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1-3-2009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源先天师一向以来都是低调履行天师的职务。从来没有和他人争吵过。只是,见到天师之争才出来澄清而已。尤其像上次的中方扶植的张金涛而已。所以在张源先天师还在世上的时候,真的遵从了老子的哲学。“无为”。从来不争名夺利,只是靠奏职的费用来过活,而且也不靠总统给予的津贴。小弟真的佩服。试问大家想要一位天师一直出来宣扬,还是要一位天师一直低调的在修为的。小弟宁愿选择天师的修为。所以当天师羽化的时候,都是安静的向往神仙界。位列仙班了。
天师其实是要一位品德很高尚的人才能做的很久的。张源先已在位那么多年了,难道“印,剑”。真的让大家那么注重吗?那么我们不就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印,剑,就说不是天师???天师可说是天上派下凡间的老师。老师最重要是品德要好,修为要好。难道“藤鞭”那么重要吗?所以,这次张源先天师的羽化看到了很多人之争。这也是人性的丑陋的一面。可是能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任的天师一定是品德很好,而且修养很高的人。大家别太执着天师谁来当。最重要是品德好修养好的天师才是最重要。所以无声胜有声。相信当张源先的遗属一公布之后,一定会让大家有个满意的答复。而且一切的谣言将止于智者。
那么也是新的65代天师开拓新的局面了。好与坏,在于大家如何分辨而已。真与假在于大家如何看而已。所谓:有古就有今,有生就有死,相反的 有今才有古,有死才有生。一些顺其自然。以平常“心”来看待。
[ 本帖最后由 aaron 于 31-3-2009 10:04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5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sibu 的帖子
SIBU兄误会了,小弟的意思是别太在意有没有印和剑。最重要是天师必须是品德好,修养好,并不是靠些什么剑和印来定义的。当然小弟不是说张源先没有剑和印。在为张源先天师羽化举办飞升登真的时候,就有展示了历代祖先的遗物。所以不是张源先天师没有只是不向其他人拿出来展示。因为张源先天师了解品德和修养胜过剑和印。当一个人的修养高;品德好的时候,那么用剑将能驱散妖魔,用印能把文书呈交到天庭,符能治病。所以张源先天师能写很好的文字,一年只画不是很多张的天师符。所以物以稀为贵,心态很重要。所以有缘才能得到天师的符和看到天师的一手好毛笔字。可是张源先已经羽化了,所以小弟也是无缘看到。可是张源先天师留下来的是给小弟心灵上的感应。那就是修养好也必需品德好。
我们做人也应该一样别太在意名和利,多做善事帮些有需要的人,能的话“多做事,少说话”。天师从第一代留传到今日的六十四代,一定能继续留传下去。经过了那么多千年的风风雨雨,都能保留直今。证明了道法自然,自然就有道法,有道法才能自然。无声胜有声,一切顺其自然。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5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10:5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06: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5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让他顺其自然,耐心等待张源先天师的遗属,以及历代祖师爷的指示。那些妄称有剑和印的就让他们自己承认自己吧。
天师的条件:
1。需是历代祖先承认以及是64代天师遗属里的人选。
2。必须让总统承认。
3。品德和修养都很好。
所以小弟强调的是修养高,品德好将会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65代道教嗣汉天师。
耐心等待吧。希望SIBU兄别太执着。一切都有安排。就重要就是SIBU兄能好好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别太浪费时间在意谁是65代天师。我们需做好我们自己的本份。那么就问心无愧了。道教不是注重在宣传和名利上,而是领悟。希望你能领悟道法自然,用“心”来体会。
就算65代天师真的不是SIBU兄的心目中天师,可是如果能维护道教,一切都以民为本,不贪功,不贪利,那么就是我们的心目中好天师了。那么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修为以及品德,别让名和利埋没了我们而迷失方向。只要我们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让他们领悟到“道”的真谛。那么他们将会得到心灵上的快乐。而我们也快乐。别太杞人忧天了。一切自有安排。道气长存。“心中有道,自然道,心中无道,自然老”。别让自己太老哦。
[ 本帖最后由 aaron 于 31-3-2009 10:2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aron 于 31-3-2009 10:20 PM 发表 
一切让他顺其自然,耐心等待张源先天师的遗属,以及历代祖师爷的指示。那些妄称有剑和印的就让他们自己承认自己吧。
天师的条件:
1。需是历代祖先承认以及是64代天师遗属里的人选。
2。必须让总统承认。
3。品 ...
