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凡夫不能解

念佛成佛非佛教部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5-2015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ric 发表于 4-5-2015 09:43 AM
魂魄?你的意思是灵魂尽管没了躯体也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还是如果汽车毁了,引擎也报废了! 那么人死了, ...

人死了,灵魂自然也会离开你的身体,不在你的身体里面。。。
就如同汽车撞毁了,引擎也报废了,整辆车再也找不到一个完好的引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5-2015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那八公 发表于 4-5-2015 08:51 AM
既然没有关系, 为何某老和尚却告訴他的信徒们説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

有吗?哪一个老和尚?说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5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x-chan 发表于 4-5-2015 10:51 AM
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量法门,总而言之,都是修禅定。禅定是佛家修行共同的原则,只是修 ...

请问什么叫做善缘、恶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5 04: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4-5-2015 03:26 PM
人死了,灵魂自然也会离开你的身体,不在你的身体里面。。。
就如同汽车撞毁了,引擎也报废了,整辆车再 ...

灵魂离开(存在)?不对不对。。。
车毁=没了、引擎报废=没了;
人死=沒了、灵魂(也应该)滅了=没了。
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5 04: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4-5-2015 03:26 PM
人死了,灵魂自然也会离开你的身体,不在你的身体里面。。。
就如同汽车撞毁了,引擎也报废了,整辆车再 ...

灵魂没了躯体可独立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5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ric 发表于 4-5-2015 04:43 PM
灵魂离开(存在)?不对不对。。。
车毁=没了、引擎报废=没了;
人死=沒了、灵魂(也应该)滅了=没 ...

在你的已经断气的身体里,确实很难找到灵魂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4-5-2015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夫不能解 于 4-5-2015 09:43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4-5-2015 03:27 PM
有吗?哪一个老和尚?说来听听。。。

的确有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5-2015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夫不能解 于 4-5-2015 09:31 PM 编辑

人类和动物的色身是四大元素(地水火风)的组合, 因为这些元素本身的性质是无常无我,它自从在母胎中就不曾停留地演变着自到出生到老死后或病死后都一样还继续变化,死后继续变化腐烂,最后回归大地,如果被火化了就变成灰。
从这里就应该很清楚人类和动物的色身根本不可能演变成另外一个灵魂。

因为必须是名和色的组合因素才可能成为一个人类或动物的生命,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生命体。 色蕴的部份说过了,那么现在让我们思考其他的4蕴(受想行识)吧!了解一下这些4蕴是否也可以演变成另外一个灵魂?

受蕴是因为色身的接触形成的一种感受,这感受的本质也是无常无我,它没有一个可以定型的固体,它升起后会消失,在每一次的接触中就会升起一串新的感受然后消失,在每次升起的感受是不同样的,如此的因缘就可以很清楚感受不可能演变为灵魂。

想蕴,行蕴和识蕴都如此无有一个可以定型的固体,因此也不可能演变为灵魂。

既然五蕴不可能孕育任何灵魂,因此人类和动物死后也不可能化成另外一个“中阴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5-2015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5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ric 发表于 4-5-2015 12:34 AM
请问净土宗的主要佛典的出处。

你是問淨土佛經是誰宣說,何時說的?信徒說是佛說,非信徒說非佛說。
請搜索“淨土三經”,或“淨土五經一論”了解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4-5-2015 05:47 PM
在你的已经断气的身体里,确实很难找到灵魂的存在。。。

你始终回避灵魂是否可以独立存在的问题。

如果你认知的"灵魂"只是业的轮回的转载体,佛学里会称之为识。

如果你认知的"灵魂"像一/多神信仰里可以独立存在与拥有意识的个体,那就偏离佛法中的无常无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est456 于 25-4-2023 11:5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est456 于 25-4-2023 11:5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那八公 发表于 4-5-2015 11:21 PM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 ... ead&tid=3633786

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不可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绝对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5-5-2015 02:13 AM 编辑

哈~
1. 释迦牟尼佛不可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无常:所以可能)
    绝对没有任何的可能性!!!(苦:即使有可能性 也与你无关)

2. 禅(冷静)很重要,
     但极端的定(理性) 不等于"成佛"~
      右脑才是 天才脑

3. 医学上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人身难得 想学人体解剖学...
      先用心 学好 望、闻、问,才研究怎样“切”呗~

