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梦芸

恐怖杀人系列 2 《天都碎尸案》 (30/11: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09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头颅(3)

“死者头部失血过多外加后来被煮过,这些就使得一些勒死的依据隐埋了不少。”聂兰慢慢说道。

赵国森看着刘洋依然不信服的眼神,接着说:“有一种情况可以做到。”

刘洋歪歪头,他皱皱眉问道:“做到什么?”

“既是勒死,又不会出现勒死的表面特征。”赵国森说。

刘洋问道:“那是?”

“假如死者被凶手灌入大量安定片,然后在其深度睡眠时被凶手勒死。”赵国森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么,”刘洋看着赵国森说:“你们回去以后只需检查胃和肠内容物就可以了?”

“对,而且,胃和小肠十分幸免,他们根本没有被煮。”赵国森嘴角微微上扬。

刘洋站起来舒展了一下筋骨,他说道:“行,你们都调查完了我们一起回队里吧。”

聂兰说道:“基本已经处理完了。”

“对了,包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刘洋问道。

赵国森也站起来说:“一条牛仔裤,一件红色外套,还有死者内衣,发卡,鞋子等遗物。”

“那一起带回去吧。”刘洋说。

“不过,奇怪的是,死者衣物被整齐的叠好,放在旅行包的下层,头颅放在衣物上面,而头颅两侧分别放着死者的两只鞋子。”聂兰对刘洋说道。

刘洋点点头,摸着下巴说:“这些东西先都收拾回去我们再做进一步研究,好了我们收队吧!”

一行人站了起来,开始整理现场。

刘洋低着头转过身去,他看到蒙刚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你不是回车里了吗?”刘洋问道。

蒙刚一脸严肃,他慢慢地说:“头儿,是不是我们的车子没有进入这个小空地?”

“没有啊,车不都在外围吗?”

“你跟我过来看看这个。”蒙刚说完,和刘洋一起向场地中央走去。

天空依然阴暗,金鸡岭的空气更加湿冷了。

刘洋跟蒙刚一直走到赵国森他们开来的车子附近。

随同赵国森来的汽车正停在那条山间水泥路的尽头,车子的前保险杠正好和水泥路的截面冲齐。蒙刚停住了脚步,他站的地方离车子有段距离,大概有五米的样子。刘洋在蒙刚身后看了看离他们不远的两辆车,车子停留的山间水泥路两旁是浓密的树林,也许在林子里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天空,但是这条人工水泥路却把天空蜿蜒地劈开,就像峡谷里的一线天,它弯弯曲曲延伸到发现旅行包的空地上和空地连成一片,仿佛是金鸡岭上的一只大蝌蚪。这时刘洋听到了蒙刚的声音。

“头儿你看,就是这里。”刘洋看到蒙刚指着地上一条轻微下陷的痕迹,土地上的这个凹面长约两米,宽约二十公分的。

刘洋看了看蒙刚,蒙刚依然伸手指着地面上的痕迹并抬头等待着他的答复。

刘洋点点头说道:“小子,你观察的够仔细。”

“呵呵,”蒙刚嘴角一歪似乎很高兴的样子,不过一会儿就露出疑惑的神色:“为什么靠近水泥路面五米范围内的土路上面没有类似的下陷,偏偏出现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1-2009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头颅(4)

刘洋仔细观察着这个下陷的小凹面,其深度不超过五公分,他觉得蒙刚讲的有道理,于是他说道:“刚子,你去检查一下周围的地面还有没有类似的现象,顺便把现场勘探员叫过来。”

“是,头儿!”蒙刚说完转身要走。

“仔细点!”刘洋冲蒙刚说。

刘洋慢慢蹲下开始摸自己的下巴,一个新的问题再次疑惑了他。假设这里曾经放置过重物,那依照周围的土壤硬度如果这里会下陷那需要多大的重量呢?

大约得一吨。

汽车不太可能,它的四个轮胎分散了重量。假如这个位置当时因为非人为原因出现潮湿状况的话那就更加不可能,因为现在是冬天,土壤的硬度相反会因为水汽增加而变得更硬,故因地面潮湿留下印记的可能几乎为零。最重要的是,下陷的土壤并没有轮胎纹的痕迹。

刘洋用手指按了按凹面外围的土路面,又凉又硬。

他在等待现场勘探人员。

一会儿,蒙刚过来,他站在刘洋的身后冲扭着脖子的刘队摇了摇头,会意队长并没有其他发现。这时现场勘探人员立刻上前对着这个凹面进行了多角度拍照取证和观察,刘洋静静地等待结果,他终于看到勘探人员伸手向凹痕里按了一下。

“软的。”勘探人员对刘洋说道:“这里比其他地方的土质软。”

和我想的完全一样,刘洋脸上面露喜色。

但是为什么单独下陷的地方会是软的?

刘洋终于在勘探人员拍完照之后伸手捏起一把土。

土发黑,里面杂质很多并不细腻。

刘洋恍然大悟,他站起来对蒙刚说:“知道为什么这里会下陷?”

蒙刚摇摇头说道:“因为软吧。”

“你小子废话,”刘洋嗔怪蒙刚道,一会儿他抓起一把土对蒙刚说:“当然是因为软,那你能不能想象到这里为什么会比空地其他部分的土壤软呢?”

“不明白。”蒙刚摸着脖子马上回答。

“连考虑都不考虑,”刘洋摇摇头,这时,他把手轻轻攥住,有些发乌的土就从他指缝间纷纷下落,刘洋说道:“这一小块土地在被推成平地之前应该有一颗松树,松树多年的落叶堆积在树下,后经土壤逐渐腐蚀改变了土质,使此处的土壤松软,此处土壤发黑就可以说明。”

“那么,这个两米长的印记是?”蒙刚问道。

刘洋神色坚定:“车胎印。”

“啊!”蒙刚瞪着眼睛说:“原来凶手是开车上山抛尸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车胎纹啊?”

