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香蕉大侠

【香蕉制作】机箱风流大改造,便宜机箱也可以变大旋风!(非常多照片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2-2009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5-2-2009 09:49 PM 发表


十多块也是钱 现在经济不好,十多块钱在贫穷国家可以养活整头家的

那你祼机就好了, 幹嘛買机箱!? 幾十块也是钱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11:03 AM 发表

那你祼机就好了, 幹嘛買机箱!? 幾十块也是钱耶~


我连装机箱都要用隔尘网密封了,你叫我裸机跑,不是要惹更多的灰尘?盲目的省钱而带来反效果只是愚昧的举动,更是本末倒置

有些东西能省则省,是为节俭。不能省的硬硬省叫着吝啬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imaniaZ 于 6-2-2009 10:45 AM 发表
pg哪里可以买到你所讲的渔网? 我的机箱灰尘shi peh 多..


在Sg Nibong 巴士站的对角,大路旁有几间五金店,那里都有卖。其实随便去哪一间五金店都有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12:44 PM 发表
我连装机箱都要用隔尘网密封了,你叫我裸机跑,不是要惹更多的灰尘?盲目的省钱而带来反效果只是愚昧的举动,更是本末倒置

有些东西能省则省,是为节俭。不能省的硬硬省叫着吝啬咯。

唉呀~ 什么都你讲完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起灰尘...

我管理3个地方的电腦, 1个是幽靜少車經过的有地住宅; 2个女佣每天打掃, 樓下1架PC, 2樓3架PC, 全部密封Aluminium casing, 第2个是灰尘多; 多車經过的office, 3架PC, 1架Aluminium casing, 2架鉄, 全部密封, 泠气房, 第3个是我住的地方, 2架Aluminium casing, 不完全密封, 有時打开side panel, 睡覚才开冷气, 平時开窗, 灰尘多, 也多車經过...

电腦用量最大的是1(幽靜少車經过的有地住宅), 2(office), 3(我的住所)...

同一段時期后, 灰尘最多的是...
1(幽靜少車經过的有地住宅), 灰尘多到那些网和風扇的blade黑黑一层层的...
2(office)... 还好...
3(我的住所)... 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02:56 PM 发表

唉呀~ 什么都你讲完啦~~


不然这里太静了~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03:24 PM 发表
說起灰尘...

我管理3个地方的电腦, 1个是幽靜少車經过的有地住宅; 2个女佣每天打掃, 樓下1架PC, 2樓3架PC, 全部密封Aluminiumcasing, 第2个是灰尘多; 多車經过的office, 3架PC, 1架Aluminium casing, 2架鉄, 全部 ...


这么巧,我也是顾hardware 的,不过多了一项software Layering需要兼顾
不过我照顾的是USM 的server room 还有 Hub room

和各位分享一下网上的资料(经过缩写):
其实只要是冷气房里的,灰尘自然会比较少,因为房间密封的关系以及冷气机有自己的过滤系统。灰尘的多少,是被某些环境的因素所左右的,例如街边,海边,多植物区,住宅地区(住宅中心),住宅地区(大路旁)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考量许多内在因素,例如电脑使用量,风扇数量,通风量,室内风流,房间窗口数量,空气湿度,气压对比等等,因地方环境,个人因素,机箱的灰尘含量都会有所不同,如何取决裸机,封机,那么要各位要看自己怎么决定,勤不勤劳打扫咯

看样子LZ住的地方真的山静水靓,世外桃源,羡慕下
不像我 每天面对灰尘滚滚,隔尘网放不到两个礼拜,已经有一层“侵略者”粘在外面了

[ 本帖最后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4: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风冷的最高境界图片:












































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4-2-2009 01:14 AM 发表


我刚开始也是怕噪音太大,所以全选择120mm 的CM Silent Fan,这款风扇的风速大概在1800-1900左右,近19db的噪音,所以很好用,而且也有出economic package的双风扇包装,差不多RM30-RM35,里面有两个风扇。
我 ...


