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scv7305

<词曲创作篇>-台湾著名作词人和制作人的一切心得和经营之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樂文字頑童──許常德   
    與音樂的結緣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我從小就很喜歡流行文化,譬如我小時候家裡只有一台電視機,沒有任何報紙、雜誌或書籍,也沒有什麼消遣,所以我唯一接觸這個世界的窗口就是電視,所以通俗文化對我來講是非常熟悉的,我可以因為有一個禮拜要去畢業旅行,要去露營,就覺得完全沒辦法想像露營好玩的地方,因為我沒有辦法看到電視,所以基本上小時候我就是電視兒童,而且是被國民黨所支持下的三台的電視文化下成長的,這是我跟音樂結緣最原始的關係。

然後喜好呢,就是因為它是通俗文化,通俗文化就是什麼東西在上面都可能發生,小時候可以看到那種基督教的節目、平劇、國民黨的勵志歌曲,小時候就是這樣,所以我對所有東西的喜好基本上就是因為我沒有什麼取捨,我就沒有什麼喜好的問題,我對什麼事情都很好奇。我寫兒歌的時候,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候,但是我窮得連想吃一碗牛肉麵都不可能,因為沒有錢,但是最豐富、最幸福、最快樂。那時候我開始與音樂結緣,所以古典音樂我就沒有做了,真正的投身到流行音樂界。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曾經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一時問我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為何我沒有特別深刻的歌手,那大概跟我的工作態度有關,我的態度是非常隨緣的,對於歌手我也不會很刻意去挑,因為隨緣,我覺得每一個歌手都有他發揮的空間。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最具感情的歌,我大概可以講一、二張專輯,我覺得陳小霞的專輯,為何會具特殊感情呢?因為那是在她生活最不好的時候所寫的,每一首歌都是她那時的生活點滴,而且也不知道這張專輯是否能推出,後來拿給老闆,老闆也被感動了,這張專輯叫「魁儡匡仔」。


選歌的原則

製作選歌的原則,我在製作一個片子之前,我是不先考慮市場的,我只考慮如何做出動人的東西,專輯做完以後,我才會去考慮市場,做一些精選,如果一開始就去考慮市場的話,那麼這張專輯就會做不好,因為創作是不可以去量身訂作的,要有空間讓它發揮,而不是給它公式。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我也希望自己沒有偏好,因為作為一個企劃或是製作,最要不得的就是把製作型態變成自己喜歡的音樂型態,而且不一定他會發揮的好,而且他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色,你要為他們的特色去加分,讓他更好,我沒有特別喜歡的音樂偏好,我越不喜歡的音樂,更會去關心它。


最喜歡的專輯

其實我現在聽一聽所有的專輯,我對披頭四的專輯印象很深刻,還有鄧麗君的專輯。你聽他的歌也不會舊,不是舒服的問題,裡面也有一些很重搖滾的東西,比如說鄧麗君的歌現在聽起來也不會覺得舊,也不覺得她唱歌退流行,她的音樂型態不一定是最新的,可是她就可以讓音樂跟她的聲音的平衡點做的非常好,東西會覺得舊,就是平衡感跟這個新的時代不一樣了,可是為什麼有些東西禁得起這樣,有些東西永遠禁不起,我想這兩張也不一定是我最喜歡的專輯,其實最重要的是平衡感。

平衡感可以在任何時代裡產生一個新的元素,我覺得這個很奇妙,聽了很多鄧麗君那時候的歌,聽了很多西洋的老歌,你會覺得有些好舊喔,可是有些就不會讓你覺得舊,很多披頭四那時候的歌現在聽起來是沒感覺,比如鄧麗君,從之前到現在,她也沒有特別新,沒有特別怪,沒什麼了不起,我覺得流行音樂大家都把它誤解了,大家忘記它感情的元素,你會去想這個音樂型態是什麼樣子,它表現手法是怎麼樣,而忘記現在的歌要表達的是什麼,表達的就是感情嘛。


流行音樂它傳達的就是一個感覺,我為什麼把這個感覺傳達給你,能做到很精準,這個時間就會留的越長,有些人做了很新的東西,可是發現好像經過二、三年就覺得舊了,退流行,就好像有些衣服,很基本的款式它永遠都很流行,有些款式就是很時髦,可是你自己都知道二、三年以後就會覺得很俗,可是這時是很流行的沒錯,這就是一個手法的問題,不是每個人做基本款就會成功,還是手法的問題,所以有些人做基本款就會成功,因為他實力夠,不管是唱歌、旋律、歌詞、編曲或製作,只有有功力的人可以把基本款做的那麼好,我講的意思就是這樣。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我覺得台灣樂壇就是一個新生兒,真正在做流行音樂大概是近二十年來的事情,因為在二十年之前,有一段時間完全是翻譯歌曲的時代,整個唱片的企業都還沒做起來,我覺得近二十年開始有那種唱片工業的雛形,可是這二十年來也密集在壓榨這一小群人,台灣這二十年來也沒有相關科系在做輔助,例如廣告有相關科系,流行音樂完全沒有,我覺得這二十年來好像不小心懷孕後才開始學做爸爸媽媽,所以這二十年來國語樂壇能做到怎麼樣,現在就是大家拼命在做而已,都還沒有時間沉靜下來,看整個架構、組織、生產方式是怎麼樣,都沒有,而且這幾年來也受到很多壓榨和欺負。

比如說媒體生態,以前國民黨的時候一直不是很順利,一上電視就要唱什麼歌,哪些歌不能唱,留長髮也不行,我覺得這對流行音樂的表演都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再加上以前三台是完全被壟斷的,很多節目根本就卡不進去,怎麼會有類型呢,不可能的,環境是這樣,而且你做什麼演出、表演,政府還設層層關卡,上廣告新聞局也莫名其妙卡掉,例如超級旋風,他會問你什麼叫超級旋風而把你退稿,而且以前的新聞局是官僚的不得了,思想很腐敗,稍微有一點奇怪的字眼,它就找你麻煩,以前很多流行歌曲都被禁掉,所以我覺得這些年來國語的市場那麼小。

台灣那麼小,又受那麼多壓迫,政府又不輔助,例如政府對盜版也不去解決,任由它迅速成長,我覺得台灣流行音樂能做到這樣,變成華人流行音樂界的重鎮,已經是很不容易,真正是有一群人很努力很努力在做,不管大家現在對音樂的看法怎麼樣,我覺得台灣能負起變成華人音樂的重鎮,已經很了不起了,我現在看這幾年其他的行業,除了網路電子,而且大部分還是靠流行音樂在撐的,我覺得流行音樂算是做的非常非常好了。


生活哲學

我覺得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熱情很重要,尤其是做我們這一行的,如果沒有熱情就會很痛苦,不如改行好了,譬如說我們這一行做的很累很辛苦,可是投資報酬率不是對等的,因為它的風險很大,市場很小,第二個就是說你沒有熱情,做什麼都不會有動人的東西,很多人一開始就是因為很喜歡這一行才進入,而且沒考慮以後的收入,我覺得進這一行如果不能保留這一點點的東西,那進這一行一點意義也沒有,不如早一點進股票市場算了,去別行算了,進這一行如果不能把熱度保留下來,那我覺得進這一行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自己個人來講,我寫歌詞的部分我還保留這個熱情,我從來不挑歌手,我有時間寫我一定寫,我一定可以退稿,修稿不用錢,退稿不用錢,有些人退稿還要潤筆費,我就是永遠不拿,第三個部分,我對歌也不挑,好聽不好聽就隨便,有些人是要挑主打歌寫,第四個我覺得只要我有機會寫歌,我一定全力以赴,即使不好聽的歌也想辦法寫出有感覺的東西出來,我都希望我能做到這一點,第五個我不希望自己價錢特別高,我還要找一些方法讓自己很尊重這一行,很喜歡這一行,我都會保留這幾個原則。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我這個人根本就不喜歡收藏,我覺得最好的收藏方式是用記憶,因為有個東西你想辦法把它保存,還去買一個或租一個地方把它保存下來,我覺得是一個很愚蠢的事情,又擔心它髒了、壞了,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記憶的方式,忘了就表示我不該得到那樣東西。


休閒活動

我好像沒有什麼休閒活動,應該這麼說,我已經把工作跟工作之餘的事情融合一體,我因為喜歡這一行才做這個,所以我不希望做每件事情像工作一樣,譬如說我去看電影就會想到一些畫面,看書也會想到,去游泳放鬆的時候也會給我不同的感觸,所以基本上來講,我希望我的休閒活動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也有休閒的部分。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我現在最想做的可能是在幾年之後,其實我現在已經在嘗試,我希望能做一個兒童唱片公司,製作兒童方面的東西,有兒童音樂、遊戲、教育、主流音樂、代理的音樂、表演的劇團,只要有跟兒童相關的,所以我希望這個部分能做好,可是這個還是音樂事業,音樂事業之外,我希望以後能拍電影,我預計再工作四、五年後就不要再工作了,然後開始學習、放鬆,拍些電影,希望能在更老一點的時候開個像迪士尼的養老院,日本有一本雜誌叫「太陽」,它是專門報導老年人的各方面經驗等事項,讓老人變得更珍貴,所以我一直想說如果有一個像迪士尼的遊樂園,裡面幾乎都是老人,可能有大樹下老人在講故事,有些老人的手工藝品,有些老人的音樂作品,這環境是很自然的,有很多遊客進來,健康的老人可以幫年紀大的老人做一些工作,類似種種的,我覺得好像有很多事可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創作無數動人樂音的製作尖兵──吳旭文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我是搞合唱團出身的,就是在21、22歲的時候……那就是所謂玩band的小孩,然後玩band背後目的很簡單,就只是想為了吸引女孩子注意,多交一些女朋友,因為那時候基本上是沒自信的。


首次製作經驗

第一次製作的經驗,我的結後語就是做的亂七八糟,因為其實在做製作的時候,他跟一個所謂的編曲人或者是一個詞曲作者的角色是不一樣,因為製作人他本身要很強的溝通能力跟協調能力,在跟每一個環結的朋友溝通的時候,譬如說編曲、邀歌,做混音工作,在這幾個流程裡面,你都要有蠻強的工作能力,那其實我自己本身個性是比較機車的人,也不太容易跟人家溝通,也不會跟人家溝通,比較本位主義。


