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y973

打坐为了入定还是内观?止是否=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009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電視時,哪裡可能一心不亂,亂得很呢,一時投入劇情,一時提醒自己別太入戲,一時又想著自己的遭遇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2009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修是为了领悟真理本来的真实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0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看电影可以一心不乱,比大人还专心,但如果试试叫他们静坐,可能一分钟也不能。

静坐和看戏的性质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09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3-1-2009 10:54 AM 发表
那之前的都是Theory罢了?
之前听说泰国有一个人证悟阿罗汉,他想试试他的神通而从高楼跳下来结果变了一堆豆腐花。

如果是阿罗汉就不会那么没有正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09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上看电影的都是随着欲望跑、失却正念,处于虚构情节而不能明确知道自己的身心处境;禅定是训练自己不随心所欲,必需保持正念,并不断和习气及欲望搏斗,直到它们暂时止息才进入专注。
所以,两者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正观必须有一定的专注,起观时不一定已经入定(指四禅八定),却一定要正念具足,正念具足才能引导一心不乱(广义的定),才能起正思维,最后起正见而彻底摧毁相关烦恼,使之永不复起。

那么,所谓的定是定在哪里?就定在相关烦恼的思维上。
能引导正见摧毁烦恼的定,称为正定。

[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0-1-2009 12: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09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有自己不同禅修的经验及感受,所以我建议如果要知道的更多,最好自己找个禅师,虚心向他学习,自己体验禅修所带来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1-2009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蛮赞同德源!