“两点:第一,是不是开车没有定论,不过我更倾向于骑摩托车运尸上山;第二,车胎纹没有,我刚刚也疑惑了,不过你也有这个疑问说明我们的记性都不是一般的差。你难道忘了吗?事发当晚下了雪。”

刘洋说完伸出食指指向天空,蒙刚抬头望去,天空依然灰暗,他又看看一旁的树林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印着车胎纹的雪已经融化了,而松软的土壤却留下了痕迹。”

“哎,”刘洋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这样线索似乎很鸡肋啊,如果能第一时间得到车胎纹路就好了。”

蒙刚无奈地摇摇头。

这时,另一边处理现场的一行人也已经收拾完毕,刘洋一挥手,六人一起向警车走去。

两辆警车飞速离开了金鸡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9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死亡时间(1)


当警车回到刑警队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几人下了车后马不停蹄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刘洋急匆匆上楼跑去向大队长汇报最新情况,蒙刚和两位勘探人员一起去整理证据和相关材料,而赵国森和聂兰两人则匆匆向着解剖室走去。

早上赵国森和聂兰两人会面后,经过少许准备进入了解剖室。他们刚刚带上橡胶手套准备对死者的内脏进行解剖研究的时候,就有一通电话打来告知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让师徒二人抓紧收拾一下跟随警车前去现场调查,于是他们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朝金鸡岭方向奔去。

这一去就三个多小时。

时间不能再耽误了。

这会儿,两人已经做好准备。赵国森戴着口罩,他看到聂兰冲自己点头,于是俩人信步走到解剖台前。

赵国森走到一边把冷柜门打开,然后双手伸进冷柜里费劲地从里面拿了什么东西,聂兰见状忙过去添把手。一会儿,两人一前一后从冷柜里拿出了一条长长物体,然后把它平铺到解剖台上。

两人没有说话,都看着台子上面的内脏。

那是胃和肠子,它们上面蒙着薄薄一层白霜,就像一条生吞了兔子的蛇,由于行动艰难,死了一样摊在解剖台上。

看来凶手没有打算分离这两样物品,而且根据之前的观察,胃部和小肠部分被煮过的痕迹不明朗,而大肠煮过的痕迹却很明显。单从凶手解剖死者的刀工来看,可以说相当不简单。肉体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肉条,内脏比较完美的分离且未被损坏,骨骼基本上都在关节处分离。以上都可以说明凶手对解剖知识至少是略有了解的,进一步说凶手对医学知识也是了解的。所以他可以做到对尸体完美分割后的煮尸,甚至为了掩饰被勒的痕迹想办法让死者脖子上的勒沟消失。但是他却没有煮胃和小肠,这是为什么?一个如此注重“细节”、懂得解剖的凶手难道会忽视胃部和小肠这么关键的部位?把其他部分都煮了,这么重要的部位却置之不理?

难道是故意为之?

不管怎样,赵国森和聂兰一直在看着解剖台上的物体,他们并没有动手也没讲话,他们大概各自都在考虑一些关于内脏或者这个案件的问题。期间,聂兰用手捋了一下自己的头发,而赵国森“嗯”了一声清清嗓子。

他们在等,等待解剖台上内脏表皮的白霜退去,或者内脏变软一些。

这时,赵国森扭头看着聂兰说道:“小聂,知道我们拿出死者肠胃来解剖,主要是观察什么吗?”

“恩,我想大概是死亡时间吧。”聂兰转身正对着赵国森说道:“从肠胃的内容物上来推断。”

“对,”赵国森的口罩一动一动:“那你还知道其他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9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死亡时间(2)



“好像有很多种,”说着聂兰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不一会儿功夫,聂兰眉间的云雾便被拨开了,她说道:“首先可以对直肠温度下降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推断死亡时间,但是似乎直肠部分已经被煮得很严重了,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

一旁的赵国森插话道:“不是可能影响,而是肯定严重影响。”不过,他说完这话之后依然是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同时示意聂兰继续。

“第二种办法嘛,可以通过蝇蛆来推断。一般夏天的时候死者死亡三到十四小时,苍蝇就会在死者口、鼻、眼、耳、肛门、外阴等处产卵成蛆,春秋季节应该在一天以上成蛆。而冬季,冬季的成蛆时间是?”聂兰眼珠转了转,低头思考片刻说:“冬季基本不会成蛆,因为不是有蝇季节。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通过第二种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

“恩,继续讲。”赵国森说话间把双手背到身后,同时目不转睛看着自己带的小徒弟。

“然后就是死者体内如果有植物生长的话,哦,那至少得需要一年时间吧,这个方法排除;还有可以通过测试死者肌肉的兴奋程度,不过这样也无效,因为肌肉组织太碎了;恩,还有用药物测试瞳孔缩小或放大,或者用生理盐水测试眼底变化。不过,这些好像通通不可行。”聂兰说完看看赵国森。

赵国森冲聂兰点点头道:“很对,因为头部也被煮过了。”

聂兰瞟了一眼解剖台上的内脏说:“那就只剩下肠胃的内容物了。”

“所以我才疑惑,这是可以证明死亡时间的关键证据,凶手却偏偏没有去煮。”

赵国森说完,和聂兰一起盯着解剖台上东西。

这时候,解剖台上内脏表皮的白霜已经消失,露出暗色的胃和肠。赵国森伸手上去按了按内脏的表皮,然后对聂兰点点头。

在赵国森的帮助下,聂兰慢慢切开了死者的胃部。

就好像在拉那种不多见的拉链一样,有种特别闷的声音——“嗞”,犹如葫芦一样的胃就被聂兰划开了一道口子。它并没有像聂兰想象中那样会有血喷出来,甚至喷到她自己的脸上,正相反,胃的划口部分出血很少,几乎少到没有。也许有一两滴血液正沿着胃部的刀口处慢慢流向刀口的尽头,它并不是鲜红的,它有些发黑,也许是因为之前胃部已经流了足够的血,也许是刚刚冷冻的原因使血流得这么迟钝,聂兰不知道。

“喂,”赵国森冲聂兰说道。聂兰似乎是惊了一下,她发现自己的刀具依然停留在解剖台的内脏之上,她马上把它拿了出来。赵国森看看聂兰说:“认真点,别分神。”

赵国森伸出双手捏住切口的两个侧面,然后轻轻地扯开。

呈现在聂兰眼前的是白色粘液,里面星星点点的是些黄色点缀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9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死亡时间(3)


赵国森看看聂兰,聂兰伸手往胃部的白色粘液里面按了一下,说道:“还是没有完全融化,而且这些白色液体感觉上好像并不是食糜液,很稀的样子,得等到完全融化后才好下结论。”说完,聂兰又伸手从胃里拿出了一个黄色的粒状物,她把那个黄色小颗粒拿到自己眼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又将它送到赵国森的面前。

“你觉得这是什么?”赵国森问。

聂兰盯着黄色粒状物说:“可能是玉米粒。”

“我也这样觉得。”赵国森接着说道:“玉米粒是很难消化的东西,某些时候有可能会被整粒排出体外,所以并不能依此来推断死者是进食后多久死亡的。对了,你平常是什么时候吃煮玉米,或者玉米粥?午饭还是晚饭?”

