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摸顶与灌顶 堪布索达吉
有法师说∶“若真的摸摸头就可以得度了,当初佛陀何必讲经说法呢?四十九年说法是何等的艰辛,他老人家给人摸摸头岂不轻松省事?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迷信,不要被人骗了。”
佛陀度化众生有无量的方便法门,摸顶便是其中一种,佛经中经常可见到佛给弟子摸顶的例子。《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在参访文殊菩萨时,“是时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法华经》“嘱累品”中云:“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楞严经》中也有数处摸顶加持的记载,如在阿难遇摩登伽女,行将破戒,佛敕文殊师利持神咒将两人提来后,“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并开演了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摩地。后又有“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及“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宣化上人在解释摩顶时说:“摩顶在佛教里是表示慈悲爱护之意,并使其消除魔障。”恰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云:“尔时阿弥陀,伸右手摩顶,愿受菩提记。”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云:“佛经云:‘阿难陀,成熟业感,现行业力,皆可得不可思议,如来出有坏之诸善根、诸神变、诸加持等亦是不可思议,谁亦不能行衡量彼边、了知彼量及思维彼理,否则如来之境非不可思议也。’如是所说。譬如行者以密咒而成就天尊时,其天尊之手,置于行者之顶,于此刹那,行者即获得诸神通。”上师身体有无量的坛城和空行护法,摸顶是给弟子加持的一种方式。历史上就曾经有具足信心的弟子,合掌祈求上师摸顶而开悟,麦彭仁波切就是通过上师嘉样钦哲汪波的摸顶而证悟。也有些精神病患者通过有修证人的摸顶而霍然痊愈。以前十世班禅大师经常以这种方式给众生加持,1986年前后,十世班禅大师视察四川、青海、云南等地的藏族地区时,经常举行大法会并给信众摸顶。授记中班禅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岂有佛菩萨做骗人的事情?又出此言者的上师也经常给人摸顶加持,那是否他也骗了众生?一位做弟子的给师父的行为做出了这种结论,又会给人以何种感想?又如果广泛提倡只念一句佛号,那佛说法不也就没有必要了吗?他老人家给人念念佛号,岂不轻松省事?四十九年说法何等辛苦呀!但本人不敢如是承认,念佛、摸顶都是度众的方便法。
以前也曾有一位大德说过:“如今噶玛巴到处灌顶灌脚。”言下之意密法并非有如此殊胜。这也应属于一种未经观察的偏执之词。密宗当然没有灌脚仪式,灌顶是密宗的一种最殊胜的仪式,《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云:“依甚深之密咒灌顶仪轨,即能驱散或洗净弟子之三门及平等俱之诸障垢,于自相续中注入或种植能显现智慧之力,并令成熟四金刚也。”在历史上记载,释迦牟尼佛给恩扎布德国王灌顶后,立即证悟本性,获得佛位。续部中云:“灌顶后,不修亦成就。”其实灌顶在显宗中也屡见不鲜,如《十地经》中说,十地菩萨最后获得十方诸佛的大光明灌顶而证正等觉。《集密意经》也云:“若证佛陀之密意,复次明示于他众,此乃一切胜灌顶,彼得三有诸灌顶。”又《大乘无量寿经》在开篇介绍预会的十六大菩萨的功德时,也有“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之说。《楞伽经》云:“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证法,成就如来自证法身。”若听到灌顶的字眼便心怀不悦,则不免造下舍法罪,而无法解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宗萨钦哲仁波切新书<近乎佛教徒> 连载中
快乐不是目标
我们大部分人都相信,心灵道路究竟的终极成就,只会在这一生结束的时候才能到来。我们被这些不纯净的环境和身体所困住,因此必须死亡,才能完全成功。只有在死后,才能经验到神性或证悟的状态。所以在此生中,我们最多所能做的就是准备,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决定到底是以后是去天堂还是地狱。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没希望了,他们认为自己天生邪恶、不良善,不配去天堂----他们是驻定要去下界的。相似的,许多佛教徒理性上知道,众生都和乔达摩佛陀一样地具有相同的潜能和相同的本性,然而感性上,他们觉得没有足够的品德和能力,能获准进入证悟的金色大门,至少这一辈子不行。
