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ylife888

人性本善?非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10-2011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way6163

一个人把自己当作神,往往会造成可悲的下场,正如某个宗教的创办人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0-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mylife888

我的存在,不會令你失敗,只會讓你更精彩。复悗。x。x。x。x。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11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看了章太炎的文章,有個段落大意如此:

無論孟子荀子之性善及性惡說,不及孔子之“性相近,習相遠”中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11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way6163

下一期toto开什么号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11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mylife888
說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6-2015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鬆散,在說的只是先天條件但並沒有說先天本性
反過來說,如果人都不是性善的,【都】是惡的,大家可以群體發難,也不用懼怕法律的約束
與其說被法律制約,不如說法律按照人性來擬定
然而也沒有說什麼才算善,什麼才是惡的部分,有沒有打算補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6-2015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不可能纯善,绝无可能,只有善恶参半,一半好一半坏,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6-2015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不善也不恶,也可以说是善也是恶。 本质上还是“自己/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6-2015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爱面子爱lan叻,不是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5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ay6163 发表于 15-10-2011 10:11 PM
問我,因為我是神。

什么神?你是男神,还是女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依照某个宗教的典籍及戒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人性本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8-7-2015 02:10 PM 编辑

所以儒家的所谓“人性本善”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误导了几千年来,无数无知的老百姓。让其纠缠于一个错误的认知上。生活于错误认知上。
人性本非善,也非恶。而是能善,能恶。
人性复杂,有多种基因。有七情六欲。如此社会处处需要法制制衡。需要各种建制去制衡。
绝对不允许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绝对不允许1mdb横行霸道。



搜狗百科注: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道家的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重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3]

佛说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产生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七情概述
《佛学大词典》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
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六欲概述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后人总结


后人又将六欲总结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8-7-2015 02:51 PM 编辑
山林居民 发表于 28-7-2015 01:56 PM
所以儒家的所谓“人性本善”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误导了几千年来,无数无知的老百姓。让其纠缠于一个错误的 ...

儒家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把这个人的人性论分为本性和习性两种,前乃先天,后属后天。从佛教哲学的观点,在中间应该加上一个业性比较圆满:本性、业性、习性。前者先天,后者后天,业性则是先天跨到后天的过程中都在发挥作用。

儒家认为这个“性本善”,但是佛家观点则不同,佛教认为本性应该是纯净无染,非善亦非恶,它是一种先天没有染着和欲求的状态,佛家叫本来面目,若有丝毫善恶或欲求就是染了;更进一步说,本性甚至连染净也不是,所有相对法就不是本性了,而是非善非恶,非染亦非净。

业性则是此人的业识,这个关系到生死轮回说,简单说,就是善道过来的,他的业性是多善少恶,恶道过来的人则是多恶少善,即是他的前世的业识和所作所为会多少影响他在这一世的先天倾向,例如天人来的就会随业带来了他的“天性”,所谓天性如此,本来是形容天生自然倾向为善的人,而不是我们现前常用的意思。但是这个业性论的观点,世俗学者最有争议,所以最不好说,这个观点大家若不能接受可以从略。

习性是后天的学习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虽然有道理,但是不一定准确。为什么,同样是没有考虑到一个人业性的作用。如果他的业性是良善的,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未必变坏。反之,在循循善诱的环境下也不一定能教出善良的人。所以一个人的业性在过程中占了很大的变数。

所以佛家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人性本善或本恶,都是这个业性在其中作祟,而真正的本性则是纯净无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8-7-2015 03:43 PM 编辑

性相近,习相远
------------


不能认同,“恶”那学习后产生的。
贪婪,性放纵,野蛮,需要学习吗?
反过来看,反而是对的。
我们天性-贪婪,性放纵,野蛮。自己通过学习规范自己,提高修养,约束自己。
野蛮人天性野蛮,通过文化学习,才比较进化文明。

而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等。也没什么数据,证明“恶”那学习后产生,这样荒谬的如此结论。


Freud 的 id , ego, supraego,解释的很好,也基本符合事实。


儒家认知模式,特别性善论,明显 是片面性的,过度单纯,误导性的,错误的。
远的不需要多猜想。就近的来说。你看我国首相表现的人性,应该归属,是性善,或者是性恶。

佛家对人性的解释,反而符合事实。不过他们采取逃离的解决方法,负面的应对方法,自然是不很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儒家思想未必是100%强调“人性本善”,因为有一个儒家圣人就认为“人性本恶”。

儒家圣人之一荀子,就主张“人性本恶”,而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事例和证据,可以证明荀子的想法及主张是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_mlk 于 28-7-2015 06:04 P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28-7-2015 02:43 PM
儒家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把这个人的人性论分为本性和习性两种,前乃先天,后属后天。从佛教哲学的 ...

佛教的思想,某个论坛会员一直给予严厉的抨击及批评。

其实你说的“业性”,虽然目前在科学上是无法证实,但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如果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某些人确实是天生善良纯洁,一尘不染,虽然这样的人在世界总人口之中是极为少数的,但这也可以证明佛教的“业性”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也许佛教为了达致劝人向善的目的,产生了很多理论,来约束及制约人类的邪恶的起心动念,甚至有时候会过于严厉,矫枉过正,物极必反。

当然,这样的思想理论也给某些心术不正、心肠不好的人一个机会,滥用佛教的道理来伤害别人,无恶不作,双重标准,欺善凌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7-2015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9-7-2015 12:35 A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28-7-2015 04:04 PM
其实儒家思想未必是100%强调“人性本善”,因为有一个儒家圣人就认为“人性本恶”。

儒家圣人之一荀子, ...

基本上,就儒家来说,并不认为荀子为正统儒家。而是支流。
正统为孔孟之学。历史儒家,就是有意的冷落荀子

实上,荀子才是最优秀的,集大成的思想家。

对荀子思想嘛,他们根本不提了。荀子的弟子和后学,都变成法(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28-7-2015 03:20 PM
性相近,习相远
------------

“贪婪、性放纵、野蛮”,这些在某些人类身上发生的特征,毫无疑问的印证了圣人荀子的言论:“人性本恶”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也有例外的时候,而这些属于比较例外的人,也许就是佛教所说的“业性”的因素所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28-7-2015 04:15 PM
基本上,就儒家来说,并不认为荀子为正统儒家。而是支流。
正统为孔孟之学。
...

正因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所以荀子的弟子及后学才会陆续改为向法家发展,因为法家是有效制衡“人性本恶”的武器之一。


只有法家,才有一些能力可以制衡邪恶的势力,而法家理论的形成,就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特别需要提倡法家思想,以法治国,防止人民作恶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5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30-7-2015 10:08 AM 编辑

“贪婪、性放纵、野蛮”,这些在某些人类身上发生的特征,毫无疑问的印证了圣人荀子的言论:“人性本恶”。
--------------
这些,其实并不需要一定被认为是‘恶’。只能说是人的特性。
可以通过教育而转化。“贪婪转化为进取,性放纵转化为物种源继,而野蛮出于无知,可改变为好学。

本人不熟悉佛教“业性”。就不提了。

中国人古代的法家,非今日的法治,是基于人人平等的宪政法治。
古代的法家,实为刑法家。为封建体制服务,而其倡导“刑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025 04:00 AM , Processed in 0.1706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