小時候我第一次做唱片,做的亂七八糟的原因是,我自己想的很美好,想的要做什麼樣的東西,可是問題是出在於我的經驗不足,所以讓我本來可以很簡單做完的一個音樂,或一首歌的感覺變的很複雜,或變得事倍功半,這是我對於那時候第一次做...喔,那是十年前了,我第一次做,做完那一次之後我就害怕當製作人,我覺得那根本是要命的工作,那張唱片也不是什麼大公司發的,就是一些有興趣的人,有一些財力,想做一張唱片來試看看,我記得那張唱片是林宇勝的唱片,後來沒有發行,很慶幸各位聽不到。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如果說你有一個比較實際的歌手對象的話,我就會跟你講說,我個人跟他合作過深刻的印象,基本上今天還能夠在抬面上出現的歌手,都真的會有他可取的一面,不見得是說歌藝最厲害,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說,因為歌手本身就是一個公眾人物,有些歌手魅力不只在於說他會唱歌或他唱歌有特色,有些人你跟他相處的時候,你會真的覺得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有些歌手是真的有個性,也很有分寸,有主張,他也會讓你覺得是可以溝通的。

我只能說我做過的這些成功的歌手,每個人都有讓我難忘的地方,不管是歌藝,或是為人,或者是相處,或者是他屬於很個人的魅力,我覺得都可以拿出來講,所以基本上以後再遇到這種訪談最難忘歌手時,我是沒有,可是也通通都有,都會有難忘的印象,所以如果專指哪一個,我覺得不公平,這就是我對於印象最深刻的歌手的答案。 我覺得比較早期的時候,比較不成熟的時候,都會去預設立場,可是後來就沒有去預設立場,就是開會的時候就先去聽,先去觀察,這個唱片公司的環境,還有現在要合作的這些幕後的對象,他們的想法是什麼,基本上我是希望尊重他們的想法,把所有的聲音都聽完之後,甚至連歌手的聲音都全部聽完之後,我再來做屬於我自己這一部份製作的判斷。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我每次進錄音室不管是挑樂器,或者是做編曲,或者是做任何一個環結工作的時候,我都會給我自己一個期許,我今天最起碼要做到哪一個分數,就是我會先評估我今天最起碼要做到幾分我才能離開這個地方。我不曉得歌手是否對我難忘,我老實講,一般歌手他們對我的評價都是我是不太嚴格的人,我覺得嚴格不需要放在錄音室,因為做所謂的藝術,所謂心情的工作,做音樂這種工作,其實本來就是要把你的心情調適到一個你可以抒發情感,在那一剎那,我把你的情感引出來,然後你唱一個東西感動了我,感動了我所代表的流行市場消費群,因為我就是一個代表,我是一個唱片製作人,代表了很多消費者的心聲,來要求這個歌手,來講一個畫面,讓這個歌手唱出他今天或這一陣子對這首歌最好的感情,這是我的工作。

我相信每個製作人都有他的長才跟專長,但是我自己個人是我覺得採輕鬆,讓他們覺得很舒服的狀態,唱出那個時候的感情,我覺得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一定要採取什麼魔鬼的補唱方式或魔鬼的錄音方式,我蠻不贊成那種方式,尤其是在屬於人對人,歌手跟製作人溝通的時候,我是不太贊成太魔鬼式的,因為可能是我自己比較擅長於跟人家談感情吧!然後比較容易唱出我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我今天到錄音室去,我能把這個歌唱到ok了,那個才重要,因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那是我的工作,而不是我一定要採取一種很嚴格的方式或難忘的方式,基本上這是我的原則。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現在只要上網到我要音樂台,然後去點選你想要的歌的心情故事(編註:名曲小故事)就會有了,謝謝!


選歌的原則

做唱片的時候因為製作人本身要跟唱片公司所屬的企畫、音樂總監,甚至老板來溝通,所以傾聽他們的意見,傾聽他們對於歌手的觀點,在台灣製作人跟歌手相處可能都只限於工作的關係,也只有歌手所屬的唱片公司的一些工作人員才對歌手本身有比較多元的了解,所以在於製作專輯的前製期跟唱片公司開會的時候,我都是傾聽比較多,就在最後快要做一些決定的時候,做選歌的決定時,我才會把我自己的設定跟原則告訴他們。

基本上這些原則,第一是唱片公司工作人員,跟看歌手的觀點,跟看歌手的市場的定位在哪裡,還有歌手本身特殊的人格或情緒在哪裡,然後我再去做這些分析邏輯的判斷,其實應該是以他們的判斷然後來做凝結,我基本上都是用這樣的原則,除非歌手本身沒有很明顯的特徵,或者是音樂傾向,或者是擅長,我才會加注就是說下重藥,我會設定一個所謂很市場,很有個性,很有機會的歌放在歌手身上。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其實我沒有最喜歡的音樂類型,老實講聽音樂是小時候14、15歲的事情,到現在也大概有廿年了吧,我想請問大家就是你會不會一直聽一個東西,你不會一直聽,說你聽古典音樂就一輩子聽古典音樂,我相信有些人是的,那你不會一輩子聽爵士樂,你也不會一出生 就開始聽那個古典音樂春之祭,你不會剛開始就聽巴哈,你一定是從小品小曲開始聽。那對於我來講,每個階段當我對於這種音樂類型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夠了解,可以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就會很自然的去找新的感覺不同的音樂來聽。

其實說最喜歡的音樂可能是停留在25、28歲之間,我會有所謂的我最喜歡的,可是基本上現在沒有,喜歡的東西都被我打破了,可是他們又凝聚在一起,結論就變成只要是一個做音樂的人,做聲音的人,他貢獻出他在這個地球上,別人所沒有聽到的東西時,我都會很喜歡,因為我聽音樂聽廿幾年了,你說沒有辦法對每一樣音樂每一種音樂都很深入,但是大致上也都知道,這地球上的音樂大概有哪些,其實對我來講,最珍貴的就是在地球上,在現在此刻有沒有人產生一種新的元素做新的東西,對我來講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如果有人在製造新的聲音新的頻率,就是所謂新的音樂時,對我來講都是值得欣賞跟鼓勵的,而我個人到目前為止已經沒有所謂最喜歡的。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我覺得以後台灣流行音樂要做的方向,基本上可悲之處是在於……不能說可悲啦!因為流行市場的大量消費群是在13~28歲的這些年輕朋友,年輕朋友最重要的生活領域就是感情、課業、未來,其實感情又佔了絕對的因素,幾乎佔百分之50以上,所以為什麼流行音樂都在談情說愛。

談情說愛有什麼不好嗎?我不覺得啊,談情說愛很好啊!談情說愛也是個對象,我前兩天聽到一個朋友寫一首歌,因為他很喜歡照相,他對照相機的感情寫成像朋友戀人之間的關係,只是流行音樂用很直接的意象,談情說愛來講,他對於感情之間的這件事情,因為人活著就是有感情,所以做流行音樂也是要發表感情,是感動人是安撫人。所以其實歡迎很多不會樂理的朋友,或者說可以唱出旋律很美的東西,我覺得大家一起來搞台灣的流行音樂,我們把很好聽的東西,在我們的周圍散開,在我們的廣播器裡面散開,甚至以後可以擅揚到世界去,這就是我對台灣音樂流行音樂的看法。

只要你有能力,你覺得你夠努力,我們就來做這件事情,沒有什麼我是前輩,或者是你是晚輩,沒有什麼你比較高超,我比較低能,沒有這件事情,流行音樂永遠是在過渡期,為什麼過渡期,因為永遠有新的朋友要加入,永遠要產生新的元素來刺激一些守舊的或者是主流的非主流的,都要來刺激我們,讓我們創造更好的聲音頻率來,讓大家更開心更悲傷,或者是更喜悅更跳躍,我覺得這就是我對台灣流行音樂的期待,我覺得他永遠每天都在發生啊!


生活哲學

我的生活哲學,只希望大家都平安世界和平就好了,然後我繼續很努力的工作,其實就是這樣,我希望大家都平安,就是我的生活哲學,這樣會不會很懸,好……謝謝!


成功秘訣

我覺得我現在沒有資格去講成功秘訣,因為當我有機會張開眼睛看到更多人在前面,不管是看的到的成就,看不到的成就,我都覺得我不叫成功,我只是在走一段坡路,然後一直走一直走,夜晚的時候我就想想自己,白天的時候我就看看前面的人多辛苦、多厲害,他們怎麼樣的奔跑,我就會想要去追隨,想要去給人家掌聲,然後去欣賞他們為什麼成功,我不覺得我是成功,可能你在3、4年前問我,我會告訴你一堆什麼叫成功的秘訣,可是現在36、37歲,我不覺得自己是成功,因為我只是在走一段屬於我自己個人人生的歷程而已,這個問題成功秘訣,我可能還沒有資格回答,謝謝!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這關係到我退休的那個生活,因為這3、4年來,我有機會到別的國家去,那我會把我以前小時候聽的東西,現在買不到的,我就會把它買回來,基本上不去聽它,可能要到45、50歲的時候,我才會開始去聽,因為那時候我想我能搞的我也都搞過,我不搞的大概也沒什麼機會了,因為自己年紀也蠻大的,所以如果一個人他想要平安、世界和平,然後看到大家說快樂的話,我想早一點退休也不是一件壞事,去享受以前的回憶,其實是比什麼都還能夠充滿心靈的事情。


休閒活動


我現在休閒活動就是,思考跟休息。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如果想問我說想從事什麼行業的話,我想回去做所謂非主流的事情,因為主流市場我經營了10年,我想非主流的人他們的問題在於卡在說,他們對於主流是又愛又恨又怕。我想我可以做這中間的橋樑,這可能是我以後想做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我所熟悉的專業寫詞人──娃娃陳玉貞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選歌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這個問法滿好玩的,我是很偶然的進入這個工作的環境,當年有個獎叫金韻獎,我想你們現在可能都不曉得了,那是校園民歌一開始的一個獎,我的同學參加了這個比賽,我以前在學校是寫新詩的,然後她把我的詩譜成了歌,然後拿到唱片公司。然後也很幸運的就被採用了。當時很好玩,會因為你寫了一首好的歌詞,然後大家會千方百計的打聽這個新人是誰,然後找你寫歌。說真的我滿幸運的是當時那個環境,就是國語歌壇最蓬勃的時候,我是跟著他一起成長的。

我有很多的機會,所以很多的製作老師都很照顧我,他們覺得我寫的東西還可以,然後就會找我寫歌,而且從來不會限制我寫什麼東西,所以我可以試著各種不同的題材,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寫,所以才會有大量的作品出現在市場上,我覺得與其說我刻意作了什麼,不如說我是很隨緣的,也很幸運的一直在這個圈子裡頭工作。


