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7-2025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允许你们使用中国技术来解释古希腊和埃及的科技了,但凡事都要拿出证据!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1: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8-7-2025 12:32 AM 编辑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0:42 PM
1. 粮食品种是考古发现农作物后的科学研究结果,不是理论。
你所谓的科学实验是怎样做的?一个古代的品种,怎样在今天复制?
古代的品种和今天的相差几千年,又如何知道古代麦的环境适应?
而且,古埃及因为气候稳定,可以做到一年两熟,古中国还有四季,大热大冷,因此在古代基本最多一年一熟,万一旱灾或水灾,就是全年颗粒无收。
最后,黄河一带,不是旱灾就是水灾,到今天都没有解决,更何况古代?而且盐碱问题,土流问题,沙化问题,如何养6千万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1: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0:46 PM
你对西汉末年的中国疆域范围,一无所知哦!
疆域大,表示更多的人要养活,还要把粮食通过陆路运到各地,根本不可能!
除非好像古希腊一带,用船运,才有可能。
所以,汉朝文明,有可能也是现代人虚构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1: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0:50 PM
我已经允许你们使用中国技术来解释古希腊和埃及的科技了,但凡事都要拿出证据!
不对,你要证明中国有技术可以应付黄河泛滥,各种气候,证明中国农业可以生产养活6千万人的粮食,然后有技术运到全国各地去。
你可以用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技术来解释中国技术。
不过,要拿出证据。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你来允许?我只不过拿了你能理解的东西来解释给你知道罢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有2千年的历史。
按照oyak999的标准,都是假的。
化妆品的毛还好好的。
衣服居然可以保存。
那个盒子,和埃及的鞋子居然半斤八两。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根据他的逻辑,马王堆出土的文物都是假的,因为保存到很好。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8-7-2025 04:11 PM 编辑
中国博物馆展示出来的这些有机物品,很多是复制品,展品会标注出来。
原物保存在恒温恒湿的保鲜库里!
根据考古学的经验,“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仅半年”说明要保存文物,隔绝空气防氧化和防腐很重要。
你们不能一边说埃及气候湿润利于农业,一边又说气候干燥利于保存文物。
比如 @开卷有益 :
中国马王堆考古有完整发掘过程记录,棺内有水隔绝了空气,所以才能保存尸体和丝织物。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8-7-2025 04:17 PM 编辑
中国的产粮区可不是只有黄河流域,南方有大量土地可以种植。
黄河近几千年来也不过改道过6次,几百年一次。
平时也不过是洪水,影响没有那么大。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8-7-2025 04:24 PM 编辑
以后来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航海能力,历经120年也不过才相当于运输了几万人的粮食。
几十万、几百万希腊人靠海上贸易运来粮食,麻烦你不要用现代科技套用在古代。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ry thousand, wet thousands. 
今天又学到东西了。
只可以大陆复制,不可以国外复制,真是只准官兵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不能一边说埃及气候湿润利于农业,一边又说气候干燥利于保存文物。
那么中国是气候湿润利于农业,还是气候干燥利于保存文物?
浏阳境内三山三水,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溪水横贯,山货水产丰富。早在 1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4000 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在河畔,农耕渔猎为业,得以生存繁衍。先秦时期,浏阳属荆楚之地,一群勤勉聪慧的原住先民,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与先后来到这里的商人、楚人杂居相处,共同生息,奠定了浏阳发展的基业。
马王堆汉墓,就在浏阳河的隔壁,浏阳河也不是最近才挖的,是古代就有的。
间隔只有1公里,明明就是水汽湿润,古物根本不可能保存!
中国马王堆考古有完整发掘过程记录,棺内有水隔绝了空气,所以才能保存尸体和丝织物。
棺内有水如何隔绝空气?马上发霉腐烂长蘑菇就有!
