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6-2013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龙手 发表于 19-6-2013 11:40 AM 
还有很多。但都是别人的故事。
应用这个法则然后来这里谈谈自己的故事不是更好吗?
我本身是很少用这种方式来激发自己,不过我相信如果没有加上自己的努力,这些东西好像跟空想没有分别
这些纯粹是我个人想法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3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龙手 发表于 18-6-2013 02:57 PM 
我觉得不应该说是你的潜意识和意识不一致。而是你现在的潜意识还没能接受到你所要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6-2013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rryhouse288 发表于 19-6-2013 11:40 PM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The subconscious mind cannot argue controversially. Hence, if it has accepted wrong suggestions, the sure method of overcoming them is by the use of a strong counter-suggestion, frequently repeated, which the mind must accept, thus eventually forming new and healthy habits of thought and life, for the subconscious mind is the seat of Habit.
上面是帖#22里面的, 也是The Master Key System里面的一小段。
我相信你所说的问题就是你的内心对话。可能你对自己说,“我成功”,然后内心开始另一个声音,“你那里行?”。
上面说的方法,就是一直重复新的思维习惯来代替你的旧有思维习惯。没有其他途径了。如果一天里,你内心说“我不行”一百次,你就要在每一个“我不行”内心重复“我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6-2013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谢谢你。很好的四句话。 |
|
|
|
|
|
|
|
发表于 29-6-2013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龙手 发表于 29-6-2013 06:45 PM 
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谢谢你。很好的四句话。
对潜意识说的? |
|
|
|
|
|
|
|
发表于 30-6-2013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8-2013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体验的世界就是我们之前所想象的结果。一切都是意识、意识是一切。我们的想象可以是现有外在五官所接触的世界的延伸。也可以是超越现有的世界。
假设有两位穷小子面对同样的困境,第一位相信他现在所面对的困境是如此真实而难于改变的。他的想象力就局限于他的五官所呈现的外在世界。他就只有在他的现有困境中轮回,难于脱离。第二位了解现在的困境并非永恒。与其被外在的困境所捆绑,他想象自己完成医科,成为一位医生。谁有可能脱离困境呢?
如果林梧桐第一次看到云顶高原时,他完全相信他看到的云顶永远都是光秃秃的一座山,现在我们还有可能上云顶玩吗?我相信他当时已经有一个吃喝玩乐的云顶世界在他的想象世界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13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外在感官世界是你的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它只是如实的呈现你在内心世界的想法。
所以,与其想着如何以争辩去改变一个人,不如从内心世界改变你对他的想法。
Instead of trying to change others through argument and force, let me but ascend in consciousness to a higher level and I will automatically change others by changing self. "There is no one to change but self; that self is simply your awareness, your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 in which it live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cept you hold of self. It is to consciousness that we must turn as to the only reality. For there is no clear conception of the origin of phenomena except that consciousness is all and all is consciousness. - Neville Goddard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13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侯,跟一个人的误解看起来好像完全不能解决。
但是,如果用心注意我们自己本身在想到对方的时候的内心想法是什么。然后,改变或切断一直重复着的模式,误会就真的解决了。
问题是,我们总是怪别人,从不愿意看回自己。
本帖最后由 屠龙手 于 22-8-2013 04:49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13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现在所面对的生活、环境都可以在你惯用的内心对话找到原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3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识是一切,一切是意识,意识是唯一的真实。(Neville Goddard 的意识法则)
在面对五官的外在世界和想象的世界时,我们很自然的觉得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内在的想象世界是虚幻的。但是内维尔告诉我们,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内在的想象世界都同样是想象的世界。
我们现在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等等的五官世界。其实是我们想象的结果。当我们持续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想象,我们的世界就会维持在同样的境界中。任何的改变都要从意识的层面去开始改变。只有从内而外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问题在于我们的外在五官所呈现给我们的影像是如此的真实。更重要一点就是,外在的五官世界是我们活在当下的世界。我们持续的在这个影像下思考和作出反应。这些反应都循环的一直延续我们当下的世界。