首次製作經驗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producer,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專業的寫詞人,我始終認為作事情要專業,你如果能認為這工作就像吃飯一樣,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專專心心的吃她自己的飯。不要扒自己的飯還要看別人碗裡那碗飯。當然有一些人她是有能力兼做很多東西,例如說作詞作曲作製作人,都可以做,製作來講,我只能做到一個歌詞製作人的角色,第一次作的是陳淑樺「forever」那張,那張是滿愉快的,雖然工作很多波折,還是滿愉快的,那是第一張我覺得整個滿好的,那樣子的製作經驗是很愉快的,可是當然不是每一個唱片公司都會設置一個歌詞製作人的角色,當然到了後來作了陶吉吉的唱片後,大家可能意識到這樣的一個角色可能還有它功用性。或者是有它的作用在,可以讓一個唱片的風格或概念更完整,因為我們以前一直提概念唱片,其實概念唱片除了音樂上的一致性外,另外在歌詞上也是很重要的。

但大家都好像比較會忽略文字這個部分,不過這麼多年我也習慣被忽略了(哈!),我覺得我也逐漸看到,環境在改變,大家願意在文字的觀念上,願意交給比較專業的人來作,而不只是說,你能寫字,寫東西就可以來作,就是說會有更深刻的想法,結合作詞人跟演唱者的關係,互相配合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光就詞的部分來想,或是說光就唱片公司的立場來想,或是光就歌手的立場來想,我覺得唱片工業走到現在這樣子,滿好的,多了一點進步。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印象最深刻其實滿多的,其實我想每個歌手都有他比較特別的脾氣,人家講藝人,奇異的異,怪人,除了藝術的藝,也是異人,但是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們是藝人,所以多半我還能忍受,當時合作的時候也許滿憤怒的或滿生氣的,就覺得怎麼會這樣,或是覺得不可理喻或怎麼樣,事後就覺得工作完成了,其實你也能夠體諒他們,大家都是求好心切,可是也許方向不同work hard的方向不同。


說實在的,我會覺得在做唱片的時候,在做歌詞製作人的時候,我對淑樺的印象就很深刻,對陶吉吉的印象也很深刻,是因為合作的關係比較密切。作淑樺是因為我們一起到美國去錄音,也相處過一段時間,我覺得她其實是很可愛的一個女人,有別人沒有發現的一面,雖然大家看到她每張唱片都有在進步,可是她自己的用功跟努力,還是滿感人的,說實話淑樺在這圈子也很多年了,我覺得一個歌手能夠屹立這麼久,我覺得一定有她成功的條件,我印象很深刻是她跟她媽媽的感情真的很好,而且彼此依賴很深,後來她媽媽過世了,我想這也是她逐漸淡出歌壇的某些原因吧。


另外一個就是陶吉吉,基本上我覺得他真的是很好玩的小孩子。他就是很天生的一個音樂人,然後我覺得他很清楚他自己的音樂,也很清楚他要作什麼。所以跟他合作很愉快,也就是在某些音樂的概念上,我們是很相同的,我們在做唱片的時候沒有什麼限期,但是其實還是存在的。唱片公司還是有很大的壓力,可是唱片公司很棒。
總之我們認為一個唱片就是要好好的作,做到好,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合作經驗。讓我對音樂又恢復了很大的信心,因為還是有人用這樣子的方式做音樂,就是以音樂為導向,而不是以市場或企劃為導向,或是以商業為導向,我們就是全然用音樂唯一個出發的點,事實也證明是一個對的路,這樣的合作我覺得是這麼多年作音樂,我覺得是滿棒的,你跟這樣的一個artist合作,很過癮,真的很過癮。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錄音經驗其實還好,沒有什麼特殊最難忘的,我對有人把聲音完成那樣很佩服,他錄音的時候很好玩是,隨時可以要求他要什麼聲音,他都可以丟給你,我真的覺得他是一個天生的歌手,滿厲害的,那其實我覺得他錄音的時候永遠是狀況百出這樣,到最後大家都克服了,還ok啦!


選歌的原則

其實我覺得選歌真的是滿重要的,我的原則不知道算不算大家的原則,我會覺得這歌要符合這個歌手的精神是比較重要的,並不是每個歌手都能夠作所謂很有個性的人或怎麼樣,我並不是指這個意思,是它適不適合她唱?有時候我們歌來了,歌本身很炫,但是不適合這個歌手唱,你硬要她唱,可能就是個錯誤的結合,所以我覺得選歌一個是要符合唱片本來有那個概念,他如果概念在,你能符合這概念,那是第一優先了,第二個就是說歌手他是不是能夠表達這首歌,這個也是,因為歌手每個音域不一樣,即使整個demo來很棒,可是如果這個歌手完全沒有辦法把這首歌充分的表達出來的話,那還是一個失敗的選歌,再來很多人認為選歌要有市場性,我比較會不考慮這個部分,所謂的市場性其實是創造出來的,如果是我在做唱片的時候,我會把市場性可能放在最後面,我會比較傾向說它能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也就是說唱片的精神,歌手的感覺,我希望給它的定位是什麼。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其實興趣跟工作真的是分開來的,所以我自己個人喜歡的音樂,很好玩,我自己其實是沒有vocal的東西我比較喜歡,我會聽new age或是環境音樂,jazz 或blues都很喜歡,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我已經養成了不去挑剔音樂口味,其實就是說不管什麼音樂來,我都能夠接受而且我都能夠enjoy它,其實只要有旋律,都能讓我滿開心的,那如果說特別特別偏好的,我想就是剛剛講的。


最喜歡的專輯

陶吉吉的第一張同名專輯,覺得還滿喜歡的,整個做下來的感覺很愉快,做的感覺很愉快,聽的感覺也很愉快,我覺得做音樂就是要快樂的做音樂,所以那張有達到這個目的。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這個可是個大問題,從前我們是很擔心會有商業化的傾向,那現在其實我會比較擔心的是潛凌化,當然多數的流行音樂市場是為年輕人創造的,可是我會覺得這個潛化的過程會使得流行音樂的素質越來越低,這樣講可能嚴肅了一點,因為它終究是一個娛樂的次文化環境,我會希望有一個更多元,更深層的東西出現,那也有很多同業們在做這樣的努力,可是我也希望唱片公司不要小看了聽眾的取捨跟好惡,這個是比較可惜或者是比較值得注意的部分。

其實音樂是一個比較包羅萬象的東西,應該是一個百貨店,有各種不同的東西。現在大家既然以青少年遊樂店為主的話,那其他的質感好一點的東西或者是不同階層的人所需要的東西可能就會被忽略了。我覺得台灣樂壇現在變成好像什麼人都可以出唱片,什麼人都可以寫東西,我並不是說不可以,這個前提要先說明,我還是很尊重這個行業,我始終認為它是一個專業的工作,這個專業是必須花時間、力氣、精神去經營的,每個人都可以加入這個行業,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你加入之後,必須用很專業的態度來對待它,我覺得每個人都能這樣做的時候,音樂市場才會好。樂壇才會有真正好的東西出現,然後會有新的,甚至更有力量的東西出現,現在樂壇就有點像是百花齊放,但是我覺得大家應該更努力,耐下性子,來聽一些更深層的東西,如果能這樣,相信一定會鼓勵更多好的東西出現。


生活哲學

我覺得我沒什麼生活哲學,我的生活哲學其實可以用我寫給庾澄慶的一首歌做代表,叫"自在",我希望我活的很自在,很自由自在,不是諸法皆空,我覺得人要活的很開心自在是很幸福的,是大幸福,我們其實受很多東西的限制跟包圍,我們也受很多的生活環境,或自我調適的問題,那我覺得保持一顆很平和,很平靜的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也許覺得說,那你這樣子怎麼去寫情歌,我在想我自己,可能長期注意到我的人來說,可能就會注意到說,我寫的東西其實都是很淡的,我希望平淡之中有力量,因為我總覺得那樣子的東西,就是那一下子的效果,我喜歡它有深沉的力量,然後能讓你一直回味,一直反芻的,我覺得那個東西才會比較久長,然後才會比較有深沉的感動力量,這是我的生活態度,其實也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所以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還跟的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因為我覺得整個環境太亂了,所以我希望自己保持的越平和越好,開心很重要。


成功秘訣

我不覺得我有成功,我不知道成功怎麼定義,我覺得一個人能夠說自己成功的話,成功應該是別人來概觀論定的吧,我只知道我還滿惜福的,我還滿滿意我的生活,蠻滿意我的工作,認為很開心,遇到很棒的音樂人,可以合作寫東西,然後寫出來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東西,覺得樂的不得了,不管市場上怎麼反映,可是我覺得還滿好的東西,我就覺得不錯了,對於說有沒有成功,我不會認為說我已經到達了一個成功的地步,還要努力的東西好像還滿多的。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音樂蒐藏品是指cd還是什麼的嗎?我不太會眷戀這種物的部分,可是因為我是靠筆跟紙寫的,所以我會蒐藏鋼筆,那跟音樂好像沒太大的關係,但是我其實是靠著它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比較特別的是我到現在還是靠筆跟紙寫歌詞,很多同業們已經進步到用電腦寫歌詞了,但我還是用筆來寫東西。


休閒活動

其實我是很懶惰的,我不太運動,也不太遊樂,我大概只是出去旅行,那平常的日子最常就是泡咖啡館,然後我很喜歡走路,天氣的狀況好,只要不是太熱,或是下暴風雨,我就還滿喜歡出去走一走的,我覺得走路的時候,你可以感覺你跟這個城市一起呼吸的感覺,其實我是一個滿都市化的人,也很討厭海邊,也很討厭夏天,我記得我以前幫張震嶽寫過一首歌叫「討厭夏天」,其他的休閒活動說真的是滿少的,我是一個滿懶散的人。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沒有,我沒有想從事別的行業,我覺得做音樂能做到我不能做為止,它就是我一心一意想做的工作。做一個懶散的人算不算一個行業?(笑)我其實想活的輕鬆、自在一點,所以如果我能一直隨著我自己的高興,沒有什麼壓力寫東西,我大概就會把這個工作當作我唯一的工作做,並沒有想去積極性的創造我的事業第二春,我好像沒這個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與古典音樂淵源深厚的流行巨匠──殷文琦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與音樂的結緣