对悉达多而言,究竟的安竭之所,不论是天堂或涅磐,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外及中解脱出来。如果你一定要指出一个真实的地点,那可能就是你现在坐着的地方。对悉达多而言,那是在印度比哈省一棵菩提树下,垫了一些干燥忘忧草的平石板上。直到今天,任何人都可到该地参访。悉达多所说的自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的。靠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精旱灾,可以在此生中证得。没有任何人不具这种潜能,包括困在地狱道中的众生都一样。
悉达多的目标并不是快乐。他的道路并非终究引导到快乐。相反的,它是一条直接的道路,通达痛苦的解脱、妄念和迷惑的解脱。因此涅磐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涅磐是寂静。悉达多教导佛法的目的,是要让杰克这种因为怕蛇而痛苦的人完全解脱。这表示杰克必须从以为自己不再受蛇威胁而得到的慰藉中超越出来才行。他必须了解,从一开始就根本无蛇,只有亚曼尼领带而已。悉达多的目标是除去杰克的痛苦,然后帮助他了解,从一开始,就没有本具存在的痛苦之因。
我们可以说,只要了悟趔,就会带来证悟的成就。根据了解真理的程度,我们能在证悟的阶段上进展,这叫做菩萨的证量,如果一个孩童被戏剧的恐怖怪兽所惊吓,我们可以带他到后台,去看卸妆后的演员,除去他的恐惧。相似的,如果你能看见一切现象的背后并了悟真理,你就会解脱。即使这位赏只拿掉了面具,恐惧也就相对减少了很多。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局部地了悟真理,也就会有相就的程度的解脱。
雕刻家可以从大理石中雕出美丽的女人,但他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不会和他的作品坠入情网。然而,如同希腊神话中匹格梅里安(Pygmalion)爱上了他自己创作的雕像伽拉泰姬(Galatea)一般,我们自己创造出朋友和敌人,却忘记他们是怎么来的。由于缺乏专注力,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转化为坚固而真实,而更纠结于其中。当你完全了悟这一切都只是你所创造的,而不只是知识上的了解时,你就自由了。
虽然快乐被认为只是一个概念,佛教典籍仍然使用诸如“大乐”等字眼来描述证悟。涅磐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喜乐的境界,因为没有迷惑、没有无明、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就是大乐。像是蛇的例子,能见到迷惑和无明的根源从未存在,那是更好的。当你从梦寐中醒来,会感到如释重负,但大乐好比从来就根本没有做过梦。从这个角度看,大乐和快乐不同。悉达多对他的追随者强调,如果他们真正地想从轮回中解脱的话,在此生或来生中追寻祥和与快乐是完全无用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的陷阱
佛陀有位堂弟,名叫难陀(Nanda),他深深地爱恋着妻子。他们相互迷恋,日夜难分难解。 佛陀知道堂弟从这个耽溺中醒来的时候已到,于是就前往难陀的宫殿乞食。因为难陀一直忙着做爱,造访者通常总是被遣走。但佛陀有他特殊的影响力,许多世以来,他从未说曾说过谎言,因为这个功德的缘故,佛陀具有说服的力理,当警卫通报佛陀来到大门口时,难陀虽然百般不愿,却也只好从他的爱巢中起身。他觉得至少他应该迎接他的堂兄才是。就在出房门前,他的妻子以唾液沾湿拇指,在他额头上画了一个圈,告诉他必须在唾液干掉以前回来。但是当难陀出去供养时,佛陀邀他去看非常稀有而奇玅的东西。难陀试图找个借口不去这个观光之旅,但佛陀坚持他一定要去。
于是两人来到了一个住着许多猴子的山上。其中有一只特别老骨嶙峋的独眼母猴。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和这只母猴,谁比较美?难陀回答当然他的妻子最美,而且描述了所有她的迷人之处。一谈起她,难陀才想起额头上的唾液早就干了,他非常想回去。但佛陀坚持拉他去兜率天,在该处见到了数以百计的美丽女神,以及堆积如山的天堂珍宝。佛陀问道,你的妻子和这些女神,谁比较美丽?这回难陀屈身回答说,比起这些女神,他的妻子好比一只母猴一般。佛陀于是带难陀去看一个由珍宝、美女和侍卫所围绕的无人宝座。震撼之余,难陀问,谁坐在这儿?佛陀叫他去问众女神。她们告诉他,在人间有一名叫难陀者,即将出家成为比丘。由于他的善行,他将投生于天界,成为宝座的主人,我们将会在此服侍他。难陀即刻要求佛陀为他剃度。
