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31-3-2016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不到政府的钱,DRB自己先pump钱进去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太兴奋,如果是换新政府,也要在过渡期里有最坏的打算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虽然矛盾重重
9大力撑着 UMNO
可能倒吗 ?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4: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ct2050 发表于 31-3-2016 04:03 PM
嘿嘿
虽然矛盾重重
9大力撑着 UMNO
可能倒吗 ?
到了没得吃那天、就很难说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t2050 于 31-3-2016 06:01 PM 编辑
呵呵
老巫统倒
PKR 崛起成为新巫统
有差吗 ?
9大代表封建右翼
民主是政府骨构 公务员,内阁是身体,肌肉
思想是灵魂,骨架和肌肉组成身体
政府好坏,头脑思维是关键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制造出汽车有什么难?只要有钱人人都可以制造出汽车。
给我100亿,我就能制造出10万辆价值50亿的汽车给你们
关键就在于这个100亿的成本只能自制造出50亿的价值。你说是不是亏惨了?
马来番的国产车就是这样,100亿成本进去,90亿价值出来,亏本的部分要其他国人买单,强行把90亿的价值提高到150亿。国人倒贴马来番60亿
这就是马哈迪那条pk的经济学
所以很明显,对于马来西亚的经济而言,不发展汽车肯定比发展汽车好。因为发展汽车已经拖慢了其他国人的经济力
|
|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16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4-2016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2143 发表于 31-3-2016 08:46 PM
要制造出汽车有什么难?只要有钱人人都可以制造出汽车。
给我100亿,我就能制造出10万辆价值50亿的汽车给你们
关键就在于这个100亿的成本只能自制造出50亿的价值。你说是不是亏惨了?
马来番的国产车就是这样,100亿成本进去,90亿价值出来,亏本的部分要其他国人买单,强行把90亿的价值提高到150亿。国人倒贴马来番60亿
这就是马哈迪那条pk的经济学
所以很明显,对于马来西亚的经济而言,不发展汽车肯定比发展汽车好。因为发展汽车已经拖慢了其他国人的经济力
为了要面子(民族面子)。亏再多也要贴。
苦的是人民,年年不停买单。
|
|
|
|
|
|
|
|
|
|
|
发表于 1-4-2016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4-2016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要发展汽车又要MRT4。。。马来西亚真的那么繁华? |
|
|
|
|
|
|
|
|
|
|
发表于 1-4-2016 01: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2143 发表于 31-3-2016 08:46 PM
要制造出汽车有什么难?只要有钱人人都可以制造出汽车。
给我100亿,我就能制造出10万辆价值50亿的汽车给你们
关键就在于这个100亿的成本只能自制造出50亿的价值。你说是不是亏惨了?
马来番的国产车就是这样,100亿成本进去,90亿价值出来,亏本的部分要其他国人买单,强行把90亿的价值提高到150亿。国人倒贴马来番60亿
这就是马哈迪那条pk的经济学
所以很明显,对于马来西亚的经济而言,不发展汽车肯定比发展汽车好。因为发展汽车已经拖慢了其他国人的经济力
我给你100亿,你最多造出玩具车 |
|
|
|
|
|
|
|
|
|
|
发表于 1-4-2016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一百亿,我肯定不会去制造玩具车。我当然是去全世界买房地产
|
|
|
|
|
|
|
|
|
|
|
发表于 2-4-2016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亿直接买几条 Honda 生产线过来了
再聘请来自一些来自日本专家,
汽车工业已经是很成熟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6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騰與“資源的詛咒”
普騰汽車(Proton)於1985年推出市場,走過31年歲月,當中不乏風光時刻。1993年,普騰在本地汽車市場佔有率高達74%,那是豔陽高掛的七月,如今卻是日薄西山的光景,僅剩下15%。
坊間有傳聞指普騰或裁員,而最新消息是政府宣佈提供15億令吉低息貸款協助普騰。從無到有,從輝煌至落寞,普騰的發展之路,有不少教訓待汲取。
1980年代,馬哈迪出任首相之後,雄心勃勃,積極展開多項計劃,重頭戲包括打造國家汽車工業。當時我國的客觀條件尚不足於支撐汽車工業,然而馬哈迪卻以強烈的政治意願催生與發展普騰。
普騰在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下,跨出一個好起步,外國汽車的高企稅務,形成普騰的價格優勢。遺憾的是(這似乎又是一種必然),在政府的保護下,普騰長期處於“舒適地帶”,缺乏強烈的危機意識,沒有強大的意願去提昇競爭力,也不願展開深層次的改革,以因應新時代的商業環境。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經濟學家常提及的“資源的詛咒”。所謂“資源的詛咒”是指一些國家雖擁有豐富天然資源,但卻沒有遠見,不懂得善用資源,結果因福得禍,陷入困境。
普騰有政府這座靠山,“資源”豐沛,原來就處於優勢,奈何人性使然,最終仍逃不過“資源的詛咒”。這30年來,政府通過注資和稅務減免,在普騰身上消耗了139億令吉,但還是未能把普騰扶起來。這些“資源”與優勢,到最後反而拖累普騰的改革與成長。
以政治意志強行扶植企業,對抗“優勝弱汰”的商業規律,縱可取一時之效,卻未能長久持續。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陣腳,就只能靠不斷地自我提昇,強化實力。
普騰的教訓,並不僅止於政府所消耗的139億令吉,以及即將借出的15億令吉貸款。當年,因注重於發展國家汽車工業,政府未積極建構公共交通網絡,留下一個爛攤子,讓國人嚐盡公共交通不便之苦。
高官總愛說,普騰是大馬的驕傲,這固然是見仁見智,但我認為,一個企業憑己身實力,在全球化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是真正值得自豪之事。我是否太苛刻了?(星洲日報/風雨看潮生‧作者:張慶祿‧專題作者)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663#ixzz45TyX3xRv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6 11:3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6 02: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ct2050 发表于 11-4-2016 11:37 AM
再砸 15亿
我的预言,还很准下
也多了一些条件。
去旧 proton 化,一些承包商可能永远失去资格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6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角力
亲马哈迪墓由定等人的一些朋党被对付
包赚钱当然给自己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6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造车的核心技术:
1) 造(车)模型
2)引擎(柴油/混合)技术 或者是电动技术
3)喷漆技术
4)流水线技术
那样都需要顶尖本土人才来能实现本土供应链, 以大马这种“爱才”形态,好难成功咯。。。大学顶多为他国做嫁衣。。。培养Raw Talent 罢了, 核心技术根本直接用外国技术,送钱给其他先进国。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