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Rong8878

成功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1-2007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
「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來。快铲起來,
   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唷,锅子歪了!」

「请你住口!」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
「我只是要让妳知道,我在开车时,妳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註:学会体谅他人並不困難,只要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問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1-2007 0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所求而有所得 文/巫石吉

一個雨天的下午,一位老婦人走進一家百貨商場,她漫無目的地在商場內閒逛,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買東西的樣子。

這時,一位年輕的女店員看到了這位老婦人,立刻主動地迎上去向她打招呼,很有禮貌地問她:「您是否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地方?」

這位老太太對她說:「我只是進來躲雨,並不打算買任何東西。」

這位年輕女店員微笑著對她說:「即使您不想買東西,我們也同樣歡迎您的到來。」
女店員說完話後,並沒有急於回去整理貨架上的商品,而是留下來主動和這位老太太聊天,以顯示她確實歡迎這位不買東西的顧客的誠意。當這位老婦人離去時,年輕的女店員還陪她到商場門口,並替她把雨傘撐開。臨別時,老婦人向年輕女店員要了一張名片,然後歡喜地離開。

後來,這位女店員早已忘了這件事。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闆召到辦公室,
老闆向她出示了一封信,信是那位老太太寫來的。

原來,這位老太太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大王戴爾‧卡內基的母親。
老太太信中要求百貨公司派一名售貨員到休士頓,代表該公司為其提供裝飾一所豪宅所需的裝潢材料。
信裡老太太指名要由這位年輕的女店員代表公司去和她接洽,交易金額十分龐大。
很顯然年輕的女店員得到了晉升的機會,由於她的熱誠待人,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她當初也想像不到的事。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由這件事讓自己聯想學習書法的過程。
自己習寫至今近二十年,跟過非常有名的書法大師學習約有兩年的時間,有一段時間遲遲無法進步,
這位名師希望我一段時間不要寫,他說了一句話:「功夫在字外。」我當時無法了解他的心意,後來有一段時間因太忙了,沒再去請教他,卻因自己想寫些東西,因緣際會地參透了這句話,更加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

我們常常太執著於馬上看得到的成果,卻不知真正的精髓在潛移默化之中,古人寫詩常云:「功夫在詩外。」當然啦!要達到這種的層次需要努力的磨練功夫,有的人窮其一生無法「水到渠成」,想必缺少的是那份「熱誠」的事外功夫,能心領神會除了要有良好的修養外,「悟」的功夫更是其中的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7 0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識自己

蘇格拉底名言: 未經檢討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

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70~前399), 雅典人,是希臘大哲學家,因見民情侈惰,乃以移風易俗為己任,提倡知行合一說,為西洋哲學之祖,從學者甚眾,有西方孔子之美譽。

凱勒豐是蘇格拉底相知極深的朋友。
有一天,他特意跑到特爾斐神廟,向神請教一個問題:“世上到底還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神諭曰:“沒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凱勒豐高興的向蘇格拉底展示了神諭的內容,可是他從蘇格拉底臉上看到的卻是茫然和不安。

蘇格拉底不認為他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
於是,蘇格拉底要尋找一位智慧聲望超過他的人,以反證神諭的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識淵博自居,和蘇格拉底侃侃而談。蘇格拉底從中看清了政治家自以為是其實是無知的真面孔。他想:“這個人雖然不知道善與美,卻自以為無所不知,我卻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看來我似乎比他聰明一點。”

蘇格拉底還不滿足,依然繼續著他的求證。他找到了一位詩人,發現詩人吟詩作賦全是出於天賦,而詩人自以為能謅幾句酸詩便可以目空一切。

接下來,蘇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討教,想不到工匠竟重蹈詩人的覆轍,因一技在手便以為無所不能,這種狂妄反而消弭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

最終,蘇格拉底悟出了神諭:神並非說蘇格拉底最有智慧,而是以此警醒世人──你們之中,惟有蘇格拉底這樣的人最有智慧,因為他自知其無知。

人世匆匆,自以為是的人大有人在,有幾人能像蘇格拉底那樣老實的求證自己的無知呢?

“認識你自己”這句鏤刻在特爾斐神廟上的名言,曾賦予了蘇格拉底一種深沉智慧的目光。而今,蘇格拉底的證明則向我們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許多時候,認識自己,或者認識真理,都是從認識自己的無知開始的。”

在修行中有些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執著和不足,從而以法對治,去掉執著,提高心性;有些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或者根本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去找自己的問題。其實,最有智慧、最精明的人就是能夠充分認識自己不足的人。

充分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敢於面對自己的弱點,嚴肅的修正錯誤,才能成為真正的修行人,才能提高和展步。

蘇格拉底是位先哲,還在求證自己的無知,而我們做出一點點的成績時怎麼能狂妄自大呢?當別人批評或指責我們時,是反唇相譏,還是聞過則喜,坦誠的接受並改正,正是修行境界的體現。

“越有能力的人越是謙卑,就像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7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讚美——是改善人際關係的最好的威而剛

在賣清粥小菜的餐廳,有兩個客人同時向老闆娘要求增添稀飯。
      一位是皺著眉頭說:「老闆,你為什麼這麼小氣,只給我們這麼一點稀飯?」
      結果那位老闆也皺眉說:「我們稀飯是要成本的」,還加收他兩婉稀飯的錢。
      另一個客人則是笑咪咪地說:「老闆,你們煮的稀飯實在太好吃了,所以我們一下子就吃完了」。
      結果,他拿到一大鍋又香又甜的免費稀飯。
  適當的讚美別人,是我們在創造「新關係」中最好的方法之一。

      小小的讚美卻可產生極大的效果。因為:

      一、讚美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潤滑劑

  在飯店服務時,與客人閒聊、哈拉是我們必要的工作,讚美往往是很好的開場。
      紐約前州長凱瑞夫人非常喜歡到我們飯店來的原因之一是:她每一次來,我們一定可以找到她今天的特別之處而加以讚美一番。譬如她今天的珠寶特別光彩奪目、她看起來特別年輕…。這些讚美讓不但讓她開心不已,也為當天的服務拉開了最好的序幕。

      二、讚美可以激勵同仁的士氣,得到最佳的成果

  有位傳統產業總經理曾問我:「貴公司員工士氣高昂之秘訣何在?我的員工總是死氣沉沉」。
      我問他:「你上一次大聲罵員工是什麼時候?」
      他馬上說:「昨天」。
      我又問他:「你上一次公開讚美員工呢?」
      他想了好久才說:「不記得了!」。

    以一流的非常服務著稱於美國的「西南航空公司」,每一次收到顧客的讚美信時,不但相關員工馬上被嘉獎,同時公司會透過網站讓全體同仁都知道此事。使此員工大有榮譽感,而且也被激起大家起而效之的優性競爭,讓服務更盡理想。

      三、讚美可以帶動氣氛

  在眾人之間,一句得體的讚美會宛如爆米花般帶起大家互動,進而創立了良好氣氛。例如每一回參議員甘迺迪來時,我常常會對他自己很在意的衣著加以讚美。而我們所提及的部分也常是他與來賓閒聊的開場好話題。

      四、讚美比責罵更有效

  在台灣常聽老闆怨嘆員工不好「管」,但我們不是更要思考:員工應該是用「帶」的而不是「罵」的?應該多用「讚美」,而不是「責備」?

  最近飯店發生一個實例: 有個麵包大師傅,拿現烤麵包出來讓大家試吃,口感很好但造型不佳。當著許多人面前,老闆說:「以你這樣差勁的造型一定賣不掉,我找別人來教你」。        
      結果是,此師傅自尊心大受傷害,隔天便辭職,拂袖而去。

  如果我們試著說:「你的麵包好吃極了!我想找別人來向你學,而且你們也可以一起研究麵包的各種造型,你看如何?」。結果應大大不同,你說對嗎?

      讚美不是一種虛偽的語言,而是:

       1. 以「愛」為出發點,去欣賞他人的優點,進而讚美他。
       2. 用「真誠」的心態,誠心誠意地去發掘他人的特色,進而讚美他。
       3. 讓自己「願意」張開眼,去看見別人的優點。
       4. 要求自己「習慣」去開口讚美他人。

     去觀察別人的優點而加以讚美,不僅讓對方快樂,更可以為雙方創立良好的新關係。
       貼切的讚美往往會爆出無限美麗的火花。
   對客戶如此,對同事如此,對家人更應如此。
       讓我們一起養成「讚美他人」的好習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7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真正領袖不是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
這一生不在於『你超越多少人』,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這是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分享是一種成就

「從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
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

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
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的擁有。

從前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
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 ,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交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
當他死後,遺言將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最後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沒有人知道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刻的感受,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胸襟氣度與分享的態度。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是也!

為何有的人在群眾中能一呼百應,深受眾人擁護愛戴呢?
他之所以能得人心,不是依賴權位勢力,而是靠人際關係。他以誠待人,關心他人,儘量以慈心溫暖他人,所以大家都喜歡他。所以當他有急難時,知情的朋友都會主動伸出友誼的援手。

在現實的社會中,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旦整合發揮得宜,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還有,有好的東西不要忘記與人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7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銀行

有四個二十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
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鉅款,
條件是他們必須在五十年內還清本利。
看到鉅款即將到手,
四個年輕人都非常爽快接受了銀行的條件。


第一個青年想先玩二十五年,
用生命最後的二十五年償還債務。
結果這傢伙到了七十歲還是一事無成,
死去時還負債纍纍。
他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個青年用前二十五年拼命工作,
五十歲的時候,他還清了所有的欠款。
但是他卻在那一天病倒了,
不久,這個人就一命嗚呼。
他的骨灰盒上掛著一個小牌,
上面寫著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青年任勞任怨,
七十歲的時候,他還清了所有債務。
但沒過幾天,他也不醒人事了。
他的死亡通知書上寫著的名字 : 執著。


第四個青年工作了四十年,
六十歲時他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再用生命的最後十年成為一個旅行家,
地球上很多國家,他都遊歷過,
七十歲時,他面帶著微笑死了。
人們都記得他的名字叫:從容。

當年貸款給這四位青年的銀行是:生命銀行。

-------------------------
生活中的三寶

大自然的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事的三寶:謙虛、禮貌、讚嘆
修養的三寶:安靜、慈祥、沉穩
家庭的三寶:喜歡、幽默、體貼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睡得安寧
學問的三寶:活用、廣博、實在
學習的三寶:聆聽、接受、思維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寬容
父母的三寶:教養、負責、榮耀
兒童的三寶:天真、活潑、乖巧
女士的三寶:青春、健美、氣質
老人的三寶:不倚老賣老、不眷戀往事、不怨天尤人
幸福的三寶:吃的下、睡得著、笑得開!
解決問題的三寶:面對、處理、放下
無上的三寶:佛、法、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11-2007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種種情懷~杏林子(1)

種種情懷~杏林子

1.甦
極喜愛『甦』這個字。
路走到了盡頭,進退兩難,忽然柳暗花明,絕處逢生;大夢沉迷,屢勸不醒,忽然醍醐灌頂,靈智清明,大旱到了極時,忽然一聲春雷,甘霖普降,萬物欣然;心如槁木,萬念俱灰,忽然一個頓悟,重新滋發生趣。
正因為有死亡的威脅,我們才知追求生之喜悅;正因為有嫉恨的可怕,才有愛與關懐的需要;正因為人生有種種缺憾與不完美,我們才不斷去超越,去創造、去提昇自己,並且從種種發現與獲得中,享受生命一再更替的滿足與喜悅。
一個生活得太過順遂、幸福的人,是很難體會『甦』這個字的真義。

