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9-2007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7-9-2007 12:49 AM 发表 
不是。
选择听众才说。不能随便对任何人说。
这是佛教论坛, 大家也是佛教徒,
难道佛法及修行, 是选择性说, 选择性对人说?
毕竟这是大众看的.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6-9-2007 06:16 PM 发表 
从日常生活做起吧!"观", 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知道自己在呼吸,知道自己在走路,知道自己在工作,知道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在听、看、想、触、觉,就是活在当下。
纯粹个人意见。请多指教。: ...
哦!好像明了(我愚顽只能说好像明了)
可不可以这样说,观生活(也是修行)而知道色、受、想、行、识(修心)。
活在当下,这个不明白,(因为总是觉得这话很沉重,有‘我’的意味)。
活在当下,能不能用浅白的文字说说(哈,我读书唔多。。。。)谢。。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oping 于 7-9-2007 12:51 AM 发表 
这是佛教论坛, 大家也是佛教徒,
难道佛法及修行, 是选择性说, 选择性对人说?
毕竟这是大众看的.
这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是真心要知道佛法。
真诚的人最终必能如愿。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7-9-2007 12:53 AM 发表 
这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是真心要知道佛法。
真诚的人最终必能如愿。
这就是主题要探讨的, 修行和修心.
真诚还是方法, 能让其如愿?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oping 于 7-9-2007 12:56 AM 发表 
这就是主题要探讨的, 修行和修心.
真诚还是方法, 能让其如愿?
这样的问题,是谈论“主题”的概念,不在学佛的范围里面。
你的用意如此,并不符合我认同的真诚求知佛法的人。
说到这里就停止咱们的对话。
我也要去睡了。
晚安。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7-9-2007 12:59 AM 发表 
这样的问题,是谈论“主题”的概念,不在学佛的范围里面。
你的用意如此,并不符合我认同的真诚求知佛法的人。
说到这里就停止咱们的对话。
我也要去睡了。
晚安。
学佛在于修行/心, 是否"知道", 是否"得其法",不是概念, 而是实践.
真诚与否不是在与预期的问题与答案, 而是探讨之引伸.
晚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崆峒 于 7-9-2007 12:53 AM 发表 
哦!好像明了(我愚顽只能说好像明了)
可不可以这样说,观生活(也是修行)而知道色、受、想、行、识(修心)。
活在当下,这个不明白,(因为总是觉得这话很沉重,有‘我’的意味)。
活在当下,能不能 ...
应该是把生活跟修行融合在一起吧!色、受、想、行、识是同时在工作的,如果你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这五蕴在工作,那自然的你当时就活在当下。
你知道你在这一秒中在做什么吗?如知道,这一秒里你就是活在当下。
我书也读的不多耶 。。。如有错误,请见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7-9-2007 12:59 AM 发表 
这样的问题,是谈论“主题”的概念,不在学佛的范围里面。
你的用意如此,并不符合我认同的真诚求知佛法的人。
说到这里就停止咱们的对话。
我也要去睡了。
晚安。
不知您认为学佛的定义是什么呢? 您个人的"想"法不也是个概念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oping 于 6-9-2007 08:38 PM 发表 
"明白"和"知道"是个修行/心的差距.
知道>实践>明白 ???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开始在正见,没有正见,最后还是和外道一样.
修到来发现有外来佛,观音菩萨来找他,得了神通,有人和他讲话等幻想信以为真. 最后不过精神上有问题.
修心的方法外道也有很多.道家有,儒家有
四圣缔-八正道(转法轮经),四念处,七觉支.
只要有八正道就有阿罗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12:50 PM 发表 
修行开始在正见,没有正见,最后还是和外道一样.
修到来发现有外来佛,观音菩萨来找他,得了神通,有人和他讲话等幻想信以为真. 最后不过精神上有问题.
修心的方法外道也有很多.道家有,儒家有
四圣缔-八正 ...
同意。但要怎样才能有正见呢?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peggy_str 的帖子
正见来自
1听善知识所说的正法
2读正统的经典
3修止观法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02:37 PM 发表 
正见来自
1听善知识所说的正法
2读正统的经典
3修止观法门
1听善知识所说的正法
-听了是否全都要相信呢?听了但不明白,如何?
2读正统的经典
-读了就等于明白、了解?还是个人概念化了?
3修止观法门
-不明白。。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7-9-2007 02:46 PM 发表 
1听善知识所说的正法
-听了是否全都要相信呢?听了但不明白,如何?
2读正统的经典
-读了就等于明白、了解?还是个人概念化了?
3修止观法门
-不明白。。
读了就等于明白、了解?还是个人概念化了?
----------------------------
读了不了解就读二偏,不然三偏.不然请教善知识.
当你上课读书,考试时教授问你了解你所读的吗?
你说不明白,或说那是个人概念化?问题出在那里?是没有好好读,还是读完了脑子空空?
教授问你一些意见重点,你讲那是背书.
东西是那末逻辑,可是人家硬讲是概念化. 喝水解渴也是概念化.
经典就如手指指月,捉住手指说它是概念化,要这样说也是没办法的.
人们怎样认识佛的教理,听法和读经.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03:39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03:27 PM 发表 
读了就等于明白、了解?还是个人概念化了?
----------------------------
读了不了解就读二偏,不然三偏.不然请教善知识.
当你上课读书,考试时教授问你了解你所读的吗?
你说不明白,或说那是个人概念 ...
经典多是佛陀经验之谈,而本身没有体验过,就称之明白? 我还真的不明白。。。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peggy_str 的帖子
你应该只道佛陀说法时,很多人在听经下都入一流果.这些人没有体验过佛陀的经验.这些人没有禅定的修行,为什么会豁然开悟.他门只是听法就得清静的法眼.
佛陀每说一次法就叫弟子如实的思维.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04:23 PM 发表 
你应该只道佛陀说法时,很多人在听经下都入一流果.这些人没有体验过佛陀的经验.这些人没有禅定的修行,为什么会豁然开悟.他门只是听法就得清静的法眼.
佛陀每说一次法就叫弟子如实的思维.
呵呵。。。善者言下之意,不是要说自己听法就拥有清净法眼了吧?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沧浪澈 的帖子
多接触善知识,多读正法的经典,修止观,如实的思维,清净法眼不会离大家很遥远.
佛法是当下,可以体验,可行的方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7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9-2007 04:23 PM 发表 
你应该只道佛陀说法时,很多人在听经下都入一流果.这些人没有体验过佛陀的经验.这些人没有禅定的修行,为什么会豁然开悟.他门只是听法就得清静的法眼.
佛陀每说一次法就叫弟子如实的思维.
也对!但听法跟读经典是一样的吗? |
|
|
|
|
|
|
|
发表于 7-9-2007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peggy_str 的帖子
在现今的时代听法和读经是一样.
善知识所说的法不离经典.从前佛法只是流传在僧人之间以口传或书本,一般人没有机会接触,唯一的机会学习佛法就是接近善知识老师.今非昔比,我门很幸运能得到这些佛法.
佛陀也教导依经律检查他人所说的法是否符合佛所教.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