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5-2007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5-2007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飞审瓜
民间有一个“张飞审瓜”的故事。
故事说一个少妇抱着小孩回娘家,路过瓜田,遇上一个恶少。恶少见她貌美,便行调戏。少妇不从,被诬偷瓜。双方争执,告到县衙。恶少暗中用钱收买为他看瓜的地保,嘱他摘三个大瓜到县衙作证。张飞升堂审讯,问恶少,恶少说少妇偷他的瓜,有人证物证;问少妇,少妇说恶少调戏她。张飞“想了一想”,佯断少妇偷瓜,命少妇跟随恶少回家,又命恶少把三个大瓜抱回去。恶少左抱右抱,抱了这个滚了那个,怎么也抱不起来。张飞虎眉一坚,拍案而起,痛斥恶少:“你堂堂男子汉,三个瓜都抱不动,她是弱女子,又抱小孩,怎能偷你三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经过审问,果然不错。于是,张飞严惩恶少40大板,并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处罚地保交出贿赂钱给少妇,并为少妇打伞开道,送她回娘家。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张飞首先接触的现象,就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比如偷、抱瓜,男人力气、女人力气等等……张飞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找到了事物的内部联系,于是就能做出合乎论理的结论了。这就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张飞审瓜反映了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7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07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3 小蓝帽 的帖子
你什么时候来KL可以找我。。
让我经地主之宜带你吃好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7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人也要巧装饰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即春秋时期的浣沙女西施、西汉时的匈奴王妃王昭君、东汉的歌妓貂蝉、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这四大美人世称绝代美人,各自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称。
据说四个美人各有一点生理缺陷。她们为了弥补自己的美中不足,便都各自想出掩饰的办法:西施耳轮长得特别小,便让金银匠给她制作了一对金环带在耳轮上,借金环的重量将耳轮往下坠以使耳显大,还给这对金环起名叫耳坠;王昭君的脚长得特别大,便请裁缝给她制作一条长裙,裙子的下襟拖地把两只大脚完全盖住;貂蝉有狐臭,试验多次自采花汁制成香气扑鼻的花露水,用以掩盖难闻的气味;杨玉环体胖身笨走路声响不堪入耳,便令铜匠制作了许多小铜铃佩戴在衣裙上,走动时铃声悦耳将她那难听的脚步声掩饰住,她给佩铃起名为响铃。
后来,四件“巧装饰”流传至民间,代代相传,不断改进,成了妇女们的装饰品。
绝代美人还要巧装饰巧打扮,说明世间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事物的真、善、美都是相对的,不能把好的东西夸大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Raymond 于 28-5-2007 10:0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7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问他的宰相魏征;"为人君怎样才能明智?怎样就会昏聩?"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还说:"尧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秦二世、梁武帝、隋扬帝由于偏听偏信于宠臣,所以遭到了失败。"李世民赞赏地说:"好!"魏征死后,李世民大哭,对侍臣说;"人用铜做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见兴替;用人做镜子,可以知得失。魏征没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由来,这个成语故事中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哲理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这个原理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或处理事情,都要用全面的观点,即两点论的观点,切忌片面性。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正面的,又听反面的既所顺耳的,又听逆耳的,才能避免片面性。如果偏听偏信,并以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就会出现错误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7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龟兔重赛与战略运筹
有一则新寓言故事:兔子与乌龟赛跑,兔子跑输了以后,好好总结一下教训,并提出与乌龟重赛一次。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线路拼命地爬,边爬边想:这次我输定了,不过比赛不是目的,只要我尽力而为,赢不赢都达到了锻炼自己的目的。可当它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之时,才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乌龟问:“兔老兄,难道这次又睡觉了?”兔子哀叹到:“睡觉倒没有,却是跑错了路。”原来兔子求胜心切,一上路就埋头狂奔,估计快到终点了,才发现跑在了另外一条路上,不得不返回叉道口重新跑,因而还是落在了乌龟的后面。
这则新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竞争的道路上,即使你条件再好,实力再足,也要依赖于明智的战略指导,可以说战略决定胜负。
任何研究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懂这种方法,结果如坠烟海,抓不到中心,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重蹈“兔子”的覆辙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7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快乐回家
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出了电梯,赫然见门口挂了一个小木牌,上头写了两行字:“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当时,久久凝视,细细玩味,不禁对这家主人萌生无限敬佩。短短的两句话,蕴含的却是深奥的哲理。 进屋后,果见男女主人一团和气,两个孩子大方有礼,一种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着整个屋子。自然询问起那方木牌,女主人笑笑望向男主人:“你说。”男主人则温柔地瞅向女主人:“还是你说,因为这是你的创意。”女主人甜蜜地笑笑说:“应该说是我们共同的理念才对。”