2.笑靨迎人
帶着一張微笑的臉,面對你的生命,面對別人的生命。
對着鏡子練習,讓自己看看這是一張多麽令人愉悅的臉。不要鎖起你的眉頭,不要把你的臉陰沈下來,有如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天空。
不要忘記,情緒是最容易感染別人的,任何暴躁的脾氣,乖張的行為,粗魯的言語都是一種『公害』,污染了別人的心田。所以,不要讓你的不快影嚮別人,不要把你的重擔加添在別人肩頭,人間的苦難已經夠多了。
儘可能帶着一張笑臉出門,儘可能使你四周的空氣輕鬆,活潑而愉快,你要知道,分擔的擔子是輕省的,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
有歡笑的地方,就有愛,就有温暖。

3.嘗試
面對一盤你從來沒有吃過的菜肴,你是試試看或是放棄它?
面對一條你從來沒有走過的小徑,你是走走看或是掉頭而回?對於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物,你可能沒有勇氣嘗試,因為你害怕,害怕那些『未知數』。
因為害怕-----或者不是害怕,只是你的雄心壯是以及好奇心被生活或是年齡磨損了,於是你把自己框在一個固定而熟悉的世界裏,滿足你自己的環境,滿足你永遠無波的人生。
但由於你不敢嘗試,你失去許多美味的食品,許多尋幽探勝的樂趣,許多翱翔天地的自由。
也許安定也算是一種幸福,只是當你結束人生的旅程時,是否也會有一點點遺憾?你對生命了解幾許?你對世界認識幾多?

4.向生命探險
我們每一個的生命都自成一個宇宙,高深莫測。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韌力有多强?
你的能力有多大?
你的潛力有多深?
你的耐力有多久?
你能學多少、用多少、付出多少、愛多少、原諒多少、發揮多少……你不知道,除非你嘗試。
生命有如探險,應該充滿了好奇心與挑戰。不斷摸索,不斷研究,不斷努力,不斷克服。當然,這中間也要經歷許多驚險,許多刺激,許多艱辛,許多試探,許多血水與汗水的迸流,許多重重困難的阻礙。但是,你也將因為不斷的發現而欣喜,不斷的收穫而滿足,不斷的領悟而成長,不斷的磨練而剛强,不斷因為登臨新的里程和境界而擴展你生命的領域和深度。

5.受苦
人人都以為受苦是一種磨難,打擊和損失,不知道受苦其實是一種獲得,領悟與生命的再造。
一個人生活得太順利,免不了自高自大,任所欲為;一個人生活得太富足,免不了驕奢傲慢,崇尚虛華。生命如果沒有一點波折、一點阻礙,人就很容易沈溺在自我滿足的世界裏,無法超越精進,而生命的停頓就是死亡。
受苦,雖然有時徹心疼痛,卻能刺激我們神智清明,性靈覺醒,在『痛定思痛』之後,教養我們的內涵,修正行為,調適自己與天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便是一種進步,一種成長。
我們受苦,有時候是因為違反自然律,放蕩酒色,暴飲暴食,腸胃一定受損,身體吃虧,捨大路而就險徑,出事的或然率必然增加。你不遵守自然的法則,上天也往往藉此提醒警告,免得因為我們的愚魯無知造成更大的傷害損失。
我們犯錯,不論是無心還是有意,最後都必然要承受錯誤所帶來的結果;或者是一種教誨管束,或者是上天給我們懲處,好叫我們醒悟,及時回頭。因此,受苦也往往無形中化解了生命中許多未見的窒礙困厄,幫助我們成為一位通達睿智的人。
有時甚麽原因都沒有,受苦單單只是上天為要磨練我們的心志。不斷的打擊以造就我們生命的堅實和强韌,流血的胸口是為了我們更能體會他人的創痛,更貼近人心,更温柔的擁抱大地。
正因為受苦,我們了解人的有限,便對上天多一分敬虔莊重,對生命多一分珍惜尊重。小苦小智慧,大苦大智慧,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受益的呀!

6.所謂幸福
你要說生命是一個謎也好,是一個未知數也好。
永遠有太多的可能或不可能已經發生或等候着發生。我們一路行去,懷着期待與莫名的好奇,以及懷疑與忐忑不安的焦慮,或歡然,或哀愁,或美麗的喜悅,或鐫刻在心頭久久無法消失的創痛。
許多交纏不清的愛恨,處理不完的恩怨。我們有時亢奮如出征的勇士,有時灰心喪膽如喪家之犬;就在這種種美與不美,好與不好,快樂與不快樂、完整與不完整的交替中逐漸長大,年華日老。
免不了有許多小小的歎息和怨悔,免不了有許多獨自面對牆角的眼淚。一路行去,有些腳印與我們同行,有些與我們交錯而過,更多時候,只有我們自己的一雙,獨自走在自己的路上,四顧茫然,卓然而行。
其實,所謂人生的幸福,無非是怎麽去維護,盡量不讓自己受到太多的傷害,盡量不讓那些殘酷醜陋的事事物物在記憶裏造成無法抹去的痕跡,盡量不讓自己-------
在臨去的剎那,留下太多的憾恨。

