟,张宝全可谓用尽了心思。

据来自E盟方面的消息,2006年底,EVD碟片专卖网将正式开通并形成连锁,网上可提供至少300部高清影片,并全部拥有版权。与此同时,首批EVD碟片专卖店也将出现在国美电器全国门店内。此后不久,精彩无限FAB音像连锁的全国200家门店也将陆续设立EVD碟片专卖。

这一次,张宝全将黄光裕拉入EVD阵营,增加了胜算的筹码。

张宝全向媒体表示,EVD联盟将利用上述专卖店设立“高清影片加油站”,同时各家电厂家的经销点也可加入此列。消费者可以用U盘、移动硬盘等,以每部5-8元左右的价格现场拷贝高清电影,然后插在平板电视上欣赏。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接受采访时说:“仅创维一家,在全国就拥有1万余家经销点。哪怕有1/5的经销点建立EVD高清加油站,也意味着全国将一下子增加了2000家EVD网点。如此庞大的网点,对EVD内容商和硬件商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正是张宝全所期望的“钱”景。

张氏甚至认为,搞“加油站”比卖正版DVD更赚钱:“目前市场上有250万台EVD机,高清电视500万台,一张碟片只要10%人购买,卖出30万张,每张获利3元,就是100万元。反观好莱坞碟片市场,一张正版碟片的利润还不到10万元,由于盗版和网上下载,正版DVD的市场份额从10%下降到了目前的7%,也就是7万元上下。”

“如果每个城市的小区内都建一个EVD加油站,每套设备卖3000-5000元;每下载一部电影要收5-8元;再在全国建10万家数字影院,每套设备卖40万元;每家数字影院同时卖EVD硬件和软件,又多了10万家EVD专卖店,麦当劳和肯德基全球的门店加在一起还没有它的一半多。”这正是张宝全梦想的财富途径。

难怪乎,张宝全不惜一切代价地将阜国数字控制于自己的手中,在这里似乎找到了精确的答案。

矛盾深深

尽管这个冬天E盟闹得满城风雨,但业内普通认为,中国的EVD产业在过去两年内已经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现在,若不迅速奋起直追,迅速统一战线,这种旷日持久的内讧很可能最终让中国的EVD产业流产。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说:“HD-DVD无论在光盘容量上,还是编解码技术上,都比EVD标准高出很多,从长远来看,红光阵营的EVD是没有前途的。”

明知红光阵营的EVD没有前途,但为什么还要孤注一掷呢?那就是赌徒心态占了上风。一方面是赌国家有关部门对红色阵营的EVD倾力支持,另一方面是赌在蓝光时代真正到来之前大捞一把,两种心态的结果,成了今日EVD骑虎难下的局面。张宝全在拉拢国内企业的同时,还将矛头对准了索尼引导的蓝光阵营以及东芝引导的HD-DVD阵营,他坚持认为:“那些(指“蓝光”阵营)碟片投入成本高,3-5年内难以盈利。”

对此,索尼进行了反击:“索尼的高清战略是全领域的,从蓝光DVD到PS3,从平板电视到高清摄像机,虽然目前价格偏高,但我们拥有技术和专利的优势,一定会后来居上。”

看来,内忧外患将张宝全困在了这个前途不明的EVD产业上了。

2006年12月1日,张宝全向媒体透露:“EVD联盟企业将于2008年后相继停产DVD碟机,届时EVD将彻底取代DVD。”此言一经爆料,再一次引起了业界的轩然大波。

记者随即与新科、长虹、海尔、夏新等碟机生产大户进行了求证,四家企业都予以了否认,普遍认为“一下子停产DVD不符合企业利益,企业将会根据市场需求同时生产DVD和EVD。”长虹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寇化梦说得更加直接:“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作为中国另一家大卖场——苏宁电器黑电事业部总经理李斌接受采访时说:“前一段时间,就有人认为液晶将替代传统CRT彩电,各大厂商将要停产CRT彩电,最后证实只是一个谣传,而且这种说法只会扰乱市场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7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宝全 迷失在欲望的海里 (3)

