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5-9-2011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风起云涌
因为你盗链,所以我们看不到。
图片只有你看到,因为你的电脑里面还存有cookies。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吉祥
吉祥版主的一番话令人感动。佛教法音的网友们有一个有正确知见和开明的版主,应该觉得庆幸。
虽然佛教徒应该着重实修,不应花时间争执。但网络的舆论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很多南传弟子根据一些片面的论述,多少年在描述南传佛教为“原始佛教”,大乘是“后期附加”,有的甚至说是天魔法。日子久了竟然都成了常态。在外面的佛教圈子里,很多大乘佛弟子都不敢自称自己是大乘佛弟子。
我参与这里的辩论就是尝试提供一个这样的声音:任何宗派之别都应该根据公正的论证来看待,尤其是大家都还没证悟的情况之下。任何的宗派都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欺负。
一实相印 发表于 25-9-2011 08:37 AM 
一實網友您好,
謝謝您的美言。
以下是我的想法的分享,并不針對您或其他人。
關於您提起佛教派別方面,我會先從這個角度看:『個』人言論能不能代表某宗派組織言論?
我有時會想知道在此版是否有人可以站出來說明自己是代表某一個教派組織在發言?是否有人真的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為整個教派組織在說話?
其實,在論壇中,任何的聲音都該先被尊重-無論是哪一種聲音,之后,再進行過濾分析。身為網友其實是比較單純,可以對某些言論視而不見,但是,身為管理人員,卻很難享用這種自由。合適及有意義的言論在與版規核對無誤之后,通常會被保留下來,讓網友們繼續交流討論。但是,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言論:特殊到版規無法容下的程度,那么只好站在為了維護最大網友及社群的利益角度上按版規處理了。
基本上,偶爾出來澄清一下事情是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常常把時間及心思用在爭辯上,就比較吃虧,畢竟人的一生不是很長。再說,能夠被用來精進修行的時間更加少之又少了。我并無干涉網友們參與交流的自由,只是看到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因為捍衛自己的宗派而讓自己或別人煩惱,有點于心不忍。
我的看法是如果佛教徒有依教奉行好好把比較屬于基礎的佛法:例如八正道實踐在生活上,基本上是不會去選擇用一些比較尖銳的字眼來交流。再來就是,修行人對于八風的事情,我覺得應該要有某一程度的防御能力。另外就是,在解脫輪回之道上,如果選擇不互相幫助,那么也不該相互障礙。
在論壇上交流,點到為止就好了,以和為貴;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世界其實蠻小的,說不定哪天會相遇。咄咄逼人也不是一個首選的交流方法;如果是意見不合,那就一笑處之吧。如果比較有耐心的話,就慢慢解釋,把情緒都擱在別的地方。言論中如果含有太多情緒成分,比較容易造成誤會,畢竟網友彼此的交流并不像親友之間的交流,容忍度空間問題。
備注:
順便回復第37樓:
壇主允許北川囧子網友的存在與允許各位網友(包括第39樓的網友)的存在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各位網友都有發言、交流的自由,都應該受到尊敬。
風起云涌網友在第39樓分享的那篇文章應該是來至這個網站:http://www.shidazhao.com/jjsf/2011/0716/405.html
突然間在這樓出現這文章,不曉得會不會讓其他網友錯愕說程咬金的出現,如果會,那我在此致歉。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有些大师自称为佛或者菩萨,
bashlyner 发表于 24-9-2011 10:18 PM 
这些都已经过时,现在“兴”宇宙大觉者!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已经过时,现在“兴”宇宙大觉者!
瘟神_666 发表于 25-9-2011 11:26 PM 
什么东东来的?是在说佛菩萨是外星人吗?是 Superman 还是 Ultraman?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是误会了,我对以前的佛教是很尊敬的,我的很多哲学知识也是从佛教学来的(讽刺的是我多数是从英文网站学的,中文网站的太多文言文还是故弄玄虚的字反而不够直白)。
bashlyner 发表于 24-9-2011 11:31 PM 
+1
还有,用妓女这类的“负面”字眼就觉得是对佛教不敬,那是因为心里有执着。佛陀并没歧视妓女(耶稣也是),那为什么我们要去做一些佛陀不做的行为呢?