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我父親聽很多很多的古典音樂,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喜歡古典音樂的樂迷,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他一起接觸所有的古典音樂,也學了一些古典樂器,小提琴、鋼琴這一類的東西,一直到十七歲,我都一直沒有接觸過任何的流行音樂,十七歲左右我認識了曹俊鴻老師,他把我帶到了統帥西餐廳開始了我流行音樂的生涯,我在那邊開始彈鋼琴,後來又到各大飯店彈鋼琴,這是我對流行音樂的起頭,真正到唱片公司的經歷是在七十七年,認識了周治平先生,他用了我生平第一首作品,也在那個時候我進了寶麗金唱片公司,這是我進入流行音樂的過程跟開始。


首次製作經驗

我製作的第一張唱片是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雖然那時候不是一個正式的製作人,但是我整個參與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製作過程,我也同時在這張專輯製作了三首歌曲,這是我生平參與的第一張專輯製作,雖然我角色是一個製作助理,但是我也參與了這一張非常賣錢唱片的製作,中間的經歷非常有趣,因為安格對音樂的理想是非常的宏觀,也非常要求所有的製作過程跟作品的呈現。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有印象的歌手是葉倩文,很多製作過她唱片的製作人都蠻害怕她的,她不只自我要求,同時對跟她合作的音樂人要求,如果你不是一個很有內涵或者有一些能力的音樂人,她會有很大的情緒跟妳合作,跟她合作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會讓你成長的很快,也可以讓你很快的進入去做一張好唱片的參與程度,我記得我們合作曾經在香港的錄音室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因為對音樂的要求可能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想,然後產生了爭執,當時氣氛非常的尷尬,她可能已經不想錄了,我可能非常想回台灣了,我覺得是一個很深刻的印象,最後經過一個很微妙的調和之後,我們完成了一個非常好的作品,這是"真心",我想大家也應該認識這首歌,整個過程非常的離奇,也非常的難忘。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台灣的流行樂壇正處於一個非常可怕的時期,盜版或者是非法下載正侵蝕著台灣樂壇的動態,我希望說大家還是能夠去鼓勵你希望喜歡的音樂,去買一個正版的東西,讓這些創作人或藝人有更大的生存空間,讓唱片公司能生產一些更好的專輯,不要因為盜版或非法下載影響了整個台灣的樂壇發展,這樣大家會聽不到好的歌曲,或是看不到好的歌手,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台灣的唱片。


生活哲學

我比較是一個會行樂的人,我會花很多時間去享受快樂,我享受這些快樂的過程,我可能吸收到很多靈感,譬如說你看到一件美好的事情看到有人在餵一隻小狗,或者是有人去救一隻小貓,或是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被幫助,在你的腦袋裡面可能不斷的刺激,加諸非常多的想法跟感覺或感受,我覺得這些東西是美的是好的,這大概是我的生活哲學吧?!去享受快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樂創作才子──季忠平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我跟音樂結緣的第一次應該說生下來的環境就是這樣子,因為我們家裡面其實算是一個音樂家庭,我父母親都很喜歡音樂,我自己的兄弟姊妹也都很喜歡音樂,所以我生出來的時候,記憶裡其實家裡面就一直在玩音樂,只是真正去學音樂反而是國小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那時候媽媽帶我去買菜,經過一個樂器行,我媽問我要不要學小提琴,我說好,我就進去上課了,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學習的時候滿特殊的,就是跟媽媽去買菜,然後回家我爸就看我拎一支小提琴回家這樣,那就一直沒有停過,這段時間其實也滿長的,所以等於是從一出生一直到現在都在做音樂這樣。


首次製作經驗

我第一次製作的專輯並不是歌手,而是佛教音樂,而且我一次做了六張第一次的製作經驗滿早的,在十七還十八歲的時候,那時候跟齊秦在紅月工作室,大家一起製作了「愛情宣言」這張專輯,那個時候我自己本身還是一個執行製作,並沒有像現在製作人可以做那麼多事情,可是那個製作經驗對我非常重要,因為齊秦做唱片的方式其實滿仔細要求,所以我覺得那個第一次製作經驗對於我後來製作唱片的要求度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唱片不是錄好就好了,而是錄完之後的品質、內容,還有精神是不是自己當初想要的,所以第一次的製作經驗也給我非常非常好的基礎觀念,我覺得滿重要的。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印象最深刻的歌手也應該算齊秦吧,因為我覺得他在錄音室裡面的敬業態度還有他的體力,他的體力根本就是過人,我們常說他是妖精,因為他不用睡覺,所以每次只要錄他的專輯呢,我們就說魔鬼訓練營開始了,那當然到現在為止,也培養很多的耐力,所以我們的機動性也特別強,所以唱片公司如果忽然有什麼政策改變,一個禮拜要錄完,我們也可以一個禮拜不睡覺把它錄完,我們的時間可以是二十四小時,但是也可以一天變四十八小時這樣用,所以我覺得印象很深刻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他對錄音室的時間是很free的,然後以做好為原則,現在很少有這樣的歌手,不睡覺也可以唱歌,太厲害了,那個什麼喉嚨,搞不清楚。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其實我最難忘的錄音經驗,我曾經錄過九天沒有睡覺,然後錄到流鼻血,不是我流而已,是大家幾乎都流了,因為為了支撐體力,大家都吃人參片、喝雞精,雞精已經變開水了,九天雖然大家感覺很長,其實在錄音室一晃眼就過去了,因為在錄音室裡看不到太陽,隨時都保持一樣的燈光,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差別,錄完之後呢,回家睡覺也睡兩天,所以很快過半個月就過去了,半個月睡一次覺。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我覺得這種歌滿多的,因為其實對於我們製作一個作品來講,尤其有時候製作自己寫的歌,對我們來講都有一種特殊意義,並不是把它完成而已,所以每一段每一段歌都有不同的記憶點,有不同的感情在裡面,因為創作者就是靠感情在過日子,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我覺得「如果雲知道」也是一首記憶深刻的歌曲,然後像「懸崖」、「我曾經那樣倉皇失措的想著你」這些歌也是,這些歌對我來講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改變。


選歌的原則

我覺得選歌原則其實範圍很寬,如果歌手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法,但是基本原則第一個要適合歌手,第二個除了適合之外,還要對這個歌手有新意,每一張對我們來講有進步的空間,或是給歌手或消費者互相之間有互動,這個互動就是說喜歡他的人會覺得他這次又進步了,或者是這次他又呈現這種風味,而不是說好歌就選,不大一定的。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我最喜歡的音樂型態其實滿多的,因為我自己是學古典的,然後又接觸流行音樂,其實範圍滿寬廣的,我覺得音樂的型態是可以區分的,但是其實音樂的本質跟內容是沒有區分的,所以你都可以去接觸它。


最喜歡的專輯

我最喜歡的專輯很多,因為我覺得好的專輯我都很喜歡,每個特色不同,所以我喜歡的類型不大一樣。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我覺得台灣的樂壇其實滿蓬勃發展的,每個人都很喜歡,去做自己的音樂,其實整個唱片公司體制都在改變,可以接受一個新的format,你只要有自己的特殊風格基本上都會被接受,只是說現在這個樂壇慢慢因為盜版還有mp3而受到衝擊,不過就我了解,我們做音樂的朋友一直在發掘一些新的音樂,其實滿好的,因為全世界華人這麼多,可是真正的音樂重鎮就在台北,所以我覺得台北市一個很重要的流行音樂的地方,所以華人到任何地方聽到的音樂幾乎都台北做出來的,然後台北做出來的又不超出五十人,就是在這個線上做的絕對不超過五十個人,我覺得其實這五十個人滿重要的,我希望有更多更多的新血可以加入,因為美國做音樂的人太多太多了,可是台灣可能開放的空間管道不夠多,滿可惜的。


生活哲學

至於我的生活哲學呢,就是「行穩自遠」,另外一個就是「安靜」,我覺得很重要,人需要安靜的時刻才會有進步的空間,不能每天忙碌生活,都沒有辦法讓自己心情安靜的話我覺得那是很辛苦的事情。


成功秘訣

我的成功秘訣,其實我覺得說不要想太多,因為我覺得有一句話很重要,我常聽到人家說我小時候學過鋼琴,問他學多久了,他說學兩年了,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彈了,我的問題都是這樣,因為我覺得如果你今天彈鋼琴,一直彈一直彈彈了十年之後,就彈了十年的鋼琴,可是你如果彈一彈,遇到困難就放棄的話,你就一定彈不好,所以對於我來講不要想太多,就是一直做,做到最後會有答案,一定會有答案,就是專業,專業就是這樣啊,有時候經驗也很重要,所以我覺得成功秘訣就是不要放棄,什麼事情都不要放棄,做到底就對了,不會怎樣的,因為你只要選好,做到底,你不要怕。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應該是我小時候的第一把小提琴,現在還在我家裡面,非常小一支,因為那時候人不高,那個小提琴很袖珍,現在看起來覺得我以前怎麼拉那麼小的小提琴,滿可愛的,很像玩具,我一直收著,因為它等於是我正式進入音樂的第一把樂器,所以我一直留著。


休閒活動

工作之餘的休閒活動很多,但是現在比較常從事高爾夫球運動,因為我覺得高爾夫球運動其實很多人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花錢的運動,它並不會,它比打保齡球便宜一點,高爾夫球運動是一個完全要動腦子的運動,它是完全跟思考,跟運動結合在一起的休閒活動,所以我滿喜歡的。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其實我對電腦最有興趣,我常跟我媽講,如果當初沒有學音樂的話,我一定會學電腦,因為我覺得電腦對人很重要,尤其現在這個世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頂尖的音樂總監──李正帆   
    與音樂的結緣
製作印象與經驗
最快樂的事      
      
   
與音樂的結緣

我是李正帆,是唱片從業人員,我會的事情是寫歌作曲,作詞比較少,編曲、製作,這個行業也作了…算起來,聽起來蠻可怕的,15年的編曲,作曲17年,這也還好,17年以前小朋友的時候會寫寫歌,可是後來在唱片市場上也用了,然後製作大概是十年,為什麼會作音樂這一行呢?現在已經是36歲了,回頭這樣去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別的行業能作了,現在也只能夠作唱片了。