内维尔提出一个叫“意识的境界”的词。一个人可以在失业、事业成功、贫穷、富有等等的不同“意识的境界”里面。他甚至提到在圣经里面的种种人物都并非历史上存在过的真实人物。他们只是圣经作者用来代表和讲述某种的“意识的境界”。
上面提到的是一个大概的背景。在看过这些背景理论后应该是解答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问题也关系到吸引力法则。问题就是“如何从一个境界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了解为什么我们会被绑在目前的境界里面。我们被这境界绑住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断的喂养着这境界。假设我们现在失业了,我们可能就一直在用负面的内心对话,影像来喂养这失业的境界。俗语说:祸不单行应该就是这样的原因吧。
要脱离旧的境界首先就是要有脱离的欲望。当然,要脱离旧的境界,我们也要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里,欲望就很重要。也是第一步。贫穷是你要脱离的境界,富有就是你要的新境界。
有了欲望后,接下来就是要暂时切断外在五官不断送进来的影像。然后在内心世界呈现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个过程里,感受是最重要的元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3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维尔在Power of Awareness 这本书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一个老太太带了她的孙子来找内维尔。当他们在讨论关于意识的法则和如何应用的时候。突然,老太太的男孙插嘴说,“我知道如何得到我想要的小狗了。”当时,老太太尝试告诉小男孩说,他们讨论的这法则并非给小孩子应用的。然后,解释给内维尔说,这小孩一直想要一只小狗。但是他的父母亲完全不同意给他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过了不久,老太太回来告诉内维尔故事的续集。她说,小男孩回家后,每天晚上临睡前真的想象他拥有一只小狗。他甚至可以感受那种抚摸小狗身上的毛发的感觉。过了不久,小市镇上有一个给小学生的征文比赛。题目就是“我的小宠物”。小男孩成功的拿到了第一名。而奖品就是他所期待的小狗。而且还是他所想象的那种。
老太太还说,如果这奖品是一笔现金,他的父母亲也不会帮他买小狗。就算是小狗,他的父母亲也可能转送他人。但是,这小狗来得有点特别。因为颁奖的人是市长。而颁奖的过程也出现在报纸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父母亲不给他留下小狗也很难说得过去。就在这样的奇妙情况下,小男孩如愿的拥有了他梦想的小狗。
这故事告诉我们内维尔的意识法则的重点。在接下来的帖,我会把我了解的带出来讨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8-2013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维尔的意识法则最重要的的因素就是感觉。而且是活在目标的感觉。他的方法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决定你的欲望。这个步骤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如果连我们要什么都没有一个概念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我们会得到什么。假设我们不满现在的位置,期望升迁。那么我们新的境界就是升迁后的境界。
当我们了解我们要的目标是什么之后,我们就需要想想当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后的情况是什么,感觉是什么?然后,想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情景来做为第三个步骤想象时应用。假设我们期待升迁,大老板跟我们握手祝贺的情景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第二个步骤: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进入一个很放松状态。一个很靠近睡眠的状态。我们需要这个步骤来暂时切断外在五官世界的干扰。然后在内心世界呈现我们想要的情景。
第三个步骤:想象。开始想象我们之前已经设定好了的情景。在这里,内维尔特别强调两点。
(一) 当事人的身份进入想象。假设我们之前设定的情景是爬楼梯。那么我们想象时应该是楼梯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到自己的手、脚和面前的楼梯阶级。而非如看电影般的看到自己在爬楼梯。如果是老板祝贺我们,我们看到的是老板伸出他的手,然后看到自己的手和他握在一起。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事人的身份的想象和看电影般的想象是注定成功和失败的因素。
(二) 情景越简单越好。如果以升迁做为例子,老板握手的情景就好了。如果我们想象和老板握手后,然后和一个又一个的同事握手,然后又想着晚上和老婆庆祝。那么我们的思维很可能就越跑越远了。到头来,可能只是一个白日梦而已。内维尔要求一个简单的情景,然后重复的想象。一直到想象的情景很逼真和自然。在想象时也同时感觉达到目的时的喜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13 06: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维尔对于想象力有着无比的推崇。在他的著作和讲座中一再强调"神"并非是一位外在的、天上的"天神"。神就是人类的想象力。圣经中所说的"I AM"指的就是最初的"我"。完全没有执着形态(意识境界)的意识。当"我"意识到"我是"某某境界时,"我"才开始执着于那个境界。
因此通过想象力和对于新的境界的感觉,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理想世界。当我们能够从内在开始很自然的处于我们所向往的新世界,外在的世界就会跟着呈现这个新世界。
我们普遍的疑问是何时才能看到我们的新世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内维尔说这取决于我们内在对于身处这新世界的自然程度。如果内在已经把新世界当成理所当然的。外在就一定要跟着转换。其实内在越觉得理所当然,信念就越深。事情应该就越快成功。 |
|
|
|
|
|
|
|
发表于 6-9-2013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样想迟早精神病,不是什么事情单靠人在想就能做到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9-2013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iahao90 发表于 6-9-2013 12:17 PM 
我觉得这样想迟早精神病,不是什么事情单靠人在想就能做到的。
如果没有想象,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
你现在用的手机、电脑。你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建筑物,是从那里开始的?是从一个念头开始,和一连续的想象而来的,不是吗?
