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乘方

每天念楞严咒,听宣化法师开示《楞严经》,依照《楞严经》老实实践,学佛,不学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4-2012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onglong

都不是
乘方 发表于 8-4-2012 10:34 PM


好!明白了,谢谢乘方兄今晚的开示。

乘方兄如意吉祥,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4-2012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konglong



希望可以帮到您。感恩您,阿弥陀佛。晚安吉祥

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著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物件。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


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


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


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干爹、拜干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请读者不要以为皈依不重要,或者误会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够资格皈依三宝。其实正因为你尚未修行,不会修行,不懂佛法,而已经知道佛法可信、可学,那就应该赶快先来皈依三宝。认为自己尚不足以做一个佛教徒的人,更需要现在皈依;皈依之后,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乘方


   澄清一下,恐龙没皈依;你说恐龙是佛子吗?
外道外道,什么是外道?
konglong 发表于 8-4-2012 08:43 PM


恐龙兄~ 我也是外道来的; 1: 我不皈依(内心有皈依就好)非佛子 2 : 对回教&天主教,基督教的立场来看我是他们的外道(包含所有佛教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五戒守的好; 还怕什么天魔*%^$%#@$%^&............
再说佛陀所说的魔, 是指我们内心里的坏习气~ 贪念,憎恨,妒嫉,傲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4-2012 12:26 PM 编辑

不是佛教徒也可以学佛,但是学佛没有三皈五戒就不算正式进入佛门,所以不该以佛子弟自称。
至于是否正道或是外道,从大乘佛教观点,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即便已是佛教徒也不能例外。
因此“外道”一词不是贬义词,而是提醒大家应该避免到心外去求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兄~ 我也是外道来的; 1: 我不皈依(内心有皈依就好)非佛子 2 : 对回教&天主教,基督教的立场来看我 ...
amok_engtai 发表于 10-4-2012 11:36 AM



  AMOK兄,你好!
你说得好,恐龙我注重的正是发自内心的皈依;而不是形式上的。(不过我也不反对)


正如谷成兄在45楼所说的: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即便已是佛教徒也不能例外。

所以,依我看来;正道里有外道,外道中也有正道。

或许大家会认为恐龙不了解佛教,恐龙无所谓;反正恐龙真的是还学了没几天,能领悟的就只有这些。


当然,我也明白,『外道』一词没有贬意。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0-4-2012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4-2012 02:25 PM 编辑
外道中也有正道。
konglong 发表于 10-4-2012 01:07 PM


您的这个理解于道理表面看似成立,但是未必正确。能够成立是因为外道中也有佛菩萨的化应身,例如《华严经》上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例证。善財童子通过五十三位不同善知识参学,他们有男女老少、有学佛的、有出家的、外道婆罗门、仙人、诸神,甚至青楼女子都有,行行色色,都是菩萨圣人在世间的化应身,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而定位,藉由善財参访善知识的事迹,让我们了解佛法修行次第,并表现了一切法为佛法的实践内涵。

但是这些身在外道或各行各业的善知识(菩萨)们,他们并没有宣用佛名去教外传法,而是隐藏自己的身份,这点需要注意。而且圣严法师也说:“当尚未上路之时,还是要选择第一义谛的佛法,否则会听到说,一切法都是佛法,结果就学外道去了;外道也会说,既然一切法都是佛法,那为什么不能学我们的法呢?那是邪知邪见的邪方便法,不是正法,学不得。”

所以你说外道中也有正道,这句话即便没错,却最容易落于流弊,为邪知邪见的外道所乘。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例子来看,我的理解是即便有菩萨在外道中观机逗教,他们不会承认传授佛法,以示区分,倘若那个外道冒用佛名,那就必需警惕,依我看多是附佛外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我也没执着;我只知道我的一些佛教徒朋友一直说恐龙我是外道。
konglong 发表于 8-4-2012 09:49 PM


恐龙兄, 乃是佛道也,儒道也! 弥勒之道也。。。  道可道, 非常道。    不要 “恐龙道” 就可以了。
不管白猫或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正道或外道, 能度人为善的就是得道
  
    小孩子厉害读书,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相信你们也看很多哦)
会念经的固然重要,乃是上上等也; 但往往很多人没智慧。 跟我只信主没什么分别, 外道的全是下等?

