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200萬非法移民‧經濟專才憂搶飯碗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6日訊)政府預料在下個月(7月)展開大型的特赦非法移民行動,合法化非法移民,以減少國內約200萬名非法移民的人數。強烈依賴外勞的商業領域對此有讚有彈,但經濟專才卻認為,此措施對國家經濟長遠來說,與政府推行的經濟轉型計劃(ETP)背道而馳,而且隨著合法外勞人數增加,不排除會造成外勞與本地人“搶飯碗”的局面出現。 據《星報》週一的報導指出,這項“六合一”的特赦行動,旨在登記所有在國內的非法移民,政府將記錄他們的指紋,收集在移民局的資料庫供未來參考,同時也確保他們不會重新入境,或以不同的名字或護照入境。 減少社會問題 報導說,這項為期3個星期的大型特赦行動,被稱為“6P”行動,即登記(pendaftaran)、轉為合法(pemutihan)、特赦(pengampunan)、監督(pemantauan)、執法(penguatkuasaan)及驅逐出境(pengusiran)。 這將是內政部有史以來,為劇減非法移民人數而展開的最廣泛計劃。以前,減少外勞措施只限於遣送回國,期間也曾展開數次特赦行動,最近一次是在去年。 內政部一名資深官員透露,外勞有3個星期時間接受政府的特赦,不然就得繼續面對在沒有合法旅遊證件或工作證下被扣捕並遭法律制裁的風險。 《光明日報》週一針對這項新措施,訪問各商業領域及經濟專才後發現,商業領域基本上表示贊成;他們認為,以目前大馬對外勞的需求量來說,合法化外勞將有助於減少社會問題。 須透明化程序 不過,他們希望內政部必須透明化程序,以確保特赦不會被濫用。 朝野議員及政治領袖則認為,由於外勞合法化等於掌握外勞的資料,對於減少社會問題將會有幫助,但強調政府必須對特赦程序透明化,避免受到濫用。 然而,經濟專才卻不這麼認為,經濟分析家拿督蔡兆源受詢時指出,如果政府合法化非法移民,長遠來看對大馬的整個經濟架構沒有太大的幫助,而且不符合與政府推行的經濟轉型計劃(ETP)。 他說,政府合法化非法移民的舉措,可解決工商領域外勞短缺和廠商申請不到外勞的問題,但隨著合法外勞人數增加,不排除會造成跟本地人搶飯碗的局面出現。 “一般上,外勞的薪資比本地人低,僱主若以盈利為導向,將會想盡辦法降低成本,即僱用薪資較低的外勞。” 合法化費用400元 這項特赦行動預料將於週四,由副首相兼外勞及非法移民內閣委員會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宣佈。在“6P”行動下,有意出境的非法移民,可以在不必擔心遭到扣捕的情況下,安心出境。 內政部消息向《星報》透露,每名要求合法化的非法移民,需付政府400令吉費用,其中300令吉作為逾期逗留的罰款,另100令吉是申請逗留大馬的特別准證。 此外,外勞還需支付2000至3500令吉費用,供繳付人頭稅、身體檢查、生物指紋系統的身份證、旅遊證件(共非聯邦共和國國家)及指定處理這項計劃的代理公司。 他們只有獲得特定准證後才可申請工作證。有意在農業領域工作者,必須付360令吉人頭稅,園坵工作人頭稅是540令吉,工業及建築業1200令吉,服務業是1800令吉。 業者欲聘用
須呈執照副本 資深官員說,內政部將指定數家公司,協助政府展開這項行動。有意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必須在數日內向內政部提出申請。 至於有意聘用這些外勞的雇主,必須提呈公司資料背景,比如工業領域業者必須提呈由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發出的執照副本;經營餐館的業者,若有意合法化他們的非法移民,就必須附上地方政府發出的執照副本。 持有逾期護照的非法移民,需向各自最高專員署或大使館申請新護照後,才會獲得考慮特赦。 政府指定的公司將會協助他們處理這些事情,但他們有必要付一些費用。 希山:特赦非法移民非外勞 針對大型的特赦非法外勞行動,以合法化非法外勞,內政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受詢時證實此事,惟他表明這是“特赦”非法移民,而不是非法外勞。 他週一受詢時披露,政府目前是要向國內的非法移民進行登記行動,至年杪為止,全國所有關卡都必須設有生物認證系統(biometric),以監督非法移民的動向。 另外,內政部發表告指出,從今年6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的生物認證系統,在目前初期階段出現一些困難及遲誤,以致一些關卡的外國人入境面對問題。 文告說,內政部會對此採取監督行動,以改善情況。(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