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小鱼凯文

我的未来不是梦(新增故事超过50篇,特设目录于#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7-2008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歲車禍下半生靠輪椅‧殘障女挑戰潛水耍劍




姓名:林惠玲
年齡:29歲
家鄉:柔佛州亞依淡
家境:家中長女,尚有3名妹妹
工作: 在一間健康護理中心擔任詢問櫃台人員
經歷:22歲發生車禍後半身不遂,之後的一年生命陷入低潮,性格不再開朗;心情逐漸平復后,她學習適應和改變自己去應付接下來的生活挑戰,生活得很充實。

當年的一場車禍,完全改變了她的命運,下半生要與輪椅為伍是一回事,更大的改變是她的生命開始邁向另一段更精彩的旅程;選美、潛水和玩西洋劍等活動都難不倒她。
勇於接受挑戰
這期生命點滴故事主人翁林惠玲,原本是好動好玩的人,因車禍導致脊椎神經嚴重受傷而半身不遂,她用一年時間從人生底谷走出來,並徹底改變,生活變得更積極及多姿多采。
勇於接受挑戰
現在的惠玲笑靨常掛臉上,下半身不能動彈,對她來說不是世界末日,在過去幾年,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不認識她的人,相信很難想像她參加過輪椅選美賽,而且還有勇氣挑戰水底活動,學習潛水。
她還代表我國殘障人士,報名參加遠東及南太平洋殘障運動會的西洋劍比賽。此外,她還可以玩“飛狐(FLYING FOX)”活動呢!
未來,她有滿腹的計劃、挑戰和憧憬,包括唸大學課程和自己創業。
過去的不愉快,惠玲已不介懷,在談起車禍和受傷經過,她已沒有太大反應,就像在述說一個他人的故事,語氣平靜。
車禍後治療日子最痛苦
追溯過去,她是與朋友共車去參加派對,沒想到回程中發生意外,車內4人中她的傷勢最嚴重。
她只記得自己已經陷入半昏迷狀態,一直叫喊背部很痛。 因為她的傷勢太重,在送往馬六甲班底醫院后,又轉送到吉隆坡馬大醫藥中心治療。
除了脊椎神經線斷了,她的左手臂也骨折,只有右手能動。她住在醫院治療2個月,這是她最痛苦的日子。
惠玲說,車禍后第一個月,家人和醫生都不敢告訴她病情的嚴重性,她自己也不知道已經殘廢,直到一個月后她才知道晴天霹靂的實情,她哭腫了雙眼,朋友一概不見。
咬緊牙關做物理治療
那段期間,她不僅要接受自己殘廢,也要作物理治療,讓左手早日復原,以便可以自己推輪椅,支撐上下行動。
“每一次做物理治療,我都會哭;從開始要上醫院8樓做物理治療到做完后下樓回病房,我都在哭,因為真的很辛苦。”
那時她每天要練習拿5公斤重的啞鈴,練習最基本的動作和技巧,現在惠玲的左手能回復車禍前的靈活程度,都靠當時她咬緊牙關,含淚下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惠玲說,她曾想過放棄,可是善心的護士長一直勸她不要放棄,回想起來,當時如果沒有護士長和家人支持,可能她今日的左手就沒有樣靈活,接下來很多際遇也會有所不同。
惠玲:“自己學習再“站”起來”
有人說,時間是治療心靈傷口的最好靈藥,時間會沖淡一切不愉快的傷痛,惠玲是後來自己開竅,自己學習再“站”起來。
心情平復後,她開始想到未來的人生要怎樣過,她想:開心與不開心都要繼續過日子,何不選擇開心的過?接著,她又想到那時自己才23歲,未來人生路還長遠,父母終有一天會年老,不能繼續照顧自己,她要為自己的未來設想。
那段期間她常去醫院做物理治療,也認識其他殘障朋友,一年后她決定打開封閉的心。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她住在美門殘障關懷中心,開始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照顧自己。
“開始時不習慣, 畢竟以前自己行動自如,生活圈子不一定,如今整個人的生活圈子徹底改變,接觸的環境和人物都不一樣。”
半年后,她開始學會工作,教導智商僅有8歲左右的少女,後來又再申請做電話市場調查員。這份工作維持3年左右,在一次機會下認識到現有工作的這間公司,並在東主推薦下換工。
感謝家人朋友支持
惠玲說,如果不是身邊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她相信自己的生命不會再“站”起來。
現在的她能自己駕車上班和下班,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親友的協助,還有老板的信任。
在點算過去29年生命裡的種種,惠玲究竟是失去比較多,還是收獲比較多,相信惠玲的答案,應該是後者。
參加選美西洋劍賽
充實自己學更多東西

要形容惠玲過去4年的生活,相信可以用6個字,即積極、精彩、幸福來形容。
她積極是因為她沒有一直在充實自己,通過換工作來使自己能學習更多東西。
在2004年,她帶著羞澀的心情和親友滿滿的祝福,作了一次她22歲之前從不敢做的事,就是報名參加馬來西亞華人殘障協會舉辦的第一屆輪椅選美賽。
參加選美賽贏得愛情
那場比賽,她不僅從全馬18名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贏得第一副姐,也贏得一段幸福的愛情;賽後不久,她和賽會中的業餘攝影師相戀。
於2006年11月份,她參加在我國舉行的第九屆遠東及南太平洋殘障運動會(FESPIC Games)的西洋劍比賽。
挑戰自己學潛水
同年10月份,她還挑戰自己去學潛水,在她想像中,要學潛水對她來說遙不可及,但她做到了,她能享受在西巴丹島潛水的樂趣。
她還能在一次培訓營中,參與“飛狐”遊戲;從一個山頭吊鋼絲到另一邊的山頭。
這一切經歷,惠玲心裡甜絲絲,因為她有一名愛她的男友,在她背後默默為她作好所有准備工作和用具,並給以最大的精神鼓勵與行動上的支持。



[ 本帖最后由 李文杰 于 20-7-2008 02: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7-2008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體能輸人知識不能再輸”‧殘障女生開公司自立





她從小就很用心唸書,因為她知道殘障人士在體力和活動方面都輸給健全者,只有在知識上能夠胜出,因此她在學習上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會咬緊牙關去克服。
她是23歲的尤琳荔。從訪談中可以感覺到外表看似性格文靜柔和,其實外弱內剛,尤其她在中學時,遇到種種的困難,都一一克服。
她在中四那年,一次背部很痛,求診時醫生指她脊椎側彎,壓住了心臟和肺,醫生要她多抽時間躺下,不要長時間坐輪椅,否則有生命危險。
可是為了準備明年大馬教育文憑考試,她不想影響學業,所以即使身體再痛,她仍堅持一如以往般繼續溫習功課,可能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吧!最後她還是熬去了,順利完成中學課程,至今身體也無恙。
向同學借筆記
雖然在生病那段日子,她暫時沒有辦法去上課,可是她沒有放棄,仍向同學借筆記來慢慢抄,自己練習。
熬過了身體痛苦,中五那年,她又遇上問題,即所住的伊甸殘障中心出現一些變動,沒有交通工具送她去上學。
重大困難多發生在中學
她探听很多德士公司,可是每天來回的費用都很高,慶幸遇到貴人,身邊朋友答應協助,才暫時解決燃眉之急。
尤琳荔遇到的許多重大困難和美麗的回憶都在中學時期發生,那段時間也是磨練她成長的重要人生部份。
在旁陪伴成長
媽媽是重要“推手”

尤琳荔有一名很偉大的媽媽,媽媽在她背後默默付出,是她成長的重要“推手”;推動她四處去學習,無論是她從家鄉到檳城唸中學或現今在吉隆坡工作,媽媽都隨行照顧。
媽媽為女兒考駕照
早在琳荔還在家鄉唸小學時,媽媽就已為她設想到未來唸中學時可能遇上的交通問題,於是在琳荔唸6年級時,媽媽毅然決定去考汽車駕照,以便將來可以駕車載琳荔去上學。
后來,雖然琳荔去了檳城唸中學,住在伊甸殘障中心,中心有車子載送,尤媽媽的駕駛技術沒派上用場。
直至中心沒有辦法再載送她去上學,尤媽媽才再去複習隔了好多年沒有駕駛的技術,以便自己駕車載送。
尤媽媽是40歲左右考車,接近50歲再去複習駕駛。琳荔在學習路上沒有放棄,她媽媽怎能放棄,即使是年齡已屆中年,學習能力比較弱。
對媽媽感到愧疚
因為有一名偉大的媽媽在旁陪她一路成長,琳荔除了感動,她還有一份愧疚。
“我還有一名哥哥和一名姐姐,為了照顧我,媽媽把所有時間都放在我身上,甚至在我中學時,陪伴我到檳城求學,與在吉打家鄉的爸爸和哥哥姐姐兩地相隔,沒法照顧他們。”
“爸爸是我中五那年考試時期突然病逝,當天剛好是母親節。”
爸爸逝世當晚琳荔沒有在,無法看到父親最后一面,也基於母親要長期照顧她,與父親兩地相隔,聚少離多,爸爸逝世令琳荔感覺到對母親有一份愧疚感。
常用言語打擊信心
遺憾中學校長不友善

琳荔很感謝小學校長對她的關懷和照顧,至於對中學校長對殘障人士的不友善態度則感得遺憾。
“中學校長看不起殘障人士,他常用言語打擊我們的信心,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校內還有另2名殘障人士,校長的態度令我們很難受。”
她感謝小學校長給她機會上課,當時只要遇到問題,校長都會協助她,包括安排到在底層課室上課,課室又靠近洗手間,並經常借書給她閱讀。
琳荔在中學畢業後,就到吉隆坡綠野殘障自強職訓學院唸資訊課程,畢業後直接留在學院工作,較後出外到一間稽查公司上班,去年12月份,在雙福支持下,與幾名殘障朋友開設現有的網頁設計公司。
盼往廣播方面發展
在今年4月份,她還被挑選在AI FM和美門聯合打造的一個中午時段節目擔任廣播員。
此節目主要是探討殘障人士的課題,喚醒社會人士對殘障人士的關注和了解。當時除了她之外,還有3名殘障人士也受邀擔任廣播員,每人負責一個月,整個節目單元共有4個月。
尤琳荔希望未來可以有機會往廣播方面發展,她曾和幾名殘障朋友報讀聲學閣唸廣播。
選擇再做殘障人
如果上天給你一個一切重來的機會,讓你選擇是否要做一名殘障人士,你的答案是甚麼?
一般人應該都會選擇做健全的人,但是尤琳荔卻選擇再做殘障人士,因為殘障的身軀讓她得到更多的祝福和啟示。
她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殘障的程度能輕一點。
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尤琳荔覺得殘障人士更應該擁有受教育的權力,只有知識才能改變殘障人士的命運。
所以,自小她就很喜歡唸書,一直以來她的成績都很好,只是礙於經濟能力問題,所以她沒有辦法唸大學。
儘管如此,中學畢業後,她有報讀商業管理課程,過後又到吉隆坡唸電腦課程。過去至今,相信未來也是,她從沒有放棄學習和充實自己的機會,這是她積極的人生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08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騎電單車環遊世界‧聾啞獨行俠要創紀錄




