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太和

道家金丹修炼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4-2011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和 于 7-4-2011 01:40 PM 编辑
[老君曰: “ 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


[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已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



呵呵!同时也是最适合你的。我之所以请你给我设计无极转太极图加上心跳节奏,其含意就是从炼神还虚下手的方法。纯从看图听节奏下手,不带文字,大道从简嘛!  这是顿法!是大智慧修道者的捷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逍遥诀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宇。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

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路头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闵一得注:放光妙用,在知廓其气机,欲廓气机在知气透九霄,欲行上透须知下达。下达作用,须先目光采于乾宫,光足则下达中下,乃穿闾后透,透顶而上。此功法,究其入手,以回光聚天地,是由泥丸外宫,悬于天目,有如自然,以意引由绛阙,存照中黄,透入玄窍,乃达神室,既则牵降识神,下达下田,其时必有津液护识神而就冶炼者也。)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猷,面目一大颠倒矣。

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丝不挂。天心正位乎中,然后两目垂帘,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至?次以两目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

离,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而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阳应乾阳耳。二物一遇,便纽结不散,氤氲活动,倏来倏往,倏浮倏沉。自己元宫中,恍若太虚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则来往无踪,浮沉无辨,脉住气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细说。

凡人一视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随之役,是常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人俱。人乃真人,即身中天君也。彼动则与之俱动,动则天根也; 彼静则与之俱静,静则月窟也; 动静无端,亦与之为动静无端; 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也。

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 天心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 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而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游扬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鼎炉,亦不知在何所。欲觅己身,了不可得。此为天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气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原,添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然优游,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气穴,众妙归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具有九节,且待后日发挥。

今以一节中具有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类推,不易处而处分矣。此为无形之窍,千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忘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地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离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气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

佛以无住而生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一句,为出死护生之神丹。“神丹”为何 ? 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有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观为喻。三观先空,看一切物皆空; 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 既不毁万物,而又不著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用上得力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而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必言矣。

吾虽有时单言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句。开口提云: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此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概不问乎?用坎阳,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朱子(云阳,讳元育,北宗派)尝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与吾言何异?特表其主辅轻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日中含真阴,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只言月足矣。月中翕真阳,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知此则耳目犹是也。吾谓瞎子已无耳,聋子已无目,如此看来,说甚一物,说甚两物,说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说甚七窍,七窍一窍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却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丹道的修行只用二个东西: "风"和"火", 整个过程的成败看"火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也是,唯是从渐法上耒讲,如太乙金华宗旨。火候在渐法确是关键所在,太老或太嫩都不行。三法印兄对修炼金丹之见解确实独到,请在这里多发表,以发扬丹道之实修。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4-2011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太和


丹道的书很多用暗语, 比喻等, 所以很多人摸不透. 其实讲来讲去, 就是那几样东西, 一样东西用七八个不名词来代替.
而且即使"风火"公开来说, 但用法, 调控等的最机本最简单但是也是最重要的火侯原理, 都不会公开. 所以大家只能猜, 最后不是失败就是走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4-2011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太和


丹道的书很多用暗语, 比喻等, 所以很多人摸不透. 其实讲来讲去, 就是那几样东西, 一样东西 ...
三法印 发表于 7-4-2011 02:22 PM



    想不到你对丹道有研究
还是南传有人研究后传授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11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moon_boy


有研究和去学, 这是道家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4-2011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oon_boy


有研究和去学, 这是道家的东西..
三法印 发表于 8-4-2011 12:01 AM



    我还以为南传有僧人学习道家的东西。
不违反南传教义?
若有机会我会去学习。
你练到了哪个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三法印


    就是要把这几个问题厘清,让有志于修炼金丹之士有一个开头。请问有何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moon_boy


    月_儿也是佛家南传的吗?三法印兄也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百曰筑基

《心印经》云:“回风混合,百曰功灵。”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辈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回之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已成矣。若略作意,便是外道。

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谓也。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元神也,元气也,元精也。升降离合,悉从心起。有无虚实,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曰只在得力,昼间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昼间受用。

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语,无不与人身应。真师言语,无不与学人应。此是玄中玄,不可解者也。见性乃知,所以学人必求真师授记,任性发出,一一皆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性光识光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白”,光非白耶?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谓无念?千休千处得;何谓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日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顷,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不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物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将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

惟见性无还,见性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言八还,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姑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传送识、阿赖耶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一破,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