7路
很多時候,我們彷彿走在一條荒徑上。
孤獨而疲乏,掙扎着一步一步向前。有汗流下,有淚流下,有血流下。我們多麽想停下來,多麽想躺下來;我們很累,好想休息。
可是不能,這是我們的路,沒有人能代替,我們必須自己走完它。我們不知道還要走多久,也不知道還能支持多久,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前進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放棄則是死路一條。
我們甚至不敢回頭,恐怕失去舉步的勇氣。
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天,我們霍然發覺自己不知道甚麽時候,已經走過了最艱難的一段路程。我們不敢置信,也不明白是怎麽熬過來的。儘管疲累辛酸,卻也欣喜歡然,我們終於又邁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8.盡心而已
往往因為生命裏有太多我們想要得而得不到的東西,使我們飽受失落的難堪、痛悔和傷心,生命遂有了種種缺憾和不愈的創口。
從小我們就不斷被教導如何去『得』,得父母的歡心、師長的喜愛,得第一名、一張好文憑、一份好工作,得女孩子的青睞,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聲望……卻從來不曾有人教我們『盡心』。盡心,實在是生命最大的祕訣啊!
盡了做人的本份,儘管不夠周圓,也盡可以坦然;資質不同,天賦有異,但我們盡了心,便是拿不到一百分又有何妨?衷心喜悅的女子縱然不能廝守終生,然而今生今世能夠傾心一愛,也足以不負此生,又何苦一定强求?
如果不明白這點,一味想得,那麽,很可能在不曾得到的時候,我們惟恐得不到,得到之後,又惟恐失去,結果,我們給自己製造了太多的壓力,太多的緊張焦慮,我們用自己的手,一點點摧殘、扼殺自己。
有時候又因為太急於要得,便傾注全部生命,即使有一日如願以償,卻也無意中錯失了生命中許多良辰美景,笑語歌聲。於是,我們只好再去尋找一個目標,填補這個空洞。
倘若凡事只求盡心,便得之也安,不得也安。路是無限寬廣,何處不能落脚,不可舉步?沿途自有不盡的好山好水好風情!
人的貪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們要的愈多,就愈得不到滿足,失望就愈大,挫折感就愈深,我們就愈不快樂。
盡心,則是一種對生命誠實、負責的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7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種種情懷~杏林子(2)

9.新朝
每一個新的日子都是一個奇蹟,一次生命的復甦。
當我們從沈沈的睡夢中清醒,陽光温暖地灑在身上,我能感覺到肺腑重又起伏,血液重又流動,細胞重又活躍,面對另一個日子的挑戰,我們重又覺得精神百倍,神采奕奕!
趕路的人要將他的擔子放下,才能獲得完全的休息。太多時候,我們將昨天的憂愁煩惱,沈沈壓肩,卻又將明天未曾臨到的恐懼疑慮也提早背負,終其一生,我們汲汲營營,栖栖惶惶。如果你懂得如何交託你的重擔給神,你必能從衪那裏支取生命的力量。
每一次的休息,只是為了另一次的起步。今晚,且讓我們放下困乏的心,疲憊的脚;明日,朝陽仍會升起。
P.S:個人意見,神=大我。

10.試煉
有位長輩每次見到我,都要說一篇人生大道理,並且不斷强調說:『你要堅强,要有信心啊!』我總是笑一笑。
有年,他感染過敏性鼻炎,長期不愈,懊惱不已,見到我就大訴其苦,我很想告訴他要堅强,要有信心,終於沒說。信心,是行動的實踐,不是口號。
夫妻惟處貧賤才見恩愛。
友誼惟處患難才見真情。
軍人惟處危險才見勇敢。
要知道一個人的操守、品性、道德、修養,也惟有看他在試煉、考驗、重壓、打擊下的反應和態度,才見深淺高下。

11.生命的功課
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做醫生,做律師,或是做企業家、政治家,不要這樣限制他們,因為甚麼職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體會。
要教導他們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懂得對自己負責,也懂得對別人負責。
也教導他們做一個快樂的人。這個世代的人已經愈來愈不懂甚麽是快樂了。他們以為快樂就是狂歡作樂、冶遊嬉戲。不是的,真正的快樂是一種怡然自得、單純寧靜的心境。
前者教他們如何尊重生命,後者教他們如何享受生命。而一個懂得尊重生命又懂得享受生命的人,自然能將他的一生經營得豐富有餘。

12.成長歷程
不要太過於保護你的孩子。
你要他們成長,要他們獨立,有時就必須狠着心腸把他們推出去。讓他們去承受風雨的肆虐,去跋涉泥濘地的狼狽,也讓他們嘗嘗被拒絕、被羞辱、被不足所困的滋味。這些打擊、眼淚,以及因為錯誤而付出的代價,都能幫助一個羸弱的生命更堅韌,更具備承擔的勇氣,並且在挫折失誤中去分辨、調整自己的腳步,學習包容,以及接納別人,因而有一個更開闊的胸襟,懂得欣賞萬物,珍惜自己。
所以,不要心疼他們受苦,不要擔心他們受傷害,只要你給他們一個可以隨時回來流唳,回來養息傷口的地方。