他聽不到,也說不出話,活在無聲的世界,但他並不因為聾啞障礙而局限自己,反而勇於克服,並且騎乘大型電單車環遊世界各地,要創下健力士世界紀錄獨自環遊世界的聾啞人士。
67歲的他被海外傳媒稱呼為“V-Man”,因為他的名字是弗拉迪梅爾葉瑞茲(Vladimir Yarets),來自白俄羅斯的首都明斯克。
他聾啞,且只懂簡單的英語,一路上他憑著簡單的肢體語言,以電單車周游列國,版圖橫跨歐洲、美洲、非洲、大西洋及亞洲。
靠各國人民伸援手
原本電單車環游世界并不特別,但弗拉迪梅爾卻是聾啞人士,在沒有任何贊助商,只依靠沿途熱情的各國人民伸出援手,足跡已經踏遍42個國家和地區,近28萬公里。
他不打算停下來,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創造健力士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獨自以電單車環游世界的聾啞人士,也借此鼓勵聾啞人士客服困境,多接觸外界。
最感動的事
四海之內皆朋友

弗拉迪梅爾自2000年5月27日以來揮別家鄉,路途上難免受傷,但遠征之路卻不斷遇上熱情的各國人民,溫暖了他的心。
如今,遠征已經踏入第8年。既然不能與言語溝通,所以他就通過其夸張的表情及動作,盡量讓他人明白其要表達的意思。
而且,每次碰到新的朋友,他都會要求新朋友,協助撥電,捎個消息給路上曾經幫助他的朋友,讓他們知道他身在何處。
最痛心的事
逗留柔佛儲物箱失竊
盼通過網絡媒體尋回

弗拉迪梅爾來到馬來西亞,還是留下了遺憾,因為當他從新加坡過境大馬,在柔佛逗留時,電單車的儲物箱被人盜竊,令他感到失望。他希望有心人士歸還,以讓他繼續遠征之路。
弗拉迪梅爾是在6月5日停留在柔佛的新邦令金,一如往常般,把電單車停留在停車場,結果隔天卻發現電單車的儲物箱不翼而飛,除了紀念性文件、相機及照片外,最重要是在各國收集的蓋章,令他感到心痛,也吁請善心人士協助尋回不翼而飛的箱子。
箱子不翼而飛,他惟有先擱置原定的計劃,在吉隆坡等待問題被解決,由於不熟悉環境及國情,他只處於被動,幸好獲得某位馬來同胞拔刀相助,答應在網上發布消息,希望通過網絡媒體的力量尋回箱子。
最難忘的事
遠征遇車禍
獲熱心人籌款捐助

他曾經在美國住了4年,騎著電單車游遍美國50個州屬,更在2003年10月遇上嚴重車禍,慶幸在熱心人士的籌款捐助下,讓他在短短8個月重新踏上遠征之路。
除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及加拿大也是遠征路上,印象較深刻的國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地人的熱情及笑容,一直讓他難以忘懷。
亞洲的首站是香港
在世界地圖上,他的手指從白俄羅斯開始,滑過歐洲、美洲、大西洋、再來到亞洲的首站──香港。
他曾經在某篇文章提及,他想到中國看北京奧運,當記者指向中國時,他立刻雙手交叉,搖搖頭,又好像要表達某些意思。據了解,他無法申請進入中國。
依照原定的計劃,他可能在後天就離開吉隆坡,然後先到檳城,再往印尼蘇門答臘、雅加達、加里曼丹; 之後再回到馬來西亞的沙巴、砂拉越,再往菲律賓、香港。
可瀏覽弗拉迪網絡日記
儘管他已遊歷了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不過他還想舊地重遊,預計抵達時可能是2009年或2010年了。
想更了解聾啞旅遊家弗拉迪梅爾的旅游經歷,可瀏覽其網絡日記www.yaret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7-2008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whoopi,peng you,文杰,5星义工分享,谢谢wynnes置顶

请大家收集更多真人真事以作为鼓励他人之用

[ 本帖最后由 小鱼凯文 于 21-7-2008 02: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障指挥家舟舟:用指挥棒挑战命运的“天才”

         
 



 舟舟是一个奇迹,他的智商不及正常孩子的一半,但是,只要他拿起指挥棒,就能指挥世界最顶级的交响乐团,演奏出激情澎湃的乐曲。
  昨天下午,在“台州晚报之夜”大型交响音乐会举行前,记者对舟舟做了独家专访,由此走进了这个天才指挥家的世界。
  舟舟本名胡一舟,离开了音乐,他的内心世界很简单。面对记者,他没有惯常的客套,更多时候是腼腆地坐在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父亲,因为父亲可以帮他回答很多问题。
  “舟舟的成功,归结于三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天赋、爱心还有良好的环境。”舟舟父亲胡厚培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舟舟由一个智障孩子成长为一个指挥家的不平凡过程。
  胡厚培说,舟舟的音乐感悟力很好,交响乐团众多的乐器、繁复的声部,他都能熟练地把握,不同的音乐,他用不同的方式激情演绎,每一次都能释放出不同的感觉。
  作为一个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因为他有宽厚仁慈的父母。舟舟的父母从未把他当成残疾儿童,用满腔爱心关爱他,利用他超常的音乐天赋,不断培养和给予他锻炼的机会,加上舟舟生长在武汉乐团里,良好的环境又为舟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让他最后走上了指挥台。
  早就听说舟舟喜欢吃巧克力,采访前记者特地到超市买了一盒,在采访当中送给舟舟。没想到舟舟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有些慌乱地摆动着双手,嘴里含含糊糊地说:“不、不……爸爸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人家送来了,你就收下吧。”有了父亲的这句话,舟舟就高兴地收下了巧克力,把它放在自己的包里,并用很认真的表情一会看看他父亲,一会看看用笔记录的记者。
  有人说:上帝无情地关上了舟舟心智的窗户,同时却又慷慨地为他敞开了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从1999年1月22日第一次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至今,舟舟已先后指挥了800多场音乐会,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智障孩子到家喻户晓的明星,舟舟以后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胡厚培说:“严格地说,舟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指挥家,因为他没有深厚的音乐修养。我们会用平常心对待这件事,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发展。”
  最后,舟舟在父亲写的“祝台州晚报越办越好”几个字下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胡一舟”(下图)。第一个字写得有些不整齐,他又仔细地涂改好,脸上充满了认真的表情。
        
        新闻来源:                台州晚报

         
智殘天才指揮家舟舟現場指揮榆林大型交響樂演唱會               


著名音樂指揮家舟舟現場指揮
著名音樂指揮家舟舟現場指揮
著名音樂指揮家舟舟現場指揮
  新華網陜西頻道7月18日電 7月14日晚,榆林劇院座無虛席,由湖北舟舟交響樂團、武漢交響樂團、湖北省民族藝術團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大型交響樂演唱會在這裡舉行。著名智殘音樂指揮家舟舟在下半場的現場指揮,贏得了榆林觀眾的雷動掌聲,讓整個演奏會高潮疊起。

   "讓世界充滿愛"大型交響樂演唱會集世界名曲於一體,熔中華經典於一爐,使高雅藝術與特殊藝術相結合,充分展示了中國殘疾人熱愛生活、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舟舟,正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出生於武漢,他是一位先天智障兒童,他的父親是市歌舞團一名低音提琴手,在周圍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舟舟獨特的音樂指揮天賦逐漸被發掘出來,成為了一名無師自通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認樂譜的特殊"音樂指揮家"。如今,已是29歲的舟舟智商僅相當於幾歲兒童,不識字,不認路,憨態可掬,但是,一旦登上指揮臺,面對龐大的交響樂團,他立刻就神采飛揚,得心應手,指揮棒舞動得如醉如癡,他曾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迴演出,廣受好評。這次他在榆指揮演出了《北京喜訊到邊寨》、《博吉上校進行曲》、《瑤族舞曲》、《拉德斯基進行曲》等名曲,隨著音樂節拍舞動身體的投入指揮,現場觀眾報以陣陣的掌聲向這位天才指揮家表達由衷的敬意和喜愛。(杜銀東攝影報道)
舟舟的父親


                來源:榆林新聞網新聞論壇                 

[ 本帖最后由 PengYou 于 23-7-2008 11:5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密接触音乐指挥天才――舟舟.

“我很荣幸现场聆听了这么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会,之所以说震撼心灵,是因于指挥这场音乐会的是我们尊敬的传奇指挥家舟舟小先生。舟舟的成功是残疾人士获得成功的一个缩影,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士值得我们去学习。我想通过这场演唱会,一定能让更多的人们关心残疾人士,帮助残疾人士。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奉献一颗爱心,整个世界就会充满爱,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

上面一段文字是我在观看“舟舟走进开封――大型交响音乐会”后,幸运地接受电视台记者随机采访时的谈话。更幸运的是,演出结束后,我“亲密接触”了舟舟,并与之合影留念,兴奋之余,完成此稿。


舟舟的事迹以前也有所闻,知道他是智障人士,却能指挥交响乐,甚至还指挥过美国爱乐乐团,也算一个奇迹吧。但我始终持怀疑态度,我一直认为舟舟的指挥或许是在跟着音乐走,而不是音乐跟着指挥走,这种无知的错误一直持续到昨天。直到昨天,亲临其境,看着舟舟那种神采飞扬的指挥,聆听那激昂澎湃的音乐,令我震撼不已,同时也汗颜之极。

舟舟不识五线谱,却把每一个音符背记于心,指挥演奏家似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那种对音乐的感觉之到位、指挥之准确着实令人叹服。这时候我就想,世上是先有音乐后有曲谱,曲谱仅是工具而已。舟舟已经进入音乐之中,心既于音乐交融为一体,还要它曲谱甚用!