~愿佛陀赐福您~~~

点评

3)此论坛主题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各宗,如有网友本着自己的宗派而任意批评其他宗派行法和教义为外道、非佛教所传或非佛道,版主将根据情况扣分、删帖或封帖处理。 (特此移往宗教交流)  发表于 8-5-2015 09:23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5-2015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5-5-2015 01:01 AM
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你误会了,他是说有一位师父在录影中说过佛陀是靠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凡说佛陀是念阿弥陀佛成佛这句话者应该不很清楚佛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15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5-5-2015 01:41 AM
释迦牟尼佛不可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绝对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看看这个录影就可以知道谁说了“佛陀是靠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话题  ~~十大弟子 哪位 是 口念 佛 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5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5-5-2015 05:11 PM 编辑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与佛之间并没有分别妄想执著,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和其他诸佛其实都无二无别,诸佛的实相无相,诸佛之间就象光跟光融在一起是分不开的,诸佛的法相不过是诸佛随缘应化的相分而已。本来嘛念佛就是念我们的觉性,我们的觉性跟阿弥陀佛和十方三世诸佛的觉性无二无别,所以忆念阿弥陀佛就是忆念十方三世诸佛,忆念诸佛就是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德号。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已经涵摄十方三世诸佛、诸菩萨和诸圣教了。可是我们凡夫执于名相分别,才有此佛彼佛之分,由此生出文章和争议,舍本逐末也。

其实,修净土宗也是如此啊,修净土宗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后面,念不出来了,哦,入禅定了,是吧,入禅定哦,入禅定了之后,就提撕哦,提起来,这个一切时,念头都没有了,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就参究了,那么这就是禅宗了嘛。所以净土宗最后也是禅了嘛,也是禅,就是打开来,见到本性了,涅磐妙心见到了,这不真正就是禅了嘛。见到本性之后,在事上锻练,把所有的习气磨光了,真正是净土了,是常寂光净土啊,是吧,所以到最后,都归于净土,最后,没有一宗不归净土。--元音老人,《还是劝大家,修净土为妙,不要好高骛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最好的法门》

「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这个真言,十方诸佛之心,一切诸佛的法身都加持你。这什么意思?菩萨修行到等觉,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向上提升是妙觉。妙觉到哪里去?妙觉到常寂光去了,就是等觉菩萨证得妙觉这个时候实报庄严土没有了。这给我们说明实报庄严土是自性本具的,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实报土本自具足的。这个时候一提升,回归自性,自性是常寂光。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就是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自然现象。我们做个比喻,我们这个房间有十几盏灯,灯一打开就入常寂光,入常寂光之后是什么样子?光跟光融在一起分不开,这就叫「诸佛法身,同所加持」。只要一入常寂光,所有一切诸佛的光跟你合在一起。所以,《华严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净空法师,《阿字的功德》,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3集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德号,念这句佛号把一切诸佛全念到了,一个也不漏。——净空法师,《最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德号》,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4集

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弥陀翻成中国意思是量,无量,佛翻成中国意思是智慧、是觉悟;这句名号合起来,无量智慧、无量的觉悟。——净空法师,《最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德号》,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4集

理就是本体。破了妄,显现出本体。这个是什么法门呢?就是前头讲的念佛法身。念佛法身,那其余的一切无非法身,分别的妄情便没有了,唯一显露的是法身。所以,禅宗有此话:‘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灵性的光明独耀,‘孤立无侣’,没有什么可以作伴。根与尘全脱了。就是离开妄情以显理,就是念佛法身。——黄念祖,《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灵性是什么呢?就是觉性。佛法分本觉、始觉、妙觉。就好像一颗夜明珠,当明珠埋在土中的时候不能放光,但是明珠的本性,它是不会丧失的。我们现在学了佛以后,就要把明珠发掘出来使它放光。听闻佛法,就是一个增上缘,这个阶段就是始觉。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由人生趋向解脱,由解脱进一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圆成佛果妙觉。--惟贤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要》,2003年10月25-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

不知道法身境界,不知道自己的自性,所想到的佛,就受自己心量的限制。不知道自性,就不能信自。‘将谓别有故’;以为佛是离开自性,另外有一个。所以常说:‘心外求法,心外取法’,都是错误。--黄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讲于北京居士林,《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一切众生的自性,在未生善恶之前,本来都是清净的,因为动了善念恶念,才有了祸跟福、苦跟乐,没有生善生恶的本来面目就叫极乐,也叫阿弥陀佛,也叫净土,也叫常寂光,也叫如来,也叫无量寿,叫道,叫真如本性,叫无生。这些名词统统都是说我们的真心本性的。释迦牟尼佛所有的教法,都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用念佛的方法恢复我们本来的真心本性,这叫皈依净土,这叫往生西方。--大悲古寺

