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没收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power bank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1-7-2025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三ccc华为的充电宝卖爆,而且断货。。
华为就是香,才六十新币,超强的华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25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关于近期充电宝大规模召回事件的详细梳理:
🔴 事件经过与规模1. 罗马仕(Romoss)召回约49万台- 6月16日,深圳市场监管局通报,Romoss因电芯混入金属异物,造成过热甚至燃烧风险,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共计约491,745台 (news.dahe.cn)。
2. 安克创新(Anker)召回超过112万台3. 其他品牌波及- 爱国者等厂商也因电芯问题,3C认证被暂停或撤销,多个品牌在中国召回总量已超过120万台 (The Paper)。
🌍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召回?- 核心原因是电芯问题:
- 多数事件源自供应链上游——电芯生产环节出错,如金属杂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更改、隔膜破损等,导致电池短路、过热、自燃风险 (CCTV News)。
- 监管升级与3C认证收紧: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携带无CCC标识或召回批次产品乘机 。多个电池/电芯厂商因此被暂停或撤销3C资质 。
- 行业自查与公众压力:
- 学校、媒体、监管部门密集发声(如高校禁止Romoss使用、舆论反应强烈),促使厂商紧急自查并启动召回 (观察者网)。
- 全球火灾隐患频发:
- 美国、澳洲、加拿大、欧盟等地相继通报和召回Anker产品,强调火灾和轻度烧伤风险,全球用户受影响 (Investopedia)。
🛑 总结:为何演变成“召回潮”?因素说明
供应链问题电芯原材料与生产工艺失控,影响多个品牌
监管加码3C认证严查,民航禁带增强推动厂商积极召回
行业自保品牌为防进一步损害声誉,主动召回并下架产品
跨国风暴火灾报告引发全球关注,各国监管跟进 ✅ 用户应对建议- 立即检查自己是否持有被召回型号,关注China CCC认证与厂商召回信息。
- 停止使用并安全弃置:充电宝属于危险废物,不可随意丢弃,应交由专业回收点。
- 申请补偿:可通过品牌官网或电商平台提交序列号信息,获取退款、换新或补偿券。
- 飞行安全风险加剧:6月起多国航空部门明确限制召回型号上机,建议乘机前再次确认携带物品合规情况。
总的来说,这一轮充电宝召回事件根源在上游电芯问题,跨多个品牌和国家,反映出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监管面临的挑战。未来厂商需更严格把控电芯生产与身份信息标识,而消费者也要保持警觉,及时响应召回通告以确保安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核心问题:上游电芯供应商违规操作
- 未获批准更换关键原材料
- 多个品牌(如Anker、Romoss)使用的电芯制造商,在未经过品牌方验证或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更换了隔膜、电解液或其他关键材料。
- 这种行为虽然可能降低了成本,但直接导致了电芯稳定性下降,出现短路、发热甚至起火现象。
- 混入金属杂质、制造缺陷
- 有电芯在封装过程中混入了金属异物,一旦电池充电或运输中受到震动,很容易引发自燃或爆炸。
⚠️ 为什么说是“偷工减料”性质的事故?情况描述
💸 成本优先电芯供应商可能为了控制价格,在材料或工艺上降低标准,以抢订单。
😶 隐瞒行为他们没有向下游品牌通报更改,甚至有意提供虚假质检数据,涉嫌欺诈行为。
🔥 后果严重多国收到火灾事故报告,有人受伤,财产损失,涉及用户量超百万,影响极其恶劣。 🏭 涉事电芯厂商并非无名小厂这次事故说明,即便是一些看起来合规、有CCC认证的供应商,在供货中仍可能违反规定偷工减料,这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集体震怒:
- 多个电芯制造商已被暂停或撤销3C认证;
- 有些企业将被追责甚至立案调查。
✅ 总结是的,这场大规模回收事件本质上是**“供应链信任崩溃 + 品控失守”的集中爆发**。
制造商过度依赖低价供应商,未能持续监管电芯生产质量,加上个别供应商私自更换材料,最终酿成了全球范围的安全事故与品牌危机。
.gif)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说得对。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招会去修理是没有用的,还是会被没收的。
要就换去华为。。。
华为嘎嘎香。。又快又量大,充一次可以charge三架手机。。。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呢?
去旅行的,没有几个不这里拍,那里拍的,比网红更厉害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充电宝在被挤压变形的情况下也会燃烧。尤其是那些薄薄的款式,比较容易对折。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割韭菜割到这么明显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链源头出了问题?
那些已经在市场流动的充电宝很难追回。
结果现在到处都是计时炸弹了。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所有中国境内销售的电器,都应该获得CCC认证。
品牌方把产品送检获得CCC,但是供应商在后续生产时换了材料,所以产品品质出现隐患。
华为卖的好,因为华为品控极其严格。
华为价格贵,因为华为给供应商足够的利润。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1-7-2025 10:13 PM 编辑
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一、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
民航局明确指出,未标注3C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以及机身或包装上“CCC”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均不得携带上飞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8月1日起生产的充电宝,必须通过3C认证,否则将无法携带登机。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对充电宝质量的监管,防止因充电宝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
二、被召回的特定型号产品
此外,民航局还提醒旅客,对于已被市场监管总局撤销3C认证的品牌,如倍思、绿联等(注:此处仅列举部分品牌,具体以民航局官方通知为准),其生产的充电宝同样禁止携带上飞机。旅客在出行前,应仔细核对充电宝的品牌和型号,避免携带被召回的产品。
---------------------------------------------------------------
如果有中国境内航班的计划,就不要带。
或者确认你的型号有CCC,并且不在召回撤销范围内。
---------------------------------------------------------------
外国销售生产的充电宝,不一定有中国的CCC。
所以中国民航总局只能监管境内航班,国际航班不受限制。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顺便打广告
更换原料不需要上交文件吗?
|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25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1-7-2025 10:27 PM 编辑
华为的质量管理,发现后永不再用!
不是说换了就一定有问题,但一定要说明原因,并通过厂家的品质检测。
塞力斯是华为的合作企业,旗下“问界”汽车完全采用华为的品质管理。
汽车价格在20多万令吉以上,现在超过BBA,是中国市场30和50万人民币以上的销量第一。
就因为和华为的合作,产品受到认可。
从廉价车企业市值100亿人民币,一跃成为市值2000亿仅次于BYD的大企业,销售额翻了10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