回到了人间,难陀成了比丘。佛陀叫来另外一位堂弟阿难(Ananda),告诉他要所有的比丘们不跟难陀说话,要他们无论如何都要避开他。“切勿交往,因为你们的发心不同;因此你们的见地不同,行为也一定不同。”佛陀说,”你们寻求的是证悟,而他寻求的是快乐。”比丘们因而都避开了难陀,他变得孤单而悲伤。他告诉佛陀被遗弃的感受,佛陀要他跟他再出去走一趟。这回他们去到了地狱界,见到了各种折磨、肢解、闷死的景象。在这之中,有一个巨大的铁锅,地狱小鬼环绕其周准备侍候。佛陀要难陀去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答道,在人间有个人叫难陀,现为一名比丘。因为如此,他将上天界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因为没有断除轮回之根,他会过分沉迷于天界的享乐而不追寻更多的善业,当功德耗尽时,他就会直下此锅中,我们就等着煮沸他。
这时难陀才了解,他必须不只是要离弃不快乐,也要离弃快乐才行。
* * * *
难陀的故事说明了我们是如何沉溺于享乐之中。跟他一样。,当更好的快乐出现时,我们就马上丢弃现有快乐。见到了独眼猴,让难陀加强了他的妻子是最美丽的觉受,但是当他见到了众女神时,就毫不迟疑地把她给抛弃了。如果证悟只是快乐的话,那么某种更好的东西出现时,它也会被抛弃。构筑于快乐之上的人生,基础是脆弱的。
我们人类是用自己的情况来想像证悟者。想像一位虚构的证悟者模糊地站在远方,比起现前、活生生的、会呼吸的证悟者来得容易。因为在我们心中,如此的证悟者除了具足人类所有最好的品质之外,一定是非常不得了、具有超人能力和特征的。也许我们有些人认为非常努力可以终究获得证悟。但是心中有了这么崇高的形象后,“非常努力”可能代表几百万辈子的奋斗也及牺牲所有好玩的东西。这种想法可能在我们愿意去想的时候才会浮现,但大部分时间,我们不愿去想。它太累人了。当我们看到去除一个世俗的习惯有多难时,证悟似科是遥不可及的,如果我们连烟都戒不成,怎么能想去戒除贪、嗔、痴的习气呢?许多人认为我们必须委托救世主或上师这样的人来替我产做净化的工作,因为我们没有信心能单独做到。但是,只要我们对相互依存的真理有正确的讯息,加上一点纪律来应用它的话,这些悲观的看法都不必要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及本初清静
经由知识和经验所获得的证悟能够超越怀疑。我们必须完全了解,阻碍证悟的染污和迷惑,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纵然我们的障碍看起来既顽强又恒常,事实上是不稳定的和合现象。明了了和合现象的依存性以及能被操作的道理,能引导我们看到它们无常的本质,而且可以让我们确定,它们是可以完全被清除的。
我们的本性就好比玻璃酒杯,而我们的染污和蔽障就好比污秽和指印一般。当我们买杯子时,它并没有本具存在的指印,当它被弄脏了,这习性的心认为杯子是脏的,而不是杯子上有污秽。杯不是脏的,它只是一个上面有污秽和指印的杯子而已。这些不净物可以被清除。如果杯子是脏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杯子丢了,因为污秽和杯子就会结合成一个东西;脏杯子。但事实并非如。污秽、指印和其它显现在杯子上的东西是缘自某些状况而来的。它们是暂的,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污秽洗掉。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河里、水槽里或洗碗机里去洗,或者叫佣人把它清干净。但不论我们用什么办法,目的是去除污秽,而不是去除杯子。洗杯子和洗污秽之间,有个极大的分别。也许我们会争论那只是语意的。但如果我们认为那个杯子和原有的不太一样,那就是一个谬见。因为杯子没有本具的指印,当你去除了污秽,杯子并没有转化----它还是你在店里买的那个同样的杯子。
当我们认为自己的本性是愤怒或愚痴的,而对自己达到证悟的能力有怀疑时,我们事实上是认为自己的本性是恒常不净而染污的。但如同杯子上的指印,这些情绪并非我们真实本性的一部分,我们只是从各种不利的情况之中,诸如不善的人相处,或不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等,集结了这些污染物而已。这个本初无污染的、自己清净的本性,常被称为佛性。但这引起染污和它所带来的情绪已经存在太久了,它强大到成为我们的第二性,不时地覆盖着我们。难怪我们认为没有希望。
