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柴人
在黑喑年代有一個巫師的徒弟,
因為無聊玩火而焚毀了巫師的堡壘,
巫師為了懲罰他,將他變做火柴人,
由五支巨大的火柴構成他的頭和四肢。
但,悲劇在於他仍可擁有思想和感情.......
過了大約一百年,火柴人遇上美麗的公主,
公主途經森林時,遇到大風雪而迷失了路,
幸得火柴人把她救援,帶她到山洞避雪。
火柴人對公主一見鍾情,但公主並不喜歡他。
火柴人為得公主的歡心,知道她感到寒冷,
便甘心燃點那對用火柴造的腿來供應溫暖。
腿被燒毀了,但公主還未等到兵士來拯救自己,
她決定利用火柴人的雙手再一次取得溫暖,
對火柴人說出綿綿情話,
希望他能為愛情犧牲多一趟,焚燒他雙手。
公主奸計得逞,現在火柴人只剩下頭和身。
不過,外表美麗內裡自私的公主,卻未受感化,
仍然想繼續得到溫暖,
她要求火柴人獻出剩餘的一枝火柴,亦即是他的頭和身,
火柴人知道這樣做會同是把生命終結,
但他仍然願意為公主做一切的事,只要公主感到快樂。
"擦"一聲,火柴人把頭燃著了,
他對公主說那段最後的對話:
"既然命運把我變成火柴人,
我寧願為愛情轟轟烈烈的自焚,直至死亡,
總好比再悶活多一百年有意思,
雖然,我知你在利用我對你的愛,但我甘心給妳利用。"
最後公主真的被感動。
因為公主身邊沒有水源,她想用淚水救熄火柴人身上的猛火,
但這女人一向鐵心得連眼淚也不流,
己經忘記了怎樣哭,到第一滴眼淚流出來時,
火柴人己經變成一堆黑炭,太遲了!
而巫師永遠譏笑火柴人的衝動,
原來,火柴人身上的咒語只有效一個世紀,
如果,他可多等一天就可以變回真人...
有時會想如果我們能預知將來,
不知我們還會否仍願意"犧牲"呢?
有時值得和不值得,可能只是一線之差,
試問有誰可以有絕對的答案呢?
如果妳是"火柴人",妳會怎麼做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獻給所有未婚,將要結婚,和已婚的好朋友!!
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
她總是在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吃,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
然後,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每個星期,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
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
晚上,她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
然而,在我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瞭解。
我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
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沉浸在古書的世界。
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我們、教育我們。
只是,在我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
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
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一椿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我問自己:「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的婚姻﹖」自以為是的付出我長大後,進入婚姻,漸漸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婚姻的初期,我就像母親一樣,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鍋子、擦地板,認真地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
奇怪的是,我不快樂;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他也不快樂。
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夠乾淨,飯菜燒得不夠好,於是,我更努力擦地板,用心做飯。
似乎,我們兩個人還是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著擦地板時,先生說﹕「老婆,來陪我聽一下音樂﹗」我不悅地說﹕「沒看到還有一大半的地方沒有擦﹗」這句話一說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話,在我父親母親的婚姻中,母親也經常這樣對父親說。
我正在重演父母親的婚姻,也重複他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
有一些領悟出現在我的心中。
「你要的是﹖」我停下手邊的工作,看著先生,想到我父親.....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母親刷鍋子的時間都比陪他的時間長。