那个12叶片风扇那么便宜噢?我在pacific那边看到都整五十元哦?有空要过去Bukit jambul那边看看了,N年没过去那边了。

既然你是北马人,你应该知道kampung mangkali的电子街吧?前几天我在那边买了一粒9cm 2.1A的超级暴力风扇,风力比Vizo windstrom还猛,相信连vantec tonado的1.3A都不是它的对手,但噪音是很离谱下,不过我想也许适合你的“大旋风”机箱,加调速器的话平时调在静音情况下运作,fullload时可以加大风,或者是朋友来参观你的电脑时可以show off一下恐怖的风箫声,一定很爽~哈哈。

顺便一提,我的前置面板调速器(应该是叫限流器吧)已经烧掉一个频道了,估计限流器极限应该只是1A左右,完全打不起2.1A的风扇,目前我后置抽风的风扇又换回0.5A的delta Fan,比较保险一点。所以如果你有兴趣改暴力风扇的话,我这痛苦的经历你就可以免费借鉴下了,推那种暴力风扇,限流器一定也要自己DIY一个,电脑常规限流器一定烧。

你250mm风扇很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2-2009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3:53 PM 发表
其实只要是冷气房里的,灰尘自然会比较少,因为房间密封的关系以及冷气机有自己的过滤系统。灰尘的多少,是被某些环境的因素所左右的,例如街边,海边,多植物区,住宅地区(住宅中心),住宅地区(大路旁)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考量许多内在因素,例如电脑使用量,风扇数量,通风量,室内风流,房间窗口数量,空气湿度,气压对比等等,因地方环境,个人因素,机箱的灰尘含量都会有所不同,如何取决裸机,封机,那么要各位要看自己怎么决定,勤不勤劳打扫咯 ...

以normal user(我们)來說, 我覚得是使用量决定一切... 电腦开的久, 风扇自然开的久, 灰尘也就吸的飽飽... 那些放在密封角落头的更嚇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5-2-2009 07:58 PM 发表


4000cc莫非你就是最近横行的踩花大贼?

我的DIY原则是:以最精算的创意使原有物的价值最大化,以最少的资源获取同价位最好的性能和最可靠的质量。

一个gluegun 可以买100支glue stick了,而且比我机 ...


虽然我是觉得买支gluegun比较方便,但也非常欣赏缺乏工具依然可以Mod出好东西的人。

我的DIY想法也和你一样,以前我改旧电脑P3散热时就试过侧板开洞,结果论坛高手就吐槽说要用dremel切比较美,像我那样用铁钉打洞然后磨平的做法在他们看来简直丑死了。

难道为了要装个5块钱的风扇在侧板需要用几百元买一套dremel吗?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5:19 PM 发表
刚刚看到风冷的最高境界图片:




无言:shakehea ...


哇~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6-2-2009 06:32 PM 发表


那个12叶片风扇那么便宜噢?我在pacific那边看到都整五十元哦?有空要过去Bukit jambul那边看看了,N年没过去那边了。

既然你是北马人,你应该知道kampung mangkali的电子街吧?前几天我在那边买了一粒9cm 2. ...


原来你也时常跑去那里“扫货”
我现在也有一粒120mm的工业风扇220V 50Hz,是PT MASPION Electric 制造的,出风量大概200CFM以上,跑Ball bearing,不过风叶长度只有2cm 可以想象他的bearing center有多么大。可惜只能另接电源跑,而且由于是Ball bearing ,声音有点吵,打算把它阎了换我的250mm,到时再学你酱,去五金店买个tuning controller,看看能不能降低噪音

我还有一个250mm(透明)的风扇,不知道要不要放在妈妈板后面,等我测了风流,风压再考虑,现在的机箱风压刚好在3:3的比例,微差+-3.3微数而已,我怕弄乱了机箱的气压到时就乱流了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6-2-2009 06:50 PM 发表


虽然我是觉得买支gluegun比较方便,但也非常欣赏缺乏工具依然可以Mod出好东西的人。

我的DIY想法也和你一样,以前我改旧电脑P3散热时就试过侧板开洞,结果论坛高手就吐槽说要用dremel切比较美,像我那样用铁钉 ...