演奏会休息期间,大屏幕显示一张舟舟于胡锦涛主席的合影。主持人问舟舟:“照片上的伯伯是谁啊?”舟舟用稚嫩的声音回答:“胡锦涛。”主持人介绍说:“在舟舟的眼里,照片上的人不是主席,只是一位和蔼可亲伯伯。”听到主持人如此介绍,竟感到自己不如舟舟幸运,叹己不能像舟舟这般远遁这个世俗的社会。


指挥间歇有女士献花,舟舟欣然接受,对所献之花爱不释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宛如一个孩子。他其实就真真是一个孩子,孩子得到大人的鼓励时自然感到欣喜。


结束之后,我有幸进入后台,带了小孩子喜欢的零食给舟舟,舟舟冲我直笑,工作人员代为收下,让我感到无限的幸福。接下来,看着他自己换衣服很流畅,给我带来几分欣慰之感,像舟舟这样的人能自理个人生活,对家庭来说真的减轻了不少负担。看到他穿鞋子的时候稍有些吃力,于是我情不自禁地上前帮了一把,接着又一次见到了舟舟对我致谢的笑容。面对友好,舟舟总以微笑回馈之。我想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缺少的正是他的这种感恩的心吧。


舟舟成功的背后,有一位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父亲。换作一般家庭,摊上智障孩子,大抵只会哀生叹息罢了。更有甚者,对亲生骨肉抛之弃之,令人发指。而舟舟的父亲胡厚培先生对自己的孩子从来是不离不弃,一直呵护着舟舟。就是这位伟大的父亲,硬是把一个只会算2+2=4的仅有相当三岁儿童智商的舟舟培养成了神奇的音乐指挥家,其中艰辛不劳我费言唠叨,大家自能体悟。舟舟因父亲而精彩,祝愿这位慈祥伟大的父亲健康长寿,舟舟离不开关爱他的父亲。同时也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像胡厚培先生这样,不离不弃善待残疾的亲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对身边的残疾人士多一点关心和帮助,哪怕一个小小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很小,13亿人的力量很大!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


看着我帮舟舟穿鞋,工作人员说:“舟舟,和这位好心的叔叔合张影吧”。对着这位比我年龄还大的“孩子”,心中感慨万千。


中间这位便是舟舟的父亲胡厚培先生。

文章作者:
浊兮清兮 新浪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8-2008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文杰 于 20-7-2008 02:54 PM 发表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files/preview/292x300.2008.07.10.mehj080610e11.JPG" border="0">



她從小就很用心唸書,因為她知 ...
好漂亮的女孩,你怎么没有去追求她?听说她是靠近你的地方而已。

另外,谢谢小鱼楼主的分享,有时间慢慢详细的读,每次读都感动到流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08 03: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使徒保罗再分身 于 2008/8/12 01:12 AM 发表
好漂亮的女孩,你怎么没有去追求她?听说她是靠近你的地方而已。

另外,谢谢小鱼楼主的分享,有时间慢慢详细的读,每次读都感动到流泪。
很高兴认识你,多来坐坐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08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使徒保罗再分身 于 12-8-2008 01:12 AM 发表
好漂亮的女孩,你怎么没有去追求她?听说她是靠近你的地方而已。




谁??
谁漂亮??
我追。不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8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使徒保罗再分身 于 12-8-2008 01:12 AM 发表
好漂亮的女孩,你怎么没有去追求她?听说她是靠近你的地方而已。



她靠近我这里??
你是说谁?你又知道我住哪里??
还是你就是认识我的???

危险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8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忙着义工的东西,稍后将加入新的故事,请大家耐心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9-2008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鱼凯文 于 8-7-2008 01:24 PM 发表
这里好冷,欢迎大家也提供一些真实故事...
一直有潜水在看,所有故事都很令人感动,你们都做得很好,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蔡兰英及梁臻颖母女

听一位法师说过:「佛陀在娑婆世间度化众生,以八苦为教材。」这一句话让很多抱怨生活太苦的人汗颜。人生遭遇挫折、痛苦是很正常的,只是在摔跤以后,能不能找到站起来的力量,以更宽广的角度来面对未来人生。日子是否充满光明面,生活是不是幸福美满,全看个人的选择。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造就了一个佛光家庭,也为大智图书馆增添发心的义工菩萨。在许多的义工菩萨中,蔡兰英及梁臻颖两母女从学佛中重获新生的故事,特别感动人心。



蔡兰英与先生育有4个女儿,在还没有学佛之前,蔡兰英形容自己只懂得忙著赚钱。蔡兰英的先生开印务公司,做为一名贤内助,她得分但丈夫许多业务工作。

「我过去是一名很传统的妇女,那时一心一意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没有想到金钱不是万能,最起码金钱买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健康。」

2女儿臻颖在14岁那一年不幸患上骨癌,结果一名青春活泼的少女,硬生生被锯掉右腿。

这一场病魔给予的考验,使得蔡兰英决心放弃忙碌的生活,重新担起母亲的职责,爱她、疼她,伴她走入一个全新的生活。

「因为她,我们整家人都学佛了。我因为有这个女儿而自豪。」蔡兰英抱著女儿说。「过去没有学佛,会一直埋怨:怎么这样的事会降临在我女儿身上?学佛以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果,女儿的病是我们前世的业障。」如今,蔡兰英和4名女儿都是大智图书馆的义工,梁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拨不出时间当义工,不过,他全力支持太太和女儿学佛。

今年24岁的臻颖,是大智图书馆儿童班的老师。这l0年来,她靠著义肢步行。

有很多人安慰她,或是尝试以自己的角度来鼓励她,也有有很多人嘲笑她。对于这一切,她表示:「一名正常的普通人,是无法理解残障人士心里真正感受的。」

患病后,臻颖成为全家生活的重心,使她十分感恩双亲和家人。「我的身体是父母亲给我的,为了父母,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告诉自己,不要成为家人的负担。」

在高中毕业那年,臻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领略了另一种不同的爱,那就是佛菩萨的大爱。谈起这一段因缘,蔡兰英表示:「臻颖高中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去参加毕业旅行,她很想去,可是又不能够去。」

「看到女儿失落的样子,我就建议女儿邀请朋友到家中来玩,告诉她们,可以到我们家附近一座很庄严的道场参观。」就是这样的因缘,蔡兰英和梁臻颖两母女踏进了大智图书馆的大门。




蔡兰英和家人珍惜殊胜的学佛因缘

当时,大智图书馆正要举办儿童学佛营,需要找爱心妈妈和小老师。「建南老师问我们愿不愿意来帮忙,我那时心里希望臻颖能够接触一个全新的环境,便答应下来。」

母女俩刚开始当义工时,蔡兰英并不是很习惯,尤其是面对活泼乱跳的小朋友,以及劳累的职务,她表示,自己曾经起过2次退心,可是佛菩萨都及时地给予她启示,让她坚持为佛门服务。「真的,学佛、念佛的感应是很不可思议的。」

学佛的日子是喜悦的,尤其是在坚持过后,更能体会到佛法的甘香馨美。臻颖在大智图书馆学习,变得开朗了,也对自己更有自信心。在高中毕业后,臻颖到学院就读美术设计。就她所学,她可以在道场协助摄影工作。此外,喜欢音乐的臻颖也弹得一手好琴,在许多场合,大家都可以听到她那如行云流水般的古筝演奏。

每一个星期天,臻颖还会到道场和小朋友上佛学班,她的爱心突破了身体的局限,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得到。

「感谢道场给了我机会,让我有发挥的空间,让我觉得我的生命有价值和尊严。」

去年,在杨建南老师的鼓励下,臻颖报名参加2003年佛光山丛林寻根之旅,这一次的旅程充满感动,让她领略了台湾佛光山之美,也真正体会了佛光人的大爱。

「由于我的义肢不能站太久,或走太远的路,所以,我在佛光山被迫以轮椅代步。很感谢建南老师,还有很多的师兄、师姐,他们可以抬著我的轮椅上下梯阶,一点都不嫌重,没有让我错过任何一个美景。很感谢慧显法师,他一直要我放宽心,还告诉我,如果我没有去佛光山,少了我的因缘,可能整个大队都无法成行。师父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

看到佛光山寺宏伟的建筑,听到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开示,震憾著她年轻的心,她因此发愿要追随大师的脚步,以有限的今生学佛、行佛。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的道理,臻颖加入大智图书馆的青年佛学班,同时鼓励母亲来参加松鹤学苑。蔡兰英表示:「过去没有想过,人到中年后还会来上佛学课,可以学佛真的很好。以前一些经文,我只懂得跟著师父念,不懂得经文的含义,上了佛学班后,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我的感受很深。」

蔡兰英学到的其中一个道理是:「生命的长短不重要,最重要是要活得有意义。」

她和女儿都十分珍惜与大智图书馆的这一段好因好缘,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来这里学佛。「感谢依修法师和建南老师。依修法师为道场无怨无悔的付出,那种精神今我非常感动,我因此发心来大智图书馆服务,为道场贡献力量。」

她笑说,目前她是属于那种on call的义工,只要道场有需要,一个电话拨给她,她就立刻会来帮忙。

「大智图书馆的气氛很祥和,这里的人都很慈悲,我们在这里认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学佛,一起当义工。道场给予我们心灵的富足,是说也说不完的。」




梁家四姐妹,老二臻颖走过
不凡的生命历程

经典有云:「正法难闻。」学习佛法,可以让我们得知宇宙的真理,让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学佛可说是难遭难遇、万分幸福的一件事。

看著兰英母女幸福的笑靥,在未知的人生路上,希望伴随著我们的,是佛陀不变的般若智慧,在最暗的角落力我们照亮前方的路,让我们不在生死轮回中迷失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胡金磷,老师

24岁那年,他是全国模范老师,前程似锦,却在一跃之间沉入河底,一身健壮成了全身瘫痪;43岁的今天,他仍是老师,是生命的模范老师。

上午11点多,马六甲释迦院的英语佛学讲座刚结束。身著白衫的胡金磷正等待佛友的接送。只见两人合力把胡全磷扛上车,把轮椅折了,放进车里。到家后,又把胡金潾扛进屋里,扛得两人汗流浃背、气喘嘘嘘。

冷气呼呼地送吹。胡金潾笑笑对我说,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到释迦院讲座,都是这样被扛来扛去,因为身体无法动弹。而且,又由於汗腺无法操作,必须靠冷气吹散热气。接著,嘱我摸其手臂,果然毫无汗水。

看著照片里体魄健硕(可以媲美健美先生)、弹著吉他、高唱佛曲,和现实中理著陆军头、坐在轮椅上的他,内心一阵唏嘘……要不是一场意外,一个大好青年的梦想就不会像泡影般破灭,他很可能成为杰出运动员或佛曲演绎者……要不是一场意外,他的命运一定不一样!但是,换个想法,要不是当年的一场意外,胡金潾绝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胡金潾!

意外 平静「等死」

1985年,24岁的胡金潾刚自师训学院毕业,并获选为全国模范老师,前程似锦。他被调到沙拉越乌鲁峇岭甘(Ulu Balingian)执教。那是位於诗巫一个交通不便、没有水电的偏远地区,人们都是汲取河水供日常冼刷。

这天傍晚,胡金潾领著学生们在学校大扫除,下课后来到了瓜拉乐麦(Kuala Lemai)河边,纵身跳下河去洗澡,岂知一时失误,小偏不倚撞上河岸的岩壁,刹那整个人失去知觉沉人河底。

胡金潾内心尚有一丝清醒,企图挣扎求救,但是慢慢地,他停止挣扎,平静地「等死」。



意外前的胡金潾(左一),健硕体魄,是运动健将。

「那时候我意识清晰,心想河那么宽、那么深,怎么可能有人找到我?况且,越挣扎只会氧气越少死得越快。」

在生死攸关时刻,胡全潾想了很多,「生命不在於活得长,而在於活得好、活得精彩。
说也奇怪,这一想,让我置生死於度外,能够平静地接受今天就是我的最后一天。」又因为觉得人在临终时如果没做坏事,保持正念,来世就会有好的出生,胡金潾自行三皈五戒,「此时受戒,就不怕破戒。」

然后,影像一幕幕掠过脑际,他「看见」少年胡金潾回到释迦院,在那里念诵巴利经文。。。

感恩 为何不是我?