来你跟我解释,在河边如何保存古物!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以色列10500年前的篮子,3000年的草鞋的确不算什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黄河在公元前595-公元1946年间发生过26次明显改道和9次严重改道。其出海口范围波动极大,向北可达今日的天津,向南又强势冲刷过现在的苏北盐城。而且每次灾难发生的时间间隔很短,完全不是仅有支流变迁的尼罗河所能比拟。
这个你错了,黄河改道,是非常多次,不是你口中的短短6次。
黄河在过去的三千多年内共有高达1,593次的泛滥纪录,泛滥使其主干道改变了18次;每次的泛滥也都造成大量伤亡及经济损失。
这些是有记载的次数。根据现代的黄河水患记录,可以定性为:年年都水灾。
把辛辛苦苦的农作物淹死了,如何养活6千万人口?
1. 长沙、零陵、桂阳等地(今湖南、广西)
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99年)《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永元十一年,大水,长沙、零陵、桂阳水潦漂没。”
2. 江南地区(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年)《后汉书·安帝纪》:“是岁,江南大水,漂没庐舍。”
3. 荆州、豫章(今湖北、江西)
《后汉书·和帝纪》:建和元年(147年)“荆、豫章郡大水,田多伤。”
水灾完了就旱灾:
前179年 汉文帝 “夏大旱,河水竭” 京畿、关中
前133年 汉武帝 “大旱蝗,民饥死” 关中、河东
前107年 汉武帝 “大旱,令郡国举灾民” 全国多地
前49年 汉宣帝 “旱蝗并作,民相食” 淮南、河南
47年 光武帝 “京师旱,遣使赈民” 洛阳周边
77年 章帝 “京师及江南诸郡大旱,谷贵,人相食” 河南、江南
94年 和帝 “三年大旱,蝗灾继起” 中原
147年 桓帝 “大旱,蝗灾,饥馑,诏开仓赈灾” 冀州、兖州
168年 灵帝 “大旱三年,民饥疫死” 华北、中原等广泛地区
说要支持6千万人口,根本不可能。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湿润河网地区,挖开泥土几米就有水,不知道吗?
棺材入土被水浸泡,渗入棺材内的水,也叫“棺液”!
古尸有2种,湿尸和干尸。
有棺液的棺材里,可能出现湿尸。
而气候极其干燥的地方,则可能有干尸。
那么古希腊,到底是干燥还是湿润,你们先去讨论一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用马车拉粮食到中国各地需要翻山越岭,用马来拉,还是用人力扛?载多少公斤?有多少军力保护?走多久?途中不够水喝?如何解决?
几十万、几百万希腊人靠海上贸易运来粮食,麻烦你不要用现代科技套用在古代。 古希腊只有部分城市需要粮食,比如雅典。
其他的比如马其顿,底比斯,斯巴达,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根本就不需要依赖海上粮食供应。
用一艘船,就可以载大约80吨,加上粮食在希腊人饮食习惯和中国人那种3餐都吃粮食不同,希腊人吃鱼干,奶酪,蔬菜,水果,果干,豆类等。
只要10艘船,就可以应付雅典的粮食1个月的需求。
至于马其顿,底比斯,斯巴达等,自给自足都没问题。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5-7-2025 11:49 PM
古时候,贸易粮食诛九族的
这句是指粮食运进城了,不可以转手卖出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马王堆汉墓的东西遇到那么多水,应该都发霉腐烂生蘑菇了。
还保存得那么完好,根本不可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25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最早:云南甘棠箐遗址发现约 30 万年前木器,成果登上《科学》
2025年07月04日 14:35 IT之家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宣布了一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考古新发现:云南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 35 件保存完好的距今约 30 万年的木器,并确认是人类制作和使用的工具。这是目前东亚地区发现最早的木器。
相关成果已于北京时间 7 月 4 日凌晨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Science 上
1万年有什么特别?30万年才厉害!
|
|
|
|
|
|
|
|
发表于 28-7-2025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真是dry thousand, wet thousands.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