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K- 于 27-6-2010 03:53 AM 编辑
以下,是小弟无意间搜寻<信托基金的优缺点>而找到的,个人觉得不错~大家一起学习~
原文网址:http://www.sharesinv.com/zh/articles/16874/
投资股票和单位信托的优缺点比较
文: 林伟杰 (译:杨佳文) 2010年03月05日基本理念
股票和单位信托(unit trust)投资,究竟选哪一个比较好?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认为买卖单位信托比较稳当的投资者会指出,基金经理具有散户所没有的优势,比如他们能接触到公司高层和分析师,也能掌握更多有关整体宏观经济的资讯。在我提出个人的见解之前,让我们先来比较这两者的差异。 分散投资 据一些财务顾问所言,要合理地进行分散投资,投资者必须持有一篮子约20只来自10个不同行业的股票。单位信托的其中一项优点,就是能让投资者以相对较少的资金,拥有多只不错的股票。比方说,在Fundsupermart网上基金市场里,投资者可申请参与定期储蓄计划(regular saving plan, RSP),在不需要拿出一笔首期投资额的情况下,你便可投资于多个基金的一篮子股票。RSP每月的最低投资额约为100元。相对而言,若一名投资者想要一次过购买约20只来自10个不同行业的股票,则必须拿出一大笔资金。 因此,若投资者想要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分散投资,不妨考虑购买单位信托。
失去掌控权
购买单位信托,表示你授权予在管理资产组合方面较具经验的基金经理来帮你进行决策。你将无权决定所投资的基金应该买入或卖出哪些股票。比方说,你可能会因为个人经验或宗教观点而不想投资于某个行业,但你却不能支配基金经理的投资决定。
除了失去选择投资某只股票的权利外,购买单位信托还会面对另一种“失控”现象,自先前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个现象已普遍起来,那就是投资者可能会突然间恐慌性地大规模赎回单位。在正常情况下,基金经理都会预留一笔足以应付一般赎回单位的现金。但是,在2008至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期间,投资者在惶恐之下大规模地赎回单位,迫使基金经理将所持有的部分股票以极低价套现,以取得销售收益让投资者赎回单位。而选择不赎回单位的投资者将会蒙受损失,因为基金经理很可能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出股票,使单位信托的价格或净资产值(NAV)减低。
投资者无权支配基金经理的投资决定也未必是件坏事。有些人在管理自己的投资项目时会变得十分情绪化,而他们所作的决定可能会受到一些思维偏差影响(我在2010年1月25日发表的文章“投资中的思维偏差”中有提及)。但投资者突然大规模赎回单位的情况,根本无从掌握,除非你能未卜先知,在事前就售出单位。
所需付出的时间及心血
相较于购买单位信托,买卖股票所需做的研究工作更多。这些研究工作包括分析经济状况(至少是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的范围)、行业动态、公司业务,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公司的内在价值。这些研究工作很可能会占去你一大半的空余时间。此外,你必须对投资深感兴趣,并长期进行各类研究工作。如果你一共投资于十家公司,那你花在研究方面的时间可能也需要增加10倍。除了对公司进行分析,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投资外,你还得研究将新投资项目加入组合中所可能产生的递增风险(incremental risk)。这是因为某个投资项目的风险可能不高,但加入组合后却可能会大大增加整体的风险。
若投资者选择购买单位信托,以上种种研究工作将交由基金经理来做(这是你必须付管理费的原因)。但是,投资者还是得研究基金的成本、投资风格(investment style)和往绩等等。当然,投资信托基金所花的时间比投资股票少得多。
而究竟是要买卖股票还是单位信托,则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肯花时间和心血作研究分析。
单位信托缺乏灵活性
基金经理一般上都会受基金的规定限制,而只能投资于某类股票。比方说,“亚太除日本基金”不能投资于在日本上市的公司,无论它们多么具吸引力。此外,如果某项基金是一个规模为8亿元的焦点基金(focused fund),一般上其所投资的股票不会超过30只,而每只股的投资额很可能会介于2,000万元至2,500万元。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它不大可能会买入微型股如天美控股(Techcomp (Hldgs))这只市值仅为6,000万元的股票。因此,基金经理必须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进行买卖,而个别投资者却不受限制。
此外,基金经理通常都会有特定的投资风格,如偏向价值型或成长型投资。他们也可能比较倾向于进行基础分析而不是技术分析。因此,从他们的投资风格和所作的分析来推断,他们可能不会购买某类股票,你可能因而错失良机。
基金经理面对的另一项限制是他们不能将大部分资产变现,作为闲置现金来长期持守。因此,就算市场上值得投资的资产并不多时,他们还是得将这些现金拿出来投资。个别投资者则没有这样的困扰,他们可决定要在什么时候进场和离场。
若投资者分析得当,便可即时卖出股票套利。但基金经理在反应时间上可能没散户那么快,因为他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再经过多个部门的程序才能完成买卖。
整体而言,单位信托的灵活性比股票低。
费用
买卖单位信托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如销售费、赎回费、常年管理费和业绩表现费(performance fees)。因此,买卖单位信托比起买卖股票需支付更多费用。
资讯偏差
资讯偏差(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散户和基金经理在取得资讯方面会有所差别,这个问题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与基金经理从哪里获得资讯有关。比方说,许多公司都会邀请基金经理参观厂房或出席巡回展览,好让他们对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时候,基金经理在参观厂房时,可能也能采访到公司的分销商、供应商和客户(然而这通常都是由公司特意安排的)。 第二、基金经理的背后通常都会有一支由投资分析师所组成的强大支援团队,他们一般上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或拥有博士头衔的人士。此外,基金经理和其团队都拥有精密的电脑系统,如风险值(value at risk)计算系统,让他们能在决策过程中作更全面的分析。
第三、假设我们要在越南投资,驻越南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掌握更多资讯,同时也比较了解越南公司的营运状况。另外,他们对当地政府政策的变化,以及可能影响公司的上市条件也会比较清楚。
在这方面,基金经理一般上比散户处于上风。
结论 总概来说,单位信托和股票其实各有优点,该买卖何者得看个人的需要和选择。若你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质,则应该选择投资于信托基金,而不是买卖股票。 * 没有能力、兴趣或时间从经济、行业、公司业务和竞争者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股票; * 在管理自己的资产时无法客观分析(比如说你所作的决定会受到一些思维偏差的影响); * 对海外市场的运作,如可能对公司造成影响的政府政策和上市条件所知不多;
* 不想只集中投资于几个领域,而较倾向于广泛地投资于不同领域。
林伟杰曾任职财务和投资助理经理。他于2005年毕业自南洋理工大学,获得会计荣誉学士学位,随后在2006年加入精品资产管理和私人股份投资公司Legacy Capital Group,担任投资经理。他同时也是一名特许财务分析师和新加坡会计协会的注册会计师。他已转行当股票经纪,并停止以自由作家身份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