拯救人员从河底救出气若游丝的胡金潾,一路颠簸约八小时后才抵达诗巫医院。入院第二天,胡金磷一度停止呼吸,破送进加护病房,医生诊断他的颈椎第五、第六节断裂,影响到颈项以下的全部部位瘫痪!这一辈子胡金潾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了。来看他的人都认为他活不久了。

九天后,院方将他转送吉隆坡中央医院。那时候他手脚不能动,没有知觉,无法坐立,只能躺著;看书不能翻,只能用双面胶纸贴在手指尖,「黏」起书页。

当时,海峡时报的记者报导了胡金潾意外却未获医药福利的事件,引起广大读者回响,慰问、义款纷至沓来,让胡会潾深深感受到因果的奥妙。

胡金磷在学校时,有一次捐血给一位动矫正弯曲脊椎手术的小女孩。「当时末把捐血一事放在心上。没想到,女孩的母亲后来看到报导,竟发动全校上下寄来一笔义款。」他很庆幸自己躺在病床上时,与他非亲非故的善心人士及时伸出援手。「许多人生病了还躺在医院等人救济呢!我很感恩,更深信好人有好报。」

在中央医院的两个月,胡金潾像许多人一样,内心充满愤怒;「为什么世界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我?如果是因果报应,为什么因果如此不公平?」他千方百计找寻答案,试图推翻因果论。岂知,越深入了解,越确定因果的定律,当下折服了;「人在好景时不会思索无常,不会珍惜时间多学一点,不会用心研究佛理。总要等到发生不幸时,才埋怨因果不公平,愤世嫉俗。」渐渐地,他的答案从「为什么是我?」变成「为什么不是我?」他了解到,死不去很可能自己还有很多果报有待了结,很可能这一生仍有末完成的功课有待完成。

变数 幸与不幸
「人生赤裸裸地来,因果不断在日常生活中上演,只是人们从不正视它、感激它。一旦发生意外,就怪因果、怨因果。偏偏,好运时却没人会感谢果报。譬如,人们幸运抽奖得了大奖,不会认力「不劳而获不公平」。其实,因果不是不公平,只是我们不明白而已。佛陀说,因果是一个不简单、不容易让人明白的道理。人们不了解因果,却爱把因果乱套在自己身上。

「无管怎么样,人生都是公平的。」胡金磷肯定地说:「你听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吗?老农夫走失了老马,不一定就是不幸,因为后来老马回来了,还带了一头骏马回来;但是,多了一头骏马,未必就是幸运;因为儿子后来正因此摔断了腿;但是,摔掉了腿就是不幸吗?未必,正由於在家养伤,儿子才不至於战死沙场。你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但往往人们发生意外时,就认为那是不幸:拾到宝,就认为那是幸运。深入研究,其实,人生没有绝对,没有好或不好,人生是充满「may be」(变数)的。但是,很多人不懂这道理。」



留院期间,思索人生。


家教 苦等半年
一场意外,粉碎了胡金潾的大好前程。但是,却未击倒乐天知命的他。

出院后,胡金潾花了两年时间重新适应生活。高三时曾经在释迦院义务给学生们补习的他,厘清自己的方向,用户头仅存的700馀令吉买了桌椅,准备开班教补习。可是,谁会愿意把孩子的前程托付给一个手脚不能动,无法自理的家教?然而,他很快就恢复了信心:「能够从500人当中获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可是实至名归,即使是瘫痪了,也不会比人差吧?况且,我不是七老八十,才24岁,还这么年轻,总不能坐以待毙!人生路遥遥,既然无法回到从前,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事来做。」

身体给医生判了「死刑」,胡金磷并不允许自己精神也「瘫痪」,他从未想过自杀,反而积极受邀讲座,给人们鼓励,继续「末完成的使命」。

因为手指僵硬,不能握笔,胡金潾把笔嵌在指缝间,「拖」著笔写字。他靠著地心引力,挥动著手肘,学会了电脑「笃」字。

一切具备,只欠学生。他在家等了半年。

某一天,五个中四女生来叩门,穿著纱笼的胡金璘对她们声明道:「我不能走、不能动喔,你们不嫌咩?」「我懂啊!」女生答道。

想了想,胡金潾决定为她们免费补习,并向她们保证,不懂的课程一定会请教人,必让学生释疑。

真爱 不离不弃
补习班就这样从五个女生开始,慢慢地赢得口啤,上门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十多年过去了,学生来了又去,胡金璘可谓桃李满天下。

对於现年43岁的他来说,学生何止是学生?也是他的孩子呢!胡金潾露出灿烂笑容,轻声道,每年父亲节,都会收到学生寄宋的「父亲节贺卡」。

胡金潾不只靠著家教养活自己,后来还结了婚。

「我太太是我当时的女友。」提起太大,胡金磷脸上洋溢了一种幸福。「出事时我们才认识两个月。她一直守在我的身边,默默支持我。那一年我24岁,她23岁。我不想误了她的青春,屡劝她离去,找寻自己的幸福。没想到她非但不嫌弃我,还苦苦哀求要等我两年,我答应了,心想暂时敷衍一下,并约法三章,两年后她就离开。」

没想到,隔一阵女友间他:「如果两年后我还是喜欢你咧?」

「那就再『续约』两年罗!」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六年后女友成了他的妻。

转眼20年过去,胡金潾形容,除了吃饭、穿衣、开灯(得编号让人容易开关灯)、上厕所、出门比较麻烦,生活过得很好。



胡金潾与太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知福 惜福造福
「人就只有今天,过去的已经不可得。明天?may be。最重要是人要活好今天。以前那个四肢健全,会打球、会赛跑、会弹吉他的胡金潾已经不在了。现在的胡金潾吃面烫到胸口毫无知觉,太太发烧得跟我面贴面才探得到热度。」语气一贯平静。

知足的他很珍惜目前自己拥有的一切。「我从未想过,在这个小小古城,一位残障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批批的学子毕业了、长大了、成就了。」

胡金璘目前是释迦院癌症基金会及孤儿院顾问,他希望能够尽量付出,回馈社会。曾有朋友要捐助医药费给他,但他摇摇头婉拒了朋友的好意:「我过得很好,有信任我的孩子们,可以自力更生,我别无所求。但是,你若想帮助我的话,就支持我推动的活动。我的生命不是活动(project)。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有一次复诊时,医生建议他尽可能储蓄医药费,并预计八年后,他的肾脏功能会出问题,必须洗肾。

胡金潾却未放在心上。「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既然问题迟早要面对,力什么要平白烦恼八年?我就尽量教书、讲座、活动、助人。」

结果,八年后复诊寸,他「还好好的」。

转念 活著真好
「人不要怕死,要怕活一一怕自己不会活。只有活下去,一切就全有希望。死了什么都别说。其实在人生里我们不知练习死亡多少次。一早起来,我还活著,真好。只要到医院走一趟,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昨晚一觉之后永远起不来。所以,当我们觉得苦恼时,不如换个想法:「活著,真好!」那么你就会珍惜人生活好每一天,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即使再忙再累,也会忙得好欢喜,累得很满足。只有虚度人生的人才会怕死。」

胡金潾一再强调,人生不在於活得长,而在於活得有意义。「每个人都要力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目的是学习明白事理,好好检视人生旅程。在呼吸之间注意贪嗔痴,除了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也要让自己有一天解脱轮回苦海。」

离去时,胡金潾在80年代初参与「旅行者」(Wayfarers)合唱团演绎的歌曲「噢!痛苦的世界,」(Oh! Suffering World) ,在脑海萦回不绝:

「噢!痛苦的世界,你不该再回来。
噢!痛苦的世界,当抑制欲望之火,
你的眼里没有悲伤之泪,
你就懂得极乐世界的自在……
没有时间让你改变你的心,
你该著手寻找光明;
没有时间让你回首来时路,
你该上前迎向挑战……」

我想,胡金潾就像歌中那样,透视人世的苦难,积极迎向光明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3: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宏曾经是报社主笔、摄影专家,在世新大学任教20余年,精力过人,一天只睡4小时。

现在他成了渐冻人,全身瘫痪不能开口说话,仰赖呼吸器维生,只剩眼睛还能眨动。他太太一手握笔,另一手拿箸注音符号板,用笔指出板上的注音依序念出,同时紧盯他的视线,从其眨眼推敲他要说的话,以一小时不到十句话的耐心完成这本有关生命的书。

「境由心造」,对我来说,是一种奇妙的经验。

想当年,教书时,我就和班上的同学说:有不少人认为,在学生时代,以为上课最苦,入了社会,又以为上班最苦。可是这两项,又是人生历程中所不可免。
既然知道是苦,何必再苦上加苦。

所以我很注意营造教室气氛,希望大家改变观点,把上课当作「家庭聚会」,把考试视为「给老师写封信」。

一般人处於顺境时,得心应手,不会想到境由心造,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逢到逆境时,用心来为自己造个境,倒是可以看到另一片天地。

如今我不只是身处逆境,而是更深一层的身处绝境。病困卧榻,全身瘫痪,靠著呼吸器呼吸。口不能言,一切都仰仗别人帮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无奈的日子里,我自然会为自己,於心中造一些「境」,来跟现实融合。

在这本书里,就记述了若干:我是为何、以及如何?用心造境,而其效果又是怎样?我写这些不是抱怨,也不是乞怜,而是觉得,人不能白活著。

人应该知道,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领悟中提升自己,才有尊严可言。

但愿大家以欢喜的心,来看这本书。如能在翻阅之后,博君一笑,就更是我的荣幸了。
 


相机一直是陈宏的宝贝,经常 手持著它四处采访,捕捉镜头。

(陈宏自序)

运动神经元病变,英文简称ALS,是种可怕的疾病,直到现在仍找不出确切病因,所以谈不上对症下药,更不知如何防范。

在台湾,称得了这些病的人为「渐冻人」。热心人士组织「渐冻人协会」,服务患者与家属。渐冻人这个称呼叫得不错,彰显这种病的特徵。

这是一种进行式的不治之症,在发病初期是局部的肌肉无力,然后逐渐扩散,一如白蚁之於腐木,是一段段的吞噬。

记得当还能拄手杖,勉强移动脚步时,神经内科的医师就嘱咐家人,为我准备轮椅。
那时我听了很反感,我断然地说:「我要自己走!我不要坐轮椅!」

曾几何时,现在若想坐轮椅,已属奢求。由於运动神经系统逐渐毁损,躯肢各部位,也次第萎缩,影响面渐次扩大。我是因为呼吸哀竭、昏迷而送医院急救。在加护病房住了50多天,才转入普通病房。

经过必要的医护后,我成了呼吸器的附件,虽避过立即的危险,但并未遏止住持续恶化的大潮。

我现在全身瘫痪,食不能咽、口不能言,仅靠两条管子维持生命:一条由呼吸器通到气切口;一条由鼻孔到胃,供灌食之用。只剩下眼睛还可眨动,这是我与人沟通的唯一管道。听说到最后,连这条管道也会被切断。

面对这些遭遇,不可能不烦恼,但后来一想,徒叹何用?