不斷地做家事,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卻從未陪伴他,她忙著做家事,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這個方法是「做家事」。
而我,我也用我的方法在愛著我的先生。
我的方法也是母親的方法,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個故事「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
」我的領悟使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停下手邊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邊,陪他聽音樂,遠遠地看著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著母親的命運。
我問先生﹕「你需要什麼﹖」「我需要妳陪我聽聽音樂,家裡髒一點沒關係呀,以後幫妳請個傭人,妳就可以陪我了﹗」先生說。
「我以為你需要家裡乾淨,有人煮飯給你吃,有人為你洗衣服.....」我一口氣說了一串應該是他需要的事。
「那些都是次要的呀﹗」先生說。
「我最希望妳陪陪我。
」原來我作了許多白工,這個結果實在令我大吃一驚。
我們繼續分享彼此的需要,才發現他也做了不少白工,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對方,而不是對方的方式。
幸福的路徑自此以後,我列了一張先生的需要表,把它放在書桌前,他也列了一張我的需求表,放在他的書桌前。
洋洋灑灑十幾項的需求,像是有空陪對方聽音樂、有機會抱抱對方、每天早上kiss拜拜。
有些項目比較容易做到,有些項目比較難,像是「聽我說話,不要給建議。
」這是先生的需要。
如果我給他建議,他說他會覺得自己像笨蛋。
我想,這真是男人的面子問題。
我也學著不給建議,除非他問我,否則我就只是傾聽,順服到底,連走錯路時也一樣。
這對我實在是一條不容易學習的路,不過,比擦地板要輕鬆多了,而我們在需求的滿足中,婚姻也愈來愈有活力。
在我累的時候,我就選擇一些容易的項目做,像是「放一首放鬆音樂」,自己有力氣的時候就規劃「一次外地旅遊」這樣的事情。
有趣的是,「到植物園散步」是我們的共同項目、共同需求,每次婚姻有爭吵,去到植物園,總能安慰彼此的心靈。
其實,這也可想而知,原本我們就是因為對植物園的喜愛而相知相惜,一起走入婚姻,回到園子就會回到多年前彼此相愛的心情。
問對方:「你要什麼?」這句話開啟了婚姻另一個幸福之路。
兩個好人終於走上幸福之路。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他們都太執著用「自己」的方法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
自己累得半死,對方還感受不到,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也就灰心而死了。
既然上帝創造婚姻,我想,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好婚姻,只要方法用對,作「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好婚姻,絕對是可預期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閉上眼睛找感覺
一位年輕的選手,在教練的眼中是一個體質弱,耐力不好,肌肉和速度皆有待加強,但是領悟力高的選手,這種種設想下,她放棄跳高,而選擇跳遠。當然,她也選擇了苦練,在競技場上,她經歷運動傷害,經歷失敗,經歷心靈的低潮期,如今問她,她是怎樣度過的?「我會閉上眼睛,回想以前表現好的比賽,自己是怎麼應付過來的,抓住那種感覺,超越自己。」
當你感到挫折時,你是不是有想過,如何去突破困境呢?如果還沒想過,甚至無心去想辦法,不妨學習她。閉上你的眼睛,將你最好的一次表現,浮現眼前的黑幕之上。你會發現,遠離挫折沮喪,找回自信,並不是這麼的難!
閉上眼睛,我們現在就練習一下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後一名跑者
在一場盛大的馬拉松比賽結束後,三位優勝者都已產生,並且陸續頒獎完畢,會場的觀眾也即將離席。
突然,在運動場的一角響起陣陣掌聲。原來最後的一名跑者,此時正要跑進會場,由於在途中他曾摔跤多次,因此全身傷痕累累,但是他仍堅定的咬著牙要跑完全場。
當這位步履蹣跚,跑得一拐一拐的選手,忍著痛往前衝刺時,全場幾乎為之瘋狂,大家都起立鼓掌,為他的奮勇不懈加油打氣,直至那名選手跑到終點為止。
那一天,所有在場的人都學習到一堂寶貴的功課。
雖然在人生的奔跑過程中,有許多的不順利,甚至挫折、難堪不斷的襲來,但是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繼續再加把勁吧!天地都在為你打氣加油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重的十字架
有一對夫婦去觀賞著名的基督受難舞台劇。戲落幕之後,他們到後台拜訪扮演耶穌的主角。在和主角合影之後,他們發現在牆邊有一個很大的木製十字架,這正是主角在舞臺上所背負的那個道具。先生一時興起的跟太太說:「你幫我照一張我揹十字架的樣子吧!」於是他把十字架抬起來放在肩上,這時他才發現十字架非常重,原來它是用沈重的橡木做的,他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移動它。結果在使盡了力氣之後,他不得不氣喘吁吁地放棄了。他回頭跟主角說:「我以為是中空的,應該會很輕,你為什麼要扛這麼重的十字架來演戲呢?」