释迦世尊在涅槃会上说:“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诸位,你们说佛有没有灭度啊?怎么样才能算是佛弟子?“非有非无”。不对,你说非有非无也不对,还是落在“非有非无”的概念上。那怎样讲呢?离开有、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作么生道?“海市蜃楼多奇彩,雨后霓虹分外娇。”“人人尽欲出常流”,常流,意指凡夫,因为凡夫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里流转。出常流,就是了生脱死,跳出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我们今天到这里来的,个个都想成佛,都想跳出生死苦海。“折合还归碳里坐”,折合,就是到头来。还归碳里坐,就是还归到你原来所处的地方。我们未修法前,因烦恼、执着,遮蔽了本性光明,经过修法,慢慢恢复了光明,怎么最后还回到黑黑的碳里坐呢?这句话是不是说错了呢?没有错!密宗修到最后,就是这样讲,它说,功夫做到家,就象腊月三十之月。阴历十二月的最后一日,这天晚上还能看得到月亮吗?民间有一句赖帐的俏皮话:“腊月三十有月亮时还钱。”腊月三十有月亮吗?没有!没有,就不还钱。为什么修道修到最后,竟如腊月三十之月呢?因为功夫做到光明大放、神通大发,还不是究竟位。必须做到一切摄归自心,一法不存,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才是了手时,故以满黑位以表之。再说,修行到家无有生死可了,以佛性本无生死,六道皆如来寂灭之海,是故来去自由,随缘度生。故过了末后牢关,六道轮回就是了生死,了生死就是六道轮回,生死、涅槃皆不可得。“折合还归碳里坐”,末等于初,真正到了家,就象无修行一样。———元音老人,《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证道

禅者,就是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也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打开来了,见到本性,这就是禅...净土究竟讲来,土即心,心即土,心清净了,当下就是净土。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烦恼,无所住着,无所要求,这样就是净土。我们的心清净了,娑婆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与西方庄严之佛土、弥勒佛的兜率内院、东方琉璃世界一样无二无别,都是净土。———元音老人,《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净宗心要

别抛弃无常(aniccam),佛陀——这就是为什么说佛陀仍然活着的意思。若说佛陀已经去世进入了涅槃,并不一定正确;依更深远之意,佛陀仍然是活着的。————阿姜查尊者,《心灵的资粮》——圣者的标准

西方人了解佛教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的第一个障碍,是有关 anatta的教导,这个词常被译成无我(no-self)。这个教导成为障碍,有两个理由。首先,没有自我这个观点与佛陀的其它教导并不吻合,比如业与轮回。假如没有自我,是什么承受业的后果,继续轮回? 第二,它与我们自己的犹太-基督教背景也难以吻合,后者把永恒的灵魂或者自我,当成一个基本前提。假如没有自我,灵性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 许多书籍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查看记载着现存最早的佛陀教导的巴利文献,你在经中根本找不到与此相关的陈述。实际上只有一处,有人当面直接问佛陀,自我是否存在,而他却拒绝回答了。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认定有我、无我两个观点中的任何一个,均属极端妄见,不可能走上佛法修持之路。因此,这样的问题应该放在一边。为了理解他对这个问题保持缄默意味着anatta 的释义是什么,我们首先必须阅读他的教导,有关怎样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以及怎样理解他的答复。————坦尼沙罗尊者 Ven. Thanissaro Bhikkhu, 《无我,还是非我? No-self or Not-self?》

“什么是毕竟空?”“毕竟空”称为涅槃(nibbana),彻底地空掉“自我”的状态就是涅槃,这个可以用一句格言来说明:“涅槃是至高无上的‘空’”(泰本巴利藏第31册,632页)。它是一种超越种种假相、独一无二的智见,见到涅槃是至高无上的“空”,我们就能超越种种的假相。涅槃是至高无上的“空”,或至高无上的“空”是涅槃。请记住:究竟圆满的空性——涅槃。————佛使比丘(泰国),《一问一智慧》