我想到「一切唯心造」这句话。试著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珍惜仅存、已拥有的。

我想到因果之说。现在的果,应是过去的因造成。我当为自己的业障负责,坦然接受业力的果报,於是,我忏悔、惭愧,进而感恩、发愿。

当然,如今我能做的,也只有仰仗别人,把在病中的所思、所感记下,如此而已。

(<渐冻的身躯,炽热的心>)

很幸运的,我能够躺在医院病床上,伴著一具第一代的呼吸器,日复一日,过著应去还留的日子。我之所以说幸运,是因为在制式的病床之外,又加了气垫、竹席、草席各一,那是由於我背部积汗未退,生了痱子,痱子又破了皮,又痛又痒,折腾了好一阵子。经医疗好转后,加设的设施,的确是好过多了。

我现在的活动范围,多数时间是平身尚在床上,遇有擦澡或拍痰才翻身:当然床头也可摇起来,把我的上半身做45°至60°的调节。
长期卧床者的病痛,也许是大家所能理解的,但长期卧床者的心理感受,恐怕就非一般人所能感同身受的。

翻身、擦澡、拍痰都是长期卧床者日常生活所必需,可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却是百感交集。

在加扩病房擦澡、翻身,是护士小姐的工作。她们四个人一组,动作纯熟,明快俐落;但我这个大男人赤身露体,暴露在她们面前,总觉得不是滋味。看到她们谈笑风生的样子,我才蓦地感悟到,从她们专业的立场来说,说不定她们把我视作了「物」,无性别分别。

我的主治医师谢从闾主任早就吩咐我,把病中经历留录下来。他说,有我这样经验的人不多,有兴趣以文字表达的人更少,鼓励我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不过,像我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在人生旅途上,无疑是一名败兵,败兵还有什么勇可言。但有一则病中传闻,我倒愿意透露。
有一次,功力深厚的上师对家人说,以宗教观点看,我的病是因果病。因为在前世,我误判讼案,造成冤情。乍听之下,不禁毛骨悚然,深责自己怎么会如此糊涂。转念间,就心平气和了。

原来我是罪有应得。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我倒宁愿信其有,这太有警世意味了。

奉告当今各界各级有权人物,务必要戒慎恐惧,千万不可做伤天害理的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逃过今世,也躲不过来生。

从前没想过「把握当下」的问题,因为总以为自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及至现在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才追悔——为什么不在健康时做些喜欢的事,像:关起门来多看几本经典;随手多记几页札记;或踽踽独步林野,体味一下清净与寂静;随手拍下几张照片;或混迹人潮里,默默体察一下群情的脉动。

如今我只剩下头脑还算清楚:如果字体不太细,我还能看得到;如果声音不太小,我还能听得到。所以我很珍惜这仅存机能带来的资讯,还能使我成长。
病和死是人生必须面对的历程,连号称佛祖的释迦牟尼也不可免。尤其像得了我这种群医束手的不治之症,当然也只好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就是顺势而忍,其中还包括忍辱。佛教的「六度」中,就把「忍辱」视力修持,与「精进」连在一起,似乎有「忍辱」推动「精进」的意味在,的确很有意思。

(<鲜活的生命力>

病了,这场病来得似乎突然了些。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连办公室的物品也来不及收拾就一病不起,继而是渐渐地全身瘫痪。连累家人朋友,烦扰可敬的医护群,也浪费不少社会资源。

心境上是懊恼、怨悔,灰蒙蒙一片。及至经上师指点,我才蓦地发觉,是何其串运,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到那么多识与不识人士的关勉,於是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由於病困卧榻,才体会到佛家说的「放下」与「诸法皆空」的妙趣。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人生的必经路程。假如我还是活蹦乱跳,将很难觉察到自己已是老之将至、老之已至;也很难领会到原来世俗讳言的死,并不足惧。

事实上,「生死学」在不少学府已成一门显学。而佛家不言「死」,却曰「往生」,意境尤属高超。所以我可欣然地表示:「我要搬家啦!」

人的肉体、躯壳,好比是公寓,既然柱已毁、梁已朽,也只好搬家。希望我走了,那些白纸黑字,仍然活著。

因此,我要抓住任何多看它们一眼的机会,逐句逐字叮咛:「你们要好好地活著!」

(<抓住生命,勇敢向前>)

 

诸别人「,面对病苦,把吃苦当吃,修忍辱、求精进。

即使在病危,陈宏仍心怀感恩。去年9月底,呈半昏迷的陈宏,无力眨动眼皮,但也阖不上眼。他万分艰难地对妻子眨出,「诸佛菩萨慈悲,待我尘缘尽时,你要感恩礼佛。」所幸,一个月后,病况渐趋回稳。

陈宏这场修行,不只身边的人参与,见诸文字,也领读者同行。一名终日自怨自艾的乳癌病人,看了《眨眼之间》,决定以他为师,不再以己身病苦为念,走出禁锢的心牢,进而帮助别人,到病友团体做义工。

每口气,陈宏仰赖呼吸器为他打气,但陈宏却能眨眼为其他人加油打气。回首两年的眨眼岁月,他眨说,「我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

(图:康健杂志)

想当年,在茫茫人海中,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庸庸碌碌,总嫌时间不够用。若遇到星期假日,能赖赖床,睡个回笼觉,就认为是一大享受了。没想到老天爷竟给我放了一个无尽期的长假,我现在已躺在病床上两年多了。

由於我独特的成长背景,养成了自立自强、不依靠人的习性。当我看到孩子们上下楼梯、手扶扶手时,也会加以纠正。但我如今躺在床上,就是想转转头,也需要别人动手帮忙,这真是一场观世报。

现在想,楼梯的扶手,本为安全设施,摸摸何妨,这对扶手、以及扶手的设计与制作者,都是一种赞美和鼓励。

从前我也自诩过独断独行的豪气,但现在就是一根头发掉在脸上,也需别人帮忙拿走。
人际间的结构,本来就应该是互补互惠。所以,我认为人活著,总要找些事干。

佛家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说。当今乐透签注热烈,所以令人忧心,无非是不劳而获心态的扩散,非社会之福。

人通常要面对两个世界:—是现实世界—一包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一是心灵世界一就是心境。这些都要去经营与营造。在生病前的心境,如果说是彩色的,那么生病后,就变成黑白的。

不过,中国泼墨画的技法,给了我启示,愿来泼墨也可分五彩。

心境的营造要靠运思,我如今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有头脑还算清楚。我也唯有在海阔天空的想像中,才能保持著一点点生命力。

这也是我婉拒朋友来访,刦不觉寂寞,因我虽困病榻,却能神游四海。何况与人沟通,也完全是由人主导。有时意见还未表达完整,就被切断,只有乾瞪眼的份儿。

至於「音」虽拼出,但「意」却会错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在从前,我会急得气促脑胀,后来我想通了,「万物静观皆自得」。我在静上多修炼,以欣赏的心情,同受搜索枯肠的悬疑,共享豁然开朗的欢喜,也是乐事。

看起来,在「不康健」里,也可寻觅「康健」;惋惜的是在「康健」时,往往疏忽对「不康健」的关怀。

(<万物静观皆自得>

在尝试「一切唯心造」的体验中,我蓦地发现,病使我全身瘫痪,却也凸显我的头脑还算清楚,因而为我留下一个可以「修定」、可以「修止」的空间。据知,这些都是佛家「修慧」之道。我不知是否能增长自己的智慧,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我每天都可以过一段可静思、可观想、除妄念、去杂念的时光,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验,倒也颇有充实感。

病带给我莫大的磨难,但也启发我另类的思惟,同时更使我体悟到「烦恼即菩提」的妙义,原来烦恼破解之后,菩提大道就在眼前。

常言道,天无绝入之路,事实上在绝境里也有失马的塞翁,但首先不要自己吓倒自己。



陈宏读了两年天花板上的心经。

(<绝境里的智慧>

各项机能都在衰退中,我建议看护不要再增加它们的负担。

死的历程也是一种享受,在逆水行舟时,欲振乏力,索性随波逐流,—那种放乎中流的滋味真好。

朋友们希望我写一些针对亲情的话,拔队为病是一己之事,谁也帮不上忙。如果是果报来临,更应该坦然承受。所以一人的病,不能剥夺大家追求欢喜的愿望。何况一代过得比一代好,更是我一向的期盼。

说买在话,孩子不宜在病房耽搁过久,因为在我太累、想睡又睡不著时,他们来了,又会把我吵醒,所以只来表示一下关怀就好。

在不同高度上,会有不同的观点,像我这次突发的内出血,有人认为是不明原因,不过主治医师谢主任表示:像我这样长瘫久卧的病患,随时都有发生各种情况的可能。

内出血的影响面很大,体力益感不支,有气无力,觉得自己在丝悬一命间。一切都像是如梦似幻,但我过得并不寂寞。

日前,谢主任夥同他的医扩团队,与我体内的病灶,展开了一场平衡对抗游戏。想必是,刹那间飞沙走石、风云变色。几个回合下来,真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斗力也斗智。显然是谢主任占了上风,最后终於赢了这一局。也把我从阴阳的打界线上,拖了回来。

我是不治之病的患者,三年多来,全身早已瘫痪,心想这该是我一生中最后一场病了。
没料到,又遇上病中病,使我增长不少见识。

当妻子、看护与在周末才回白北的么儿,决意要轮流彻夜看守我,我深深不以为然。他们才悄悄告诉我,像我这样高血压的人,当时的血压,就经常跌进两位数字。
抽痰,已被污血污染,红色一片。有时抽痰管会把棉絮状的红色污物带出。据说,看护看在眼里,心里也暗说怕怕。

累,很累,累到了听到声音也累,看到东西也累,有好多次,我感到自己实在支持不住了。昏昏迷迷中,听说院长、护理部主任、政战部主任,以及在不同岗位的医扩好朋友,都先后光临致慰,使我像在严冬中看到太阳。

在这场对抗里,我站在胜的一万,不过,胜得很辛苦。如今是元气大伤,百废待举。
有位护士小姐说得好,她说我是:眼含泪珠,面带笑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尚乐

在马大小儿癌症病院里,医护人员正准备为一名孩子进行化疗。一想到接著下来几个小时的煎熬,小朋友突然情绪失控,歇斯底里狂喊:「This is so stupid!」激动之余,双手不断地挥打身旁的人。

孩子的父亲抱著他,默默由他的小手打在脸上、身上,一直待到孩子完全平静下来;才眼泛泪光把孩子交给护士,而脸上还印著孩子留下的痕迹。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
这个个案,只不过是每天在马大医院上演的其中一幕。其实,每个患病的孩子,从患病到治愈的过程,可以说都是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的铺陈。

去年,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长吴德福律师与太太李励章老师,也以他们的智慧及慈悲,陪著孩子抗胜了癌症,并有著一段极为深刻的心路历程。

德福和励章有3名孩子,患病的是最小的儿子尚乐,病发的时候,他还不满3岁。

2005 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德福的律师楼扩张营业。就在开张仪式的前三天左右,励章带著尚乐到超级市场购买开张典礼必备的物品。突然间,尚乐剧烈地疼痛起来,而且不停地呕吐。在这之前,尚乐可说是名健壮的小孩,从没出坝过类似的情况。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把妈妈、外公和外婆吓坏了。在送院检验后,证实是右肾长了一颗肿瘤。

「那时候,我的念头只是要找一间最好的医院、最完善的治疗给这孩子。接孩子出院的那一晚,我看著他熟睡的样子,心里默默地对他说:「孩子,你必须要熬过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给您帮助、支持你。最坏的打算,如果你熬不过来,我也做好准备去面对这一切。」

