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10-2005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新年呢?
和中国有大分别吗?
好想到中国台湾香港纯华人的地方过过。
气氛应该好很多。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5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_Xu 于 6-10-2005 09:18 AM 发表
这几天的九王爷诞,中国就基本已经绝迹了,可能在乡村还会有吧。
这节日只有南方人会庆祝罢,特别是福建省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5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3iHoN6 于 7-10-2005 10:29 AM 发表
至于新年呢?
和中国有大分别吗?
好想到中国台湾香港纯华人的地方过过。
气氛应该好很多。
中国香港我不清楚,但我台湾亲戚说,台湾过节的气氛没有马来西亚浓,在马来西亚过年是家家户户挂彩结灯,但台湾就较少,所以他们到马来西亚时很感受春节气氛.......
但比较羡慕中国的春节假期,有十天公共长假......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5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_Xu 于 7-10-2005 09:08 AM 发表
只能慢慢来啦,毕竟政府对这些事情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要看民间的力量了,不过,民间力量太强了,政府又会过来压制,所以这个力度和方式一定要拿捏好了。
原来如此......
那请问中国政府(教育部)有没有在学校教导学生认识和发展这些中华文化......
但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就有,马来西亚的华教有教导学生认识这些中华文化,如24节令鼓,华乐等等,并嘱咐学生继续发扬这些文化(不包括迷信),不可以忘记......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5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4节令鼓可是马来西亚人创造出来的偶。
还有柔佛关圣宫每年派队参加世界舞狮锦标赛都有公认世界第一。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5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sserela 于 28-9-2005 09:58 PM 发表
他们相信神明已俯身在他们身上!!
至于为什么不会流血??
这我也没亲眼看他们把铁支插在身上的那一刻!!
所以我也不懂会不会流血!!
我看过。。。确实是不流血的。。。而且不只是印度人。。。有些诚心的华人去还愿(他们叉铁扛“卡华里”都是因为神明帮他们实现了愿望,所以来还愿),也是不会流血的。其实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华人的拈童很多也是会表演走玻璃,坐热油锅等。。。华人的神明有灵,印度人的神明当然也可以显灵保佑他们的信徒啦。。。本人没宣传迷信,只是冥冥中很多事情不是科学可解释,我是相信很多科学所没法解释的事情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5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重阳节”,但这节日对马来西亚华裔比较陌生……。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5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生活在江南。記憶中最隆重的節日有三個:端午、中秋、過年。
其中最重要的是過年。全家團聚的日子。
而官方最看重的是五一、十一、元旦等公元假期。
等接觸到來自河南的同學後,才知道北方人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得比過年還大。這從許多古代詩詞中可以得到印証。古來如此。
到了大馬,說實話,這裡的大部份神和佛和節目,我聞所未聞。也不曾考証由來出處。希望有空時收集學習一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2-10-2005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开心开的帖有那么好的反应。。。。谢谢大家的分享。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交流一下比较少认识的节日,让大家更了解彼此家乡的特色。当然,节日中的禁忌,庆祝方式,食用的食品等。。。。我知道中国有许多的民族,各有各的特色。。。就算是籍贯的不同,和大马的朋友可能都不太一样哦!
我曾听过一个朋友说(不懂是不是真的)。他说大体上,大马庆祝华人的节日会比中国或台湾朋友来得热闹。是这样的吗?
中国的朋友们,华人新年时,你们多数回家还是待在这里?如果是待在这里,你们会有什么节目呢?
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5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林至尊 于 12-10-2005 03:14 PM 发表
很开心开的帖有那么好的反应。。。。谢谢大家的分享。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交流一下比较少认识的节日,让大家更了解彼此家乡的特色。当然,节日中的禁忌,庆祝方式,食用的食品等。。。。我知道中国有许多的民族, ...
说说中国东北的习俗
除夕包饺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南方人好像没有这个习惯,大多数是吃汤圆。
大年三十,12点之后一直到大年初五,家里是不能往外倒垃圾的,好像说是会把一年的好运倒出去。马来西亚一定没这规矩,不然这大热天的还不都臭了。
正月里不能理发,俗话传下来的“正月剪头死舅舅”所以家里有舅舅的都不会在正月理发,而是等到2月2龙抬头的那天理发。
三十晚上一家团聚,要守岁,就是不能睡,年轻的体力好可以坚持一夜不睡,年长的只要挺过午夜钟响之后就可以睡了。
三十一夜不能关灯,也就是家里所有房间的灯全部打开,直到第二天天亮。
三十晚上还要烧纸钱,祭奠祖宗。
挂灯笼,这里好像很少见到。我们从大年三十开始挂灯笼,一直挂到正月十五,灯笼要长明的。
三十午夜十二点放鞭炮,十二点钟声敲响,你就听外面鞭炮齐鸣,说话都要大声喊,第二天街道好像铺了一层红地毯。
贴春联,贴福字,和这边一样,不过东北很少贴财神,这里喜欢贴财神,关公。东北人更喜欢贴灶王爷,哈哈。
还有很多讲究,但都是因人,因地而异,比如要吃鱼,代表年年有余,要吃猪脚,或鸡脚,代表来年能赚更多钱。。。。。。。。。。。。。
我几次春节都没有回中国了,学业时间不准许。
在这边一般都是几个中国朋友在一起,包饺子,在网上看央视的春节晚会。买春联,打扫房间。去年我还偷偷买了鞭炮,偷偷的放了,呵呵。不过说起来在异国过春节,最大的感受还是思乡,大家都会往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拜个年。女孩子往往还会掉眼泪。所以说在马来西亚过春节,开心与不开心是交织的。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5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人民 于 12-10-2005 04:28 PM 发表
除夕包饺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南方人好像没有这个习惯,大多数是吃汤圆。
马来西亚华人在除夕吃团圆饭,没包饺子......