“什么是涅槃?”假如你遇见一个人,他坚持提出这个问题,你可回答:“涅槃是不死的‘界’(元素)。”经典说涅槃是“不死的‘界’”,所有其他的“界”(元素)会死亡,但只有这个不会死亡,因它是贪空、瞋空、痴空(贪欲灭尽、瞋恚灭尽)。当痴空了,就没有“自我”,也不会执为“自我”,因此就“不死”。因为涅槃是死亡止息之处,而被称为不死的“界”(元素),这不死的“界”(元素)是死亡止息之处。————佛使比丘(泰国),《一问一智慧》

“尊者龙军,若涅槃是非生,非不生,非当生;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以眼识、非以耳识、非以鼻识、非以舌识、非以身识,如是,尊者龙军,尔等宣示之涅槃是无其事,实无涅槃。”“大王,实有涅槃,涅槃以心识之。善修行之圣弟子以清净、崇高、正直、无碍、无欲之心则见涅槃。”————《南传弥兰王问经》卷下,〈难问〉第七品,第五〈涅槃实有〉

“大王,涅槃实有,虽然亦不可示现涅槃之颜色或形状。 ”————《南传弥兰王问经》卷下,〈难问〉第七品,第五〈涅槃实有〉

“哪里能找到佛陀?”佛陀说:“见法即见如(Tathatata),未见法的人无法见如来。一个未见法的人,即使他紧抓如来的袈裟,也无法见到如来。”(泰本巴利藏第25册,300页)。这意思是佛陀不存在于色身,而存在于佛心中的德行——(法),必须先见到“法”,我们才可以说找到佛。当我们礼拜佛像,洞察佛像所象征的内涵当下,就超越佛身,看到佛心。进一步直透佛心所代表的德行——清净、光明、寂静、无执无著的“法”,也就是圆满“空性” ,那么就可以说:我们找到佛了。————佛使比丘(泰国), 《一问一智慧》

“佛陀每天安住怎样的心境中?”佛陀会谈到自己:“如来住于空性殿堂(sunnata-vihara)(泰本巴利藏第14册,226页)。这里的“殿堂”是心法而非色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种住处,就是心境,“空性殿堂”是一种当下空掉“我”、“我所有”的心境。佛陀这样对自己说:“如来安住于空性殿堂,每天都有无上的喜悦。”安住“空性殿堂”,就是安住于面对一切事物时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觉。————佛使比丘(泰国), 《一问一智慧》


在尊者阿迦曼的最後果证之後,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有许多佛陀跟他们的阿罗汉弟子们一起来探视他,赞赏他的解脱。有一个晚上,一位佛陀和数万个弟子们前来;另一个晚上,一位佛陀和数十万个弟子们前来。随从每一位佛陀的弟子人数并不一样,要看每位佛陀的成就而定。然而随同每一位佛陀的那些弟子们,并不是实际的弟子人数,他们只是象徵的,表示相较於另一位佛陀弟子的总数而已。...尊者阿迦曼接着说:「我对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没有怀疑,但是,在您般涅槃(完全的灭尽而没有任何馀留)之後,怎麽还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而来?」佛陀回答说:「这样一个暂时的形象,对於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是必需的,虽然他是无形的,但是为了来看一个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他仍然要虚拟一个世间的形象。但是当两者都已经达到般涅槃时,就不需要世间的形象了。诸佛之间也是一样,先透过世间形象的过程,藉着这个示现做为暂时的沟通工具,才能知道在他们以前的诸佛。透过绝对的解脱,并没有任何的表现或显示。同样的方式,如来和阿罗汉弟子们为你方便示现,让你能够知道和看到某一位特定的佛陀和他的阿罗汉弟子们的样子。————阿迦摩诃布瓦著(Ven.AcharnMahaBoowa),《尊者阿迦曼传》,泰国帕邦塔寺,一九七六英译版。

佛的身是什么?佛的身叫法身。法身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一个身,一个大海,他知道那大海是自己。凡夫有没有离开他?没有离开,把大海水泡当作自己,这水泡跟那水泡对立、摩擦,要打仗,要纠纷。什么时候他觉悟?水泡破就觉悟了。麻烦就是这种坚固的执着很不容易破。破是什么?迷破了。迷破了,原来只是一个身!所以佛在经上,我们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现在是众生,一切众生是未来佛,包括我们在其中。————净空法师开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5集

佛念众生没有间断,众生念佛有间断。佛念众生,真心;众生念佛,妄心。我们要是用真心来念佛,立刻就感应道交。————净空法师开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5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upatissa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8-2025 03:03 AM , Processed in 2.24264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