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浩田

浩看電影: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11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8-2014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創於1969年的超級英雄漫畫《Guardians of the Galaxy》,
是繼Fantastic Four、X-Men及Avengers之後,Marvel創作的第四隻英雄團隊。

他們由五個來自銀河系不同星球的戰士,或是罪犯所組成的軍團隊伍,
各自擁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外型。
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同樣背負著悲慘的命運:
失去母親後,被拐帶到外星球的地球人Star Lord;
最後一位Zen-Whoberi族人Gamora;家破人亡的Drax the Destroyer;
某行星的實驗性物種Rocket Raccoon;以及只懂得樹木語言的樹人Groot。

So here we are: a thief, two thugs, an assassin and a maniac.
But we're not going to stand by as evil wipes out the galaxy. I guess we're stuck together, partners.

即使自身的超能力有限,當五個有血有肉的孤獨靈魂湊集在一起,
卻能充分地發揮出團結的力量,戰勝強硬的敵人。

作爲英雄電影的首部曲,人物背景簡介是開場的慣例,篇幅或長或短。
不按常理出牌的滑稽笑點,適當地減削了一些枯燥的情節。
在宏大的宇宙觀中,銀河系的特效畫面讓人嘆爲觀止,故事情節也更為豐富多變。
看似粗野豪邁的皮囊之下,其實還隱藏著一些細膩的真情。
自稱“Star Lord”、愛聼老歌的Peter Quill,是他緬懷母親與舊時光的一種方式。
一句簡單的“Take my hand”,也起了前呼後應的作用;因曾錯失過,所以他更懂得及時把握。

總體而言,《Guardians of the Galaxy》鮮明而獨特的作風,
自成一格,有助於成爲區別的重要標誌,讓續集更有看頭。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choclatecake921 + 5 谢谢分享
harry_lim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8-2014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e're midway across the Atlantic. How do you kill someone in a crowded plane and get away with it.

飛機堪稱是最世界上安全的交通工具。
但是,据統計,絕大多數的重大空難事故,通常是人爲因素而造成的。

由開場的登機直至真相被揭發的一刻,故事的懸念和驚悚確實引人入勝。
在局限的空間與有限的時間里,迂迴曲折的劇情遞造了緊湊感。
只是,千鈞一髮之時的浪漫式慢動作,以及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
又讓電影回到了既定的模版和框架之中。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當人處身於局限而密閉的空間,同時在面對短促的時間時,
人的内心便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情緒,因而更容易引起觀衆的共鳴。

雖然著墨不多,劇情卻還是碰觸到了一些種族歧視的課題。
就像乘客們在懷疑那位中東醫生一樣。
一個人的信譽確實很重要;對於曾經犯過錯事的人,
生命中的一個瑕疵,或是污點,都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就像乘客們在誤解、質疑Bill一樣。
當世界濃縮到一個封閉的機艙時,人類的主觀、偏見、自私,便會顯而易見。
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相互猜疑,分歧愈來愈深,矛盾衝突最終會引致人爲的禍害。
歸根究底,和諧才是人類群體社會最重要的基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4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ndscape aka Anna

Sometimes we remember things the way we want to, rather than the way they really were.

一般而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
有時候,在毫無希冀之下,抱持著平常心去看待,反而更能感受到意外的驚喜。
那是因爲,我們經常都會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事物,
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象某樣事情,結果卻是事與願違。
《Mindscape》擁有自身獨特的風格特色,
在劇本、摄影、音效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水準,
是一部充滿内涵和想法的非主流影片,很值得欣賞。

《Mindscape》是一曲由懸疑和陰謀交織而成的交響曲。
它的曲風時而凝重,時而奧秘,同時還富有驚悚色彩。
謎樣般的少女,將觀衆帶入一層又一層仿如薄紗般的疑團,最終被誘騙而掉入迷局之中。
或者,概括而論,這是一齣以推理為包裝的科幻驚悚片。