唱片是一條不歸路,但是走得很快樂,充滿著對未來成就感的需求,因為從小就被父母逼迫在家裡面彈鋼琴,就是那種叔叔伯伯一堆來家裡面的時候,爸爸會說:來,小帆,來彈個鋼琴聽聽,然後就狠心不甘情不願的來到鋼琴前面,蓋子打開就彈,自己也覺得很悶,沒有人在聽,然後就用很快的速度,速度越來越快,就把一首歌彈完後,蓋子一蓋就衝回房間去躲起來了。我去當兵的時候,運氣蠻好的到藝工隊,考到藝工隊裡面然後跟李泰祥老師認識,有機會能夠編曲,然後用電子樂器就是這樣來作一些東西,然後我的生命中的三個貴人三個都姓李,第一個是我爸,第二個是李泰祥,第三個是李宗盛,都姓李……


製作印象與經驗

之後李大哥提拔我,讓我能夠從編曲開始,第一張創作是陳淑樺「夢醒時分」,然後也不曉得為什麼就創紀錄,最深刻的經驗就是那個時候,那一年我二十四歲,帶著女朋友開著車就跑到了基隆廟口去吃東西,然後沿著基隆廟口那邊的小吃攤,車一停好就遠遠的聽到我作的音樂,就覺得那是個很奇妙的音樂聆聽的感覺,一首歌怎麼可能這樣子播出來,然後走著走著你聽了大概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然後肚子裡面也是滿滿的東西,有鼎邊剉、有八寶冬粉,然後心裡的感受也是滿滿的,這是我作音樂這條路上最難忘的一個經驗。

但是人總不能在那個時候就覺得ok,就是繼續地很認真得很用力得去作音樂,後來就持續的就開始比如說哈林、趙傳、周華健、趙詠華、彭佳慧…很多,很多歌手的唱片我就開始跟他們合作了,然後每一次的合作我總希望有不同的東西給歌手,總是希望是在一種環境裡面的流行歌曲裡面的一塊,又能夠跨越一般人一般消費者接受度的,又能夠很奢侈的去要求到的一塊我想要作的音樂風格的,融合在一起,但是你也不能夠停滯不前。

作流行音樂其實是蠻殘酷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人,任何人他只要有聽覺,意思是他只要有耳朵,他都能夠去judge你的音樂,都能夠去裁判你的音樂,有時候需要很堅強的意志,很堅強的心臟,去把很多的讚美把它存在一個file裡,存在一個暫時的file夾裡面不去看它,然後把很多的批評或者是指正,把它放在一個隨時都看得到的桌面上,作音樂需要這樣子的。

然而我自認為我不是一個多產的音樂創作人,有時候會花的時間作出來的投資報酬率實在是很差的,很多朋友都說:正帆你搞清楚嘛,對你來講你就這樣隨便彈音樂就進去了,音樂就出來了就很棒了,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呢?其實我以前花很多時間,作一首歌弄好幾個版本,把自己關在門裡面,然後關在門裡面有時候是大哭,自己被自己所虛擬出來的故事感動的痛哭流涕,然後眼淚一擦,就把歌給寫出來了。

現在看到我手上的一些歌,這些歌其實也蠻有趣的,比如說像趙薇的「有一個姑娘」「愛是寂寞的風」「離開你七天」,這完全是兩回事的歌,那「我是女生」這種怪怪的歌,跟「do you remember」又不太一樣,差很多,然而都是我寫的,所以我覺得我的音樂風格大概在什麼地方,然後會有那種可能是小學同學吧,國中同學吧,那種很久很久沒有,根本是連唸書時幾乎都沒跟他講過話的那一種,就會打電話來說:正帆,我是你同學,那歌好好聽喔,雖然會讓我覺得有點詫異,這人怎麼怪怪的?可是我就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最快樂的事

我寫歌是寫給自己聽的,好像還蠻好聽的,所以大家都可以聽的到,從來也沒有上過班,突然去年坐著坐著就做到我的辦公室來了,還有一張名片,是滾石段先生跟我的一個陰謀,要騙我爸爸說李正帆是台灣滾石的音樂總監,讓我爸爸放心,因為我姊姊全部都是醫生那一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情」最深的製作人──薛忠銘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從小我就在音樂的薰陶中成長,但是不是說家境很好或是父母是音樂教授,我從很小的時候,據父母告訴我,我從小就很吵鬧,爸媽只要把電唱機一放,我就會很安靜,從小大概就可以跟音樂有很好的結緣吧,對音符從小就有一個很好的喜好。後來長大後接觸的音樂大概都是以西洋音樂比較多一些,然後我也慢慢的參加一些學系,比如從小我學過一些音樂的概念,總覺得音樂對我來說就好像畫畫一樣,有的人喜歡畫畫,有的人喜歡看電視,而我是用音樂來表達我的情緒、喜好,有時候音樂給我的喜好是很強烈的,我覺得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才做的改變。


首次製作經驗

第一次的製作經驗是幫何家勁製作第一張專輯,我參與製作,認真的製作,那是我完全沒有經驗去製作的第一張製作專輯,只能用灰頭土臉四個字來形容,因為那時候剛進這行沒多久,認識的人不是很多,所以經驗也不是很足,我只能用當時的一些概念來幫他製作專輯,也幫他找一些編曲,也沒有一些很清楚的想法做完一張專輯,只能說抱歉啦,那次對我來講也是很深的一個挫折,我從來不知道怎麼讓一個香港的歌手,把國語歌唱的很標準,有些字還唱的滿尷尬的,所以這是我第一次覺得不是很好的經驗,不過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合作過最多的歌手印象最深刻,可以說是阿哲吧。我可能是跟他合作算是最多的一個製作人,我想製作人跟歌手的之間存在的感情,除了說在工作上,私底下我這個人是不會跟歌手有什麼樣的交情,但是只有他,因為我覺得他感覺就像那種乖小孩,非常有禮貌,跟他講什麼他也不太會有反駁,他有他的想法時會跟你溝通,平常沉默寡言,跟我的個性滿像的,所以我常常會跟他聊天,偶爾會出去玩、吃吃飯,比較會有常態性的聯絡,因為他的聲音我覺得是最有感情的,有一種男人的憂傷,然後又很乾淨,我覺得現在要聽到聲音那麼乾淨的歌手是不多的,其實這樣子對我來講反而有很深刻的印象,及很大的感覺 。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配唱粵語歌手,因為比較像這些有名的天王級歌手,都是到香港去幫他們配唱,但是當時大概十年前吧,因為這些歌手因工作環境沒有辦法來台灣,我們就必須到那邊幫他們配唱,對廣東話其實是"莫宰羊",所以包括到錄音室,都聽他們在講廣東話聽不懂,我跟歌手是用國語溝通,跟錄音師是用英文溝通,但是我想大家都是中國人,黃皮膚、黑頭髮,
怎麼講的話都不一樣,最後的方式是我告訴歌手,從哪裡開始錄,歌手再告訴錄音師,錄音師再從那地方錄下來,再傳回來,這是我覺得最難忘的錄音經驗,因為簡直是從頭到尾好像是雞同鴨講了半天才錄完,我覺得是很難忘的。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其實滿多首的,像「忽略」,那是對我弟弟的一種抒發,還有像阿哲的「用情」、「受罪」,每次只要聽到這些歌,就會想到我以前的一些生活的體驗,雖然我以前的體驗比較不是那麼的快樂,但是這些歌總算是給我有些感情上的安慰。然後現階段的歌都比較有節奏,像齊豫的「幸福」,她始終讓我覺得有自我省思的成分存在,有時候聽到這首歌,會讓我去反省很多以前不能夠去反省的一些事情,在這個城市總是很容易去迷失的。  


選歌的原則

歌曲除了旋律動聽之外,當然要能夠讓藝人有他發揮的能力,以及這張專輯要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因為它要能夠有一種企圖心。所以我們作一張專輯挑歌的方式,第一個都是以這張專輯我們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想法,比如說在這個市場上能塑造什麼樣的經驗,或是什麼樣的一個型態,然後針對這樣的型態,再加上歌手本身有什麼樣的一個優點,有什麼樣的缺點他不能夠碰觸的,及他能夠發揮最好的一個力量,來幫他篩選一些歌。比如說他適合唱高音,或是低音,或者他比較能唱一些緊湊的音樂,能夠唱一些尾音,能夠有一些爆發力,或者比較能唱柔弱的,針對這樣的音樂來挑歌,然後這樣的音樂旋律再來挑。或者也可能有很好的辭意,很好的想法,很好企劃點,把很好辭意寫出來,然後再譜成曲,這是我會首先考慮的目標,也是我對於專輯最基本的看法。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我覺得音樂其實是一個滿融合的東西,流傳到現在已經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解釋,雖然我們講是說什麼是節奏藍調、搖滾樂,現在的音樂已經有些都綜合在裡面了,我不是特別的有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型態,只能說很多的音樂型態我都能接受,都非常喜歡的。



最喜歡的專輯

因為我這個人的個性,不會有我非常喜歡,喜歡到不行,每天一定要放到枕頭邊才行的。其實我覺得每張專輯,我對它都有喜好心,因為我們做這一行,基本上有點變成去做分析的動作了,而不是一個欣賞者的角度,這也是個滿殘酷的事實。認真來講,我是滿喜歡史汀早期的音樂,因為歌詞的意境跟他的旋律性,再再表現出他一個英國人,一個大國的想法,以及他對於生活,對這個世界,甚至於對環保的看法,讓我非常的喜歡他,而且我覺得他的音樂類型也是非常特別的。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應該說是不錯了,跟早期比起來,有非常多的進步。我滿喜歡現在樂壇的發展,它其實是很多元化的在進行,比較清楚的能分出音樂的型態,就是說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歌手來詮釋這樣的音樂,分的很清楚。我總是希望說,這樣的音樂型態必須是很完整的,譬如說你是r&b節奏藍調,最好整張都是節奏藍調,如果你是很商業的,我覺得是整張都是這樣子的味道,我覺得是比較完整的。現在因為大家對流行音樂有種不安定的歸屬感,大家都以銷售成績來看,所以它需要一個歌手表達所有的音樂型態在裡面,可能比較能夠稱為豐富,但是我覺得最好要有一個型態,這個音樂型態是固定的,固定裡面去發展一些音樂的概念,我覺得對我們樂壇來講會比較有幫助,也覺得說不要僅止於東拼西湊的感覺,而是比較完整,比較有概念在作事情,這樣的音樂對消費者來講,比較有突破性及印象深刻的感覺。


