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0-6-2011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瓜妙用多 從皮到肉都有功效
一般民眾吃西瓜只吃瓜肉,白肉、綠皮都會丟掉,不過,中醫師表示,西瓜從外皮到瓜肉都有功效,紅、黃瓜肉可以補充水份,剩下的白肉利尿效果強,加排骨煮湯效果不輸冬瓜,綠皮清熱,加水煮開,中暑、難以出汗的民眾可以多喝。
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昨天指出,本草綱目記載,西瓜可以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紅、黃瓜肉吃完以後,剩下的白肉,雖然水份較少,但利尿效果和冬瓜一樣強,適合口乾或小便不順的民眾,烹調時可以炒、也能煮湯。
鄭振鴻說,西瓜外皮稱為「翠衣」,取其清熱效果,適合中暑民眾或感冒後要退燒,翠皮切塊加水煮滾,不要超過10分鐘,翠皮口感不佳,不要吃翠皮,只當水喝,煮完後儘速飲用。
鄭振鴻強調,中醫認為,任何藥材煮完最好在24小時內飲用,另外,烹調瓜類不可超過10分鐘,否則會由涼性轉為熱性。
不過,鄭振鴻提醒,西瓜為寒涼的食物,女性生理期間最好少吃,避免加速血管收縮,增加月經量,另外,肚子時常隱隱作痛、胃寒、慢性胃炎或腹瀉的民眾也要少吃西瓜。
自由時報 2011/06/2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7-2011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熱到爆 以吹冷氣中暑比例最高
相信大多數民眾都覺得這兩天真的是熱到爆,戶外的強烈陽光好像「會咬人」!醫院中暑的病例也明顯增加。醫師指出,如果體溫超過攝氏40度沒有立刻就醫,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如果在戶外一旦出現頭昏、口乾舌燥、心悸、想吐,都是中暑的症狀,要立刻到陰涼處,把腳抬高、上衣解開降溫,如果一身大汗,最好不要立刻進入冷氣房,以免體溫調節出問題;尤其在戶外打赤膊更容易中暑。
前一陣子塑化劑風暴,一度讓冷飲業者擔心不已,但時序一進入盛夏之後,可能是熱到受不了,各飲料業者生意還是門庭若市,不少公司行號甚至公家機關,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團購,打電話訂冷飲外送,就算在辦公室上班,也能感受到天氣實在是熱的受不了!
這幾天中西醫診所因為輕微中暑前往求診的人數也大幅增加。據台大新竹分院急診室指出,中暑依程度分為熱昏厥、熱痙攣到熱衰竭,如果體溫超過攝氏四十度,沒有立即就醫,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因此醫師還是呼籲,如果在戶外出現頭昏、口乾舌燥、心悸、想吐、嘴唇變白等情形時,就是中暑的症狀,患者要立刻到陰涼地方,將雙腳抬高、上衣解開,替頭部搧風,如果意識清楚,最好的飲料就是以鹽加水,等到身體感到舒適時再就醫。
另外,也有病例是患者因為天氣太熱,乾脆在戶外打赤膊圖個清涼,殊不知打赤膊反而增加紫外線的照射程度,更容易出現中暑的情形。而最常見的患者,就是在冷氣房進進出出,反而讓毛細孔急速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汗水排出,而出現頭昏腦漲、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中暑現象,醫師也強調,不要以為吹冷氣可以消暑,卻不知吹冷氣中暑,是求診比例中最高的。
中廣新聞 2011/07/06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11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易中風 補充水分遠離危機
一般的觀念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似乎在冬天,比較容易出現腦中風的危險,但從日本大阪一家醫院的統計中卻發現,近三年來、6~8月是出現腦中風患者最多的季節,也就是說夏天比較容易中風,為什麼?一起來看看。
躺在病床上,70多歲的這位阿伯感覺很無奈,6月28日早上他突然倒了,現在左腳、左手都還不能動,左手左腳突然痲痹,從腦部影像清楚看到,發亮的白點,就是腦部栓塞的部份,簡單來說,這位先生就是中風了。