“我?”聂兰想了想说:“我的习惯通常是把煮玉米当做零食吃,吃饭的时候并不会吃这些。”

“恩,看来每个人都不一样啊,”赵国森看了看死者胃里白色的液体继续说道:“小聂,你再试试,现在应该都融化了。”

聂兰点点头,再一次把手放到白色液体里面,一会儿她说:“是,融化了。感觉这液体很稀,而且里面除了玉米粒,似乎还有海棉一样松软的小块食物。”

赵国森点点头说道:“很好,这样就可以确定没有形成食糜液了。”

“食糜液,确实,死者胃部食物基本没有消化,也就是说,死者在进食两个小时之内就死亡了。”

赵国森点点头,说:“好了,胃部分先放一放,我们再看看小肠里有什么。”

赵国森说完,截取小肠大约半米的距离用双手拉直并按在了解剖台上,聂兰绕到赵国森的对面,她看了看对面男人然后对着绷直的小肠麻利地划了一刀。

哗,小肠分开了。

只有很少的液体流了出来。

赵国森松开双手,把小肠和胃部仔细做了一下对比,然后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个浅浅的微笑。这是胜利笑容,似乎他已经得到了最最精确的死亡时间。然后赵国森抬头对聂兰说道:“小肠很空,还有胃部没有形成食糜,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死者最后一餐之前有很长时间没有进食,大约有十小时左右。”聂兰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看着赵国森,她似乎不太确定自己猜测。

赵国森说:“很对,因为小肠很空。你继续说。”

“胃部没有形成食糜液,而是很稀散的白色液体,就让我想到了豆浆和牛奶。”接着,聂兰小声试探说道:“外加肠道空,得出十小时左右没有进食,然后推测出死者的最后一餐就是早餐。”

“精彩!”赵国森对聂兰伸出了大拇指,他接着补充说:“此外,你还找到海绵物一样的东西,我推测极有可能就是面包或者油条之类的食物,此外这个人早上还吃了煮玉米。这些东西过会儿再用仪器检查一下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推测了。”

聂兰默默地点了点头。

赵国森接着说道:“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测死者的大体死亡时间了。”

“1月18日上午6时到9时之间。”

“是了,很正确。一会儿还要对这些液体做一种药物的检查。”赵国森说道。

“什么药物?”聂兰皱起眉头。

“比如,安定片。”赵国森严肃地说道:“验证一下我们在金鸡岭时做出的推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9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会议(1)


临近下班的时候,蒙刚拿着一叠文件去找刘洋,途中他路过会议室,他停在会议室门口朝里看,发现里面的几个新来的实习学员正在收拾桌椅调试仪器。看来一会儿要开会了,他不知道这个会议得开多久,也可能要加班吧。

会议开始之前整个下午,聂兰和赵国森一直在从事一些很繁琐的工作。他们首先对死者胃部残存的液体做了个测试,如他们的推测,他们很顺利地发现了液体里面有安定片的成分,甚至在之前未融化的安定片被聂兰当成了玉米粒;然后他们重新组合死者遗骨,通过遗骨和死者衣物的对比,对死者的身高做了一下大体推断;接着他们又经过对内脏和骨骼的综合分析知道了死者的年龄;最后,剩下的时间他们一直都在做一件很揪心的事情——数尸体碎片——这个任务耗费了他们将尽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们口罩下面的鼻翼两侧甚至都渗出了汗水,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闷在解剖室里没说一句话,只是在最后结束时合计了一下数目。

刘洋拿到蒙刚送去的文件后,对蒙刚说了句“现在开会”就同他一起向会议室走去,他们走到会议室时,人基本都来全了。蒙刚看到赵国森和聂兰已经就坐,他们俩人正手拿记事本小声地谈话,聂兰看见蒙刚并没有冲他打招呼,只是一边听着赵国森在自己耳旁讲话一边点头,然后看着蒙刚从自己身边走过。

最后入场的是大队长,他端着那个用了很多年的大茶杯,身上披着外套,他缓缓走进会议室,接着慢慢地坐下。赵国森聂兰师徒两人自从看到大队长进门后也停止了低声的交流,这时的会议室里尤其安静。

大队长年近五十,身体硬朗,做事雷厉风行,讲话铿锵有力。但从今天他的举动来看,显然他心里有事,不然他不会这么看似悠然地踱步来到会议室。大队长进来以后并没有说什么,直接在第一排就坐,刘洋看了看大队长,队长冲他点头,他起身向窗台走去,一下就把窗帘拉上。

会议室里马上暗了下来。

同时,投影仪亮了,刘洋走到了荧幕跟前,他清清嗓子。

“相信大家对这个案件已经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我仍然要简短地陈述一下,”刘洋环顾着下面在座的几位,他深吸一口气,顿了几秒接着说:“昨天早上8点半左右首先得到青岛路派出所的消息,在泉城路144号宅院厨房内发现大量尸体碎片的提包,报案人称其发现提包地点为青岛路和万华巷交叉处的肉店附近,我部马上组织人员奔赴现场调查;接着第一批人员出警半小时内我部又接到南京路派出所的通知,在旧街口商业区发现大量人体内脏,我部又立刻派出第二批刑侦小组;两个多小时后,在劝业场中部地段某小巷垃圾箱内发现了大量人体骨骼;今天上午,经山林看护人报案,于金鸡岭又发现了女性头颅以及死者衣物若干。截止到目前为止,死者遗体基本全部发现,仅缺少右肾和心脏部分。此外,除了今天发现头颅等物件的包裹被抛在远离市区的百霞区边缘地带,其他三处尸体的发现地均处于我市最繁华的应天区,且发现地点是在人口密集的闹市。据我所了解的国内外刑侦史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起碎尸案件凶手可以做到如此张扬地抛尸,但是今天,我们遇见了。看来凶手并不想隐瞒死者已经身亡这个事实,只是想稍稍隐藏死者的身份,不过死者头颅却在两天内就被发现。凶手如此嚣张,显然是在向我们刑侦人员的智商挑衅,甚至是在向我国法律示威!所以,刚刚得到上级部门下达的最新指示,凡是尸体发现地中心向外辐射十公里范围之内的所有派出所都要临时调动相关警力配合我队的侦查,要不遗余力使此案在三个月之内侦破,将罪犯绳之以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9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会议(2)


刘洋说完,看了看他对面第一排正襟危坐的聂兰,他冲聂兰点头,然后说:“下面尸体检验过程由聂兰给大家介绍一下。”说完,刘洋回到了座位。

聂兰坐在自己座位上手持控制器,大声说道:“请大家看幻灯片。”

大屏幕上出现第一张照片的时候,屋子里的很多人并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只见到密密麻麻的条状物乱七八糟堆在一起。后来,不知道哪里传来一句“这是不是碎肉啊?”,然后,人群就开始发出了啧啧的声音。这是一张满是肉条的照片,其量目之多,足以让没有去过现场的刑警们全部乍舌。

“天啊!”“太恐怖了。”“这哪里是碎尸啊?这分明是切肉片啊!”会议室里传来了为嗡嗡的议论声,这时随着刘洋双手拍响,会议室又恢复了安静。

乍一安静,让聂兰觉得这个会议室就好像突然死了一样。

画面没有变动,聂兰接着说道:“这些就是尸体被碎的肉条了,这些碎片大小基本相同,均长为5厘米,宽1厘米,肉片均厚度均为1厘米。”聂兰停下,她似乎咽下一口吐沫说出了下面的话:“经过今天下午和我赵国森老师的清点,尸体碎片共计2047片。”