励章想起,许多佛门里的高僧大德,在童年时都会遇上重大的身心挑战。「我想,我的孩子也一样,只要熬得过去,他就会是顶天立地的人才。」

2月14日的开张仪式照旧,只不过德福形容那是「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两夫妻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是德福如常工作,维持家里的经济;而勋章则向执教的学校申请无薪假期,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最后的决定是让孩子在马大医院就医。3月30日,孩子动手术摘取右肾,佛友们聚集在马大医院,为尚乐回向。「我要求佛友们在回向时,也回向给割除的肿瘤。怎么说,它也是一个生命体。我们必须以慈悲观看它,而不是嗔恚、怨恨它,为什么你要长在我的孩子身上。」

就在德福和勋章的观想中,肿瘤旋转成一团蓝光,离开了尚乐的身体,而手术也进行得十分顺利。

漫长的抗癌战
「整个手术的过程,我坚持德福一定要和我陪著孩子经历全程。从他进到医院,面对陌生的气氛,还要失去一个器官,孩子一定是很害怕,他需要父母陪在他的身旁。当他睡著的时候,我们就细声地告诉他:『宝贝,你的一个器官离开你了,不要怕,佛菩萨就在你的周围看守著你,爸爸妈妈也在你的身旁。』」

动完手术过后,尚乐还得到马大进行20次的化疗,那更是一个漫长的抗战。「在孩子患病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对佛菩萨的信念很重要。我一向来礼佛、拜佛时,从未对佛菩萨祈求过什么。孩子患病后,我也如常一样每天在佛前忏悔、功德回向,并没有要求佛菩萨要怎么地加持我的孩子。我没有去想太远的未来,不过,当下我必须做足功夫。」

化疗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尚乐在这期间变得日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起来玩耍。妈妈也得跟他一样,晚上不睡陪他画画、玩他最喜欢的丢字母游戏。期间,外婆过来帮忙照顾,这孩子也无意间度了外婆。

「我的母亲过去总是静不下心来念佛号,现在为了功德回向爱孙,《地藏经》可以每天念一、两部。过去,她总是很担心、很执著孩子到底有没有吃。现在,她学会放下,孩子因为化疗的副作用不想吃,她懂得离开一会儿,静下心来诵经,不去过分执著。」

原本,尚乐的化疗可以选择在马六甲中央医院进行,不过,基于马大医院有良好的医疗团队,加上考虑到孩子已经熟悉那里的医务人员,不会害怕,因此两夫妇不辞辛苦,每个星期把孩子送到马大医院做化疗。

「孩子有时凌晨5点才睡,6点钟我们就要出发,准备好孩子需要的各种营养饮料上车。

「早上8点半之前,一定要到马大医梡验白血球的指数。如果白血球指数不足,就不能做化疗,这一天就等于白跑了。因此,我们必须给他服食各种有助提升白血球的营养品。

大约下午1点钟做完化疗之后,孩子在归程中就会呕吐。有试过从3点到l0点的连续7小时,每l0分钟就呕一次。我们就得准备袋子给他,为他清理。」

佛教徒的智慧与慈悲
为了让孩子把化疗的幅射、毒素排出来,励章很努力地学习各种自然疗法,包括自然饮食、精油按摩、健康洗浴。有时候辛苦准备了,有时孩子拒绝不配合,那就是考验自己智慧、能耐的时候了。

「孩子患病了,很多人会提供许多密方、疗法,把我们弄得很左右彷徨。这时候,做父母的立场一定要坚定。也有很多人反对我让孩子动手术、做化疗,但是我选择了西医,就不后悔,一定坚持走完。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场地,我必须相信那些医生,我也很尊敬那些医生。

这期间,甚至有陌生的男子上门,自称曾在印度跟过某某法王学习,远道而来要为孩子加持,这也就是考验佛教徒正信信仰的时候了。励章的处理方式是感谢对方,但是坚决说:「不!」。

面对情绪波动或沉重的压力,勋章也会选择哭泣来抒解,有时候,也会不自觉把脾气出在丈夫身上。在这个时刻,她觉得夫妻之间的沟通和谅解更加重要。

「在继程法师生日的时候,我给师父写了一封信:我觉得自己人生这一路来没有遇到太大的挫折,直到这个孩子生病了,才发现佛法在生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我没有乱了正信的方寸,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没有一份礼物送给师父,我相信自己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就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完成化疗的尚乐,逐渐恢复健康,目前正学大人讲话。学佛后,德福和励章学会凡事都往光明面去看。「不期待孩子往后会怎么样报答我们这段时期的辛劳,只希望他从此健健康康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6: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癌战士VS白血病魔 林贝芬以笑脸迎向考验

只有23岁的林贝芬,也是拉曼大学佛光之家的干部。去年冬至,她不幸被证实患上血癌。

于新年来临前,成功完成首个阶段化疗的她,外形上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无可避免地掉了很多的头发。

爱美本来就是人的天性,然而贝芬却没有因头发掉落而不敢面对身边的人。她不借外在的打扮来掩盖稀疏的头发,她勇敢、乐观地面对现实。坐在她身后的我,开心地看著她兴高采烈地与久违的朋友相聚。偶尔的比手划脚,拨弄头发,丝毫没有给人疲倦的感觉。

与病魔相遇的那—刻

患病的经过,虽重复说了无数次,贝芬还是不厌其烦地再为我们重述一遍。

「上个学期考试期间,我开始觉得身体不适。医生诊断后表示,只是普通感冒而已。吃了药后,情况非但没有改善,扁桃腺反而肿痛了起来,甚至无法吞食固体食物。」

熬过了期末考试,贝芬马上返家乡求医,并在医生的劝告下入院准备动手术。就在这时,医生却发现她的血液有白血球过高的迹象,并在隔天的骨髓报告中证实患上急性粒细胞血癌(Acute Myeloid Leukemia)。

脸上挂著恬淡的微笑,仿如在述说著他人的故事般,「当时,我无法相信这事实,家人更是难过,个个都显得很无措。无常这字眼常常会被提到,可是当它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还是会措手不及。」

她患病的消息在朋友群中迅速传开,关爱的问候与祝福,如雪片般纷纷飘向她;亲人朋友更是毫不迟疑的伸出援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马来西亚佛光山总住持慧显法师,在百忙中还抽空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她。法师鼓励她,希望她能以正念来看待及面对无常;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正视事实。在精神上,法师更给予她及家人无限的支持。

说及此,泪水开始在贝芬的眼眶内打转了,语气稍带激动的说:「住持还说,倘若可以,他但愿患病的人是他,他不愿看到我受苦!」此外,许多久末见面的师长、同学与朋友, 以及佛光人,也纷纷透过文字和声音,传达了最真诚的祝福。


患难中的真情

浓浓的温情,层层地包围著贝芬,这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让她知道她不是孤单的,支持著她免于在患病的最初就被打败。现在,她已经不再胡思乱想,学会了以平常心看待它。「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过程。初时,固然觉得害怕,但始终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化疗的过程,难免有些辛苦,她声言不会放弃,一定会坚持到底。

患病之后,友谊愈见稳固,她灿烂的笑脸越显耀眼。「许久没联络的朋友,就连点头之交,获知我患病后,纷纷赶来探望我。癌症没有把我们之间的友情打败。」感动的泪水再次模糊了贝芬的视线。

患病之前,贝芬就读于拉曼大学(双溪龙分校)会计系最后一年。正准备全力以赴作最后冲刺之际,却得停学,虽觉遗憾,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她著实没有办法兼顾学业,惟有先进行治疗,学业则再做安排。

「现在,我已经不再埋怨为何患病的是我,而不是别人了,唯有积极面对,才能赶快把病治好。」淡淡地语气,道出了贝芬心里最渴望的事,没有激动、没有埋怨,癌细胞让她对无常与生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从苦难中学会感恩

对于身边的人所给予的鼓励和协助,贝芬及其家人心里感激不尽。最近余仁生录制了一首歌曲--《爱是一个圆》。

「爱是一个圆,感恩要及时;爱是一个圆,爱就要表示。及时表达感恩、表达爱,在我们心头,没有遗憾、没有无奈…& hellip;」。在进行第一次化疗的期间,无意中,她听到电台播放这首歌,简单但有意义的歌词,更给了她很多启示。

「想感谢的人太多了,实在不晓得该如何一一列出来。慧显法师的慈悲,各位常住法师的关怀,家人、亲友、师长以及同学的支持,真的很感恩他们。」

望著眼前的她,我提醒她,她忘了感谢自己,感谢自己一直的努力与坚持。没有人可以代她承受病痛,唯有自己不放弃,身边的我们才能陪她一起走下去。

对每个人而言,健康与生命都是很宝贵的,贝芬希望所有人皆能好好珍惜它,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贝芬最大的期望就是可以早日康复,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再次加入义工的行列,与大家结缘。

踏出她家门后,内心感动了很久,没有什么伟大事迹,却钦佩她的勇气与坚强,欢笑取代了泪水;朋友们的关怀,让她更有信心地往前冲。纵然世事不断变迁,但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天使,身后都长有一双漂亮的翅膀,带领著我们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而她也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6: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周婷婷,聋哑也能成神童

周婷婷生於1980年6月29日,迎接她的世界是有形无声的半个世界。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世界却死一般地沉寂。婷婷的耳聋是先天性的,一岁半时因发烧打了一针庆大霉素,犹如雪上加霜,导致双耳全聋。

当时我站在女儿的背后,无论怎么大声呼喊:「婷婷,婷婷。」喉咙喊哑了,双乎拍红了,她都没有任何反应。为了治疗,我背著女儿到处寻医找药,都说是不治之症。

最后抱著一丝希望,来到上海一家著名的耳科医院,病历我至今还保留著,上面写著:脑干电位检查显示:双耳全聋。一个上午检查的另外十几个孩子都有一点残余听力,唯有婷婷双耳全聋。

「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我想从一缕温暖的阳光中得到一丝安慰。
「没有办法。」医生斩钉截铁地回答,黑暗吞没了一丝光亮。
「针灸行不行?」我不想放弃。
「只会增加无谓的痛苦。」
「我女儿的出路在哪里?」
「双耳全聋的孩子在全世界都属康复禁区,她今后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上聋哑学校!」
我感到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馈了,天昏地暗。

医生的讲话像一道无情的利剑,把我们这个年轻的家逼到绝望的悬崖边。
天地茫萡,路在何方?