经过一番客气的推让后,女主人轻缓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学问,一开始只是提醒我自己,身为女主人,有责任把这个家经营得更好……而真正的原因,是有一回在电梯里看到一张充满疲困、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烦闷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暗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也面对的是这样的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当时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为自己的疏忽……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方木牌钉在门上以提醒自己,结果,提醒的不只是我俩,而是一家人……” 。好有智慧、好可爱的女人。
天下的好与坏、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一念之间的转换,就呈现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所谓的幸福,大部分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能不能审视、省悟而有所改变。人性中有许多弱点,常常我们自己办不到的事,却寄望于别人要达成,尤其是最亲近的人。表现在家里,便形成了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我,体贴我,照顾我,了解我,对我好,给我方便,为家带来快乐,却很少思考到我给这个“家”带来了什么。
当然,我们并不是告诉大家报喜不报忧。互相分享,也互相分担,是家的功能之一,但分担的意义是通过沟通来达到的,而不是成天绷着脸,将心中的气毫无道理地扔给其他人,或是老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沟通,对家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有话坐下来好好讲,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想法,也帮助你整理思绪,稳定情绪。切忌什么事都埋在心底,却暗自期望别人了解,而当别人不明白时,又萌生失望而感伤。家,应该是最舒服、最安全、最稳定的地方,但是,这个内在境界绝不可能凭空就有,而是需要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一起努力共同经营才会形成的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Raymond 于 29-5-2007 01:4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7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droidRaymond 于 19-5-2007 09:57 AM 发表
流浪汉
'
有一个流浪汉在街头或市场走动,看起来傻呼呼的,很多人都取笑他、捉弄他。因此
常常有人拿了5元及10元的银币让他选择,但每次他都选5元的银币。有一天,有一位很有
爱心的老太太很好奇地问他:“难道你连10元与5元都分辨不出来吗?”这位流浪汉露出狡
猾的微笑说道:“我当然知道,如果我每次都选10元,那么很快就没有人要跟我玩这个游
戏了。”
这个真有意思,大智若愚。
谢谢楼主,最近才有空。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7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否太在意自己的感觉?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
“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
“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
“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
马克·吐温的话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一直渴望充分展示才情,当机会突然降临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第一次演讲、第一次独立做事、第一次被领导委派任务,你可能会紧张得一夜都睡不好觉。这时,你一定要明白,你周围的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你身上,他们还是把你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他们并不期望你能干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只要和别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做了、说了,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有人也许会说,好不容易出现了机会,为什么不借此一鸣惊人呢?其实,在这个越来越理智和多元的时代,一个人的优点是要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经过一系列事件才能展示出来,一亮相就想获得满堂喝彩的日子只会出现在戏剧中。相反,初出茅庐者过分的标新立异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你惟一要做的,就是让人们看到你确实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你有一个很认真的态度,这就足够了。
读高中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公认的“歌星”,无论多么高难度的歌曲,到了他的嘴里都会变得无比动听。有一次,学校举办歌咏比赛,他连预选都没参加,直接被班主任保送进决赛现场,但是,由于精神紧张,他在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只得了最后一名。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他还在为此而郁郁寡欢。他一遍遍地到班主任那里去解释———我那天有点感冒,嗓子哑了,否则,我一定能取得名次的。老师安慰他:没有关系,我相信你!可是他认为老师是在敷衍他,仍然见了老师就提这件事,把老师搞得不厌其烦。尽管如此,他最后还是变得精神恍惚起来。
也许,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是否太在意自己的感觉?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当时一定很尴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有时连插曲都算不上,他们顶多哈哈一笑,然后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在匆匆走过的人生路上,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第一次参与、第一次失败,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失落的情绪中,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重新注意到你曾经的无能。你笑了,别人也就忘记了。
有句话说:“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消极,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学会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更坦直。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7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来的我,看了前5贴,启发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谢谢你那么好的贴子....