我个人觉得`禅定'不一定只有在打坐才能征得。
在生活里也可以修`禅定'。
比如有人当面骂你,你能自在吗?
有人说话讥讽你,你能自在吗?。。。
甚至要往生时听到亲属在哭诉,你能一心不乱吗!
有禅定的人能在逆境中活得自在,不起贪慎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9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 光 冥 想 法  
前言︰ 火光冥想法(Jyothi meditation)是賽巴巴所倡導的一個安全而穩當的靜坐與修習禪定的方法。利用對火光的觀想來攝心、專注(concentration,dharana),然後進入冥想之境,再從冥想(靜慮,Dhyana,contemplation)漸次深入而達禪定(meditation,samadhi,三昧地 )。在做火光冥想之前亦可先採用佛家常用的數習法數分鐘來幫助集中注意力,減少雜念。
本文收錄了關於火光冥想法的一些原始文獻。



~~~                 ~~~                 ~~~



        「我現在教你一套最有效而且對任何人都適用的靜坐法。這是靈性修行的第一步。一開始是每天抽出幾分鐘,當你漸漸可感受到靜坐之樂時,就將時間延長。不妨用黎明之前的時段,這段時間比較適合,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的精力已恢復而一天的忙碌還未開始。點一盞(煤氣、油)燈,火焰不要罩住,要直而穩定,或用蠟燭。結跏趺坐或其他任何舒適的坐姿,坐在蠟燭前,凝視火焰一段時間,然後閉目,試著去感覺火光在你的眉心。讓它往下移動,一路放光明,進入你心內的蓮花。然後冥想蓮花的花瓣一瓣一瓣的打開,一切思緒、感覺、情緒都沐浴在火光中,其中的黑暗都被清除了,黑暗無處可藏身。火光逐漸擴大,愈來愈亮。讓它遍佈你的四肢;這樣,那些手、腳就不能再做壞事,它們已經成為光和愛的工具。讓光上昇至眼睛和耳朵,摧毀所有入侵的邪見(perverse sight)和邪語──它們引起你的邪惡的慾望。讓火光充滿你的頭部,所有的邪念都逃跑了。觀想你身體內的火光愈來愈亮,它籠罩著你;光暈不斷的擴張,籠罩了你所愛的人,你的親戚、朋友......不只!── 你的敵人、你的對手、陌生人、全人類、一切眾生、全世界。」

        因為火光每天都徹底而有系統的照亮你的感官,不久以後你就不會再追逐聲色,酖於酒和有害食物,做壞事,去不好的場所或設計陷人。

        繼續停留一段時間在這種光明遍照的極樂之境。如果你有拜神,就試著觀想在光中有神的形像(譯註﹕例如觀音、阿彌陀佛、基督或神的其他形像),因為光是神,神是光.....,當光碰到光,就成了一片光。當小我碰到大我,就融入大我而成為大我。

                                                ~~~ 選譯自 Light of Love




......如此一來,你就不會被局限在那具肉身裡,而能擴展至整個宇宙。這個地球現在看起來很大,屆時將會變得很渺小,將自己擴張至肉身之外,並觀照到你的光即是宇宙之光,這就是解脫,解脫實不異於此。

                ~~~ 選譯自 Conversation with Sathya Sai Baba




問:關於對火燄的冥想我不大明白師尊所說的它的功效是解脫是甚麼意思?

賽巴巴﹕你幻成那火光,那火光也在外界萬物之中,你的身體就消失掉,你就只是那一片光,這就是解脫。

問:師尊的意思是不是說冥想者通過那火光擴大到整個宇宙,而不再只局限在身體中?

賽巴巴:「我的」這意識消失了,不再有「我」的意識了。

問﹕火焰在身體內移動,有沒有一個特定的途徑?

賽巴巴:先是把火焰傳送到心裡,把心觀想成是一朵蓮花,花瓣會綻開來接受火光。然後火光才移動到身體其他部位,並沒有特定的次序。但是重要的是身體的最後一站:頭部,在那裡火光形成一個光冕,籠罩住整個頭部,然後將火焰傳送到外界,從個體至全體,將火光移入親戚、朋友、敵人、樹、走獸、飛禽,一直到火光充滿了世界萬物,這火光也就是你身體內的火光。將火光由個體移入全體的意義在於:神(佛)光普照一切處,也寓居於眾生體內。為了讓這個「普照一切」深植於心中我們將火光擴張至身外。

        你必須了解﹕當你深入冥想境界時,實際發生的不是對光的觀想,而是把自己的軀體忘卻,從而體驗「你」並不是「這副身體」(「我非此身」)。這種全然「坐忘」軀體的境界就是「冥想」( contemplation、「觀想」)的階段。它是不能強求的,它是自然而來的,只要「攝心」(concentration,專注)做得正確就自然會達到這個階段。辦喜(Vivekananda,20世紀早期印度聖者)有說過,當他在冥想時他找不到他的身體,他的身體去了何處?他怎麼找不到他的身體?觀想火焰,把這火焰到處傳送,是要給心一些事情做,讓它在正確的方向活動,這樣心念就不會心猿意馬、想東想西而無法逐漸安靜下來。把火光向外擴展至眾生、萬物,當你非常專心的這樣做而忘卻了自己的身體時,就是冥想的階段。

        當冥想愈來愈深入時,「禪定」(meditation,samadhi,「入定」,「止」)就會自動的來到。它是無法強求的。如果冥想者仍意識到他自己的存在,意識到他是在入定,那他就沒有入定,而仍只停留在攝心(concentration)的初步階段。共有三個階段﹕專注(concentration,dharana)、冥想(contemplation、dhyana 、「觀想」)、禪定(samadhi)。當冥想漸次深入,自然就進入禪定,禪定是完全超越感官意識之上的,在禪定中,定者,所觀想之對象及禪定的過程均消失。只有「一」,而這個「一」即是「梵」、「上帝」(「一切」即「一」)。一切無常的事物均消失,只剩下「汝即彼」(Tat Twan Asi,「That Thou Art」,「That you are」)的渾然狀態(譯註﹕「That」即意指「梵」、「一」)。當你從這「坐忘」之境回到平時的普通意識狀態後,把這火焰仍然安置在心中,讓它整天在那兒發光。

問:一些西方人在從事靜坐冥想時,只是專注於廣泛的光輝而不是專注於「火焰(jyothi)」的明確形象,他們心意所注的只是一片無形的光輝。這樣把一片無形的光輝當作冥想時心意集中的對象,是否正確?