主角答道:「如果我感覺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這個角色。」
擔子雖使人沈重,卻更能增加你的責任感,隨時提醒你,努力的去完成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隻猴子
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馬上會被淋濕。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馬上水噴出來,每隻猴子都淋濕了;每隻猴子都去嘗試了發現都是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因為有水會噴出來。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猴子(稱為A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這隻A猴子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海K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新猴子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這新猴子去拿香蕉。這新猴子嘗試了幾次,被打的滿頭包,還是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另外一隻新猴子(稱為B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這隻B猴子看到香蕉,當然也是馬上要去拿,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K了一頓,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呵呵!)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人扁。
這就是「傳統」的由來。
傳統不去反省它,就沒有價值!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後的想要
她懷孕五個月,冒著骨癌的危險,打算生下孩子。就在她做婚前最後一次航海旅程時,她遭遇海難。在生命危急之時,她禱告著:「上帝!我不再跟你要求什麼了,只求你讓我的孩子活下去。」
對於台灣經濟有著重大貢獻的一位學者,他抗癌多年,癌細胞奔竄在他的血液裡,肝肺臟裡,骨髓裡,腦子裡。他想:「所有的名利,現在對我來說都是可笑的事情。如果能夠,我願平平靜靜的過日子,寫寫東西,看我的孫女長大,帶她上學。」
在電影「鐵達尼號」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最後的樂團,在最危急,最混亂中,他們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看不見」人生的悲歌,陶醉於自我的藝術領域。
一個人壽廣告,運用一個空難乘客在生命結束前的一段筆記「智子,好好照顧孩子」來點出人對生命的最後告白。
如果給你一個想像題:在你生命最終時,你「最後想要」的是什麼?它會是你在耿耿於懷於懷的挫折沮喪嗎?無論是不是,請為這題想像題做一個解答。因為你會對你的沮喪有一個新的認識。
中世紀的義大利商人說道:「勤於結帳,保良誼。」你與你自己是不是保持良好的關係呢?請每日與自己結帳:問問今生的「最後想要」?問問今日沮喪與自己的過往或是他人的孰大?日日力行,你會更了解沮喪這個撒旦的把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站立的土地公
無法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無異於是在出賣自己的靈魂。
在中國北方有一個村莊。村莊裡有位年輕人,他的行為很不檢點很喜歡偷人家的東西,有一天當這位年輕人經過村莊裡的土地公廟時,廟裡的土地公總是會自動的站起來,好像對這位年輕人很恭敬的樣子。村莊裡有位有錢的大地主,他正準備要將女兒嫁出去,挑來挑去總是找不到條件很好的人選,許多才俊之士前來求親,也都被這位大地主給拒絕了,他想那位年輕人雖然行為不檢點,但土地公卻是那麼地尊敬他,將來他一定會很有出息的。
村莊裡的人,得知大地主準備將女兒嫁給那位壞年輕人,不僅相當反對,而且還專程到他家勸說,希望他多加考慮。但是大地主對大家說:「在我們村裡有哪一個人從土地公廟前走過去時,土地公會站起來的。」但大地主還是堅持把女兒嫁給這位年輕人,年輕人娶了地主的女兒,本性仍舊不改,還是喜歡去偷別人的東西,同樣的當他經過土地公廟時,土地公看到他還是會站起來。
大地主覺得很奇怪,最後終於忍不住跪問土地公,何種緣故呢?
土地公回答說:「果我不站起來,鞋子早就被他偷走了!」
如一個人如果不肯實事求是,盲目地以自我為中心,以封閉的思考來判斷事情。終至錯誤發生,就像愚蠢的地主一樣,得不償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殘心
從前有個和尚到一戶農家去誦經,有個小孩在地上爬,手還拿著一個盛飯的鏟子在地上鏟來鏟去,孩子的母親過來把孩子抱了起來,隨手將小孩手中的飯鏟丟進飯鍋?和尚將經誦完,這位母親請他吃飯,和尚心想,地上的灰塵那麼多,小孩還拿飯鏟在地上鏟過,和尚實在不想吃這些飯,就謊稱有事,回寺去了,過了幾天,和尚又來這農家誦經,這位母親端出熱騰騰的甜酒釀來,和尚覺得味道很好,一連吃了好幾碗,等吃完了酒釀,孩子的母親笑著說:上一次真不好意思,你連飯都沒吃就回寺了,當時還剩下很多飯,我就將飯做成了一些甜酒釀,今天看你吃了這麼多,我真的很高興!