生活哲學

其實生活哲學是滿單純的,雖然我們生活是晝伏夜出,感覺好像蝙蝠,但沒事的時候我喜歡待在家裡,其實生活越單純越好,你不用想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就是不去預知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有時候有些驚訝,也是給我們的一個滿好的生活體驗。


成功秘訣

我覺得我到目前為止還不算是很成功,所以我也沒有什麼秘訣可以講。我只能算是說,在我很努力經營的音樂事業中,我算是小有成就,也是滿快樂的,我從來不會想要達到很高的收入,或是有多好的外在,我只是希望說,我能夠很努力突破我每次作音樂的概念,這對我來講就,算是一種成功。我每次都能超脫我之前所做的音樂想法,或是說更成熟,除了商業價值外,更有他的藝術成分,那對我來講就是一種成功,而且我從來沒有想說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我是很執著很用心的。我覺得多聽多看,是比較能夠讓你成功的方式。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我工作完以後比較喜歡跟大伙朋友去吃早餐,因為早點起來當然會接觸到很多新的事物,看看人也滿好的,當然我也滿喜歡運動的,游泳、旅遊我也滿喜歡的。


休閒活動

我的休閒活動跟別人比較不一樣,因為我發覺所謂的休閒活動應該是爬山、釣魚、看電影等等,可是我覺得既然是休閒,應該要讓我有休息、不要想到工作上的事情的時候。對我而言,可能是我每年都會到尼泊爾去看我的上師的時候,因為我是佛教徒,我的師父在尼泊爾,那就是我最愉快的事情。當然那不能當成休閒活動,因為這樣就太不虔誠,但是它算是在工作之餘,讓我感到愉快的事。現在我每週都會抽一天去打羽毛球,也算是一種休閒,但是除此之外,我很少做其他的運動,包括打籃球等。但最近被朋友逼去打羽毛球,覺得還不錯。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我希望當一個很好的藝術家,不管是做雕塑也好,甚至於是作室內設計,或是作一個插畫家,其實我以前就想做這個,但是我有一點設立立場,所以那時候人家都覺得我很奇怪,現在應該是稱為另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宗教音樂開始的情歌聖手──林隆璇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大概在十歲時,開始學鋼琴,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在音樂上的接觸。很喜歡音樂的原由應該是耳濡目染,因為我的父母親都很喜歡音樂,我的媽媽是小學老師,常常彈風琴,爸爸自己也會去玩一些口琴、笛子,從小家裡就有這樣的環境。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就很喜歡,但是有很多人會感到乏味,因為多半是彈一些演奏曲。

直到我上高中,進入音樂學校──華岡藝校,我是就讀國樂科,但是我還是要繼續學鋼琴、學國樂,不過那時我就開始玩一些流行音樂,廣泛的接收各式各樣的音樂。所以我認為啟蒙應該是十歲的時候,但是開始愛上音樂,應該是在就讀華岡藝校的時期。


首次製作經驗
我第一次製作的專輯並不是歌手,而是佛教音樂,而且我一次做了六張。其中有一個叫「早課」、一個叫「晚課」,還有一個叫「阿彌陀佛經」,以及「觀世音普門品」,還有一些我忘了,因為那時我剛出道,我剛出道是在「大學城1986」,但是是以民歌歌手的身分,可能只唱一、二首歌,還沒有正式開始大量寫曲製作。

真正開始製作專輯是在一家叫做海力的唱片公司,由現在的維京總監姚謙先生介紹我去做佛教音樂,非常有意思,那算是我第一次製作。因為我以前自己在配唱的時候,當時製作人吳楚楚在外面,他在幫我配唱,我就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坐在製作人的位置,最後終於有一次坐在那個位置,就是幫一個法師配唱,比如說,我常要跟法師說:「法師對不起,麻煩你再把阿彌陀佛經唱一遍」,或是「麻煩師傅再把木魚敲一遍,讓聲音在平均一點」等等。這是第一次碰到這麼有趣的,也很值得回憶。

第一次真正製作歌手的專輯,應該是最近剛剛才結婚的歌手──周秉鈞,當時他的歌很受歡迎,我幫他製作的專輯叫「我們愛情沒有合約」,所以他算是我製作的第一個歌手。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印象最深刻的歌應該是合作過最多次的,包括像張中立、周慧敏。因為我跟張中立已經認識16年了,常常合作的關係讓我對他的印象比較深刻。但是比較起來,還是對周慧敏的印象比較深刻,周慧敏之所以深刻是在她退出歌壇之後,因為以前在合作的過程還蠻愉快的,在退出歌壇之後,會有一點點想念她,因為從她退出歌壇到現在五年多,也都沒聯絡,但覺得以前大家在合作一張專輯的過程都蠻有意思的。尤其她從第一張專輯到她最後結束的每一張國語專輯我都有參與,不管是寫曲、製作或合唱。那種感覺是比較有一些情感的成分在,所以印象深刻。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在錄音過程當中,常常讓我們感覺,有時是蠻有趣的,有時卻是很乏味的。因為配唱一首歌,可能因為這一句會一直不斷的錄音,比如說要錄上一、二百次都還是沒辦法用,這樣子的情況都還是蠻多,蠻淒慘的。以整體而言,我最難忘的錄音經驗是在1994年的時候,我到北京錄一個「流行風雲榜」,它是五張專輯合成一套的,這五張專輯完全是五個創作歌手,包括我、張洪量、羅大佑、陳明章,還有巫啟賢。這家唱片公司是北原山貓目前所屬的,這家唱片公司要我去製作,由於我本身是科班出身,對於與管弦樂合作,並不會很害怕,因為我以前在學校就是學這個的。

我剛開始去錄的時候,我們預計錄音過程是兩個禮拜,剛到的時候我覺得很訝異,因為在錄音棚〈錄音室大得像一個籃球場,所以叫錄音棚〉我看到很多像在公園散步的老伯伯與老太太在那邊聊天,我想奇怪了,難道這就是那些樂師或演奏家嗎?因為他們比較像在公園打太極拳的伯父伯母,後來發現他們的確就是演奏家。他們在那邊講話的樣子很輕鬆,但是演奏起來卻是相當的嚴謹。

我記得那時有一首歌曲節奏相當快,我們說那是高難度的歌曲,可是他們一坐下來,指揮開始指揮,演奏一次就ok了,速度非常快,讓當時的我覺得很震撼。以大部分的錄音狀況,我們可能都會錄上很久,但是他們50個人卻可以一次ok,弦樂有好幾十把,可是聽起來卻像是一把拉的,這麼的整齊,因這麼的準所以令我相當的難忘。另外,因為在那兩個禮拜好像是在做公務員一樣,每次錄個音,一兩個鐘頭,然後就休息吃飯,吃完飯之後,休息半個小時就開始錄音,錄到晚上六點下班,讓我覺得我自己好像是公務員一樣。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我只做過一首最具特殊感情的歌。那應該是在1995年的時候,因為在那之前我都不會想到我會去唱那樣的歌曲,那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是我的製作人,同時也是周慧敏的製作人,他也是很多歌手的製作人,他叫做楊明煌。他在1995年的時候出車禍過世,那時我們幾位歌手一起創作,包括我、黃舒駿、蘇慧倫、范曉萱、周慧敏等等,大家都決定要幫他出一張專輯,大家都擺一首歌在裡面,都是楊老師製作過的,可是有一首歌是楊老師自己寫的,同時他也唱了demo,叫「用盡一生的愛」由張克帆主唱。後來我們重新編曲,我們把楊老師demo中的一段剪接到裡面去,變成這首歌的第一段是由他唱的。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心情都相當沉痛、相當感動,因為在他生前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唱歌蠻難聽的,可是沒想到大家都覺得他唱歌怎麼這麼有感情,真是又悲又喜。  


選歌的原則

在我們製作專輯時,選歌是一件痛苦又期待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聽到來自各地詞曲創作菁英的作品,你可以聽到他們剛出爐的作品,比如說為我所寫的,或是為我所製作的歌手寫的歌,我們都會充滿了期待,但是在期待之下還是會有點選擇,一張唱片可能只挑個十首歌,可是它可能是從200首歌中挑出來的,到最後都是痛苦的抉擇,到最後可能剩20首歌,可是會因為一些原因去掉一些我認為很好聽又很棒的歌,可能只是因為我認為它不太適合。

我們挑歌的原則,以適合我們的方向為準,比如說我們今天幫陳慧琳定位的那個方向,我們就會從那個方向,像是我幫她製作第二張專輯,裡面六首歌是我製作的,我把她定位為春天的、有個性的,所以太哀傷的歌曲就不考慮使用,挑出大概適合這張專輯定位的歌之後,我們還要去揣摩,陳慧琳唱這樣的歌適不適合,她的音域、她的味道、她的詮釋掌握、歌詞咬字能不能,要再挑出來,到最後我們會再去分配,比如說我們還是會有快歌慢歌的分配,不可能十首歌的是慢歌,那樣聽起來會很悶。所以可能到後來會有二十首來決選,我可就會依照慢歌跟快歌,或不同風格的歌曲來作組合搭配。所以有些歌很好聽,但是競爭者太多,比如說台灣寫慢歌的人很多,跟它一樣好聽的有好幾首。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我喜歡的音樂型態,從早期國中時喜歡鳳飛飛、李明德,還有鍾鎮濤,都算是我的偶像,到後來喜歡蘇芮、羅大佑,有陣子也很喜歡民歌,到後來我比較喜歡的音樂型態大都是一些抒情的慢歌,或是一些比較心靈的音樂,如new age,或者說是一些宗教性的音樂,最近又發現自己蠻喜歡鄉村音樂,可能年紀的關係吧!到這個年紀比較嚮往輕鬆、浪漫一點的,對於另類的歌有一陣子蠻喜歡的,但我發現我並不是真的那麼喜歡,只是因為我們在這行工作,會聽到一些還不錯的,但只限於那些還不錯的,並不廣泛喜歡另類跟重金屬的音樂。