你就自己慢慢玩吧 我不跟你玩了 或许你要有台阶下吧
我就不管了 我自己还有很长路要走 祝你好运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10:2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sibu 的帖子
如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请SIBU兄原谅,小弟只是说出心理话而已,别太担心。想知道真正的65代天师需耐心等待,因为还没从道教嗣汉天师府公布出来。
小弟在此也祝你好运。
[ 本帖最后由 aaron 于 1-4-2009 09:4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10:5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bu 于 31-3-2009 06:14 PM 发表 
好闷都没高手和我辩驳 我提升不了 现在不想玩了
你要辨甚麼?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sibu 的帖子
SIBU兄有误会了,小弟没说这个嗣汉天师府厉害,只是这网站是张源先家属会把65代天师的消息放上去。也就是说这网站的消息将会是提供真正的65代天师是谁。张源先天师用的名称就是中国道教嗣汉天师府,而且嗣汉天师府也是在台湾的。
所以未来的65代天师很有可能在台湾因为张家已说过道脉一定会在台湾,所以65代张天师将会是在台湾,而且张源先的女儿张懿凤也是人选之一,加上张小姐也是一位老师而且很受学生们的爱戴,时常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只是网站比较少她的消息,她和父亲张源先天师一样,都是很低调。
小弟心目中的人选就是张源先的女儿张懿凤。希望道法自然。虽然有人怀疑女儿不能当天师,可是张懿凤,修养高,品德好。所以也希望遗属公布的时候会是张源先女儿,也能让历代祖先承认。那么65代天师将明显了,大家也就别再争了。所以那么多男生争,有可能奇迹就是女儿来继承父亲的天师之位。愿上天保佑。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123木頭人 的帖子
啊,sibu兄真的说:“好闷都没高手和我辩驳 我提升不了 现在不想玩了”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什么高手!实在浪费他的时间,真的对不起!我回应他,是向他请教的,不是辩驳咯。可惜他走了,不再赐教予我们,这是我们的损失啊!
他走了并把回复完全删除,也让我失去学习的机会。
但愿他再来赐教交流。因为道教论坛是供大家交流知识的地方,有不认同的都可以提出看法,有错误的可以指正,这里不是辩论看谁最厉害的啊!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9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4-2009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木頭人 于 31-3-2009 11:42 PM 发表 
是咯,我同意你的說法,交流可以讓彼此進步。挺你。 相信我们这里没有一个是辩驳高手,不然他不会觉得不好玩而离去。我肯定不是的,呆头呆脑的,不会辩驳的啦!可是我相信真理是经得起讨论研究的,除开恶意污辱,人身攻击,强词夺理者不谈外。
太上老君要我们“不争”,“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我们必须紧记教诲,不要去争我是高手,我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我是天下无敌的。反而要谦虚地让别人第一,让别人出头,让别人成功,让别人成为最好最厉害的!
