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12-5-2012 07:53 PM 编辑
伪科学的识别伪科学禁不住科学常识(及科学方法)的检验,可以通过下述特征进行辨别: - 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
- 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
- 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
- 断言不合逻辑
- 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 拿,以上特征都是科学原本的反面特征,这样简单也看不懂吗?难道你需要懂得不是你的孩子的孩子的特征,你才能分辨到哪一个才是你的孩子吗?哎哟
一种实践或知识体系如果标榜自己与已被接受的科研规范一致,但又明确地违背了这些规范(主要表现在误用科学方法上),就可被称作伪科学。判定伪科学可以基于很多理由。
伪科学也有别于那些声称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获得对物质世界的洞察的预言、神学和玄学。得自神或顿悟的思想系统,只要不宣称自己是科学,没有推翻现有的科学理论,就不应被视作伪科学。
大众科学里的一些常见信念或论断可能达不到科学的标准,甚至包含了一些科学幻想,因此大众科学很可能在民众中起到模糊科学与伪科学间的界线的效果。实际上大众科学很可能源自未经科学方法论训练、不知何为同行评审的人,或经其散播。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科学方法的误区: [编辑]使用模糊、夸大或无法验证的论断比如: - 提出模棱两可的命题,缺乏具体的测量标准。
- 没有操作流程的明确定义,来说明测量数据是如何取得的。
- 没有适当的控制对照组。在另类治疗中,经常缺乏与安慰剂对照。
- 没有适当的限定条件。大多数科学理论都有非常明确的限定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理论预言某些现象是否会发生。
[编辑]过度依赖正面支持而没有挑战无法被证伪的命题。 尚未被证明错误的命题就一定是正确的。 过度依赖个人证言和个案例子。 选择性的使用试验结果。只选择有利证据而故意忽略或压制不利证据。 [编辑]反向举证责任在科学界,提出理论方有举证责任,而不是批评方。伪科学会以批评方不能拿出其无效的证据来反驳说批评方的论点错误,而不是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即使伪科学的论证不能证明其存在也好,只要反智的说别人不能证明其不存在就会说自己有科学根据。 [编辑]缺乏开放性,不便其他专家验证在发表结果前逃避同行评议(也称作“新闻发布会式科学研究”)。 科学界需要作者能共享数据以便评估结果。不能提供数据而使其他专家重复结果的是缺乏开放性的表现。 声称秘密或独家知识而不提供数据和具体方法让同行评议。 [编辑]科学问题个人化学霸作风,压制不同看法,把批评者看作敌人。 声称批评者有某种阴谋或故意压制其看法。 攻击批评者的动机或人格。《---刚刚领教过,被想不到维基里面竟然有讲述这个问题 [编辑]使用误导性的语言使用表面上科学性的语言而让非专业人士相信其科学性。 使用非常规的术语描述常规现象或事物。比如把水叫做一氧化二氢。 又或是诉诸于某个崇高的说法,比如天然药物,另类医药常诉诸于所谓纯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