“啊!”下面又是一阵哗然,这次,刘洋并没有击掌制止,因为连他自己都惊呆了。他侧脸看看一边的大队长,大队长手拿着茶杯,不住地摇头。

刘洋不得已再次维持秩序。

从刘洋入队将尽十年以来,大小会议从来不用维持秩序,但是今天三分钟之内刘洋却已经维持了两次。

聂兰接着说:“此外,经过检验,已发现尸体各部分都同属于一个人。”

聂兰说完,轻轻地按了控制器按钮一下。

众人面前出现的画面是一截截的断指,断指零星地散布在镜头前。这次大家没有任何噪杂声,也许所有人已经知道了以后的一幕幕都将是骇人听闻的,他们极力让自己克制,可尽管这样,黑暗中依然有几个刑警因为惊奇而张大了嘴巴。

“这是死者的断指,每节断指都在关节处被分离,缺少右手拇指食指和无名指三指,剩余的七根手指共被分离为二十截。”这时聂兰用控制器将幻灯片设置成自动播放,一张张残忍的图片就这样呈现在大家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09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毛。。。。。。。。。。。。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oon9662 于 13-11-2009 12:14 PM 发表
毛。。。。。。。。。。。。给你



我会送去化验。。。。d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会议(3)

“现在我介绍一下目前已知死者的具体情况。”聂兰看着一张张图片,她用力挤挤眼睛,每播放到一张图片聂兰就用一句话简明地概括道:“在没有发现头颅之前,我们便根据死者的肌肉纹理和骨骼的情况确定了死者为女性;综合骨骼和内脏的发育状况我们得出死者年龄为18岁到22岁之间;死者的身长为168-170cm,我们通过死者骨骼长度和衣物推算得出;血型经过化验为O型;其短发及耳,长圆型脸,微胖,脸部因为水煮而虚脱变形,耳无饰物,眼睛微睁,舌头趋势性往外探出;大家注意看这张,死者脖子上有处不明显的勒沟。”

画面停留在了死者的断颈之处,变形的面孔,微张的眼睛,微张的嘴巴,脖子整齐的切口,一条不明显的勒沟。这一切细节都无法阻挡,它们铺天盖地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又一个画面停留在了胃部,聂兰清清嗓子说道:“今天我们对死者的肠胃做了解剖,通过死者肠胃内容物做了一个推断,得出其死亡时间在昨天早上6点到9点之间。”

会议室异常安静,似乎只有投影机在嗡嗡作响,还有聂兰的独角戏。

聂兰继续说道:“大家通过前面的几张照片大概已经知道了,死者尸体被整齐切成2000多片,骨骼分离处都在关节位,还有内脏分离得很完整。而且更加关键的是死者尸体,从肌肉到内脏基本全部被滚水煮过,这样做大概便于分尸。不过,我们可以发现煮的部分并不均匀,比如说,死者头部基本都被煮烂了,不好辨认,但是胃部小肠部分却似没有煮过,而大肠部分却又煮得很透。至于凶手这样做的原因我们目前并没有得出,不过因此我们对凶手的职业或者说职业技能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凶手对人体构造明了,基本熟悉解剖,很可能是医学相关职业或者是屠夫。”

当蒙刚听到“屠夫”二字时突然打了一个激灵,但是他并没有发话,而是耐心地听聂兰继续描述。

“至于死因,我们初步定为勒死。因为死者颈部有勒沟,并且凶手似乎有意隐瞒勒沟的事实。不过根据死者的面部特征来看,基本不符合勒死现象,而我们后来在死者胃部液体中发现大量的安定片,数量巨大,甚至有大量未消化完全的安定片,我们推测它的数量至少为一整瓶。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死者被强行灌入大量安定片后在短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凶手将其在睡眠中勒死;当然死者的死因也可能是安定片过量死亡,不过可能性极小;此外死者面部无伤痕,头部也无伤痕,表情也不痛苦,推测非击打致死。不过,具体死亡原因我们还要经过开颅检查才能最后确定。”聂兰安静得说完这些以后看看下面的人依然没有动静,她接着说道:“再有就是其他物品,共有两条床单,两个旅行包,其中床单分别是用来包裹内脏和骨骼的,旅行包分别装了死者的碎肉片和头颅以及死者衣物;死者衣物包括一个红色外套,一条牛仔裤,一双旅游鞋,一根黑色发卡,内衣两件,秋衣裤两件,黄色薄毛衣一件。值得注意的是死者的衣物被凶手整齐地叠好放置在旅行包底部,然后上面摆放了死者头颅,头颅两旁放置了死者的旅游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会议(4)


“最后,就是指纹。”聂兰说道。

刘洋忍不住插话说:“指纹,哪里?”

“没有发现任何指纹,在所有物证上都提取不到指纹,经检查,所有物证都被凶手用酒精处理过了。”聂兰说道。

“狗娘养的!!”刘洋咬牙切齿地暗暗说道。

这时,一直坐在第一排的大队长发话了:“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蒙刚正视前方,马上说道:“现在有一个嫌疑人,正被拘留。从目前掌握证据情况来看他的本案有极的大关联,不过还没有关键性证据。”

聂兰触动控制器的按钮,屏幕上出现一个戴金丝眼睛面带微笑的男人。他表面看似温文尔雅弱不禁风,但细看他的眼睛却可以发现眼神中又透着一种威慑力,一种凶光。

“张猛,以前在‘草窝’专门负责给人要账,其手段凶狠,常断人手指。五年前因一场人命官司锒铛入狱,去年秋天出狱后便开了一家店在卖肉,近段时间并没有发现他的行踪可疑。不过,”刘洋顿了顿,侧过脸去看着大队长说道:“第一个被发现的碎尸袋就放在他肉店的门口。而且我们在他家的垃圾箱里发现了一截断指。”

“嗯?”大队长皱起了眉头,一脸难色,似乎张猛这个角色很让他头疼,他说道:“这个‘草窝’已经祸害了天都市很多年了,我们处理完这个案件以后必须要开始着手处理天都市这个大刺头!对了,那断指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刘,你接着讲。”

“断指,”刘洋看了看一直在旁边的赵国森说道:“还是让老赵说吧。”

赵国森轻叹一口气,也许因为刘洋又一次没大没小地在队长面前称自己老赵,也许因为好不容易得到一个看似关键的线索似乎却又游离于真相之外。赵国森无奈地摇头,他眉毛上扬,抬头纹形成深深的三道横沟,他想自己已经真的是老赵了。

“这截断指,我们通过和碎尸袋里的其他断指做了详细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两个人。”赵国森长嘘一口气,他看着隔自己两人的大队长,接着讲道:“而且,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断指的主人了。”

这句话说出后,蒙刚和刘洋两人一个眼睛睁大一个嘴巴微张,显然他们俩都让赵国森这句话给惊到了,尤其是蒙刚。蒙刚清楚地记得那个人面兽心的张猛并没有在自己面前交代过这个断指的主人是谁,而是一直在否认那些断指和自己的关系。张猛明明是他自己审的,那么,赵国森怎么会知道断指的主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会议(5)


赵国森接着说道:“断指为男性右手大拇指,其血型为B型;死者是女性,其血型为O型。关键的一点是,昨天下午我突发奇想,马上就找到相关人员调出我们的指纹库。死者的指纹很显然没有在指纹库里出现,但是我却发现二号物证竟然和指纹库里某个指纹匹配上了。”

会议室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等待赵国森的继续。而蒙刚则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他当时怎么没有考虑到去查查指纹库做一下批配呢?

