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蔚蓝天空

什么是阿赖耶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2011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一实相印
问问下,‘阿赖耶识’是不是假名?用来方便解说而已,用完即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011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Svaha

在佛教里,究竟的涅槃是肯定无相的。但如何到达这个境地的过程有不同。在大乘的思想里面。中观认为一切都是戏论,是一种“遍破”。所以他们基本上不立阿赖耶。唯识先立一个胜义谛来破世俗谛,然后再从胜义谛中超脱证真如。阿赖耶在唯识学里属于胜义谛。可参考唯识的三性三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一实相印
胜义谛是了义吗?你的意思是以阿赖耶识破了世俗谛,证真如,最后也要连胜义谛‘空掉/遍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Svaha

仁者要注意“胜义”和“了义”两个词。唯识里面说“胜义”是“真实情况”的意思。对照凡夫认为的实我实法的“虚妄”。

“了义”可指“清楚完整”的意思。如唯识人会说般若空性是佛“密义”说,不“了义”。这里指的是般若系统偏说“世间一切是戏论”,但没说明“真实情况”的胜义,所以不“清楚完整”的了义。不是说般若空性“不究竟”。

唯识的修行观照可参考窥基的五重唯识:一、遣虚存实,二、舍滥留纯,三、摄末归本,四、隐劣显胜,五、遣相证性。

第四重时就是归到八识的“胜”,然后第五重是照出八识本体的无相圆成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vaha

在佛教里,究竟的涅槃是肯定无相的。但如何到达这个境地的过程有不同。在大乘的思想里面。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9-2011 09:32 PM



   
所以到最后空无一物。
就是non-existent.
如果不存在,就没有烦恼。

佛教的最高境界,
就是---------------------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步惊云侠客

还说有善根读金刚经。连金刚经里面的“不堕有无”都不知道。看来善根是在虐玩动物时断了。还是去修基督教吧。让我们扇扇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2011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一实相印
谢谢指教,不过后面有点深,不明白。给本人的感觉是‘繁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Svaha

主要可能是我用了一些古雅的专用名词。对不起。不如您尝试以这个为指引,然后在网上或用佛教词典先搞清楚一些名词概念。如果有那一个词或概念真搞不懂,我可以再用语体文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2011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一实相印
其实。。。中阴身(補特伽羅)和阿赖耶识有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2011 07:12 PM 编辑

回复 66# 步惊云侠客


  所以到最后空无一物。
就是non-existent.
如果不存在,就没有烦恼。

佛教的最高境界,
就是---------------------不存在!


你误解了,无相是指not phyically existence
相就是phyical appearance 之义,世上很多东西就是无相的,如精神,思维,能量,潜力,生命,梦境,因果业,道德,正气, 博爱, 公正,平和, 等等

你的宗教也是时常在讲其中的一些,你能说你们说讲的东西其实就是-不存在--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不必回答我,
但是这里的客官很多是佛教徒,
他们都想知道如来藏是什么。
步惊云侠客 发表于 31-8-2011 07:40 PM
如来藏是什么?就是。。。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學長.。他很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2011 07:15 PM 编辑

所以到最后空无一物。
就是non-existent.
如果不存在,就没有烦恼。

佛教的最高境界,
就是---------------------不存在!



Lotus Sutra - Chapter Two: Expedient Means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Why? Because what the Buddha has achieved is the rarest and most difficult-to-understand Law.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
"The true entity of all phenomena can only be understood and shared between Buddhas.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This reality consists of the appearance, nature, entity, power, influence, inherent cause, relation, latent effect, manifest effect, and their consistency from beginning to end."
"所谓诸法 如是。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在这篇大乘经文中有两个字。
1。 诸法实相 - 是解为宇宙真理/诸法 (true entity of all phenomena /true reality)
2。 如是 - 是解为的物质相貌(appearance)

两者是不一样的概念

可以轻易的看到大乘佛家所说的诸法实相(宇宙真理/true reality),这相貌(appearance) -只是其中的一个演化条件而已,不是全部
所以说这佛教所说得诸法就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2-9-2011 07:23 PM 编辑

回复 70# Svaha

中阴身是一个挺具争议的课题。现在的南传不承认,但在《大毗婆娑论》和《俱舍论》里有说。证明以前的上座部,至少说一切有部有说。唯识里面,《瑜伽师地论》有说,但不详细。有人推测为阿赖耶的“住身”,但不是共识。密宗说得多,但也不是佛教共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中阴身(如果有的话)应该是前色身到后色身的一个过度细微色身。所以肯定不是“灵魂”或“生命主题”。

“补特伽罗”是部派里犊子部在解释轮回主体时所产生的“我”。不被主流佛教所承认,甚至说他们是附佛外道。当然补特伽罗这个词有时有其它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一实相印
南传不止不承认中阴身,七、八识也不承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Svaha

是的。但是现在的南传不承认不代表不是佛说。现在的南传也是部派佛教之一。他们的观点不代表整个佛教。很多南传弟子也千方百计否定菩萨道。但他们的替代理论都有逻辑的不尽善处。中观唯识与上座部主流的部派一脉相承。不立七八识在解释生命流转和佛陀的一些教诲(如意根是心法)出现不谐和的地方。当然现在的南传佛教主要修禅,逻辑谐和对他们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2011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2011 09:46 PM 编辑

回复 76# Svaha

    南传不止不承认中阴身,七、八识也不承认


在声闻乘- 全部的八识/九识-都用一个心(citta)来代表

但在大乘的唯识/常真唯识 - 这些不同的识都用不同的称呼作分别,这是一种细密的心学认知 (现代的心理学也有相近之处- 如潜意识,无意识,等的认知 )
所以大乘说声闻乘-是在开演粗法,而他们唯识是在开演细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一实相印
中观是龙树接触到华严经,回小向大,才展开的思想。唯识也是无着接触到弥勒,世亲回小向大,才展开的思想。
人物是一脉相传,但是法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清池
你的意思是心、意、识是同一样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Svaha


    你的意思是心、意、识是同一样东西?

心、意、识 是都有分别
还有肉团心,分别心,平等心,如来藏 染心 真心 等,在大乘唯识/常真唯识都有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5 04:36 AM , Processed in 0.1058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