開場白的那一首曲子的第一句歌詞:“To get inside my mind is what you wanted”,
就切入了故事的主題——“Mindscape”。
“Mindscape”亦作破解記憶,是一門介於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超自然能力。
擁有此能力的人,被稱為viewer,能夠侵入他人的記憶,並窺伺他人的内心。
若按照劇情的段落,故事大致上可區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層是John侵入Anna的記憶,找出後者不為人知的秘密;
接著第二層,則是Peter侵入John的記憶,調查兇殺案的真相。
其實由第一個層面,即John的記憶中,即可發現許多隱藏的綫索。
“記憶”中,John能看見Peter模糊的身影,同時也能看見Anna的幻影。
顯然的,這正證明了Anna也同樣具有viewer的超自然能力,並且能夠掌控自如。
她不但可以建構虛假的記憶,也能自由轉換記憶的主動權,
進而侵入他人的思想,意圖誤導所有人。

記憶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
從生物學的角度剖析,記憶的形成需要一種特殊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運作會增加麥胺酸的釋出,外來的訊息刺激在感官内短暫停留,成爲瞬間記憶;
被大腦分析過的瞬間記憶,會轉換成短期記憶;
反復的復習與思考,便會將短期記拓展成爲長期記憶。
換句話說,記憶的基礎源自於真實的經歷。
至於夢境,則是模擬真實情景的虛構記憶。
它會反復激活真實的片段,並將不同的記憶片段串聯起來。

時光把曾經轉換成回憶。
接著,人們依靠自己的思考模式去選擇銘記或遺忘事實的記憶。
It just because the lies are shocking and they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It doesn't necessarily make them true.
當真實是痛苦的時候,我們普遍會刻意抑制特殊蛋白質的發展;
只允許痛苦短暫停留在大腦内,然後欣然地接受事物的另一面。
甚至會嘗試將虛幻的真實與真實的夢境混淆在一起,
以致無法再清楚地分辨兩者之間的區別。
就如John自言道:“The funny thing about memory is that it can't be fully trusted.”
不過,有時候,痛苦的記憶反而是唯一可以拯救您的鑰匙。
唯有用不同的視覺去看待它,一遍又一遍地審視,才能看清真相。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1-8-2014 11:0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4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o win a war you have to start one

HBO製作的電視電影,向來都極具水準。高素質的影像、成熟的製作、大牌影星加盟的卡士陣容,加上話題性十足的題材,都為《The Normal Heart》增加了可看性。

由《Glee》導演執導的《The Normal Heart》,根據托尼獎同名話劇改編,是編劇Larry Kramer以自身的經歷所撰寫的人生感悟。故事發生於上紀八十年代的紐約,講述的是同性戀群體如何在保守的年代,為自己爭取平等的權利。

當時,愛滋病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為一種新發現的傳染性病毒。它堪稱是人類疾病史上最可怕的病毒,引起世界的恐慌。對於HIV的起源,科學界各有其説法。有科學家認爲,人類體内持有HIV基因,只是被發現的時間問題。這種不治之症大力地肆虐同性戀群體。於是,有人趁機大造文章,將愛滋病作為針對特有群體的藉口,把他們驅逐到社會的邊緣。當所有人鄙棄同性戀時,男主角對戀人不離不棄的真情,卻反駁了一般人對同性之愛的看法。

故事中的許多角色——像是Mark Ruffalo扮演的同志作家Ned Weeks,或是Julia Roberts飾演的半身癱瘓的醫生Dr. Emma——都是真性情的角色。他們的脾氣似乎都有點暴躁,當情緒一來,便是歇斯底里的時刻。這種看起來不太討好的性格,其實是源自内心的真實表現。
站在弱勢群體的立場,他們的憤怒全然是為了爭取最好的權益。與其守株待兔,倒不如勇敢地站出來,不放棄地說出自己的意願。總有一天,一定會有人聽見這把聲音。因爲,無論身處在什麽時代,每個人都應該享有追求平等的權利。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4-8-2014 12: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8-2014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 Long Way Down

在許多國家,自殺已成為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每一年,有將近一百萬人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
按照比率統計,全世界幾乎每4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

有自殺傾向的人,無時無刻都存活在焦灼的恐懼及無盡的絕望當中。
任何的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可言,除了黑暗,幾乎什麽都沒有了。

I Don't mind the pain. It's the hope that kills me.