告诉我,什么东西不是从想象开始的? |
|
|
|
|
|
|
|
发表于 18-9-2013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9-2013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龙手 发表于 18-9-2013 10:57 AM 
如果没有想象,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
你现在用的手机、电脑。你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建筑物,是从那里开始 ...
个人认为,相像的大前提是你的能力范围里面,
什么东西不是从相像而来的,是资源,泥土海洋森林人类,
这都不是我们相像而来的,我们能用这些资源来完成我们相像的东西,
但是我们不能凭相像造出这些资源,不懂你赞不赞成,这是我的看法。
同样人也不可能凭想像完成任何事情,
打个比方说,人不可能单凭相像不靠药物病就痊愈,
意志力对病有极大的帮助,但是人不能单单靠意志力就能病得痊愈。
更没人靠过相像或意志力长生不老。
个人认为是这样啦,如果人认为单靠想像便什么都能完成的话,未免有点自视过高噢。
人脑的功用在于发挥创意,思考,鼓励自己。但是若用脑袋来催眠自己,告诉自己什么都能做到,
好像有点太过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13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iahao90 发表于 19-9-2013 09:46 AM 
个人认为,相像的大前提是你的能力范围里面,
什么东西不是从相像而来的,是资源,泥土海洋森林人类,
...
泥土海洋森林当然不是单凭一个人的想象就可以出现的。但是,你如何看这些世界,是透过你的意识来认识的。我们每一个人看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是透过我们可以意识的范围里所看到的。
想象的大前提如果是能力范围而已,那么我们人类还应该停留在原始时代。试想想,如果人类没有想象力,想要飞、现在的你可能有飞机坐吗?人类可能上月球吗?当然,那个开始想飞而发明飞机的人应该也是被很多人看成是疯子。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在能力范围内想象而已。但是就是有敢于想象的人才有我们现在所享用的种种科技。
假设你现在回到一两百年前,告诉那时候的人们你现在所享用的一切都是单凭人类想象的结果,那些古人也嘲笑你自视过高。
你知道什么是安慰剂吗?安慰剂效应是从那里来的呢?
|
|
|
|
|
|
|
|
发表于 19-9-2013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龙手 发表于 19-9-2013 11:37 AM 
泥土海洋森林当然不是单凭一个人的想象就可以出现的。但是,你如何看这些世界,是透过你的意识来认识的。 ...
确实我们可以凭我们的智慧去发掘去探讨去认识这个世界,但是你会发觉它本来就在那里让我们认识,可我们的有限是我们不能够去创造它们,像我们人类的来源,许多人也摸不清人类的来源,甚至每个宗教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人类智慧的有限。
飞机冷气什么的,确实很疯狂,甚至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机器人,但是也是人类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是靠人类的想像创意和不放弃做到的,是很厉害,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人是有极限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可以单靠头脑完成任何事情,不然这便是自视过高,我们厉害的头脑也是被造出来的。
什么是安慰剂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