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hcheong

文章欣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2-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你自己

上週,一個陷在兩難愛情的男子問我,怎樣才叫他的真愛,如何取捨?

我想了想,說:『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哪個人可以讓你大小事情分享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哪一個人會在你宣洩情緒的當下馬上傾聽且安慰,讓你自然放下身段的述說自己的缺點』

我想,那是真愛、是適合、是你們比別人更多機會走更長遠的路。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但是,我知道在我以往的愛情經驗裡,曾經遇過條件很好的人,

有共通的興趣甚至價值觀,最後,我們還是選擇當了朋友。

原因無他,因為說不上來的原因讓我們經常為大小事情起爭執口角,

那樣的感覺會同時減弱兩個人的能量,包含愛情。

後來我發現同樣的狀況事件,發生在我和現在男友之間便不再成為問題。

一如渡邊淳一所說:「沒有一個女人是性冷感,如果有,那是因為她遇錯了不適合她的男人。」

同樣的,我要說,『沒有一份真愛會傷人累累,耗損能量,如果有,那是因為你遇錯了人。』

遇錯這件事,很有趣。因為你必須嘗試相處過後才能知道答案。

如果有一天,你跟這個人互相交往很多年,可是很多事有顧忌不能分享,不能一起吃喜歡的食物,不能討論共同的話題,說不上來快樂不快樂,至多就是沒有太多辛苦,但是午夜夢迴,你知道心裡就是空了一塊對方碰觸不到,你知道你們曾經相愛但是心不自在。

那麼,你會不會願意離開?願意分手?

願意去相信自己會有真愛,同時也放對方一份新的自由自在?

我認識很多朋友,通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面對真正的自己是最需要勇氣的。

我相信,兩個人之間是互動的一個系統,是一個磁場。

很多部分不是一方努力忍受就可以持續,或者持續就能真的快樂。

一個真的好的對象,不是那些外在條件高達90分的人,否則你跟張曼玉或劉嘉玲結婚又有甚麼差別?

因為有一天,他們目前的優異條件都可能被另一個人所取代,就像你說的:

『不要安慰自己結婚就好』,不要催眠自己你們之間的問題不是問題。

真愛是不用屈就的,是可以自在舒暢的。

我想,你一定會同意我這句話吧!

這輩子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觀念感覺相近的朋友,我們會有過一段愛情相伴過那麼一段日子,有人說分手叫緣盡,我倒不那麼認為。

我反倒覺得那是培養你更清楚了解自己並給自己空間的一個過程,你跟人真正的緣分才正要開始。

當你年紀越大越明瞭自己時,你就會知道你要的對象和生活模式,兩個人的靈魂相伴卻不壓迫,是情人更是一輩子的朋友。

這兩年,我開始學習感覺,用心去感覺。

香草的天空電影裡,不斷重複那句台詞:『open your eyes』。

提醒我們眼睛睜開不過只是看到世俗的判定,看到外在的對錯價值,然而你心裡的那雙眼呢?

是不是看到了綠草如茵,看到蔚藍的一片遼闊的天,等著你和對方握手去飛翔?

如果見到了,那是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

******************************************************************

看完這篇文章後

我認真的回顧過去的感情再檢視了現在的這段感情

我發現,很多事情真的強求不來,順其自然是最好的一份最自在的感情會讓人品嚐到愛情的美好一段強求的愛情,最後會讓人失去自我

當你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人做你自己

當你的缺點在對方的眼中看起來是那麼的可愛

當你們兩人可以很自然地天南地北的聊、可以開懷盡情的大笑

當你們可以彼此告知對方的缺點,而彼此也能不生氣的接受並願意改進的話

那麼你們就是最適合的了

深願大家在感情的路上也可以找到這樣一個讓你可以愛的很「自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擔心 (Don't Worry)

英國人說的最溫暖人心的一句話,不是 I love you. 而是 Don't worry.

Don't worry ,不用擔心,稍微學過兩天英語的人都明白它的意義。

但從英國人嘴裡說出來,卻有著別樣的含義。Don't worry,在英國人嘴裡往往

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實實在在的幫忙。

一次,我在圖書館借書超期,網上一查要罰款5鎊,我問圖書管理員,是不是現

在就要交罰款。他說: Don't worry! 回去再一查,欠款被免了。

臨回國那天,徹夜趕論文,到了列印小鋪,已經上午10點了。列印裝訂完畢,我

拿著沉甸甸的兩本論文去研究生部,快到的時候,悄悄翻看看了一眼。看到兩處

致命的錯誤,標題顯示錯誤!我頭嗡地一聲,趕緊跑回小鋪。店員讓我把出錯的

兩頁重打,又神奇地把錯頁取出,更換了裝訂。我感激萬分,問該付多少錢。

得到的回答還是那一句:Don't worry !

Don't worry! 當然不僅僅跟錢相關,它代表了一種大度、慈悲和豁免。

不久前,我也對別人說了句 Don't worry! 雖然自己承受了一些不便,但我很 高

興能傳遞這一句溫暖的語言:Don't wor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認為可能

只要你認為你可能,沒什麼不能。

雖然有時,會有很多聲音,認為你不能。

最近,我有一次「奇妙」的經驗,某一次演講會之後,有一位講話聲音一直發抖的男子跑來對我說:「我……我有問題要請……請教……妳……」

他接著問:「妳……怎麼可能……唸……唸……法律……之後……又考上……中文研究所……」

我偏過頭注視他的眼睛,心想,你的問題在哪裡?

「妳怎麼……可能……十年來……每天平均寫三千字……據……據我調查……你出書率是……是作家之冠……而且……而且妳還要……主持節目……妳還要……演講……怎……怎麼可能?」

(出書居作家之冠,有嗎?因為我不是在跟大家比「多」的,所以我沒注意別人的速率,又不是參加大胃王比賽,多的得冠軍!)

我的眼神一定很困惑,這個人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呢?

「妳……上電視時……還說,妳讀書……時就開始……談戀愛……那樣……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還……還考上第一……志願?」

我變得更加好奇,嘿,你還要多久才要說出你真正的問題。我等著,但旁邊的工作人員大概有點不耐煩了,問他:「先生,你有什麼問題?」

他似乎愣住了,嘴裡重? 菕G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我努力幫他尋找「可能」性的問題,於是我把一個「虛擬實境」的解答告訴他:「我的每一本書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寫的,這是事實,沒什麼不可能。」

「為什麼妳可以……」他鍥而不捨的問同一句話。由於他耽擱了其他人的時間,有人發出嘖嘖不耐的聲音,他只好離開了,不過,仍然留給我一瞥懷疑的眼光。

後來我想了想,明白了他的問題根源:他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到這些事,於是也認為我不可能。我該回答他的是:我可能。

因為我從沒想過,我不可能。

我不認為我做了什麼不可能的豐功偉績,我的可能很「個人」,不像華盛頓、林肯、甘地、孫中山和翁山蘇姬,他們是人類的英雄,知其不可而為之(不,他們根本不知其不可才為之),背負著同時代幾千萬、幾萬萬人交相詠頌的「不可能」。

做自己的英雄,所需的勇氣比起這些人來說,是芝麻綠豆比大象。

但做一個芝麻綠豆的人也不容易,如果你處處扼殺自己的可能,你一定會過得很辛苦,而一無所獲。

唸大學的時候,本地很流行一句批評所謂「知識分子」的話,叫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我認為這句話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恭維,? 銋瞗A大多數人是「妄想的巨人,行動的癱瘓者」。想了一大堆,卻只是胡思亂想,行動時則拚命告訴自己「不可能」。

我們的腦袋常分裂出看不見的敵人,來阻擋我們自己。我們才是自己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別人對你說「不可能」或「你做這行沒飯吃」,常只是他們認為,他們不可能,他們做這行沒飯吃,不代表你不可能。他們不可能,關你家什麼事?

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的成名過程中,有個有趣的小故事。有天他和幾個朋友在家中彈彈唱唱時,他那愛管閒事的姑媽跑來,不客氣的丟下一句話:「彈吉他是不能當飯吃的。」

這句堂堂正正的教訓不多久就收到反效果,沒兩年披頭四唱片風靡全球,衣錦還鄉。我猜約翰藍儂是很有幽默感和報復心的,他還帶來禮物給她,一大塊黃橙橙的金牌啊。

上頭刻著:彈吉他是不能當飯吃的。

每一次打破別人對我說的不可能(當然我先須相信我能),都是我成長的勳章。

個人的方向盤操之在己,為什麼不能?走在自己要走的路上,其實一點都不苦,最苦的是走在你不要走的路上,還得在眾人推擠簇擁下到達你不要去的地方。

對那些發誓登上喜馬拉雅最高峰的人來說,沿途冰天雪地,哪裡會讓他們覺得苦,在他們眼中,在在都是天地晶瑩,難得美景。

你一定會聽到很多質疑,如我一樣……

有一隻烏鴉,嘴裡啣了一塊肉,碰到一隻狐狸。

狐狸對牠說,烏鴉啊,看你的羽毛黑黑亮亮的,你的歌喉必然也不差;今天天氣真好,你為什麼不唱歌呢?

烏鴉難得聽到有人對牠歌喉的稱讚,於是牠張開嘴,肉掉了下來。狐狸一馬當先搶走了。

又有一隻餓狼,在原野中遇見一條狗。狗說,你應該和我回家,我的主人不曾使我挨餓,美味的食物、香噴噴的澡從沒缺過。

狼有點心動。可是在這時,牠看見狗脖子有傷痕。狗說,沒什麼,早上我的主人牽我散步時,把我拉傷了。狼說,哈,我還是過我那餐風露宿的日子好了。

多年來我一直聽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調。比如,為什麼為什麼妳不寫新詩、或偵探、武俠、戰爭小說?為什麼妳學法律不當主持正義的律師而當(無用的)小說作者呢?為什麼妳不講(有用的)勵志人生成功學而專注(無用的)的兩性愛情呢?為什麼妳寫這些(五四三的)東西而自足,不去從政為婦女策劃?感謝每一個期待我成為千手觀音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上面兩個寓言。每一個在人生路上企圖做自己的人,必定遭遇由狐狸和狗發出的質疑。不是所有會打高爾夫球的人都該去選總統,不是嗎?

先問自己,你嘴裡啣了什麼?還有你喜不喜歡被主人牽著走?如果你們真那麼功利,那麼看得起自己比別人看得起會更「有用」些。

我一直有這樣的自信:研究人類談情說愛的行為及待人接物中奧妙的人性學,跟某些人喜歡研究某種動植物的動機一樣,因為關心,因為想了解,就像梭羅喜歡觀察種子與森林、勞倫茲喜歡觀察雁鵝求偶行為一樣,並沒有比較不高級,我想也比絕大多數的從政者來得超然而優雅高尚。

彼岸經驗,就是因為主張事事為人民服務——包括文學及各種學術,所以認為文學無用,基於這種理由,故有文革浩劫。在這算是自由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要為政治服務的。你不能因為國家需要鋼鐵,叫各行各業的人去「大煉鋼」,你也不能因為本國婦女政策不健全,叫一個喜歡寫小說的人去執法從政,企圖「指鹿為馬」的人很多,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尊重他人合法而自由的選擇,那時我們才能真正脫離集體主義和藏在我們意識中的「納粹」陰影。

舒曼曾說,只有小提琴,組織不了一整個管弦樂團。這個世界因個人所愛不同,燦爛美麗。

我知道我愛,所以可能。在自己的路上選其所愛,愛其所選,選錯了跌傷了再爬起來,就是成長。

成長是唯一的希望。

別人可能打擊你。反正死狗是沒人踢的。難以應付的是自己打擊自己。

人很奇妙。當事情多能「操之在我」時,偏偏打擊自己,事情明明「操之在他」時,又不服氣,又怨天尤己,比如愛情。

愛是X+Y所產生的變數。我們偏要主宰,偏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命運的注定,偏要連別人手中的方向盤也要牢牢握住,儘管你根本不知道,這有兩個方向盤的車要開去哪裡。

不信自己能操控自己的未來,竟如此渴求自己能操控愛情,真是人性的弔詭。

一個阻礙成長的感情不是真愛,只是控制欲這個怪獸變出的異形。多少扼殺成長的刀斧,假愛之名。

在愛中,或在失去愛的時候,在頻遭冷嘲熱諷的低潮期別忘了,你認為你可能。

至少你會繼續成長,即使,未必成功。

成長本身就是生命最豐厚的犒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母親的情懷

現代父母都懂得孝順子女,卻不懂得反哺的道理 !!!