電影改編自英國作家Nick Homby的同名暢銷小説,
由Pierce Brosnan、Aaron Paul、Toni Collette、Imogen Poots領銜主演,
是一部帶有黑色幽默的英式小品。
小品好看的原因,正是因爲它的劇本具有細膩的生活色彩,進而產生無限的共鳴。
接著,再搭載一首首動人的背景旋律,觸動心靈和情緒。

在元旦的除夕夜,四個失意絕望的陌生人,
同時出現在倫敦的自殺聖地,試圖選擇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由於通往地獄的跳臺狹窄,加上無法剋服的心理因素,
這四個人只能有秩序地排隊等待跳樓。
然後,一段荒誕、幽默,卻又溫馨、勵志的故事便由此展開。

故事的結構按照四個角色分成相互交集的四個片段,
並依據社會階層——從最上層至最平凡——按照順序一一解剖角色們的内心世界。
首先登場的是身敗名裂的電視主持人Martin。他是整個故事的主綫人物,也是故事的開端;
口不擇言又神經大條的政客女兒Jess,是凝聚這個互助會的重要角色;
終日需要照料嚴重殘疾兒子的單親媽媽Maureen,是串聯其他人物、感染心靈的柔性角色;
最後,再由謊稱自己換上癌症、做什麽事都失敗的披薩送遞員JJ,作爲故事的結尾。

對於角色們不如意的往事,觀衆或許只能夠從他們口中略知自殺的緣由。
然而,故事的重點,是著重於自殺未遂以後,每一個角色的心境變化。
一群絕望的人,原以為待在一起絕望,是為了減輕各自的絕望感。
在不知不覺間才發現,相互的關懷才是維繫他們之間的一根紐帶。
人是一群無法真正孤立生存的群體生物。
儘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價值觀,但我們的生活依然是彼此牽連、相互影響的。
簡單的一句問候、一個懷抱、一個微笑,就是關愛的傳遞。

其實,電影中有許多充滿隱喻的鏡頭與畫面。
像是JJ在海邊呐喊,並在海中央迷失方向時,眼神流露出的迷茫;
像是Martin與Maureen在看見孩子們偷吃巧克力噴泉時,對同一事情所闡述的兩種不同看法;
還有開場白時,那隻還來不及燃燒完的煙蒂,就這樣掉入深淵,灰飛煙滅;
細心的人,也許早已發現4位主角的名字,其中兩個都有相同的字母。

真實的人生就像一場遊戲,每個人都身在其中。
遊戲的規則就像飛旋標,想要得到什麽,就得先付出什麽。
在遊戲的過程中,玩者或許會被陷阱擊倒。
與其浪費時間去自責,倒不如去思考如何脫離困境,
往正面的想法思量思索,才會獲得正能量帶來的力量。

My therapist told me a story, a true story about this guy who survived jumping off the golden gate bridge.
The moment he jumped, he realized that the only thing in his life tat he could't fix was the thing he'd just done.
5秒鐘可以改變人生的結局。
千萬別讓還未燃盡的煙蒂,就這樣輕易地在瞬間熄滅……


The Irrepressibles-In This Shirt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31-8-2014 02:4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14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戏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2014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kiki 发表于 31-8-2014 06:02 PM
在戏院看

原來戲院有上映噢
太小看本地影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4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守る犬

改編自同名漫畫,據稱是日本2011年年度感人作品。
從主演到配角,都是日本電影圈數一數二的演技派。

然而,劇情沒有預想般催淚。
兩隻狗的命運終結原本可以編寫得更煽情,
不過,整個故事反而趨向平淡、節奏緩慢,卻又帶點寫實的步調。
後來才發現,星守犬只是這個故事的牽引。
沉浸在社會壓力的人,才是作者(或者導演)想要展現的故事主體。

不知從何開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疏離。
有困難的人寧願依靠自己,也不願再尋求他人的幫忙,
只敢把真實的情感投射在其他地方或物件身上。

即使在不同的時間綫上起跑,毫不相干的生命綫,
因爲人類特有的情感,而有了相互交錯的聯係。
一路上,他們遇見了不同的人——民宿老闆娘、便利店老闆、二手商店夫婦、咖啡館老闆,
這些人雖然都各自生活在困境之中,而且都不完美,但他們始終堅強、努力地活著。