    禅宗祖师有四句话:“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达到这个就是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4-2012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佛法无定法”?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禅宗祖师有四句话:“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达到这个就是佛,什么参禅啊!打坐啊!念佛啊!念咒啊!观想啊!管他白骨红粉都可以观;白骨观不起来,就观红粉,红粉观不起来,就观白骨。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是《金刚经》彻底的意义,佛都告诉你了,你还要求这个法,求那个法,千里迢迢从外国跑回来,非要在这里学不可。那当然!因为你有一切心嘛!你就必须求一切法。

      有个叫五祖演的禅宗祖师,编了个故事,说明佛法修行的道理:

      说是某小偷本事高强,儿子长大了,就缠着要他传衣钵。有一天被儿子缠不过了,就答应当天夜晚带他去偷。父子偷偷摸进一家人家,发现房间内有个大柜子 ,这个父亲想办法把锁打开了,叫儿子进去拿东西。儿子进了柜子,父亲立刻把柜门关上锁住,并且大叫:“有贼啊 ——”,然后跑掉了。这一家人家被叫声吵醒了,都起来点上灯找贼,有个丫头拿着蜡烛进了房间,柜子中的儿子情急智生,就用口技学老鼠打架,吱吱吱吵个不停。丫头叫了起来:“太太,不得了了!小偷没看见,柜子里有老鼠啊!”立刻拿钥匙开锁,这个小偷儿子冲了出来,一口气把蜡烛吹灭,就跑掉了。跑回家中看见老子躺在那里睡觉,儿子就把他叫醒,质问他为什么这样害自己的儿子!这个父亲说:“你不是出来了吗》你成功啦!

      所以五祖演用这个故事告诉徒弟们,要成佛没有定法,随便修哪一样,自己想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的使者 于 10-4-2012 03:41 PM 编辑

法无定法-圣严法师

我们把佛法的功能称为慈航普渡,能在生死大海中,让众生爬上佛法的大船上去,渡过烦恼生死的苦海。这时的凡夫是有住的。 不过,佛也告诉我们:法无定法,一切法都是方便门,所以方便的佛法是有为法,既是方便法就不应住于法,唯有真空的实相法,才是无住而又常住的。禅宗顿悟法门,一开始就不假方便,那也是真方便。如果欲得无上佛果,必须舍去一切方便,直探佛陀本怀。例如《法华经.方便品》:「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若论无上佛道,必舍大乘方便,二乘及人天乘方便更不用说,尤其当远离邪知邪见的邪方便了。

但是凡夫用次第禅法修行的时候,必须先住于习禅的方便法,修行到顿悟的最上禅法之时,必须象是笔立千丈悬崖,一切把捉不得,如同《金刚经》所说的:「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一般渐修渐悟者,首先要上船,然后到了对岸的时候要下船,不可以不离船,如果到了对岸,你还赖在船上舍不得下来,那就不得解脱、不得自在。
(这一段看懂吗?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者或得道者,看外道 如果是 正道正善 也,何来有外道之分?就讲隔壁的,我看过他们有些又素食,又比我们舍得每个月布施10-20%,心地善良而不是那些偏激的,跟着原始的圣经旧约行事。这些人何有外道之分?他们所作的福德比我们多,只是因缘的接触的宗教法不同)

(像我们常争论的素食与肉食之分之争, 当你得道时,得悟时, 你自然而然觉得肉是腥味的,吃肉是是跟慈悲有距离的。这些是个人的佛性慧根打开时,你自己会自然而然的领悟!)


若论顿悟的心法,就连佛法也不要,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也都不是佛法;当你发现一切法都不是佛法时,才能发现一切法都是佛法,而不执著一切佛法,名为「无住」。然而,如果一开始连船都不想上,还没上船,就说自己已经不需要船了,这是不行的。当尚未上路之时,还是要选择第一义谛的佛法,否则会听到说,一切法都是佛法,结果就学外道去了;外道也会说,既然一切法都是 佛法,那为什么不能学我们的法呢?那是邪知邪见的邪方便法,不是正法,学不得,例如印度外道共有六十二见,均非正法。

那么,要以什么渡过生死烦恼的苦海呢?是要以了义的佛法为基础。先用正信、正确的正法,然后把那个对正法的执著心放下,才能见到一切法都是佛法,也都非佛法,那才是舍舟登彼岸,入无住处涅槃,也就是住于「常住涅槃」,经常住在涅槃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4-2012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者觉也!佛法乃觉法也!佛(觉)有无量法门也!

龙之使者说得好:法无定法

而恐龙我想说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分别执着,只能令人成为一位『学』者,而不是一位『觉』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konglong


    是的,龙兄,觉自本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乘方


    咦,那你的佛性在何处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乘方


    念佛念自心,自性不须念。性须见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乘方


    咦,说得好,(真我),那小我大我那一个才是我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4-2012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乘方


    皈依3宝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2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onglong


    是的,龙兄,觉自本心。。
真够力 发表于 10-4-2012 08:51 PM


真兄,恐龙闲来无事车车大炮;倒让你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4-2012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真够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4-2012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真够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07:36 PM , Processed in 0.1177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