指纹库里的大量指纹一般都是有不良记录的人留下的,而惨遭杀害或断指人的指纹足以蒙蔽到蒙刚这个新人的眼睛,他忽略了,因为他的潜意识一直让他认为被害者永远都是善良的。

他犯了个大错。

“此人叫做唐丹,原籍湖北武汉,六年前来到天都市一直居住至今。”赵国森说完以后抬头向左右看看继续说:“此人多次出入劳教所,其原因起初几年多是偷盗和抢劫,后来聚众斗殴的事件居多。断指上的指纹和指纹库里他的指纹完全吻合。”

蒙刚马上说:“原来是张猛切掉了这个人的手指啊!这样就明朗了,那么张猛店门口的碎尸袋怎么解释呢?”

刘洋看了看蒙刚接着说道:“如果生拉硬扯一定要把张猛和碎尸袋关联上的话那很困难,我们不如就假设张猛根本不知道碎尸袋,假设袋子出现在那只是巧合,从别的方面寻求答案。比如……”

“比如什么?”蒙刚问道:“难道要放了他吗?”

“不,我们可以静观其变,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的调查上,我相信等待我们的大概相当于天都市人口普查的巨大工作量;另一方面再找街头混混去唐丹处探些口风,但切不可直接把他抓来问话,以免打草惊蛇。”刘洋微笑着说完这些以后,他的笑容突然间凝固了,他微笑的面孔慢慢变得茫然,他似乎愣了好久。一会儿刘洋抬起头瞪大眼睛说道:“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关于这个唐丹!”

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刘洋到底会说出什么。这时,只见刘洋起身向聂兰走去,然后他拿起聂兰手中的投影机控制器,转身面对大屏幕按下了按钮,画面停留在一个人身上。

那个人是张猛。

刘洋环顾四周,他说:“武汉,这让我突然想起许多年前我们对张猛做的调查。张猛在来天都市若干年后,他的表弟也从武汉来到天都市,跟随他打下手。”这时,刘洋突然伸手指着荧幕上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说道:“他,张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表弟就叫唐丹!”

一语惊醒四座。

此时,蒙刚从自己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看着刘洋皱了皱眉头,问道:“可是,他为什么要砍掉自己表弟的手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夏小琴(1)


蒙刚花了一刻钟走过一段爬满常春藤的矮墙。

矮墙的高度只达到了蒙刚的肩头,蒙刚抱着膀子低头走路,他的侧脸就是枝枝蔓蔓。从矮墙的另一侧看,只见到一颗人头一上一下地飘过。不过小区里的居民都早已经习惯了,他们已不再埋怨小区围墙这种让人说不出的蹩脚设计。围墙的高度在几年之前一直是人们讨论的对象,“要么再高点,要不就再低些。”这是当年夏小琴对这个小区唯一的一句抱怨,接着她笑着又补充道:“如果以后我能住在这个小区里,那该多好啊!”她说这句话时正走在蒙刚的身边,她双手背在身后,像只欢快的小山雀在山间的松枝上蹦来蹦去,她的裙子随风摆动,摆动着蒙刚整个懵懂的青春,甚至摆动了那一季的夏天。整个夏天蒙刚没有觉得炎热,也许不单是因为他们身边常春藤带来的那些丝丝凉意。

后来蒙刚感叹,如果常春藤在冬天也会干枯的话,那为什么要叫她常春藤呢。

蒙刚慢慢停下了脚步,他向小区的院子里望去,时间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小院里面没有任何变化,花园,小池塘,亭子和秋千。当时,蒙刚听到夏小琴的话以后心里想的是“我们将来会一同住进这个小区的”,而如今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是夏小琴,却没有蒙刚。

蒙刚无奈地摇摇头,他加快了步伐。

蒙刚之前开车离开队里的时候,他告诉聂兰自己要去袁瑞家里坐一会儿,他已经习惯了去见袁瑞不带自己的老婆,但是这次聂兰并没有回应他。蒙刚看看聂兰的侧脸,她正无声地望着车窗外,蒙刚觉着自己的老婆也许又生气了,于是他便没有再提这事,两人闷了很久。当车子行至人民广场附近的时候,聂兰便说话了。

“你不是要去袁瑞那里?”

“没事,不去了,麻烦。”

“没关系你去吧,我自己开车回家,你到时候做公交车回就行了。”

“那行。”

“我就不做你的晚饭了?”

“做吧,你先吃。”

车子在那条长长矮墙的尽头停了下来,蒙刚和聂兰告别后他便沿着一片干枯的常春藤走来。本来也许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蒙刚的目的地,但是他却走了十五分钟的路程。

蒙刚低着头边思考边散步觉得没多久就到了小区门口。

一个人挡住了他。

他抬起头来,竟然是夏小琴。

此时,夏小琴也抬起了头,她显得有点吃惊,她似乎也在边走路边想什么事情,不想却在自己家门前碰到了蒙刚。

或许有一点吃惊,一点尴尬,一点无奈,也许两人对视了仅仅只有两秒钟。

但是夏小琴马上换做微笑,她对蒙刚说:“袁瑞他在家呢。”

“那你这是去……”蒙刚马上也笑笑问道。

“去给袁瑞买点酒,没酒他不吃饭。”

“呵呵,他那天还没喝够?”

“习惯了,吃饭必须要有酒,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德行。”

蒙刚笑笑说:“那我上去了。”

“恩,你们一会儿喝点。”

说完,两人摆手告别,夏小琴转身离开。

蒙刚望着夏小琴远去的背影,眼睛里是说不出漠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夏小琴(2)


他来到了401,按响门铃。在等待袁瑞的空里,蒙刚看着自己按门铃的手指笑了笑,他想起昨天来问袁瑞要车钥匙的那个早上,自己猛砸他家大门竟然都不知道按门铃。

自己太急了,也许是有点头晕。

袁瑞开门的时候似乎是一副很吃惊的样子。

“怎么老袁?不欢迎我啊?”