那天是週末,春日的黃昏有著新榨橙汁的顏色與氣息。

老早說好了要和 朋友們去逛夜市,母親卻在下班的時候打來了電話, 聲音裡是小女孩一般的歡欣雀躍: 「明天我和老朋友們去踏青,你下班時幫我到提拉米蘇麵包坊買一 袋椰蓉麵包,我帶著中午吃。」

「踏青?」我大吃一驚,「啊,你們還去踏青?」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絕,「媽,我跟朋友約好了要出去,我沒時間。」

跟母親討價還價了半天, 她一直說:「只是買一袋麵包,快得很,不會耽誤你 …..」 最後她都有點生氣了,我才老大不情願地答應下來。

一心想著速戰速決,剛下班我就飛奔前往。但是遠遠看到了那家麵包店,我的心便一沉,店裡竟是人山人海,排隊的長龍一直蜿蜒到了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隨著長龍緩慢地移動,我頻頻看錶,又不時踮起腳向前面張望, 足足站了快二十分鐘,才進到店裡。

我站得頭重腳輕、餓得眼冒金星, 想起朋友們肯定都在等我,更是急得直跺腳。

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周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欲醉的芳香裡, 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

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週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

而且和朋出去玩,一群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

春遊,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

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踏青?

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 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

算下來我是第三爐的最後一個,多少有點盼頭,我鬆口氣,換隻腳接著站。

就在這時,背後有人輕輕叫一聲:「小姐。」我轉過頭去,是個不認識的中年婦人,我沒好氣:「幹什麼?」

她的笑容幾乎是謙卑的:「小姐,我們打個商量好嗎?你看,我只在你後面一個人,就得再等一 爐。我這是給兒子買,他明天遠足,我待會還得趕回去做飯,晚上還得送他去補習班。如果你不急 的話,我想,嗯 ……」

她的神情裡有說不出的請求,「請問你是幫誰買?」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給我媽買,她明天也要踏青。」

真不明白,當我回答時,整個店怎麼會在剎那間突然有了一種奇異的寂靜, 所有的眼光同時投向我。

有人大聲地問我:「你說你買給誰?」我還來不及回答,售貨小姐已經笑了:「哇,今天賣了好幾百袋,你可是第一個買給媽媽的。」

我一驚,環顧四週才發現,排在隊伍裡的,幾乎都是女人,從白髮蒼蒼到綺年少婦,每個人的大包小包,都註解著她們主婦和母親的身分。

「那你們呢?」

「當然是給我們小皇帝的。」不知是誰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後那位婦女連聲說:「對不起 ,我沒想到,我真沒想到。這家店人這麼多,你都肯等,真不簡單。我本來都不想來的,是兒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願意讓他吃好、玩好。我們小時候遠足,還不就是想著要吃零食?」她臉上忽然浮現出神往的表情,使她整個人都溫柔起來,

我問:「你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遠足的事啊?」她笑了:「怎麼不記得?現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只在草坪上坐一坐曬曬太陽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總沒時間。」

她輕輕嘆口氣, 「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長大到你這種年紀的時候,才有機會吧。」

原來是這樣,踏青並不是母親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內心深處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十年的心願。

而我怎麼會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親的女兒啊。

她手裡的塑膠袋裡,全是飲料、雪餅、果凍等小孩子愛吃的東西。沈甸甸地,墜得身體微微傾斜,她也不肯放下來歇一歇,她向我解釋:「都是不能碰、不能壓的。」

她就這樣,背負著她那不能碰、不能壓的責任 ,吃力地、堅持地等待著。 她的笑容平靜裡有著喟嘆:「誰叫我是當媽的?熬吧,到孩子懂得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就好了!」

她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聲音裡充滿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遠了。」

只因為我的存在,便給了她這麼大的信心嗎?我卻在瞬間想起我對母親的推三搪四,我的心,開始狠狠地疼痛。

這時,新的一爐麵包熱騰騰地端了出來,芳香像是原子彈一樣地炸開,我前面那位婦女轉過身來:「我們換一下位置,你先買吧。」我一楞,連忙謙讓:「不用了,你等了那麼久。」

她已經走到了我的背後,已略顯蒼老的臉上明顯有著生活折磨的痕跡, 聲調卻是只有母親才會有的溫煦和決斷:「但是你媽已經等了二十幾年了。 」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微笑著讓開了,更前面的一位回身看了她一眼,也默默地退開去。我看見,她們就這樣,安靜地、從容地、一個接一個地,在我的面前,鋪開了一條小徑,一直通向櫃台。

我站在小徑的頂端,目瞪口呆,徘徊不敢向前。「快點啊,」有人催我,「你媽還在家裡等你哪。」

我怔忡地對著她們每一個人看了過去,她們微笑地回看我,目光裡有歲月的重量,也有對未來的信心,更多的,是無限的溫柔。

剎那間, 我明白地知道,在這一瞬間,她們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們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

是不是所有母親都已經習慣了不提辛苦,也不說要求,唯一的、小小的夢想, 只是盼望有一天,兒女們會在下班的路上為自己提回一袋麵包吧。

通往櫃台的路 一下子變得很長很長,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親的情懷裡,就好像走過了長長的一生,從不諳人事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終於讀懂了母親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SC 鍵貼切的比喻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人與人之間, 有時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就像是ESC鍵一樣。

獨自一個人在角落,其實對我來說,

Esc 永遠不寂寞,和 Ctrl、Alt、Del 一樣,

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按鍵,特別是在電腦當機的時候。

人也是一樣,或許你會有個朋友像Esc,

總是在遠遠的地方,不常看到,

但在你的人生「當機」的時候,

他卻總是能幫助你離開困境、解決問題,

這樣重要的人, 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

朋友們,寧可你們永遠別當機, 因為朋友是用來祝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的最後一晚

我在一所工業技術學院改製成的大學兼課,教大一英文,

近兩三年來固定選用一種叫成功(Success)的原文教科書.

今年,破天荒教到一班英文能力分班下的高段班,

我決定拿成功系列裡最難的一本來當教材.

備課時,課本裡的最後一課吸引了我,

因為它的標題叫作世界的最後一晚.

文章作者名叫Ray Bradbury,像這種文章當然是科幻短篇,

特別的是,它寫得幻而不科,沒有高科技,不關乎外星人或殞石,

筆調文藝得讓學理工的大學生覺得不夠炫,不夠刺激.

尤其文章的配圖居然是一幅手繪的居家景象:

四口之家晚上共聚一堂,媽咪在喝咖啡,爹地倒咖啡,

兩個女兒在客廳地毯上排積木.

數十位廿歲出頭的學生向我抗議:

這幅插圖有沒有擺錯?世界的最後一夜只有這樣?

做為一個有家有孩子的中年人,我卻深受文章感動.

它假想的情境是:地球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同時做了一個夢,

夢裡大家清楚知道,不久後的某一晚,就是地球的最後一夜了.

故事的主題,就是這一家如何度過最後一晚.

兩夫婦還是把碗筷洗得乾乾淨淨,還是把孩子送上床道晚安,

在此當中,兩人不停地對話,好像要把握機會把 話說完.

兩人上床時,特別感覺到:能夠睡在乾淨清爽的床單上,其實就是一種幸福.

為妻的忽然想到廚房水龍頭沒扭緊,連忙奔下樓關水,

再回到床上時,兩人相對失笑:地球都要毀滅了,居然還忙著關水.

兩人最後的對話是,互道: Goodnight!

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丈夫說的一段話:

妳知道嗎?除了妳和兩個女兒,其實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我從來不曾真正喜歡這座城市,

也不喜歡我的工作,

或者任何妳們三個以外的事物.

如果真要說捨不得,

恐怕只有四季的轉換,

熱天裡一杯冰得透透涼涼的水.

還有,我喜歡熟熟睡著的時候.

美哉斯言!我對學生說,這段話點出人生的真正價值所在:

享受四季的轉換就是能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愛喝暑天的一杯冰水代表的是健康的身體和簡單的欲求;

能沈沈睡去表示心中坦蕩無慮;

至於留戀妻女,可不就是對親人的愛嗎? 

有些學生問我,世界都快滅亡了,

文章裡的主角怎不去做些特別的,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

為何所談都是枯燥例行的瑣事? 

其實真正的幸福,就是每天準時上下班,

下班後能跟愛人一起,看書、看電視、聊聊今天

然後一起相擁入眠...

看似例行的瑣事,其實 是最幸福的事。

而最難的事,是如何將最平凡的事,持續地維持;

將最幸福的事,永遠的珍惜 !

所以本篇說的概念,是最難的概念,也是所有的高科技,無法闡述的事 ...

望著講台下一雙雙年輕的眼睛,

想著他們畢業後都是要進電腦熱門的行業,

等著領高薪,分股票的,

整個世界還等著他們去認識,追求,購買....

忽然之間,我明白Success的編者為什麼要把這樣一篇字彙並不特別艱深,

句子一點也不難懂的文章,安排作為一套共四冊教材裡的壓軸之卷.

原來,世界的最後一晚,我們所最依依難捨的,

就等於是我們所認定,人生的最終價值.

所謂成功的最後一課,就在弄清楚人生的最終追求.

編書的人其實是對著即將學成,即將出社會去追逐名利的年輕人預言:

人生最快樂的,或許莫如家人圍繞,在綠葉轉紅的時刻喝杯好茶,

且在每一天終了時,感激上天賜予清爽的床單,又可以睡個好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個有能力愛的人!!!

因為親身經歷那苦難 !

不希望還有人身陷苦難

不要在意別人嫌惡懷疑的眼光

做來得及做的事

一篇真實的故事 !!! 敲車窗的老人

松江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是我每天開車回家必經之地

不止一次地,我看到一位老先生趁著紅燈時 穿梭在車陣當中,並且敲著別人的車窗。

剛開始我總擔心他會不會是精神異常 不知是否具有攻擊性,所以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鎖上車門。

但幾次下來,我只看到那個老人在險象環生的街道間遊走

即使有駕駛人把車窗搖下來回應他,也只見他簡單的說著話, 於是我開始好奇 期待他有一天會來敲我的車窗。

終於有一天當紅燈閃起,我的車剛好停在這個老先生面前

他一如我所期待的敲了我的窗戶 對著我說 : 「小姐,要記得繫上安全帶喔 !! 」

然後他就走向下一部車,留下有些吃驚的我。

這或許是某商家的宣傳新花招、或許是著急的祖父在尋找失蹤的孫兒、也或許 ......... 。

之前,每每我看到他敲旁人車窗時,心中就不斷地推測答案

但怎麼也沒想過竟會是這樣簡單的一句 - - - 要記得繫上安全帶喔 !!!

