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harani

南传经典中的“十方现在诸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8-2011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一实相印

所谓的修波罗密就是修"不定未觉众生法".
因为赚钱没上限, 赔钱也没下限. 根据南传圣典的故事, 菩萨有一世曾下小地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8-2011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三法印

菩萨道上如还没到位可退转。阿罗汉道里,也有退法阿罗汉。有些还得自杀保果位。入到不退转位时就很难倒退了。

所以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如果菩萨道是个到什么时侯都是上上落落的“不定法”那三世诸佛也成不了佛。一万只猴子随意打字也打不出莎士比亚的剧本。虽然莎士比亚写剧本时可写错字得改,但跟猴子的随意打字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前也以为阿罗汉会退法, 那是根据经典说法.
1)阿罗汉会退法, 那佛是阿罗汉也会退法.
2)从牛奶变成乳酪, 若乳酪能在变回牛奶, 那阿罗汉就会退法.
3)若阿罗汉会退法, 那佛陀所教的法就不究竟了.

一万只猴子随意打字也打不出莎士比亚的剧本。当然猴子不会文字和不会打字.
一万个人随意打字也打出莎士比亚的剧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8-2011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harani


    如果你想尋找南傳經典裡有大乘的軌跡或關於南傳經典裡面有些觀點/思想是與大乘有關 ...
das 发表于 17-8-2011 05:03 PM
那現在你對於十方諸佛有何看法?我想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8-2011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三法印
就算是聲聞,還未證得初果,我能說八正道是不定法嗎?正見的極限是什麽?正語的極限是什麽?正定的極限是什麽?正思惟的極限是什麽?

你不是看過金剛經嗎?為什麽會有修行“極限”這種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17-8-2011 08:38 PM 编辑

回复 64# 三法印

佛经说根基不好的阿罗汉会退法,例子不少。如果您不信佛说的经典,随意以自己的逻辑来理解佛法,甚至攻击佛法。我觉得您不应在佛教论坛讨论。这里是让正信佛弟子,依据佛经讨论的地方。


“一万只猴子随意打字也打不出莎士比亚的剧本。当然猴子不会文字和不会打字。一万个人随意打字也打出莎士比亚的剧本。”

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学过机率学(probability)吗? 知道随机(random )吗?学过语文把莎士比亚剧本打出来还是随机吗?

您说的菩萨道,修了上天堂或下地狱不定,才是随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8-2011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皈依佛门,就可以忽略卡拉玛经的教导吗。觉得皈依佛门后的佛弟子,更应该重视卡拉玛经的教导。
...
山野草夫 发表于 17-8-2011 04:56 PM
当时,卡拉玛人还是外道,因不知如何抉择各位宗教师所言,不辨是非,不分真假,故请示于佛。外道和佛教徒的立场根本就不同,因此皈依了三宝,就应该依三十七道品的五力中的信力,对佛教信仰的坚定谦称,而由修习信根而增长,以增加正信。

信力:治五障之勢力者,信根增長,破諸邪信者。

我觉得皈依了佛门的佛教徒应该重视四依止:

依法不依人
依智不依识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所谓的“法”,就是佛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一实相印

真正修証而见法的人才是"正信", 不然还是"迷信".
依原始佛法而立的也能算正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8-2011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Dharani

你也是声闻, 因为你是闻声学法..
八正道和四圣果, 有道有果, 所以定法..

八正道---八个正确的道路/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三法印

佛说菩萨道是正信的觉悟定法。有道(菩萨道)、有果(佛果)。三世诸佛依此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7-8-2011 11:05 PM 编辑

回复 71# 一实相印


你有想过吗?
佛还没出世的时候有声闻道吗?? 没有!!! 所以声闻道是难得的. 它是佛出世后才有的法. 是佛成功发现的法, 佛灭后它也慢慢的灭去.

若说菩萨道是存的在, 那有佛没佛都不重要, 就算没有佛法菩萨道都一样的的存在, 不然在没有佛法的时后那些菩萨怎样修?? 菩萨道并不需要佛的出现才出现, 也不需要佛来说菩萨道, 一个不需要佛法, 不需要佛来开说的道.
佛陀多生的修行的菩萨如忍辱仙人不就是外道吗?? (因为他没有归依三宝, 那时没有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三法印

菩萨道不是无中生有的。是三世诸佛相互认证传承的。释迦佛在过去佛时,向过去佛学习修菩萨道。修到条件具足,燃灯佛为之授记,当来到我们世界成佛。然后弥勒菩萨也在过去佛时,向过去佛学习菩萨道。条件具备,释迦佛为之授记。当来下生成佛、具足十号。阿罗汉道法也因为菩萨道的传承,中断后又有新佛开展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说菩萨就像暗室里一直摸索找门口出去的人, 而成佛, 就是最后摸索找门口出去的人, 解脱道就是摸索找门口出去的人(佛)向他人解说正确的门口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1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三法印


您的“菩萨就像暗室”不能解释三世诸佛的存在。所以是不对的比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1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一实相印


你那一天在找解脱証悟你就是菩萨... 那一天给找到了,你可能是佛, 辟支或阿罗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1 03: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三法印

这个说法跟经典逻辑冲突。跟佛十号、未来佛、授记、一界一时无二佛等观念全冲突。

还想提这个观念,请先到我的楼“菩萨修觉悟定法成佛”去解决我提出的逻辑问题。

http://cforum.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458539&highl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8-2011 07: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找解脱証悟的有情一直摸索, 同样也累聚波罗密, 因为个人的过去业力波罗密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在没有佛的时代, 就証辟支佛解脱, 在有佛的时代能証阿罗汉解脱, 在佛的门徒当中有一些有大波罗密但未能解脱就被佛授记, 但才一二个而已, 整个宇宙从无始劫到今天才出25位佛(三世诸佛), 所以修成佛解脱不实际, 三界六道就在整个宇宙里, 没有十方佛因为没有多个独立的三界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1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18-8-2011 07:39 AM 编辑

回复 78# 三法印

辟支佛和正等正覺佛,依經里説是不同的。佛法的延續需要正等正覺佛的相互認證延續。

過去未來有多少佛?請參考雜阿含946經:

(九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未來世當有幾佛?」 佛告婆羅門:「未來佛者,如無量恒河沙。」。。。復問世尊:「云何?瞿曇!過去世時,復有幾佛?」佛告婆羅門:「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恒河沙數。」。。。 

如果您真明白佛陀延續印度的器世界觀念。您就不會説沒有十方世界。每個小世界里(一個像須彌山的係統)就是一個三界六道。但這對佛教哲理沒有什麽影響,佛陀也不多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1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一实相印

所以我们轮回几久了?? 是不是从无始以来而且经过無量恒河沙數的過去世佛. 尸体堆了如大山那样高???
同样今世修菩萨道, 保証以后就不会轮回生老病死吗??
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恒河沙數, 你有遇见佛而被授记吗??  若有的话你可以说菩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1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18-8-2011 07:50 AM 编辑

回复 80# 三法印

我學菩薩道比較遲所以還沒成就,路還長。您呢?經過無量佛世您都還沒證阿羅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1-2025 03:19 PM , Processed in 0.13962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