智者不言,智者也不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大家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3-4-2009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10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一法箓的发展过程
正一法箓是从老祖天师就开始的,老祖天师得太上亲授正一盟威之道,其中就包括正一盟威法箓。《赤松子章历》中说,“汉代人鬼交杂”,就是因为巫觋鬼道流风严重,这里的“鬼道”就是巫道。而且是“精邪遍行”,到处出现各种邪伪的现象,如妖精、邪魅等。太上为此亲降于鹤鸣山,授祖天师《正一盟威符箓》,用它来救治人物。《道藏目录详注》中也说,太上亲授祖天师的这个秘箓是用来开教度人的。所以,传授法箓既通过授箓是要来开教度人的。以什么来开教呢?以太上道祖的精神、义理来开教。度人则自然是要实现道教的开教的目的。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三元传度普说》中也说,正一法箓是太上亲传与祖天师的,所降的盟威诸箓,一方面“盟誓外邪”,一方面“内正一炁”,对外要驱除邪魔歪道,对内要修行自己。《天师教戒科经》中说:“修行正身,真气来附,邪恶皆去”。我们按照正道去修行,自然就会有真气来附到自己的身上,邪恶也就离你远去,勤持于“内正一气”之功,自然得成真正。
正一法箓的传授,早的时候,老祖天师及嗣师、系师时期,曾设立二十四治,并在二十四治中取每年的三会日,即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为道民授诸法箓。《赤松子章历》说:此日要上章受度法箓。以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名建功大会。旨在消灾散祸,以祈景福,宣教正籍。由此,授受法箓便成为道教的传统。史书记载,北魏寇谦之曾在京城设箓坛为当时的魏世祖授箓。唐朝时很多文人道士,都受过箓,如李白等。宋朝时编道藏的王若钦曾经向皇帝建议,在京城建授箓院,想通过授箓院来培养道士,相当于今天的道教学院。所以,授箓的传统从老祖天师一直传到今天。
道教的箓是有其含义及功用的。在《云笈七签•秘要法诀•明正一箓》中记载:“箓者,三天妙炁,十方神仙,灵官名号,与奉道之人修行。”这里说的就是把上天的仙官、神仙的内秘与名号等不公开传的内秘的书文传授给奉道者,以方便奉道人去修行。通过授箓,我们就可以沿着这个升真的航梯,通过修行,最后成为仙宫的神仙灵官之一。因此,“箓”首先可以引导人们修行。
其二,箓可以明证道位。明证道位有两个方面,第一,《三洞修道仪》中说“授正一箓,方可以为人章醮。”就是说受完箓以后才是法师,才可以去主持斋醮活动,因此授箓很重要。为什么受完箓以后才可以去主持斋醮活动?因为受完箓以后,你才有神职神位。授箓是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有了神职之位,在主持宗教活动中通过变身,通到神仙那里,这样我们上陈表章才能上达到神明。第二,道经说“生无道位,死为下鬼”。也就是说在生的时候就应有一个道位即奉道修行的神职之位,这样死后就有了上升之路而不至于沦为下鬼。从表象上来说,授箓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道位,在仙宫里有了一个名号、位置,通过我们的修行,最后就能成真成仙,归位到那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积功德的,你要度人济世。反之,如果不做善事,你有那个位置也没用,因为你“不正”,你奉的已经不是正教了。也就是说,这里面是有修行要求的,如果我们不去行善修行,这条路就不通。
第三,箓是如此重要、神圣,我们都想受箓,但箓是分为很多阶的,如唐朝有七阶,正一、洞神、高玄、升玄、洞玄、三洞、大洞。这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得受的品阶越高越好,但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授受的品阶有规范和要求。经书中早就说,“初门不可顿受”,初入门的时候不能马上就去受箓,按照现行规定,必须要三年以后才能初授箓,受太上三五都功经箓。“若修奉有功”,才可以升授,升到“太上正一盟威经箓”,然后是“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但是必须有功,有功才可以升箓。“上古真人寻按经箓,唯受一二阶,修行便登上真。”所以授箓不在进升的高,也不在进升的快。有的人一入道门就要授箓,有的人没有功就要授到三洞五雷经箓,虽然名得到了,但是没有功行,是会适得其反的。所以经中说“不明修行之由,于身未能有益”。而其要“道在用心真”,我们修道,心要真,即真一不二,如果再加上“而又正修行”,以正的道路去修行,这样才能“契合于道”,与道合真,“其应如神也”,这样才会有神来感应。所以授箓不在快、高,而是要按规定来循序渐进,有功有行才能“更升”。
第四,受箓是要促使人“戒律情性,检束身心,止塞衍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怎样才能做到?很多经典里面都有这样的内容,比如说,《度人经》里面有“十不”,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恨,这些都是这样的要求。《道德经》里面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都是很重要,很高的要求。另外,道经里面说,受箓也要受戒,先受三戒、五戒,再受八戒、二十七戒,我们现在是受五戒、九戒,就是让大家通过戒律捡束自己,止塞邪伪是非,制断诱发恶的根源,使我们向善的方面、契合道的方面发展。