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乃在此也。

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千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

心静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静。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未空。空忘其空,斯为真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呼吁,希望一些高人隐士,或有实修,理论之人士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去把这颗沉寂已久的钻石重新擦亮,绽放它光芒四射的光彩。让它发光发热,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1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和 于 8-4-2011 01:39 PM 编辑

第十一章 坎离交媾
  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收转神识,静而中涵者,皆坎也。七窍之外走者为离,七窍之内返者为坎。一阴主于逐色随声,一阳主于返闻收见。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气。一自敛息,精神不为境缘流转,即是真交。而沉默趺坐时,又无论矣。
第十二章 周天
  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枢终古不移。吾心亦犹是也。心即斗枢,气即群星。吾身之气,四肢百骸,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锻炼识神,断除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采法,言采者大谬矣。见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尽,解脱尘海。若今日龙虎,明日水火,终成妄想。吾昔受火龙真人口诀如是,不知丹书所说,更何如也。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离交处,便是一周。我之交,即天之回旋也。未能当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时,即有不交之时。然天之回旋,未尝少息。果能阴阳交泰,大地阳和,我之中宫正位,万物一时畅遂,即丹经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 ? 此中火候,实实有大小不同,究竟无大小可别。到得功夫自然,不知坎离为何物,天地为何等,孰为交,孰为一周、两周,何处觅大小之分别耶? 总之,一身旋运难真。不真,见得极大亦小;真则一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即在方寸处,极小亦为极大。故金丹火候,全要行归自然。不自然,天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若欲强之使合,终不能合。即如天时亢旱,阴阳不和。乾坤未尝一日不周,然终见得有多少不自然处。我能转运阴阳,调摄自然,一时云蒸雨降,草木酣适,山河流畅,纵有乖戾,亦觉顿释,此即大周天也。

  问活子时甚妙,必认定正子时,似着相?不着相,不指明正子时,何从而识活子时?既识得活子时,确然又有正子时。是一是二,非正非活,总要人看得真。一真则无不正,无不活矣。见不得真,何者为活,何者为正耶?即如活子时,是时时见得的。毕竟到正子时,志气清明,活子时愈觉发现。若未识得活的,且向正的时候验取,则正者现前,活者无不神妙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11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moon_boy

南传佛法修心悟道断烦恼, 丹道是修性续命的仙人道.
丹道的入手, 还是要练心, 心越清明越容易上手..
本身疏于练习, 程度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4-2011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纸上谈兵,而且初学者看了如果自己乱练,不成功,反而成仁,
害人不好。。。
如果我的发表让人感觉不愉快,请多多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11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oon_boy


    月_儿也是佛家南传的吗?三法印兄也是吗?
太和 发表于 8-4-2011 01:16 PM



   我不是南传
只不过奇怪他学习南传会跟道家有关联。

内丹功不容易练,也要看没有没有导师教导。毕竟导师要去到至少第二个阶段。
筑基
炼精化炁
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

