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4-7-2025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7世纪的启蒙运动,已经到中国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取得大量知识。
西方许多哲学家有这方面的论述,就不转载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逻辑,独立思考这类的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形成学术/学问,因此,可能有那些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流传到欧洲。但是不包括理性,逻辑,独立思考这类的思想。
甚至“逻辑”这个词,是翻译自"logic"。
“逻辑”来自古希腊语“λογική”,意为有理据的、知识的、辩证的、论辩的;此词又与逻各斯(λόγος)同源,意为词语、思想、概念、理念、论据、论点、说明、理由、原则、推理。此后“logikḗ”传入拉丁语(logica),演化为法语(logique)后再借入英语(logic)。其他欧洲诸语拼法亦承袭自拉丁语而形近,如德语“logik”,意、西语“logica”,葡语“lógica”等。
李之藻(1565-1630)与人翻译了一本逻辑学著作,译为《名理探》。清朝末年,有著作《辩学启蒙》。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时,将其意译为“名”,但这不合名家或者名教之名学中“名”的本意。同时在本作中第一次作为注解提到“逻辑”一词,但他并不提倡。 梁启超在《墨子之论理学》提倡采用和制汉语的意译“论理”。 1919年孙文在《孙文学说·以作文为证》提倡意译为“理则”。 1917年章士钊在《逻辑指要》第一次将“逻辑”作为著作的译名。他认为,意译无法精确表达原词所蕴含的意义。由于意译的分歧很大,最终“逻辑”作为“logic”的译名流传下来。
其实是西方传教士把逻辑学传到了中国,而不是中国把逻辑学传到了西方。
“逻辑”这个中文词,在中国20世纪才出现。
在目前世界的主流里,理性,逻辑,独立思考这类的思想,是源自于古希腊文献。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名《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明末科学家李之藻(1569—1630)所译的(由当时来华的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傅泛际[Francois Furtado,1587—1653]译义)一部西方逻辑著作。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有“逻辑学”,只是当时不叫逻辑而已。
--------------------------------------
中国逻辑史指的是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等思想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逻辑史角度看,中国的逻辑学并未同欧洲、印度和穆斯林世界一样有着广泛认同和持续发展的特点,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孤立。因此,中国的形式逻辑在逻辑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中国的逻辑思想极为丰富地表现在了各个学术的思想范围和认识中。然而由于过去封建正名的思想统治,使旧哲学中论名实的逻辑科学长期停顿在正名主义的逻辑思想和墨辩立名本的思想认识上;而一直分散在各种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的理论,也因为旧的哲学和科学狭隘的区划限制,没有得到逻辑综合的研究。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02: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14-7-2025 02:14 PM 编辑
oyak999 发表于 14-7-2025 01:20 PM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有“逻辑学”,只是当时不叫逻辑而已。
--------------------------------------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先秦时期的儒家之外的学术和思想都沦为边缘,几乎绝迹。
释儒道为中国主流,这些都很主要讲人性,人心的。
加上科举考试的内容里不讲逻辑学,因此,在科举时期,都属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部分了。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科举要考策问,也就是政治法律时事的论述和解决方案。
还有考经义,也就是对古代经典著作思想的论述。
这些必须要有逻辑能说服人取得高分!
有些时代还要考数学!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人需要皇帝,皇帝又称为天子,是神的代言人,所以皇帝不可以有错。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价值观解释民族性格=人种优劣不就是美国最爱用的一套吗
不过就算再pariah的人种谁不想往上爬的。谁信这套的直接去躺平好了,日子还可以愉快点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renaissance一词,我们的世界历史就反复提到了,你说的没错。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堆中国粉红在聊智人源自北京,不是源自非洲大草原,我就默默的在看他们讲故事。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独立,发表独立宣言的同时,乾隆在在编四库全书,游江南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可波罗游记后来被真实其真实性。。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科举,就像现在的制度考试,考的是上位者的胃口。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两个在奥运最终赛比赛跑,一个体型大只可是中了性病可是跑三步就要休息,一个送可以一口气跑15步可是体型小,体型大的自己认为自己中了性病很不公平,所以希望把自己的性病传给对手,根据他的说法是这样赛跑才公平,然后还有个被传了性病的你得意洋洋的对体型小的渲染你的性病的美好厉害处,最搞笑的是最终圈比赛你连入赛的资格都没有啊,都不懂鼻子抬的这么高做么,不怕腰断吗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你想要表达什么叻,你的小学作文拿几分?老师有鞭你屁股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分别的,人种优劣是根据生理,比如肤色,血统等等。
但是如果用价值观,那么一个从小在印度长大,从小被教种姓制度,被教导印度教的欧洲白人,外表是白人,但是价值观还是印度教那套。
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性格构成,而不是人种,或者肤色,或者血统。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25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科举要考策问,也就是政治法律时事的论述和解决方案。
基本上也是以道德,人心,人性的儒家思想为中心来解决的。
还有考经义,也就是对古代经典著作思想的论述。
这些必须要有逻辑能说服人取得高分!
有句话叫做八股文误国,就是这个意思,八股文基本就是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唐朝有“算学”,是考了数学就可以做官,但是不被重视,多次立了又废,废了又立。而且出来做的官又低职位,后来就没有人考了。
后来的宋元明清基本都没有放入科举了。
儒家以外的学术,都算作是“杂学旁收”,相当的被轻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