要重燃希望,在佛教道路上的人可以开始这么相,我的酒杯可以洗耳恭听干净,或我可以净除我的负面情绪。这和杰克信为蛇应该被移除是类似而稍微幼稚的看法。然而,能够见到事物的本初真性之前,有时候这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不能够觉受一节现象本来具有的清净,至少,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清静的状态,能帮助我们往前努力。正如杰克认为蛇应该被移除是类似而稍微幼稚的看法。然而,能够见到事物的本初真性之前,有时候这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不能够觉受一切现象本来具有的清净,至少,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清静的状态。能帮助我们往前努力。正如杰克想要弄掉那蛇一般,我们想要去除蔽障,而且有勇气去尝试,是因为我们知道那是可能的。我们只须应用对治方法,来减弱造成污染的因缘,或强化与它相反的因缘,譬如说,生起慈悲心来证服嗔怀恨。我们热切地洗杯子,是因为相信我们可有个干净的杯子;同样的,我们热切地想办法去除蔽障,是因为相信我们有佛性。我们有信心把脏盘子放进洗碗机,是因为知道食物的残渣是可以被清除的。如果有人要我们把木炭洗白,我们就不会有相同的热心和信心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但在这无明、黑暗和迷惑之中,我们如何能探知佛性呢?飘流在汪洋中的水手,第一个希望的征兆来自于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线。朝向它驶去,他们就会抵达光之源头--灯塔。慈悲就好比从佛性所发出的光。起初,佛性只是超越我们见地的一个概念而已,但如果我们生起慈悲心,终将能趋近它。从一个迷失于贪、瞋、痴黑暗中的人身上,也许很难看出佛性。他们的佛性是如此地遥远,我们可能以为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即便在最黑暗而暴力的人心中,还是会有慈悲闪现,虽然那可能极为短暂而暗淡。如果能珍惜重视乍见的光芒,投入更多的能量往光源的方向移动,他们的佛性还是可以被发掘出来的。
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赞诵慈悲为达到完全去除无明最安全之道。悉达多的第一次慈悲行动在极早的一世,在一个不相称的地方--他那时不是菩萨,而是一个由于自已恶业而投生地狱道的众生。当时他和同伴被迫拉一辆车穿过地狱之火,阎王坐在后方,无情地鞭打他们。悉达多还满健壮,但他的同伴非常虚弱,因此被打地更厉害。
见到同伴被鞭打,悉达多生起了一股强烈的悲心。他请求阎王,请放他走,我来背负二人份的重量。一怒之下,阎王重击悉达多,他头裂而亡,往生善趣。他在死亡时刻的那一念慈悲心持续地增长,而在后来世中变得越来越灿烂。
循着慈悲心,还有无数的道路可以带领我们证得佛性。即使只是在智识上了解自已和众生本善,也能带我们趋近成就。这就好像我们把珍贵的钻戒放错了地方,但至少知道它还在珠宝箱中某处,不是掉在广大的山野中。
虽然我们用成就、愿望、祈愿等字眼来描述证悟,但究竟上我们并非从外在的来源得到证悟。较正确的说法是我们”发觉”了一直都在那儿的证悟。证悟是我们真实本性的一部分。我们的真实本性好似还在模子里尚未取出的一座金质雕像,而这模子就好比是我们的染污与无明。由于无明和情绪不是我们本性原有的一部分,如同模子不是雕像的一部分,因此有所谓本初清净这种说法。当模子破了,雕像就出现了。当我们的染污清除了,我们真正的佛性于是显现。但很重要的是了解--佛性并非神圣而真实存在的灵魂或本质。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6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rrickWong兄,可否告知我你这电子版是哪里拿来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也送了好几本给别人。不过近来这书好像要没什么货了,而我的一些朋友也买不到,所以有个电子版也不错,让更多人受益。
还请Derrickwong兄告知。
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好不容易才买到一本!这是一大陆网友边看边打字的。。。。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6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不怕盗版吗?这本书很不幸地,有版权。
不过,宗萨蒋扬钦哲的书实际上应该不会追究版权,因为他的另外一本书,在他的官方网址上已有电子版的了。
我在新加坡这里还能多找到几本,可能我会预先买下,然后送人当作生日礼物。
另一方面,我也会去留意宗萨蒋扬钦哲所拍的电影的DVD,买回来看看,然后再借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打算连载前面几篇!让大家看看,想看完整的去书店买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可能还会怀疑,如果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那么这证悟到底是什么东西?证悟者如何显现,如何作用?发觉我们的佛性,是什么感受?
