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上周發表上任第二份施政報告,建議建造多個人工島,得來的土地可規劃用作興建數十萬個住宅單位。計劃公布後引來外界質疑,也再次激發香港社會對填海的討論。

香港媒體早前引述消息指,這個名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多個人工島,總面積約1,700公頃,耗資約5000億港元(約638億美元)。計劃公布後,引起外界迴響,一些香港市民在10月14日舉行遊行,要求政府取消計劃,其中不乏帶同自己小孩一起遊行的家長,香港媒體引述這些家長說,他們認為林鄭月娥的計劃將耗盡香港的財政儲備,也會進一步破壞香港的海洋生態。 填海在香港並不是新鮮事情,而香港社會對填海帶來的爭議也不陌生。過去許多的填海計劃都在香港社會引發爭議,但隨著香港的房價越來越貴,供應越來越少,香港社會對增加土地供應的討論越來越熱烈。 支持填海的意見認為填海是增加土地最直接的方法,而且在新加坡和澳門等鄰近香港的許多地方都用這方法增加土地供應。反對意見就指出,其實香港有方法釋放更多的土地作發展用途,無須填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