佛陀的教义里多的是用故事及例子来传达他的意思,他只注重结果,后人却注重过程。就像基督教里的现象,耶稣指着月亮,追随者却只看到手指~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东东来的?是在说佛菩萨是外星人吗?是 Superman 还是 Ultraman?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11:34 PM 
你真的不知道?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不知道?
瘟神_666 发表于 25-9-2011 11:37 PM 
好吧我 google 了才知道原来是证严法师,好奇下这个称号是他自己取的还是别人封的,是我就没那么厚的脸皮让人这么叫我咯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不知道?
瘟神_666 发表于 25-9-2011 11:37 PM 
Oh My God 我才发现慈济竟然出现造佛运动,证严法师强到连佛像都有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1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h My God 我才发现慈济竟然出现造佛运动,证严法师强到连佛像都有了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11:47 PM 
大乘慣有的現象,可惜可惜。。。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bashlyner
唷,KFC伯伯此言差矣,以证严的无上智慧,她又怎能不知道“佛”是不能造的!造佛对真正对佛法有一点点认识的人都是愚昧的,唯有超越“佛”这境界(大乘的说佛说:上天下地,为我独尊!),要包容天地又要超越地球,在这时空除了“宇宙大觉者”还能有什么跟“架势”的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哎呀楼上的怎么被版主封贴了?是不是言论过激了?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是,只是含有一些敏感資訊,所以才會被處理。個人相信瘟神_666網友是不小心帖出來。若有得罪之處,敬請原諒。
參考:
宗教论坛规则
6)请网友不要把宗教组织和人事的纷争带到此论坛并相互指责和进行对骂,版主将视情况给予制止和处分;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bashlyner
如果您真的从学术出发。大乘菩萨道是佛说的学术证据也很多。先假设现在南传是“原宗”,然后跟现在南传不同的就是后期学说。这样公平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是,只是含有一些敏感資訊,所以才會被處理。個人相信瘟神_666網友是不小心帖出來。若有得罪之處,敬請 ...
吉祥 发表于 26-9-2011 12:15 AM 
哎呀,得罪是不会啦~ 别太执着哦,或许以大乘的说法就是福报不够,没有缘分云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26-9-2011 01:04 AM 编辑
回复 bashlyner
如果您真的从学术出发。大乘菩萨道是佛说的学术证据也很多。先假设现在南传是“原宗”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26-9-2011 12:27 AM 
首先我要澄清一点,我不是南传教徒的支持者,只是在我心目中南传宗派比较符合佛陀的教导(记住是”比较“,不是完全),当然我不是无中生有支持南传,我也没有假定南传是原宗,如果你拿得出南传和佛陀有矛盾的地方,或者是南传教义不合理的地方,我也是会一视同仁的。
南传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遭受历史变革的次数比较少,佛法每经过一个变革就会增加无数个不确定因素来影响佛法(如当地的人文环境,法师的智慧,当权者得影响等)。按照 Occam Razor Theory,越少不确定因素的假设才是最可行的解释,南传推举的是最接进第一次集结的经典,南传盛行的地方如斯里兰卡多年来没有经过多少变革,而且南传经典和佛说有矛盾的例子根本就没多少个,逻辑上来说怎样都是南传可信吧?
如果你不同意,那请回到第一段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05: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實網友您好,
謝謝您的美言。
以下是我的想法的分享,并不針對您或其他人。
關於您提起佛教 ...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1:20 PM 
你的回复帖一直都有提到我--如果不回应你一下实在过不去。。。想听听你看了以下这段故事后的看法【蓝色字部分我做了一小些更改】
禅宗故事:缘来缘去皆是福缘来缘去皆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诵经念佛-持戒守律-打坐悟禅。悟空就劝悟了,要出去化缘。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但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悟空说:“收获多多。”
悟了说:“收获在那里?”