我会每天来看的 |
|
|
|
|
|
|
|
发表于 31-5-2007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会遇上的四个人
人生就是为了找寻爱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找到四个人.
第一个是自己,
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
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
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会遇到你最爱的人,然後体会到爱的感觉;
因为了解被爱的感觉,所以才能发现最爱你的人;
当你经历过爱人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
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
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
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也不是最爱你的,
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
你,会是别人生命中的第几个人呢?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
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
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脸盆里,
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
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
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
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万一变不成就不爱他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两人在谈情说爱的时候,
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
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实际:
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
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
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
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可以实现的诺言,
最好是承诺做不到的事,
反正做不到的,随便说说也不要紧,
请记住:"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你呢?找到了第几个?
茫茫人海中,你遇见了谁?谁又遇见了你?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Raymond 于 1-6-2007 01:4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5-2007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1 VincentOng 的帖子
慢慢看,看的太快你可能会领悟不到它的道理。
好帖是要慢慢欣赏的,走马看花你会错过很多东西的 |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Raymond 于 1-6-2007 01:4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6-2007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6-2007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阳进酒
春秋无义战,指的便是在周朝,诸侯间为了称王争霸,经常兴师动众,
以发动战争为能事。楚共王和晋厉王这两个好战分子,历史上就展开过鄙陵
之战。
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之后,楚国的指挥官子反回到了军营,口渴的要命,
忙叫侍童谷阳给他端水来喝。谷阳对主人十分忠诚,看见子反渴得厉害,心
里很难过。他知道主人平时很爱喝酒,便给子反送上了大杯的酒。
子反闻着酒味,赶紧说:"拿回去,这是酒啊!"
谷阳知道主人是为了怕误战事而不敢喝酒,而心里是十分馋酒的,便骗
他说:"不,主人,这不是酒!"
子反接过杯,又闻了闻,说:"拿回去!这是酒!"谷阳又坚持说:"喝
吧,主人,这不是酒。"
子反经不住谷阳的劝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喝
了头杯,就禁不住连饮数杯,最后竟喝得酩酊大醉,酣睡过去了。
这时,楚共王打算同晋国继续作战,就派人召唤子反。子反因烂醉如泥,
不能动弹,便假托心疼,拒绝了共王的召唤。共王迫于军情紧急,便亲自探
望。进了军帐,共王知道原来子反是喝醉了,大怒之后便把子反处死了。
谷阳的好心促成了坏事
说明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只凭所谓的良好愿望办事,就会造成动机与效果的分离。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Raymond 于 12-6-2007 01:1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的奇蹟
有一組學生在課堂上被問到列出他們心裡認為現今世界上的七個奇蹟。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是:
1.埃及的金字塔
2.印度的泰姬陵
3.美國的大峽谷
4.巴拿馬運河
5.美國的帝國大廈
6.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7.中國的萬里長城
當老師在收學生的答案時,其中有一個小女生遲遲無法寫完。老師就問問這個她說,如果她有什麼問題而寫不完的話,老師可以給她一點協助。這個小女孩說是的老師,我有個小小的問題...我腦海裡有好多世界上發生的奇蹟,但是,我沒有辦法決定該選哪七個才好...
老師說沒關係,請你告訴我們,你想到了什麼,我們來幫幫你的忙!
小女生猶豫了一下,她說我覺得,世界上的七個奇蹟是...
1.我們能看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2.我們可以聽的到蟲鳴鳥叫和快樂的歌聲
3.我們能觸摸新奇有趣的東西
4.我們能品嘗美味的食物
5.我們可以感覺到親友的關懷
6.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大笑
7.我們能愛人與被愛
小女生說完後,整的教室突然間安靜了下來...
