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情] 那些年,陪着思念的歌 。(#13 请你今夜,别哭泣。) 全篇完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0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20-1-2010 07:40 PM 编辑
回复 60# Scaredcloud
好仔细的评啊,太感动了!
容我一段段毫无结构性地回复你的评,莫见怪~
首先,恭喜米把它写完了,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故事名字取得挺好。 谢谢,题目也是写完以后才忽然猛地想到。其实感觉和九把刀的某小说的书名有相似,orz
例如,#8 离开,习惯,Aerosmith
对应故事内容来说,个人认为,如果把aerosmith改成“什么也不想失去”,会不会更贴切呢?
(例如#10 那夜,马面先生的Open Arms,就用得十分贴切)
对于云老大竟这么看重章节标题,让我非常地惭愧,因为我是这么任性的作者啊;当时写完一个章节,就很随意地放一个当时想到的标题而已,并没有花很多心思在那上面呢。
关于Aerosmith,我想我可能就是对他名字有偏好吧,呵呵。
当时有想过的,然而在词的形象相对之下,"Aerosmith" 会比 “什么也不想失去” 来得有新鲜感,感觉“什么也不想失去”有些普遍的滥情感,orz.
但当然,如果对应故事来说,“什么也不想失去”是比较贴切的。
而且对于中英搀杂的标题,个人也有些意见。
既然开始时已经能够把英文歌曲用中文翻译来达到目的,后来的open arms 和 wish you were here 却用英文,我觉得是制造了不必要的不协调感。
再次因为云老大如此仔细地看重章节标题协调性而惭愧。在这两章没有使用中译的原因,却是微不足道的,哈。
“那夜,马面先生敞开的手臂”,读起来的感觉似乎跌掉了一点西式抒情的浪漫,然后我这想象力太丰富的作者当时也觉得这么读起来,会整个笑翻,因此……呵,就照着英文原文放了标题。
至于 "I wish you were here, with me, now",则承认中译确实会让所有标题看起来更有协调美。
然而,也是作者的任性,喜欢这句话英文原文的浪漫性,似乎无法以 “我希望你现在在这里,在我身边” (因句子结构所以把“现在”排到前面去比较好) 来呼出同等的美感,orz.
再来,就是对于标题和内容的对应和启示性。
在一些章节,例如 #9 I wish you were here, with me, now
虽然wish you were here 在这章节里,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但是这章节的另一个主题,是“放弃与坚持”。
Air Solid成员间的放弃与坚持,小梅圈子里的放弃与坚持。
两个不同却又相交的圈子,对于“放弃与坚持”的诠释。
我原本期待米会在这里好好处理,带出不同却又相互促进的信息,可惜最后有点失望。
我认为这一章是故事里十分重要的一章,因为它的出现,足以改变里面任何一个角色的以后的想法和观念。
可惜的是,这一章却变成米写得最无力的一章。是仓促的关系吗?
我又再次为自己写作的任性,对比云老大的细心,而汗颜。
本身在写着的时候,其实,说真的,并没有考虑到重点是“放弃与坚持”哪……也许是有的,可能就是潜意识之下这么写出来的;但是却没有在意识层面意识到。
当时只是随着心中的想法,关于Jean 和 小梅这两个人物对于非常希望某个人在她们身边而会怎样怎样的画面,把故事写出来而已。
我要承认,我还是个不成熟的粗心的作者,并没有想到如此对比之下所产生的更深层的东西;因此马虎带过,没有把一些已经被故事本身堆砌起来的火花处理下去。
最后,不得不说,#2的标题和#13的标题对应太好了。
在那个开始的地方,在那个地方结尾。枪与玫瑰,别哭。我很喜欢。 谢谢~ 我也是选了很久的歌才决定“Don't cry"。呵。
茶包 - 其实我觉得茶包是个符号性人物(虾头也是),符号性人物拥有与别不同的特质。在故事里,他们能够带来隐喻,开拓一些未知的路,让故事人物发现一些启示和选择。
可惜茶包没有做到。连带她的特异功能,最后也只变成了故事一片旁叶而已。[quote]
我这任性的作者只想到她这种特异功能是个趣味的存在而已;还很粗心的我,确实没有理解到这人物本身的符号,或者这人物本身能挑起的东西。
在我构思的当时,茶包只是个满有趣味的配角,就刚好出现在晓沁平淡中有疯狂的大学日子里而已。
实在应该更细心地了解到这个角色的潜质的。
[quote]阿维 - 代替智文的贝斯手。他的介入是重要的存在,他让Air Solid在转弯的地方能够平稳的继续行驶。而有趣的地方,是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要做。
我觉得“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要做”发挥得不够深入。智文会选择这个人的原因,除了他的技巧好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阿维绝对能够让他的团员接受(甚至是最固执的jean和虾头)。
但是米只用一句对白就摆平他的特征,有些惋惜。
又是一个作者任性和粗心下的产物。
云老大把这人物看得很深入,我却只是随着当时的想法当时脑海的画面这么去形容堆砌一个阿维而已。
关于阿维这人物,我却是要承认我自己也有察觉到对他并没有写出任何很深刻的印象,只知道是个冷冰冰的人物。
他出现的原因,除了代替智文,还是代替智文。就是要让如此冷冰冰的人物来说那句“理想,可以如此轻易就被放弃吗”,让Jean 重新振作起来。
本来有想过要写得更长的,然后更仔细地去让故事线画出阿维这人更仔细的轮廓的,然而却又因为不想沦为港剧拖拖拉拉的剧情,而为了一种美感而把故事写到那里为止。
美美 - 其实这个角色,是不必要的。之所有会出现,是不是和米的实际人生有一点关系?