最后,授箓还是一个促进我们学习的过程。在授箓过程中,我们要诵《道德经》、《度人经》、《三官经》,还要讲经说法。传统上授箓则还有规定,除了要有功德之外,与积学也有联系。受正一盟威箓的箓生,必须通正一部的经典。升上清五雷经箓,就要通上清部即洞真部的经典。其所授的箓与对你的要求是成正比的,就像我们现在读书一样,中学大学、硕士博士都是有要相应的学识水平要求的。因此,这也是促进我们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习经典,提高宗教素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10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授箓的目的和意义
从以上的梳理中我们知道,通过授箓可以使奉道之人皈依真正,精进信仰,精进修行,度已度人,从现实来说也有利于道教加强自我管理,促进道风建设,提高道教素养,概而言之为。
第一,归于真正,以此来精进人生精进信仰。归于真正,从信仰来说就是皈依真正之道,也就是要“真一不二”,“道心不二”,“内正一炁要达到“真”,清静是我们修行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清静才能达到“正”,天地才能正,人才能正。浮躁的污浊的,是不清静的东西,所以它不“正”。道祖说“清静以为天下正”。我们要皈依真,返朴才能归于真,“朴”就是要与那些异化了的东西分清楚。异化了的东西不是朴的东西,不是本质的东西。什么东西异化了我们的朴呢?是外在的名、利、钱、财、色。这些东西我们当然要用,但是不能让它们改变了我们向正道的心和原有的真性。我们要找回原来的真我,生下来的那个自己,所以要“复归婴儿”。这样才能精进信仰,提高信仰,我们要信仰、要追求的是真道、正道,而不是那个过程。我们当然有很多俗务要应付,因为人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我们要去应酬,但是我们也要“常应常静”。
第二,精进修行,不断提高素养。授箓是给你指明与建立了一条学道修真路,这个路怎么走,要看你的修行。给你提供了一条升仙的路,但你不去修行,这条路就没用。如何修行?内功、外功都要修行。内功就是要学习自己的经典,通过经典去领悟“大道”的真理。另外,通过修行,我们的心才能静下来,精气神才能足,身体才能好,使之达到“内正一炁”,我们施出的法才能灵。外功就是要做福利社会的事业,要做善事,积功累德。我们要注意树立起道教的良好形象,形象上也可以彰显一种正气。我们说“道在心中”,但如果你什么都表现不出来,怎么来表现你心中有道?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仅是气质,你的外在威仪都能体现出你是否心中有道。
第三,明证道位,达到度己度人的目标。《度人经》中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授箓的目的就是奏达天庭,给我们一个神职道位。给我们这个位置是为了“为人章醮”,为人章醮也是度人,是以我们的修行、内功、经典去度化人,也就是说明证道位的目的就是要度己度人。首先度己才能度人,就是要使自己得度名列仙真,成仙得道。谁来度你呢?道祖、祖师来度你。另一方面是自己度自己。积功累德也是在自己度自己。度人也是度己,不度人就度不了己,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积功累德,是要度人才积有功德。度人在现实社会来讲就是要帮助人、教化人,引人向善。《太上感应篇》中讲要“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矜孤恤寡”等。度人既有精神信仰层面的也有现实社会服务的。从现实来讲,我们要特别重视道教如何来为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群服务,不管是宫观,还是个人,不服务社会,你自己积不到功德也就不能得度,我们的正教也得不到弘扬。因此,必须与信众增进联系,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得到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关怀。比如我们救助一个上不起学的学子,那是多大的功德!他读完书也是要给社会做贡献的,他得到了帮助,心里就会有一种感恩,今后也会去做好事。这就是传播一个善的种子。度己度人,道教要多做服务社会的好事情。能够一下捐几百万做个工程当然是大功德,但好事情更多地是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中体现。 |
|
|
|
|
|
|
|
发表于 9-12-2010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
|
|
|
|
|
|
|
发表于 9-12-2010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好和坏 发表于 9-12-2010 12:48 PM 
資料多可以慢慢地參考一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