當天晚上我忍不住打電話給朋友提及這段「奇遇」

沒想到朋友對我說 : 「啊 ! 我知道, 那位老先生姓陳,報紙上曾經報導過此事。」

一年前, 陳先生的兒子在那個交叉路口不幸車禍死亡 那並非是個大車禍,只是他兒子沒有繫上安全帶 頭撞上了擋風玻璃,當場就去逝了。」

有愛人能力的人,

不會沉溺在自己的傷心故事裡

他們時常能體驗到「感同身受」這句話的情境 :

看到別人受傷,彷彿自己受傷

看別人遭逢生離死別,自己的心也在淌淚。

這個故事到此真相大白, 陳老先生竟然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情緒之下,還勉強自己站在傷心地,阻止另一個可能的家庭悲劇發生 .....

Dear Friends :

所以請你們開車一定要記得繫上安 全帶喔 !!

也請支持 陳老先生的行動

將這封 Mail

轉寄給所有你認識的人 .

生活好比一面鏡子,

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

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

器量多小,格局就多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釀造美麗的心情

一個燠熱的黃昏,我正為了炒菜做飯忙得不可開交,我的先生也跟著我團團轉。這是他的好意,

就算他沒在做事,但看我在忙,他也總想來幫個忙,或是問我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我很感激他的好意,

但看到他在一旁轉來轉去,卻讓我更緊張了。

就在我火氣很大時,我的先生突然往窗外看看,然後好整以暇地說:

「老婆,快來看,快來看,好漂亮呀!」

我一聽就不耐煩地說:「等一下啦!我現在沒空!」

我說話的語調好像在責怪他沒有幫到忙,還在偷懶。但實際上我又不需要他的幫忙。總而言之,

他也不開心地安靜下來了。

等五分鐘過後,我覺得自己的態度太不好了,便走過去問他要我看什麼?他這才說了:

「五分鐘前滿天的彩霞,好漂亮。現在已經沒有了。」

我隨著他的手指往窗外看,一片昏黃的夕照將天空染成淡黃色的,實在沒什麼稀奇。我也回頭再

做自己的事,這個黃昏就這樣過了。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我起床準備早餐,然後叫孩子起床、上學。通常我都是全家最早起的一個人,

這天也不例外。我依照慣例拉開窗簾,打開窗戶,然後我看到滿天層次分明的彩雲,一層淡紫、

一層粉紅,邊緣還鑲著淡淡的金光,迤邐到天邊才漸漸淡去。

面對著天然的神奇畫面,我有一種感動,也很想叫我的先生來與我分享這樣的感動,但是時間還早,

我不想打擾他的睡眠,便想等一下再說吧。結果我才轉個身,再一回頭,天空已完全改變了,剛才

那幅美景已經換掉了,太陽睜著金亮的眼睛照到我的窗戶上了。這時就算去把我先生叫醒,也來不及

欣賞那樣神奇的美麗了。

我有點悵然的離開了那扇窗子,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我的先生也是要我看窗外滿天的

晚霞,卻因為我的不耐煩,使我錯過了人間的美景,想必當時他的心情也和我一樣悵然若失吧!

原來當我們在看到或經驗到任何美好的東西時,我們都會有心與人分享,特別是我們深愛著的人,

但是這時總是有一些因緣際會使我們錯失了分享的機會,或許是因為當時某一方心情不好,或許是因為

對方剛好不在身邊,或是任何的理由使我們害怕分享、無法分享、不懂得分享或拒絕分享、不願意分享,

雙方的關係自然漸行漸遠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當時立即分享內心的感動,時過境遷,有時就算想說出來也不知從何說起了。

其實分享只是一種心靈的溝通而已,有時並不需要有實質的東西才能與人分享。即使只是一起分享花開日落

的美麗,都是種很輕鬆容易的溝通方式。而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也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與關懷。這也才是

能釀造甜蜜關係的開始吧!

因此現在無論我手邊有多忙,只要我先生要我看任何東西,無論是貓在打架或小鳥在吃水果,我都會立刻

放下手邊的工作,走過去看一下。因為我知道分享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我不懂得掌握,沒有人能幫我

留住那天然的美麗與感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致命的八個經典問題

問題一: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廳,東西又貴又難吃,桌上還爬著蟑螂,

你會因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臨嗎?

回答:你一定會說,這是什麼爛問題,誰那麼笨,花錢買罪受?

可同樣的情況換個場合,自己或許就做類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經抱怨過他們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

不負責任。明知在一起沒什麼好的結果,怨恨已經比愛還多,

但卻「不知道為什麼」還是要和他攪和下去,分不了手。

說穿了,只是為了不甘,為了習慣,這不也和光臨餐廳一樣?

—— 做人,為什麼要過於執著?!

問題二 :

如果你不小心丟掉100 塊錢,只知道它好像丟在某個你走過的地方,

你會花200 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 塊找回來嗎?

回答:一個超級愚蠢的問題。

可是,相似的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

做錯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問題,卻也不肯認錯,

反而花加倍的時間來找藉口,讓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

被人罵了一句話,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道理相同。

為一件事情發火,不惜損人不利已,

不惜血本,不惜時間,只為報復,不也一樣無聊?

失去一個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卻還是那麼傷心,

而且一傷心就是好幾年,還要借酒澆愁,形銷骨立。

其實這樣一點用也沒有,只是損失更多。

—— 做人,幹嗎為難自己?!

問題三 :

你會因為打開報紙發現每天都有車禍,就不敢出門嗎?

回答:這是個什麼爛問題?當然不會,那叫因噎廢食。

然而,有不少人卻曾說:

現在的離婚率那麼高,讓我都不敢談戀愛了。

說得還挺理所當然。

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關的諸多報道,就對自己的另一半憂心忡忡,

這不也是類似的反應?

所謂樂觀,就是得相信:

雖然道路多艱險,我還是那個會平安過馬路的人,

只要我小心一點,不必害怕過馬路。

——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問題四:

你相信每個人隨便都可以成功立業嗎?

回答:當然不會相信。

但據觀察,有人總是在聽完成功人士絞盡腦汁的建議,

比如說,多讀書,多練習之後,問了另一個問題?那不是很難?

我們都想在 3 分鐘內學好英文,在 5 分鐘內解決所有難題,

難道成功是那麼容易的嗎?

改變當然是難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難,所以才能出類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車上,聽見司機看到自己前後都是高檔車,

兀自感歎:「唉,為什麼別人那麼有錢,我的錢這麼難賺?」

我心血來潮,問他:「你認為世上有什麼錢是好賺的?」

他答不出來,過了半晌才說:好像都是別人的錢比較好賺。

其實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是艱辛取得。我們實在不該抱怨命運。

—— 做人,唯有依靠自己!

問題五:

你認為完全沒有打過籃球的人,可以當很好的籃球教練嗎?

回答:當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領導內行。

可是,有許多人,對某個行業完全不瞭解,只聽到那個行業好,

就馬上開起業來了。

我看過對穿著沒有任何口味、或根本不在乎穿著的人,

夢想卻是開間服裝店; ...

不知道電腦怎麼開機的人,卻想在網上創業,結果道聽途說,

卻不反省自己是否專業能力不足,只抱怨時不我與。

—— 做人,量力而行。

問題六:

相似但不相同的問題:

你是否認為,籃球教練不上籃球場,

閉著眼睛也可以主導一場完美的勝利?

回答:有病啊,當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卻有不少朋友,自己沒有時間打理,

卻拚命投資去開咖啡館,開餐廳,開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

火燒屁股一樣急著把辛苦積攢的積蓄花掉,

去當一個稀裡糊塗的投資人。

虧的總是比賺的多,卻覺得自己是因為運氣不好,

而不是想法出了問題。

—— 做人,記得反省自己。

問題七:

你寧可永遠後悔,也不願意試一試自己能否轉敗為勝?

解答:恐怕沒有人會說:「對,我就是這樣的孬種」吧。

然而,我們卻常常在不該打退堂鼓時拚命打退堂鼓,

為了恐懼失敗而不敢嘗試成功。

以關穎珊贏得 2000 年世界花式滑冰冠軍時的精彩表現為例:

她一心想贏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後一場比賽前,

她的總積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後的自選曲項目上,

她選擇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錯。

在4分鐘的長曲中,結合了最高難度的三周跳,

並且還大膽地連跳了兩次。

她也可能會敗得很難看,但是她畢竟成功了。

她說:「因為我不想等到失敗,才後悔自己還有潛力沒發揮。」

一個中國偉人曾說;

勝利的希望和有利情況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問題八:

你的時間無限,長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應該無限延期?

回答:不,傻瓜才會這樣認為。

然而我們卻常說,等我老了,要去環遊世界;

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

等孩子長大了,我就可以……

我們都以為自己有無限的時間與精力。

其實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實現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

如果現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們就不會活了半生,

卻出現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 做人,要活在當下

**********************************************

心得 :

生活的真諦

生活猶如大海,波浪不斷,

不要讓生活的波浪打倒自己,

生活應該是快樂的!

別一直為了生活 , 而忘了生活是什麼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動是因為我們懂得什麼叫愛

我做大學教授已經很多年了,

我注意到大學男生屬於白面書生的已經非常少了,

大多數男生都有很健康的膚色,

可是比起在外面做工的工人來說,似乎我們的大學生仍然白得多了。

張炳漢是少數皮膚非常黑的那種大學生,

難怪他的外號叫作「小黑」,

我是他的導師,第一天導師生面談,

他就解釋給我聽為何他如此之黑,

他說他從高二開始就去工地做小工,

再加上他是屏東鄉下長大的,所以皮膚黑得不得了。

他說他家不富有,學費和生活費都要靠哥哥,

而他哥哥就是一位完全靠勞力賺錢的建築工人,

他大一暑假就跟著他哥哥打工,賺了幾萬元。

有一天,一位屏東縣社會局的社工人員來找我,

他告訴我一件令我大吃一驚的事,

他說張炳漢現在的父母絕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因為他們血型都是O型,而張炳漢卻是A型,

他們早就發現了這個個案,

經過電腦資料庫不斷的搜尋,他們總算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

長話短說,

我只在這裡說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他們發現張炳漢其實是走失的孩子,

他現在的父母領養了他,

而他被發現時穿的衣服也有很清楚的記錄,

當時他只有二歲,

十八年來,他的親生父母仍保留著當年尋人的廣告,

也從未放棄過找他的意念,

那個廣告上的衣服和小黑當年被找到的完全吻合,

再加上其他的證據,

他們已可百分之百地確定小黑可以回到親生父母懷抱了。

社工人員問我小黑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我告訴他小黑性格非常爽朗,

他建議我們就立刻告訴他這個消息。

小黑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感到十分地激動,

可是,他告訴我,他早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血型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他和他哥哥完全不像,