大年三十,12点之后一直到大年初五,家里是不能往外倒垃圾的,好像说是会把一年的好运倒出去。马来西亚一定没这规矩,不然这大热天的还不都臭了
马来西亚(至少小弟家)还保留这个习俗,只不过没到初五......
正月里不能理发,俗话传下来的“正月剪头死舅舅”所以家里有舅舅的都不会在正月理发,而是等到2月2龙抬头的那天理发。
马来西亚通常在大年没理发,不过不是整个正月.......
三十晚上一家团聚,要守岁,就是不能睡,年轻的体力好可以坚持一夜不睡,年长的只要挺过午夜钟响之后就可以睡了。
这人民兄您也许有所不知,小声说,马来西亚华人多数喜欢在除夕夜当"博士"......
三十一夜不能关灯,也就是家里所有房间的灯全部打开,直到第二天天亮。
小弟家从大年初一直十五都没关灯,连灯笼也开......
小弟家在除夕早上有祭祖,晚上(12点后)则到庙里拜神,烧猪等祭品是免不了了........
挂灯笼,这里好像很少见到。我们从大年三十开始挂灯笼,一直挂到正月十五,灯笼要长明的。
在华人集聚区,灯笼是很多的,人民兄下次新年有空可以去走走看看.......
三十午夜十二点放鞭炮,十二点钟声敲响,你就听外面鞭炮齐鸣,说话都要大声喊,第二天街道好像铺了一层红地毯。
在马来西亚燃烧鞭炮是犯法的 .......
贴春联,贴福字,和这边一样,不过东北很少贴财神,这里喜欢贴财神,关公。东北人更喜欢贴灶王爷,哈哈
马来西亚人比较喜欢直接请财神爷来家坐坐 ,呵呵......
还有很多讲究,但都是因人,因地而异,比如要吃鱼,代表年年有余,要吃猪脚,或鸡脚,代表来年能赚更多钱
马来西亚近来比较流行吃火锅,贪方便,但传统食物仍然有吃,如柑,年糕,鱼生等.......
也别这样明目张胆说出来嘛,呵呵 .......
不过说起来在异国过春节,最大的感受还是思乡,大家都会往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拜个年。女孩子往往还会掉眼泪
可以叫家里邮寄红包过来呀......呵呵.......
在马来西亚,结婚了的人给还没结婚的人红包,中国应该没有吧.......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5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ttilion 于 12-10-2005 10:38 PM 发表
可以叫家里邮寄红包过来呀......呵呵.......
在马来西亚,结婚了的人给还没结婚的人红包,中国应该没有吧.......
我家乡好像没有这种习俗,但是我听我的福建朋友说他们那边还有这种习俗。
看来华人新年全世界还是相似的地方多,呵呵。
偷偷说一句“在中国如果除夕夜做博士会被鞭炮声吓倒的,嘿嘿”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5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5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在湖北。。。
年三十要去给祖先上坟。。。
除夕夜要一个晚上不睡觉,不过我都睡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去给同村邻居拜年。。。。
年初二一定要去外婆家拜年。。。。
元宵节要去‘采青’。。。。
还有啊,端午节要接姑姑们回娘家吃饭。。。。
还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气氛。。。。![](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ad.gif)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5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给红包,我家乡只给小孩子,工作了即使没结婚也不不给。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5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_Xu 于 6-10-2005 09:18 AM 发表
这几天的九王爷诞,中国就基本已经绝迹了,可能在乡村还会有吧。
这些节日会不会是与信仰有关系?
中国人大多数是心什么的?如果是基督教的话, 那像这些节日也就会慢慢的遗忘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biggrin.gif)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5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5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3iHoN6 于 7-10-2005 06:35 PM 发表
24节令鼓可是马来西亚人创造出来的偶。
还有柔佛关圣宫每年派队参加世界舞狮锦标赛都有公认世界第一。
柔佛麻坡(Muar)关圣宫。。
我的家乡。。![](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5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5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人民 于 13-10-2005 01:11 AM 发表
我家乡好像没有这种习俗,但是我听我的福建朋友说他们那边还有这种习俗。
看来华人新年全世界还是相似的地方多,呵呵。
偷偷说一句“在中国如果除夕夜做博士会被鞭炮声吓倒的,嘿嘿”
什么是做博士呀?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