阿伯其實平常身體硬朗,發病當天早上,他起床後沒喝水,就走到庭院裡餵寵物飼料,當時氣溫大約29度,他待在戶外30分鐘後,想回到沒開冷氣的屋裡吃早餐時,狀況就發生了,看似平凡的動作,其實隱藏致病危機。
原來熱天人體的為了降低體溫,會不斷流汗,身體因此容易流失水分,缺水的身體血液會變稠,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導致腦中風,以大阪國立循環器病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就顯示,這三年來6~8月腦中風患者就有1482人,一年四季就屬夏季最多,今年日本節電,醫師擔心腦中風患者增加,提醒大家隨時補充水分,睡前也要喝水,但切記不可以喝含有酒精的飲料,並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因為萬一中風,兩小時內儘速就醫,都還能及時治療。
民視新聞 2011/07/07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11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西瓜也吃皮 西瓜白熱炒涼拌兩相宜
夏天很多人都會吃西瓜消消暑,因此產生大量西瓜皮垃圾,台北市環保局表示,其實西瓜皮是可以吃的,可以涼伴、炒肉絲、煮湯,口味清爽,又退火。
紅通通的西瓜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不過果肉底下的西瓜皮很多人都會丟掉,但是在廚師眼中,這可是夏季限定食材。師傅大火快炒,西瓜白炒雞肉片,就是利用剩下的西瓜皮,切成0.1公分薄片,與雞胸肉下鍋熱炒,吃起來口感脆脆的,還帶著淡淡的西瓜香氣。
吳同學:「西瓜白脆脆的,然後帶有一點檸檬味道,酸酸甜甜的,很適合夏天口味。」
炎炎夏日,不想吃熱的,西瓜白冷著吃也可以。西瓜白切成絲,做成涼拌菜,不管怎麼吃,都少不了用鹽巴醃漬。林師傅:「它(西瓜白)很硬,用鹽巴醃軟,軟的話,吃起來就脆脆的。」
醃漬5到10分鐘,口感更清脆,最後拌入小黃瓜絲、雞肉絲,再淋上特調檸檬醬汁,經過冰鎮,酸酸甜甜,在夏天最適合當開胃菜,師傅說,西瓜白有降火功效,又含有大量水分及纖維質,很適合拿來做菜,民眾下次吃西瓜,可別只顧吃果肉,試試西瓜白料理,也是不錯的選擇。
TVBS 2011/06/26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11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水果芒果、櫻桃、百香果都養生
芒果為夏季常吃的水果。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芒果本身具有止嘔、益胃的功能。性味甘、平,微溫,入肝、脾經。在傳統中醫認為有益胃、生津、止渴的作用,還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等症狀。
陳玫妃表示,根據現代研究顯示,芒果含有豐富地B群,是一種精神安定劑,有緩和情緒的作用。以及含有豐富的沒食子酸,也是具有清熱、排毒的功效。芒果富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還有保護眼睛、改善視力退化的作用。不過,中醫認為,芒果屬於濕、熱的東西。因此,皮膚過敏及濕熱體質、容易發炎者,則不適合多吃。
醫師建議,夏季水果食療,可選擇「芒果蘆薈柳橙汁」,做法為準備芒果1個、蘆薈2葉、柳丁2個。將蘆薈洗淨、剖開,取透明的蘆薈肉,切塊。柳丁現搾,擠出原汁,而芒果洗淨、去皮,取肉。連同蘆薈肉一同加入芒果肉柳丁原汁,放入果汁機中絞拌均勻,即可飲用。此道茶飲,含有高纖,因此有潤腸、改善便秘,可消除體內虛熱,同時改善口乾舌燥的作用。
陳玫妃表示,根據中醫的醫理,櫻桃可益脾、健胃;補養肝腎、潤膚,改善腰膝酸軟,貧血、頭暈、臉色蒼白等虛症。不過體質處在上火偏熱階段者,應儘量少吃。
中醫認為,櫻桃味甘、性溫、入肝、胃、腎經。現代藥理研究,指出櫻桃中含有特有成份。可減弱癌細胞的活性,因此,有抗癌的功效。但因為屬性偏溫,多吃容易上火,若是感冒喉嚨痛、牙齦腫的人,應少吃為宜。
醫師建議,櫻桃入方的養生水果茶飲保健,可選用櫻桃50克、龍眼乾5克、紅棗5顆、枸杞3錢。做法為將櫻桃洗淨、去殼,與龍眼乾、枸杞紅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約20分鐘。待涼,即可飲用。此道藥膳茶飲有補血的作用,可改善頭暈、臉色蒼白、貧血等症狀。
