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1-8-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看不懂,但是我覺得這個帖子要頂。。。
有我剛來車墰時的感覺。。。 |
|
|
|
|
|
|
|
发表于 11-8-2010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改法,是需要management来配合的,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air flow大了分分钟还会供油不够,永久性 ...
白痴中的天才 发表于 10-8-2010 10:47 PM 
那是你对EFI的不了解造成的误解咯。。如果我们认为不需要是有原因的咯。。
不要忘记我们不是DIY自己用的,是收钱帮顾客改的。
乱乱来会给人告的咯。。
看看下面的dyno chart,告诉我还需要不需要改management?

现在不是你讲需要就需要,是要看测试结果的. 蓝色图表是调节供油前,是有点稀,所以提高油压,结果是红色图表,AF明显下降,表示比较浓,达到13.5 - 14的要求。 |
|
|
|
|
|
|
|
发表于 12-8-2010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8-2010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痴中的天才 于 12-8-2010 11:59 PM 编辑
那是你对EFI的不了解造成的误解咯。。如果我们认为不需要是有原因的咯。。
不要忘记我们不是DIY自己用 ...
drexchan 发表于 11-8-2010 12:31 PM 
其实不是说没有在management下手就不能把改装潜能发挥出来,但是如果有engine management配合,我相信一定会有帮助把引擎的潜力都发掘出来。。但是就如你说的,考量范围还是在于顾客那边,要考量到花一笔钱在engine management到底值不值得回票价了,还需要好的tuner等等。。
我相信你们的改法是在喷油嘴,fuel rail regulator还有fuel pump下手增加燃油比吧。。
原厂街车的ECU通常都是down tuned的,因为考虑到引擎life span,环境污染等因素,通常都会给比较浓的燃油比。为了减少爆震的几率引擎点火正时往往也是不够aggressive,如果换了双节气门,引擎进气改变了,供油和点火正时都有所不同,还有比较重要的是throttle response,在油门瞬间加速时恐怕会有空洞,导致throttle lag的感觉。。[size=15.8333px]所以如果要真正发挥,皮包又够厚的话,那么engine management是需要的吧。。
小弟我本身也是有玩engine management的,从ecu,wiring,到tuning都是自己一手包办,也偶然帮朋友们tune过emanage,但是不是专业的tuner,只是玩票性质而已[size=15.8333px]
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877336
打下广告。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0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原厂的management已经够用.
重点是懂得如何让它发挥.当一切达到极限时才考虑追加外挂或独立management也不迟.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0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原厂的management已经够用.
重点是懂得如何让它发挥.当一切达到极限时才考虑追加外挂或独立management也不迟.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0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痴中的天才 于 14-8-2010 12:15 AM 编辑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原厂的management已经够用.
重点是懂得如何让它发挥.当一切达到极限时才考虑追加外 ...
drexchan 发表于 13-8-2010 10:14 AM 
我只想分享下我的观点和一点愚知,有错请大大力插
这个双节气门的concept就如ITB([size=15.8333px]Individual Throttle Bodies),好像4AGE [size=15.8333px]4 throttles的原理。。这样的设定,要tuning可不是容易的。。
[size=15.8333px]
4G13/4G15P的单气门引擎原厂设定是用speed density algorithm的,靠的是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如果装上了双节气门,无可否认的,在高转方面的确是有作用,但是回到低转还是普通cruising时候就会有问题了。。引擎的pressure drop比原本的来得快了,在普通cruising下,可能manifold pressure已经接近原装引擎在WOT(wide throttle opening)下的压力,这样引擎供油就会开始出现问题了,ECU误以为引擎是在WOT情况下操作,导致供油会太rich,导致无畏的耗油,耗油增高。。。这时候的点火正时也会更着retard,太rich的燃油比加上点火正时的retard。引擎的输出就跟着降低了。。所以这可以解释LZ说的,如果两个油门一起parallel开的话,会有lag的原因。。
在tuning逻辑上面,还有一个方法叫Alpha-N,就是除了用MAF还是MAP的方式下,是用TPS来做reference了。。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好处,就是油门反应快,但是不适合force induction的车。。
我建议的是如果用类似LZ的setup,有另一种tuning方式就是源自Ferrari ITB(Individual Throttle Bodies)的algorithm,就是混合式的tuning,把Speed density和Alpha-N混合使用的方法,如果tune得好那么就应该会有更显著的效果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10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说的东西。。。。
看都不明。。。。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0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peed Density 的WOT操作除了看MAP还要看TPS的. 只要ECU的mapping能够cover到在特定RPM和TPS时的压力变化,就不需要加management.
而且第二颗TB是在第一颗TB开启30%后才开,然后一起在WOT全开.