他哥哥不太會唸書,國中畢業以後就去做工了,

他卻對唸書一點困難也沒有,他哥哥體格也比他強壯得多。

他們倆唯一相同之處是口音,

可是他認為這是因為他從小學他哥哥的緣故。

不要看小黑年紀輕輕,他的決定卻充滿了智慧,

他說他不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什麼人物,

可是不論他們是什麼人,他的身分證上父母欄不會改變,

他的理由非常簡單:他們對我這麼好,收養了我,

含辛茹苦地將我帶大,我這一輩子都會認他們為爸爸媽媽。

至於親生父母,我會孝順他們,將他們看成自己的父母,

只是在法律上,我不要認祖歸宗了。

我和社工人員都為小黑的決定深受感動,

社工人員告訴小黑,

他的生父是一位地位不小的公務員,生母是中學老師,

他們還有一個兒子,比小黑小一歲,

念大學一年級,他們住在台北。

小黑表現得出奇鎮靜,他要和社工人員一齊回屏東去,

將這一切告訴他的爸爸媽媽,

他的爸爸媽媽是典型的鄉下好人,

他們聽到這個好消息立刻和台北方面聯絡,

約好週六小黑去台北見他的親生父母。

誰陪他去呢?這個責任落到我和太太身上,

我們夫婦二人抓了小黑,到街上去買了新的牛仔褲,新的花襯衫,

當時已冷了,我們順便又替他買了一件新毛衣,

星期六一早就從台中開車去台北「相親」。

小黑雖然是個壯漢,可是當他走下汽車的時候,

兩腿都有點軟了,幾乎由我和太太扶著他進電梯上樓,

大門打開,小黑的媽媽將他一把抱住,哭得像個小孩,

小黑有沒有掉眼淚,我已不記得了,

我發現小黑比他媽媽高一個頭,現在是由他來輕拍安慰媽媽。

事後,他告訴我,當天他在回台中的火車上,

大哭一場,弄得旁邊的人莫名其妙。

我和我太太當然識相地只坐了半小時就走了,

半小時內,我觀察到他的親生父母都是非常入情入理的人,

他的弟弟和他很像,可是白得多,和小黑一比,真是所謂的白面書生了。

我心中暗自得意,覺得還是我們的小黑比較漂亮,

尤其他笑的時候,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齒,

有一種特別男孩子的魅力。

小黑收到一件夾克做為禮物,是滑雪的那種羽毛衣,

小黑當場試穿,完全合身,

這也靠我事先通風報信,將小黑的尺寸告訴了他的親生父母。

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小黑要我請客,

將他的「雙方家長」都請到台中來,

我這個導師只好聽命,除了兩對爸媽以外,

我還請了小黑的哥哥和他的親弟弟,

因為大家都是很真誠的人,宴會進行得十分愉快,

我發現小黑的哥哥的確比他壯得多,

我又發現小黑的弟弟比他們白了太多,

小黑好像感到這一點,

他說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非洲小白臉」,

他顯然希望由此說來縮短他和弟弟間的距離。

小黑的帳戶中增加了很多錢,

可是小黑的生活一如往常,

只是週末有時北上台北,有時南下屏東,

他的親生母親一開始時每天打電話來噓寒問暖,

他只好求饒,因為同學們已經開始嘲笑他了。

大二暑假開始,小黑向我辭行,

我問他暑假中要做什麼?他說他要去做苦工,

我暗示他可以不必擔心學費和生活費了,

他說他一定要再去屏東,和他哥哥在一起做一個暑假的苦工,

他要讓他哥哥知道他沒有變,他仍是他的弟弟。

我知道屏東的太陽毒得厲害,在烈日之下抬磚頭、搬水泥,

不是什麼舒服的事,我有點捨不得他做這種苦工。

小黑看出了我的表情,安慰我,教我不要擔心,

他說他就是喜歡做苦工,他還告訴我他做工的時候,

向來打赤膊打赤腳,這是他最痛快的時候。

可是小黑沒有騙得了我,

我知道小黑不是為了喜歡打赤膊、打赤腳而去做苦工的,

如果僅僅只要享受這種樂趣,去游泳就可以了,

我知道他去做工,完全是為了要作一個好弟弟。

小黑大三沒有做工了,

他是資訊系的學生,大三都有做實驗的計畫,

整個暑假都在電腦房裡,他自己說,他一定白了很多。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我看到小黑身旁多了一個年輕人,

在他旁邊玩電腦,我覺得他有點面善,

小黑替我介紹,原來這就是他弟弟,可是我怎麼樣都認不出來了。

他過去不是個白面書生嗎?現在為什麼黑了好多,也強壯多了?

小黑的弟弟告訴我,他已經打了兩個暑假的苦工,

都是在屏東,兩個暑假下來,他就永遠黑掉了,

我忍不住問他,難道他也需要錢嗎?小黑的弟弟笑了,

黝黑的臉,露出了一嘴的白牙齒,

他指著小黑對我說「我要當他的弟弟」。

在烈日下做兩個暑假的苦工,他真的當成小黑的弟弟了。

我們有選擇的權利,而每個選擇都是轉折。

小黑可以選擇回台北血緣父母的身邊;

小黑的弟弟可以選擇做其他輕鬆的工作;

而他們的選擇,更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繫,

不單單是親情,還有選擇後面的智慧。

「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您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

就是把它分享給您四周的人;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白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

錯了,他可能是你最親密的朋友、親人。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負面的?

錯了,他可能造就一個更堅強的你。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

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

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

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

反而被出賣、背叛,在情感上有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

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

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

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

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

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吊詭,其實透著玄機,

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害;

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

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

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

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

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

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

BR>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

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

當你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帳惘之時,

你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刻苦銘心」的感受。

此時若能化挫折為動力,化困境為動能,

那些打擊你的人,就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

也是上天給你最好的成全。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

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

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站起來。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

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人,是在逆境中含笑的人。

人生一如長途旅行,停停走走,走走停停,

在這一場耐力賽程裡,不斷有擦身而過的朋友、過客,

即使是你的親友伴侶,誰也沒有把握,能陪你走完全程,

世事無常,人生的變化莫測,又有幾人可以真心不變呢?

  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

  不要把自己交付在別人的手上,倘若自己不夠努力,即使是神佛再世,也未必能幫得了你。

  困境,是最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所以,困境常常是創作的來源。

逆境,其實也只是生命過程裡的一種情境,

端看你如何抽絲剝繭去突破,

也正因為生命有了困境和磨難,

反而讓你的生命更加茁壯與飽滿。

口足畫家楊恩典、謝坤山,雖然失去雙手,

卻依然可以畫出人生中的美麗山水;

知名作家杏林子全身肌肉萎縮,痛對她來說,

可以分為痛、小痛、大痛、狂痛,她必須不斷和她的身體搏鬥,

她說:「我從來不在意自己失去了什麼,而是擁有什麼,身體的綑綁和限制,

並不能限制靈魂的無限性,因為,這些限制,反而激發出更大的能量。」

女畫家梁丹丰女士,豁達的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面對困境,

反而使她更加的堅強,

她說:「不要為逆境所敗,在逆境裡,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往上爬,

別再往下墜,人的本領往往從艱難中鍛鍊出來,

因為,困難往往不如你所想像的那樣不可排除。」

人生中所有的不幸,其實是可以化解的,

古人說:「處逆境時,須用開拓法;處順境時,要用收斂法。」

  這也是處理人生種種問題時,應有的態度和智慧。

  唯有勇渡生命低潮,掌握住逆勢中的反向力量,才能趁勢而起。

  微笑,送給打擊你最深的人,告訴他,你沒有被打倒,而且活得很好。

  微笑,送給打擊你最深的人,感謝他的栽培與滋養,讓你能活得更有勇氣和智慧。

送一朵最美的微笑,給打擊你最深的人,你的成長,就是對他最好的讚美;

你的微笑,就是對他最好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肯背妳上樓的男人

她是城市的白領

他是城市的扛包工人

高中畢業後

二個人划著不同的青春軌跡

可是

他們依然保持著戀人的關係

僅僅是保持著

白天

她在公司裡喝正宗的雀巢咖啡

下班後

她吃他買來的廉價的冰棒

中午

她品味著公司裡精緻的飯菜

晚上

他帶她去髒兮兮的飯館吃並不正宗的蘭州拉麵

她一直認為

自己的生活太不協調這樣的戀情

從開始的那一天

便彷彿註定了某一種結局

他每天去接她

然後送她到所居住的公寓電梯口

輕聲道了晚安便匆匆離去

那天她突然想撤嬌

便對他說: "背我上去吧!"他看了看電梯

電梯運轉良好

然後他回頭

說了聲"好"

沒問任何理由

他背著她

慢慢向上爬

爬到一半他累了

問她:"休息一下好不好?

她突然來了興致

嬌嗔著說不行

他就真的沒有休息

一直爬到她所居住的13樓

她問他累不累

他說累

比扛包還累

她知道他說的是真的

她有了一絲感動 !

但他們還是分手了

因為有時候

僅有感動

並不能夠將愛情維持

愛情的本身

除了感動

好像還有太多的瑣碎

城市裡並不缺一個扛包工人

所以他回到鄉下

他偶爾會打電話給她

告訴她他現在種著一些農作物

賺了一點錢

她聽著

淡淡的

那時她已有了新的男友

門當戶對的

可以充門面

協調生活的那種

然後某一天

他有一次打來電話

說他存夠了五千元

這些錢可以在鄉下娶老婆了

她發現

突然間

自己的眼角竟有些濕潤

她新交的男友也是每天接她下班

送她到電梯口

很紳士地道一聲晚安

然後離去

某一天她說:"背我上去吧

"男友說了聲"好"

那時電梯停在一樓

男友背起她

飛快地衝進電梯

她伏在男友的背上

與電梯一起爬升

心卻在飛快的下沈……男友嘿嘿笑著

好像對自己這個帶著幽默的小技倆很是滿意

那天

她沒有接受男友照例的吻別

隔天

她打了通電話給他

那他那五千塊錢花出去了嗎?

然後她便發現自己淚流滿面

因為他已花出去了

仍掉了電話

那一刻

她覺得自己正在失去整個世界

幾天後她在電梯口看到他

他的手裡拿著一枚戒指

很高檔

他把戒指揚了揚

說"五千塊錢"

她開心的哭了…哭得一塌糊塗

她說:"背我上去?"

他說好

然後背著她一步一步爬著樓梯

途中他累了

說這次給不給休息

她說"不行不行"

於是他就沈默著

一直爬到了13樓

這時她想

如果一個男人

肯背著一個女人爬最漫長的樓梯

甚至可以不問理由

那麼

這個女人

還有什麼理由拒絕他呢?

她給了他一個長久熱烈的吻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08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之差的小女孩

那是一個老師告訴我的故事,至今都珍藏心裡,讓自己明白在人世界,

其實不應該放過每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機會。

也許你早已忘記,但這種光,卻可以溫暖一個個冷漠的心靈。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當這位老師正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在家裡睡覺時,

突然間,電話鈴響了,她接過來一聽,裡面卻傳出一個陌生粗暴的聲音說:

「你家的小孩偷書,現在被我們抓住了,你快來啊!」

在話筒裡還傳出一個小女孩的哭鬧聲,和旁邊人的喝叱聲。

她回頭眺望著一邊正在看電視的唯一女兒,心中立即就明白過來。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為偷書被售貨員抓住了,而又不肯讓家裡人知道,

所以,胡編了一個電話號碼,才踫巧打到這裡。

她當然可以放下電話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責對方,

因為這件事,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但自己是老師,說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學生呢?