百香果有清腸、開胃的作用。陳玫妃表示,百香果味甘、酸,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百香果具有生津、潤腸、開胃、安神的功效。可去油膩、幫助消化,改善皮膚乾燥及嘴巴破等症狀。
陳醫師表示,百香果味酸。若胃痛、發炎者,不宜多吃。還有,百香果所含的β-胡蘿蔔素過高。若食用大量,也可能會造成皮膚色素的沈著。
百香果入方的保健茶飲方部分,醫師建議,可準備1個百香果,加上原味優酪乳150C.C,及白木耳10克。做法為將白木耳泡軟、去蒂,煮熟後,放溫,及百香果剖開,挖出果肉。連同煮熟的白木耳、原味優酪乳,放入果汁機中,絞拌均勻。過濾後,即可飲用。此道水果茶優酪乳可健胃、整腸。促進腸子蠕動,改善便秘。促進生津、潤肺作用。
台灣新生報 2011/06/29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11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慎選涼補食材 考生寧心安神
文/陳潮宗(作者為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考季正逢炎炎夏日,為了讓考生維持充沛精力,保持頭腦清醒,家長常會為考生進行食療或食補。
夏天可以進行涼補,但一定要慎選適合涼補的材料,避免因過度進補而引發燥熱的反應。如西洋參、菊花、決明子、蓮子、白木耳等涼補的養生中藥最為適宜,如此才能收清熱消暑,寧心安神之效。
如果讀書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頭昏腦脹,可服用「聰明湯」。組成為熟地黃、白芍、麥冬、知母、五味子、龍骨、牡蠣、黨參、石菖蒲、遠志等各5克,加水2000cc。沸騰後,繼續熬煮15分鐘,每日服用一劑,涼熱皆可。
長時間看書,用眼過度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痠痛、模糊等,這時可以喝「杞菊茶」,清肝明目。材料為:枸杞10克、菊花10克、決明子10克,紅棗10顆,加水1000cc熬煮成茶水,溫熱或冰涼飲用皆可。可日常當茶飲用,每日一劑,可以幫助眼睛恢復疲勞。最重要的還是要搭配適度休息與冷(熱)毛巾的冰(熱)敷,才會有更顯著效果。
暑熱容易傷元氣,導致全身倦怠乏力、腦筋昏昏沉沉,甚至是中暑,則是可以用「生脈飲」,來養陰益氣,預防中暑。其組成為人參(人參鬚)12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加入1500cc的水熬煮後,放涼飲用。
考生配合夏令節氣,應選擇清淡並能清熱利濕、滋陰降火的食物,並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尤其是瓜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不但能促進腦對血氧的吸收,還能增強抗病、抗壓的能力。
食物若能帶些苦味更好,因為苦可補陰,且苦味入心涼血,具有消暑、解熱、提神等作用。
夏天適合的食物包括木瓜、胡蘿蔔、白蘿蔔、白木耳、冬瓜、苦瓜、西瓜、山藥等;應避免辛辣、油膩、生冷冰品、海鮮等食物。
自由時報 2011/06/30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7-2011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蔘抗禦暑邪 夏日涼補增加抵抗力
炙熱的夏天,人體在高溫下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增加,體質也需要食補。
中醫師的觀點建議,對抗高溫抗衡缺乏適應能力的人,不妨用人蔘提高免疫功能,這是增加抵抗力的方法之一,一來可對抗疲勞,還能夠預防冬季慢性病的發作,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但食用前要注意,必需是在沒有發燒情況下才可進補。
TVBS 2011/07/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7-2011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寵物也要防中暑!