没有灵魂支撑的天空寂静无声,失望锉平了我敏锐的心灵,在上苍面前我低下了头。由於做父母的屈服於命运的安排,女儿3岁前的时光是在孤独和泪水中泡大的。

「哑巴」白雪公主
当时,幼儿园里别的孩子嬉笑欢闹,婷婷却无法与他们交流,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看著小朋友玩,一心盼望著爸爸早点来接她。在接送女儿时,许多孩子只要看到我这个心事重重的爸爸,都会一个声地喊道: 「小哑巴的爸爸来了。」这八个字像冬天里呼啸的寒风一样刺耳尖锐,令我心如刀割。

女儿小时候长得漂亮,幼儿园老师给她起了个美丽动听的绰号一一「白雪公主」,但加了一个令人心酸的定语一一「哑巴白雪公主」。我想呐喊,但微弱的声音淹没在世俗的空气中。

幼时婷婷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很自卑,在幼儿园里想小便也不会表达,憋不住时就尿在裤子上。春夏秋的季节比较温暖,一到寒冬腊月,我上班时忧心如焚,担惊受怕,挂念著可怜的女儿。下班后我冲刺似地奔出厂门。接到女儿的第一个动作:先摸女儿的裤子,如果裤子湿了,我的心也湿了。

骑车带她回家的路上,我泪如泉涌,寒风吹在女儿蜷曲哆嗦的身上,仿佛万箭穿心。

渴望女儿喊「爸爸」
记得有次我正在擦眼泪,女儿不小心从车上掉下来,头栽地,满身泥,哇哇的哭声引来路人的侧目观望。路人哪里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一起围过来嘲笑我这个糊涂愚钝的父亲。

当时,悲伤、孤独、无助、羞愧交织在一起,不知是什么滋味,仿佛抖进冰窖,没有依靠,没有温暖。
回家后,我脱掉女儿的衣服,把她浑身上下洗干净,没有暖气,就用我的身体给她取暖。辛酸的眼泪一滴一滴掉在女儿娇嫩的小脸上,女儿用一双无比困惑的眼睛看著爸爸。

人生之苦,莫过於看不到一丝希望。无尽的苦难把婷婷妈妈的身体也拖垮了,长期病倒在床上。於是,异常沉重的担子压在我一个人肩上,精疲力竭的我在苦苦寻找著精神支柱。

我曾经对我最要好的朋友说,哪怕一把大火把我的家烧得精光,只要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

夜晚睡不著觉时,我就坐在女儿床边,默默地欣赏著女儿美丽动人的小脸。看著看著,脑海里就浮现出婷婷化成嫦娥奔向寂静无声的月球,她想返回到充满生命力的蔚蓝色地球,想感受风的呼唤、乌的呢哺、树的喧哗,但没有回应……月球虽美,却浮在太空中。她不能脚踏在大地生活,被抛入另一个世界,孤寂、凄凉的无声世界会陪伴她一辈子!我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所以,我经常做的梦是女儿张开小口喊我「爸爸,爸爸」, 「婷婷,婷婷」我热烈地回应著,一阵惊喜,流下了激动的眼泪,然后紧紧地和女儿拥抱在一起……。

我要做中国的「大岛茂」
我知道梦不是真的,但我希望梦能长一些,因为在梦里我流下欢乐的眼泪。虚幻有时会化解冷酷现实的压力。

就在我们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之际,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
幸子因患不治之症离开人世,但她不是痛苦而是含笑离开人间,圆满地走完了人生之路。她的父亲大岛茂坚强而勇敢地面对考验,对女儿付出了无尽的父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我抱著双耳全聋的女儿,边看边流泪,渐渐地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涌动,在凝聚,在升腾。幸子的父亲大岛茂付出了感天动地的爱。

我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可我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我发誓要用自己沸腾的父爱,为婷婷打开有声世界的路!即使不能成功,女儿长大后也不会抱怨我这个为她历经磨难的老爸。

这不是泪,是水
从此我带著双耳全聋的女儿,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路,一条充满希望但不平坦的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路很长很长…。

记得有次,在为女儿寻医找药的路上,大雨滂沱,寒风呼啸。我肩背著虚弱的女儿,手提著沉重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每一步都异常沉重、艰难,脸上流下的连自己部分不清是汗水、雨水还是泪水?身后的脚印,仿佛记载著人生的悲壮。

从婷婷三岁开始,我带著她定期到上海一家部队医院治疗,用针灸电疗的方法试图让女儿复聪。在耳朵周围十几个最疼痛的穴位,如听灵、听宫、听会、耳门等扎了近万针。当十几枚银针扎进耳六一寸多深时,难以忍受的剧痛使女儿在我怀里拼命挣扎,我不得不用双手紧紧箍住女儿的双臂。看到女儿痛苦的表情,我心如刀割。只有单腿跪地,以求苍天动容。
谁能救救我可怜的女儿,听障儿童的出路在何方?

一天临睡前,婷婷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边用手比划边说:「婷婷,明天的针灸不能动!再动的话,针就扎不准,耳朵就治不好,那爸爸妈妈多著急啊!总这么心急,就容易得病离开人世。那时,你一个人就要像三毛哥哥一样到处流浪。多可怜啊!」

婷婷听了这话,挣脱妈妈的怀抱,一头扑倒在床上,嚎啕大哭。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擦干眼泪:「爸爸妈妈,明天针灸我保证不哭。」

一个孩子的誓言能当真吗?

第二天奇迹出现了,轮到她扎针时,她把我推到一边,自己坐在椅子上。而以往都要我拉她半天,才肯坐上去,当银针一根一根地扎进去,婷婷用手紧捂著嘴巴,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惟见两行热泪籁籁地往下流。房间里静得听得见心跳,所有人包括医生都被感动了。扎完针,她一头扑到我怀里。
「爸爸,我有没有动?」
「没有。」
「我有没有哭?」
「也没有。」
「爸爸妈妈,那你们不会死了吧?」
「不会!」
「那这是什么?」她抹了一把眼泪。
「好孩子,这不是泪,这是水!」此刻我已是泪如雨下。
非凡的毅力没有让梦凋谢。

终於,女儿恢复了一点听力。与正常孩子相比,微不足道,而且这点听力无法持续,过段时间又逐渐消退,但在五年的针灸过程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耳朵虽末治好,无意中却让我找到一个教育宝藏,女儿从此踏上了一条我们为她铺设的教育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黄乃辉 残障身走出光明路

我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可是,我并没有成为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孩子,反而因为两岁时发烧过度,患上脑性麻痹症。

已经三岁,脚细如青蛙,不会爬、不会走,连爸妈都叫不好。到了六岁,渐渐会说话了,但每张开口说一个字,嘴就不由自主歪向一边,眼睛斜著,始终合不拢的嘴不断流下口水,模样怪异。
因为我,父母彼此埋怨,最终离异。

自己的路自己走
我开始了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奶奶在山上静修时,为了训练我的双脚,要我天天爬后山。

「我走不远,奶奶要爬山,您自己去,我在这里等你。」

「不行,奶奶走奶奶的,你也要走你自己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路,不怕远,再远的路,只要肯走,都可以到达。不必怕跌倒,爬起来就好了,多练习几次,再困难的事也可以克服。」

一次又一次,我跌倒了又爬起来,终於有一天爬到了山顶。虽然满身是伤,但看著万仗金光的旭日,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世界是这么美。原来,再远的路、再高的山,只要认真走,总有到达的一天。

为了改善我弯曲细小的脚,使我走路不再交叉绊倒,奶奶想了一个妙方,每天临睡前,她用木条绑直我的脚,痛得我唉唉叫。见我老是张嘴流口水,除了打骂,更准备了一根针,只要见我张嘴就马上刺过来。扎针无效,奶奶使出新招,将点燃冒烟的破布放在铁罐中,盖住我的嘴,直到我快喘不过气来才松手。

我恨恨的看著奶奶,伤心的说:「爸爸妈妈不要我,连奶奶也不爱我了……」奶奶心急的抱著我:「不是的,你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啊,奶奶是为你好,将来你就知道了。」祖孙俩拥抱痛哭。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已经13岁,是全校「最老」的学生,也可能是全台北市「最老」的一年级学生。第一天上学,见到教室里全是陌生的小朋友,我动也不敢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著:「他是疯子」、「是白痴,还流口水呢」、「他的样子好可怕呀」,这些话深深剌伤了我的自尊心,觉得好委屈。

每天进教室后,我就不敢离开座位,连站起来都不敢。小便憋急了尿在裤子上,成为全班取笑的对象。上课时,老师讲的,我都懂,紧张之下往往念不出话来,勉强念了,口齿不清,同学们一听就笑,我更不敢开口了。其实我的心算很快,理解力也强,但说不出来,没人知道我会,只有内心乾著急。

所幸日子久了,同学们看惯了,就见怪不怪,接纳了我,加上校长、老师慈爱的指导、鼓励,升上高小年级时,我恢复了自信,变得开朗、乐观、活泼好动。

挣脱迷失的岁月
小学六年很愉快的度过,想不到升上中学后,过的竟是一段叛逆、自我堕落的日子。

甫走进新教室就感觉不太对劲,原来是全校最差的班。老师不懂得如何安置和引导我和同学相处及沟通,他们也就毫无顾忌的联合起来捉弄我。把我的东西藏起来看我著急的寻找、将口香糖放在我的椅子、书包或课本中、把我骗进厕所在外反锁、甚至把垃圾偷偷放进我的饭盒里。

我只好逆来顺受,因为生气只有徒增羞辱。我告诉自己,我比同学们长七岁,何必跟他们计较?对付不可理喻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 20岁了,应该不再是叛逆的年龄,可是我的遭遇使我变得很敏感,甚至对任何事都感到强烈的不满。我的言行越来越嚣张,独来独往,差不多忘了要如何跟人正常相处。一落千丈的成绩使我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后来为了得到同学们的认同,不让他们觉得我好欺负,我与他们同流合污,甚至更嚣张,在班上带头捣乱,成了训导主任的眼中钉。

回到家,看见渐渐衰老的奶奶,心里觉得非常歉疚,我真是太对不起她老人家了。我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神,结果一事无成。我想,是我依赖心太重了,总是想依赖别人来扶我一把,不然就堕落沉沦。再不去除这种自怜的心态,我就不可能继续成长。

国中二下学期,我不再跟著同学胡闹,开始追求另一个自我。在一次逃学时,我无意走进一家画廊,发现绘画中的纯净和美好,开拓了我的心灵空间。从此我常流连画廊、艺廊,画家、工作人员的解说让我认识了画中丰富的内涵。除了参观各种展览,我也开始到处去听演讲,从学者、专家和作家们口中,了解各种社会现象和专家们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我也收听广播电台的艺文、资讯节目,使我在短时间内吸收了不少知识。另外,我也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而且越读越有趣。

我无意中发现的这扇知识大门,使我的生活充实不少。我觉得既然学校教育不能带给我很大的帮助,我就要自己想办法补救。我体会到,知识是要靠自己去追寻的,愈认真去追寻,愈能发现其浩瀚无涯。

打工创业学自立
第一次打工是在国二的暑假,我要自力更生,考验自己有没有赚钱的本事。我清晨四点就起床,批发了报纸到学校考场去卖。卖完报纸又卖奖券、便当、汽水,一个暑假卖下来,下学期学费和零用钱都不愁了,还可以替奶奶分担一点生活费。

国中毕业后,为了筹措上高中的学费,我摆地摊卖皮包、衣服、玩具、凉鞋及日用品等。天气炎热、日子忙碌,但我不怕,生活有了目标,觉得苦算得了什么?有能力赚钱增加我不少的信心,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

高中时我半工读,卖花、卖奖券,后来有幸被聘为永丰礼品店外务员。同时我还利用假日,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团体活动— —夏令营、冬令营、登山、徒步横贯公路、学游泳、学潜水。。。

高中毕业后,我决定自行创业,积极筹集资金后终於开了一家礼品店及花坊。但是,由於没有很好的策划及管理,礼品店工作人员不断流失。花坊也因为我遇到熟人买花就不收钱而一直在赔钱,最终关门大吉。

第一次当老板,就重重从高椅上跌了下来。都怪自己凡事都急著看结果,又没有妥善计划。我决定面对现实,明白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磨练,还是先老老实实卖花。

回馈社会感恩心
1997 年,我很荣幸的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颁奖典礼期间,我白天参加各项拜会活动,晚上当大家举杯庆贺时,我脱下西装,一如往常赶去卖花。

卖花让我看尽人生百态,感受人情冷暖。有时遇到热情的客人,除了买花,还会给我小费。刚开始我不愿意拿,觉得不应不劳而获,也觉得是一种施舍。后来我调整了心态,接受客人的热诚,因为我想到可以将客人的好心,转为好事。我曾买下夜市地摊里无助老人所卖的玩具、毛衣或日用品等,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或是老人院的老人。这样一举数得,心里觉得很舒坦。



与刘济雨 (左一)及沈慕羽(左二)
摄于武吉免登静思书轩



我也发起了脑性麻痹协会、残障花艺创意协会、与纪政女士发起台湾区各项残障运动会及国际残障运动会,协助政府办理职业训练等活动,参与筹办「慈济儿童复健发展中心」,并在学校、社团、读书会、监狱分享成长心得,发表了逾1500场演讲。

而在娶了柬埔寨妻子娜葳后,异国婚姻的磨擦障碍,让我开始筹建「台湾市外籍新娘成长关怀协会」,希望帮助同我一样身陷异国婚姻之苦的人。

曾经我在几个月之间--失去亲人、事业、栖身之所,即使这样,我仍然没有停止每天的工作。有天清晨,当我疲惫得死去活来、心力交瘁时,举头刚好看见火红的旭日冉冉升起,我感恩自己还活著!

