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luewolf

教育是為了甚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3-2013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akyueh 发表于 21-3-2013 12:02 PM
我认为小学是学习语言、基本生活技能、基本常识和学习与人相处之道的基础班。上到中学就应该发掘学生的潜能 ...

我认为小学是学习语言、基本生活技能、基本常识和学习与人相处之道的基础班。上到中学就应该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志趣然后加以栽培和精进,中学阶段也是学生开始拥有自己想法和价值观的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讨论和探讨有关哲学的课题。大学是对自己学习的科目加以实践研究和启发,并拥有造福全球人类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以你的觀察現代的大學生有沒有實踐研究和啟發的精神,有沒有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有沒有語言能力,基本生活技能,基本常識,與人相處之道?
在中學如何才有哲學的討論?
在小學,如何培養語言能力,基本生活技能,基本常識,與人相處之道?

回溯我的人生,我總結是三個字 - 多體驗,每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感覺engine被upgrade了
因此小孩,中學生,大學生,成人也應該多體驗,not putting their arses on the bench all the time
放棄改變的恐懼。
(@burntan 這個是對我很有意義的總結啊,不要酸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3-2013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茫羔羊 发表于 21-3-2013 10:10 AM
就是说,在一个人还没搞懂自己想要什么时,
我们不应该用法律或外界的压力去逼那个孩子上学,
因为当他 ...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付出过,而不是自己喜欢的。
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有沒有可能在付出的過程中找到喜歡的?

有沒有不用付出也找到喜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13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wolf 发表于 21-3-2013 04:09 PM
为何要在意那个终极目标呢。在我观察来看,他的目的是训练自己的小孩适应赚钱。增加赚钱的经验,如果有终 ...

還是那句話,我在意的是他是在如何幫他找到終極目標,還是植入目標。

我看必须确认孩子是哪一类型人先。拥有哪种特质跟强项。 然后才从那个方向去培养 (如果孩子没有那个强项也不可以跟他说),然后就是看他对于我们安排的事项有什么样的态度和为何会表现出那样的态度。然后建设性的金钱概念,社会概念一定要有。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方向的话, 植入目标也是ok的。 小孩子有些比较慢的你跟他说什么他是不大会懂的,他需要到一段的年纪才会明白。那种你就可以尝试植入目标。 可是记得不要踩到孩子的自信心。 三岁定80, 小孩子是很容易被看到天性的, 好跟不好都是自己的看法而已, 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引导。

我最近有在思考一些问题。 因为我本身不是什么信徒,可是我在佛学者,基督教徒那里都看到了很多生活哲学。 我在想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该不该让他们加入基督教会或佛教会好让他们接触到这些哲学。 可是我又不想让神秘学误导他们。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基督教徒的市场看起来非常大。

对,还有就是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环境。A字头直销公司里常说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话就是 “人是环境的孩子”。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1-3-2013 06:11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 3 人是环境的孩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13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1-3-2013 05:58 PM
我该不该让他们加入基督教会或佛教会

千萬不要 《--- 這句是全世界最好的忠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luewolf + 5 小時千萬不要《--- 這句是全世界最好的忠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13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21-3-2013 06:03 PM
千萬不要 《--- 這句是全世界最好的忠告。

那么让他们上一些特别课程就好了。一时起了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3-2013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茫羔羊 发表于 21-3-2013 10:36 AM
我很认同恐惧就是自由唯一的敌人,
如果连死亡和被人看不起都不恐惧,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逼你做不想做的事 ...

我很认同恐惧就是自由唯一的敌人,
如果连死亡和被人看不起都不恐惧,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逼你做不想做的事呢?
既然逼不到你做不想做的事,这样还不自由吗?