在佛教的曲籍上,对这引起问题的回答,通常都说这是超越我们的概念,无法又言语表达的。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规避问题的狡猾答案。然而,事实上这就是答案。我们的逻辑、词汇是如此地有限,连普通的舒解感觉都无法充分地表达了;何况是全然舒放地经验,更难用言语来传达给另一个人。如果量子物理学家对他们的理论都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们又怎么能希望用词汇来述说证悟呢?受困于有限的逻辑和语言之中,同时又被情绪紧紧地控制着,在这种状态下,对于证悟者,我们只能付诸于想象。然而,勤奋努力加上推论逻辑,我们或可得到近似的答案,恰如你见到山顶有烟,就能推测应该有火一般。利用现有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始了解并接受,蔽障来自可以被操作的因缘,而且终究能被清净。想像没有染污情绪和负面性的状态,是了解证悟本性的第一步。
假设你现在正在头痛,你立即的愿望就是将它清除。这是可能的,因为你知道头痛不是你天生的一部分。接着你试图去了解为何头痛---譬如说,缺乏睡眠,然后你用适当的疗法来去除头痛,诸如服用阿斯匹灵或倒下来睡个觉等。
* * * *
在瓦勒那西初转法轮时,悉达多就教导了这四个步骤,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圣谛:了知苦;抛弃苦之因;修息苦之道;了知苦可灭。有些人可能不懂为何悉达多需要指出“了知苦”。难道我们没有足够的智力知道自己在受苦吗?但只有痛苦在完全成熟的状态下,我们认知到它是痛苦。对一个正在高高兴兴舔着冰淇淋的人,很难让他相信他正在受苦。然后,他才想了医生警告他要降低胆固醇的减轻体重的事。如果你能仔细探索这个状似愉快的经验,从他开始渴望吃一个冰淇淋,一直到他对肥胖和胆固醇的担心,你会发现他一直都处在焦虑之中。
我们能接受,对于象嗔恨这种情绪,如果用适当的方法对治,控制它一个下午是可能的。但是想象情绪能永久消失,心理上很难接受。然而,如果我们能想象形一个局部消除嗔恨,基本上平和而宁静的人,那么我们就能进一步想象永远消除嗔恨的人。但超越了一切情绪的人如何举止?盲信的人可能会想象一位盘腿坐在云端的温驯老者。而怀疑主义者可能会想象这种人就如植物人一般,毫无反应而无聊至极……如果真有这种人存在的话。
纵然证悟者无法言说,而证悟者又无法为凡无所认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问,悉达多是谁?他做了什么如此令人赞叹而伟大的事?他显现了什么不寻常的事迹?在佛教中,证悟者并不是由其超越自然能力(如飞行),或某种身体特征(如第三眼)来断定的。虽然佛陀本人常被描述为庄严殊胜、身呈金色、手柔软、具帝王相,但这些形容主要对无知的土包子或象杰克一般的人才有吸引力。在严谨的佛教经典中,并不夸耀佛陀能飞翔以及显神通的事迹。事实上,在口传教法上,一再地告诫弟子不要被这些不重要的物质所迷惑。虽然他有这种特殊的能力,但从来不被认为这是他伟大的成就。他最伟大的成就是了知了实相,因为了知实相能让我们彻底从痛苦中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奇迹。佛陀和我们看到一样的生老病死,但他致力于找寻其根本原因,这也是一个奇迹。他证得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是他究竟的胜利。他并非炫耀他打败了一个外在的敌人,而是发现了真正的敌人是攀缘于我执;而击败我执,比一切真实或想象的超自然能力,都是更大的奇迹。
虽然现今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发现了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悉达多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得到同样的结论,而且没有任何研究基金或科学实验室外;这也是一个奇迹。不像许多同一时代的人(或象今天我们许多人),逃不出靠外在赐予的恩宠才能解脱的这种想法,他发现了每一个众生本性都是清静的。具备了这个理解,所有的众生都有能力自我解脱。证悟的佛陀并不就此终身退隐,他不顾教导与理解有多困难,反而以无比的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分享他突破的发现。他设计了具有百千万种方法的道路,从单纯的敬香、坐直、观呼吸等,一直到复杂的观想、禅定等方法。这才是他超凡的力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陀。他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二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经由在菩提树下的了悟,佛陀从困于主客概念的二元状态中觉醒。他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他了悟只要是源自我执的任何情绪,都无法导致快乐。他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能够被觉受。他也了悟了甚至证悟都是超越概念的。这些了悟就是我们所称的“佛的智慧”,这是对全部实相的觉知。佛被称为是全知者。燕不是说佛陀访遍了世界上每一所大学并背记了每本书。这种学习根基于主体客体的二元知识,受其自身的缺陷、规范和目标所限,因此和觉醒的知见不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虽然现今我们拥有这一切科学知识,然而世界并未更进步;事实上,它可能是更糟。全知并不是指学问丰富。因此说某人知道一切,是意指他并没有“不知”。