如果第二段没有人指导,接近走火机会就很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金宝老师是千峰派传人,其著《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一书曾出版,今提供该
书之序,以证之.
自序
余18 岁时,曾拜第11 代一字辈千峰老人赵避尘为师,学道教性命双修养生功
法。当时老师的门徒甚多,而我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由于自己勤奋好学,颇得
老师的器重。随师学习五载,蒙师授予性命双修全诀全法,并赐予开门授徒的“天
命”、“法卷”,赐道号玄金子,后又赐普恩居士。在老师门下,我不但是年龄最小
的一个,也是领“天命”“法卷最后的一个。在当时,我虽然学到的东西不少,但
用到身上的确实不多。几十年来断断续续地用了点功夫,对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之躯
来说,确实受到很大裨益。当下虽然年逾古稀,仍感精力未衰,记忆力、智力未减,
腰腿灵活、行动轻捷,耳不聋、眼不花,五脏没病,一天工作之后,没有疲惫不堪
的感觉。前两年我为自己写过这样四句话:“今年六十八,老眼幸未花,腰腿尚灵
活,全赖养生法。”在挖掘祖国文化遗产和气功武术百花争艳的大好时代感召下,
我愿在余生之年,将过去三口不说、六耳不传的道教养生秘诀,用唯物的观点,科
学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破除迷信,在加上几十年的亲身体会,笔之与纸,
公诸于世。愿同热爱斯道者共同探讨,为人类增强体质,祛病健身,推迟衰老,延
长寿命,做一点菲薄贡献。
余本着虚中求实,古为今用,变消极为积极,练好身体为了干好本职工作,更
好地造福于人民的宗旨,介绍:收心求静、收炁降龙、收精伏虎即下手炼精化炁、
转手炼炁化神诸法。这者都是成年人所用的渐法,又谓补法。这些功法是一般人通
过刻苦努力能够做到的。对于那些捉之无影,摸之无形,高深莫测,虽有传说而无
人做到的东西,就不介绍了。
由于本人对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极为浅薄,更缺乏医学知识和
科学研究,又兼文化水平有限,在事隔多年无书参考、全凭记忆的条件下,其引经
论典难免有张冠李戴之误。尚希对性命双修养生之道造诣之深者给予批评指正。
—————————————————————————————————————————
—————————————————————————————————————————
共21 页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四日第2 页
丁卯秋千峰弟子牛金宝序于北京南顶斗室
开通奇经八脉法,乃是传统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之要程。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
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
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
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千峰老人赵避尘在《性命法诀明指》一书中首次将此功法批
露于世,并对此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千峰弟子牛金宝在《养生延寿法》一书
中对奇经八脉做了比较细致的论述。虽然如此,但要真正的全部了解并掌握运用此
功法并非易事。
八脉者主要指人体之奇经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阴维、阳维、
阴跷、阳跷。千峰老人在《性命法诀明指》卷三中曰:然八脉有通精八脉,有通气
八脉……
开通奇经八脉是整个性命双修工程的下手阶段,炼精化气、行气所必由之路。
它基本上可分为意通、气通、精通三个部分。在每种具体用法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首先是在初步用功的基础上解决初学参禅打坐时出现的腿脚麻木,气血壅塞。用后
天呼吸之气,以意领之,使周身气血流通,经脉畅通,消除不适感,逐步驱除一身
百窍阴邪之气。继而在熟通的基础上,当转法轮收气,降龙之后以真一之气,将八
脉逐一冲开为气通八脉。《奇经八脉考》中曰: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
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
一般人不乏杂病丛生,竭因内火外寒,气血亏损,血脉不畅引起五行失调,水
火未济。性命双修功法首先是筑基炼己,待子时用功收气降龙采小药,用以小补自
身之亏损,驱逐阴邪,使五行生克协调,水火相通,内气充盈十二经,十五大络温
养周身,减轻病症以致渐渐消逝,体力明显恢复。沟渠满后,阳气才能一一将八脉
打开,继距精通八脉不远矣。
八脉之中尤任、督二脉最为重要。在整个性命双修修炼过程中作用极大,古曰:
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
意通八脉用法为:取坐势,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
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用鼻根呼吸。一吸由会阴穴沿督脉徐徐以意领气走尾闾,
夹脊,玉枕至百会稍停,二呼沿任脉走祖窍,绛宫,气穴至生死窍微停。三吸由生
死窍提起至气穴处分开至背后两侧上升至两肩窝。四呼由两肩窝分开双行走两臂外
侧阳维脉过两手中指至两手劳宫穴。五吸从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维脉到胸前双乳稍
上处稍停。六呼双下至带脉沿气穴归并一处回到会阴穴。七吸由会阴穴直上走冲脉
上升于心下一寸二分的绛宫穴稍停。八呼由绛宫下降至生死窍分开双走两腿外侧阳
跷脉至涌泉穴稍停。九吸从两涌泉上升走两腿内侧阴跷脉至会阴穴合并升至气穴稍
停。十呼由气穴下降至生死窍定住。
会阴穴又为生死窍,古曰:“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八脉起于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11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和 于 16-4-2011 07:40 PM 编辑

回复 57# 六甲真人

这点还没发帖前有考虑过,先谢过六甲真人之肺腑之言。观现今之科技,网络,知讯之发达与快速,若不在此处发表,也可在网络其他网页上搜寻可得。这是讨论区,望能做到海纳百川之境,也希望诸位能以开诚布公之精神把这帖给做好,则功德无量矣!更希望能寻得一些高人,隐士,有实修或有兴趣之人共同来把本地之丹道发扬。六甲真人即名真人相信也对丹道有兴趣。唯不知是纯以丹道直入,还是以法入道?希能相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025 06:37 PM , Processed in 0.12990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