還有給一種給逼著做還快樂的阿Q式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3-2013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wolf 发表于 21-3-2013 05:43 PM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付出过,而不是自己喜欢的。
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这就要看你为了什么而付出了。
如果是为了和别人竞争而付出,
这样付出的同时,你就不再会有闲情或觉得有必要去思考,
就好像我们马来西亚的学生大多到了中六,
开始要选大学了,都还没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就算有些是一早就定下来的,
也只是因为觉得这个行业比较赚钱,或者是为了家人的期望。
两者都是在还没搞清楚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就盲目跟随大队往同样的方向冲刺,
当有一天发现自己朝向的目的地和自己是背道而驰的,
到时就太迟了。

所以我觉得在接受教育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当然不是说一天还没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一天都不要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啦!
语文,道德,体育这些可以学,但不可以竞争,
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
所以最好的是在孩子还没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之前,
让他接受家庭教育,或找个好点的老师做他的启蒙老师,先不让他接触这个社会,
同时把各种类的书都放在他的房间里,因为不能出去,所以待着也是待着他就会主动去翻书。

如此久而久之,他就可以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
一旦他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后,
那他就不会那么容易给这个社会污染了。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父母拥有时间和素质的大前提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bluewolf + 1 不能出去?人家要當籃球明星吶~討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是培育优秀的人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人类需要优秀的个体延续人类的生存,通过教育,我们可以知道谁是优秀的。而劣质的个体则牺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3-2013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茫羔羊 发表于 21-3-2013 10:36 AM
我很认同恐惧就是自由唯一的敌人,
如果连死亡和被人看不起都不恐惧,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逼你做不想做的事 ...

除掉恐惧,可以得到自由。。。
不代表恐惧是自由的敌人。。。

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就如,
除掉敌人,即可得到冠军。。。
难道敌人就是冠军的敌人?
相对的,喵也是喵敌人的“敌人”。。。
喵也是冠军的敌人?
那么,所有参与者都是冠军的敌人?

如果这种逻辑正确。。。
所以能拥有“恐惧”感觉的“人”都是自由的敌人。。。
换句话说,有自由就不可以有人类。。。?!!!

没有参与者如何有冠军?
没有人类何来“自由”?

对喵来说,如果可以深入观察。。。
自由与恐惧不蛋不是敌对;反而是相生的。。。

如果可以深入观察。。。
自由越多的人(地位越高的人;拥有越多的人),越多恐惧。。。
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有什么好恐惧。
君不见,任何改朝换代时候,都是在这些“什么都没有”的人醉多的时候。。。

从另一个角度,这时候反而是心灵上的自由醉容易找寻。。。
之前的“自由”都是物质上提供的。。。
没了物质,反而看到真正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ri-ari 发表于 23-3-2013 12:33 PM
教育是培育优秀的人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人类需要优秀的个体延续人类的生存,通过教育,我们可以知道谁是 ...

如何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wolf 发表于 21-3-2013 12:02 AM
不打死,不輸死,不餓死算不算立場?

不算。。。

这个叫本能。。。
任何人都会酱做的。。。基本上,禽兽都懂那种。。。

难道,玩游戏、吃饭、便便也叫立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luewolf + 5 立場。。。是什麼?這個可以討論N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1-3-2013 12:25 AM
我觉得人若要自由,本身的经济就必须自由。 最好有自己钱生钱的系统或是多条生产线。 再来就是思想与适应 ...

看的清,放得下,不轻易的受负面影响,心里逍遥自在。 适应能力强的话则去到哪里都是家。

这种能力对喵们来说,是那么容易懂得,是那么难办到。。。
当,喵们那么难办到同时。。。这些能力又是那么容易办到。。。在喵们小小只的时候。。。

难道,这些能力喵们忘了。。。

喵觉得并不是喵们忘了。。。
而是,随着年龄增加,得到的越多,就越放不下了。。。

唯有不再拥有,才能记回那些从小就懂的踩脚车道理,烂后再重新拥有,才能再次懂得那些“曾经懂得”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 发表于 23-3-2013 07:13 PM
除掉恐惧,可以得到自由。。。
不代表恐惧是自由的敌人。。。