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人們常常忽略了最簡單而最平凡的才是我們生命中的奇蹟啊~
珍惜當下,和大家一起互相勉勵喔!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劉墉---抓住心靈的震顫
他跪在地上撿散在肥狼和同學腳邊的錢,一滴滴眼淚落在地上, 趕緊用膝蓋偷偷擦乾‥‥
小時候,他最怕吃便當,因為大家一打開便當,那個老師就出現了。
「好香!好香!老師都肚子餓了。」油亮亮的胖臉笑著,搖動著背在後面的雙手,和那手上的藤條,讓他想起童話故事裡,藏著尾巴的狼。
「打開來!讓我瞧瞧!」大肥狼一排排的巡視,碰到掩著便當的,就歪著身子往裡窺。有一次站在他桌前,窺不著,他又硬是壓著便當蓋,不讓肥狼看。肥狼居然用藤條的一端頂住他的手。藤條好刺,他就是不讓。砰!便當翻了,撒了一桌子、一地。
肥狼沒說話,轉身到別的桌子:「哇!雞腿。」
「這是什麼?老是都沒吃過耶!很貴吧?」「你家一定很發,你爸爸做麼?」第二天,就見那幾個同學的媽媽到學校來,又隔一陣,更見那些人的成績直線上升。直到發生另一件事,他才知道原因。
「給你!」坐在他右邊,那個醫生的小孩,突然塞給他一個紙條,小聲說:「標準答案!」紙上寫著圈圈叉叉,還有一大串數字。正好跟眼前考卷上的空格相配。他照抄了。第二天,挨了肥狼一頓臭揍。
「憑你,也能考一百分?你說!你是不是作弊?」他就是不說,回家卻又挨了一頓揍。
「全工地的人都知道了!你怎麼這麼不爭氣?」母親一邊狠狠拿掃把打他,一邊哭著罵。
母親去了學校。第二天,他放學之後,也跟著那批同學,去肥狼家報到。
那是個很大的地下室,擺了十幾張有塑膠面的軟椅子,還有一長條、一長條共用的桌子。肥狼沒給他坐軟椅子,拿了張板凳給他:「坐!要不是你媽求我,也不收你。」回家,他就告訴了母親,哭著問:「妳為什麼要我補習?我繳一樣的錢,他卻只給我坐硬板凳。」
母親先低著頭,不坐聲,突然揚起臉,瞪著他,渾身發抖地說:「我每天做一樣的工,比男人做的多,他們還不是只給我一半的錢!?」掏出口袋裡幾張皺皺的鈔票,伸到他眼前:「這公平嗎?」母親拿出的每一張鈔票,都是這樣皺皺髒的,拿在手裡,像是拿到砂紙,有水泥、有黃土,還有白白的石灰。
「什麼東西?髒死了!」有一回肥狼當著同學的面,把他繳上去的錢扔在地上。他跪在地上檢,撿散在肥狼和同學腳邊的錢,一滴滴眼淚落在地上,趕緊偷偷用膝蓋擦乾。
他把錢拿去小店換。「什麼?換大票子?不買東西?去你的!」 老闆把他趕了出來:「你作夢啊?髒錢換新錢?」只好回家,把錢攤在桌子上,用手慢慢地、一張張搓,搓掉那些砂土, 再疊在一起,用書壓平。只是,無論怎麼壓,那十幾張鈔票,放在信封裡, 還好像夾了一塊厚厚軟軟的海綿。
有個同學舉著他的信封笑起來:「看哪!他繳的錢最多,厚厚一大包呢!」於是大家仍過來、扔過去,笑成一團。
「媽!妳能不能拿回一些乾淨的錢?」有一天夜裡,他終於忍不住地開口。
「媽的錢都是乾淨錢,沒有一文髒錢。」母親翻過身去,很沉、很小聲地說:「從你爹死,媽清清白白、乾乾淨淨。」
轉眼,十多年過去。
今天,他把一包錢,交到母親手上。母親像是嚇一跳,把信封打開,抽出裡面嶄新的票子。 「一千塊一張?」抬起臉看看他,又低下頭數。
數一數,就搖頭,數完了,把錢顫悠悠地舉起來:「這麼多,我不能拿。」
「您收下吧!比起小時候,您給我的錢,這些錢上沒有水泥、沒有黃土、 沒有石灰,這些錢都太輕了,永遠趕不上您賺的錢。」
他笑笑:「但是,跟您的錢一樣,它們都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的錢。」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您這有賣上帝嗎?