13.積極生活
你這一生想過怎樣的一種生活,全靠你依持怎樣的一種生活態度。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瀕臨破碎絕望,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自憐自怨,自悔自恨的境地,那麽,生活將變成一種無法負荷的重擔,也終將成為拖累他人的重擔。
但我們也可能因為對生活積極執着的態度,而使原本脆弱的生命,逐漸顯現它的韌性與耐力。其實,人的生命力具有相當彈性,我們所能承受的壓力和挑戰,往往遠超過自己所想像的,只不過因為我們常常不瞭解這點,而過早放棄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人只有在目標和希望之下,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生活意義和價值;人也只有在不斷的努力和追尋之下,才有可能體會成功所帶來的興奮和滿足。
所謂成功,並不是在達到某一目標所得到的獎賞和榮譽,而是你對生命一點一點的發現和肯定,那種摻和着失敗與痛苦的歡樂喜悅,以及在挫折打擊,屢仆屢起下,所展現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時藉着種種奮發的途徑,使我們欣賞到生命的寬廣和豐富;活得更好,更快樂,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而在整個生命的歷程中,也不斷因着這些沖擊激發出生命的芬芳與甘甜,自然而然滋潤了我們自己,也滋潤了我們四周的人。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陷,只不過有的隱藏於內,有的形諸於外。
許多人往往因為自己的缺陷而把自己封閉,他們沒辦法接納自己的缺陷,結果以厭惡憎恨的態度面對自己。
一個不懂得,也不肯愛自己的人,自然也不懂得,不肯愛別人。
沒有愛的人生是一種悲劇。
最可悲的並不是他們的缺陷,而是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缺陷。一個人如果一直把他的着眼點效在自己的缺陷上,那麽,他永遠沒辦法看到生命的全貌,他的世界自然狹窄陰暗。
其實,沒有甚麼能剝奪生命本身的完整,即使一個殘缺的生命也同樣可以擁有一顆最美麗的靈魂。只要我們不那麽輕看自己,否定自己,只要我們多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一點點機會,我們就會發現生命的美,體會生命的好。
因為,生命的本身就會教導我們,從種種磨難和煎熬中,認識生命的强韌和耐力;從種種束縛和限制中,領略生命的寬廣和無限;從種種辛酸和眼淚中,享受生命的喜悅和豐富。
原來,所有的苦澀都是為了等候這一刻的成熟。
原來,我們的創痛和傷害都是自己給予的。甚麼時候停止掙扎,甚麼時候甘甜就出來了。
所以,不要那麽快拒絕自己,不要那麽快就給自己下一個否定的定義。嘗試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喜愛自己;然後,我們自然就懂得怎麽愛,怎麽付出,以及怎麽接受別人的愛。

14.和歲月較量
和歲月較量,我們不一定是輸家。
在月盈月虧、花開花謝、雲聚雲散之間,我們逐漸輸去飽滿的額頭,紅潤的朱唇,柔細的烏髮,彈性的肌膚,挺直的背脊,矯健的步履,不知不覺消失的精力,還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我們也同時可能輸去雄心壯志,敏捷的反應力,對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躺在草地上做夢的權利。不過,這些在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喪失了。
然而,隨着白髮的增加,我們的智慧也同峙增加,看盡世事的雙目不再明亮,人情卻更練達,心臟儘管跳動得不再那麽强勁有力,胸懷卻更寬廣,記憶力不再清晰,知識卻豐富多了,速戰速決的魄力消失了,換來的是客觀的分析,冷靜的考慮,十足的勝算。遊不動山水,山水自在心中,在時光的流逝中,我們滌去那些尖銳、急躁、浮華、衝動的個性,變得温潤、謙和、睿智,而且懂得平安是福的道理。
最後,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嬴不去我們一路留下來的歡聲笑語,我們無盡的祝福,無盡的愛意。

15.那個地方
對於那個地方,竟然有着一探究竟的好奇。
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呢?為甚麼偬被人形容得那麽恐怖可怕?雖然說的人誰也不確切,因為誰也不曾去過,而去過的人也不會再回來,不過都是憑空臆測吧了!
是不是世上有太多的東西叫人捨棄不下,比如名利、權勢、愛慾等等,儘管我們在人世間也飽嘗各樣磨難痛苦、百般纏累,可是辛苦一生,到頭來叫人全盤放下,卻是怎樣也難以甘願。偏偏不論你願意與否,時間到了,非去不可,無分達官貴人或是販夫走卒,都是一視同仁,無人例外,絲亳沒有可以通融的餘地,這才特別顯出它的冷酷無情吧!
倘若知道那是一條必行之路,人世的勞苦轉眼成空,那麽,活着的時候不那麽斤斤計較利害得失,不那麽虛榮驕奢、心懷不平,是不是就可以走得坦然一點呢?倘若該盡的心都盡了,該付出的都付出了,是不是也可以無牽無掛,走得安心一點呢?
總是好奇的臆測着,不知這一步跨過去會是甚麼樣的世界,是一片黑暗還是一片光明,是完全的歡樂還是完全的痛苦,或是甚麽都沒有,只是一片混沌,一片虛空,猶如宇宙未創之先?
這樣的謎,這樣的不可解,倒真叫人費猜疑呢!

16.自我追求
如果你要追求更完美的人生,你就需要不斷超越自己,提昇自己。
不止是知識學問上日有長進,同時你也要能勝過個性上的缺點,以及許多壞習慣;當然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聖人,但你要一點點克服它。不要找藉口體貼自己,原諒自己,沒有那一種『天性』是不能藉着後天的學習及自我教育改變的。
超越你所曾犯下的錯誤,以及因為錯誤而帶來的失敗,不要把自己一直陷在懊惱悔恨之中,否則,它會成為你一道永遠抹不掉的傷痕。如果外在客觀環境一時之間非人力所能抗衡扭轉時,你要安靜忍耐,從困境中磨練自己,掌握時機,因勢利導,說不定橫逆反而變成你成長的一份助力。
對於他人的魯莽、無知,以及惡意中傷,除欺你能很快忘記,或是一笑置之,否則,你給自己的傷害遠勝於別人加給你的。
當失意或沮喪的感覺臨到時,你要抵檔它們像抵擋洪水一樣,萬不可放縱自己沈溺其中,不要等到大水淹到頭頂時才來求生。
你也要努力克服生活的倦怠感,不要扼殺你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不要為自己偶發的童心感到羞恥,因為這些都是保持你活潑生命的動力。
慾望往往如脫韁野馬,你要懂得駕馭牠,調理牠。強烈的慾望也正代表一個人強烈旺盛的生命力,不要壓抑或限制它,而是以一個適當的管道來疏導,將一己之私慾催化為對公眾的熱誠,自我理想的追求,生命的層面便更形擴大。
而不淪發生甚麼事,你都需要學習以泰然與坦然的態度來面對,給自己乃至別人一張清朗的笑臉,你會發現你的世界逐漸臻於和諧圓滿,你的生命更加成熟美麗。