佛陀更进一步地对众人指出证悟心的真实面貌,因则让每一个人都能突破痛苦的循环,也就是因为如此的大慈悲心最让大尊崇。如果有人不知情而将走过一片埋有地雷的田野,我们也许可以在他不知道的状况下,迅速地解除引信。但这只能暂时保护他,而且没有提供他完全的真相。然而,对他解释往这方向下去几里都会有地雷,就可以解除他立即及未来的痛苦,让他得以继续前进,甚至让他与别人分享这个讯息。同样的,佛陀教导人们,若要富裕,就要布施,若要征服别人,就要慈悲。但他同时规劝大家,若要富裕,首先要知道自足;而若要征服敌人,先要征服自己的嗔恨。究竟上,他教导大家,经由解构自我,痛苦可以从根断除,因为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痛苦。
由于感恩他的教法,悉达多的追随者以歌咏、祈祷文来赞颂他,有人赞美他的能力,能将整个宇宙置于一粒原子之上。有些追随者心怀崇敬。希望可以投生佛土。佛土被形容为有如一无限小之粒子,上有为数如宇宙中所有原子一般多的佛,在该处教导弟子们。如同密勒日巴的牦牛角一般,不信者,可能认为这是宗教性的童话,而信者可能毫不怀疑地接受这种描述而说,当然佛能这么做,他全知全能嘛。然而,如果我们以空性的观点来思索实相,了解根本或没有什么极小、极大或其它二元的分别,就能清楚地知道,佛并不需要臂力或膂力才能把宇宙举起来,放在一粒原子上。唯一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这个没有大或小的了解。导致我们无法如此看待现象的习气,是可以去除的,但我们有限的逻辑却阻碍了它。我们好像犯了厌食症或贪食症的人,虽然可能苗条美丽,却无法接受镜中所看到的自己,而别人也不懂为何她觉得自己肥胖。佛陀祛除了这所有的迷惑而见到一切时间、空间、性别、价值观都离于二元论,因此宇宙可以置于一粒原子之上。对这种了悟,他的崇敬者以诗歌赞叹他“超越时间与空间”。包括悉达最亲近的阿罗汉弟子们,都以见手掌与虚空同大,尘土与黄金等值而闻名。
当悉达多证悟时,他并不是把时间停止下来,或抵达了时间之终点,他只是单纯地不再受时间概念的染污。当我们说悉达多去除了时间与空间的一切蔽障时,并不是指他摧毁了时光机器或拆解了罗盘----而是他完全超越了一切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虽然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实际经验对我们这种时光奴隶来说难以理解,但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是有可能对时空概念得到有弹性、非固定的感受。我们遇见某人,正在遐想两人成为灵魂伴侣、结了婚、生了小孩、甚至还有孙儿。但就在此时,某些事情例如情人嘴角不经意流下的一丝口水,让我们悚然回到现实,而这些子孙们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由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益处这么难懂,我们不会想去了解它。我们太过习惯于依赖时间和空间的世界,因此不会想花力气在这种不真实的回报当中。我们对证悟超越善恶、苦乐、毁誉等二元情绪分别的面向,倒可能比较容易掌握。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依赖是可以了解的----因为目前它们很有用----但其它的这些分别,则是无用到荒唐的地步。二元论缠缚我们,令我们每年花上百万美金,只是来保持外表而已。如果我们在沙漠中漂泊,就没有必要让自己看起来动人。所以很明显地,我们要让自己看起来光鲜,是为了他人,要吸引他人,与他人竞争,被他人接受。当某个人说,噢,你有一双美腿。我们就会兴奋不已,继续打扮并期待更多的赞美。而这种赞美,就好比刀锋上的蜜糖一般。
许多人沉迷于自己对美丽的概念,以至于不知道我们认为吸引人的东西,事实上可能令他人厌恶。我们成为自己概念和虚荣心的受害者。这种虚荣心喂养了化妆品工业,而化妆品工业正是破坏自然环境的因缘之一。当我们受到赞美永不满足,认为那都是应得。渴望无尽赞美及注目的人,就象想要飞到天之边际的蝴蝶一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除了一般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之外,佛陀也抛弃了一切细微情绪的二元分别。他不视誉胜于毁,得胜于失,乐胜于苦,名胜于贱。他不受乐观或悲观所影响。没有一件事比另一件事更吸引人,或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想象我们不再受无谓的赞美或批评所缚,而是如佛一般地听闻----只是音声,如同回音。或者如同我们在临终时刻的听闻一般。亲人们称赞我们有多美好,可能会令我们有点开心,但同时我们已经不在乎、不受影响了。我们不会再执着于字眼上。如同生菜沙拉之于老虎,你可以想象如果一切世间的诱惑都不具吸引力,而你能超越各种贿赂或劝诱的话,会是如何。如果能不被赞誉所收买,不被批评所打击,我们就会有无比的力量。我们会极度地自由,不再会有不必要的期待与恐惧,汗水和血液,以及情绪性的反应。我们终将能把“我一点都不在乎”付诸修行。不去追逐他人的接纳,也不去逃避他人的排斥,才能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在想延续好的东西,或者在未来用更好的来取代它;或者我们沉溺于过去,忆念着曾经快乐的时光。讽刺的是,我们事实上并未真实珍惜过我们所怀旧的那个经验,因为当时我们正忙着攀执于期望与恐惧之中
我们象是沙滩上的儿童,忙着堆造沙堡,而圣者恰如在阳伞下望着我们的成年人。儿童们为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着迷,为了贝壳和铲子争吵,被拍上岸的浪头惊吓。他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成年人躺在附近,啜饮着椰子鸡尾酒,只是观看着,没有批判,不因为沙城堡建得好而得意,也不因为有人意外踩到烽火塔而生气或悲伤。他们不象儿童一般地纠缠在戏剧之中。我们还要想求什么更好的证悟呢?