一位中國禪師和一位日本禪師一起乘船渡過瀨過瀨戶內海,日本禪師說:日本的海水多麼清澈,使人想起山中湖邊那些美麗的山葵花啊!中國禪師笑著說:日本海的水果然清澈,可惜,這水如果再混濁一點就更好了!日本禪師聽了很驚訝的說:為什麼呢?中國禪師平靜的說:清澈的水,只能長出山葵花,如果混濁一點,就能長出更美麗的白蓮花!
茶道名師出雲松江說:紅葉落下時,會浮在水面;那些不落的,反而沉入江底。人的一生,不是每個日子是好日子,惟有能接受壞日子的『殘心』,才更能體會出人生的真諦!
上天給予人一份困難時,也給予人一份智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成衛浴的故事
記得一年前上過一個老師的課,大家在討論三國演義裡的謀略計策。當時,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有關和成衛浴的故事:和成剛開始在鶯歌每天只出產十個馬桶,送到台北卻只賣出五個,於是,和成的老闆決定請來日本的技師指導,但是效果仍舊沒有好轉;最後,老闆決定到日本親自學習,而現在衛浴的大企業就因此產生了。
有一句話〝成功需經過慘淡的經營,經過學習、熟悉後,才會漸入佳境〞這句話,帶給了我無限的省思,為何?人生求學的階段,雖有人一路平順,一直線地升上去,完全無阻礙,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好,不是嗎?但是,何嘗美好?生命中的困難、阻礙,都是上天為了來磨練我們的心志,讓我們運用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學著去解決困境,增加經驗所產生的;比起一帆風順,這不是更好嗎?更有挑戰性、冒險性,藉此,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肯定自己的能力!
另一種說法,這種情況就是「過渡期」,經過層層的考驗,一步一步,紮穩腳跟,慢慢地往上爬,從中學習平時學不到的東西…。
我之前的求學路途中,可以說是普普通通,也充滿著未知的變數;但在目前,可以算是過渡期的末期了吧,我已學會漸漸體會從學習困難中帶來的一絲絲喜悅,即使只有一點點,這也會成為我邁向未來的一股動力!
祝全天下的人也能吃得苦中苦,祝福你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的價值
有位富商在退休之前,將三個兒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要在你們三個人之中,找一個最有生意頭腦的人,來繼承我的事業。現在我各給你們一萬塊錢,誰能拿這筆錢把一間空屋填滿,誰就能贏得我全部的財產。」
大兒子買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拖回空屋裡,把屋子占了大半空間。二兒子買了一大堆草,也將空屋填了大半。小兒子只花了二十五元,買回來一根蠟燭。
等到天黑了,他把父親請到空屋來,點燃了那支蠟燭說:「爸爸,您看看這屋子還有哪個角落沒有被這支蠟燭的光照到?」
富商看了非常滿意,遂讓小兒子繼承了事業。
******************************************************
一個餐廳生意好,門庭若市,餐廳的老闆年紀大了,想要退休,就找了三位經理過來。
老闆問第一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一位經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雞。」
老闆接著問第二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二位經理胸有成竹的答著:「先有蛋。」
老闆又叫來第三位經理,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三位經理認真的說:「客人先點雞,就先有雞;客人先點蛋,就先有蛋。」
老闆笑了,於是擢昇第三位經理為總經理。
當我們執著於表相,習慣於舊有的思考模式而無法跳脫,走不出一條新路來時,何不換個角度來看,為自己的慣性思考加些創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事情並非如外表看到的那樣
兩個天使一老一小於旅途中在一個富裕的家中借住了一晚,這戶人家對他們的態度非常無禮,只讓他們睡在濕冷又窄小的地下室,當兩位天使正準備就寢時,老天使在牆壁發現了一個洞,便把這個洞補起來,小天使問他為什麼,他說:「很多事情並非如外表看到的那樣。」
隔一晚天使們借住在一戶窮苦人家,但該戶的夫婦對他們非常友善且熱情款待,在一起分享了少量的食物後,夫婦倆即讓天使們睡他們的床,好讓二位天使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隔天一大早,天使們發現夫婦倆眼睛含著淚,原來他們賴以唯生的乳牛死了,小天使非常生氣地責問老天使:「你怎能讓這件事發生呢?之前那個富裕人家,什麼都不缺,但你幫他們補了牆;這對夫婦雖貧窮但和我們分享了所有,你卻讓他們賴以為生的乳牛死了!」