--------------------------------------------------------------------------------
一個小男孩捏著一美元,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店主要麼說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不由分說就把他攆出了店門。
天快黑時,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男孩。
老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頭銀髮,慈眉善目。他笑咪咪地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嘛?」男孩流著淚告訴老頭,他叫邦尼,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魯普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築工人,前不久從鷹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尼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老頭眼圈濕潤了,問:「你有多少錢?」「一美元。」「孩子,上帝的價格正好是一美元呢!」
老頭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給邦尼,說:「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
邦尼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裡,興沖沖地回到了醫院。ㄧ進病房,他就開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買回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幾天之後,一個由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到醫院,對帕特魯普進行會診。
他們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終於治好了帕特魯普的傷。帕特魯普出院時,看到醫療費賬單上那個天文數字,差點嚇昏過去。可院方告訴他,有個老頭幫他把錢付清了。那老頭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後,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頭花重金聘請來的。
帕特魯激動不已,他立即和邦尼去感謝老頭。可是老頭已經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遊去了。
後來,帕特魯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頭寫來的,信中說:年輕人,您能有邦尼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
感謝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請您一定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
|
|
|
|
|
|
|
发表于 16-6-2007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
1992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13歲的老大、12歲的老二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
暫時留在中國。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
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兒生下了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歲那年父
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丈
夫離我們而去。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懷著一種
逃避的心情,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我不懂得那兒的語言(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
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在特拉維夫
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還要早日把
孩子接到我身邊。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
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1謝克
爾等於100雅戈洛。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當我的小攤生意慢慢穩
定下來以後,1993年5月,我把3個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
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我把孩子們送
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
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一天,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你已經是大
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
。"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
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回家後,我安慰老大:"沒事的,媽媽能撐住,
我喜歡照顧你們。"可是,老大說:"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
顧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學了。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
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卷成成品,然後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
後來越來越熟練……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
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20個春捲去學校,放學回來的時候,
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齡就要擔
起生活的擔子。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
種賺錢的感覺了。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教育從娃娃
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賺錢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鄰居太太告訴我,在
猶太家庭?,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
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
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
首先,我們家確立了有償生活機制,家堛漸籉顗F西都不再無償使用,包括我這個母親提
供的餐食和服務。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洗一次衣服需要
支付50雅戈洛……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我以每個春捲30雅戈洛的
價錢批發給他們,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3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
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賺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40雅戈洛一個直接
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儘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潤,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
100個春捲去;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由
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但是需要買入場
券,每人10雅戈洛,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個聽眾,入場券收入
2000雅戈洛,在上繳學校500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利潤1500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我真的沒有
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
學習和思考——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老師問過他
們這樣一個問題:"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對於這個
問題,回答"錢"或"寶石"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
去。正確的答案是"教育"。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他們很讚
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
處的……"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
。我半信半疑去了,結果一下領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這對我們一家來說可是一筆了不得
的財產。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我應該付給他10%的酬金。我猶豫很久,
終於決定把600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他拿到錢後,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剩下
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
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
1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2000謝克爾。
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老二比他更能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
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當老大在利用國內
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老二
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
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猶
太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配上她自
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兩個哥
哥都很喜歡。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
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潤。
當我們家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我們一家4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我占40%股份
、老大30%、老二20%、老三10%。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
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
母語中文,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
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我方才
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在回國之前,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
品。回國之後,老師來找我了,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
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我告訴她,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這是他
們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
的,她理解不了像我這樣月薪5000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
售價2塊錢一個的小點心,微笑著告訴她:"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學會猶太法則的
產物,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在隨後的高考中,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然後去以色列開
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
作家,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
,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
回國以後,我發覺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
大富翁,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
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
世,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中
國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無比,但卻從來不肯挑明這個話題。這句話很難說嗎?其實只是簡單的一
句:"孩子,我想當一個
富豪的媽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