2006年12月6日,E盟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次改成了“2008年EVD在中国基本替代 DVD”,一字之差,概念大不相同。此次会议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E盟主席黄光裕并未出席此次会议,全国20多个碟机厂家也只来了两个代表,这说明E 盟内部依然矛盾深深,并不是张宝全所想象的如此简单。
泡沫随之破灭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位“成功”商人的足迹。

1988年,一名31岁的年轻人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据说是笔试第一,成为谢飞的学生。4年过去,毕业即失业,年轻的导演不得不改行谋生。首先在科委系统下面的一家公司里谋职,但好景不长,公司出现了资金危机,解体了,张宝全又成了无业者。  

当时正值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不久,个体户、创业潮方兴未艾,“头脑灵活”的张宝全,利用在科委系统那家公司结下的关系网,与工商银行(行情 资讯)下属一企业联系搞开发,从此,平步青云。

那是一个颠狂而失去理性的时代,中国的海南有如一块风水宝地,奇迹频出,财富的神话不停地在这里上演,张宝全自然不甘人后,带着巨额的资金来到了海南。当然,钱是银行的,张只是来“练手艺”的。  

当时的情况是,先期进入海南的炒房者,都已经是腰缠万贯,而像张宝全这样的后来者们,只有拣剩下的“馒头”,倒买倒卖的投机战术成了当时惟一的选择。

“我是92年8月份注册完公司的,进入海南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们没有资金也不可能一来就大干快上,为了减小风险,只能搞短平快的转手买卖。”张宝全事后承认。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手法,学起来很快,因为张宝全身后的公司大有背景。只要张宝全找到了买家,然后利用银行的资金,再去找上游的土地,虽然赚不是太多,但还是能混日子,关键是风险小。

也许这种日子随着海南地产泡沫的到来,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这时,张宝全见大量的粮食和货物进出海南,觉得有机可趁,赶紧成立了一家海运公司,买了一些二手船舶,据说“很顺利”。但与同时在海南发展的冯仑、潘石屹等人相比,张宝全似乎更“花”,前者专注于地产,而张宝全却在几个行业之间徘徊,这注定了张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冯、潘两人专注。

事实上,后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1993年国家对金融系统进行整顿,海南房地产泡沫随之破灭。张宝全只有将手中的项目打包处理,至于亏损了多少,没有人知道。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时从海南撤回大陆的公司,除了早先赚到了钱的除外,后来进入的公司没有一家是不亏损的。

祸不单行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993年下半年过后,随着金融业的全国整顿,张宝全的海运公司也大受影响,但考虑到当时撤退,成本太高,只好一边打理海运公司,一边回撤北京,等找准了时机之后,再将海运公司卖掉。 

中央在对银行系统清理整理的同时,也对很行下属的实业公司进行了撤并,此时,摆在张宝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全身而出,要么回购银行手中的股份,张宝全选择了后者,出资回购了银行手里的股份,一跃而成公司的大股东,从此,正式步入商海,将早年自己的的导演事业与电影梦想抛之脑后。

回到北京后的张宝全,拣起了房地产的老本行,但是,公司的开发资质问题此时又成了一个新问题。

1995年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有如一块块自留地,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凡是北京以外注册的房地产公司,都被看成“外地公司”,要开发房地产,必须和“本地公司”联合。而那时北京有征地权的“本地公司”只有10家,基本上都是房管局、建委的下属企业;有开发权的企业不多。

张宝全当时看中了西直门电影学院旁的一块地,想在那里开发,就与当时北京一家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公司合作,具体方式是“张宝全的公司挂靠在它下面,给10%的干股作为回报”。开始倒还顺利,等到张宝全筹备了一段时间,对方又开始反悔,主要是对张宝全不信任,原因不言而喻,对于从未开发过楼盘的张宝全来说,弄砸了拍拍屁股可以走人,债务却要房地产公司来承担。  