賽巴巴:企圖把心念集中在無形的「抽象」之上是不實際的。專心注意在「火焰」上只是一個榜樣。心意集中的對象可以是某種聲音,某種形體或是火焰等等。它必須是一種具體的東西。要把心意集中在「抽象」上是不容易做到的。

問:要直板著腰背打坐的確是很不容易?

賽巴巴:「身體坐直(脊椎骨打直)很重要。脊椎第九節和第十二節之間為生命元氣所在。如果此處脊椎受傷,人就會癱瘓。如果身體坐直,就像繞在脊椎這根旗竿上,那麼生命靈力就能順體而上,使心念變得非常集中。此外,打直的脊椎,就像一根避雷針能收集閃電一樣,能將宇宙能量導引至體內,供給你力量去完成你的修道目標。另一個比喻:宇宙能量就像無線電波一樣瀰漫在空間中,收音機要接收到這個電磁波必須要有天線,而且頻道要調準,否則只能收到雜音而收不到音樂。同理,靜坐方式正確,身體打直,宇宙能量才會進入你的身體」。

(譯註﹕人體脊椎並非筆直而是S型,因此脊椎打直,並不是意謂「上身緊繃、僵直」而是放輕鬆的坐)


                    ~~~選譯自 Conversation with Sathya Sai Baba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 莊子˙大宗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1-2009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原因我们会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什么原因才能正定?

提婆达多也可以进入四禅,

但是,不能说他有正定,

正定要有正见为向导。

正念也要有正见为向导。

也许,大家对止和定的定义不同。

止能成就观,观能成就止,

止不是定。

没有定,也可以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09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定,就观察自己没有定,

拥有定,就观察自己现在有定/平静的心。

当有更深一层的定境,就观察自己有更深一层的定。

当混乱的心来了,就观察自己的心很混乱,

观察不需要定,

观需要止,止需要观。

定或者不定,是被观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09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八正道失去了正定,就不是八正道。他是不可能解脱于苦。所谓八圣道支,就是包括正定在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09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12-1-2009 09:28 AM 发表
什么原因我们会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什么原因才能正定?

提婆达多也可以进入四禅,

但是,不能说他有正定,

正定要有正见为向导。

正念也要有正见为向导。

也许,大家对止和定的定义不同。 ...

提婆達多的case,當他開始修行達到四禪的時候,那個真的就是正定。
我選擇佛陀的定義。
也就是正定=四种禪定(禪那)
若解脫不需要禪那,那麽佛陀應該宣說七正道。
爲什麽佛陀一定要說八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09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12-1-2009 09:28 AM 发表
什么原因我们会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什么原因才能正定?

提婆达多也可以进入四禅,

但是,不能说他有正定,

正定要有正见为向导。

正念也要有正见为向导。

也许,大家对止和定的定义不同。 ...

【止】 定的意思,禅定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止观】 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给了很多宝贵意见,谢谢。

下一步,应该是实修。

如果大家认为先让水平静下来,才能看清楚杂物。
那么,就努力摄心一处吧!

如果大家认为观照心,不管心乱或不乱,照观无赦。

那么,实修一段日子之后,再来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09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之前的都是Theory罢了?
之前听说泰国有一个人证悟阿罗汉,他想试试他的神通而从高楼跳下来结果变了一堆豆腐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09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3-1-2009 10:54 AM 发表
那之前的都是Theory罢了?
之前听说泰国有一个人证悟阿罗汉,他想试试他的神通而从高楼跳下来结果变了一堆豆腐花。


变了一堆豆腐花?他的神通也很厲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13-1-2009 11:04 AM 发表 变了一堆豆腐花?他的神通也很厲害。

你要不要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009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3-1-2009 10:54 AM 发表
那之前的都是Theory罢了?


每个实修都会有所体会。

互相研究,好过孤军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6-2024 12:57 PM , Processed in 0.10044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