自由和恐惧是不可能并存的,它们不是敌人,那是什么关系呢?
但敌人和冠军却是共存的,因为没有敌人就不会有比赛,没有比赛就不会有冠军,
请问这个逻辑怎样把你变成你敌人的敌人呢?
我们说的是:自由的唯一的敌人是恐惧,但好象没有说过恐惧唯一的敌人是自由吧?
何况是拥有“恐惧”感觉的“人”?
赞成你最后一段。“有恐惧是不可能自由的”,这里说的是心灵的自由。
因为自由本来就是一种感觉。
本帖最后由 迷茫羔羊 于 23-3-2013 08:5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1-3-2013 05:58 PM
還是那句話,我在意的是他是在如何幫他找到終極目標,還是植入目標。

我看必须确认孩子是哪一类型人先 ...

对喵来说。。。

教育的目的就在破解“人是环境的孩子”。。。

或更贴切点,解放“人是环境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性竞争最大的目的不是要彼此互相比较,或分辨出我高你低。 而是要人们在面对竞争时可以有方向(目标)的让彼此无论在知识内或技巧上都拥有很大步的进步。(Positively) 这种情况下如果受伤了,伤害都是自己给的。

当演变成恶性竞争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竞争在市面上最多也是最常见。 一般因为吃过亏,不想输,不可输,害怕,没自信 etc都会让竞争者被迫使出手段。 像丢价钱,抹黑,栽赃,嫁祸等等都会出现。 这种情形下伤害是别人给的。  

如果自己招架不住我想也是没办法的事。要避免的话只有建立好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了。 虽然有时会不甘心, 但是我觉得还是得放下以避免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中。(如果输了一局的话)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3-3-2013 09:3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 发表于 23-3-2013 09:15 PM
对喵来说。。。

教育的目的就在破解“人是环境的孩子”。。。

与其说“解放”, 不如说“创造”环境吧。 因为人被环境影响在我觉得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 如果自己不能创造环境,至少还是可以选择环境的。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3-3-2013 09:4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3-2013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 发表于 23-3-2013 08:16 PM
看的清,放得下,不轻易的受负面影响,心里逍遥自在。 适应能力强的话则去到哪里都是家。

...

小时候的叫做“不懂”。 长大后懂了。 在下一个阶段就放下了。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茫羔羊 发表于 23-3-2013 08:54 PM
自由和恐惧是不可能并存的,它们不是敌人,那是什么关系呢?
但敌人和冠军却是共存的,因为没有敌人就不 ...

如同喵前文。。。

自由有两种。。。虽烂都是感觉,蛋,绝不可忽略右脑,其重要性等同于理性。。。

两种自由,物质带来的自由与心灵带来的自由。。。
两者同是“自由”;却与恐惧的“对应”却有那么大的分别。。。

物质带来的自由则产生恐惧。。。
心灵带来的自由则抵消恐惧。。。

不管如何,自由又如何是恐惧的敌人?。。。

aniwae,不管是否敌对都好。。。
关键在:人是比较容易“感觉”到实物的。。。
“心灵”这种东西是比较难捕捉的。。。

结果,大部分人“感受”到的“自由”不蛋没有抵消恐惧,反而成为恐惧的温床。。。
这才是现实的“自由”。。。

这就是其中看不到的“矛盾”。。。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luewolf + 5 恐懼卻是重要的一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3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的物质自由。。。制造过度的恐惧,让人kiasu
过度的心灵自由。。。过度的解除恐惧,让人阿Q

恐惧同时也建立竞争力
必须平衡。。。

社会不可没有竞争力;亦不可过度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3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3-3-2013 09:42 PM
小时候的叫做“不懂”。 长大后懂了。 在下一个阶段就放下了。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小时候叫“不懂”的懂;
长大后叫“懂”的不懂。。。

除非再次“真正”失去。。。
要不,领悟“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何其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10:51 AM , Processed in 0.14097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