天氣越來越熱,不只人會中暑,其實寵物也會,為了讓飼主不用煩惱這個問題,日本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寵物專用的消暑商品,像是可以放入保冷劑的項圈,但最特別的是,現在有種特殊的鋁板,只要寵物趴在上面,體溫就能降低。
天氣有夠熱,毛很長的黃金獵犬猛喘氣,要為身體降降溫,抬頭看,太陽大得嚇人,這種天氣要遛狗,真的太虐待了,因此有飼主使用這種項圈。
幫寵物降體溫,這位飼主沒做錯,因為寵物比起人更容易中暑,除了身上有毛,寵物離地面近,容易感受到地面的熱度,再加上狗狗只能靠腳掌排汗,難以調節體溫。
不想愛犬中暑,日本寵物店裡各種寵物專用的降溫商品賣得超好,像是這種裡頭是水的墊子,還有狗狗專用的冰涼噴霧,都很受狗主人歡迎。
總不能怕熱就不帶寵物出去走走,因此有寵物店推出了狗狗游泳課程,狗狗身上不但穿著救生衣,還有專人伺候牠們一趟一趟游,游一次收費1千日圓,超過3百塊台幣,但每到假日,起碼都有20隻小狗排隊來運動。
別說狗比人好命,因為今夏日本缺電,主人外出上班時,不可能讓家裡開著冷氣給寵物吹,所以這位小姐準備了這種鋁製的板子。
瞧瞧這個畫面,左邊是狗狗剛趴上鋁板,右邊則是趴了30分鐘後,可以清楚看見,狗的體溫明顯降低,今夏日本爆熱又缺電,有了這些商品,就能讓寵物在酷暑中好過一些。
民視新聞 2011/07/17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8-2011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冷氣消暑 顏面神經麻痺增加
以往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生於秋、冬季節交替,溫差較大時,但醫師觀察,最近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增加一成,年齡層也下降。
醫師解釋,最近天熱,吹冷氣機會多,容易使得肌肉僵硬、血液循環不良,一旦感染濾過性病毒,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更明顯,民眾易誤以為是感冒,直到2至3天後臉歪掉,才警覺不對勁。
21歲的賴姓學生昨天現身說法,今年他為準備研究所報告,連續熬夜兩天後,一覺醒來發現四肢無力、沒有食慾,右臉緊繃僵硬「吊吊的」,家人形容像「一直在笑」,他緊張得不知所措,甚至不敢出門。
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黃中瑀解釋,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稱為面癱、歪嘴風,主因是感染濾過性病毒,但亦可能是不明原因,治療前須先排除心血管疾病、腫瘤。
黃中瑀說,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30至40歲,但近年患者年齡層下降,甚至有高中生就醫,多是熬夜準備期末考或剛入伍新兵、職場新鮮人因長期疲勞、壓力大。另外,天氣熱,民眾開冷氣直吹,導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環不良,一旦感染濾過性病毒,兩者加乘效果,易致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更明顯。若遲未治療,可能導致整臉歪掉,嘴巴無法閉合。
黃中瑀說,兩個月內為黃金治療期,可以中醫輔佐西醫,運用祛風散結、活血通絡的藥物,在合谷、列缺、曲池、頭維、地倉等穴位針灸,刺激神經、平衡肌肉。
預防顏面神經麻痺,黃中瑀建議,避免電扇、冷氣直吹,保持正常作息、適度休息、減少熬夜。
自由時報 2011/08/26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