* * * *
在世俗世界中,对证悟者最接近的比喻就是自由;事实上,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上,自由的概念是我们的原动力。我们梦想着一个能随心所欲的时空,就象美国梦。在我们的演说和宪法中,我们把自由和个人权利拿来象咒语一般地念诵;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并不真正想要它。如果被赐予完全的自由,我们可能会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来善用真正的自由,因为我们无法免于自己的傲慢、贪婪、期待与恐惧。如果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突然消失,只剩下一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有全然的自由----他可以大叫,不穿衣服四下游荡、违犯法律----虽然这样的世界不再有法律,也没有证人。但迟早他会开始觉得无聊、寂寞。希望有同伴。而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就是需要为他人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因此如果这位孤独仁兄的愿望实现,获得了一位同伴,这位同伴很可能会我行我素,因而有意无意地减损了他的自由。这怪谁呢?当然是这位孤独仁兄了。因为他的无聊造成了他的减损。如果不是无聊和寂寞,他可以还是自由的。
我们善于限制自己的自由。即使能够,我们也愿裸体四下走动,或者拿死鱼当领带去面视求职,因为我们想赢得好感,交到朋友。纵使另类或民俗文化能提供很多智慧,我们也可能不愿接受它们,因为我们不愿被指为嬉皮一族。
我们居住在责任和规范的牢狱之中。我们把个人权利、隐私权、拥枪权、言论自由等说成重大课题,但我们却不愿意与恐怖分子做邻居。当事关他人,我们就要加以限制。如果他人全然自由,你就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一切。他们的自由会限制你的自由。当马德里的火车和纽约的建筑物被炸毁时,我们责怪中央情报局纵容恐怖分子到外逍遥。我们信为政府的职责是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侵害。但侵害者却视自己为自由战士。同时,我们又希望自己是政治正确的公正之士,因此当我们貌似外裔的邻居被政府探员找麻烦时,又可能为他抗议。对于不切身的议题保持政治正确是特别容易的事。但无论如何,我们很可能成为自己政治正确的受害者。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6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6 derrickwong 的帖子
derrickwong兄,你还没给我那个联接可以找到这些被输入进电脑的《近乎佛教徒》。
先行谢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自在摄受祈祷文--大加持云
The Great Cloud of Prayers and Blessings that Subdue the Entire Animate and Inanimate Worlds
OM AH HUNG HRIH
嗡啊吽 啥
Om Ah Hung Hrih
DECHEN BARWA WANG GI PHO DRANG DU
大乐炽燃自在宫殿中
Within the palace of the Lord ablaze with Great Bliss,
DETONG SOSOR TOG PAY YESHE KU
乐空圣妙观察智慧身
The Wisdom Body (Jnanakaya) realizing Bliss and Emptiness individually
MACHAG DE DEN PADMAY RANGSHIN LE
离欲具乐莲花自性中
Is the nature of a lotus endowed with unattached Bliss, from this
DORJE NYIMA NANGWA CHEN POI PAL
金刚日尊大光明威德
the Glory of the Great Shining Vajra-Sun (manifests as
CHOKU NANGWA THAYE DORJE CHO
法身无量光佛金刚法
The Dharmakaya Amitabha – Vajradharma;
JIGTEN WANGCHUK THUKJE JE CHAG SUG
世间自在大慈大悲身
The (Sambhogakaya) Avalokiteshvara, Lord of the World – kindness that takes form through the force of compassion;
PEDMA GYALPO KHORDE NGA WANG GYUR
驾御轮回涅槃莲花王
The (Nirmanakaya) Padma Gyalpo who completely subdues Samsara and Nirvana;
NANGSID SIL NON WANGCHEN HERUKA
摧伏三有雄威嘿热嘎
The Great Lord Heruka who overcomes the animate and inanimate world;
SANGWA YESHE VAJRA VARAHI
秘密智慧金刚亥母尊
Vajravarahi – Secret Primordial Wisdom;
DEM CHOG DOD PAY GYALPO DECHEN TER
胜乐妙欲之王大乐藏
The Treasure of Great Bliss (Hayagriva) – The King who desires the Supreme Bliss;
MA LU KYE GUI YID THROG RIDJEDMA
摄诸众生心识作明母
The Goddess Kurukulle – Enchantress of all beings without exception;
CHOG THUN CHAG GYAI WANGCHUK DETONG GAR
胜共手印自在乐空舞
The Lord of Supreme and Mundane mudras who dances in Bliss and Emptiness;
WANG DZED DORJE PAWO DAKI TSOG
怀柔金刚勇士空行聚
The powerful Vajra Daka and the assemblies of dakinis.