最喜歡的專輯

有一張專輯我蠻喜歡的,它是講十字軍東征。最近,我很幸運的買到一張絕版的專輯,是一個尼泊爾出家人所唱的一個法門,有個德國音樂家聽到把它錄回去,所以在下面做一個很好聽的配樂,相當的感人,相當的震撼,那張叫做「斷滅」,也許買不到,但是我真的蠻喜歡的。國語專輯我喜歡的有張洪量的「蛻變」,是以「美麗花蝴蝶」為主打歌,那張專輯我蠻喜歡的。最近我也蠻喜歡聽蕭亞軒、陶吉吉、范曉萱的。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說真的沒什麼看法耶,我們預估一些很看好的專輯,應該是景氣的關係,都不如預期中的賣座,以至於很多優秀的音樂人跟歌手,無法繼續出片,因為在台灣的很多國際公司,都以業績為準,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很多國際公司所重視的是在於數字跟業務,他們要一個明星,這個明星是不需要栽培,可以馬上出場,而且要大賣,如果沒有大賣可能就沒有第二張,永遠都在找永遠的巨星,條件越來越嚴苛,對於一個偶像歌手,以這種角度來說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是對很多的音樂人,他們的音樂是需要去體會,慢慢的琢磨與栽培,所以我覺得有點惋惜。樂觀的是,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在樂界大家也越來越團結,也越多元化的去經營音樂市場,我覺得在一個殘酷的現實面之下,大家還是蠻努力的,並沒有因此絕望。


生活哲學

我的生活哲學很簡單,我發覺自己在多慾望的時候煩惱就很多,但是在沒有了慾望與需求的時候,生活就很簡單,現在可以歸納出來,當什麼事都歸到比較簡單的層面或是比較不去強求的層面,生活就比較輕鬆,這就是我的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其實很多人講到成功,都會想到是事業上的成功,或是某方面做人成功,anyway,就是事業上的成功。我的觀點比較不一樣,我覺得所謂的成功,必須是一個生活很成功的人,生活的成功,必須讓自己過得很好,讓親朋好友也過得很好,這個好並不是物質上面的,而是精神上面的。比如說一個很樂觀的人常去幫助其他人,讓別人心情也很好,我覺得這種人算是成功。可是一個事業很成功,卻老是在憂愁或是把痛苦帶給別人的那種人,我就不覺得成功。
所以以這樣來定義成功的話,我覺得我算是成功了一半,因為我以前很注意自己的事業,我覺得自我沒錯,大部分的人也講求自我,可是對我來說,在自我的情況下都會忽略到別人,有時甚至會傷害到別人,比如說因為自己的氣焰比較盛,或者因為自己的唱片比較賣座,對人的態度就會比較輕忽,這些都是比較不好的。我覺得讓自己過得輕鬆,讓跟我熟悉的朋友或是見到我的人都能感到愉快,這是我定義成功的一個方向。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其實我並沒有收集東西的嗜好,嚴格說起來我並沒有收藏品,但是我最多的東西因該算cd吧!可能跟別人比起來並沒有很多,大概有一千張左右,所以應該不算多,但是卻算是在我家最多的!


休閒活動

我的休閒活動跟別人比較不一樣,因為我發覺所謂的休閒活動應該是爬山、釣魚、看電影等等,可是我覺得既然是休閒,應該要讓我有休息、不要想到工作上的事情的時候。對我而言,可能是我每年都會到尼泊爾去看我的上師的時候,因為我是佛教徒,我的師父在尼泊爾,那就是我最愉快的事情。當然那不能當成休閒活動,因為這樣就太不虔誠,但是它算是在工作之餘,讓我感到愉快的事。現在我每週都會抽一天去打羽毛球,也算是一種休閒,但是除此之外,我很少做其他的運動,包括打籃球等。但最近被朋友逼去打羽毛球,覺得還不錯。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我曾想過如果我今天不做音樂,那我能做什麼呢?如果我去從商,因為我父親是開成衣店的,如果我去接他的生意,不要說有沒有興趣,可能會把他的店給搞垮,所以我就沒有考慮那件事情。我也不知道我會什麼,或是該做什麼事情,可能簡單的還可以吧!但是要談上專業的,大概一個都沒有吧!所以這種事情還是不要亂想,想多了會有挫折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玫瑰人生」幕後製作──張弘毅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最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成功秘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我會接觸音樂,都是因為環境的關係,事實上我今年五十歲,你想想我在當小學生的時候是什麼年代,那時就已經有補習了,等我到了初中以後,正好學校在組軍樂隊,我們那個校長又是一個羅浮童子軍,就是一個常任童子軍,他對學生的功課,或是一個學生的教育,都一樣重視,我還記得這位校長的名字,他常穿著一個成人童軍服,所以我們學校的音樂教育,變得滿自然的。

我初中的時候,碰到一個很好的環境,有個軍樂隊,有個好的軍樂教官,音樂老師,他是吹小喇叭的,我是吹小喇叭的,那我們在初一初二的時候,就能夠有一個豐富,音色飽滿,而且大家程度都很好的軍樂隊,在那種環境下連續待了三年,也受到不小的影響,雖然都是進行曲,但是我們吹的譜子,都是非常好的譜子,在那個時候,耳朵就是已經開始很立體化,能聽到整個豐滿的、呼應的,各種線條的穿梭,整個節奏上、旋律上、合聲上,可能就是在那個年代上就被那麼好的音樂洗腦了。
另外,在學校的音樂老師,有一個老師就是我非常景仰的趙老師,已經去世了。在音樂課上的時候,他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老師,我想就是在小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看到非常好的音樂,還有那些老師,自然而然的就會被他們影響,也希望長大的時候能跟他們一樣,我想跟音樂的接觸,環境是很重要的。


首次製作經驗

我回想到第一次的製作經驗是很模糊的。事實上這是漸進式的,我在軍中服役的時候是義工隊, 那個時候因為你能寫點東西,所以長官碰到有事情時就叫你做,事實上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過叫不叫製作,可能叫做編曲吧。

再來慢慢的都是在軍中發生的,那時候國軍每年都有一個「軍中文藝觀摩競賽」,義工團隊的觀摩競賽,經常會有一些腳本跟一些歌詞,交到你手上,你就是要把那個事情完成。這裡面還挺複雜的,要作曲做完,要編曲編完,然後要帶領樂隊跟演唱的人,還要教唱、合奏。我想以某種觀點來看,所謂的製作,倒不是我們現在唱片公司在錄音室裡面,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時期裡面,那種概念那種行為,就已經在做。

最誠實的講,事實上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等到真正進入商業製作的話,是跟全美合作,就是許景淳、趙詠華,不過基本上扮演的角色,還是跟編曲作曲有關。所謂的製作,我想她們兩位都太好了,事實上你要操心或擔心的事並不會很多,她們兩個女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們只是提醒她們要注意些什麼東西,那時的製作,唱片公司的老闆可能都陪著你,你說是完全獨立嗎?也未必,因為參與的人滿多的,然後大家非常非常的自然,真正等到後面的時候,獨當一面,完全由我自己負責這種例子其實都很少,我滿喜歡在錄音的時候,旁邊有很多朋友,我不知道這樣講你們了解嗎?有很多人都有參與製作的部分,那到最後名字上面寫的是我,事實上也未必盡然。


合作過印象最深刻的歌手

印象最深刻的歌手應該是齊豫,因為我跟她合作的最少,我一直相信她並不只是天生的一個歌手,她的人生觀,最讓我好奇的是她潛質的一個能量,我一直覺得她還有很大的一塊可以表現出來的空間,只是因為我們只合作過一次,沒有機會去繼續再去探索這個問題,她那個時候唱一首歌叫「怨女」,是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當然,許景淳、趙詠華也都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是樂隊已經在錄音棚裡面等你了,都已經在調音了,但你譜子還沒寫好。我想只要是創作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經驗,因為那時候開始,在錄音室裡面,每一秒鐘都得付錢,那個錢有時是你自己付的,有時是唱片公司付的,但是總是很不好意思,經常會汗流浹背,你自己會非常的焦慮、疲倦,就剩下最後一塊沒有寫好,你對你現在手上寫出來的東西你都不滿意,但大家都非常的friendly,都不希望給你壓力,但是都在等你的東西,就是我最難忘的一種錄音經驗。


製作過最具特殊感情的歌

在那麼多的狀況之下,我做過兩條,一個就是齊豫,剛剛的那條歌叫「怨女」,另外一條就是由慎芝大姊作詞,我譜曲的「玫瑰人生」,這兩首曲子都非常的驚心動魄。

像慎芝的詞「玫瑰人生」一開始就是"該你多少在前世,如何還得起"我覺得對我來講非常訝異的就是,男女之情的關係,可以在她筆下伸展到那麼深遠,換句話說,這個歌詞就是前世的事、今世的事、來世的事通通談完了。

另外一個就是「怨女」的詞,那個詞也很有意思,開始是說"一生的錯,開始在黃昏後,請你挪近你的手",我看了那麼多詞,你知道,就是這兩個詞,可能我自己跟電影有關係,因為我自己是學電影音樂的,或是說絕大部分的精力是花在這件事上,就是那種你看到了詞後,從詞意裡面你看到的影像,這兩個就是讓我非常深刻的,還有其他很好的,只是現在沒想起來。


選歌的原則

專輯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我是整張專輯全部的製作人,或者是我是整張專輯裡部分的製作人。全部製作人的時候,我對這張專輯的看法就比較容易,那時候整個感覺聽起來就是能夠傳遞一個感動,因為現在我們整個社會多元化的關係,有時候一條好聽的歌不見得某甲聽了喜歡,某乙聽了也喜歡,這種事常常發生,我相信你也會有這個經驗。

但是當一整張專輯都是出在你手上,不管你考慮的多周詳,這裡面的思維方式,或者你的美學標準有關係,然後你也會思前顧後的,比較重要的,一下子會有一條快歌,一下子會有一條慢歌,一下風花雪月,一下子又有個什麼東西。我覺得大家聽下來的時候,就是要聽的下去,那這裡面會留下一些東西,印象比較深刻,最好的一個辦法,她裡面要有一個感動,所謂的touch,或者說另外一個講法就是,let the music moves u,moves能夠觸動你。假使說是在一個有三、四個人參與的專輯,我倒是希望能夠知道人家在做什麼,要不然就是變成閉門造車。

我覺得倒不是我們上面,就是所謂的總監、總製作人,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就好,我一直希望所有參與的人整個team到中間的時候都能有互動,才知道我今天在這樣的一個局裡面,我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別人怎麼做我怎麼做。就是你不能做一些東西的時候,你就是獨樹一格的,然後跟其他參與的人的東西都不一樣,可能就是我的原則,我會非常想知道我能夠扮演什麼角色。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在年輕的時候,我最喜歡的音樂型態是爵士樂,爵士樂的be-bop,就這麼快的東西,還有更快的,那可能是技巧掛帥。我現在喜歡的東西,變成一種有趣,又不會複雜,這裡面有訊息,訊息裡面要帶有感動,講起來很玄。這裡面包括法國作曲家沙悌,包括聽聽莫札特,聽聽貝多芬,都是我滿喜歡的,至於說當代的流行歌曲,因為變化太快,我繼續聽不排斥,我現在沒有辦法講我喜歡不喜歡,可能還要在等個幾年才有一個更清楚的說法。