又是一个本来想更仔细地描绘的人物,却没有好好发挥的一个。
和我的实际人生有一点关系吗?也许是吧,可能就是想把朋友的某段故事如此放进来,但是最后却不想篇幅过长而把这人物放在了一边。
阿丹 - 最遗憾的角色了。我个人觉得,如果阿丹是一个完全只出现在回忆中的角色,会让他变得更有魅力。
不过对于米所说的:希望给予晓沁一个确实的答案而不得不让阿丹再次出场
个人却认为那其实大可不必?
米的做法,是想去除未知的遗憾,然后在最后再加上已知的遗憾。
我觉得那是一种取舍的做法。
毕竟晓沁的感情已经堆积起来了,结尾的手法处理让人有一种不自觉流失的错讹
或许,要知道确实的答案,并不需要当事人的明确肯定。利用暗示的手法也可以?
因为主题带着许多歌曲,如果让歌曲带来答案不是更美妙吗?
让晓沁通过旅程得到答案,在阿丹已经消失的世界里,慢慢通过共同拥有回忆的地方、事件、线索找出答案
最后,在含蓄的地方确认后大步往前走,或许更加美妙?
也许还不成熟的作者我还领会不到这种含蓄地寻找答案的释怀吧。
因为自己是这么觉得,没有具体答案,就将永远地遗憾永远地猜疑。
其实之前也有这么想过,想通过一封被延迟寄来的阿丹的来信,来让晓沁得到释怀(当然在这个不一样的构思里,阿丹是早已死去)。这个想法确实很美,但是任性的作者我,却觉得像老桥段而弃用。
世上真有那么多巧合吗?为什么会这么巧就是延迟寄来,为什么这么巧就是这时候才收到呢?
于是因为一些执著,而没有用上这个情节。
当然,也不是说我现在选择的结局有多原创性,同样洒狗血,但是我想我这任性的作者就是莫名地不喜欢一些老桥段。orz
不过现在想想,如果能通过一封迟来的信而有所释怀的话,那美感确实是更上一层楼的。
最后,再次感谢云老大这么仔细的评语。
我要承认,我还是个不成熟的作者,并没有像云老大如此细心地针对故事整体性的协调性来写故事,通常都是想到什么就写,因此出现了许多整体上的纰漏和遗憾和不协调感。
真的很感谢云老大的提点,我获益良多,下次再写小说的时候,必会更加地留意整体性的美感,还有人物的堆砌和其带动故事的可能性。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0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Irumi
与其说是提点,还不如说是我的个人喜恶。
或许应该这样说:我只是在描述如果由我来写这故事的话,大概就会那样写。不过,可能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了也不一定。
每个人风格不同,米所吸引人的其实就是那随性淡然的笔触吧。
也许需要多一点的思量,不过最重要的,是你的那份情怀有确实地传达出去了。
(重点是:我刚发现这样写一写,竟然就骗到了8分 大家也要多留评抢分 ) |
|
|
|
|
|
|
|
发表于 1-2-2010 05: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猫路过……
一口气读完了!
很感动 TTATT
看完之后有一种……有一种……毕业数年后,有一天无意中找回中学时候的什么记事簿,然后想其中学时候和同学和朋友的点滴的那种一点怀念+一点忧伤+一点好笑的感觉。
不管当初想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到或者有没有去做,回想起来还是有点淡淡的不舍……这样的感觉。
只是和前几楼的几位所说的一样,其实我觉得阿丹不需要再出来……一直是个“回忆里的人”或许会更有impact。。。(虽然我其实不喜欢看到有人死的情节啦……)
文中提到的歌,我也只知道寥寥可数的几首,
不过都是经典的好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10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鬼猫
感谢支持,写小说一直对于我而言犹如在回首过去,一遍遍地翻阅回忆里,那一些快乐,那一些感伤,那一些疯狂和失落。
也许写这一部小说也是我纪念青春的方式。
关于歌曲,我总认为,人除了视觉和嗅觉能带来回忆,听觉的记忆也深深代表了一些时代,一些事情,乃至人生里一些人物;就像每当听到这首歌,就想起当年的一个人,或者一段以为淡忘但却又历历在目的回忆。
这部小说完结了;而我也希望自己,若有下一部,能写得更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