人的一生當中,總有高潮和低谷,有苦澀也有甘甜。
人生無論逆順,只要換個心境繼續去期盼,繼續去經歷,就已是足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9-2014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rrugas

西班牙文“Arrugas”,意即Wrinkles或是皺紋,是衰老的一種象徵。
誕生、成長、衰老、死亡,皆是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
雖然如此,大多數的人始終害怕青春的消逝與死亡的降臨。

《Arrugas》改編自西班牙同名獲獎漫畫的動畫。
縱使動畫的色彩斑斕、畫風充滿童稚,它卻是一部只适合成人觀賞的動畫片。
畫家使用了非常冷靜的口吻,去敘述了一篇很沉重而殘酷的故事,
細膩地刻畫了老年人的孤獨、恐懼以及無奈。

在一座像是流放地的療養院里,老人們因爲成了家庭的負擔,
而被遺棄在這裡,全然毫無生活的寄托。
每一天的日子幾乎都是千篇一律,了無意義。
曾當過分行行長的老人、愛嘲笑他人的老人、
喜歡收集果醬奶油的老人、幻想自己坐在東方快車的老人、
不斷重復別人話語的老人、妄想有火星人追蹤自己的老人、
還有患有阿兹海默病的老人……
老人院里住著形形色色的老人,只是我們都還來不及認識他們。
他們都曾經擁有自己的一段故事,都曾有一段璀璨的人生,
在最後短暫的老年日子,他們也只能蜷縮在四四方方的小房間中,
寂寥無助地看著窗外亦或籬笆外的景色,腦中不斷回播起從前的記憶片段。
像風一樣的時間,任意地記憶吹散到空氣之中,直到再也拼湊不出自己的臉孔。

然而,在這座悲涼孤寂的流放地中,
兩個價值觀完全不同的老人,在人生最後一段時光遇見對方,而成爲了一生的摯友。
一個老人,爲了照料另一位老人,毅然決定踏上了他曾經最害怕逗留的“二樓”。
最終,他們一起乘搭開往人生終點的末班列車,陪伴彼此直到旅途的終點。
列車軌道上的積雪,似乎也被這樣的溫暖而融化了。

Dedicada a todos, ancianos de hoy, ancianos de manana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
關懷老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其實就是善待明日的自己。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0-9-2014 12:0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14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f

I may not do everything great in my life, but I'm good at this. I manage to touch people's lives with what I do and I want to share this with you.

由Jon Favreau自編自導自演的輕鬆小品,
三位大牌Robert Downey Jr.、Dustin Hoffman及Scarlett Johansson的客串演出,
無疑成爲了這齣戯的最大亮點。
故事前半段講述的是星級名廚淪落為落魄廚師;
而故事後半段則變成帶有勵志性質的公路電影。
看似平淡,卻又感覺很溫馨,整體不過不失。

表面上,《Chef》是一部美食電影。
不過,細細品味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言在此意在彼。
在某個程度上,“料理”與“電影”之間存在著一種親密的關係。
口味一直以來都是很個人的事情。
有人喜歡,自然也會有人討厭。
同一部電影、同一碟料理,在不同的人眼裏,便有不同的見解和詮釋。

又同一時間,隨著手機與網絡日趨普遍,人人幾乎都能成爲食評家或評論家。
一個“Like”、一個“Follow”、一個“Tweet”、
一個“Share”、一張照片,即能直接影響事情的成與敗。
藏在廚房裏的廚師,與躲在鏡頭背後的導演,
都會成爲網民們舉頭論足的目標。

爲了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有些人也迫不得已生產一些制式化的東西。
然而,長久的既定模式,只會抑制創意的萌發。
偶爾抛開成見、放下身段,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也説不定。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1-9-2014 01:12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吟舟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4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21-9-2014 12:59 PM
Chef

I may not do everything great in my life, but I'm good at this. I manage to touch people ...