哈哈,你的杰作我看过了那个后机箱的小风扇。
我算比较幸运的了 有老爸的工具箱,还有一些workshop 的仪器可以偷用。

最近又有一个改造的概念,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我打算把全部的风扇卸下,改为“全液冷机箱“,嘿嘿,用液冷的方式在机箱内制造冷空气,但是CPu cooler 仍然是风冷。毕竟液冷cpu 那些冬冬我还心有余悸,万一漏水我就吃蕉了。所以打算做一个密封式液冷机箱玩玩,不知道效果如何,上网看也没看过有人做过类似的东西。等我有了设计图在那上来给各位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06:42 PM 发表

那些放在密封角落头的更嚇人... ...


这句话深得我心,以前读书之前,从来不打扫机箱,一开机的时候,可以看到1cm厚的灰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7:47 PM 发表
我打算把全部的风扇卸下,改为“全液冷机箱“,嘿嘿,用液冷的方式在机箱内制造冷空气,但是CPu cooler 仍然是风冷。毕竟液冷cpu那些冬冬我还心有余悸,万一漏水我就吃蕉了。所以打算做一个密封式液冷机箱玩玩,不知道效果如何,上网看也没看过有人做过类似的东西。等我有了设计图在那上来给各位参考。 ...

把冷气机放在机箱內?... 冷气对上熱气会怎樣? 会下雨呀~ 大俠~ ...

有一種玩法, 全靜音無风扇的... 就是把CPU及GPU的熱导向机箱... 再用方法(水泠?)幫机箱散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08:14 PM 发表

把冷气机放在机箱內?... 冷气对上熱气会怎樣? 会下雨呀~ 大俠~ ...



不是把冷气机放在机箱内,我还不想让我的电板short circuit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08:14 PM 发表
有一種玩法, 全靜音無风扇的... 就是把CPU及GPU的熱导向机箱... 再用方法(水泠?)幫机箱散熱...


我的概念和你那个有点相似,只是我仍然引用CPU风冷,我打算把液冷系统直接建立在两片side panel 上,然后利用冷风遇上热风会旋转的原理在机箱后和机箱前建立两个风力推源,把冷热气集中在母板和side panel 的中央,这样母板就不会潮湿,就好像冷的饮料,面对外来的热气会结水珠一样,side panel 那面应该会比较潮湿,所以我考虑在铺上玻璃纸或者工业棉花来吸收湿气,然后让它向下垂,暂时还想不出该怎么处理那些湿气结成的水.可能会再下方开个洞导向外面吧.只是要密封机箱我就有点难度了,因为水流和风流会影响气压,气压一不对机内的风就打乱了.

不过暂时也只是构思而已,详细的资料等我再研究一下,而且实验版本也只能用一面side panel ,两面的话,还不肯定可不可以

[ 本帖最后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9: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7:47 PM 发表


原来你也时常跑去那里“扫货”
我现在也有一粒120mm的工业风扇220V 50Hz,是PT MASPION Electric 制造的,出风量大概200CFM以上,跑Ball bearing,不过风叶长度只有2cm 可以想象他的bearing center有多么大 ...


我主要兴趣就是DIY改来该去的,改车改得比较凶,电脑还没有正式大改,不过电子街绝对是我的购物天堂~

嗯,那种240V AC的风扇是工业用途的主流产品,风力都很大,电机也很大,但不适合电脑,它的磁场效应很严重,打开后连电视机画面都起杂讯,我有一粒20cm的,打算等房间抽风机坏事拿来代替算了。

只有DC电流设计的风扇适合装进电脑,事实上那种12V DC设计的风扇本来就是应用在电子散热的,而AC电源的则是设计给大型机械使用。如果你把那种AC风扇改进电脑,记得分享下效果,我想知道电脑会不会被那些磁场弄挂掉~