透過電話,她隱約可以設想出,那個一念之差的小女孩,

一定非常驚慌害怕,正面臨著也許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猶豫了片刻之後,她的腦海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對了,就這樣做。

於是,她問清了書店的地址之後,就趕了過去。

正如她預料的那樣,在書店裡站立著一位滿臉淚跡的小女孩,

而旁邊的大人們,正惡狠狠的大聲斥責著。

她一下衝上去,將那個可憐的小女孩摟在懷裡,

轉身對旁邊的售貨員說道:「有什麼跟我說吧,不要嚇著孩子。」

在售貨員不情願的嘀咕聲中,她交清了幾十元罰款,

才領著這個小女孩,走出了書店,

並看清楚了那張被淚水與驚恐,弄得一塌糊塗的臉。

她笑了起來,將小女孩領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

什麼都沒有問,就讓小女孩離開了,臨走時,她還特意叮囑道,

如果你要看書,就到阿姨這裡來,裡面有好多書呢。

驚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一眼,

便飛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沒有出現。

時間如流水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十年的光陰,一晃而過,

她早已忘記了這件事,依舊住在這裡,過著平靜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的中午,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當她打房門後,看到了一位年輕漂亮的陌生女孩,

露著滿臉的笑容,手中還捧著一大堆禮物。

「妳找誰?」

她疑惑的問道,但女孩卻激動的說出一大堆話。

好不容易,她才從那個陌生女孩的敘述中,恍然發現,

原來她就是當年偷書的那個小女孩,十年之後,

已經順利從大學畢業,現在還特意來看望自己。

這個年輕女孩眼睛裡泛著淚光,輕聲說道﹕

「雖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為什麼願意冒充我媽媽,解救了我,

但我總覺得,這十年來,一直都想喊您一聲~媽媽!」

老師的眼睛裡,也開始糊模起來,她有些好奇的問道﹕

「如果那天我不幫妳,會發生怎樣的結果?」

女孩的臉上,立即變得陰沉下來,輕輕搖著頭說道﹕

「我說不清楚,也許就會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師的心中猛然一顫,開始暗暗慶幸。

自己當年在一念之間所做出的決定,竟然可以如此影響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8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真有你的,謝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廚師還是老和尚呢?

從前在山中的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被要求去買食用油。

在離開前,廟裡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

「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最近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到城裡,到廚師指定的店裡買油。

在上山回廟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兇惡的表情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

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廟門口裡時,由於沒有向前看路,結果踩到了一個洞。

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

小和尚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到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

終於回到廟裡時,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和尚大罵:

「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麼還是浪費這麼多油,真是氣死我了!」

小和尚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

另外一位老和尚聽到了,就跑來問是怎麼一回事。

了解以後,他就去安撫廚師的情緒,並私下對小和尚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

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事物,並且需要跟我做一個報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這個任務,強調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還要看風景、作報告。 不過在老和尚的堅持下,他只有勉強上路了。

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現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

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

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

這樣走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廟裡了。

當小和尚把油交給廚師時,發現碗裡的油,裝的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損失。

其實,我們想比較快樂的過日子,也可以採納位老和尚的建議。

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績和物質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學、工作,或生活中,

享受每一次經驗的過程,並從中學習成長。

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我想,這也是活得更積極,更樂觀的人生法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掉的咖啡

門上的鈴噹響了起來,一個年約三十歲,穿著筆挺西服的男人,走進了這

家飄散著濃濃咖啡香的小小咖啡廳。

『午安!歡迎光臨!』年輕的老闆娘親切地招呼著。

男人一面客氣地微微點了點頭,一面走到吧台前的位子坐了下來。開口對

老闆娘說:「麻煩給我一杯摩卡,謝謝。」

『好的,請稍候。』老闆娘微笑著說。

接著便開始熟練地磨碎咖啡豆,煮起咖啡來。男人一直帶著笑容看著老闆

娘煮咖啡的動作,似乎對這樣的景像感到相當喜歡。

過了沒多久,老闆娘便將一杯香醇的咖啡端到男人的面前。

『請慢用!!』

「謝謝。」男人將杯子拿到嘴邊,淺淺地嚐了一口。

『第一次來嗎??』老闆娘問。

「是啊!!」男人答。

『覺得我們這家店怎麼樣?』

「很不錯!氣氛很好!」

『我自己也是很喜歡,所以雖然生意不好,我和我先生卻還是捨不得把它

關掉。』

「嗯....」男人好似有所同感地點了點頭,又喝了一口咖啡。

兩人沈默了一會,使得空盪的店裡只剩下悠揚爵士音樂。這時男人忽然開

了口,打破了這短暫的寧靜。

「呃...不好意思,可以請教妳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呢?』老闆娘好奇地問。

「嗯...這..這該怎麼說好呢??」男人抓著頭,一副不知所措的樣

子。「妳可以先聽我說個故事嗎??」

老闆娘點了點頭,示意男人繼續說下去。

「我以前有個很要好的女朋友,已經到了要論及婚嫁的地步。我和她之間

的感情發展得相當平凡,並不是什麼經過大風大浪、轟轟烈烈般的愛情。

但我想從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就彷佛有一股魔力,有一個聲音,在推

動著我,在告訴著我,就是她了!!她就是我一直期待著的女孩。更令我

高興的是她也回應了我的示愛,接受了我。這一切的順利讓我整個人陶醉

於幸褔的喜悅之中,只不過.....」

『只不過!!發生了什麼事了嗎??』老闆娘打斷了男人的話。

「嗯...」男人臉色沈了下來,略微停頓了一下後,又繼續開口說下

去。「只不過我忘了幸褔的背後,往往藏匿著最可怕的惡魔。就在我們訂

婚前一個月的一個晚上,她...她卻遭到歹徒的強暴...」

『啊!!』老闆娘驚訝地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都怪我 . . . 要是我那天堅持送她回去就好了!」男人用力地搥打著桌

面,使得杯子中的咖啡因劇烈的震動而灑了出來。

『你要我問的該不會就是這個吧?』老闆娘一面擦拭著灑出來的咖啡一面

說。

「不,不是的!我對她的感情不會因為這樣而有所動搖,我決定仍舊如期

訂婚,可惜就在我們訂婚的那一天,她...上吊自殺了」男人說話的語

調十分地平靜,但從他的表情上看得出,當時的他是多麼的難過與震驚。

『自殺?那她有沒有怎麼樣?』老闆娘睜大了眼睛,緊張的看著男人。

「幸運的是我們發現得早,送到醫院時還有氣,只是腦部因為長時間缺

氧,而呈現昏迷狀態,甚至一度有成為植物人的危險。」

『那她後來有醒過來嗎??』

「有的,她醒了。但 . . . 但當我得知她醒了的消息,高興地要去看她時,

卻被她父母給攔在門外。」

『為什麼?她父母為什麼不讓你去看她?』

「當她父母跪在地上求我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她失去了記憶,失去了認

識我以後的記憶,醫生說這是選擇性失憶症,當人在遭遇極大的打擊時,

會逃避性的藏起一些記憶。她父母求我暫時不要再出現在他面前,他們認

為讓她就這樣忘了之前的一切對她比較好,怕我要是去見她或許會讓她回

想起來,到時她可能又會陷入昏迷,甚至又跑去自殺。」

『她父母這麼說也是有道理,反正只是暫時嘛!等他情緒和身體都穩定

了,你就又可以見她啦!』老闆娘聽了男人的話後這樣說著。

男人對著老闆娘微微笑了笑後說:「妳知道他們的暫時指的是多久嗎?是

十年啊!也就是這十年裡我得要忍受這樣沒有她的日子,就算偶爾在路上

踫面,也得要裝作陌生人一般地和她擦肩而過。妳知道這樣的日子有多難

熬,這樣想愛卻又不能愛的心情有多痛苦。」男人用著近乎咆哮似的聲音

吼著。

『雖然會很痛苦,但你還是選擇了這條路吧!』老闆娘用著憐憫的眼神看

著男人。

老闆娘的眼神讓男人冷靜了下來,點頭說:「嗯,而且到今天就滿十年

了。」

『哦,真的嗎?那真是恭禧了,你努力撐了十年,到今天終於可以去見她

了。』老闆娘開心地說。

「是這樣沒錯,但是愈到這一天,我反倒愈害怕。十年了,我的心意是沒

有改變,但是她呢?如果我跟她說了以前的事,她還是想不起我那怎樣

辦,或者是她已經有男朋友,甚至於結婚了呢?這就是我想教妳的問

題。」男人似乎略帶緊張的看著眼前年輕的女店主,靜靜地等待著她的答

覆。

『嗯.....』老闆娘用手托著頭,臉色凝重的想著男人所提的問題。

『我想既然你這麼愛那個女孩,她記不記得你其實並不重要,最多是重新

開始而已,再重新追求她一次,再重新談一次戀愛,其實也很不錯吧!而

且就算有男朋友了也沒關係啊,把她從他手中搶過來不就行了嗎!』老闆

娘笑著說。

『但是 . . . 』她忽然將表情嚴肅了起來。『如果她已經結婚了的話,那你

就放棄吧!我們結了婚的人啊!是最痛恨有人破壞人家家庭的了!』

「是嗎!」男人低著頭冷寞地說。

『沒錯,所以你可千萬別做個破壞別人家庭的人哦!』

叮呤 . . . .

掛在門上鈴鐺又響了起來,走進來幾個剛下課的大學生,老闆娘走出吧

台,忙著招呼這幾位新來的客人。

『對了!』老闆娘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麼,轉過頭來看著男人。

『你為什麼會想問我這些啊?我和你不過是第一次見面而已啊?』她好奇

地問。

「嗯 . . . 為什麼呢 . . . 大概是因為那個女孩曾說過,結婚以後要和我一起

開一家像這樣的咖啡廳吧!」

『哦!原來是這樣子啊!』老闆娘說。

「嗯,只是這樣而已 . . . 只是這樣而已 . . . 只是這樣而已 . . . 只是 . . . . . 」

男人不停地重覆著同樣一句話,就好像在藉此告訴自己什麼似的。

爵士樂停了下來,使得整個屋子裡,只剩下大學生談笑的聲音。男人低著

頭偷偷地瞄著老闆娘手上的結婚戒指,一滴溫暖的眼淚,悄悄地滑進了那

杯早已冷卻的咖啡裡。

家族名稱:為愛悲傷的人總有他的歸處

關於本電子郵件內所有內容,均係由網友提供,不代表『PC home Online網路家庭』之立場。

PC home Online 家族 ‧全天不打烊

守候永恆的她,直到永遠永遠。

當愛在你觸手可及之處,請把握時機緊緊滴抓住它。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枉然。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限的你(上)

吳田玉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

我是台大畢業,在陸戰隊服役兩年後,留學美國在賓州大學念碩、博士,

教了一年書,於1989年加入IBM 研發中心,

待了六年,寫了二十多篇報告,有十二個專利。

忽然覺得做研究沒意思,人生乏味,我想這樣的日子下去,

再二十年,再寫三十個專利,五十篇報告,對人生有何意義與貢獻?

我就去找老闆談我的人生規劃。

老闆問我:「你知道你想做什麼?」

我說我不知道。

為何你不想做現在的事?」他問。

他要我回去想兩星期。

兩週後,我再去看他,

我告訴他我做研發、寫專利,雖然寫的很好,但並不快樂,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更吸引我的東西,我必須走出目前的框框。

去那裡?我不知道,但東西南北都好。

老闆派我去做生產,我就到製造部門做了二年,

啟發很大,在英國一年,在義大利一年。

以前做研發,覺得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一台電腦、一支鉛筆、一張紙,可以做出許多東西,

在我看來在工廠生產的人都是當年數學沒學好的人。

但我真的到工廠做生產,才發現自己是手無縛雞之力。

一個生產線機器壞了,我還要看操作手冊,要調溫度、調距離的,

我一個星期修不好,

但一個技工來,二分鐘就調好了。

在生產部門,廿四小時隨時有電話召喚,壓力很大,

生產一個產品,萬一機器中途停機造成斷線怎麼辦?