写到太好了,我想看看这部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14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舟 发表于 24-9-2014 02:34 PM
写到太好了,我想看看这部电影。

其實整個故事偏向於平淡,稱不上非常好看,不過,電影背後的態度還滿正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4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illion Dollar Arm

It's a simple fact that not everyone is destined to claim their page in the history books.
But a lot of people are wiling to pay for a piece of it.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國,也是世界第一大民主國家。隨著經濟不斷地崛起,印度也成爲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軍力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大。儘管有許多專家與學家推翻了“印度將成為下一個強國”之説法,卻無人能否認印度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之一,因而受到世界矚目。根據《福布斯》報導,自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上任執政以後,許多國際公司和投資者紛紛對印度經濟保持著極爲樂觀的態度,並且認爲它前景可觀。

就普遍意義而言,體育競技是國際間和平與友誼的象徵。另一方面,它也成爲了大國之間較量經濟實力的指標。普遍重視教育的印度,在國際體育運動方面一直表現不理想。板球是印度人最熱衷、最受歡迎的唯一一項運動。直至2008年北京奧運會,Abhinav Bindra在10米氣步槍摘得金牌,為印度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刻,也是印度在體育競技崛起的新標記。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Million Dollar Arm》,是Disney出品的體育類勵志電影。故事講述一名面臨公司財政危機的體育經紀人,無意中受到啓發而決定為事業做最後一搏,跋山涉水去到印度這個尚未開發的國度,物色天才投手。縱使過程十分不順利,加上美國與印度的文化差距與語言隔膜,兩個背井離鄉的印度男孩始終完成了“美國夢”之使命,成為首兩位登上大聯盟的印度球員。《Lars and the Real Girl》導演Craig Gillespie執導的這部新作,整體不愠不火、不過不失,卻勝在節奏輕快且笑料不斷,兼具幽默、溫馨與勵志於一體。

管理球隊與球員的工作,就像CEO經營公司一樣;除了須要專業技術以外,更要懂得溝通,瞭解如何與人相處。心靈能量遠比金錢更能夠給予精神上最大的慰藉與支持。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9-10-2014 11:4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4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9-10-2014 11:00 AM
Million Dollar Arm

It's a simple fact that not everyone is destined to claim their page in th ...

我昨天才刚看这个Million Dollar Arm
虽然不是很懂棒球,但是整部戏很有励志感,某些部分还蛮幽默的。
对里面那个Amit很印象深刻,觉得他人小小的,却有很大的理想。
他的脸很有喜感,讲的英文有很浓的印度腔真的让我一直很想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4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oclatecake921 发表于 9-10-2014 02:46 PM
我昨天才刚看这个Million Dollar Arm
虽然不是很懂棒球,但是整部戏很有励志感,某些部分还蛮幽默的。 ...

前一陣子找了很多電影,卻沒有時間看

對。Amit甚至比廣告狂男Jon Hamm還搶鏡,
讓人忍不住一直笑。

不過,這部電影就是少了一些些驚喜和感人的元素
可能是自己原本期待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4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 review ~ 对于 A long way down 很有兴趣,在下载中。。。。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0-2014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pgraded 发表于 9-10-2014 06:38 PM
看了你的 review ~ 对于 A long way down 很有兴趣,在下载中。。。。

谢谢分享

不客氣
同一杯茶湊到不同人的嘴邊,都可能會有不同的味道。
希望A Long Way Down也是你手中那杯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14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移民至美國的馬來西亞導演Yen Tan,所執導的第一部短片《Love Stories》在Dallas片展被遴選為6部最佳作品之一。第一部長片處女作《Happy Birthday》在費城國際同志電影節中斬獲大評審獎。新作《PIT Stop》則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提名。

與前作《Ciao》一樣,《PIT Stop》一如既往的沉靜,沒有強烈的情感衝突。
鏡頭下的城市在鄉謠音樂的伴奏下,顯得美麗而空虛。
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内斂寡言,他們的背後似乎都有一段說不完的故事。
臉上那慾言又止的表情似乎隱藏著什麽,企圖欺騙他人的眼睛。