最喜歡的專輯

我最喜歡的專輯,應該是古典音樂的專輯,這個專輯說來滿可笑的,是紐約愛樂的指揮每年做的聖誕節專輯,因為這裡面都是膾炙人口的古典名曲,然後用紐約愛樂這麼好的樂團,由他來指揮,因為每一首曲子都是我聽過的,只是換了個樂團或換了個指揮。我發現他們錄的又好,裡面的詮釋有獨到之處,他們每一年在那個時候有出新的東西,我一定會去買。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首先這個樂壇的定義要分成幾部分,一個是商業音樂的,還有一個就是嚴肅音樂,甚至包括舞台劇,不過綜合來講,我覺得事實上,我們絕對有資格能夠在音樂風格上開創自己的一片天,但是我們到現在為止,在資源的整合上,不管是商業唱片,或者是嚴肅音樂的創作上面,包括舞台劇這些部分的時候,一直都還沒有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我個人認為,事實上我們人太少,人口數不夠,另外再加上西洋文明大量的灌注,所以我們現在大部分是被影響、模仿,依然在模仿、抄襲,不管你技術怎麼好,你靈魂上面還是在模仿,你雖然被影響,但是下意識你還是在模仿,聽眾選擇的標準也可能是在比較。所以這個狀況之下,我一直覺得,實驗性的東西,不管是商業上面或者是在嚴肅音樂上面,還是需要一個有效的傳播媒體讓聽眾聽到。


生活哲學

創作的時候全力創作,平常的時候盡力休息。所謂的休息,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塊海綿,因為我們搞創作的你知道,真的在創作的時候是非常孤獨的,平時在放鬆的時候,你就是盡量的跟每一件事情接觸,那另外來講,我覺得總是讓一家庭維繫的非常好。我很感謝我有一個太太,所以我不必擔心很多事情,全力的去創作,那麼多年下來,我對這個事情特別有感覺。


成功秘訣

我覺得挺幸運的,我可能是少數幾個靠風格,來從事音樂工作的音樂家。靠風格就是說,當然人家講這個事情我們請張弘毅老師來做怎麼樣,當然他知道說這個事情請他來做,應該會有什麼結果,這就是風格,我們講一個style,在這個事情上我一直覺得說,一個作曲家他應該非常的有自尊,那骨子裡面有一骨傲骨,但傲骨裡面還要有一點謙虛,就是看到人家好的東西,或是聽到不知道的東西,先不要下定論,因為你總是隨時可以跟人家學到很多,新的一些觀念,或處理事情的一些手法,要有赤子之心、好奇,然後會非常尊重人家。

因為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通常到最後你只能做一個動作,我用一個比喻可能不倫不類,你在打麻將的時候,不管上家怎麼盯你,然後對門怎麼催你,到最後那個牌只有一次的機會,那一次的狀況之下,最好是你已經深思熟慮,做了就不要後悔,這整個狀況來說,你在打的時候要懂得怎麼欣賞人家的牌技,當然就是怎麼欣賞,這就是有一點點學問。

但你打心裡欣賞的時候,你可能上張牌,為什麼要這樣打還是什麼的,有些人就是會算的很快,我年輕的時候打過牌,現在不打了。但是我在聽音樂的時候,是這樣的心情,總覺得人家做出來的東西,裡面不管多粗糙的東西,都有赤子之心,因為我們年紀都已經變了,就是很欣賞那件事,以前我們也有過,但是我們還有對這些事情的看法,還有一些智慧,所以我們在看別人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抱著一個學習的心態,我想到現在為止,每天都在檢討我自己是不是能夠這樣。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我有整套的,甚至好幾套的爵士珍藏,這個珍藏可能是從愛迪生時代的錄音機錄的東西。我也有整套的貝多芬,不只是他的交響樂而已,他的弦樂四重奏,整套的巴哈,整套的莫札特。事實上我覺得很多東西已經多到沒時間聽了,可是每當我心裡比較平和的時候,想要聽它們的慾望就有了。在流行歌曲方面,我蒐藏了非常多50 年代"beach boy",60年代70年代甚至嬉皮的這些東西,當然我們在台灣都買得到,大家都把當時最好的曲子給你整理起來,這些東西我經常在聽,然後我們一發現它們裡面還是有無限的訊息,不斷告訴我,那個時代好的東西,什麼是我沒有的。


休閒活動

睡覺、散步、看電影。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行業?改成一個學問好不好?我想學數學。因為從小數學學的很辛苦,這應該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但是我最近突然有機會從我朋友小孩那看到數學課本,現在講法跟以前不太一樣,不是那麼硬梆梆了。你知道從事音樂工作,是比較感性,但是數學是非常理性的,只有對和錯,有解和無解。音樂同樣這個旋律,有解無解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有機會的話,我想再學學數學,如果這樣說會變成什麼行業的話,可能會變成業餘的數學家,但是還沒開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實的抒情創作歌手──黃中原   
    與音樂的結緣
首次製作經驗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選歌的原則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最喜歡的專輯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生活哲學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休閒活動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與音樂的結緣

從小父親是吉他老師母親是鋼琴老師,從小我就喜歡哼哼唱唱,最想的還是當歌手,喜歡唱歌,16歲時在民歌餐廳駐唱,退伍後組了一個band,因為喜歡音樂,我從來沒找過一個工作是和音樂無關的。


首次製作經驗

我的第一次製作經驗,其實我一直很喜歡把中國的樂器放在西洋的音樂裡,我覺得這樣會有很新潮的東西出現,我的第一次製作經驗就是如此,不過這張創作並沒出現在歌手的專輯裡,因為唱片公司有所考量。


最難忘的錄音經驗

應該是最可怕的錄音經驗,之前在錄我的專輯時,製作人在錄音室外頭指導我該怎麼唱,但是那句就是唱不好,突然有一次唱對了製作人也ok了,但是那次我並沒開口,不過那句的確是我的聲音很可怕吧!


選歌的原則

我覺得選歌原則一定要簡單和好聽,這兩者是分不開的,太複雜反而不被聽眾接受,所以我的原則是一定要簡單。


最喜歡的音樂型態

我是屬於不樂觀又帶點抒情的那種,我喜歡的音樂必須要很抒情,歌詞要有不同的詮釋,曾經有一首歌它把「思念」詮釋的很好,我喜歡歌曲有骨有肉,但最近喜歡的歌是雷光夏的「原諒」,因為我喜歡真實。


最喜歡的專輯

我最喜歡的專輯是日本玉置浩二的「重回安全地帶」,他唱的非常真實,真實到樂器的節拍及音準都不準他也不在乎,這才叫完美,完美是包括缺陷的,我甚至覺得玉置浩二是用聲音在和音樂交流。


對台灣樂壇的看法

我覺得台灣的創作人應該要更加油,因為最近不斷有國外的團體來分這塊大餅,尤其是台灣的創作人大部份寫詞和寫曲都是分開的,但我覺得詞曲一同,創作會更好,像陶吉吉他是最明顯的例子,我覺得要知道什麼東西是台灣人想要的而缺少的,不要只跟著流行或抄襲。


生活哲學

我只覺得工作和休閒分明,要工作時認真工作,要玩時就放心去玩,這樣才能兩全,有時我會把自己關在家裡去沉澱一些事情,因為創作人必須在自然中去找靈感。


最珍貴的音樂收藏品

在好幾年前有一部片子叫「一曲相思情未了」,是蜜雪兒菲佛主演,她唱了一首歌我非常喜歡,我找了四年就為了找這首歌,光這首歌就有七、八個版本,在找歌的同時,也讓我找到其他很不錯的歌。


休閒活動

其實沒有什麼休閒活動,我只喜歡在家裡和小孩玩,當你很煩時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多煩惱都是可以忘記的。


音樂事業外最想從事的行業

我沒想過要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有可能是我第一張專輯還未發行時,本來要去做泊車小弟,但如果真的問我最想從事的行業,我覺得我決不會再嘗試音樂,因為現在的音樂太複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士资源丰富的一切......

他(她)们都是老人家在过往的歌手背后制作的专业人才....
很多歌手的专辑都会看到他(她)们的名著......
有好几位是老人家尊敬的创作人....你们会熟悉当中的创作人吗?

好的东西,给予音乐创作的朋友明白唱片录制背后的一切....
但愿有一天,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成为他们一样.....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05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0-2005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沒有黃偉文的?!我的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5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

很不错…
不过,
太多了。
可能要一天看一个创作人的小传记。
这样才能好好思考。


看了前面的帖,
突然有感而发。
觉得作词人多是因为大家接触字体比较多过音符。
可能幼稚园的时候已经在为作词开了条路。
说话、听课、考试、温习功课、看书、看戏等等,
样样都离开不了字。
当然会驾轻就熟。

但,
曲的熏陶,
相比之下少很多。
只有通过听歌和看电影。
靠天分会比较多。
当然从小接触乐器的“幸福小孩”,
对音乐的敏感度会更强。
自然作曲也不会太过别扭。

若说话也是唱的,
课文都被编成歌曲,
想必作曲人会大增哦!

※唉……小小谬论。功课压力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5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火 于 17-10-2005 12:47 发表
有沒有黃偉文的?!我的偶像!



黃偉文很低调.....老人家也找寻不到,SOR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5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daiz 于 4-11-2005 14:55 发表
很不错…
不过,
太多了。
可能要一天看一个创作人的小传记。
这样才能好好思考。


看了前面的帖,
突然有感而发。
觉得作词人多是因为大家接触字体比较多过音符。
可能幼稚园的时候已经在为作词开了条 ...



谢谢!志在分享!加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1-2005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daiz said:

靠天分会比较多。
当然从小接触乐器的“幸福小孩”,
对音乐的敏感度会更强。
自然作曲也不会太过别扭。


说得对y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1-2005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帖顶上来....让大家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5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当然我也来帮忙顶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5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个帖,仿佛在看着一本书。。。。。看得好累好久,但绝对值得的。。。

大哥,谢谢你哦。。。。真的能从你的帖中获益良多啊。。。。赞!!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04:57 PM , Processed in 0.06698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