在生產部門這兩年,我學了兩件事。

第一就是人不分高低貴賤,你數學好、你物理好,

不代表你過人一等,以前研發的東西,無法進行實際生產,

在實驗室、在紙上做的很漂亮,但卻無法賣。

我忽然發現自己數學、物理再好,從小父母師長再稱讚都沒用了。

我學的第二件事就是實際的世界與自己的認知有所差距。

以前以為英國人道貌岸然,但我實際接觸發現並非如此,

人就是人,英國人不是中國人,但英國人也決不是我們在小說中、教科書、

義和團事件所認知的英國人。

義大利人不是英國人,也不是中國人,

他們熱情洋溢,生活中所喜好的與英國人、與中國人並不一樣。

例如同一句 "請"字,三國的人聽到的確是不一樣的意思。

二年在歐洲的生活使我感到世界之大,必須走出去,

否則自己的知識領域與生活經驗是脫節的,我們沒能把真正的生命活出來。

二年之後,我再去找老闆說這兩年我很投入、很喜歡這工作,

但這工作不適合我,壓力太大。

既然東邊去過了,我就向西走,老闆就送我去亞洲當銷售。

我飛到台灣,

臺灣的老闆問我「你會不會喝酒?」我說我不會,而且會昏倒。

「你會不會打高爾夫球?」我說不會,沒打過。

「你會不會卡拉OK?」我說不會。

他說:「那你為何來亞洲做銷售工作?」我說我有研發經驗、有生產經驗,

有對人的敏感,我知美國人如何想,也部份知道歐洲人如何想?

也許與一般銷售人員不一樣。

這位臺灣老闆就試用我。

我在 IBM亞太地區做了四年的銷售工作,

我所屬之部門從 7個人變成49個人。

四年之中,營業額從330Million到1Billion,有三倍的成長。

四十歲那年,我人在新加坡住著大房子,有司機、有傭人、有游泳池,

薪水兩倍,又有生活加給,

認為錢不是一回事,我又不快樂了,決定又要換工作。

這樣一個表現傑出又忠誠,而且待遇優厚的人,IBM 問我為何要離開?

當時日月光亞太區的營業額是十億美金,

IBM有八百八十億美金,我自己的事業群有七十億。

日月光要我做行銷 (Marketing),只有我一個人。

我認為在美國公司做事有「玻璃天花板」,

不論如何努力,總覺不太對。

結果,我在2000年毅然離開IBM,到了日月光擔任銷售副總裁。

無限的你 (The Unlimited You)

今日我們來討論三件事:

Who are you?

The Unlimited You,

Food for Thought

Who are you?

你是誰?當我們去任何一個會議時,人家會問你是誰?要你自我介紹。

一般人往往交換名片,其實這個名片介紹你的只是一個 job,並不是你,

但因只有兩秒鐘介紹也只好如此,沒關係,

但三十分鐘後,人家記得你什麼呢?

所以你腦中必須要有一個故事來介紹你自己,

這是要點,要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

你知道你是誰嗎?

以我為例,我今年48歲,

小學時,爸爸要我這樣介紹自己,

我是吳田玉,將來要進大同中學、建中、臺大,要留學拿博士。

30歲時,我拿了博士,

有一天我問自己拿博士幹什麼?有何意義?

後來我在 IBM工作,我有很多專利,我年年得獎,

但我問自己我為何要做專利?

到新加坡後,賺了一筆錢,我又在問我自己是誰?

今天在日月光,我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這個工作真的是我喜歡的嗎?」

要探討這個問題,解決了後,接下來的問題就不是那麼大。

The Unlimited You

臺灣教育是個極端矛盾的教育,

我母親每天與人介紹她兒子多聰明、她女兒多漂亮,

但當我拿個99分回去,我媽就打我;

我說我考第一名,我媽說他不管我第一名、第二名,但就是打我99分。

我媽在同事面前就說:「我兒子很笨」,

可是我不在時,她就說她兒子多聰明。

臺灣的父母如此、老師如此、長官也如此,在背後稱讚,但不在當面稱讚。

很少有人在會議中誠心稱讚對方,說「你的確比我高明」,

對同事、對屬下、對老闆都要常當面的稱讚。

你說我太太只會生小孩,其他都不會,你的婚姻能存在多久?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很受限制的,

我小學六年級騎腳踏車去遠足,我媽不讓我去,

她說萬一我發生什麼事,她怎麼活?

這話你一定聽的很多,父母說、妻子也說。

臺灣的教育是: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因為你還沒長大、你還沒成熟、你會被騙。

但在美國的教育就是將小孩放出去,像野狗一樣,可是能活著回來的就很厲害。

所以在臺灣兩個極端式的教育就把我們局限在框框裡。

今天我要跟你們說的是

「你們不是研發的人,你一定要從研發為基礎走出你的路,

因為你是無限的你,你不是只有研發的你。」

Food for Thought

我常看書及節錄一些東西,看看前人講的話常給我一些啟迪。

以前看孟子「吾日三省吾身」,我不明白,現在我天天做這件事。

我每天待人接物,常反省自己是否講錯話?做錯事?

這些錯有些很微小,不仔細想就不知道。

舉例來說,你有沒有發現你對某些人喜歡,對某些人不喜歡,

你喜歡某些餐廳(也許那餐廳又貴又遠)、

你不喜歡某些餐廳(縱然那餐聽又便宜又好吃)。

因為,當你與那人接觸時,已經在所做的事情之前預先加了正號或是負號。

各位都有交女朋友的經驗,

有些女孩子又漂亮,家中又有錢,又有修養,皮膚又白,但你就是不喜歡她,

或她就是不喜歡你。

有時那個男孩又矮又胖又醜,太太卻很漂亮,為什麼?

因為這個女孩子或男孩子在那個關鍵時刻,做了一件對的事,

於是在所有的事情前面被加了正號或是負號。

所以,「我如何待人接物,讓我所有以後的事情都加上正號?」

一個最淺顯的例子,

你看見一個女孩,「喂,妳好像胖了?」

那妳以後都是負號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有人無法見到別人的好,

例如孔雀開屏時,你要因為美麗而多稱讚,不要跑到後面去說:「屁股上沒毛」。

一個工程師花了三年做了一個研究報告,

你跑去說那個數字不對、那個符號不對。

人家在向你陳述一件事情時,

你不要在雞蛋裡挑骨頭,

不要見樹不見林,

不要做一些事在所有的事情上面加一個負號。

所以要常常反省自己。

Who are you?

■ You only have two things: Talents and Time

■ Most of us know what we are not good at; Only few of us know what we are

good at

■ Explore your talents

■ Leverage All of your talents

■ Be focus

你只有兩件事,時間與 Talents。

時間是個不定數,也可以說是定數。

人能活多久自己不知道,但 Talents,父母生下你,IQ已定,

但IQ可以改進,IQ可以隨著教育而增加,而唸書又是用時間來換取的,

金錢、愛情、家庭與事業都是用時間來換取的,

所以,你的 Talents無法改變,但卻可以增進;

時間的長短你無法改變,但你能改變的是時間的利用。

今天這一個半鐘頭的演講,我可以講風花雪月,我也可以講心中的話,

我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麼用。

我們中間大部份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知道自己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對於自己的優點卻知之甚少。

你知道自己多少呢?

要把你的優點顯示出來。

有一本書上說,

人有十三個 Talents,運動、語言、藝術細胞、購物、IQ、品味..等都是。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很震驚,才知 Mobility 也是Talent。

我從臺灣來美,兩個箱子,這是一個mobility,

我能來美國,又去英國、義大利、新加坡,現在在加州,並非很多人能這樣,

這需要身體要好、家庭要支援、環境要許可。

今天有兩個人,智、賢程度都一樣,

『現在要你去美國, 誰可以立刻走? 』這就是mobility。

Talents 並非與生俱來,乃是leverage了所有身邊的人、事、物的關係而來。

大家看看自己有那些 Talents?

希望你能全力使用上,

例如三人賽車,一個人的車有四個引擎,全開,

一個人的車有八個引擎,只開了三個,

一個人的車有十二個引擎,只有開兩個引擎,

誰贏?

你的十二個引擎,你開了幾個?

「要專心」(Be Focus),

基本上 Focus與 Mobility、Talent 並不相違背。

我媽從小就告訴我「唸書要專心」,臺灣的教育也是如此,

要我們做事「專心」,但「專心」與人生的選擇有關係嗎?

選擇做這個,我專心做這個,但難道我要一輩子做這件事嗎?

我的才華就是一輩子在這裡做研究嗎?

我的 Talents,我旁邊同事的 Talents,能合起來多開幾個引擎,

或我一個人獨力完成?

管理階層就是有辦法使別人願意一同來幫你完成一件大事.

人家為何來聽你的?

管理幾個人與管理幾萬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就在於你的領導風格。

臺灣許多主管一直是「為何你這麼笨, 我這麼聰明」,

這樣就永遠無法用人,

應該反過來,

「為何我這麼笨,你這麼聰明?」

你愈推崇別人,別人會從心裡尊崇你。

對太太也是如此。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的你(下)

Explore the Unlimited You

■Collecting marbles

--In every job, there is a marble

--Dedication makes marbles brighter

--Count your marbles

--Paint YOUR picture with ALL YOUR marbles

■Define your job

--Job should utilize all your marbles

--Job should give you more marbles

■Make friends,a lot of friends

--Be wise sometimes, be foolish sometimes

--Show your strength, your weakness too

小時候聽一個故事,

有一個撿石頭的女孩,要挑大石頭,挑來挑去,挑到一個小石頭。

我今天要講不一樣的角度,

任何一個工作,就如一個彈珠,

你花的功夫愈多,愈專心,撿到的彈珠就愈大。

但這只是一個顏色,紅的就是紅的,黃的就是黃的。

若能想法與別人合作,這又是一個顏色的彈珠,

你若能出國或是跨部會,這又是一個不一樣顏色的彈珠。

二十年以後,你的口袋有很多彈珠,

有幾件事情你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你要常去算你口袋中有多少彈珠?

一般人是彈珠拿到了以後,放入櫃中不去看,再找尋新的彈珠。

尤其我們學工程師出身的人有很多人常喜歡挑戰自己的短處,

而不去加強自己的長處。

譬如說你炒菜炒得很好,我已會了,卻去學高爾夫球,

會了又學其他的,我說要常常溫故而知新,

把炒菜炒的更好,把高爾夫打的更好,然後把這些加在一起,

創造我今天的Job。

一次在繪畫之訓練課,有一個人只有紅色,他畫了一匹馬,

好像徐悲鴻的馬一樣漂亮,還有一個人不太會畫,

但他有三種顏色,畫出來也是不錯,

我的意思是說,

你不需要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可是當你有很多彈珠,並且知道會利用這些彈珠,你就能成就不一樣的事情。

三種顏色、六種顏色、十種顏色畫出來的畫與兩種顏色畫出來的畫是不一樣的。

我在讀台大的時候,也在做家教,一個月三千元,很不錯,

一個星期教兩場,一場四個鐘頭。

有一天突發其想,想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式去賺錢,

就跑去公館賣黑棗,當時大陸棗禁止進口,我們就拿到了賣韓國棗的許可,

到迪化街賣,那時兩個晚上就賣三千元。

而我隔壁攤位老闆,沒讀過書,生意好的一塌糊塗。

但當時同學都在當家教,擺地攤的有幾人?

我當時的情況是不可能去做生意的,但這幾個做生意的經驗印象很深,也許當時我就喜歡做生意了,

我與來買東西的太太小姐打成一片,覺得很好玩。

我走了那一大段路,學士、碩士、博士、教授、研發,最後還是來做生意了。

你們到了這個年紀了,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下來,

多多少少已經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了。

但你有沒有能夠把自己真正喜歡的發揮出來?