17.兩極
喜歡山的清靜,卻不喜歡它的蟲蟻蚊蚋。
喜歡都市的方便,卻不喜歡它的繁華喧鬧。
喜歡玫瑰,就得接受它的刺;喜歡臭豆腐,就得忍受它熏人欲嘔的氣味;喜歡生,卻也不得不面對它的死;為甚麼愛裏總有這麼多無奈呢?
你很難把你的愛恨一刀斬斷,界劃分明,要就全盤接受,要就全盤放棄。很多時候,人生幾乎是沒有甚麼選擇的,只不過從矛盾衝突中學習調整、包容,並且保持它的平衡點。

18.走向自己
很多時候,你寧肯從人群中退隱出來,找一個僻靜地方,獨自守著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1-2007 03: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如明鏡 反照事物

人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判斷的大海中,無時無刻都在評論:看到花枝招展、標新立異的女人,就認為她很「騷包」,一定「沒什麼內涵」;看到滿臉油油的男人,就懷疑他是個心術不正、投機取巧的人;主動結束一樁愛情的人,則被認定是花心不負責;而你若娶嫁富家子女,少不了又得被揶揄是攀龍附鳳.......

幾乎每一分鐘,我們都依憑著過去的經驗在做評斷:「我認為這個,我以為那個;我喜歡甲,我不太相信乙。」滿腦子不斷充斥著各種思想、判斷和情感。
想想看,你是否也是這樣呢?是否曾有某位現在相當好的朋友,在初次見面時,卻讓你不喜歡呢?你是否很快就斷定,他〈她〉並不是你喜歡的那種類型?而現在呢?


人類的生活裡幾乎沒有單純的想法,因為只要一件新的事件發生,舊的記憶馬上參與意見,每一個人的評斷都免不了融合個人先入為主的"成見",這正是內心混亂不清的原因所在。如果你能洞察這個道理,知道自己常常用主觀的想法來評斷事情,那麼你已經從過去的陰影踏出一大步了。

「陰影」代表著人們心中黑暗、未被探索的部份,如果我們不能去探索,並接受那部份,我們便會常常將之投射在事物或別人身上。因此,讓我們把自己變成「一面鏡子」,以平常心反照所有的事物,看到什麼就反映什麼。不評判,也不會扭曲現實。任何東西放在鏡子前完完全全被接納。而當景象一離開鏡子,鏡子還是和原來的一樣,不留下一絲「印象」。


當你開始養成以「鏡子」來反映所有人事物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心突然寬闊了起來。在那洞悉明白的剎那間,你終於看到了「真相」,而不再是你過去經驗的投射,心裡的陰霾也一掃而空。慢慢你將體悟 ── 心如明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妙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7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無常,當下最真

一位企業家談及他的生死觀。他說,他曾生過大病,住過加護病,在生死一線間被拉回人間。從此思索著:「我還有什麼是還沒做,要及時做?」他說:「現在我的每一天,都過得很感恩的生活。以前怕死,之後不怕了。像前些時候常摔飛機,我卻照樣搭飛機來去國內外。事業上越來越放下,志業越來越提起。」

    他從死亡邊緣回來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饋社會。他說:「真正的歡喜,是親身投入。」

        Michael Landon 曾說過一段深具寓意的話:「在我們一出生時,就應該有人告訴我們:你以朝向死亡前進。那麼我們就會全心全意好好的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鐘。」

    時間,由無數個「當下」串在一起。每一瞬間、每一個當下,都帶有有恆的種子。抓住每一個當下,人生了無缺憾。

    許多人一心想活得長壽些,我不知到你怎麼想,但我認為,與其活得長,倒不如活得好。重要的不是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活得「好」;重視生命的「亮度」而非長度。

    套一句Bernad Jensen的話:活得夠長,不一定活得夠好;但是活得夠好,就是夠長了。

    有些時間專家建議你,假裝自己只剩下七天生命,那麼你將如何安排?和誰共度?多半的回答是:

   「如果我只剩七天,我會告訴XX我對他的愛。」

   「如果我只能活七天,我要坐在海邊,欣賞夕陽……」

    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做些使生命更完整的事,而且也都意識到這件事的迫切。那麼,還等什麼呢?為什麼要等到只剩下「最後」的七天,才願意去做這些事?為什麼不現在就做?

    為什麼不現在就做?

    為什麼?

***************************************************************



活在當下

    北歐一座教堂裡,有一尊耶穌被釘十字的架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為有求必應,因此專程前到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教堂裡有位看門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簡單。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像耶穌被釘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本來苦像就雕刻得就和真人差不多,所以來膜拜的群眾不疑有他,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靜默不語,聆聽信友的心聲。

    來往的人潮絡繹不絕,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下來而沒有說話,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他看在眼裡,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但是,他憋著不能說。接著來了一位三餐不繼的窮人,他祈禱耶穌能幫助它渡過生活的難關。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開,裏面全是錢。窮人高興得不得了,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

    十字假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裏,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

    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他平安。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年輕人不明究理,兩人吵了起來。這個時候,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穌所形容的窮人,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

    偽裝成看門的耶穌出現,指著十字架上說:「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

    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

    耶穌說:「你懂得什麼?那位富商並不缺錢,他那袋錢不過用來嫖妓,可是對那窮人,卻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計;最可憐的是那位年輕人,如果富商一直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他還能保住一條命,而現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這是一個聽起來像笑話的寓言故事,卻透露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但事與願違,使我們意不能平。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人生的事,沒有十全十美。但是,我願認真活在當下。送給你們一段馬斯洛說過的話: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認真活在當下。

***************************************************************

生命若不是當下,那是何時?