至于噪音,我玩过N种暴力风扇,发现只要转速不过3000千转,基本上是没噪音的,特别是电脑专用的如vizo windstrom等之类的风扇,降低转速后就会很小声,但工业用途的风扇就比较难搞,就算转速降低后,风噪声是消失了,但还是会存在一种烦人的“电流声”(不懂该怎么形容那种声音)。

风流方面,我觉得不必刻意保持平衡,抽风速度快对散热改善不大,但强烈的进风却可以把温度硬压下去,所以基本上我觉得进风量应该高于出风量,实际原理我是不知道,但我自己的实验结果却是这样的,不管暴力风扇抽风抽得多快,和没装风扇抽风,单靠PSU抽出热气时,几乎没分别,但一旦反过来进风时,全温度几乎都降5'C左右。

液冷?是水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09:29 PM 发表
我的概念和你那个有点相似,只是我仍然引用CPU风冷,我打算把液冷系统直接建立在两片side panel 上,然后利用冷风遇上热风会旋转的原理在机箱后 ...

ini ma jump呀?~~~
http://www.53fw.com/notebook/pingce/20070925/9014_2.htm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2-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6-2-2009 06:50 PM 发表
我的DIY想法也和你一样,以前我改旧电脑P3散热时就试过侧板开洞,结果论坛高手就吐槽说要用dremel切比较美,像我那样用铁钉 ...

只想开个洞, 我都叫他们不用買dremel什么的, 付点錢給modder开就好了, 省嘛煩也安全又有品質保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6-2-2009 09:56 PM 发表


我主要兴趣就是DIY改来该去的,改车改得比较凶,电脑还没有正式大改,不过电子街绝对是我的购物天堂~

嗯,那种240V AC的风扇是工业用途的主流产品,风力都很大,电机也很大,但不适合电脑,它的磁场效应 ...


对Hoh, 还有磁场效应需要考量,差点忘了,还好你提醒我,不过如果装在side panel "比较"远离妈妈板,不知道影响会不会大,等我拿我的旧电脑尝试一下,顺便去Lab 借一个磁力探测器来test 看,如果磁力很强就不能放了,不然HDD迟早完蛋

嗯,我比较注重风压是因为一旦风压失调,风流就会乱了,算是physics的一项考研吧,例如:如果进风大于出风,抽风机来不及抽出大量的风,机箱风压就会升高,而机箱的小洞口就会成为风泄的出口,一旦这些风泄源口偏向一个方向或者集聚过多,就可能影响大风流的风向,也有可能引致旋转的囤歇性风流.如果出风大于进风,那么小洞口也会成为机箱的风源,不过不会影响大风流的风向,因为抽风风扇的引力会比其他的地方大很多.很难解释这种现象,因为太长了,我只能大略说明,是一种物理的theory

液冷=水冷,冷液+水,不过不知道密封的干冰效果会不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Juin 于 6-2-2009 10:19 PM 发表

ini ma jump呀?~~~
http://www.53fw.com/notebook/pingce/20070925/9014_2.html


http://image.21tx.com/image/20050531/ ...


对对,我的概念就是有点像他的这样....
我还没画好我的概念图你就找到了,真强



等我去那个网站看看.酱都被你找到,太爱你了,

[ 本帖最后由 香蕉大侠 于 6-2-2009 11: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2-2009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完了那个网站的介绍,正在想如果单靠散热器而没有风扇会不会导致散热不够完善?可是如果加了风扇又变得不实际了 .不知道干冰效果如何?

如果要像它那般把散热片直接架在side panel 上,我怕我的机箱会走型,因为我打算用家里废置的冷气机那块巨无霸

毕竟我的Idea 是把机箱内的空气降温,它的是直接把cpu热量导向机箱侧板,我想应该没什么分别吧?既然连CPU都能降温了,我区区一个机箱内的热气应该不是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6-2024 12:16 AM , Processed in 0.0750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