无奈之际,该公司一位副总闹离职,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且有开发权,双方一拍即合,张立即将报告捧上,并盖上对方公司的公章以对方的名义报了上去。

很快,立项报告批下来了。不过,项目落在了对方公司的名下。

张宝全兴冲冲地去拿批文,这时,对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已经完成了立项,欢迎你来跟我们合作……”

虽然张宝全最终拿回了自己的项目,但是这一次委身人下的教训让他记忆犹深。

最终欲望

从一个电影人开始,到炒房者、海运代理、地产商人、EVD产业,然后又回到影院帝国,张宝全心中的电影情节总是挥之不去。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商人,这种朝三暮四或许注定张宝全永远只能在二流与一流之间徘徊。

早在2000年,张宝全还在开发空间蒙太奇大厦时。事业刚刚起步的他,手中有了一点票子,心中的电影梦想又蠢蠢欲动。当时正是网络泡沫大膨胀时代,张宝全开始打起了网络数字电影的主意,他要把空间蒙大奇大厦打造一个数字电影大厦,甚至连空间蒙太奇的承重标准都是按每平方米1100公斤来设计的,而不是普通写字楼的220公斤。

张宝全说:“那时候我们光缆都铺了,设计了外墙屏壁,最花钱的就是对电的预留。因为机房控制中心必须要有自发电,断电恢复不能超过零点零几秒”。

但是,张宝全过热的头脑再一次被现实的凉水浇了个清醒。很快,他就发现网络数字院线在安全、发行、防盗版以及成本控制等环节,遭遇到越来越多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几乎是无法解决。

惟一的结果就是,体面的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来。

现在,在房地产做得不尽人意,EVD命途多舛时,张宝全又将目光放在了电影梦想了。

张宝全说:“接手华纳的消息我不会评论,但是我们在上海市场会采取多种渠道推进我们的战略,我们也会考虑跟上影合作,也可以跟其他的合作伙伴合作,也可以考虑独资,也可以合资,总之评估下来我们觉得可行的项目,我们就会去实施。”

从作家、书法家、电影导演、炒房、做海运企业、卖楼盘、EVD联盟等,再到做影院在线,这个自称尝试了中国所有职业的男人,似乎在每一个职业上都做不是很成功,而且有一些甚至半途而废。但是,有一点,他似乎已经掌握了操作项目的精髓。就是,现在无论张宝全做什么,都会邀请一大批的媒体记者,先把风给放出去。无论天空里有没有鸟儿,先放一炮再说话。

从做地产的时候起,张氏就渴望做一个地产业的霸主;做EVD时,想统一全国的碟机企业,成为一个新标准的拥有者与受益人,进而成为这一产业的巨擎;投资影院在线,刚刚开始就要在全国做十万家豪华影院,这样的“大气”也许只有张宝全这样的人才能说出口。

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之后,现在的张宝全还有一个新的梦想:就是要利用EVD的连锁优势,将全国的影院在线连接起来,再将上游的电影制作企业进行整合,最后形成一个从影片制作、发行、播放等一系列过程的庞大产业……

正如一位资深影评人所说:“作为一名学过导演的人来说,如果有生之年不拍一部电影是死不瞑目的。”

或许,这就是张宝全的最终欲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7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S 于 21-5-2007 12:21 PM 发表


这样也算烧到手 ...
给你除牌也是亏掉千多块.

烧到手指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7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21-5-2007 10:57 AM 发表
呵呵,才千多块,玩爽的,希望可以赢到一餐pizza hut啦

现在没有人可以讲我了,因为我也是megan股东了

记得最高成交量那天吗?
我也是玩爽的,小赌怡情,0.69进。
现在我3500元飞掉了。。。
不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7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ng_can 于 21-5-2007 01:51 PM 发表
RM2.35 FOR MEGAN
PE=11 左右。
到时,我们相约吃pizza hut.

说得容易。
我不如"晒冷",赚到钱买美国 Pizza Hut 总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0-2024 11:36 AM , Processed in 0.11318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