老天使回答:「很多事情常常並非如外表看到的那樣,在地下室時,我注意到那個洞裏面藏有黃金,既然他們如此貪婪,又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我就把牆封起,不讓他們發現這些黃金;而昨天我們睡覺時,死神要來取農婦的性命,我讓乳牛代替了她的命。」
許多時候事情的發生確實不如期望;更多的時候我們真的覺得老天爺怎麼處處跟我作對。但若是你有信心,你只要相信:任何不順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總是對你有益的。
但可能你總是過了很久後,才會明白這個道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夢想與空想
有一對兄弟,有一天他們出去爬山回家。他們的家住在八十層樓,他們一人揹著一大包的行李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於是哥哥就說:「弟弟,我們一起爬樓梯上去吧。」於是他們就一起爬上去。
到了二十樓的時候,哥哥又告訴弟弟,包包太重了,我們把它放在二十樓,我們爬上去,明天再下來拿。弟弟說好。於是他們就把他們的包包放在二十樓,繼續往上爬。
到了四十樓,弟弟開始抱怨,於是就跟哥哥吵起來了。他們邊吵邊爬,爬到了六十樓,哥哥就對弟弟說,只剩二十層樓了,我們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
於是他們就各走各的,終於到了家門口。哥哥就擺出了很帥的姿勢:「弟弟開門。」弟弟就對哥哥說,別鬧了,鑰匙不是在你那兒。
結果,他們把鑰匙留在二十樓的包包裡了。
這個故事其實在反映我們的人生。有很多人在二十歲以前是活在家人的期望和老師的期許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在二十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開始滿腔的熱血,開始有很多的夢想要完成;可是工作了二十年後,開始發覺工作不如意,於是就開始抱怨老闆、抱怨公司、抱怨社會、抱怨政府。就在這抱怨中又渡過了二十年。
於是告訴自己,六十歲了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就默默的走完自己的餘年吧。到了八十歲快要死掉的前夕,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還沒完成。
原來,他二十歲的夢想還沒有完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是許多為人父母、為人師長,在希望你獨立作業時最常說的一句話。然而,許多人往往聽過就算了,深不知「對自己負責」這句話是多麼地重要;它,就像是一種魔法,一種讓聽者感覺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的語言魔法;它,使人擁有自信心,告訴你「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
對自己負責,這是多麼重大的責任!就像是長輩賦與你至高無上的權力去操控、掌握這個屬於你的世界。但是它並不是說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是告訴你,做任何事前要審慎地思考開始、過程、目的、結果…且對決定的事負完全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就好像法律上所說的「完全的行為能力,負完全的責任與義務」類似,很慎重。
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無法對自己負責的人,舉個例子,飆車族、小偷、強盜…他們在做這些危險、犯法的事之前,想必未曾想過從事這行為的後果,所以當東窗事發後,他們往往後悔不已…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他不僅沒有對自己負責,也對社會、父母無法交代…如果是你,你絕對不會想讓自己也和他們一樣後悔吧?
即使到現在,我也無法界定「為自己負責」的界線到底在哪裡…也許我還太年輕;也許我的經驗並不豐富到可以完全負責的境地;也許…還有更多的也許…但目前身為老師的一位學生、父母的一個兒女、世界上的一份子,我想,我最大的責任~就是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做我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紅包袋有愛
九二一震得書櫃傾倒,利用休假時間整理散落一地的書籍,從妻藏書中掉一落一個紅包袋。
我看到紅紙袋上寫有黑字,仔細端詳寫著:「小蓓:妳及明耀的孝心我心領了,我有錢夠用,留給小孩子學業之用吧!」
短短幾個字,給我很大的震撼;也難怪妻子捨不得丟棄這個紅包袋,因為父親的愛在此顯露無遺。
跟妻結婚以來,知道岳父在空軍單位當士官長,家裡卻養了六個子女,當年縮衣節食過日子的艱苦可以想見。我從岳父能夠燒得一手好菜,寫得一手好字,還有做出道地的湖南臘味,退休後仍辛勤地以家鄉口味掙取蠅頭小利,體會出岳父是個愛家、愛子女的父親。
而今岳父已辭世,這紅紙袋彌足珍貴,讓我們夫妻及子女從中深深感受父親、爺爺偉大的愛。心中充滿感恩,願岳父在天之靈安息吧!