一個養狗的失婚男人,生活重心依然全放在前妻與女兒身上;
一個養貓的孤獨男人,爲了昏迷的前度愛人而選擇駐留在原地;
電影帶著緩緩的節拍,以細膩的口吻敘述著兩段平淡的人生。
兩個擁有同樣境遇的男人,各自生活在德州某個小鎮的某個角落。
在民風相對保守的小鎮,他們和其他藍領階級一樣,刻苦耐勞地工作、生存。
寂然的臉只是爲了掩飾心中的迷惘與落寞。
日復一日、日復一日,單調的日子愈久愈乏味。
在錯過了無數次的機遇以後,兩條寂寞的平行綫,
終於在交叉點上的加油站相互交錯、重疊。
原來,世上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幸福一直守候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等待被發現。

或許我們都曾經與某個人擦身而過。
在人來人往的路途中,趕路的人們往往會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有時還會對同一條路上的其他旅人漠然置之,曾經的腳步已留在身後。
走過一段又一段漫漫的人生旅途以後,也是時候該停下腳步憩息片刻。
在中途的驛站,重新規劃下一個行程。
這一次的錯過,也許會成爲下一次的機遇。
這一次的挫折,或許會造就下一次的勝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4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ubber

Ladies, gentlemen,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today is an homage to the "no reason" - that most powerful element of style. You probably never gave it a thought, but all great films, without exception, contain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no reason. And you know why? Because life itself is filled with no reason.

Are you TYRE (TIRED) of the Expected?

這是一個荒誕不經,卻又恬不為怪的故事。
屏幕外的觀衆跟著熒幕内的觀衆,靜心期待地看了好幾分鐘的風沙與垃圾。
當有些人的心裏開始感覺不耐煩的時候,終於,沙地上的一個輪胎展現了自己的生命跡象。
它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了環境,然後開始蹣跚學步。
一個沒有五官、沒有四肢的非生物體,就這樣配合著輕柔的音樂,朝著前方不停滾輪。
直到碰到一個塑膠瓶阻擋去路,它就像小孩子踩螞蟻一樣碾了過去。
後來又碰到一個酒瓶,它驟然發現自己可以利用念力把酒瓶打爆。
接著,它就將沿途遇到的野兔、烏鴉、白髮男人的頭顱一一震爆。
爲了追尋一個年齡女子,它來到一個汽車旅館……
它的名字就叫作“Robert”。它是一個輪胎——一個殘忍的殺手。

這部法國電影只有英文對白,並以美國西部公路電影為主軸,
帶有一點小成本製作的粗糙質感,同時融合了黑色、喜劇、驚悚、血腥等題材
光怪陸離的無釐頭風格使得它擁有兩極化的評語。
不過,故事在這作品中並非完全是重點。
故事的主綫和發展完全不需要依賴邏輯性,完全貫徹了“No Reason”這個主題。
然而,影片中所諷刺或隱喻的種種事物尤其明顯。
警長=導演;輪胎=電影的主角;觀衆=觀衆;警探=製作團隊;坐輪椅的觀衆=影評家。
故事的走向與發展,由“警長”說了就算,觀衆和其他警探們不能異議。
大批觀衆在觀衆席裏,喜愛起哄喧嘩、評述劇情,逆來順受地觀賞警長為他們編排的節目,再爭先恐後地搶吞一隻毫無營養的“火雞”,直到被毒死爲止。
坐輪椅的老人家由始至終都聚精會神地觀賞著這部戯。在緊要關頭,還向警長獻議,發表自己的建議。
作爲“電影”主體,輪胎其實也不想被設限在原來的框架,因此它從來也不跟著劇情的走向。即使被“警長”射了幾槍,内裏強大的力量讓它能夠托生在其他物件上,以其他形態繼續求存。
劇終的詮釋如何?或許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反正,這一切都不需要任何理由。輪胎本身已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P/S 1: 電影的配樂其實都蠻好聽的,特別是Blue Magic的《Just Don't Want to be Lonely》
P/S 2: 電影和預告片為18SG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11-2014 12:1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14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2-11-2014 12:07 PM
Rubber

Ladies, gentlemen,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today is an homage to the "no reason" ...

哈哈。。很有创意这样都可以拍成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7-2025 12:44 PM , Processed in 0.14246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