    忙的時候,想要休息;渡假的時候,想到未來。

    窮的時候,渴望富有;生活安逸了,怕幸福不能長久。

    該決定的時候,擔心結果不如預期;看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下定決心。

    不屬於自己的,常常心存慾望;握在手裡了,又懷念未擁有前的輕鬆。

    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了才拼命惋惜。

   「生命若不是當下,那是何時?」

***************************************************************

【撿海星的小女孩】

    一天黃昏,在澳洲的海灘,有位老先生拄著拐杖散步,遇到一位小女孩。他看到這位小女孩不斷撿起沙灘上的東西往海裡扔,不禁好奇地問道:「小妹妹,妳在打水漂嗎?」

    小女孩說:「不是,我看到沙灘上有好多海星,明天一早太陽出來,它們都會被晒死,我覺得那樣太可憐,所以把它們送回海裡去。」

    這位老人早已看盡人生百態,不禁莞爾。他說:「小妹妹妳別傻了,這條海岸有多長、海星有多少,憑妳一個人,怎麼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呢?」

   小女孩又默默撿起一隻海星,丟向海中,然後說:「老公公,我知道我不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但是我知道當我撿起這一隻海星、丟進海裡的時候,我已經改變了『牠』的命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開,就開心

有一位父親,生了三個兒子,由於望子成龍,所以平日對子女管教嚴格,母親扮演著慈愛的角色。父親因最近公事比較忙,天天都早早出門,沒來得及和全家共進早餐。 這一天,剛好有空,他一早就在餐桌前等著孩子們一起用餐。
首先,老大含笑下樓來了,爸爸揮手要他坐在左手邊,關心地問他:「昨晚睡的還好吧?」
老大說:「很好呀,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到天堂去玩。」
爸爸笑著問他:「那你對天堂的感覺如何呢?」
老大說:「很好呀很好呀,就像我們家一樣。」爸爸聽了笑得嘴巴何不櫳。
接著老二也下來了,爸爸要他坐在右手邊,一樣問他:「昨晚睡得好嗎?」
老二說:「好極了,我夢見到了天堂哩!」
爸爸笑著問他:「那你對天堂有什麼感覺?」
老二說:「非常好非常好,就像我們家一樣。」爸爸笑得更燦爛了。
老三晚起,被他母親硬從被窩裡挖了出來,心不甘情不願地匆匆漱洗也下樓來了,這個老三平日叛逆成性,最讓父母親頭疼了,這時爸爸臉上罩著些許寒霜,要他坐在正對面,冷冷地問他:「還是愛賴床,昨晚睡得不好嗎?」
老三噘著嘴說:「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惡夢,夢見到了地獄。」
爸爸聽了不禁冷笑道:「這也不足為奇,那地獄長相如何呀?」
老三眨眨眼說:「糟透了遭透了,就像我們家一樣....」

佛家說:「一水四見。」水對人們來說,是水;對魚兒來說,是牠們的房子;對鬼道眾生來說,是烈火;對天神來說則是晶瑩剔透的水晶。
為什麼會一水四見呢?「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雖然同樣是水,不同的用心,就有不同的觀照。
像前述三個兒子生長的環境與條件完全相同,但老大、老二覺得家裡溫馨得像天堂,老三則覺得家裡冰冷得像地獄,這也如同「一水四見」的道理,乃由不同的用心所牽扯出來的差異啊!
換句話說,老大老二的心懷是敞開的、寬諒的,所以覺得家裡像天堂,老三的心則完全卡死了,所以覺得家裡像地獄。

自己,就是最好的心靈治療師。
我常說,思考就是因,行為、言語就是果了,知道因與果的道理,我們就可以找到「情緒的源頭」,進而「轉化情緒」。

例如,當兩個人吵架的時候、衝突的時候、角度不同的時候,其實只是個人想法、價值觀不同的緣故,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當觀點不同的時候我們就不接受對方、抗拒對方,一抗拒就有衝突、一衝突就有痛苦,這是互相連鎖的。

所以我們要透過智慧的觀照,重新轉化情緒與思維,將它轉到正向的一面,然後就能夠「看見明白」,也就是「明心見性」了,所以我經常說:「自己,就是最好的心靈治療師。」道理即在此。

我們的心是一條路,叫做心路,心開,路就開,心卡死,路就卡死。

我們要做一個坦坦蕩蕩,當下自在的人,不迷戀過去,也不奢望未來,就像搭上人生的快樂磁浮列車般,車到哪,人就到哪,人到哪,心就到哪。

能有這樣開闊的想法,我們的心永遠當下快樂,當下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時被罵也許是另一種幸福

你不要埋怨,應該歡喜,

你有缺點還能被人看見,

看見了還願意糾正教導你,

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呀。

有時,被罵也許是另一種幸福。
有一位在森林裡修行的人,非常的純淨,也非常的虔誠, 每天只是在大樹下思維,冥想,打坐。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沈,就起身在林間散步,偶然走到一個蓮花池畔, 看到蓮花正在盛開,十分的美麗。

修行人心裡昇起了一個念頭:這麼美的蓮花, 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邊,聞著蓮花的芬芳,精神一定會好得多呀!
於是,他彎下身來,在池邊摘了一朵,正要離開的時候, 聽到一個低沈而巨大的聲音說:是誰?竟敢偷採我的蓮花!

修行人環顧四周,什麼也看不到,只好對著虛空問說: 你是誰?怎麼說蓮花是你的呢?