悟空说:“在人间里,在人心里。”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悟空点头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悟了苦笑。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06: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要澄清一点,我不是南传教徒的支持者,只是在我心目中南传宗派比较符合佛陀的教导(记住是”比较 ...
bashlyner 发表于 26-9-2011 01:02 AM 
其实你刚好误解看倒反了--南传佛教才是经历年代变更-身世坎坷-差点灭门的说--看这个引用【虽然他没说正确一些重要的关键--但是确实南传佛教【原始佛教发生过这样的事--要不也不会有6次结集-审核统合-去芜存菁】
回复 觉悟之路
1) 犊子部当然是您们上座部的自家事。真不知道如何会产生如此的有我论。 2)铜牒部的教理据说与上座部的非常有分歧,如何是上座部“清流”? 3)在锡兰最大的斗争好像是您们“清流”上座部大寺与无畏山寺派之间发生的。最后被灭得七七八八之后,得从暹罗重传,与大乘佛教无关。
一实相印 发表于 26-9-2011 05:03 AM 
而北传所谓大乘大多数时间都是丰衣足食-寺庙越盖越大-闲来没事就往经书内钻-颠三倒四-促使许多的各自观点各自开悟各自弘法各自自认佛法等流传至今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06: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连年代和发生背景以及地点都还没搞清楚的说--先后有续啊。。。唉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 南传佛教寺庙
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在这里不含有贬称意义)。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从佛教经典的语言文字来看,南传佛教主要依据巴利文经典,因此又称作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原为古代印度流行的一种大众语言,南传佛教相传佛就是用这种语言说法传教的。流传到斯里兰卡的佛教经典就是用这种语言传播的,一开始并无文字书写,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王无畏波陀伽摩尼召集僧众在大寺勘定三藏,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伽罗文音译巴利语书写,这是最早的巴利语经典。公元5世纪,摩揭陀国三藏法师觉音到斯里兰卡,重新用僧伽罗文字整理编写巴利文三藏,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巴利语佛典的原型。后来,缅甸、暹罗、泰国等也都以他们本国的字母音译记录巴利文三藏。近代以来,欧洲学者以罗马字母转写,这是现在通行的巴利语佛典。 |
|
|
|
|
|
|
|
|
|
|
发表于 26-9-2011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的儿子马兴德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把佛教正式传入兰卡。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摩嘎离补答·帝思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12瓦萨(vassa,戒龄 南传佛教僧人
,僧龄)时,率领由伊帝亚、伍帝亚(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达萨喇(Bhaddasàla)四位比库,以及沙马内拉苏马纳、般度咖居士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公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当时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ànampiya 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公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园」 (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接着长老剃度了国王的外甥马哈利特等五十五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他的妹妹桑喀蜜妲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库尼来到兰卡,为王后阿奴喇(Anulà)等五百多位女子传授戒法,建立比库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 从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以兰卡大寺派为中心的佛教陆续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并得到各地国王的大力护持,使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上座部比库们仍然过着挨家挨户托钵乞食、不非时食、住阿兰若、半月诵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简单朴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这不正是他们视戒律如生命的修学态度的结果吗?近代佛学者,为了研究整个佛教学说的方便,按照语文分为三大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南传上座部属于巴利语系,因为他们的三藏典籍和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用巴利语写的。除了巴利语系有一部完整的三藏典籍和各种论著之外,其他北传佛教的经籍,绝大部分都保存在我国的汉文和藏文的藏经里。另外一种分法,是所谓大乘和小乘。称汉语系和藏语系中的大乘理论为大乘,称巴利语系的佛教及其他类似的佛教为小乘。但巴利语系的佛教徒则自称为上座部,不接受小乘这样的名称,并且不承认大乘是佛说。
原来上座部及其他一些旧部派的比丘们的理想,是遵照佛的弟子或声闻的行径,求证涅盘,使个人解脱。大约在西元一世纪左右形成一个佛教派别,宣称要遵照菩萨的行径,谋求一切众生解脱,不求现世证阿罗汉,而求未来成佛。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菩提涅盘之彼岸,故名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其他部派佛教为小乘。在《岛史》则称大乘为‘戏论派’,《论事》称为‘大空派’,大寺的僧众称他们为‘方等派’。
从大乘和小乘这两个名词本身的概念来看,是包含着自褒贬他之意的。但现在的学术界,为了研究佛学而沿用此名,则无褒贬之意,而是对历史发生发展的事实而作客观的分析。从历史上看,过去大乘和小乘之间的互相对立、争执、排斥的情况是存在而且相当激烈的。内部自相斗争的结果,促使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