因為你的父母、妻子、長官、同事、指導教授告訴你怎麼走。

各位立志做研發,我恭喜你,

但若心中有不一樣的火就要讓它燃燒起來。

你們是臺灣工研院研究的骨幹,若只能墨守成規,臺灣沒希望,

我希望你們要變成領導,格局要大,什麼事也能做,什麼事也敢想,臺灣教育出來的人太守本份,

對自己本份,對事業本份,對公司本份,那這個國家就很本份,

我們不是要守本份的人,我們要的是做大事的人。

廣結善緣,多去瞭解別人,

最重要的是多去瞭解別人所做的事對你有何幫助?

我們基本上就是不喜歡去謝謝別人,去稱讚別人。

謝謝別人不一定是要請吃飯,有時簡單的拍拍肩膀,

做主管的面對默默耕耘的部下,謝謝他們,平時不講,但心中都知道。

你面對太太每天的做飯洗衣,為你燙出筆挺的襯衫,你有謝謝嗎?

從夫妻的角色你可以學到很多來對待你的同事。

有小孩的人尤其能瞭解,一般人對孩子稱讚的多,

小孩會叫個爸爸媽媽,你就高興的稱讚:「真聰明」,

你為何不把對孩子的慷慨稱讚分給妻子、同仁與部屬呢?

另外一件事是交朋友時,不能一直是太聰明。

一個人若太聰明就會交不到朋友,

若太笨,也會交不到朋友,

有時要聰明,有時要笨,

而何時該聰明?何時該笨?這就是智慧。

有人就是人緣好,人緣好的人絕不是笨人,

他知道何時表現聰明、何時表現笨拙一些,他有這個智慧。

當主管的人,

你若不對部屬說謝謝,不對部屬說我需要你,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

若你對太太說她除了會生孩子外,什麼都不會,

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

對客戶、對合作夥伴,都要形成共生的關係 ,自己的缺點要能顯示出來。

你為何喜歡狗?

狗很忠實,你一回家,狗就搖著尾巴熱情撲上來迎接你,

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狗對你好,

第一件事是搖尾巴,第二件事他會翻過身來把全身最脆弱的部份給你,就是牠的肚子。

你打牠也可以,但會打死牠喲!一般人就會去摸摸牠。

我們有多少人能夠瞭解當狗的藝術呢?

第一是搖尾巴,第二是公開自己的缺點。

一般人是這樣想:「喂!我是博士,你是碩士,

你是那裡的碩士?是臺灣的碩士嗎?還是美國的?德國的?是那個學校的?」

「我在這個行業裡是權威…等」,

知道人為何喜歡嬰兒、小孩嗎?

要知道人緣好,

要當領導就要讓人知道我的缺點在那裡?我需要別人幫助我。

Explore the Un-limited You

■Expand your knowledge space

--Read books --Conversation

--GQ (Newspaper、Movie、Comics、ANYTHING)

■Positive thinking

--Motivational speech

--Think big and think tall

■Focus

--Time is the only asset you cannot afford wasting

一定要唸書,要多唸書,什麼書都要唸。

要多與人講話(conversation)。

人都知道IQ、知道EQ,但你知道GQ嗎?

GQ就是天上的事他知道一半,地上的事他全知道,

這種朋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的第三種「友多聞」。

我希大家儘量培養你的GQ。

電影要多看,

我很喜歡看電影,看電影讓我瞭解那種文化中的有趣的事;

我也喜歡看小說,在飛機上我若不想睡的話,不是看小說就是看電影。

我與客戶交談的時候,大家最喜歡談的第一就是新聞,

昨天發生什麼事,今天發生什麼事,

第二談的就是醫療,大家都怕死,

這個年紀了,大家身上多少都有一點小毛病,如果你能提供養生之道,

為朋友的痛風提供一些醫療的資訊,吃什麼?喝什麼?你就贏得一份友誼。

我請問大家,這種知識你在台大學過嗎?在工研院學過嗎?

你若沒有IQ、EQ、GQ,今天很難在這個社會中做大事。

我今天在這裡向你們演講,搏命演出,主要希望把層次拉高,

希望你們不單是只做研究,也要把眼光放遠,要做大事。

有人說我講這些話是打高砲,我無所謂,

今日大家全部陣亡,我認了,但今日你們中間有一位起來做大事了,我就賺了,

而且是大賺了,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真正的領袖有一個、兩個就行了。

我講這話,是希望你們的生活態度要改變,

你們沒變成leader,你們手下的人變成leader,我就賺了。

「也許你會說,這事我做不到,」我不是要你今日就做到,

我跌跌撞撞,真正想事情是28、29 歲,我想了20年,今日才在講,並且還在想,諸位也至少要20年的功夫,

但有些事情是20 年後想的事,有些卻是今天就可以想的事。

譬如今日回去在車上,你就可以想:

「我是誰?與我共生食物鏈的人是誰?我如何與他們相處?」

我向各位講的保證各位是第一次聽到,因為是我自己想的。

但是坊間有很多motivation的書或是演講,我鼓勵大家多看、多聽,

因為有潛移默化的功效,每天都在想我多偉大,有talents,自然心想事成。

我第一次接觸motivation 的書,是一位同仁

對我很好,他給一套tape,要我在車上聽,

我心想:「你簡直是吃我豆腐嘛!還不是傳教那一套。」

可是我一聽就上癮了,

我給別人聽,我自己後來聽了十幾套,我的生命從那時開始改變。

我開始想很多的事,你們要多聽,

講的人一定是從他生命中體會出來的道理,

你多聽了,也可以理出自己的一套,

不要吝嗇與人分享,分享愈多,自己心理建設也愈好。

要想像自己很高大。

我在研究所唸書的時候,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優秀同學,

又瘦又小,卻去追來自臺灣一位聰明、漂亮、兇悍、英文好、個兒高的女同學,

雖然沒追成功,但他們也成了好朋友,一起吃飯、看電影。

當時來自臺灣的男生,有的是電機系、有的打籃球,個兒高大,但沒一位敢追她。

有一天我問這位來自新加坡的男生:「你比他矮一個頭,你怎敢追她?」

他說:「我雖然長得瘦小,但我認為我很高大。」

為這件事,我體會很大,人不是外在的你,乃是裡面的你 ,

為何很多人可以做到平常外面人以為他做不到的事。

在大學時,我看見漂亮女孩便發抖,緊張,不敢去追,

回頭想想,如果那時我理直氣壯追她,

我認為我英俊、我認為我高大,我就是要追你嘛!

你怎麼看我是你的事,

「我們為何不能看自己是很高很大呢?」

再講講日月光的事,我剛到日月光時,大家看我是新人,

別人都在日月光二十多年了,都是皇宮侍衛、御前侍衛,

告誡我「最好乖乖做你的事」。

但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有一天我會做他們的老闆,

我與他們相處的很好。

我把自己想的很高、很大。

今天在職場上,你為何不能把自己想的很高、很大呢?

你為何不能當工研院的院長?

你為何不能創業?

你為何不能做一個大的研究計劃?

如果一開始就說:「我不行,我不行,」

那你就是一開始就把自己打敗了。

我並不比別人聰明,並不比別人運氣好,我只是日以繼夜的加倍努力。

今日公司全球營運歸我管,一年做30 萬哩的飛機,常送聯航的免費票給人,

人家很高興以為是免費,其實是我用屁股坐來的。

為何如此飛?

如此忙碌當中,仍要撥出兩小時與你們談,

因為你們的背景,我需要與你們談。

你們心中所想的,有時講不出來,這是臺灣教育體系出來的人講不出來的。

我今日不講,我會後悔,我講了,也許十年後,你們中間有些人會請我吃飯。

Kindergarten Basics

這是一本書,是一位傳教士寫的,

他說我們人生所有需要學的事在幼稚園時就學到了。

◆ 所有東西要分享(Share everything)

◆ 玩遊戲要公平(Play fair)

◆ 不要打人(Don't hit people)

◆ 物歸原位(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

◆ 自己弄髒的,自己收拾乾淨(Clean up your own mess)

◆ 不要拿別人的東西(Don't take things that aren't yours)

◆ 傷到別人要道歉(Say sorry when you hurt somebody)

◆ 走在外面時要注意交通,要手牽手,走在一起(When you go out into the world、watch out for traffic、

hold hands、and stick together)

Food for Thought

「We know what we are、but know not what we may be.」 ─William Shakespeare

「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one thing

.」─Abraham Lincoln

「The time is always right to do what is right.」 ─Martin Luther King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do or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 Henry Ford

你是你,把完整的你、無限的你活出來,

一個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上帝、祖宗、父母給你的東西,你只活了三分之一,

你對不起上帝、祖宗、父母。

我認為我自己將會成為日月光的營運長,日月光將會是一個好公司,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為何不敢去想、不敢去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樂教養五大法則

作者/鮑伯.墨瑞、艾利希亞.福廷貝瑞

與一般人的想法相反,悲觀的思想並不會導致憂鬱症,反倒是和憂鬱出自相同的原因:童年壓力與創傷。事實上,憂鬱和悲觀在神經學上是類似的,本書的全部七大步驟對兩者都有功效。讓孩子具備積極的心態當然有助於驅除憂鬱,這一章還會再提出一些強而有效的樂觀教養技巧。

依據耶魯大學的洛克哈特(Kristi L. Lockhart)所說,一般情況下,兒童直到七歲都極度的樂觀。她的研究顯示,幼稚園到小學一年級的小孩相信人有辦法歷經很大的轉變,負面的特徵都變成正面的,最不聰明的也可以變成最聰明,最壞的變成最好的,甚至少了根手指頭也會長回來。這種天生的樂觀讓小孩有勇氣應付新的挑戰,學習新技能,嘗試新的人際關係,不屈不撓。

七歲到十歲間,接替的是比較均衡但仍屬正面的觀點;不過,小孩的基因將決定他是比較傾向冒險還是謹慎。這兩種觀點都是狩獵採集部族所必須,不過要是樂觀的想法不能占上風,人類就要像渡渡鳥一樣滅絕了。

家庭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這天生的樂觀不會退讓給賓州大學(Pennsylvania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謂「習得的無助感」,這類悲觀想法是由於持續的失望和挫敗所造成,他認為這兩者就是憂鬱症流行的主因。

快樂教養五大法則

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而且越早學會越好。這些「快樂」法則包括: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勝任感、成功、堅持。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回復力,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要想讓孩子信守這些行為準則,你可以鼓勵孩子:

◎試了再說。

◎成功失敗都坦然接受。

◎練習。

◎為最佳結局做好準備。

◎說「好!」可讓樂觀以及高昂的自信心成為終生習慣。

鼓勵「試了再說」

澳洲人經常會說「試看看」,意思是冒個險、試一試。為了鼓勵孩子養成「試了再說」的習慣,一開始就要提供他適當的支持與挑戰。兒童是天生的冒險家,讓他們身處於充滿顏色、動作、紋路還有各種表面的豐富環境中,有助孩子能夠展開熟悉這個世界的有趣感官與動作程序。父母提供安全感和鼓勵,讓孩子了解到你對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很高興,並在需要時幫他一把。

嬰兒透過遊戲學習,像是突然冒出頭來,並能用眼睛或耳朵追蹤你的臉或其他物品。等孩子長大些,玩的遊戲要能鼓勵他使用新字,或讓他爬過阻礙物找你或拿他心愛的玩具。四歲或五歲時,孩子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譬如閱讀或從愈來愈遠的地方找路回家(和大人一起)。記得,父母的鼓勵、讚賞,要比孩子所追求的「目標」還受歡迎。

※秘訣:把遊戲拆成孩子能夠成功應付的段落。千萬別讓孩子認為如果失敗了會讓你很失望,要不然他會乾脆不願嘗試。

成敗都能接受

吉卜齡的詩〈如果〉有一段,描寫的正是均衡的樂觀態度:

如果你能接受勝利與挫敗

都以平常心看待。

雖然父母必須盡其所能確保孩子可以有成功的經驗,以便對生活周遭能有所掌控,也要教他了解到沒人能夠永遠一帆風順。就算是超人也要怕他家鄉來的礦石!樂觀的真正意義是說,孩子能夠接受在某一件事的表現並不理想,並不會因此認為他每次的努力都將成空。更重要的是,即使孩子失敗仍能保有自我意識,仍是個有價值的人。

一旦父母把自己的自尊和孩子的成就掛勾,往往就會發生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表現(或毫無表現)很不高興,不妨捫心自問這情緒是否和你的自尊串連在一起,還有,是不是和童年時父母對你的反應有關。

父母如何為孩子「描述」(或是述說)某事件的結果,將會大幅決定他的反應,也教會他以後對此狀況應該怎麼解讀。讚賞孩子的嘗試和做事方法而不僅是讚賞結果,有助於維持孩子的信心和堅持。例如,假設孩子游泳比賽輸了,當然要承認他的沮喪或挫折感,不過還要再加上一句像是:「我覺得你很棒。你並沒有放棄,而且手臂的動作和上游泳課時一樣好。」

有能力接受某次失敗只不過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災難,也就是不要把挫敗「視為慘劇」。塞利格曼說:「失敗……可暫時打壓自尊,不過孩子對失敗的解釋方法更有可能造成傷害。」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讀一個句子遇到困難就認為「我絕對學不會認字」,或者朋友沒找他一起玩就覺得「沒人喜歡我」,就會對自己對生命普遍都不滿意。你可以從旁協助,指出這些負面的結果並不長久也非全面,不過是暫時和單獨的例子。以更為正面的觀點表述孩子的經驗,像是這麼說:「我曉得這很氣人,不過這一句真的很難,而且其他的句子你都會了!」或是:「這次他們沒有請你一起玩並不表示沒人喜歡你,也許他們沒看到你也在那。」不管孩子的情緒感受如何,都要能夠以同理心看待;以你的觀點實話實說,或者不妨也提出父母的個人意見。

「總是」或「都沒有」之類的字詞,就是塞利格曼所謂「持續悲觀態度」的徵像。他說:「很快就放棄的人,相信他們所遇到的倒楣事都是持續的;壞運氣揮之不去,還會一直影響他的一生。不受無助感作用的人,則相信壞事的起因都是一時。」

往往,成年人都變得會被最終目標所迷,喪失可以樂在過程當中的能力。然而,生命中大半時間都是過程:唸學位、運動以保持身材、往目的地旅行。事實上,研究顯示像是升職或搬新家之類的重大事件,並不像日常經驗那樣影響我們的總體情緒。幼童與生俱來可以完全專注於眼前而不會為結果操煩。雖說父母可能需要慢慢教導孩子一些現實感(稍後我們會談到延遲享樂),還是應該著重在過程。若想將這種態度當做是孩子的典範,父母要以那些能在過程中享受的事情為主,盡可能把你的一生照著安排,而不是那些你覺得「應該」做、或已知可以達成某個目標的活動。人生的旅途上幾乎都是過程,大部分的勝利與挫敗都不過是路上的標點符號。

※秘訣:記錄一天之中你說「總是」或「都沒有」的次數,想想看你傳達給孩子的訊息是什麼!

練習並奮鬥不懈

鼓勵孩子磨練技巧並堅持到底,可更進一步強化支配感和勝任感,也能建立起心理學家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和戈爾茲坦(Sam Goldstein)所謂的「勝任區」。在兩人合著的《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中文版由天下雜誌出版)一書中,寫道:「勝任區是孩子表現很好、喜歡從事,並能得到正面關注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被認做個人的強項。」

即使很沒有信心的孩子一開始似乎會忽略正面的意見,造成父母變得挫折而減少正面回饋,重要的是必須持續讚賞而不氣餒。戈爾茲坦說:「真正的自我價值、希望和恢復力,奠基於他能夠在大家都覺得重要的域領中體會到成功的經驗。這就要父母能夠認出孩子的勝任區並且予以強化……。一旦孩子發現他的能力,就更願意面對已知比較會遇到問題的域領。」

就小嬰兒來說,學會走路是個重大成就,也是天生就能實現。提供嬰兒一些達成的方式:提供她可以依靠著平衡身體的物品、跨出一步就大加讚賞、如果向你展開雙臂時讓他能扶著你的手,嬰兒就能很順利地激發出這個本能。練習走路的技巧包括跌倒然後再站起來。如果你顯得不耐煩、催促她,或是一直抓著嬰孩的手讓她不會跌倒,孩子就不會有信心或得到支配感(以後孩子也可能會發展出學習困難)。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藉著試驗學習技術,或適時要求協助。她會學到如果事情一開始就不順就要趕快放棄,讓別人出面搭救或是幫她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孩子學會變得無助。

別忘記,孩子有自己的步調和做事方法。孩子所發展的「勝任區」最好是以能夠激發他熱情和好奇的活動為主,並不一定要順著父母所願。小心別把自己的興趣和步調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不是要教養出父母的複本或是早熟的小孩,而是一位樂觀、有恢復力並極為自主的人。

※秘訣:讓孩子觀察你在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練習並堅持不懈,可教他依此為榜樣。

盡力而為

研究顯示,小時候能夠接受延遲獎勵的孩子長大後在學業上、職場生涯和整個人生都有較好表現。這些孩子也更樂觀。多倫多大學的普倫西比(Angela Prencipe)和澤勒佐(Philip David Zelazo)所作的研究發現,兩歲的幼童會選擇較小但立即的獎勵,而不要較大但延遲的獎賞。這麼小的孩子,腦部皮質層還沒長成足以進行推理和計畫。到了四歲時,就有可能對環境做出更多判斷,並接受延遲的獎賞。兩人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四歲小孩更能接受問題的多重觀點,形成計畫、記得整個計畫,並且刻意依此計畫行動。」

具有注意力失調困擾的孩子會覺得做計畫很難。不穩固的親子依附關係,會讓孩子害怕媽媽可能棄他而去所以必須緊緊巴著媽媽不放,也可能因此而阻撓孩子接受延遲獎勵的能力。

訓練四歲以上的孩子如何為將來打算,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他們把情況都仔細盤算想過一遍,並示範給他們看,你是如何選擇可增添真實生命價值的未來獎勵,而不是追求即刻滿足。舉例來說,可以對孩子解釋說:「雖然酸奶油很香,可是你決定不要配著馬鈴薯一起吃,因為將來可能會對身體不好」。還有,「雖然你也想要有幢附大草坪的房子可以玩耍,還是要等到銀行存款夠多,這樣以後才能買到好房子,所以也就用不著東想西想。」如果父母自己不做計畫也不等待時機,只是大聲宣稱做計畫或等待的好處,根本沒有用。

顯然,確保孩子覺得親子關係穩固也很重要,這還能鼓勵他們期待會有好結果。實際而樂觀指的是明白你真正想要而且值得認真做計畫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或者可以說是絕大部分都能完成)。重要的是,孩子參與計畫時表現的樂觀態度應該加以鼓勵,不要把他當做是個麻煩。讓孩子一起來計畫好玩的事:像是到海邊、養小狗、去動物園,或拜訪親戚朋友。

為了協助孩子學習擬訂長期計畫的技能,試看看以下幾個方法:

◎讓孩子參與擬定計畫,或是獨力完成或引導計畫進行,像是要穿什麼衣服、或是新養的小狗要帶去附近哪些地方散步。

◎ 鼓勵與擬定策略和團隊合作有關的遊戲或活動,兄弟姊妹或全家一起來,像是藏寶遊戲。

◎別揠苖助長。讓孩子有時間找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自己計畫。別期待孩子的想法十足理性,也別因此取笑她。如果孩子的計畫不可行,跟她解釋原因並且建議一些別的可行方案。

◎父母要能說到做到,或是在計畫改變時要讓孩子理解。孩子情緒的穩定要靠他能知道視為模範的人足堪信任。

◎如果好東西被推遲,別期待四歲以下的小孩會興高采烈;只好解釋說,有時這也是不得已的。

習慣說「好!(yes)」

最後,樂觀是一輩子的習慣,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我們所說的「習慣說『好!』」有關。「好!我可以蓋一間積木房子」「好!我可以翻個筋斗。」「好!我可以讓媽咪笑。」這就是高昂的自信心,對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都實實在在予以讚賞,不因一次挫敗就畏縮不前,並且搏得你所在乎的人能夠承認你的能力。

即使遭受挫折,就算有時是重大的失敗,也能由後續事件中生出樂觀和恢復力。哈維耶生下來就喪失視力還有右手(慣用手),可是他愛上了打網球,可能是因為雙親都從事這項運動。他的父母還有教練都從旁鼓勵,而不是說他不可能打網球。還沒上小學,他就能和雙親上場對打。等哈維爾長大些參加比賽,輸了好多次才逐漸掌握訣竅,可是父母不停的鼓勵,他也不曾停止練習。他發展出僅用左手的詭異低手發球法,並開始形成獨特的「勝任區」,甚至可以擊敗四肢健全的人士。哈維爾沒有打入溫布頓大賽,可是在自己的堅持和旁人協助之下他的確學會說「好!」。

配合上述的「快樂教養法則」,你就為孩子習慣說「好!」的終身觀念和經驗打下基礎。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培養樂觀的小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8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等你說謝謝

文/盛噶仁波切 2007/04/18

21世紀最動人的智慧心語!

『每天讓自己做積極正面的思考,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盛噶仁波切

人生其實只有『三天』,昨天已成過去,明天還在暮色裡,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今天』!

一輛高級轎車從度假村出來後,在鄉村的泥道上拋錨了,身穿名牌西服的車主焦急地對圍觀的人喊著:『你們有誰願意幫我爬進車底鎖一下螺絲啊?』

原來他的車,油管出了問題,漏出來的油已經流到地面,而那裡離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難怪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身旁打扮妖豔的女子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他趕緊掏出一張大鈔:『誰幫我鎖緊,這錢就是他的了!』

圍觀的人群裡有個小夥子動了一下,卻被他的同伴拉住:『別相信有錢人的話!』這時只見一個小孩子走了過去,說:『我來吧。』

操作很簡單,小孩在那人的指揮下不到一分鐘就鎖好了,爬出來後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那人,男人剛想把那張鈔票遞給小孩,

卻被女人喝斥住了:『你還真打算給他啊?給他一點零錢就好了!』

男人從女人手裡接過零錢遞給小孩,小孩搖了搖頭。聽見人群中的噓聲,男人又加了點錢,小孩子還是搖頭,男人有些生氣了:

『你嫌少?再嫌,錢都不給你了。』

『不,我沒有嫌少,我的老師說,幫人是不要報酬的!』

男人很納悶:『那你怎麼還不走?』

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說謝謝!』

看到這個故事,突然覺得人與人之間產生的誤會真是挺可怕的。同樣的一個舉動,在當事人看來是這樣,但在別人看來卻是另一回事,

有人曾對我發過牢騷,說這社會的陰暗面似乎都被他遇到了,

我對他說,那其實是因為你的心裡有太多太自我的東西,只以自己看到的一知半解或聽來的一些事便做了判決。

對此,我覺得你根本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你能以 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曾經誤會過你或害過你的人,

因為畢竟那些人是由於注意你才會生出一些是非,而這些注意無論有多少是負面,有多少又是誤會,你都應該感激,

是他們讓你不放鬆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8-2025 12:17 AM , Processed in 0.1294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