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参考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四无记:
http://au4242.epage.au.edu.tw/files/14-1200-7797,r108068-1.php?Lang=zh-tw
有一些終極的東西,是想不通的,也不需要去想。 釋迦佛祖便說:「世界恆常存在嗎?世界不恆常存在嗎?世界既恆常又不恆常嗎?世界既非恆常又非不恆常嗎?世界有邊際嗎?世界無邊際嗎?世界既有邊又無邊嗎?世界既非有邊又非無邊嗎?生命與自我是同一的嗎?生命與自我不是同一的嗎?如來死後還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了嗎?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嗎?如來死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嗎?」這十四的問題,稱為「十四無記」,是不需要去思考的。〈出《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上面十四個問題,簡化可以只為四個問題:世界是恆常還是無常呢?宇宙是有邊還是無邊呢?生命與自我同一嗎?人死後究竟是存在還不存在? 這些都是很終極的問題,人想不透的,想不透就應該不要去想。硬要去思考,佛陀說那是「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沒有益處的。 所以,上面四個終極問題,別想囉! 西方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康德,也提出類似的警告。他也說,有四個終極問題,你不要去想,一去想,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 四個問題是:時間和空間,有起點與邊際或無起點與邊際?物體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單純物與否?因果律存在或不存在?有沒有一個 絕對必然存在者? 第一個問題與第四個問題,與佛陀四大問題之第二、第三,大略是相同的問題。 合同存異,佛陀與康德,一共指出了六大終極問題:「世界是恆常還是無常呢?時間和空間有起點與邊際,或無起點與邊際?生命與自我同一嗎?物體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單純物與否?因果律存在或不存在?人死後究竟是存在還不存在?」 這六個終極問題,是不應該去思考的,否則,便會無所「饒益」,便會「自相矛盾」! 但宇宙的終極問題,只有六個嗎?佛陀與康德,不過舉其特看重者耳,宇宙人生的終極問題,當然還很多!講不盡的。莊子比較聰明,他一句話,就把佛陀與康德未盡者講盡了,他說:「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翻成白話:「用有限的能力生命,去追求終極無盡之物,你死定了!」 追求終極、無盡的宇宙人生問題,是不需要的,乃至不應該的!佛陀、康德,與莊子,都明確表示反對。 我想,他們是對的。 鑽探終極的問題,咱們用大腦、理智想一想,我們有那樣的能耐嗎?大概是想不出來的,想的出來的,答案大略都只能是:沒那能耐!就算有,哪也只能算是我們的假設、信仰!我們假設它存在,相信它存在。但現實上,我們看不見他! 是了,人,現實上,大略是有其限制的,人能做的事情不少,但你不能說非探求終極無窮不可,那是自尋煩惱了。 看清這個現實,人,做自己能做、樂做的事,也足可贏得一個快樂的人生了。 若是,人必要超越此現實,追逐終極、無盡之物。大略終把自己身心耗盡,也不知終點何在?耗盡身心而無得,必要陷入大病,或是大恐慌,或是大茫然。嚴重者,還可能因而死亡!大略要得此惡果了。 佛陀、康德,與莊子,不是早就提醒在先了嗎? 不過,你會發現,佛陀、康德,與莊子,在叫人不要追尋哪許多終極問題後,又立刻鼓勵人,追尋他們自己所認同的,也很像終極、超越的生命境界!放下一個終極,去追求另一個終極,這,不是很可怪嗎? 當然,或者,佛陀、康德,與莊子,鼓勵人,追求他們自己所認同的,很像終極、超越的境界,其實不是終極、超越的境界,而是平凡的、平常的理性的、感性的自然現實生活而已。或許他們只有這個意思。但他們的論理,畢竟太玄奧了,咱們平凡的、平常的理性與感性,常常沒有能力理解他們的所知所論。 所以,我以為,如果,不需要追求宇宙人生終極的、無窮的問題,這態度是對的。那麼,就不必一定去追求他們就好了。想追的人也可以去追,一般人,擺者,不管許多,只管著過現實的小生活!就好了。 人不必去想,宇宙的終極奧祕是什麼?不必想,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終極的問題,都拋開吧! 那要想什麼呢?就想,我的興趣是什麼?我長才是什麼?我喜歡什麼?愛過什麼生活?去做就好了! 這樣,一個簡單沒有玄奧的小生活,踏踏實實,快快樂樂過下去,便是了。不是很歡樂,很安足嗎。 還有其他該想的嗎?你喜歡想什麼,就想什麼!做你的興趣與喜好,就是了。但不必要去追逐無窮、終極!因為莊子說:那你就死定了喔!很危險,不必去強己所難,強己所不能! 人,這就是不往外去看,不去看那終極喔、究竟喔、無窮的境界喔!不要往外看,往外看,往外追,追不到,就是搞死自己喔! 不往外看,就是往內看!往內看要看什麼呢?就是看自己的興趣、喜好、天份、愛好,去做就好了。往內看,不是很清楚嘛!每個人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愛什麼、要什麼?去做,去滿足,便把日子、生活,過的很好了!不是很簡單嗎。 我這樣說,這樣做,比起佛陀、康德,與莊子的理論,簡單多了。人人可知、可行,可以得到自己歡喜的生活。 當然,我這樣說,不能夠取代佛陀、康德,與莊子的思想,因為他們的思想,我並不能清楚了解。他們的想法、境界,大略要比我高上千萬倍吧!我只是提出一個小想法,表現出,人要得到一個快樂、滿足的小生活,其實很簡單、容易而已。 往內看,還得學習,不要想成為別人。那又是一個向外求,成為別人,如何可能呢?求不到,又要搞死自己了! 從小,父母親要我們學習,成為一個醫生、一個科學家、一個有錢人、一個有權勢的人。或者,高尚一點,要我們成為一個聖賢、一個完人。這都是不必要的,都是讓我們的生命,往外去追求了! 往內看,做自己,是簡單、容易的。往外看,做別人,是做不到的。做別人,你失去了自己,連自己的價值、愛好、見解,都不清楚了。成天想的是別人的價值、想法、見解,自己也搞不清楚了。是非對錯,全都搞不清楚了,因為那不是你自己的是非對錯,不是你自己的價值、想法、見解,無根的,在外的,你自己想要立住,都立不住。無根的東西,怎樣能立住呢? 什麼是有根的?就是自己的興趣、想法、見解,天然的,自得的,自感的,自覺的,不是很清楚嗎!自己歡樂,自己站立堅定。只是因為,做自己,看重自己的愛好與想法、感覺! 不要向外追求終極與無盡,不要向外追求成為別人。內求自己,求什麼?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天份、想法、見解!過一個歡足的小日子,是可以做到的。歡足小日子,無所欠缺,無缺,便安與足。足,便是足,便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