常有人问我:「你凭什么没被打倒?」,我的答案是:「因为我心中有一颗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人物:长不大的天使--陈雯芳(part1)

八年前的夏天,一个风和日丽、烈日当空的中午,香港一间名叫「赞育医院」里,诞生了一位白胖可爱的小女婴。

雯芳的降临带给初为父母的陈先生、陈太太无限的喜悦。望著那白皙透红的小脸蛋,灵巧的黑白大眼睛,那宏亮的啼哭声,他们相信这孩子一定是个健康、聪明的小女孩。谁又会想到,病魔已隐藏在这个小生命里?谁又会知道,「先天性黏多醣症」这个可怕的医学名词就像一把魔锁,将雯芳的生命,永远拘禁在小小的躯体内?

六个月大的雯芳,已经开始学说话,「爸爸」、「妈妈」、「奶奶」等简单字语自一个六个月大的小女孩口里进出,是多么的令人雀跃。

陈爸爸、陈妈妈将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牵著她的小手学走路,翻著图画书教给她丰富的世界。他们期望女儿长得好、长得壮,也期盼女儿有美好的未来。

雯芳两岁时的某一天,妈妈在帮她洗澡时,无意间摸到她的脊锥有一个地方微微弯曲。起初,陈妈妈不以为意,後来发现,雯芳不论坐著或站著,都微微驼背。有一次,她自己在客厅玩玩具,一个重心不稳,身子往玩具堆撞去,额头撞破了一个大洞,当场血流如注。

接连几次不寻常的状况发生,陈妈妈决定带雯芳去医院彻底检查。他们去看了骨科和遗传科,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医生证实雯芳罹患了「先天性黏多醣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陈爸爸、陈妈妈一时无所适从,因为医生告诉他们,即使现代医学如此进步,对於「黏多醣症」仍束手无策。

尽管当时医学界对「黏多醣症」仍一筹莫展,陈爸爸陈妈妈还是带著雯芳四处求医,希望有奇迹出现,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可以医治雯芳的机会。有一回,朋友介绍一家医院,据说有药物能治好雯芳的病。尽管医院离家很远,陈妈妈仍不辞辛苦、风雨无阻,每天带著雯芳去打针。

为了治愈雯芳的病,再远的路也得走,再贵的医生也得看。陈爸爸赚来的薪资,大概有一半以上是花在雯芳的医药费上。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病,一切辛苦都值得。

经过二年的诊疗,雯芳的病丝毫没有起色,小屁股被针筒扎得密密麻麻。每天,一准备上医院,雯芳就会吓得大哭,她可怜的小屁股已经像蜂窝一样了。看在爸妈眼里,既心疼又无奈,几经考量後,爸妈决定放弃带雯芳到那个医务所去打针。与其让孩子饱受打针的折磨,还不如给予她更多的爱与关怀,以减轻她肉体的苦痛。

身心饱受病痛折磨
雯芳的肉体虽然遭受病魔的侵袭,可是她的心智却比一般正常的孩子成熟。她喜欢看书,记忆力又强,对故事书总是百看不厌。三岁的雯芳,就吵著要上幼稚园,她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对新的学习充满期待。

对一般人来说,孩童时光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雯芳却常常因为哮喘、发热,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一天深夜里,雯芳又发热了,她很不舒服,想喊妈妈,嘴巴却像鱼一样,一张一合,发不出声音。正好妈妈来到她身边,见她满脸通红、直冒冷汗,便知道雯芳又发病了,赶紧叫了计程车直奔医院。医生检查发现雯芳的血液受到细菌的感染,必须留院观察一星期。

雯芳住院期间,因为家里有年幼的妹妹要照顾,妈妈无法整天待在医院陪她。每次妈妈要离去时,雯芳就放声大哭,哭得妈妈心都痛了。独自留在医院里,雯芳小小的心灵面对恐惧与孤单,不知如何说出,只有在爸爸下了班,来到医院陪伴她,雯芳才破涕为笑,露出喜悦的神情。

雯芳五岁了,却因为受到黏多醣症的影响,成长发育停顿,使她看起来还是三岁小孩的模样。同时,雯芳的外貌也开始有了改变:眼球突出,牙骨变形,成了别人眼中的「怪物」、「外星人」。诧异、嘲笑、歧视的眼神,全聚集到这个不幸的小女孩身上。

「妈妈,她好丑。」别人的耻笑犹如一把利刃,一刀一刀戳在雯芳的心上。每当妈妈带她上街,面对那一双双奇异的眼光,她总是低著头,或垂下眼帘,试图避开那好奇又充满恶意的眼神。

「为什么我会跟别人不同?」这个问号不时在雯芳的心底浮现。

孩子生这样的怪病,对父母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折磨。雯芳必须面对外界歧视的眼光,爸妈同样也要面对旁人的耻笑。曾经,有邻居劝陈妈妈放弃雯芳,说她是一种负担。甚至有些邻居更过分,直接斥责雯芳:「细妹都高过你了,你是个无用鬼。」

这些难听的话,一次又一次打击雯芳,虽然爸妈总是安慰她:「不要跟那些人计较,他们少见多怪,说这些话的是无知、可怜的人。」但是,雯芳内心里仍有一丝丝的悲伤与难过。有时,她真希望自己早点死掉,或是变成「透明人」 ,因为别人看不见她,就不会嘲笑她了。


父母陪伴勇敢面对人生
雯芳的爸妈很爱雯芳,给她最好的照顾,陪她健康的成长。他们像一个安全的港湾,为雯芳遮风避雨,他们以对正常孩子的心态教育雯芳,陪伴她勇敢地面对社会,不像有些父母,会将孩子隔离,逃避外界的接触。

为了让她有更多的学习,妈妈帮她报名「小童群益会」,那是一个让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学习和发展身心的地方。课程有画画、手工艺、弹琴等。雯芳在那里认识了电子琴,从此,电子琴成了她的好朋友。

当时「小童群益会」二楼有一个小型的玩具角,摆放著各式各样的玩具。雯芳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在玩电子琴。那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她。等到那个女孩离开後,雯芳就立即把琴放到身边,当她用手指按下一个琴键,「叮」的一声令她兴奋又惊奇。接著,她搜寻脑海中曾经听过的曲子凭著感觉轻易地将歌曲弹奏出来。

那年生日,爸爸买了一个电子琴送她作生日礼物。自从有了电子琴,她的生命中多了一连串喜悦而美丽的音符。

童年,对雯芳来说是充满欢乐的,她可以无忧无虑,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上正常学校。年岁渐渐长大,她的生命仿佛被恶魔下了咒语,始终禁锢在三岁小童的躯体内。

为了雯芳升中学,爸妈可真煞费心思,因为雯芳不适合就读正常的中学,因此,爸妈四处探寻有无适合她就读的学校。透过「社会福利署」社工的介绍,雯芳进入「甘乃迪中心」就读,这是一个专门招收弱能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孩子虽然身体有缺陷,智力却与常人无异。在这个学校里,不会有耻笑、歧视的情形发生,同学们互相鼓励,激发潜能,使学生更能发挥所长。进入了「甘乃迪中心」,是雯芳生命的另一个转站。

第一天上学,当雯芳走进学校,看到那么多和善、亲切的面容对著她微笑,她的恐惧戚立即消失,内心升起一股暖暖的温情。尽管同学们在肉体上承受著痛苦,但是大家脸庞洋溢著笑意,没有把自己的不幸写在脸上。在那里,雯芳真正感受到从生命底层绽放的光华。

在学校,雯芳乐观积极、努力学习,但是她的视力却越来越恶化。学校的老师为她准备了放大镜和台灯,协助她阅读和写字。炎热的夏天,对著高温的台灯读书写字,常常是一课读完已经汗流浃背。一手拿著放大镜,一手写字,一篇作业写完,雯芳已经眼睛酸痛、颈椎发麻。但是,雯芳不觉得苦,能够有机会学习,已经很幸运了。

「甘乃迪中心」给予弱能的学生正常的学习,除了课业之外,也会安排一些体能活动。当雯芳看到其他同学虽然肉体受到限制,仍尽量让自己学习体验不同的活动,雯芳很戚动。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雯芳第一次参加运动竞赛,在运动场上,她感受到一股强劲的生命力。

每一位同学都卯足了劲,不论胜负,全力以赴。

那一次的竞赛,雯芳虽然名落孙山,她却充分享受了运动场上欢乐的气氛。

完成中学二年级,上天再次给雯芳一个极大的考验。

由於雯芳耳内积水,影响听觉;而鼻子有鼻窦炎,造成呼吸困难,因此耳鼻喉科医生建议,雯芳必须动矫形手术,在耳内放进一截小管,使积水排出。另外,要将鼻骨切除,以帮助呼吸畅通。当雯芳知道了医生的建议,她毫不犹豫地答应动手术,与死神第一次交手。

躺在冰冷的手术室,尽管爸妈相伴,也难以宽抚她颤栗的心。其实不是害怕,而是一股极深的无奈感,她感觉上天似乎跟她过不去,一再再地打击她、折磨她。

当她从迷蒙的意识中醒来时,天色已黑,身体被各种仪器缠绕著。鼻里塞著棉花,呼吸相当困难。当天,雯芳的心情像窗外的天气一般,挂著红色的暴雨警告讯号,她觉得自己无法呼吸,奄奄一息,随时都会死去。她的情绪坏到了极点,连爸妈来探望都被她赶走。她不是不喜欢爸妈,而是不忍心他们见到自己垂死的模样而难过。

当她挣扎在生死边缘,旁徨无助时,突然看见邻床的一位小婴儿,一样在和死神搏斗,小婴儿却是那么安静、勇敢,没有哭哭啼啼。那一刻,雯芳被感动了,她告诉自己,无论任何时刻,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再乱发脾气,尤其是对於疼爱她的爸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2-2024 12:01 AM , Processed in 0.20931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