摘自聯合報88.11.2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單獨和女兒約會
習慣了早起去上幼稚園的大女兒,到了周日,仍是早起,還好我也是個喜歡早起的媽媽,否則難得的周日,得為了起床陪女兒而不能賴床,恐怕會痛苦萬分吧!
那天,周日的清晨,七點,大女兒便醒了,小女兒則與爸爸睡得正酣:大女兒心血來潮,提議說:「媽媽,我們去早餐店吃早餐,好不好?」正準備淘米煮稀飯的我,歪著頭想了想,「咦!不錯,好建議,走!」
母女倆手牽著手,走在台北周日清晨的清冷街道上,心卻分外的溫熱。和四歲多的女兒邊走邊閒話家常,在早餐店裡,邊吃邊談幼稚園裡的趣事,心中的絲絲暖意不斷揚升。
望著坐在我面前,滿足地啃著塗滿草莓醬吐司的女兒,我不禁愧嘆,有了小女兒後,我將自己完完全全奉獻給大女兒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記得有個朋友說過,多年前她便開始實施與兩個兒子單獨相處的作法,小兒子上國小低年級,她便在每個周三下午,放下工作,專心地陪孩子一整個下午,看電影、看展覽或玩耍都好;到了周日早上,她就專心陪大兒子,小兒子則和爸爸在家睡懶覺。
她分別問過兩個兒子,「媽媽公平嗎?」兩個兒子都點頭表示滿意。我很稱許朋友的作法,畢竟讓孩子覺得媽媽的愛是踏實的、公平的,孩子的心靈發展也會更健全吧!
看著嘴邊佔滿草莓醬,嘴角上揚笑得甜滋滋的大女兒,我期許自已,每週與大女兒「單獨約個會」。當然,小女兒雖小,單獨約會的時間也不能少囉!
轉貼~聯合報89.5.6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懂了血珍珠
二十年前的一個夜晚,父母就坐在我的床前,講了「血珍珠」這個故事給我聽,當時真的聽不懂有什麼意義。
二十年後的一個夜晚,我偶然在書中,又看到了「血珍珠」這個故事,但是體會已然不同。
「血珍珠」故事是一位父親用心用「血」去養了一串珍珠,因為要用「血」去養才會變成明亮、鮮紅的「血珍珠」。十年後,父親欣喜地將養大的血珍珠串成一串項鍊,拿給他的兩個兒子看。只見一個說這是他在水中撈到的,另一個吵著說這是他拿著藏寶圖找到的。讓一旁的父母啼笑皆非。
這位父親十年的心血,他的兩個小孩不懂,相信二十年後,他們就會懂得了,就像現在我也懂了老爸、老媽的辛苦一樣。感謝父母用「心」用「血」來撫養我、教育我,而我卻無知地常取笑父母沒讀書、不懂人情世故。如今我才知道,
父母是我的大菩薩,他們養我,我也要把他們照顧好。
轉貼~聯合報88.12.21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家一起出去玩
我好喜歡全家一起出去玩。專家說,要使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愛得夠、笑得夠、玩得夠。所以升格為父母後,只要一有時間,我們夫妻便會帶孩子接觸大自然,讓他們活在陽光下。
孩子很小時,我們常去住家附近的石門水庫,以及他們口中的骨頭山(虎頭山)玩,我們常把搖搖車、遙控車、風箏及球具一一放進後車廂,配合當時的地形地物,隨時方便取用。
三個孩子常玩得興高采烈,笑聲不斷,往往吸引眾人目光,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玩「藏鞋子」的遊戲---爸爸把鞋子藏起來,讓大家找,因為競爭激烈,一旁的遊客竟紛紛駐足圍觀呢!
孩子稍長,我把觸角延伸,常留意報章雜誌的旅遊資訊或奇人異事(剪輯成冊),假日再按圖索驥,上山下海:五顆滿懷探險的心,總是收穫滿行囊。
例如前年我們去三芝鄉,拜訪八十多歲的老翁(他在山上養了五千多隻放山雞)。當車子遠離塵器,沿途溪水潺潺、遠山含黛,簡直人間仙境;路經相思林,孩子們忍不住搖下車窗,享受芬多精的迷人芳香。當時情景即使事隔多年,孩子們仍念念不忘呢!