NANG TONG NYAM PA CHEN POI NGANG NYID DU
现空广大平等自性中
Within the Great Sphere in which Appearances and Emptiness are equal,
DORJE KU GI GAR GYI SID SUM YO
金刚身之游舞震三有
The dance of the Vajrakaya causes the Three Worlds to tremble;
GAG MED SUNG GI SHED DRA KHAM SUM GUG
无碍语之笑声召三界
The Joyous Laughter of unobstructed (Enlightened) Speech captivates the Three Realms;
ODSER MARPO KHORDE YONG LA KHYAB
红光周遍轮涅一切处
Red light rays completely permeate Samsara and Nirvana;
SID SHI DANG CHUD YO SHING DUD PAR JED
撼动聚集有寂之精华
The brilliant essence of existence and peace emanates outwards and is recollected.
DORJE CHAGPA CHEN POI THUK KYI NI
依于金刚大欲之意乐
The (Enlightened) Mind of the Great Vajra Attachment
NAM NYI NGODRUB DOD GUI CHOG CHOL SHING
赐予所欲二种胜悉地
Bestows whatever Accomplishments of the Two Types that one may desire and
DORJE CHAGKYU SHAGPA CHEN PO YI
施以金刚铁钩大绢索
The Great Lasso of the Vajra Iron Hook
NANGSI DEWA CHENPOR DOM JED PA
万有显现摄缚大乐中
Binds the entire animate and inanimate worlds.
THAYE GYU THRUL DRA WAY ROL GAR CHEN
无边幻网之中游舞者
Endowed with the music and dancing of infinite magical nets,
TIL GYI GONG BU CHE WA SHIN SHUG PAY
犹如芝麻荚开而安住
Seated like piles of sesame seeds being opened up are
RABJAM TZA SUM WANG GI LHA TSOG LA
怀柔圣众浩瀚三根本
the assemblies of powerful yidams and vast numbers of Three Roots,
GU PAY SOL WA DEB SO JIN GYI LOB
至诚恭敬祈祷垂加持
I respectfully beseech all of these assembled deities – Please grant your blessings.
CHOG THUN NGODRUB DOD GUI PAL THA DAG
一切所欲胜共诸悉地
Please bestow the siddhi of unobstructed control
THOG MED WANG DU JED PAY NGODRUB CHOL
无碍自在成就祈垂赐
With respect to all the glories that one may desire – the supreme and mundane siddhi!
This prayer was propagated by the one named DHIH (Kunkhyen Mipham Rinpoche) on the 1st day of the 2nd month of the Earth-Rabbit Year. If one prays in this way, any person at all will definitely attain the activity of control and whatsoever they may desire. Having written this prayer on silken flags, raise them high, or to make a wind or fire circle (wheel) is also acceptable.
Virtue Virtue Virtue
Sarva Mangalam
This prayer with the colophon is jointly translated by Khenpo Tsewang Gyamtso Rinpoche and Greg in Namdroling Monastery, South India in mid 199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自在摄受祈祷文功德
麦彭仁波切(1846-1912)自幼即显现究竟的智慧,是历史上极少数无修成就的大圆满上师之一,乃文殊师利菩萨的殊胜化现。他一生中著有大量的论著,鲜明的阐释了宁玛派的显密观点。汇集成二十六函的《麦彭文集》。并显现了极大的神通与事业,从意伏藏中流露出大量的修法仪轨。《自在祈祷文》全称《观音九尊胜自在摄受众生祈祷文》,是麦彭仁波切在己卯年--公元1879年7月1日从意伏藏中掘出,具足息、增、怀、诛所有功德,特别包含了无量光佛、金刚持、莲花生大士、作明佛母、马头明王、金刚瑜伽母、胜乐金刚、勇士、空行、等无边广大、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任何人等,若修习此法,或用红色布料印制经幡,被风吹动,或多念诵,都能消除一切违缘障道、疾病、灾难,能令他人敬爱,具大威势,得财增福,所求如愿,世界和平,兴盛佛法,吉祥如意。
此法功德如一一详述,虽历经千劫也道之不尽,在此其功德如大海中只取一、二滴甘露,以飨同修。望珍重为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1-2006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1-2006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敦珠传乘出家和在家弟子在圣湖边举行荟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1-2006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巧遇日本的修行人!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06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rrickwong 于 12-11-2006 02:47 PM 发表

巧遇日本的修行人!
有和他们交谈吗?日莲系的教徒。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