“没,我以为是小琴回来了,”袁瑞笑着摇摇头:“我想也不会这么快嘛,刚下楼就买酒回来。怎么,你碰到我媳妇没?”

蒙刚说:“差点都碰一起了。”

“他妈你小子少占我老婆便宜。”袁瑞开门让蒙刚坐在沙发上,他拿了暖瓶给蒙刚倒了水,说道:“怎么,找你袁大爷什么事?”

“什么事?”蒙刚假装怒视着袁瑞,他说:“我今天开会加班,下班以后马上就来到你家你还问我找你什么事?”

袁瑞无精打采地说道:“你每逢周末才来找我下棋,现在想改成天天都来挑战我?还嫌输的不够惨吗?”

“既然这样,那个案子我就不和你讲了,”蒙刚站起来做出一副要走的架势,袁瑞一把拉住他。

“嘿嘿,原来你是来汇报案情了。别走别走,你给我讲讲,咱哥俩正好一起吃饭,一会儿酒就买回来了。”袁瑞陪着笑脸对蒙刚说道。

蒙刚眉头一皱,接着说:“是你求我讲给你听,不是我求你的啊老袁,你可弄清楚,我走了。”

这时,门开了,夏小琴正站在门口,她看到两人正拉拉扯扯的样式笑着说:“哎哟,俩大男人在这里干嘛呢?”

“老婆,他刚来就要走,你留留他。”袁瑞冲着门口的夏小琴说。

“蒙刚,你别着急走啊,在我家吃了晚饭再说。”

“聂兰正在家给我做饭呢,我得回家吃。”蒙刚笑着说道。

袁瑞说:“那把她叫过来一起吃饭。”

“不了,都做了,我在你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哈哈。我什么时候做过假?”

“那倒也是。”袁瑞听蒙刚说完这句故作严肃地点点头,然后他嘿嘿一笑,说道:“那喝完茶再走吧,我才不留你吃饭。”

夏小琴看看两人,摇摇头道:“那你们聊着,我去做饭了。”

蒙刚和袁瑞两个人并排坐在沙发上,袁瑞给蒙刚续水,然后他说:“领导,您请讲。”

蒙刚看了看一边嬉皮笑脸的袁瑞,说:“这件事情很严肃,讲之前我有三点要求,一,不管几天以后媒体对这件事情报道到一个什么程度,你老袁切不可跟任何人讨论;二,凡是我们以后谈起这件事你少跟我嬉皮笑脸的;三,从小就了解你老袁鬼点子多,之所以给你讲这事,我也是考虑到或许可以从你的分析里得到某些思路。”

“你终于对我多年来的工作做出了肯定!”袁瑞笑着说道。

蒙刚听完这话便把头偏到一边。

袁瑞拉着蒙刚说:“这真的是我最后一次开玩笑,我保证。”

蒙刚瞪了一眼袁瑞,接下来的十分钟,他把案子的大体过程对身边的袁瑞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夏小琴(3)

袁瑞和蒙刚两人一并坐在沙发上,蒙刚描述案情的时候不时侧脸朝袁瑞看看,可袁瑞一直是躬身坐着。他手里抱着一个热气腾腾的茶杯,脚上穿着棉拖鞋,他目视前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蒙刚正看着自己,也许袁瑞正在努力把蒙刚的语言转换成画面,接着所有真实的场景都像过电影一样印在了自己的脑袋里。

袁瑞没有插一句话。

“说完了。”

“啊?”袁瑞终于回过头来看了看蒙刚,他问:“这么快?”

蒙刚点点头:“是啊,要细说的话可以给你讲一天。你想发表什么高见?”

袁瑞把茶杯放在了茶几上,他顺手拿了一盒香烟并向蒙刚递去,蒙刚伸手挡住了,袁瑞没说什么自己抽一根点燃,淡淡地吸了一口。

袁瑞呼出一口白雾,烟雾缓缓上升,他看着白色烟雾逐渐消失以后说道:“凶手有眉目了吗?”

“废话,没有。唯一有点联系的就是‘草窝’的那个大人物张猛,不过以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他的嫌疑有点似是而非的样子。”

“最容易排除的往往是最可疑的,”袁瑞慢慢把手伸向烟灰缸,用食指点点烟头继续说:“所有和他有关的线索必须全部排除才能证明他的无辜,即使到那个时候也不能放松对他的监视。”

蒙刚撇撇嘴说:“你是推理小说看多了吧?”

“呵呵,”袁瑞歪头冲蒙刚笑笑:“如果我说错了的话,你领导早把他放了。”

蒙刚不语。

“那除了这个人,就没有其他嫌疑人出现了?”

“似乎那算一个,19日早晨5点半左右有个人出现在张猛肉店附近,”蒙刚边看袁瑞手里的香烟边说道:“我们已经对附近居民展开调查,但是没有任何结果,谁能6点之前出来遛弯?天还没亮呢,而且路上还有雪。”

袁瑞点了点头,继续说:“那么,那个大妈不就出来遛弯了吗。”

“是,唯一的。”

“呵呵,第二处内脏抛掷点是几点钟发现的?”袁瑞接着问。

“8点左右,”蒙刚眼珠向上转转,接着说:“不,应该是早上7点40分到8点之间。有什么疑问?”

“正常的话早上7点就会被发现,怎么会这么晚?”袁瑞问道。

“哦,”蒙刚说:“那个包袱被雪盖住了。”

袁瑞低头沉思:“前天夜里我们回家的时候还没下雪,是吧?”

“我怎么知道?”袁瑞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可能没下吧,那天回家我连家门都找错了。”

“这点很重要,具体几点下雪,应该给气象局打个电话。”袁瑞说:“凶手大概是下雪之前抛尸,估计是凌晨2点到4点之间。对了,劝业场的骨架什么时候发现的?”

“临近中午。”

袁瑞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人头呢?”

袁瑞说完“人头”两字,蒙刚的脑袋也随着嗡嗡作响,他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个让他不愿再回忆的场面。

蒙刚清清嗓子说:“次日,就是今天上午。”

袁瑞紧接着问道:“怎么发现得这么快?”

“什么意思?”蒙刚诧异道。

“按理说,头颅被抛弃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半山腰,怎么会这么快就能被发现?”袁瑞按灭了手里的烟头接着说道:“哪怕凶手抛尸的时候是随便在山间空地一扔,那也不见得第二天就会被马上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夏小琴(4)


“看林人。” 蒙刚打断了袁瑞。

“那里还会有看林人?”袁瑞差异地点点头说:“守山林吗?”

“确切的说不是,他本人称之前是在那里看工程的,工程知道吗?就是之前搁置的金鸡岭工程。那个所谓的看林人本来就是半个流浪汉,做工程的时候在那里看设备材料等等,工程夭折之后他并没有离开,一直在那边住着。”蒙刚看看袁瑞接着说:“看林人在那天夜里似乎听到了有车的声音,他说自己翻个身又睡着了。”

“那时候几点?他看表没有?”袁瑞接着问道。“那里离高速公路不远,应该经常听到汽车的声音吧?”