全家一起出去玩,因默契夠而能玩得盡興,又能讓身心常保健康。玩了十幾年,光照片就有兩大箱,我想有一天,孩子羽翼已豐飛離窩巢時,我們夫妻倆戴著老花眼鏡,手拿放大鏡,看著一幀幀歡樂滿盈的照片,回憶昔日甜蜜時光,那將是幸福的再一次重現。
轉貼~聯合報89.3.1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媳婦孝感動天
鄰居吳伯因肺氣腫引發氣喘,住進了加護病房。我去探視,看他插滿了管子在和生命搏鬥,無限感慨。
那幾天,我注意到吳伯的兩個媳婦,每天一早相偕出門,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到各廟宇去求神問卜,她們說:「一方面請示神明,公公能否度此危機:另方面也懇求菩薩保佑,祝他早日康復。」我聽了以後,不以迷信視之。
奮戰了八天,吳伯終於轉到了普通病房。我再往探視,並賀他轉危為安。我和他談起他兩個媳婦到廟裡去的事,吳伯笑著對我說:「你可別笑她們迷信,她們是真的有心,平常就都很孝順。就因為兒子媳婦們都很孝順,所以激起我在加護病房內,強烈無比的求生意志。」
前幾天,台北市政府公布了八位今年孝行楷模的名單,我發覺其中有六位,都是因為「侍奉公婆,孝行可嘉」而獲獎。
媳婦與公婆,和子女之於父母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父母子女是一種血源的天倫之情,而公婆與媳婦之間,嚴格一點地說,只是一種契約關係;媳婦之會孝順公婆,大都基於婚姻關係的契約,再加上世俗問的道德標準。
當然也有不少公婆與媳婦間,因為數十年同居一個屋簷下,培養了深厚的感情,於是有了如出自子女的孝心,那就不是「契約論」所能涵蓋了。
台北市那六位接受表揚的媳婦,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遭遇,就是經濟條件差
,公婆又長年臥病須耐心照顧等。這種孝心,如果只是由於「契約」,恐怕沒
有辦法做得那麼實在、那麼真誠。
吳伯的兩個媳婦,雖然並沒有經濟上的問題,吳伯在加護病房時,她們能使
力的地方也不多。但是她們選擇了求助菩薩,還真去卜了卦,也透過求籤問運
,她們的這份心,怎麼樣也不能說是迷信。我想她們對公公的愛,和子女相比
,應也「庶幾不遠矣」。
我誇讚吳伯好福氣,他說,兩個兒子媳婦都和他同住,能夠這麼和諧相愛,他也覺得十分難得。
轉貼~聯合報89.5.8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7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爸爸回家吃晚飯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故事,描述一個美國孩子問父親一小時可以賺多少美
元,父親告訴他是二十美元,孩子向父親借了十元,並將自己辛苦存的零用錢
十元一併拿給父親,說:「爸,我現在有二十元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小時的時
間嗎?明天請你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初看到這篇文章令我感動不已,因為我的孩子和這個美國男孩一樣,渴望爸
爸回家吃晚飯。結婚十年來,外子因為工作必須高雄、台北兩地奔渡,因此夫妻倆相聚的時間僅有周末假日。然而,外子為求得更高的工作職位,常利用周末假日交際應酬,工作幾乎占據他所有的時間,孩子的成長過程他未曾參與。
多年來我他能體諒他工作辛苦,一手將家庭和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內
心一直渴望他能多花些時間陪陪我和孩子,共享天倫之樂,曾試著和外子溝通,但他總是說,如此辛勞地南北奔液,和不斷的交際應酬,是希望一家人在經濟上不匱乏。
但,老公,你知道嗎?經濟如何寬裕,生活上如果沒有妳的陪伴和相互扶持,這個家永遠少了歡笑和溫暖。我只希望你在忙碌之餘,不要忽略身邊最親密的人----我和孩子。
不要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美國男孩一樣,要花錢請你回家吃晚飯,好嗎?
轉貼~聯合報89.8.25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