我是蓮花池神,這森林裡的蓮花都是我的,枉費你是個修行人, 偷採了我的蓮花,心裡起了貪念,不知道反省、檢討、慚愧, 還敢問這蓮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聲音說。

修行人的內心昇起了深深的慚愧,就對著空中頂禮懺悔: 蓮花池神!我知道自己錯了,從今以後痛改前非, 絕對不會貪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修行人正在慚愧懺悔的時候,有一個人走到池邊, 自言自語:看!這蓮花開得多肥,我該採去山下販賣,賣點錢, 看能不能把昨天賭博輸的錢贏回來!

那人說著就跳進蓮花池,踩過來踩過去,把整池的蓮花摘個精光,蓮葉全被踐踏得不成樣子,池底的污泥也翻了起來。 然後,他捧著一大束蓮花,大笑揚長而去了。

修行人期待著蓮花池神會現身制止,斥責或處罰那摘蓮花的人, 但是池畔一片靜默。他充滿疑感的對著虛空問道:蓮花池神呀! 我只不過謙卑虔誠的採了一朵蓮花,你就嚴厲的斥責我, 剛剛那個人採了所有的蓮花,毀了整個蓮花池,你為何一句話也不說呢?

空中蓮花池神說:你本來是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 一點點的污點就很明顯,所以我才提醒你, 趕快回去除污濁的地方,回復純淨。

那個人本來是個惡棍,就像一塊抹布,再髒再黑他也無所謂, 我也幫不上他的忙,只能任他自已去承受惡業,所以才保持沈默。

你不要埋怨,應該歡喜,你有缺點還能被人看見, 看見了還願意糾正教導你,表示你的布還很白, 值得清洗,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呀!

什麼是天空最美的時刻呢? 就是有幾朵純白的雲橫過天際的時刻。

雲的純白,反襯出天空的湛藍。
雲不能太多,天會顯得零亂;雲不能太大,天會顯得狹窄。
因此,天空最美的時刻,也正是雲最美的時刻。

而人最美的時刻,是保持覺察的時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啟法人生錄!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我一直深信,并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会拥有有些东西,但是究竟不能带走它。

人们常常不讲道理,不讲逻辑,自以为是;  
无论怎样,原谅他们。  
如果你心地善良,人们可能会指责你别有用心;  
无论怎样,要心地善良。  
如果你成功了,你会赢得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正的敌人;  
无论怎样,要争取成功。  
如果你诚实坦率,人们可能会欺骗你;  
无论怎样要诚实坦率。  
你数年苦心营造的东西,有人可能会将毁于一旦;  
无论怎样,要努力营造。  
如果你找到详和与幸福,他人可能会嫉妒你;  
无论怎样,要享受幸福。  
你今天去做好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无论怎样,应去行善积德。  
献给世界你最好的一切,也许永远都不够;  
无论怎样,去献给世界你最好的一切。

机遇如清水,无处不可流;  
机遇如月光,有隙皆可存。

人活着的意义应当是在过程,而不是结论。所以一个人不应该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去影响另一个人,何况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不一样,人生的酸甜苦辣应当自己尝一尝,尝试才是人生。

记住,最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关爱,而不是相互需要。  

当你与所爱的人有争议的时候,仅限于这个争议,不要把陈年旧帐都翻出来。  

应当记住,有的时候,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说不定是命运给你的一个美妙的赏赐。  

经验就是得不到真正想要的东西时,所得到的东西。  

你笑,全世界都跟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  

许多时候,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去调整,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 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站在懸崖邊上,他想:
  「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
    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的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只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
「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

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 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
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 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 就採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樹丫休息, 他想著:
「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

他在樹上沉沉的睡去了。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 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的攀上懸崖, 終於脫離險境。
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 跳下懸崖。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著我們,
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著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 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然後安心地睡覺.只有存著這樣單純的心、少慾望、多一點赤子之心。
  
  最近常常聽到朋友的親友去世的消息,
  除了安慰了幾句外好像什麼都不能做了
  恐怕有一天自己亦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壞消息
  所以你們有沒有好好的享受你在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剛才你和另一半或是和家人為了芝麻綠豆的事鬧翻了,現在頭頂還在生煙的話,
請你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和那飄渺的白雲,其實你又錯過了美好的一天呀 !


要時時心存好意!  
腳走好路!身行好事,惜緣種福 ...... 。

[ 本帖最后由 snowbreeze 于 23-11-2007 09:19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神气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  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
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 本帖最后由 snowbreeze 于 23-11-2007 09: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於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

众中有一个小女孩, 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 就在这时侯,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著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於是大家顺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牧师接著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著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有时我们不得不说:小孩子其实一点都不「小」,他 (她)们其实很「大」!他(她)们的爱心很大!他 (她)们的信心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1-2007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老公 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

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 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 
 
老公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听到老公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让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7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一個失戀的人在公園哭泣.....
這時一位哲學家走來... ..
輕聲的問他說'你怎麼啦?為何哭的如此傷心'
失戀的人回答說'嗚~~我好難過....為何他要離我而去'.
不料這位哲學家卻哈哈大笑,並說'你真笨'
失戀的人便很生氣的說
'你怎麼這樣,我失戀了,已經很難過,你不安慰我就算了,你還罵我'

哲學家回答他說.
傻瓜...這跟本就不用難過啊...真正該難過的是他?
因為你只是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
而他卻是失去了一個愛他的人及愛人的能力.

#跳出框框外的正面思索,將有助於困惑的排除。

[ 本帖最后由 snowbreeze 于 23-11-2007 11: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7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
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麼?」
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故作驚訝的說:
「只有一個黑點嗎?這麼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試想

你看到的是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點,
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
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
卻忽略了他擁有的;忽视了一大片的白板(優點)
其實每個人必定都有許多的優點,
換一個角度去看吧!!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7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
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歎息道:

「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兒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
「他嫁 ;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
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

●試想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
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  
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有包容才有愛,只有愛不懂包容,一切皆枉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3:46 AM , Processed in 0.11751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