“有一个不走的表。”蒙刚接着说:“是常听到汽车声音,不过都是很遥远的。”

袁瑞问道:“那么他听到的声音离他很近?”

“仿佛就在耳边。”蒙刚说。

“什么车呢?”

蒙刚笑笑:“他要能听出什么车就成车神了。”

袁瑞看看蒙刚,他提起暖水瓶给蒙刚杯子里添水。他放下暖水瓶后,突然抬起头说:“不对啊,他之前晚上就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今天上午才报案?”

“呵呵,他自己说昨天没有上山,今天早上的时候突然想上山转转,就走到了那里。”

“哦,原来是这样。”袁瑞拿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那么这几天也没有人报案吗?”

“有啊,发现尸体的几个人。”蒙刚疑惑地看着袁瑞。

袁瑞摇头说道:“你这个蠢材!我的意思是说,有没有人报案失踪啊,或者是寻人启事之类的?”

“没,失踪人口报案没有,”蒙刚说:“不过报纸上天天有寻人启事。”

“那你不会找找看有没有和死者相关的寻人启事啊?你怎么当刑警的?怎么这么业余。”袁瑞无奈地摇摇头,接着他重复道:“这可是常识!”

“那我们队里肯定有相关人员在调查嘛。”蒙刚咧了咧嘴巴,他知道自己这次在朋友面前丢人现眼了,而且还是跟自己的职业有关。一会儿,他把自己音量提高一倍,假装很有底气地说:“而且肯定没有什么发现嘛,不然开会的时候就会说了。”

“也是,”袁瑞说道:“这个案子没有上报纸吧?”

“没,”蒙刚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上报可能会得到很多线索,但这样一来影响就太大了,估计天都会有不少市民会陷入恐慌吧,而且还有其他不确定问题。我们上级的意思是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大肆报道此案。”

“我说呢,也没看到新闻。”

“那你对凶手或者案件本身有什么见解呢。”蒙刚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看着袁瑞,袁瑞似是面带微笑,蒙刚看了心里极为不爽,看来他袁瑞是对本案有些独到的见解和猜测了,不然他脸上不会有这样让人心烦的微笑。而蒙刚不爽的原因也并非是袁瑞的独到见解,而是他的笑容,袁瑞的这种微笑只会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出现,比如说下棋,而且是在蒙刚死棋的时候。

所以蒙刚很头疼,但是他又想听听袁瑞到底有什么想法。

“滴、滴、滴。”两人同时伸手去摸口袋。

是蒙刚的寻呼机响了。

“做好饭了,等你回来吃。”

蒙刚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他记得自己说过让聂兰先吃的,不过老婆既然这样发了肯定是要自己马上回家一起吃饭。蒙刚摇摇头,他站起来要走。

“在这吃晚饭吧。”

蒙刚抬头一看,是夏小琴。

他微微一笑,说:“老婆催我了,走了哈。”

街上异常的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抛尸路线(1)


上午七点三十五分,蒙刚和聂兰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他们刚把家门打开,楼道里就忽地吹上来一阵凉风,嗖嗖得灌进了聂兰的脖子里。聂兰马上把手里的围巾系了起来。

这几天的空气又湿又冷。

地大物博的天都市被长江东西贯穿而过,江水滔滔,在冬季显出一派肃杀的景象。天都市被江水划开,人分南北而居,江南为经济文化中心,而江北则是工业用地和郊区地带。不过,江北地区的居民在今冬则异常幸福,但凡住单位宿舍的人都有集体供暖,而江南地区居民楼里的住户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炉子,电暖气,或者有钱人家的空调。

一道江水把同城的人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季节。

“真不公平,凭什么江北人就有集体供暖?”下楼时蒙刚没好气地小声嘟噜着,也许是因为他没有睡够才会这样罗嗦。

聂兰在他身后笑呵呵得答到:“去年冬天的时候,你不还担心江北人民会不会热死吗?”

“那是因为去年冬天很暖和啊,你看现在这风,都刺骨。”

小两口拌着嘴乐呵呵得来到楼下,然后两人急匆匆地钻进车子里。

“还是车里暖和。”蒙刚发动车子,接着打开了空调。

二十分钟以后,他们来到了队里。

两人打开车门下车,不禁异口同声地叹了一口气,两人惊讶,接着对视一笑。原来,今天的头一件情又是开会,继续昨天下午没有完成的会议内容。

早上八点三十整,会议正式开始。

刘洋在台上大体介绍了一下今天上午的会议内容,主要是分析凶手抛尸的路线。

有个问题在蒙刚心里憋了很久,那就是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讨论到凶手的身上?在路上时,聂兰曾给他这样一个答案:目前关于凶手的线索可谓掌握的少之又少,而现在对张猛有关线索的掌控情况表面上来看无疑又是扰乱案件正常进程的,故这次的案件要把对凶手的研究放在最后集中进行。况且,目前被害人的身份还不明了,如果知道了被害人的身份,那么凶手也就算是清楚了一半。

蒙刚点头称是,除了那些无目的连环杀人,大部分凶杀案的死者和凶手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下面我来给大家报告一下发现碎尸的四个位置,”刘洋站在台上清清嗓子,然后让一旁的小赵拉上了窗帘。这时投影机打开了,大家面前出现了一张很大的天都市地图。

“这四个位置是,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儿。”刘洋一边说一边用一只红笔在图像上依次画出了四个圆圈。

四个圆圈很明显地由远及近排成了一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抛尸路线(2)


“第一个碎尸发现地点,”刘洋用手指着地图最下方的红色圆圈说:“位于青岛路和万华巷的交叉口,也就是屠夫张猛的肉店门口。位于所有抛尸点的最下方,也就是东南方向。”

“沿西北向上,”刘洋说着,用红笔把第一个圆圈和第二个圆圈连接起来:“直线距离1500米,最短路程约2500米是第二处碎尸发现地,为南京路旧街口的中心地段。南京路和青岛路都是东西方向马路,并由那条狭长的万华巷连接。”

刘洋说完,环顾四周,无人发问,于是接着画了一条红线,连接了第三个圆圈,刘洋扣上笔帽说道:“第三个碎尸袋的发现地,劝业场内的小巷子。据第二个抛尸地点直线距离有3200米,最近路程约为4500米,劝业场是南北方向的马路。通过前三个抛尸地点分析,大家很轻易的得出两个结论:一,三个抛尸地都是在天都市中心地带,有两个的地点一个是在步行街,另一个是在小吃街。也就是说凶手似乎急于让大家知道这个分散的尸体;二,三个抛尸地点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基本上可以说明,凶手抛尸的时候时间紧迫,要尽量用最少的时间把尸体抛弃,所以才会选择了最短的路程。”