还有TPS电阻也需要calibration.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0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用过90MM TROTLE BODY的道理。
对,反应是快了,但换牙RPM跌时,会跌得比之前多,而且还会上得有 ...
waja2003 发表于 3-6-2010 00:52 
Twin pot装咯了~不过是新的VTTR
如果twin throttle进风多了没有piggybag在控油和点火方面帮助可能不是那么理想...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白痴中的天才
我是说ECU如何决定是不是WO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8-2010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下,如果我的车要bolt on.应该用td04还是td05?
4g92 , gsr head , gti cam , 4age 8.9 compression piston 82mm , 1.5mm metal gaket. putra manual ecu+wiring. 应该用几cc的injector。boost几高的bar?暂时不加piggy back可以吗?因为budget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0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下,如果我的车要bolt on.应该用td04还是td05?
4g92 , gsr head , gti cam , 4age 8.9 compression pi ...
mars4 发表于 15-8-2010 12:53 AM 
看你要求到什么程度
你1.6比较适合用TD04
TD05的话要很高转才会full boost叻
还有你conrod用原装的话不可以boost高
cc大的话选择会比较多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要求到什么程度
你1.6比较适合用TD04
TD05的话要很高转才会full boost叻
还有你conrod用原装的话 ...
CIVIC~R 发表于 15-8-2010 02:49 AM 
用电板实现原地增压,配上起步控制,全压出车~~~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电板实现原地增压,配上起步控制,全压出车~~~
terenceng81 发表于 15-8-2010 11:06 AM 
我不知道是clutch先打包还是牙箱先去掉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业余的吹水家
Speed density的mapping其实是没有用到TPS的,但是T ...
白痴中的天才 发表于 15-8-2010 12:29 AM 
天才兄,
车车在六前转前是一个境界,六千转后又是另一个境界了。
6千转以前,很多不应该的做法可变成合理的做法,六千转后不采用高级电脑这样做看,分分钟引擎魂飞魄散。
况且不过 200 匹马力的引擎,或者说不过 150 匹,精细度上就没什么讲究了,通过 hardware 来修改那是很多年以前的技术了,软件的修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
我们的国家造就了贵车,花了足够的钱,也买不到相称的品质,大量的人才外流,大量的外资撤走,留下来的人有能力的很多没处伸展,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小有小做,大有他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使花的钱和本金价值不相称,即使不是合理的技术,还是有一堆人一头栽,赚钱花钱而已两方面开心就好,这诸多的乱像,有时有理也说不清。。。
anyway, 我的技术观点是不赞成一左一右的 twin throttle 技术,即使另外一个在TB超过 30% 后才开,wot两个一起开完;所谓的 WOT 只是说引擎启动了最大的吸气量,开多一个增加吸气量也得看引擎的cc最多能吸多少,这种做法是“发挥”引擎的最大吸气量而不是增大吸气量和吸气效率,对同一cc的引擎没实际性的提高进气效率,不然 vtec 技术为什么通过 valve 伸程长短和开启时间提升进气数量,然后通过 overlap angle 保持对之前进气的贮存,然后再通过高效率的进气实现气压气从而在同一cc引擎下实现更高的马力扭力输出(原理和 turbo有类似下)。
以前读过空染比学,有说到进气,虽然里头的angmok解释我不是完全理解,但肯定的是吸风最重要的不是多,而是快,把更多的风有效率的同方向的挤压进去引擎,其次才是空气的多寡和空气中可燃空气的密度高低(冷热),空气碰撞会大幅度的减低吸气效率,即使吸的很多也于事无补,所以个人觉得合理的 twin throttle 必须是来自同一个方向,没有因碰撞造成的原地漩涡,也才能达到真正的集气,吸气效率和吸气数量才能达到理想化,但重点是,对不了解类似 vtec 技术的人说再多也于事无补,不是吗?
NA = Natural Aspiration, 自然吸气,重要的是更多的空气在同一时间有效率的挤压进去引擎,而不是吸气的多与少,因为引擎在一个升程能吸的空气量是是根据cc限定的,原厂车不会设置成完全的吸气量,很简单的,拿换 cam 和改这种不正确的左右 throttle 相比,马上就能在马力扭力输出成绩上来个大不同,一两批根本不能说是效率提升,最少也要 5到20批, lol 。说这么多只是要表示我赞成你的观点,这样~ ^^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是clutch先打包还是牙箱先去掉
CIVIC~R 发表于 15-8-2010 12:05 PM 
速度是不惜一切的,哈~
但是我不是跑车 kaki. 也不是 hithop kaki. 我是麻坡人,但讲不出麻坡话语。。 |
|
|
|
|
|
|
|
发表于 20-8-2010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兄,
车车在六前转前是一个境界,六千转后又是另一个境界了。
6千转以前,很多不应该的做法可变 ...
terenceng81 发表于 15-8-2010 12:17 PM 
你说得没错,一台引擎能接受的进气是关键于引擎的容积和设计,就是所谓的Volumetric efficiency(吸进引擎的空气和油对引擎容积的比例),普通NA引擎是不能超过100%的。。要增加VE,那么就只能做force induction了 |
|
|
|
|
|
|
|
发表于 20-8-2010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