这时,蒙刚举了举右手,刘洋拿着笔指指蒙刚。

“关于这三个地点的抛尸我有不同的见解,我不认为凶手是单纯为了节约时间采取了所谓的直线抛尸。我认为……”

蒙刚还没有说完,就被刘洋打断,刘洋说:“等我分析完最后一个抛尸地点,你再发表意见。”

“最后一个是头颅抛掷地点,它位于长江以北的金鸡岭上,这个地点靠近京沪高速公路天都北的入口处,离它最近的劝业场抛尸地最短距离也有二十公里以上。从前三个抛尸地呈东南西北分布状况来看,凶手很可能顺势走了最近的渡江通道,也就是天都长江大桥。而那里距离天都市区远,去那里的话必定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天都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凶手用铁路运尸的手段可以排除,只能走上面的公路桥。而公路桥又有哨兵站岗,我昨天去询问了一下当晚上12点到凌晨5点执勤的两名哨兵。他们表示当晚非常的冷,后半夜大概三点钟开始下雪,没有发现行人、自行车、三轮车或摩托车带大旅行包从桥上经过。只发现了两辆大货车,几辆警车和出租车在桥面上经过。”刘洋在地图上比划着说完这些,转身向下面看去,他看到了蒙刚又在跃跃欲试,刘洋表情严肃:“蒙刚,你有什么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抛尸路线(3)


“我怀疑,凶手并没有走天都长江大桥。”蒙刚坐在椅子上说道。

“为什么?”刘洋面无表情看看蒙刚,他似乎并没有对蒙刚的怀疑产生多大的兴趣。

“犯人的心理在作怪。桥上有哨兵站岗,这是每个天都市民都知道的。罪犯肯定会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尽量躲避掉类似的警察或者军人。”蒙刚一直看着刘洋的眼睛,而他对面的刘洋也是一直抱着膀子听他讲,蒙刚接着说道:“我到怀疑凶手会选择西南的天都大桥,那里没有哨兵把守,走一个没风险的公路桥更为合理,而且最多绕道十公里。”

“你有没有想过,凶手能把一个人的尸体大卸两千多块,然后还分离内脏和骨骼。这需要何等的心理素质?如果我是凶手,就会直接选择走有哨兵的天都长江大桥反而可能不会在后期引起怀疑。”刘洋长叹一口气,说:“不过你的分析也很有价值,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蒙刚说完,拿起红笔从劝业场抛尸地的圆圈处分别画了四条分散的长线渡江,每条线都最终停留在第四个圆圈上——金鸡岭。蒙刚画完四条红线说:“在市区,渡江通道有四条:天都长江大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桥,天都长江二桥,还有天都长江三桥,最后就是一桥西南的天都大桥,暂且称其为‘天桥’。四座桥均相距十公里以上,其中二桥三桥离劝业场抛尸地点较远,且为高速公路桥,顾排除。所以凶手渡江通道就剩下一桥和‘天桥’,凶手抛尸走这两座桥的可能都极大,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交通工具的问题。”

“轮渡呢?”蒙刚这时插话道。

刘洋点点头说道:“目前所有的渡口都在逐步排查。市区内冬季的公共轮渡时间表是早上七点开始,晚上六点结束,每二十分钟一班。时间上来看凶手不可能乘轮渡,但是有可能偷乘其他船渡江。可渡江以后的交通却又是一个难题,因为离金鸡岭最近的一个渡口也有五公里左右。如此看来,凶手走陆路的可能又一次被凸显出来,不过我们依然没有放过水路的调查。”

刘洋看看蒙刚,蒙刚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刘洋接着说道:“继续交通工具问题,根据一桥哨兵的叙述,凶手如果在一桥通过的话,可能会乘坐大货车或者出租车。但是根据金鸡岭上发现的汽车轮胎印记深度宽度,山道宽度和土质综合来看,大货车因体积大和质量大被排除,况且根据看山人描述的汽车声音应该不是大货车。这样的话就只剩下出租车。”

“那我马上通知各临近派出所调查全市所有夜间营业的出租车!”蒙刚说完起身要离开会议室。

“你等等,”刘洋冲蒙刚伸伸手叫住他:“要查全市所有的出租车!可能那车并不是在营运。”

蒙刚问道:“你的意思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抛尸路线(4)

“也可能凶手根本就是出租车司机。”刘洋淡淡地说了一句,没等他说完,蒙刚已经跑出了会议室。

刘洋清清嗓子,然后端起身旁的茶杯喝了一大口水,看看大家继续说道:“如果凶手走的是‘天桥’,那么交通工具就很难查证,摩托车、轿车、出租车、以及任何符合轮胎印记的非机动车辆也都有可能。”

“不过,”刘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发觉的微笑:“劝业场离金鸡岭有二十多公里,加上之前抛尸地的累积距离也有近三十公里路程,如果绕道走‘天桥’也得近四十公里路程,所以非机动车辆肯定可以排除。凶手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轿车和出租车,这样他就可以在三个小时内把尸体全部抛弃,并且在四点之前回家睡大觉。为什么说在三个小时之内?凶手把尸体大模大样地抛在市中心地带就可以说明他肯定是在下半夜开始抛尸,并而是在刚下雪时或者是下雪之前,也就是三点钟左右。其证据是,前两处尸体袋的共同特点是被雪覆盖了。”

“且慢,”刚进来坐下不久的大队长,耐心听了刘洋叙述半天之后终于发话了:“假设凶手多人协同作案,那样他们至少有两个人就可以把抛尸过程简单化,比如市区三个临近地点由一人负责,而江北地区由另一人乘机动车辆完成。”

“对,”刘洋看看自己的领导,他不知道大队长什么时候进来的,他咧咧嘴对大领导说:“我还考虑一种情况,四个抛尸地点由参与分尸的四个罪犯分别抛弃,而这四个人的住址很可能就分别在四个抛尸地附近。”

大队长赞许地点了点头,他凝视着刘洋道:“不俗的想法,这么说来那个张猛是不是又给你套进来了?”

“不是我套进来的,是我本来就觉得他可疑。”刘洋字正腔圆地答道。

大队长摇摇头说:“本来我还想赞许你的高明想法,但是现在我却动摇了。看来你本来就是带着‘张猛至少是共犯’的认识才做出了这些分析?这样可不行啊。”

“我的推论也不见得就是错误的嘛。而且,现在不是没有凶手的任何线索吗?”刘洋一脸无奈:“这样我们怎么进展?连死者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几天以来竟然也没有失踪人口的相关报案。”

大队长点点头说:“看来我们要登一条认领启示了。”

“还有,”刘洋拔下笔帽,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大圈包住了前三个抛尸地,而且半径有向外延伸了约有三公里。刘洋说道:“凶杀的第一现场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会议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4:41 PM , Processed in 0.1187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